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統計,在2020-21財年的10月至2月,緬甸與中國雙邊海運貿易總額逾48.5億美元,其中出口25.4億美元,進口23億美元。緬甸主要通過邊境站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然而,由於中國在邊境檢查站打擊非法貿易,農產品貿易經常中斷。此外,中方一直在加強邊境管控,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阻礙了邊境貿易。為透過邊境貿易降低貿易壁壘,緩解緬商貿易壓力,商務部、有關部會及緬甸工商會正在與中方有關部會進行談判。兩國正在努力建設更多的邊境經濟合作區,促進邊境貿易。 2019-20財年雙邊貿易額為120億美元、2018-19財年為113.6億美元、過去的小預算期為60億美元、2017-18財年為117.8億美元、2016-17財年為108億美元。食米、各種豆類、芝麻、玉米、水果蔬菜、乾茶葉、漁業產品、橡膠、礦產品、畜產品等出口到中國,機械、塑料原料、消費品、電子工具等進入緬甸。

A:標題:巴拉圭將可能受惠阿根廷暫時禁止牛肉出口措施 日期:2021.05.18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謹查阿根廷政府決議暫時禁止牛肉出口措施30天,以平衡飆升之國內牛肉價格。阿根廷總統Alberto Fernández本(二)日表示,渠本人無法繼續看著國內牛肉價格無任何合理理由持續飆升。巴拉圭牛肉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la Carne,CPC)理事長Juan Carlos Pettengill則表示,阿根廷此項錯誤決定將為巴拉圭牛肉產量帶來商機,並讓阿根廷失去國際牛肉市場之領導地位。 (二)P理事長回憶表示,儘管阿根廷前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執政時曾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惟為爭取新市場商機則不擇手段,伊曾說過:「一旦擁有產品優良品質及具競爭力價格,則可堅定定位我們自己的位子」;現在巴拉圭對前述銘言充滿信心等語。 (三)P理事長另稱,儘管此項措施將不利於阿根廷肉品工業,惟將造福巴拉圭,增加輸銷歐盟市場之機會;倘阿根廷禁止牛肉出口措施時間延長,國際市場則將增加對巴拉圭牛肉之需求,且價格亦將提升。儘管30天措施所能造成之影響短暫,惟對國家行為而言則屬正面等語。 (四)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4月牛肉出口重量11萬1,384公噸,出口收入則為4億9,572萬1,233美元,創自2019年以來之歷史新紀錄。 (五)巴拉圭2021年1-4月牛肉出口主要市場:智利(4萬4,894公噸)、俄羅斯(2萬8,280公噸)、臺灣(9,212公噸)、巴西(9,235公噸)、科威特(2,507公噸)及烏拉圭(2,142公噸)。

A:宏國中央銀行頃發布「2021年3月份經濟活動指數月報」指出,宏國於本(2021)年第1季之國內生產毛額(PIB)較上年同期成長13.3%,此數據為近一年來首見之正成長數據。2020年全年宏國經濟則負成長9%,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經濟活動更遽跌11.5%。 宏國各產業部門於2021年第1季復甦成長,其中製造業成長6.8%,主要以紡織成衣、針織編織產品製造並外銷出口為大宗;另貿易業則見成長5.6%、電信業成長2.8%、金融經紀業亦成長1.5%。 據此報告分析,宏國2021年第1季經濟恢復成長,然仍面臨Covid-19疫情之挑戰。目前宏國政府為防範疫情擴散,仍於晚間實施宵禁,且對疫情嚴重地區OLANCHO省區採取更嚴格防疫措施。惟一般商業活動除需遵守政府規定之人數限制、防疫措施外,市況人潮已增多,且出現未遵守安全距離之人擠人狀況,恐為防疫破口,每日確診仍高達數百人。

A:據宏都拉斯La Prensa媒體5月17日報導,宏國Yojoa大湖地區處發現傳染霍亂細菌,宏衛生部已通令鄰近之Comayagua省及Santa Bárbara省衛生廳介入調查,監測並指揮各該省鄰近Yojoa大湖地區城鎮防範霍亂擴散。 宏國衛生部長Alba Consuelo Flores指出,上週針對臨大湖之Cortes、Comayagua及Santa Bárbara三省進行水質採樣檢驗後,證實出現傳染霍亂弧菌。宏衛生部及各省衛生相關部門立即提升警戒並進行傳染疫病監測措施。 Santa Bárbara省之衛生廳長另稱,擔憂霍亂在宏國民眾間傳染之風險;Comayagua省衛生廳則表示將派員赴各社區檢視民眾腹瀉相關案例。

