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110)年5月14日在首屆生物製藥業日(Biopharma Industry Day)演講表示,生物醫藥業是新加坡製造業實現2030年願景的關鍵領域,星國的願景是使新加坡成為先進製造業的全球業務、創新和人才中心。此為陳振聲最後一次以貿工部長身份發表演講,他從5月15日起出任教育部長。 去年,生物醫藥製造貢獻了新加坡製造業國內生產總值將近18%,聘雇2.5萬名員工。過去12個月,逾60家生物醫藥公司有800個職缺。新加坡生物製藥業的產值在過去20年增加了兩倍,去年有總值160億星元的產品在新加坡製造。 儘管籠罩在疫情之下,去年生物醫藥製造業成功爭取到6.4億星元固定資產投資,以及2.7億星元業務總開支。賽諾菲(Sanofi)、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和葛蘭素史克(GSK)等,持續擴大在新加坡的業務。當地企業在生物醫藥領域也取得開創性的發展,例如專門研發抗癌細胞療法的Tessa Therapeutics,以及發展精準療法及抗體療法的Hummingbird Bioscience。 生物製藥業日是由裕廊集團(JTC)及醫藥製造商諮詢委員會(BMAC)的16家企業所聯合舉辦,將近1,800名學生和求職者參與。陳部長指出,生物製藥業若要繼續成長,新加坡須確保擁有合適的人才,以支援跨國和本土企業的發展。為滿足對細胞療法等新療法的需求,生物製藥公司正在尋找生物科技專家、自動化工程師和微生物學家等專業人才。

