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Dutch News, 2021/05/1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第一季荷蘭經濟衰退0.5%   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CBS)5月18日公佈的統計數據,2021年第一季荷蘭經濟較上季衰退0.5%。   CBS指出,由於2020年第四季荷蘭經濟已衰退0.1%,連續兩季出現衰退,顯示荷蘭經濟正式陷入衰退局面,而經濟學家先前已預計經濟將出現微幅衰退。   經濟衰退主因是內需和政府消費支出下降,尤其是2020年12月中旬,因應疫情需要,政府宣佈實施嚴格的全國封鎖措施,其中包括關閉所有非民生必需品商店,導致今年第一季家庭消費支出下降3.5%。   同期,建築業、工業和商業服務業則呈現成長,投資成長3.7%,進出口亦成長。    

A:根據瑞士Blick電子報報導,瑞士Julius Bär銀行集團在2021年1至4月業績成長,其中管理資產金額為4,700億瑞郎,比2020年底增加360億瑞郎,另私人客戶新資金增加4%,此外表現良好的全球金融市場和客戶投資增加,該銀行資產管理的毛利率也從2020年的88點,成長約至90點,另受益於去年金額為2億瑞郎的節省計劃,該集團的成本與收入的比率從2020年的66.4%,降低約為60%。該集團表示業績成長的主要因素為股票市場的表現良好及瑞郎貶值影響。   資料來源: 瑞士Blick電子報 日期: 2021年5月19日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瑞銀集團(UBS)發布新聞稿指出,該集團總裁Mr. Ralph Hamers 計劃至2023年節省10億美元,因此計畫重整集團的財富管理、投資銀行部門及瑞士境內分行,預計在瑞士裁員700位員工,以降低人事費用成本。另該集團表示,瑞士境內分行櫃檯的業務量大幅減少,銀行客戶轉向使用線上銀行做業方式,因此該集團將擴大網上銀行的業務。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1年5月19日

A:依據瑞士通訊社(SDA)5月18日新聞報導,瑞士Swatch集團執行長Nick Hayek表示,Swatch集團今年銷售回暖,2021年4月美國營業額較2019年同期成長38%,已超過疫情前銷售水準,另亞洲營業額亦大幅成長。   Mr. Hayek表示Swatch集團2021年營業額目標,以當地貨幣計算應回復至新冠病毒疫情前水準,並預測今年夏季起銷售將持續攀升。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5月18日新聞報導,德國InterNations顧問公司之2021年 Expat Insider最受國際員工歡迎之工作地點排名顯示,受訪之59個國家中,瑞士綜合指數排第30名,較去年退步4名。瑞士排名最高之指數為生活品質(6),其次依序為就業展望(18)及個人財務(20)。外籍工作人士於瑞士適應困難(52),以及瑞士生活成本高昂(58)為綜合指數排名衰退主因。瑞士之外籍受訪工作者皆表示瑞士生活品質良好,但物價高昂。   綜合指數排名前10名之國家依序為:台灣、墨西哥、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葡萄牙、紐西蘭、澳洲、厄瓜多、加拿大及越南。我國已連續3年蟬連第一。   本次 Expat Insider研究報告共有12,000人參與,參與者來自174個國家,每個受評估之國家或城市必須有超過50個有效問卷尚列入統計。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Expat Insider研究報告 日期:2021年5月18日

A:依據瑞士20分鐘報5月18日新聞報導,受新冠病毒影響全球部分商品供不應求,且能源價格上漲更加速整體物價上漲。2021年4月德國通貨膨漲率為2%,美國為4.2%,同期瑞士通貨膨漲率為0.7%,整體物價為14個月以來首次上漲。對此瑞士Raiffeisen銀行投資主管Mr. Geissbühler預測,瑞士2021年通貨膨漲率可能一度上升至1%,但全年平均通貨膨漲率應為0.4%左右。   Mr. Geissbühler表示本次通貨膨脹主因爲國際新冠病毒疫情限制政策多逐漸放寬,需求急遽增加而生產速度尚未跟進。2020年石油價格大跌,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等國尚未擴大生產,目前暖氣燃料油價格比去年同期增加20%,汽油價格比去年同期增加16%。能源價格上漲帶動整體物價,Mr. Geissbühler表示油價可能逐步回升至新冠疫情前之水準。物價上漲另一重要原因為船運需求暴增,電器或汽車類商品生產完成所需時間增加,造成產品價格上漲。   瑞士Raiffeisen銀行估計2022年通貨膨脹率約為0.6%,之後因供應鏈恢復價格將會再次趨於平穩。     資料來源:瑞士20分鐘報(20 Minuten) 日期:2021年5月18 日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斯堪地銀行(SEB)的最新報告,瑞典線上遊戲公司數量在過去七年內成長三倍,該產業年營業額達250億瑞典克朗,與瑞典鐵礦或木漿出口額規模相當。其中以Embracer、Stillfront和Paradox等三家為最大遊戲公司,近期股價均呈現大幅上漲。 全球線上遊戲產業營業額達1兆3,500億瑞典克朗,兩倍於音樂產業和電影業的總和。