A:據宏國衛生部迄至5月17日統計資料,宏國COVID-19確診個案累計超過22萬人,達227,516例,單日增加797例;其中累計死亡案例共5,970例,增加10例,疫情仍未見緩和。 另據宏都拉斯La Prensa媒體5月17日報導,宏國Yojoa大湖地區處發現傳染霍亂細菌,宏衛生部已通令鄰近之Comayagua省及Santa Bárbara省衛生廳介入調查,監測並指揮各該省鄰近Yojoa大湖地區城鎮防範霍亂擴散。 我來宏商旅宜多注意防疫。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政府創新及科技部長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宣布,聯邦政府將提供1億9,160萬加元,資助安大略省密西沙加的生技公司Resilience Biotechnologies擴展藥廠設備,以利在本土大規模生產疫苗,該擴建案總金額為4億150萬加元。   Champagne部長表示,該藥廠落成後,預計每年能生產1億1,200萬至6億4,000萬劑mRNA疫苗,大大提高加國生產能力,使加國重回疫苗製造業。迄今為止,由於加國缺乏本國疫苗生產能力,仍一直依賴國際疫苗之生產和製造。   加國聯邦預算在未來7年中將撥款22億加元支持加拿大疫苗生產,其中包括投資5億加元在大學和研究醫院基礎建設,以及投資10億加元資助最具發展性的生物科技業新創基金。   據了解,目前國際疫苗供應商仍多不願在加拿大本地生產疫苗,並指稱加國生物製造能力有限,且在加拿大本地欠缺製造疫苗所需資金和專業知識。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全球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與市場需求不斷成長,加上全球某些地區乾旱造成供應短缺,加拿大農產業者預估今(2021)年將是營利豐收的一年。  加拿大穀物種植業者協會(Grain Growers of Canada)政策與政府關係經理Brandan Leslie指出,今年各種農作物價格較去(2020)年上漲10%至75%不等,而過去10年價格基本上是持平或下滑趨勢,加上加國西部和美國中西部地區今年夏天可能將面臨乾旱威脅,這對加國多數農民而言是個好消息。   農業作物價格大約12到18個月前即開始上漲,今年更經歷價格遽升;其中,多年來一直走低的芥花籽價格創過去13年以來新高,今年迄今已上漲52%;而玉米價格在過去4個月飆升50%,達自2012年以來最高價;大豆價格回到2013-2014年以來未見的高位;而小麥價格目前也是2012年以來最高水準。   蒙特婁銀行(BMO)資深經濟師Aaron Goertzen指出,所有農作物價格,現在都回到自2011-2012年中西部嚴重乾旱以來的最高水準。   Soy Canada執行長Brian Innes表示,農作物價格上升可使加國農民在基礎設施和設備上進行更多投資以提高產量,有助於經濟發展並創造就業機會。   經濟學家們預估,大宗商品價格將在明(2022)年降溫,原因並非全球經濟成長緩慢,而是因過去幾年投資不足的生產商將有時間解決供應中斷和提高產量的問題。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藥廠Providence Therapeutics日前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已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階段,且試驗結果成效良好。Providence加拿大當地廠房,每年預估可生產2億劑疫苗,但若無法得到聯邦政府的支援,則可能將試驗及生產轉移至國外進行。  總部位於亞伯達省卡加利的藥廠Providence Therapeutics公布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表示,60名自願者年齡介於18至64歲形成強大中和病毒能力(strong virus neutralization capability),且沒有嚴重副作用。Providence藥廠研發的疫苗與輝瑞和莫德納(Moderna),同屬mRNA疫苗技術。  第一階段試驗的參與者被給予3種不同劑量的Providence Therapeutics疫苗。