A:日期: 110年5月17日 來源: 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5-17/oil-refineries-urged-to-stay-in-australia/100143108     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近日宣布,為確保澳洲戰備燃油安全,將提撥20億澳元支持昆州Lytton及維州Viva兩大精煉廠繼續營運,以防海上供應鏈因國際政治、軍事、新冠狀疫情或天然災害而中斷供給。該計劃將可保障1,250個工作職缺,提升澳洲本土國家安全。   受到BP公司關閉其在西澳的Kwinana精煉廠及ExxonMobile公司宣布將關閉位於墨爾本西部的Altona煉油廠後,燃油價格上漲,每升達1.8澳元。M總理並表示,煉油廠升級可創造就業機會及提供更優質的燃油,並鼓勵當煉油廠每桶石油生產淨利達7.30澳元時,煉油廠將可獲得最高每公升1.8澳元的「企業燃油稅」抵免額報酬;如果利潤提高到每桶10.20澳元,則無須繳付企業燃油稅,而在煉油廠的“停機期間”(down times)內亦可支撐其所需開支。預估到2030年,兩家煉油廠將可獲得最高的企業燃油抵免報酬額,而這項燃油安全基礎設施升級計劃預估將花費高達20億澳元。   澳洲能源部長Angus Taylor對此表示,燃油是保持經濟運轉至關重要的一環,係聯邦政府決定支持煉油廠及保障國家戰備燃油安全的主因,讓澳洲在國際經濟上更有主導權,保護家庭及企業免受到高價格燃油的傷害,並可確保盡快從新冠狀疫情中恢復過來繼續前進。T部長並說明,該計劃包含3億澳元,用於煉油廠基礎設施升級,以實現低硫燃料的生產及改善燃油品質量能之目標。政府預估,2024年至2027年內,此基礎設施升級將可創造約1,750個相關職缺。而該法案將未來幾週內提交給國會審議,期於7月前開始施行。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本財年的過去7個月內(10月至4月),緬甸進口價值近12億美元的270萬噸柴油及汽油,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100萬噸(6.63萬美元)。在本預算年度,緬甸進口了160萬噸(7.21萬美元)柴油及逾100萬噸(5.36億美元)汽油。通常情況下,每月的石油進口估計為4億美元,但石油進口國在貿易方面面臨銀行限制。進口商表示,通過陸路邊境的石油進口商可以使用非正式的支付系統Hundi代替。 目前,國內燃料油價格已在3個月內每升上漲30%以上。亞洲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限制及可能的封鎖引發了對石油需求的擔憂,再加上美元匯率走強。在2021年2月初的國內零售市場上,Octane 92的燃料油價格約為每升620緬幣、Octane 95為每升750緬幣,才有價格為660緬幣,Premium Diesel為670緬幣。5月13日,Octane 92的最高價格為每升1,005緬幣,Octane 95為1,090緬幣,柴油為1,005緬幣,Premium Diesel為1,015緬幣。國內油價與全球市場及美元價值正相關。原油期貨已漲至數月來的最高水平,5月中旬WTI價格突破每桶65美元。 此外,外匯匯率也會影響石油價格。從4月份開始,在當地外匯市場上,美元兌緬元匯率不斷上漲,已逾1,600緬幣。在2月中旬,1美元只值1,430緬幣。通常情況下,緬甸主要從新加坡進口燃料油,每月汽油及柴油進口量分別達到20萬噸及40萬噸。緬甸石油貿易協會稱,緬甸境內約有2,000家加油站及50多家石油進口商。去年,由於全球石油價格下跌,國內石油價格從1月份開始下降。緬甸90%的燃料油是進口的,其餘的10%是在當地生產的。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2020-21財年的過去7個月(10月至4月),農產品出口飆升至32.89億美元的高點,儘管其他出口品因邊境銀行收緊了新冠肺炎病毒防控措施而出現下降趨勢。這些數字反映了本財年9.01億美元的顯著增長。根據商務部發佈的貿易統計,2019-20財年同期,緬甸農業出口額為23.8億美元。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漁業、畜牧、礦產、林產品、工業製成品等其他出口群體的需求產生影響,但緬甸農產品出口仍出現意外大幅增長。 在出口領域,農業表現最好,佔總出口的22%以上。農業主要出口食米、碎米、豆類及玉米。水果蔬菜、芝麻、幹茶葉、糖等農業產品運往其他國家。緬甸農產品主要出口到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孟加拉國、印度、印尼及斯里蘭卡。有時,由於全球需求不穩定,出口市場仍然不確定。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一位榴蓮賣家表示,由於今年產量低迷,價格上漲,位於德林達依省Myeik區的榴蓮賣家獲得了可觀的利潤。今年產量下降了。但是我們對更高的價格很滿意。小榴蓮的價格也高達1,000-1,500緬幣。今年,丹老的Shanchuang路擠滿了榴蓮賣家及賣家。一位應季水果銷售商表示,去年,由於新冠肺炎引發的旅行限制,需求大幅下降。當地社區主要依靠園藝及漁業。榴蓮預計今年來自仰光的採購訂單會增加。儘管產量低,但賣房對高價格及穩定的需求感到滿意。此外,泰國還以每緬斤(1.6公斤)6,000緬幣的價格購買榴蓮種子,所以沒有什麼是浪費的。果肉及種子都有銷路。儘管與去年相比產量較低,但Kyunsu、丹老及德林達依等鄉鎮的榴蓮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緬甸2020-21財年10月1日至5月7日的對外貿易額暴跌至180.8億美元,與2019-20財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53.4億美元。在一個財政年度同期發佈的統計,貿易額為234億美元。過去7個月,緬甸的出口額逾8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2.3億美元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緬甸的進口總值為91億美元,與上一財年相比顯著減少30.7億美元。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海運貿易及邊境貿易都出現下降。鄰國加強了邊境安全,並限制了貿易時間以遏制病毒的傳播。此外,當前的政治狀況也拖累了貿易。目前,由於民營銀行的限制,交易者出現交易問題。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省工商會(BayintNaung經紀公司)的統計顯示,隨著美元匯率的上漲,國內市場上的黑豆價格在兩周內每噸飆升5.4萬緬幣。豆類市場統計顯示,儘管5月1日黑豆價格為每噸88.85萬緬幣,但到5月14日價格已升至每噸約94.25萬緬幣,在短短兩周內就上漲每噸5.4萬緬幣。目前,當地美元匯率在5月1日為1,595緬幣兌1美元,但在5月14日上升到1,675緬幣兌1美元。緬甸每年生產大約40萬噸黑豆及5萬噸木豆,主要出口到印度。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5月15日下午,確保貿易及貨物暢通工作委員會主席U Nyunt Aung、商務部的常任秘書、工作委員會秘書、緬甸港務局的官員及緬甸食米聯合會在仰光討論了農產品出口問題。隨後他們參觀了Sule港(7號),並在MV VTC Planet散貨船上檢查了出口到孟加拉國的食米裝載情況。 截至2020-21財年5月12日,農產品為688.6萬噸;食米及碎米為130.63萬噸; 203.5113萬噸玉米; 111.2963萬噸各種豆類; 21.7449萬噸芝麻; 20.8978萬噸生橡膠及200.52萬噸其他農產品。通過仰光國際港口出口的貨物總數為688.6萬噸。其中,2021年2月至5月12日共出口了344.581萬噸農產品。

