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5月1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74/P200號(商情文號:第 374 號) 商情本文: 鑒於碳排配額供不應求的現況與英國嚴格的碳排放標準,預計在這週三上線的英國碳交易機制(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TS)將反映出持續反彈的碳排放價格。根據英國碳交易機制的規定,如果企業必須支付比起過去兩年的平均碳價兩倍以上的價格時,政府就必須干預採取適當的補償措施。 由於英國沒有國內碳價,政府沿用英國在過去15年來都加入的歐盟碳交易機制,作為政府干預的設定價格(trigger price)。上週政府根據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的歐盟碳價,設定的門檻價格為每公噸44.74英鎊,折合52歐元。但是這個價格低於目前歐盟的配額價格,上週為每公噸55歐元,這價格是在歐盟各國政府提高氣候承諾的標準之後,應聲上漲後的結果。五個月前英國剛離開歐盟交易系統時,當時每公噸將近30歐元。 碳交易業者與分析師表示,英國價格可能在開始交易後就劇烈上漲─因為龐大的需求以及有限的配額。為了比較接近或是略多於歐盟市場價格,設計為拍賣制。政府提高基礎價格門檻,今年拍賣的每筆最低價格為每公噸15到22英鎊。 英國碳交易機制設計以歐盟碳市場做為模型,但有幾個關鍵差異:英國有比較嚴格的全國減碳目標,而且歐盟系統是在價格漲到滾動平均值的三倍以上時,才會進行市場干預,英國則是兩倍。 英國設定在一開始的頭兩年降低市場干預門檻的原因是,比起歐盟,英國是一個較小的市場,會面臨較大的波動性。Refinitiv碳交易分析公司首席研究員Ingvild Sorhus表示,歐盟價格會是英國碳交易機制的參考點,如果歐盟價格持續水漲船高,那麼英國政府就可能啟動市場干預機制。 英國政府拒絕評論市場干預的可能性。英國當地的公司企業團體開始持續買入歐盟的碳排放配額,在英國系統即將推出之前,作為避險之用。專家預期此舉是為日後販售他們的歐盟配額以交換英國配額。倫敦Redshaw顧問公司營業主管Tom Lord指出,購買歐盟配額以求避險的公司接下來會極盡所能地買光他們能買的英國配額。 英國碳交易的設計是持續提高製造碳汙染的成本,這是英國對抗氣候變遷整體計畫中的ㄧ項重要環節。如果連續三個月的平均碳價都超過每公噸44.74 英鎊,就會啟動干預機制。BNP Paribas資產管理公司永續政策執行長Mark Lewis表示,政府此舉不免讓人質疑,政府承諾市場力量決定價格,卻又輕易介入市場,最後是否能夠達到零淨排的政策目標。市場買家已經表達對於英國碳交易系統缺乏流動性的隱憂,避險基金與投機投資者已展現出對碳交易的興趣,或是對這個新機制的興趣。紙業產業協會(Confederation of Paper Industries, CPI)能源與環境處長Steve Freeman提出警告,認為金融投機分子將會在短期內將英國碳排市場推向不切實際且無法承受的高價格,另認為政府尚未排除使英國與歐盟系統有連結性作法選項,可能可抑制價格波動。英國商業部長Kwasi Kwarteng則認為對新市場擔心流動性弱,規模太小,但事實並非如此。      

A:據媒體引用美國商業顧問公司Reportlinker最新報告報導,沙烏地去(2020)年即食品(ready meal)市場規模達1,818萬美元,預估未來5年將以平均5.43%年增率速度成長。 上述報告指出,COVID-19疫情使沙烏地人民擔心糧食供應不穩,因此大量囤購,並於疫情期間藉暴飲暴食紓解壓力,對於即食品需求大幅增加,加上超市實體店面曾因一度疫情關閉暫停營業,使民眾改以線上平台採購物資,進一步刺激食品銷售。 沙烏地最大超市品牌之一BinDawood Holding的執行長Ahmad BinDawood對此表示,由於此間沙烏地及中東地區國家之人民可支配性收入較歐洲等其他地區國家有所增長,且無其他國家面臨之糧食短缺問題,加上政府與零售業者合作穩定供應,食品消費市場得以穩定成長。