28天後,接受疫苗注射的自願者已對新冠病毒產生抗體,而42天後,接受所有劑量疫苗的人都顯示100%阻斷病毒活性(blocking activity)之結果。  Providence總裁Brad Sorensen強調,該公司研發的疫苗較目前已獲批准的疫苗更具優勢,並計劃6月份進行第2期臨床試驗,結果將於10月份公布,且將針對不同年齡層,進行進一步試驗。   Sorensen總裁請求加國政府向Providence提供500劑輝瑞疫苗,以便該公司可作試驗比較,同時,亦呼籲政府提供資金協助開發本國疫苗。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目前加拿大衛生部審核中之新冠病毒疫苗多達14種,包括多支加國研發疫苗,其中以位於魁北克省藥廠Medicago最受關注,該公司在3月份已展開第3階段人體試驗,目標將在今(2021)年5月公布第二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   多倫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Omar Khan指出,該疫苗是將病毒基因序列合成後植入植物,有別於其他加國目前批准使用的疫苗。Medicago疫苗原理使用類病毒顆粒(virus-like particle,簡稱VLP),看起來外形像病毒,但裡面幾乎「空心」,沒有任何病原體與基因訊息,僅是由蛋白質組成類似病毒之外殼。   Khan表示,後期試驗的進展十分順利,這種以植物為主的技術易被免疫系統識別且毫無傳染性,也更容易在全球各地製造。一旦獲加國衛生部批准,Medicago可望每年生產多達8千萬劑疫苗,該公司刻正新建之大型廠房將於2023年落成,年產量更可提升至10億劑。     該疫苗是由Medicago與總部設於英國的藥廠GlaxoSmithKline合作研發,而加拿大衛生部已於本年4月收到該疫苗的第1部分審核申請。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5月20日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5)月20日以「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分配款自84億減少至64億史鍰」(SACU Revenues Drop from E8.4BN to E6.4BN)為題報導史瓦帝尼不斷呼籲應降低對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分配款之依賴,惟SACU分配款仍係史國財政預算之主要來源,SACU分配款之減少亦逐漸增加史國財政預算赤字增加。 史國央行(Central Bank Eswatini, CBE)總裁Majozi Sithole頃發布年度貨幣政策聲明時表示,史國財政預算支出約240.4億史鍰,其中包括176.7億史鍰經常性支出以及63.7億史鍰資本支出;目前政府預期總財稅收入約194.5億史鍰(包括援贈款),爰財政預算赤字約達46億史鍰,史國政府將透過貸款、發行國庫券及債券等方式向國際合作夥伴募資。 S總裁表示史國公債增加主要係武漢肺炎疫情導致國內債務及外債同時增加所致,尤其上年為因應疫情對經濟衝擊之影響,分別向IMF貸款1.104億美元及向世界銀行貸款4,000萬美元。因此,截至上(4)月底史國外債已達252億史鍰,約占GDP35.5%。該債務比率已自3月262億史鍰略減少3.8%,減少債務之原因係國內債務減少。 在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方面,史國央行亦降低銀行之流動性維持率,上年3月商業銀行自25%降低至20%,開發銀行則自22%降至18%。此外,銀行重貼現利率自上年2月之6.5%降至7月之3.75%;一般銀行貸款利率亦自10%降至7.25%。在外匯存底方面,上(4)月底外匯存底增加16.9%達95億史鍰,約4.1個月進口所需外匯總額,優於上年同期之3.4個月。在對外貿易方面,史國上年出口達283.48億史鍰,略衰退1.2%,進口達244.36億史鍰,略衰退2%。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5月19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5)月19日以「史瓦帝尼王家航空公司將以商業航空公司營運」(RENAC to Operate Commercial Airline)為題報導史瓦帝尼王家航空公司(Royal Eswatini National Airways Corporation, RENAC)自史國民航局(ESWACAA)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取得運營商業航空公司之認證後,盼能在本(110)年11月底前運營商業航班。 