A:綜合丹麥新聞媒體於5月19日報導,房地產市場自2021年初持續升溫,根據丹麥Boligsiden數據顯示,4月份房屋,公寓和度假屋銷售數量首次出現下降 ,僅出售10,920套房屋,較3月份創紀錄數據減少18%。迄去年至今,丹麥別墅及聯排屋價格上漲14%,公寓則上漲17%,而首都地區房價漲幅最大,別墅及聯排屋價格上漲29%,公寓則上漲20%。   對此數據丹麥幾家銀行經濟分析師提出以下觀點: Arbejdernes Landsbank,首席經濟分析師Jeppe Juul Borre指出,即使4月份銷量下降,房地產市場仍然活躍。渠強調,4月份的銷售量是Boligsiden房屋銷售統計數字11年以來的第4高,而在疫情之前,每月的房屋銷售僅有7000-8000間。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房屋交易水平仍非常高,因此這並不意味著銷售下降了。 在Nykredit,房屋分析師Mira Lie Nielsen表示交易量下降是很自然。 伊指出,這與丹麥重新開放相關。“現在民眾可以在業餘時間去看足球賽,上咖啡廳和電影院,而且工作生活正在恢復正常發展,因此不再有太多餘的精力用來專注於住房。” “此外,住房的價格相對在大城市中上漲較高,意味著更少的購房者可以參與。 :“當大部分收入必須用於支付新房費用時,就會有人負擔不起或不再想要新房。”   近期多方機構如央行,丹麥金融監管局,中央政府金融風險監控器-系統風險委員會紛紛為目前房價高溫不退向政府提出,如減少獲得僅利息貸款的機會,並消除房屋貸款的利息扣除或無分期付款貸款等幾項制衡提議, 但國會政府兩大黨派表示近期將不會有政策更改,亦表態不會介入。 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都拒絕干預住房市場,且提到,即2024年的住房稅改革將足以遏制房價上漲。   社會民主黨稅務發言人Christian Rabjerg Madsen提出: “關於房價的具體發展將持續關注,沒有介入計劃,低利率已經持續多年,疫情導致民眾對住房的偏好產生變化, 這兩點解釋房價上漲。 ” “2024年將實施新住房稅和新評估協議將將遏止當前的房市發展。 ” 渠表示“ 目前的目標是要解決在奧爾胡斯和哥本哈根這樣的大城市的普通薪資民眾居住問題。"   自由黨稅務發言人Christian Rabjerg Madsen提出: “ 房地產市場應不會立即出現泡沫。” 伊說:“在稅收方面,我們贊成凍結稅收,如減免利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確保丹麥人有房可住。”政府已加強借貸審查機制,將不會面臨金融危機之前一樣的挑戰,當時許多民眾無法償還房貸。   保守及單一黨則持有與央行相近較憂慮觀點。丹麥金融監管局,中央政府金融風險監控器-系統風險委員會將於6月21日研討相關金融風險機制。

A:據媒體引用美國跨國金融公司Morgan Stanley最新報告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杜拜之不動產價格短期內將持續上漲,看好其市場發展前景。 上述報告指出,由於政府過去1年的改革努力、抵押貸款利率優惠、COVID-19疫情帶來新形態之居家需求,杜拜不動產市場目前需求穩健、供給充足、新建案具長期規畫,顯示市場處於良好發展環境。 另據不動產市場調查公司Property Monitor統計,杜拜在本(2021)年3月就完成高達84件價值1000萬迪拉姆(約270萬美元)以上之物業轉手交易。 由於杜拜為外籍人士嚮往之居住及辦公地點,且購買不動產係外籍人士最快速取得杜拜居留權之方法,因此亦有助支撐產業發展。據杜拜最大之不動產上市公司Emaar Properties統計,該公司本年第1季在獨棟別墅之銷售較去(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65%。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5月18日公告,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等政府單位正研擬規定,自本年8月1日起,僅限已完成獲政府核可之COVID-19疫苗之接種者方能進入政府單位、民間企業、商業設施等公眾場所。 上述新規定對於僅開放疫苗接種者進入之公眾場合及場所說明如下: 所有經濟、商業、活動、文化、娛樂及運動活動; 所有文化、科學、社交及娛樂節目; 所有政府單位及民間企業; 所有公立及私立教育單位; 所有大眾交通工具。 此外,沙烏地政府亦表示,所有教職員將可於下學期返校從事實體工作,政府並將持續透過手機應用程式Tawakkalna追蹤及查核本國籍及外籍居民之防疫情況。