A: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 5月17日宣布,紐澳總理5月31日將在紐國皇后鎮舉行雙邊年度領袖會議,討論疫情復甦、區域及安全議題。此將為紐澳總理在疫情爆發以來首度會面,意義格外重大,兩人亦將藉此機會慶祝紐澳旅行泡泡。 紐總理上週亦宣布將率團於7月訪問澳洲。

A:日期: 110年5月17日   來源: 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rural/2021-05-17/after-12-months-of-the-trade-war-is-the-china-dream-over/100127874   自去(109)年中國對澳洲實施貿易制裁後,貿易損失金額初估為100億澳元,讓原先依賴中國市場的澳洲出口貿易受到相當大影響。中國政府透過徵收關稅或以產品不符檢疫為由,禁止澳洲大麥、龍蝦、牛肉、煤等大宗商品出口。目前澳洲出口商已另尋求新興國家買主,減少對中國市場之依賴。澳洲受到中國一系列貿易制裁打擊,正在發展新長期貿易夥伴,將市場轉移至其他出口   中國政府以高達80%進口關稅課徵澳大利亞大麥商品,對大麥種植商而言備受打擊,高昂關稅導致大麥無法輸銷,以致價格暴跌,係過去一年來澳洲貿易出口轉向另尋求其他買家。據澳洲統計局(ABS)統計資料顯示,自去(109)年10月份以來,澳洲僅出口3萬3,000噸大麥至中國,而同期澳洲出口150萬噸大麥至沙烏地阿拉伯,該國成為澳洲最大大麥出口市場。 另昆士蘭州能源委員會(Queensland Resources Council)執行長Ian Macfarlane表示,煤礦出口市場方面,亦同樣受中國貿易制裁影響甚距,先前煤礦出口每5艘即有一艘出口至中國,而現今之貿易量則為零,惟澳洲煤炭出口量並無下降,反轉往印度輸銷,補足中國貿易出口缺口,市場轉移出口商被迫向價格敏感的市場出售產品。   昆士蘭肉品加工出口亦受到貿易緊張局勢影響,牛肉出口量和貿易總價值分別下降了35%和28%,連中國持股之昆士蘭牛肉加工商Kilcoy Global Food亦因標籤及化學殘留問題而被禁止出口中國,惟出口轉向至日本及韓國等國,稍稍抒解了中國禁令之衝擊。該公司亦投資140萬澳元升級其標籤系統,期能恢復中澳肉品出口貿易。   另受中澳貿易衝擊的產品還有葡萄酒及龍蝦。澳洲葡萄酒生產商在去(109)年11月受到高達212%的懲罰性關稅。截至今年3月為止,中國葡萄酒市場價值下滑24%,約8.69億澳元。西澳葡萄酒商亦著手拓展北美及俄羅斯市場。總體而言,澳洲逐步出口市場轉向淡化了中澳貿易緊張情勢,鐵礦石和液化天然氣出口的蓬勃發展亦推動澳洲出口貿易。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4月工業加工出口成長55.1%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對外貿易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4月工業加工出口金額3億8,8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億5,030萬美元,成長55.1%。主要工業加工出口產品包括電線及電纜、鋁製品、填充物及毛毯等。 (二)在巴拉圭原物料出口方面,2021年1-4月出口金額12億9,0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9億5,430萬美元,則成長35.2%。主要原物料出口品項包括黃豆、玉米及小麥等。 (三)巴拉圭2021年1-4月對外貿易金額79億3,21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4.6%。2021年1-4月出口金額42億8,35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6.4%,且向全球138個國家市場出口。至2021年1-4月進口金額36億4,860萬美元,亦較2020年同期成長12.6%,巴拉則自全球158個國家進口產品。巴拉圭2021年1-4月享有貿易順差6億3,480萬美元。