A:據媒體報導,為推動在地製造及多元化經濟發展以提升自給自足,沙烏地政府於本(2021)年3月推出沙烏地製造計畫(Made in Saudi),該計畫將展開國際行銷活動,協助國內業者銷售產品。 沙烏地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部長Bandar Alkhorayef對此再次表示,政府部門將加強與民間企業合作,循序強化在地製造、創造就業、提升出口、改善貿易收支,使沙烏地轉型成為製造業強國。 據悉,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供需,使沙烏地在內之海灣地區國家意識到惟有發展在地製造方能降低對國際供應鏈之依賴及國際供應鏈中斷造成之威脅。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5月17日新聞稿,瑞士2021年4月物價指數為101.6點(2020年12月= 100),較上月成長0.7%,較去年同期成長1.8%。其中造成國內產品物價指數上升前5名之產品依序為:鐘錶(較上月成長2.2%)、機械(1.1%)、金屬製產品(1.6%)、金屬及其半成品(4.8%)及電子設備金屬產品(1.2%)。造成進口產品物價指數上升前5名之產品依序為: 金屬及其半成品(較上月成長5.6%)、 機械(2.3%)、 金屬製產品(4.6%)、電子資料處理設備及光學產品(1.4%)及燃料(3.9%)。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2021年5月17日  

A:依據瑞士農業局(BLW)5月17日新聞稿,瑞士2020年替代肉品類產品銷售金額達1.17億瑞士法郎,占零售業市場之2.3%。而2016年該類產品總銷售金額約為6千萬瑞士法郎,年均成長為18.4%。 肉類替代食品中以富含高蛋白質之植物產品最受歡迎,其中黃豆及小麥蛋白製品銷量最好,該2類食品2020年銷售金額約達2,220萬瑞士法郎。   瑞士肉類替代食品之主要消費族群為50歲以下、居住於城市之少子高收入家庭。     資料來源:瑞士農業局(BLW)新聞稿 日期:2021年5月17日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CDC於5月13日更新新冠防疫指南,提出「完全接種」新冠疫苗者室內外均無需配戴口罩,且不用保持社交安全距離,被視為疫情重要分界點,惟該指南僅為建議性質,各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暫各行其是,且實際執行該指南有難度,並無明確方式可確認民眾是否施打疫苗。 紐約州長葛謨本(17)日宣布完全採納CDC最新指南的所有建議,本月19日起鬆綁口罩令,另康州、賓州、伊利諾州、華盛頓州及內華達州等亦將跟從該建議;德州等早先已取消強制戴口罩;紐澤西州、夏威夷州則要求在室內需戴口罩;加州仍在審視,暫維持民眾配戴口罩規定。 Walmart、Costco、Trader Joe’s、Target、Starbucks等全美大型連鎖店均表示完全接種疫苗的員工與顧客無需配戴口罩,除非州或地方政府另有規定;Home Depot、Gap、Ulta Beauty等零售商表示將密切觀察疫情發展暫維現有防疫措施;許多企業正考慮是否加速員工重返辦公室,另CDC新規可能促使企業要求員工披露是否施打疫苗,並鼓勵員工接種疫苗俾無需配戴口罩。 主任Rochelle Walensky為鬆綁口罩令辯護,重申倘完全接種疫苗且沒有戴口罩,傳染及感染病毒風險極低,呼籲民眾需誠實面對是否接種疫苗,另再次強調該新規不適用於醫療養護機構、監獄及遊民收容所等,搭乘飛機或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仍需戴口罩,且幼稚園至高中等在本學年結束前仍應維持戴口罩等防疫規定,此外各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可自行決定戴口罩的規定。  

A:依據彭博社5月17日報導,面對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的強勁需求,以及一連串事故重創全球商品市場,當前包括銅,鐵礦、鋼、玉米、咖啡、小麥、大豆、木材、半導體、塑料及紙板包材在內等各式商品發生短缺情勢。 全球各地生產商為因應疫情後消費復甦,無不卯足全勁採購原料以加速生產;如此瘋狂的舉動已將全球供應鏈推向臨界點,原料短缺、運輸瓶頸及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通膨隱憂。此外一連串事故重創全球商品市場,未來一年供應鏈處於緊繃階段,全球乾旱影響農作物收成,二月暴風雪重創美國中部石化業及能源產業,三月蘇伊士運河斷航影響全球物流,兩周前駭客攻擊美國輸油管導致每加侖汽油自2014年來首度突破3美元,印度新冠變種病毒肆虐亦影響其主要港口吞吐。 許多跡象顯示企業與家計單位成本上升,排除食物與燃料之美國消費者指數四月飆升至1982年以來最高水準;原料價格上漲幅度高於預期;通膨顯然已加速逼近,各國央行莫不嚴陣以待。聯準會刻正面臨何時升息以減緩通膨難題,然聯準會理事布Lael Brainard表示應對短暫物價飆升保持冷靜,主要理由為當前價格飆升現象主要係相較去年基期急速下降所致,再者美國四月份零售已成長停滯。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5-17/inflation-rate-2021-and-shortages-companies-panic-buying-as-supplies-run-short?sref=1zdda0Kg