A:據媒體引用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herent Market Insights最新報告報導,受惠於國內製造能力提升、政府對醫療產業改革及國際企業合作與投資,沙烏地藥品市場規模於去(2020)年達到101.9億美元,並預估將為來6年內以年增率7.3%速度成長。 上述報告進一步指出,西班牙藥廠Grifols於本(2021)年2月與沙烏地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將於沙烏地發展血漿收集暨捐贈中心、生產設施,以利在當地生產血漿(blood plasma)相關用藥。 另沙烏地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於本年3月與法國藥廠Sanofi簽署合作協議,將於沙烏地生產胰島素藥品以利醫治國內糖尿病患者,並計劃將產能提升到可出口至周邊國家的水準。 此外,日本製藥大廠-武田製藥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 Co.)亦瞄準沙烏地市場銷售,將針對腫瘤病變、罕見疾病、腸胃病等推出相關用藥。 至於已在沙烏地市場耕耘60年之美國跨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則已於2017年在鄰近西部紅海大城吉達之阿卜杜拉國王金融城(King Abdullah Economic City)完成興建製造及包裝設施,並計劃利用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帶來之商機,於當地擴廠 上述報告並指出,由於阿拉伯國家高齡人口患有失智症比例較高,因此相關用藥研發亦為各家製藥大廠帶來潛在商機。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網站2020.5.16日報導            越南2021年1至4月水產品多項外銷產品及外銷國家均突破成長,水產品外銷總金額高達23.9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6%。此可證明,縱使越南廠商在面對全國內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亦能妥善處理,以及善用各自由貿易協定給予越南產品優惠待遇的機會。    越南水產加工暨外銷協會(VASEP)阮懷南(Nguyen Hoai Nam)副秘書長表示,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等主要進口市場不斷增加進口水產品數量。而亞洲國家和一些水產品加工競爭國,如印度和泰國,仍在面對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這時疫情相對輕緩的越南,應善用時機拓銷海關市場。    阮副秘書長續表示,越南商人在尋找市場方面一直非常靈活和敏銳,因此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們利用自由貿易協定(FTA)。特別是,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具有最大的催化和刺激作用,從而增加了越南的外銷數量,有越來越多企業出口歐盟市場。    據越南水產加工暨外銷協會預測,2021年第2季水產品外銷將持續成長10%,且外銷金額可達21億美元。

A:時間:2021年5月19日 來源:Electriv.com 根據羅馬尼亞汽車製造商及進口商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nd Importers, APIA)報告,2020年羅馬尼亞電動汽車銷售銷售成長,高達3,800多輛,其中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5.2%,達5,000多輛。該數據與羅馬尼亞國家獎勵政策有關。 羅馬尼亞環境部2021年將其Rabla Plus計畫的預算增加了一倍,預算總額8,200萬歐元用於補助羅國民眾購買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根據該計畫,純電動汽車可獲補貼10,000歐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則為4,500歐元。 同時,無插電之混合動力車(Hybrid cars without plugs)和天然氣燃料車(gas car)由拉布拉什克拉西奇計畫(Rabla Clasic programme)提供補貼,該計畫預算為9,000萬歐元,其中混合動力車為每台600歐元。羅國環境部預計到2021年底將有55,000至60,000名受益者。 此外,羅馬尼亞的車輛報廢費將增加15%,相當於每輛車約1,500歐元。

A:柬埔寨-韓國自由貿易協定預計於2021年年中簽署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5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1年2月3日柬韓自由貿易協定完成談判,雙方將進行各自國內法律檢視程序,努力爭取在2021年中旬正式簽署協定。回顧2021年前4個月柬埔寨對韓國的出口保持成長,這表明隨著兩國準備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韓國對柬國產品的需求有所提升。   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稱,2021年1- 4月柬埔寨向韓國出口1.2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成長8.9%,同期柬埔寨從韓國進口1.94億美元,成長6.2%;同期兩國雙邊貿易額達3.18億美元,成長7.5%。   柬埔寨向韓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是服裝、鞋類、旅行用品、飲料、電子設備、橡膠、藥品和農產品,而柬國從韓國進口的主要產品是車輛、電子產品、廚房電器、飲料、藥品和塑料產品。   柬國商務部長潘索拉(Pan Sorasak)前曾表示,柬韓自由貿易協定將於2021年底前生效,透過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柬韓雙邊貿易額可望突破10億美元,也會為柬國帶來韓國投資資金。查2020年柬埔寨向韓國出口3.17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18%,柬國自韓國進口5.67億美元,下降5%。韓國是繼柬埔寨與中國大陸簽署自貿協定後第二個即將簽署的國家。  