該報導指出,RENAC成立於1978年,其目標及任務係建立並經營航空運輸企業,連結史瓦帝尼與其他地方各種類型之旅客、貨物及貨運。RENAC執行長Qiniso Dhlamini透露表示,RENAC推出涵蓋2021年至2026年之5年戰略計劃,包括自4月1日將其旅行社(Royal Eswatini Travel Agency, RETA)納為RENAC子公司;RETA與史瓦帝尼旅遊局(ETA)已於本月18日與史國旅遊局(ETA)簽署合作備忘錄。D執行長亦透露表示,RENAC獲得商業航空公司之運營認證後,史國乘客可透過與其他航空公司之戰略合作關係飛往其他國際目的地;RENAC正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未來可直飛4個不同目的地(謹註:RENAC暫未能透露該4個據點)。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知名服飾品牌Canada Goose公布第4季最新財務報告指出,該公司營業額超出預期,主因為電子商務銷售額暴增123%,加上中國市場強勁業績彌補加拿大營業額的下降影響,截至3月28日第4季營業額大幅成長48%達2.1億加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1.6億加元。   受疫情影響加速線上購物消費習慣的轉變,Canada Goose反而從中得利,有助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擴張,也使Canada Goose在中國的實體銷售額大幅成長。   此外,Canada Goose預估,2022年度總營收將超過10億加元,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銷售額將高達70%。自疫情開始,Canada Goose不斷加強市場行銷,分析師預估其年營收將遽升30.2%至11.2億加元。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日前加拿大新聞媒體披露電商亞馬遜(Amazon)無法處理網購退貨商品而送往垃圾掩埋場,使浪費及環保問題受大眾關注。近來在防疫措施的封鎖和限制下,加拿大人線上購物次數倍增,但電商卻仍沒有退貨處理中心的機制,使退貨商品得以回到購物架上,因而促成網購退貨商品清倉商店的興起。   專門經營網購退貨商品的美國清倉零售連鎖店Krazy Binz今(2021)年2月份開始進入加拿大零售市場,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安大略省和亞伯達省設立多家分店,並正考慮將業務擴展到加國各省。   Krazy Binz營運方式為收購電商之網購退貨商品,並將貨品不分區堆放在大木箱裡供顧客隨意挑選。退貨商品從電視機、遊戲機、廚房水槽到果凍等種類繁多,但每天售價不同。   由於每星期三晚上是最新到貨的時間,所以星期四售價最高為每件商品25加元,往後6天逐日降價,每星期如此循環,如星期一每件商品售價降至6加元,星期三最便宜為每件商品1加元。而其他未售出的商品則將以捐贈、回收等方式處理或將多件商品裝進袋子內,每袋售價15加元。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2020年疫情對加拿大經濟造成全面衝擊,各省及特區也遭受不同程度影響。加拿大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加國2020年總體經濟成長衰退5.3%,其中亞伯達省和西北特區(Northwest Territories)國內實質生產毛額降幅最大,分別衰退8.2%及10.4%,而育空特區(Yukon)和努納福特區(Nunavut)則分別正成長1.1%和3.5%。   加國統計局分析指出,由於全球市場對石油及天然氣需求下降,使亞伯達省能源開採量減少6.4%;而油砂開採則下降5.6%,此為油砂業自2007年以來首次衰退。   卡加利大學( University of Calgary)經濟學家Trevor Tombe教授指出,石油和天然氣產業萎縮導致亞省整體經濟衰退2.07%,這也是該省12年來第4次經濟衰退。