A:標題:2021年1-4月巴拉圭養豬場收入增加8%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管理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統計資料,2021年1-4月巴拉圭養豬場收入272萬8,836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52萬5,218美元,增加20萬3,618美元,成長8%。另以豬肉產品(含豬肉、豬內臟及豬雜等)重量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重量1,600.7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1,510.5公噸,增加90.2公噸,亦成長5.9%。 (二)單以豬肉出口金額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金額為165萬9,790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88萬3,560美元,衰退11%;再以豬肉出口重量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重量703.4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808.8公噸,亦減少12%。以豬內臟(Monudencia)出口金額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金額80萬9,185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7萬8,640美元,成長190%;再以豬內臟出口重量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重量535.4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180.9公噸,亦成長195%。以豬雜(Despojos)出口金額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金額25萬9,860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36萬3,018美元,則衰退28%;再以豬雜出口重量計算,2021年1-4月出口重量361.9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528.8公噸,亦衰退31%。 (三)巴拉圭2021年1-4月豬肉主要出口市場為喬治亞,占巴拉圭總豬肉出口63%;第2大出口市場為海上中轉產品,占17%;烏拉圭自2021年2月25日起同意巴拉圭豬肉輸銷,業成為巴拉圭第3大出口市場,占巴拉圭總豬肉出口9%。其他市場包括莫三比克、亞塞拜然、安哥拉及加彭等。

A:標題:巴拉圭國民赴美國接踵疫苗至2021年5月15日已6,067人次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自美國開放外國人士赴美國本土接踵對抗Covid-19疫苗以來,自拉丁美洲國家飛往美國之國際航班開始回溫,疫苗觀光客更從世界各角落湧入美國,巴拉圭亦不例外。巴拉圭移民局(Dirección de Migraciones)局長María de los Ángeles Arriola表示,自巴拉圭亞松森飛往美國邁阿密之班機幾乎班班客滿,至2021年5月15日止約1個月之統計,飛往美國之巴拉圭國民6,067人,多數國人之旅行目的均為接踵疫苗等語。 (二)A局長另稱,多數自巴拉圭赴美國之班機為直航,亦有經巴拿馬轉機再赴美國之航班;亞松森國際機場亦有來自阿根廷之疫苗旅客轉赴美國或歐洲,飛機幾乎班班客滿。倘加總於亞松森國際機場轉機赴美之外國旅客,共計7,529人(含巴拉圭國人6,067人)。目前亞松森機場之搭機規定仍須備妥抵達飛航目的地72小時前之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等語。 (三)依據巴拉圭旅行社暨觀光企業同業協會( Asociación Paraguaya de Agencias de Viajes y Empresas de Turismo,Asatur)經濟分析師Amílcar Ferreira估算,每位赴美國本土接踵疫苗者一星期約花費1,500美元,倘以6,000人計算,共計花費900萬美元投資於赴美接踵疫苗;6月赴美班機已全數滿位等語。

