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10)年5月18日報導,隸屬於富士康(Foxconn)科技集團旗下公司集群的富智康集團(Fih Mobile),與全球第四大的跨國汽車集團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確議合資成立Mobile Drive。總部設在荷蘭的Mobile Drive,其公司目標旨在整合兩方不同的產業優勢,藉此縮短研發時間,透過最新科技的HMI人機介面,為駕駛者提供全新體驗。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及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對此合資策略表示,軟體開發將係未來汽車產業的關鍵,因消費者如今不再只單純滿足於吸睛的車輛設計與創新技術,因此Mobile Drive將結合設計及軟、硬體工程團隊的所有重要元素,更加滿足消費者對於汽車由內到外的使用者體驗需求。 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係由義大利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與法國寶獅雪鐵龍(Peugeot Citroen)兩大集團,於2019年12月份宣布合併,並在2020年1月份完成作業,由雙方各持股50%所成立的新生車廠。斯泰蘭蒂斯因此囊括兩大集團旗下包括Peugeot、Citroën、Opel、Vauxhall、DS、Alfa Romeo、Fiat、Chrysler、Dodge、Maserati、Lancia、Jeep、RAM 等合計共達18個汽車品牌,一舉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
A:依據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發布之新聞稿,在本年4月份共計有32萬3,500位旅客於蘇黎世機場進出,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約12倍,另搭乘瑞士境內航線旅客計26萬2,222人次,轉機旅客比例為17.9%。載客航班架次為6,771航班,增加252.5%,載客航班的旅客人數平均為81.3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119.7%;貨運流量則為3萬0,809公噸貨物,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153%。 該公司表示本年4月份旅客及貨運量大幅增加主要因素為在2020年4月份因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限制旅行等之影響,瑞士蘇黎世機場創下最少旅客及貨運紀錄。 資料來源: 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 日期: 2021年5月19日
A:依據瑞士Aargau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助聽器製造商Sonova業績逐漸復甦,在2020/2021年度營業額為26億瑞郎,與去年度同期相比較下跌約10.8%,企業稅前及息前獲利(EBIT)金額約為6.2億瑞郎。該公司執行長Mr. Arnd Kaldowski表示該集團產品的需求量將持續成長,預計在本年下半年銷售額成長24%至28%。另該集團於2020/2021年度裁員4.5%,為676個員工,以簡少人事費用成本,該集團於全球共計聘用14,508名員工。 資料來源:瑞士Aargau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1年5月19日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由瑞典主要企業自動化企業ABB、巴士卡車企業Volvo AB、航空企業Saab AB及醫療器材公司Mölnlycke等4家集團之執行長共同撰文呼籲,瑞典應利用其身為工業領先國家的獨特地位,建立一套現代化、靈活和數位化的危機防禦系統。 4位執行長指出,在COVID-19疫情期間,前述企業均能迅速開始生產防疫物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但面對未來未知的危機,透過建立更好的組織和更完善的準備,本於企業擁有的經驗和知識,了解如何透過先進、靈活和具韌性的生產能量和倉儲設備,方可在危機發生時更有能力確保必要物資和供應,包括防疫物資PPE,以及其他重要產品和項目。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擁有瑞典汽車製造廠商和車輛進口商會員的瑞典汽車公會Bil Sweden呼籲歐盟貿易部長應停止徵收鋼鐵關稅以降低鋼材價格上漲對產業的衝擊。該公會指出透過取消保護性關稅,將可創造更靈活的市場,進而降低鋼材價格。