與加拿大其他各省區相較,疫情期間亞伯達省服務業急遽下降,同時,亞省建築、製造、批發和零售、運輸、衛生和教育服務亦均下降,但包括大麻在內的農作物產量及金融和保險業則有所成長。此外,雖然疫情對西北特區造成影響,但該特區經濟規模較小,很大程度上是受兩個鑽石礦臨時關閉和停產的影響。   統計局表示,2020年卑詩省和安大略省經濟分別下滑3.8%和5%,其減幅均少於全國平均,而魁北克省則下滑5.3%。這3大省中,安省和魁省製造業所受打擊最大,分別導致該省經濟負成長 1.25%和1.26%,卑詩省交通運輸業和倉儲業則受疫情影響大,導致經濟負成長1.35%。    加拿大2020年各省及特區經濟情況如下: 加拿大整體:衰退5.3%。 亞伯達省:衰退8.2% 卑詩省:衰退3.8%,為1982年經濟衰退以來最大跌幅。 緬尼托巴省:衰退4.8%,為1981年以來最大跌幅。 紐布朗斯維克省:衰退3.7%,為1982年以來最大跌幅。 紐芬蘭暨拉布拉多省:衰退5.3%。 西北特區:衰退10.4%。 諾瓦斯科西亞省:衰退3.2%。 努納福特區:成長3.5%。 安大略省:衰退5.0%。 愛德華王子島省:衰退3.0%。 魁北克省:衰退5.3%。 沙士卡其灣省:衰退5.2%,是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育空特區:成長1.1%。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日前全球最大諮詢公司Accenture就新冠疫情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全球消費者行為模式影響展開調查,該研究結果發現,疫情已使部分消費模式完全改變,迫使業者嘗試使用先進分析和其他顛覆性技術以拓展業務,重新規劃實體商店並探索新的經營模式。    Accenture針對19個國家約9,650人進行調查(包括409位加拿大消費者,另針對多倫多301人和蒙特婁307人進行特別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全球消費者態度、行為和習慣方面之變化。   全球受訪消費者中有95%表示,至少有一項因疫情而改變之生活及工作方式將於疫後成為長期習慣,如在家工作、旅行習慣改變及利用更多線上或本地商店購物等,而這些消費者習慣可能促使業者重新考量做出改變以適應疫情帶來的消費者變化。   疫情迫使居家上班的消費者中有受訪者表示,希望工作方式和地點保持靈活性。疫情後,有69%的加拿大人將繼續通勤,約30%的人表示,願意自掏腰包在傳統辦公室與住家外的”第3空間”(如咖啡館、酒吧、旅館等地)工作。   此外,疫情過後可能減少出差及商業旅行的受訪者在多倫多、蒙特婁和加國其他城市分別占63%、49%及53%。自疫情以來,不經常使用線上購物的消費者,於線上購買食品、服飾、家居裝飾用品及奢侈品的比例,在上述3地分別增加373%、322%和316%。   上述數據顯示兩項重要變化,一是人們在疫情後將減少通勤和長距離旅行;二是線上購物將持續興盛並加速擴展,這些都會改變未來生活、工作和社交模式。零售業、消費產品及旅遊業必須由短期內單純應對疫情危機,轉為長期重新設計產品和服務。   負責加拿大零售業務的Accenture總經理Robin Sahota指出,許多在電商服務領域領先的零售商可較相對輕鬆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然而其他零售商則必須加速發展數位服務,才能趕上消費者對線上購物需求以提高營收及利潤。此外,零售業轉型將著重在物流自動化及供應鏈上,並在未來投資新商店,這些將會為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1.05.20)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今(2021)年5月19日公布,調降哥倫比亞長期主權債信評至非投資級評等的「BB+」級,主因為哥國政府撤回稅改草案致使政府財政惡化情況恐難立即改善,再加上自今年4月28日起迄今的全國罷工行動持續,已對國內經濟帶來衝擊,因此成為國際3大信評機構中,首家調降哥國債信評等至非投資等級者。目前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及穆迪(Moody’s)仍分別維持哥國「BBB-」及「Baa2」投資級主權債信評等。   哥國財政部長José Manuel Restrepo表示,此次主權債信評等遭降評,不再是投資級債信評等後,後續無論公私部門,對外舉債之利率成本很可能均將提高,惟不影響政府無法對外舉債等財政調度。