A:標題:2021年1-4月巴西、阿根廷及智利共占巴拉圭總出口之76%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2021年1-4月巴拉圭總出口金額42億8,35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36億8,050萬美元,成長16.4%;巴西、阿根廷及智利共占巴拉圭總出口之76%。巴西為巴拉圭2021年1-4月第1大出口市場,占巴拉圭總出口之34.2%,其中主要出口產品項目包括電力能源(較2020年同期-2.7%)、玉米(+261.4%),以及黃豆(+76.7%)等。 (二)巴拉圭2021年1-4月第2大主要出口市場為阿根廷,占巴拉圭總出口之31%,其中主要出口產品項目為電力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第3大則為智利,占總出口之10.5%,主要出口產品項目為牛肉、大豆粉及玉米等。 (三)另巴國央行資料顯示,巴拉圭潛力出口產品包括黃豆、牛肉、大豆油、汽車零組件(電線及電纜)及豆粕。巴拉圭2021年1-4月出口成長快速原因有2:1) 2020年巴拉圭經濟遭受武漢肺炎嚴峻挑戰,出口受創,比較基期較低;2)國際黃豆價格強勁上漲,目前黃豆報價每公噸600美元,創歷史新高價。

A:標題:儘管商業活動恢復運作,惟巴拉圭仍超過3萬9,000人失業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國家統計局(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s,INE)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第1季失業率8.1%,較2020年同期之7.9%,增加0.2%。儘管防疫措施稍微彈性且商業活動業恢復運作,惟失業率仍上升0.2%,相當於增加3萬9,326名失業勞工。巴拉圭Mentu顧問公司表示,主要就業機會減少之領域包括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等,並建議政府在疫情期間之就業政策應更具包容性及永續性。 (二)該統計資料亦顯示,巴拉圭2021年第1季之勞動力比例72.9%,較2020年同期之71.2%,成長1.7%,相當於經濟社會人口增加15萬名勞動力。 (三)另2021年第1季巴拉圭就業率67%,較2020年同期之65.6%,成長1.4%,相當於增加13萬3,959個受雇勞工。巴拉圭全國就業人口350萬人,男性就業人口58.8%;女性則為41.2%。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4月再出口金額超過8億200萬美元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 BCP)統計資料,巴拉圭所謂再出口商品廣泛定義即所有進口之產品於國內中轉或供來巴觀光客採購用;儘管巴拉圭2021年1-4月再出口金額8億200萬美元,惟較2020年同期之8億1,009萬美元,仍衰退1.07%。2021年1-4月總出口金額42億8,350萬美元,再出口金額則占總出口金額18.7%。 (二)巴拉圭2021年1-4月對外貿易金額79億3,21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4.6%。2021年1-4月出口金額42億8,35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6.4%,且向全球138個國家市場出口。至2021年1-4月進口金額36億4,860萬美元,亦較2020年同期成長12.6%,巴拉則自全球158個國家進口產品。 (三)巴拉圭2021年1-4月享有貿易順差6億3,480萬美元。

A:標題:由於商務及宗教問題,巴拉圭2021年1-4月牛肉出口以色列下滑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4月牛肉輸銷以色列市場在金額及重量相繼下滑,2021年1-4月巴拉圭牛肉出口重量7,300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8,200公噸,衰退10.9%;2021年1-4月出口金額3,90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4,440萬美元,亦衰退12.1%。巴拉圭牛肉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la Carne,CPC)表示受影響原因主要歸咎商務及宗教問題;儘管以色列採購衰退,仍係巴拉圭第3大牛肉出口市場,超越臺灣採購金額及重量;以色列平均採購價格每公噸5,353美元。 (二)CPC公會總經理Daniel Burt表示,由於巴拉圭牛肉價格浮動,以色列採購習慣會因價格較低時進行大量採購,價格過高時,則會等待價格回穩時才採購;另外仍應考量物流運輸價格,疫情期間之貨櫃價格飆漲,爰以色列則將伺機採購。在宗教因素部分,以色列要求必須以猶太方式(Kosher)屠宰牛隻,疫情期間自以色列前來巴拉圭之航班減少,使得拉比(Rabbis)前來進行屠宰儀式則較困難,爰減少向巴拉圭採購牛肉。 (三)巴拉圭2021年1-4月牛肉出口重量12萬2,700公噸,出口金額5億1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出口重量8萬7,200公噸,出口金額3億4,620萬美元,分別成長40.7%及44.8%。巴拉圭第1大及第2大出口市場分別為智利及俄羅斯,出口重量分別為4萬4,800公噸及3萬600公噸,出口金額則分別為2億1,550萬美元及1億410萬美元。