A:柬埔寨學者: 美、中未來政策對東協國家的影響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5月1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合作與和平研究所(CICP)高級訪問學者詹亨利(Henry Chan)表示,COVID-19破壞的全球經濟若要復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並保持美元的價值。   在CICP組織的中美關係研討會上,詹研究員表示,必須將全球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因為許多已開發國家的債務已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100%,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占GDP 60%或更高。柬埔寨的債務占GDP的比重在2020年達到28%。倘若市場仍維持高利率,將使大流行後的經濟復甦計畫脫軌,並嚴重打擊世界各地的政府預算。   詹研究員表示,中美必須保持低利率,並保持全球貿易體系盡可能開放和自由。儘管中美兩國在某些方面存在競爭,但它們都得益於強勁的美元,因為中國持有1.1兆美元的美國債務。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和儲蓄國(中國)之間的合作對於保持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美國預計到2021年將出現超過10兆美元的赤字和中國在經濟上結了婚,並將繼續為自己的利益而共同努力。詹學者不認為人民幣能取代美元成為儲存財富的主要貨幣,但理論上認為它可以用作跨境支付的美元替代品。   詹研究員續表示,東協領導人的經濟優先事項,應建立一個低利率的穩定全球金融體系,為重建支出提供資金,並建立有利於國民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的環境。中美兩國有足夠的機會啟動多邊貿易,這對全球金融穩定至關重要。美國重返CPTPP(跨太平洋全面夥伴關係)的對話,及中國加入CPTPP的興趣可能是在WTO(世界貿易組織)恢復多邊貿易談判。在CPTPP討論期間,中美兩國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潛力,東協將有幸直接與當前超級大國進行談判,貿易逆差、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和補貼問題都可能擺上桌面討論。   首爾大學能源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Se Hyun Ahn表示,能源尤其是天然氣,將是美中兩個超級大國可能合作的重要領域。因為中國需要解決自然資源短缺、污染和全球能源價格體系的負擔。發展和布局清潔能源應該是美中的主要優先事項,而且有多個雙邊和多邊平台可以促進這種合作。中美清潔能源方面的伙伴關係將使柬埔寨受益,因為中國一直是柬埔寨能源部門的主要開發商,在柬國轉向綠色能源的重要性已獲柬政府重視。  

A:柬埔寨上市的二個自治港口公司發布第1季財報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5月1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西哈努克自治港口(PSAP)和金邊自治港口(PPAP)二家已上市公司最近公布第1季財報表示,雖然二港口公司仍未達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但諸多現象均顯示柬國國際貿易已開始呈現反彈回升的趨勢。   西哈努克自治港口是柬國唯一的深海港口,2021年第1季稅前利潤約為987.5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0.5萬美元大幅增長。PSAP的總收入從約1761.8萬美元增至約1997.3萬美元。該公司指出,在此期間,來自三個主要客戶的收入約為493.3萬美元。該港口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裝卸費用,約為936.2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約707.6萬美元。該公司的總資產價值為9億4,001萬美元,存貨不到3億6,586萬美元,約占三分之一。   金邊自治港口(PPAP) 2021年第1季的稅前利潤達391.3萬美元,成長23.76%。 PPAP 總收入增長2.51%,達到716.5萬美元。截至第一季該公司資產總額約為2億1,583.5萬美元。公司總收入的44%來自裝卸服務,該收入為315.7萬美元,其中36%來自升降服務,總計259.4萬美元。該公司的港口業務收入成長6%,達775.3萬美元。然而,作為港口管理局的收入卻同比下降18%,至111.6萬美元。   本年5月稍早時候,PPAP在柬埔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中創下歷史新高,此前股東們以壓倒多數投票維持了其6.5%的股息派發率。交易代碼為PAS的PSAP股票昨(18)日收盤下跌60瑞爾,至每股14,540瑞爾。昨(18)日PPAP上漲40瑞爾,收於每股15,720瑞爾。