如果任由鋼價上漲,最終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車價格。 根據Bil Sweden的資訊,鋼材價格已達2008年以來的最高價格,目前瑞典消費者尚未受到鋼材價格上漲的影響,但如果鋼材價格持續不穩或未出現下跌,汽車製造商和進口商務將提高車價。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5月18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104萬7,143人(較上週增加2萬5,539人),重症累積人數為7,345人(較上週增加121人),死亡人數1萬4,301人(較上週增加84人),死亡率約1.38%。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24萬7,714人(較上週增加5,439人),死亡人數為4,267人(較上週增加23人)。瑞典本週重症及死亡人數增幅趨緩。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9萬398人(較上週增加1,408人),目前住院治療(含重症) 人數137人(較上週增加23人),死亡人數929人(較上週增加2人) ,死亡率約1.03%。芬蘭疫情明顯持平,死亡人數明顯下降。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11萬9,458人(較上週增加2,437人),重症累積人數為839人(較上週增加17人),死亡人數774人(較上週增加6人),死亡率約0.65%。挪威疫情平穩,確診與死亡人數明顯減少。
A:馬來西亞貿易促進局(MATRADE)頃發布消息稱,預見全球商業國際化的轉變,將從實體業務轉型至在線業務增加,該局將在中級企業開發計畫(Mid-Tier Companies Development Programme,簡稱MTCDP)下推出數位營銷活動試點計畫(Digital Marketing Campaign Pilot Programme),透過社交媒體平台提高國內中級中級企業(MTC)的數位營銷能力。 上述計畫將引進「數位營銷活動」元素,將有助於提升參與的中級企業的國際化努力多樣化,並找到克服現有貿易障礙的機會,包括克服因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實體限制。此外,該計畫亦讓參與的企業能確定社交媒體營銷工作以促進出口銷售的正確方法,並隨後在其選定的平台(例如Facebook、阿里巴巴和LinkedIn)中發起至少一項積極的活動。中級企業可從中獲取永續技能並制定促銷計畫,以幫助其開展品牌和營銷活動。 馬國貿易促進局補充稱,透過有效的技術來創建合適的內容以呈現在媒體渠道,中級企業可增加其目標網頁的訪問量並吸引新客戶,從而在新的或現有的出口市場中推動銷售。除此之外,中級企業亦將受益於與市場專家進行的一對一互動會議,共同開展數位營銷活動,並獲得有關相關主題的最新見解,包括數位營銷措施和開展敏捷營銷活動。 中級企業開發計畫於2014年啟動,為馬國貿易促進局擬定的出口發展計畫,協助及促進馬國中級企業增強其出口能力和全球競爭力。迄今為止,已有275名中級企業完成前述計畫,並於2019年創造26億馬幣(約6.3億美元)出口額。 根據馬國定義,從事服務業的中級企業,其年營業額介於2,000萬至5億馬幣間(約484萬至1.21億美元);從事製造業的中級企業,其年營業額則介於5,000萬至5億馬幣間(約1,211萬至1.21億美元)。 馬來西亞國家能源(TENAGA,簡稱國能)總裁兼執行長巴哈林(Baharin)頃發布消息稱,全球能源趨勢轉型,日後的能源發展將以綠色及再生能源計畫為主,共同協力減碳減緩氣候變化,馬國再生能源前景看好。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減緩氣候變化的覺醒日益提升、再生能源日益經濟實惠,估計至2025年,馬國再生能源在總發電產能將貢獻31%,國能公司亦已逐步改變發電組合,積極主動致力使用更多再生能源發電。距離吉蘭丹州話望生(Gua Musang)30公里的能吉利水力發電水庫(Nenggiri Dam)計畫一旦順利落實,將為馬國的綠色能源目標帶來積極效果。 根據國能公司公布之資料顯示,過去72年,國能公司僅在國內營運三大水力發電站,即霹靂河水電計畫(Sungai Perak Hydro Scheme,1,249兆瓦)、金馬崙高原計畫(Cameron Highlands Scheme,622兆瓦)以及肯逸計畫(Kenyir Scheme,655兆瓦)。 目前國能公司在西馬半島的綠色能源產能當中,水力僅佔18%,太陽能占0.6%。另一方面,燃煤占45.6%、天然氣則占35.9%。國能公司的綠色與化石燃料總發電產能為1萬6,030.53兆瓦。 擬議中的能吉利水力發電水庫計畫倘獲得馬國能源委員會的批准,將為國家能源總水力發電產能的2,536.1兆瓦,另添300兆瓦。該計畫不僅為馬來半島696萬登記用戶帶來更可靠與安全的電網系統,亦為國家與吉蘭丹州發揮發電作用。由於每年11月至2月東北季候風將為吉蘭丹州帶來豪雨,常給低窪地區人民帶來苦不堪言的水災問題。