A:標題:南方共市對外共同關稅於進口衛生及醫療等產品仍維持零關稅 日期:2021.05.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仍持續對南方共同市場會員國造成衝擊,巴拉圭政府依據南方共市共同市場委員會(Grupo Mercado Común,GMC)決議公布第5.255/2021號法令仍維持進口衛生及醫療等產品零關稅待遇。該等產品包括心房支架(Interatrial Stents and Occluders)及含有抗生素成分之藥品(Antibiotics)等。 (二)巴拉圭財政部表示,南方共市共同市場委員會另針對液化石油氣用塑料容器(Liquified Petroleum Gas)進行產品分類,以及自原進口關稅18%調降至2%,且要求該項產品品質須符合國際最高標準檢驗規範,以供應南方共市會員國國內工業。除此之外,另亦界定該產品之重量,以利物流運輸及對環境保護之承諾。 (三)前述產品之認定、規格、降稅及重量界定均於南方共市之第1號技術委員會(Comité Técnico Nº 1 del Mercosur)下進行討論,會議參與代表則由各會員國之財政部及海關總署派員共襄盛舉。

A:過去十幾年來美國頁岩油開採技術革新,同時生產豐富且低廉的天然氣,促使天然氣成為全美最大發電來源。依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2019年天然氣發電占全美電力來源達38%,但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技術亦逐年創新且擴大規模,在美國電力市場的重要性逐年增加,隨著電池成本逐年下跌,業者可以較低廉的成本設置儲電設備儲存風電與太陽能,降低氣候因素之影響,大幅提高再生能源之供電可靠性。電池等儲電設施的最大缺點是使用時間短,最高僅達4小時,增添不確定性。 再生能源崛起與美國政府大力推動有關。除了州政府規定電力業者必須有一定比例的發電量來自再生能源,聯邦政府亦提供租稅優惠,讓再生能源更具經濟競爭力。拜登今年3月提出2.3兆美元基建計劃中,包含提議將投資租稅抵減(ITC)延長10年,並擴及至興建儲電設施,預料將可激勵能源儲存市場進一步發展。 目前來自電池儲存之電力僅占美國電力來源不到1%,且儲存之電力多來自較容易預測的太陽能,但專家認為再生能源業者若能運用電池儲電的技術以彌補以往無法全天候供電的缺點,即足以與天然氣發電競爭。屆時可能使得近年來大量投資之天然氣發電設備無法回收成本。 依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2014年以來美國建置了6千萬瓩的燃氣發電量。運轉率必須維持在60-80%才能符合經濟效益,但目前多數燃氣發電廠運轉率僅達60%,在電池發展之威脅下,這些燃氣電廠最後可能面臨關廠的命運。

A:法國外交部主管歐洲事務國務秘書 Clément Beaune本(5)月16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為消除成員國間人員移動之障礙,歐盟積極推行歐盟地區通用之數位綠色證明(Digital Green Certificate),載錄民眾之疫苗接種證明、檢測證明及康復證明等,預計於6月下旬實施。持有該證明者可自由前往歐盟各國,惟倘遇區域內特定國家疫情惡化,是否重啟嚴格之防疫措施,歐盟各國仍持續討論中。 B官員指出,法國將早歐盟一步,預訂自6月9日起啟用國家健康通行證,主要針對人數超過1,000人之大型群聚活動,如慶典、展覽、運動賽事或文化活動等,民眾必須出示此證明始可入場。渠感謝法國民眾配合防疫措施,法國將於本月19日展開第2階段解封,重新開放博物館、電影院及餐廳戶外用餐區等,為回歸常態生活邁出重要一步。 另有關英國近來受印度變種病毒威脅,致相關確診案例激增事,B官員表示相信疫苗對該變種病毒應仍具保護力,並強調法國政府隨時保持警戒,並積極要求歐盟應針對疫情嚴峻之高風險第3國擬定防疫設限清單,以便成員國即時採取因應措施,視需要關閉邊境或加強防疫作為。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