為讓哥國社會及經濟重回正軌,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動3大工作,包括:1、加速經濟成長;2、創造及恢復工作機會;3、在穩健政府財政及支應社福支出考量下,就新版稅改草案與各界取得共識。   標準普爾表示,原先預期哥國稅改草案通過後,可望使哥國長期稅收增加,改善財政體質,但草案提出後除在國會中遭在野黨反對外,部分民眾亦對稅改強烈反彈,更成為4月28日起迄今的全國大罷工導火線,部分地區更屢傳暴動事件,致使政府在5月2日即向國會撤回稅改法案,使哥國未來財政上的不確定性增加。標準普爾並稱,未來12至18個月,如因疫情等內外部因素致使疫後經濟復甦不無預期,則不排除再次調降哥國債信評等,同樣的,如復甦情形優於預期,亦不排除調升哥國債信評等至投資級評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19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19.05.2021   波蘭在歐盟通貨膨脹排名不再領先。根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的最新數據,匈牙利排名已經超前。儘管大多數成員國4月份通膨率均上升,波蘭和匈牙利的物價上漲速度仍比歐盟其他地區快。歐盟物價平均同比增長2%,歐元區物價增長稍緩,為1.3%。與3月份相比,通膨率有23個會員國上升,3個會員國下降。Eurostat的數據顯示,波蘭4月份的通膨率為5.1%。過去幾個月,波蘭的通貨膨脹一直比其他歐盟國家高。4月才被匈牙利以5.2%的通膨率超越排名。波蘭的調和物價(HICP)通膨率僅在2001年6月高於5%(6.1%),當時波蘭正處於高通膨時期。Eurostat的計算方法與波蘭中央統計局(GUS)不同。GUS在5月14日公布波蘭4月份的通膨率為4.3%。專家們普遍認為波蘭的通膨率將繼續上升,但是他們對於現在之高通膨問題是長期的還是暫時性的,則存在不同的看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20  Biznes Polska   波蘭能源集團PGE公司與格丁尼亞海事大學(Maritime University of Gdynia)、格但斯克理工大學(Gdańsk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格但斯克波蘭科學院流體流動機械研究所(Institute of Fluid-Flow Machinery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in Gdańsk)以及丹麥技術大學(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簽署了離岸風電合作意向書。PGE公司將與格丁尼亞海事大學合作,在波蘭開發離岸風能,包括在波蘭教育及科學部長的讚助下建立一個離岸中心(Offshore Centre),該中心將專注於支持不斷增長的波蘭離岸風電經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按該項合作,PGE公司將支持格丁尼亞海事大學為離岸中心創建實驗室基地,該中心將為波蘭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進行聯合研究。PGE公司及大學還將共同執行水文(hydrological)、水文氣象(hydrometeorological)、水化學(hydrochemical)、地貌(geomorphological)的分析,以及海上運輸的航行、安全及救援領域的研究。透過合作,這些大學還將在規劃的活動中對PGE公司提供研究支持,以最大程度地減少PGE離岸風電場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該合作還包括就離岸風電場營運進行人員培訓方面的經驗交流,以及大學課程的擴展和改進。PGE公司計劃在2030年之前與Ørsted公司一起在波蘭建設兩個離岸風電計畫,裝機容量總計2.5GW。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之後再建設至少1GW的額外離岸風電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19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19.05.2021   歐盟成員國第一季度的數據表明,波蘭在疫情大流行危機造成的損失較大多數國家小。