該水庫計畫一旦投入運作,除發電外,將可在防洪、提供淨水、為偏郊供電、發展社會基礎建設以及創造就業機會等支援吉蘭丹州政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家能源(TENAGA,簡稱國能)總裁兼執行長巴哈林(Baharin)頃發布消息稱,全球能源趨勢轉型,日後的能源發展將以綠色及再生能源計畫為主,共同協力減碳減緩氣候變化,馬國再生能源前景看好。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減緩氣候變化的覺醒日益提升、再生能源日益經濟實惠,估計至2025年,馬國再生能源在總發電產能將貢獻31%,國能公司亦已逐步改變發電組合,積極主動致力使用更多再生能源發電。距離吉蘭丹州話望生(Gua Musang)30公里的能吉利水力發電水庫(Nenggiri Dam)計畫一旦順利落實,將為馬國的綠色能源目標帶來積極效果。 根據國能公司公布之資料顯示,過去72年,國能公司僅在國內營運三大水力發電站,即霹靂河水電計畫(Sungai Perak Hydro Scheme,1,249兆瓦)、金馬崙高原計畫(Cameron Highlands Scheme,622兆瓦)以及肯逸計畫(Kenyir Scheme,655兆瓦)。 目前國能公司在西馬半島的綠色能源產能當中,水力僅佔18%,太陽能占0.6%。另一方面,燃煤占45.6%、天然氣則占35.9%。國能公司的綠色與化石燃料總發電產能為1萬6,030.53兆瓦。 擬議中的能吉利水力發電水庫計畫倘獲得馬國能源委員會的批准,將為國家能源總水力發電產能的2,536.1兆瓦,另添300兆瓦。該計畫不僅為馬來半島696萬登記用戶帶來更可靠與安全的電網系統,亦為國家與吉蘭丹州發揮發電作用。由於每年11月至2月東北季候風將為吉蘭丹州帶來豪雨,常給低窪地區人民帶來苦不堪言的水災問題。該水庫計畫一旦投入運作,除發電外,將可在防洪、提供淨水、為偏郊供電、發展社會基礎建設以及創造就業機會等支援吉蘭丹州政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美國著名雜誌─富比士(Forbes)發布2021年全球2000大企業排行榜顯示,馬來西亞共有8家企業上榜,其中馬來亞銀行(Maybank)以市值229億美元排名第364位,為該國企業最高排名。 馬國其他上榜企業為國家能源公司(Tenaga,排名679)、大眾銀行(Public Bank,排名694)、聯昌國際銀行(Commerce Int’l,排名1175)、興業資本(RHB Capital,排名1400)、豐隆金融集團(Hong Leong Financial,排名1404)、頂級手套(Top Glove,排名1448)及國油化學(Petronas Chemical,排名1958)等。 馬國銀行業表現亮麗,共有5家上榜,其他則從事能源、醫療器材及石化等產業。 去(2020)年曾名列全球2000強的三家馬國企業—雲頂(GENTING)、亞通(AXIATA)和大馬銀行(AMBANK)本年皆跌出榜外。由於旅遊業飽受新冠疫情衝擊,雲頂集團的業績自去年起就大受影響。大馬銀行則是不久前與馬國財政部達成協議,將支付約28.3億馬幣(約6.86億美元)解決與「一馬發展公司」(1MDB)相關的索賠和訴訟案,2021財政年預計將會蒙受虧損。 富比士全球企業2000強排行榜基於4項衡量指標—銷售額、盈利、資產及市值。按照公司規模對其排名時,本排行榜賦予各指標的權重相等。一家企業按照每個指標分別得到一個分數。然後,富比士將各項分數匯總,形成一個複合分數。複合分數最高的企業排名也最高。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官方網站110年5月18日公布,由執行長Carlos Tavares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以視訊會議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由富智康與S集團各出50%股份,合資於荷蘭成立Mobile Drive公司。該公司將成為Stellantis旗下全體(計14個)汽車品牌的Tier 1供應商,藉鴻海的生產及技術優勢,為汽車品牌供應先進智能座艙及車聯網產品。 法媒新工廠(Usine Nouvelle)同(18)日報導指出,本合資案為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已與法國寶獅雪鐵龍集團合併為Stellantis)與鴻海集團於去(109)年1月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合作推出Airflow Vision概念車的成果衍伸,反映當時FCA有意藉鴻海切入中國電動車市場,也顯示Stellantis與其主要競爭對手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於電動車智能平台的不同佈局策略:Stellantis選擇以跨業合資,最大程度加速產品上市期程,福斯則藉自身Car.Software計畫側重內部研發。 法媒分析,鴻海繼本年1月宣布與中國最大車廠吉利汽車合資生產電動車;5月與美國電動車企業Fisker合作生產3萬元以下電動車產品,本合資案再度顯示鴻海集團有意跨足智能電動車業,並以打造電動車界的安卓(Android)平台自許。