A:依據媒體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歐盟執委會將歐盟27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4.2%同時亦將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4.4%。歐盟執委會表示目前預估歐盟經濟可能於2021年第四季恢復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歐盟執委會分析指出原先預估歐盟經濟最快到2022年始可能重返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受惠於疫苗接種率之上升、限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相關限制措施逐漸解除、個人消費提升等因素均加快歐盟經濟復甦的腳步。   歐盟執委會表示成員國中預估2021年西班牙經濟將增長近6%、法國將增長5.7%、荷蘭將增長2.3%、德國將增長3.4%。此外德國工業協會亦表示預期德國2021年經濟將顯著回升同時預測今年德國製造業產量將增長約8%。   另一方面在此同時歐盟成員國的債務有望創下歷史新高,2020年歐元區成員國的債務總額已達經濟產出之100%,歐盟執委會預估2021年債務比率將續升至102.4%並預測2022年將小幅降至100.8%。在個別成員國方面希臘是赤字最高的國家,預計2021年希臘的債務總額將達其國內生產總值約208%,赤字第二高之成員國為義大利預估2021年債務比率將達約160%,而葡萄牙排第三債務比率將達約127%。  

A:穆迪分析柬埔寨經濟正在復甦中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5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隨著已開發經濟體迅速為公民接種疫苗,新興市場的前景大大變暗,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將柬埔寨列為東協中六個「正在復甦」的經濟體。   柬國2月20日社區感染事件爆發後,超過2萬1,500例病例出現,冠狀病毒擴散,柬國目前正在承受第二波疫情侵襲。這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紛紛下調柬國2021年成長前景。疫情復發已經使快速成長的東南亞部分地區失去光澤,去年秋天和今年年初,由於連續爆發,經濟復甦放緩。儘管東南亞大多數新興經濟體都能夠通過嚴格的鎖定和接觸追踪相結合來緩和第一波疫情浪潮,但今年秋天的大流行返回率和今年的趨勢使該地區的經濟體出現曲線變化。   穆迪分析公司的經濟學家傑西·羅傑斯(Jesse Rogers)表示,由於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復甦推動柬埔寨出口,特別是服裝的需求,預計柬國經濟今(2021)年將成長4%,2022年將增長5.5%。但是4月的停工威脅經濟復甦,因為在發現數千名員工簽訂COVID-19合同後,工廠被迫暫時停止運營。   亞洲開發銀行的顧問表示,儘管在2024年之前旅遊人數可能不會恢復正常,但柬埔寨的經濟成長很可能將受到工業部門的推動。新興市場在疫苗接種方面遠遠落後於發達經濟體。穆迪指出,越南是東協唯一一個正在擴張的國家。   總體而言,新興市場自1990年代以來首次落後於全球平均成長水準,據羅傑斯稱,「亞洲四小龍」的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四年下降。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評估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被評為「有風險」。據報導緬甸正在經歷經濟衰退。穆迪發現,柬埔寨以及其他五個東協國家,包括泰國、新加坡、寮國,汶萊和新加坡,都處於「復甦中」。

A:柬埔寨推動龍眼對華出口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5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日前表示,柬埔寨一直致力提高農產品出口,龍眼將成為下一個優先出口的農產品。拜靈省龍眼此前曾透過泰國出口到大陸市場,相信拜靈省特產龍眼即將成為繼香蕉、芒果之後,第三個可直接出口中國大陸的柬埔寨水果。   柬國商務部部長班蘇薩也希望柬農業部與中方加快談判柬埔寨龍眼輸華植物檢驗檢疫議定書的步伐,以促進拜靈省龍眼盡快直接出口至中國市場。拜靈省龍眼協會表示,目前該協會主要分別在拜靈省、馬德望省和菩薩省種植龍眼,可滿足國內市場和出口需求。

A:柬埔寨石油有望於2021年5月內首次出口國際市場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5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礦產暨能源部石油總局日前表示,柬埔寨有望於本(5)月內首次向國際市場出口石油(原油),因為負責A區塊油田開發的新加坡克里斯能源(Kris Energy)公司規劃於2021年5月出口石油到國際市場,這將是柬埔寨歷史首次對外出口石油。初期出口量為27萬桶至30萬桶之間,每桶約158.99公升。   據悉,柬埔寨王國政府總理洪森於2020年12月29日宣布柬埔寨成功開採出第一滴石油,而從石油開採獲得的收入,將優先用於推動教育和衛生領域的發展。目前克里斯能源公司在A區塊5個鑽油井的開採作業照常運行,日均可開採出2,000桶原油。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