但波蘭經濟已明顯偏離疫情大流行前的趨勢,這可能會對通膨風險產生實際影響。在第一季度,波蘭的GDP(按季節調整)環比增長0.9%,遠高於歐盟平均(下降0.4%)和歐元區平均(下降0.6%)。此外,與2019年第四季度(疫情前的最後一個季度)相比,GDP損失達1.8%。匈牙利的降幅為2.2%,法國的降幅為4.4%,德國的降幅為4.9%。一些專家認為,波蘭的GDP將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並且實際上將超過危機前的水平,因為季度增幅將大於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1.8%的下降。2020年中時人們普遍預計,波蘭經濟可能要到2021年和2022年之交才會回到危機前的水準。據分析人士稱,比預期更快脫離衰退意味著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將變得更好看,進而可鞏固其國際地位。專家指出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前GDP水平與歷史趨勢間的差距;與歷史趨勢之數據相較,損失要大得多–在波蘭損失為7%,略高於法國或德國相對應之損失(the comparable loss)。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20   Biznes Polska   太陽能熱潮正在幫助波蘭朝向終止燃煤的方向邁出一大步,因為一種新的本土太陽光電技術可望成為利用太陽能之遊戲規則的改變者。波蘭在太陽能發電方面一直落後於歐盟其他會員國,但是最近的政府補貼使太陽能電池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國境內迅速崛起。波蘭很少有藍天,而是依賴煤炭以嚴重煙霧籠罩著的城市和村莊而聞名,在波蘭被稱為「黑金」。但是,由於煤炭仍能滿足波蘭近80%的能源需求,並且根據歐盟的削減排放計畫,其礦場將於2049年關閉,因此波蘭一直被迫尋求及補貼更綠色環保的解決方案。   目前波蘭約有70%的太陽能電場規模仍然很小,由平均功率為8千瓦(kilowatts)的設備組成 但在5年之內,波蘭的太陽光電裝機容量從僅187MW增長到2020年的3,935 MW,部分原因是屋頂安裝的熱潮。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 IRENA)的數據,去年,這個擁有3800萬人口的國家,該部門的增長為155%,而全球平均水準為22%。   Columbus Energy公司執行長Dawid Zielinski向法新社(AFP)表示,10年前,波蘭沒有人知道”photovoltaic”如何發音。該公司成立於7年前,處於波蘭剛剛起步的綠色能源推動的最前線,擁有3500名員工,在華沙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且有進軍全球的雄心。   Zielinsk執行長(36歲)另向法新社表示,如今,每個人都非常清楚,太陽能、風能和其他種類的再生能源是避免在不久的將來必須支付巨額電費的唯一途徑。著眼於未來,他投資未來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基於具有突破性的鈣鈦礦技術(新一代廉價太陽能電池)的太陽光電面板工業生產線。塗有鈣鈦礦薄膜的太陽能電池板輕巧、靈活、高效,並且具有不同的色調及透明度。它們可以很容易地固定在幾乎任何表面上,無論是筆記本電腦、汽車、無人機、航空器還是建築物,都可以在陰涼處或室內產生電能。   波蘭物理學家和女商人Olga Malinkiewicz為鈣鈦礦開發一種新穎的噴墨打印程式,使生產成本得以降低,這使得在較低溫度下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成為可能。她在2013年的發現,獲得《自然》雜誌(journal Nature)的刊登,並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獎項及在歐盟執委會主辦的競賽中拔得頭籌。從東京到牛津的研究人員現在都在追求鈣鈦礦的技術。Malinkiewicz的公司Saule Technologies位於波蘭南部的弗羅茨瓦夫市。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