A:據越南海關總局公布之資料,本(2021)年4月份越南汽車進口量達14,886輛,較3月份減少12.3%,進口金額達3.1億美元。 本年4月份越南汽車來源國主要為泰國(6,427輛)、印尼(4,927輛)及中國(2,685輛)等三個市場。 值得留意的是,本年4月份9人座以下車種進口量為10,336輛,佔進口總量之69.4%。 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汽車進口總量達50,161輛,較去年同期成長56.5%,其中9人座以下車種進口量為33,366輛,成長36.9%;貨車達11,998輛,大幅成長82.4%。 關於進口來源方面,泰國仍居首位,進口量為25,732輛,進口金額約4.75億美元;其次為印尼,進口量為13,873輛,進口金額約1.73億美元;中國進口量為6,633輛,進口金額為2.47億美元。 本年前4個月自上開3個市場進口量佔進口總量之92.2%。
A:根據越南海關總局初步統計,本(2021)年4月份越南有25個企業出口醫療口罩,出口量達6,245萬個,較3月份成長2.9%。 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醫療口罩出口總量達2.36億個。 有關醫療口罩之出口,依照越南2020年4月29日第60/NQ-CP號議決,自去(2020)年5月起醫療口罩出口已恢復正常。 恢復出口後,去年5月份越南出口1.81億個醫療口罩,6月份出口量最高達2.36億個。累計本年全年越南醫療口罩出口總量達13.7億個。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1)年4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255億美元,較上(3)月份減少14%,並較去年同期增加44.9%;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增加23.8%,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增加54.2%。 本年前4個月出口金額約1,0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3%,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為257.6億美元,成長12.8%,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為781.4億美元,成長34.4%。前4個月計有19項出口產品之金額10億美元以上(其中有5項出口金額50億美元以上)包括:各種電話機與零件184億美元,成長19.4%;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159億美元,成長30.8%;機械設備及其零件120億美元,成長76.9%;紡織成衣品95億美元,成長9%;鞋類64億美元,成長18.7%;木材及木製品50億美元,成長50.5%;運輸工具及其零件35億美元,成長28%;鋼鐵27億美元,成長87.9%;水產品24億美元,成長6.1%。此外,前4個月若干農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包括:蔬果13億美元,增加9.5%;稻米10億美元,增加1.2%;橡膠8.17億美元,成長111.6%;木薯及其產品4.43億美元,增加23.9%;胡椒2.74億美元,成長10.3%;茶葉6千萬美元,成長7.9%。此外,若干農產品出口金額減少,包括咖啡10億美元,減少11.6%;腰果8.94億美元,減少7.4%。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前4個月美國仍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3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1%;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為168億美元,增加32.4%;歐盟126億美元,增加18.1%;東協88億美元,增加13.3%;韓國69億美元,成長12.1%;日本65億美元,成長1.5%。
A:據越南統計總局之資料顯示,本(2021)年4月份越南進口金額約270億美元,較上(3)月份減少5.1%,並較去年同期增加43.5%。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進口金額約1,026.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0.8%;其中越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356.9億美元,增加24.8%,外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669.2億美元,增加34.2%。前4個月計有19項進口產品之金額逾1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之77.4%,包括: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220億美元,增加24.8%;機械設備及其零件148億美元,增加31.7%;各種電話機及其零件60億美元,增加44%;布料42億美元,增加18.2%;塑料38億美元,增加39.4%;鋼鐵37億美元,增加36.5%;一般金屬28億美元,增加41.9%;汽車27億美元,增加46.7%;塑膠產品26億美元,增加15.4%;化學原料24億美元,增加40.5%;化學產品23億美元,增加24.6%;紡織成衣暨鞋業等原配料21億美元,增加21.5%。 有關進口來源部份,中國大陸仍為越南最大之進口來源,進口金額為23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7.3%;其次為韓國130億美元,增加9.9%;自東協進口93億美元,增加26.3%;自日本進口51億美元,增加4.8%;自歐盟進口40億美元,增加15.4%;自美國進口40億美元,增加12.3%。 本年前4個月貿易順差約12.9億美元,其中越資企業逆差99.2億美元,而外資企業(含原油)則順差112.1億美元。
A:根據華爾街日報本(19)日報導,隨美國國會對美中關係感到競爭壓力,參議院正審議一項約1,200億美元的「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以增強科學創新的研究,該法案取得民主黨及共和黨一致支持,兩黨皆對中國掌控關鍵供應鏈感到擔憂,且新冠疫情的影響更顯示中國在許多供應鏈上佔有領導地位,該法案正於參議院快速進行中,預計本(5)月國會將投票批准該法案及與中國相關的法案。 該法案由紐約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及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楊(Todd Young)帶領,目的為重新調整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並增加美國就業機會,舒默表示若美國欲於下一世代取得優勢,需研發下一代突破性技術,否則將會落後其他國家。 此法案1200億美元資金將用於支持擴展研究新科技,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技術,其中100億美元將用於建立10個科技中心,以連繫美國各地的製造中心及研究型大學,分散投資,目的為美國在新興科技中佔有一席地位,增進美國製造產能及建立研究學徒制,聯合各大學、產業團體及國家實驗室,三者將從中獲益。 儘管獲兩黨支持,但仍有反對意見表示該法案尚未完善,且因該法案被視為今年少數可能立法通過的法案之一,吸引一些參議員將不相關議題納入,並為各行業有利條款進行遊說,另資金分配亦引起爭議,部分參議員認為該法案資金應只用於產生有形產品,以幫助美國與中國競爭,許多兩黨議員亦盼法案相關資金可嘉惠選區各州及地區進行相關基礎研究。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8/us/politics/senate-china-science.html?_ga=2.97496982.880641393.1621430984-1184918342.1598473286
A:一、菲媒報導,菲國疫苗事務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部長於5月18日表示: (一)政府計劃於11月27日之前在馬尼拉都會區(NCR)以及鄰近6省(註:占菲GDP6成)獲得群體免疫,政府必須達到每天接種50萬劑疫苗或每周接種300萬劑疫苗之目標。 (二)在NCR地區每月需要300萬劑疫苗,達沃市每月需要45萬劑,宿霧市每月亦需35萬劑。 (三)除本月已經運抵之375萬劑疫苗之外,月底前還可望接收中國Sinovac疫苗50萬劑,從俄羅斯獲得130萬劑枚Sputnik V疫苗,從COVAX機制獲得220萬劑輝瑞(Pfizer)疫苗。 (四)菲國迄今共收到約777萬劑疫苗,其中714萬劑已經分配。截至5月16日,總共注射300萬1,875劑,71萬9,602人完成2劑疫苗接種,228萬人已注射第1劑疫苗。 二、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5月17日表示,省長與市長等地方政府首長將列為COVID-19疫苗優先施打對象,渠等雖非醫護前線人員,惟係防疫相關計畫之重要執行者,亦應優先接受疫苗保護。
A:緬甸黃金市場價格於 5 月 12 日創下歷史新高每緬克 (16.4 克) 170.9 萬緬元,但於 5 月 14 日下跌至每緬克 163.4 萬緬元,價格僅在一天內暴跌 75,000 緬元。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 (YGEA) 會長 U Myo Myint 表示,由於國際金價與美元匯率不穩定,國內金價已大幅下跌。國際金價於 5 月 12 日為每盎司 1,834 美元,在 5 月 14 日跌至每盎司 1,823 美元,一天內下跌 11 美元。同時,緬甸當地美元兌緬元的匯率也在 5 月 12 日創新高 1,720 緬元,但在 5 月 14 日暴跌至 1,675 緬元,下降 45 緬元。 根據國內黃金市場資訊,在 2021 年國內黃金最低與最高價格固定在 1 月份每緬克 131.6 萬-133.6 萬緬元,2 月份每緬克 134 萬-141 萬緬元,3 月份每緬克 130.2 萬-139.1 萬緬元,4 月份每緬克 138.9 萬-145.5 萬緬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緬甸與中國之間的跨境貿易低迷使芒果貿易商深受打擊。緬幣貶值刺激了大量出口,但由於需求低,芒果的價格低於實際市場價格。目前,芒果交易是在司機替代系統下進行。Khwar Nyo貿易有限公司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邊境捲土重來後,中國加強了對進口商品的食品安全措施。貿易商還承擔了冠狀病毒檢測的高昂成本。只有那些被檢測為陰性的貿易商及包裝才能獲准進行跨境貿易。芒果貿易商擔心可能在包裝上檢測到病毒。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在瑞麗捲土重來,需求較低,導致今年的芒果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今年,芒果價格下跌,加上高運輸率。每盒芒果價值60-110人民幣,而去年的價格是160人民幣。一位來自瑞麗的商人稱,在中國加強防控力度的同時,邊境市場上的買家數量仍然很少。緬甸芒果市場與技術發展協會秘書Kyaw Soe Naing表示,今年,對木姐邊境的出口下降了。然而,包裝好的芒果會被送往緬甸的各個省邦。芒果之前是通過數位平台聯繫大部分買家的。移動網絡及無線寬帶網絡的禁令限制了數位產品的銷售。敦促芒果種植者提供優質芒果,以保持市場聲譽並觀察市場狀況。芒果農場主需要遵循良好農業規範(GAP)。他們還需要獲得GAP許可證。該協會表示,農業局已經制定了長期有機農業的標準。 Kyaw Soe Naing秘書表示,在大約200個起源於緬甸的芒果品種中,主要種植了Seintalone、Shwehintha、Padamyar Ngamauk、Yinkwe及Machitsu等品種。國外市場更喜歡Seintalone品種。通常緬甸的芒果主要運往中國,前幾年曾銷往新加坡及俄羅斯。今年,則仍在試圖打入這些國外市場。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目前仰光地區有29個工業區,Hlinethaya工業區有12個工業區,大部分是成衣廠。Shwelinpan工業區擁有最多的成衣廠,為勞工提供極佳的便利。這些成衣廠的訂單來自東南亞國家,業者希望通過簡化本地現金流通及支付海外訂單以照常經營他們的業務。Shwelinpan工業區的官員表示,雇主及僱員都不怕工作,他們害怕不能工作。因該業務涉兩國間金融系統的操作,故金融穩定將影響勞工的薪資。成衣業旺季主要在5月及6月,雨季有訂單。但是仍然沒有回復開始行動。緬甸向歐盟及亞洲出口各種紡織品及成衣。 Hlinethaya工業區是仰光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工業區。Shwelinpan工業區是最後一個。 Hlinethaya工業區位於Hline河邊,吸引著外國投資者,現在仍然是民工的目的地。在Shwelinpan工業區400多家工廠中有12萬多名勞工。大約300家工廠恢復運營,而100家因勞工短缺問題停止運營。其中大部分是成衣廠。仰光省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恢復仰光29個工業區的運營。各自的工業區管理委員會也幫助商業人士。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計劃暨財政部5月14日召開協調會議,根據緬甸總體經濟的進展評估數據,提出短期及中期計畫的建議。計畫暨財政部長Win Shein在會上表示,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及政治變化的影響,需要分析及報告GDP、匯率、進出口情況、外國投資、貨幣通貨膨脹率、國有部會的投資、財政平衡及預算需求的供應、徵稅、向私營業發放貸款及償還貸款等,這些報告必須每週、每月、每季及每兩年提交。 副部長及部會負責人討論了收集國家總體經濟指數、工作組建置、職責及職能、與其他部會的合作、關於緬甸永續發展計畫(MSDP)、新冠肺炎經濟紓困方案(CERP)的情況,以及基於國家管理委員會三大經濟目標的評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