A:新聞來源:The Korea Herald(2021年5月16日) 1.據韓媒報導,Google車用安卓(Android Auto)安裝在現代汽車、起亞以及雷諾三星等諸多暢銷的汽車,惟無法透過Google Play以外的應用商店平台(app store platform)下載,SK Telecom的One Store和三星的Galaxy Store等應用商店平台均被排除在外。目前,韓國排名第一的移動導航系統T地圖可在Google Play和One Store下載。惟倘過One Store下載該應用程式時,則該程式無法在Android Auto上運行,且其他車用開發之應用程式亦然。   2.本案韓國放送通訊委員會(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近期已針對Google是否違反了《電信業務法》,亦即是否不公平限制最終用戶對透過其他應用商店平台下載第三方應用程式情事展開調查。   3. 另外,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近來已針對Google是否遊說當地的智慧手機製造商使用Android,以增加其市場影響力之情事進行調查。同時,KFTC亦正對Google的Play商店付款政策進行單獨調查。此外,Google亦遭檢舉可能濫用其市場地位,迫使本地遊戲公司僅能在Google Play上發布其手機遊戲。   4.報導另指出,義大利的反托拉斯監管機構(anti-trust watchdog)曾對Google處以1.2億美元罰鍰,原因係該公司於2019年未允許在Android Auto上使用第三方收費app平台(third-party charging app)。這家美國科技巨頭業於2020年開始向更多第三方app平台開放。

A:馬來西亞數位經濟機構(MDEC)對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s)市場的增長前景及其所帶來的重大數位投資機會表示樂觀,尤其在數據技術和服務相關領域。   該機構委託國際調查公司IDC在馬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21年BDA市場將自11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19億美元;其中服務業占總數據驅動支出之64%,而銀行業和電信業貢獻了近三分之一。   該機構表示,對BDA的需求而言,新冠疫情確實是一個真正遊戲規則改變者,這得益於對數據和雲端服務的不斷成長的需求,除加速數位化轉型外,又實現了業務的永續性。對BDA進行投資的跨國企業將透過將馬國作為其區域和全球業務及營運基礎來管理其核心業務的基礎,繼續擴大其規模與營運。   隨著亞洲繼續維持其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的趨勢,在新冠疫情中,投資人對馬國數位生態系統的信心繼續飆升。現有企業亦已開始在馬國進行再投資計畫。   該機構續稱,私營企業的參與對吸引馬國所需的數位投資水平至關重要。馬國政府提供的支持政策以及與國內及國際合作夥伴一起參與由該機構領導的各項建設計畫,將能為國內勞動力配對根據需且快速增長的數位計畫,包括在線內容創建、數據科學和分析與程式編寫。前述計畫係透過該機構推動的公民營企業合作計畫實施,包括先進數位技術機構、產業技能框架、針對在職專業人員的數位技能培訓計畫以及與科技巨頭的數據技術合作計畫。引入前述計畫主要為進一步加速數據驅動的企業並培養數位人才庫,亦為該機構推動馬國邁入工業4.0的努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頃發布消息稱,該局本(5)月第二次以強迫勞動為由,再次扣押馬來西亞頂級手套集團(Top Glove)子公司在密蘇里州港口,總值69萬美元(約285萬馬幣)的468萬隻乳膠手套。5月初,美國海關亦在俄亥俄州以同樣理由扣押頂級手套子公司的397萬隻丁腈手套(nitrile glove),總值51萬8,000美元(約213萬馬幣)的手套。   美國堪薩斯城港口總監史蒂芬依利斯指出,在美國的供應鏈中,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不會容忍任何強迫勞動行為。   根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於本(2021)年3月29日發布之強迫勞動調查結果顯示,頂級手套公司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多項強迫勞動情況,包括債務勞役、過度加班、虐待、扣留員工證件等。因此該局認為,上述手套係由強迫勞動製造的,隨後指示美國所有入境關卡的工作人員扣押該公司生產的手套產品。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曾於去(2020)年7月15日對頂級手套公司和子公司TG Medical公司下達扣押令,暫停進口兩者所生產的手套產品。   另一方面,頂級手套集團表示,針對國際勞工組織(ILO)的11項奴役勞工問題已解決,且獲得國際獨立調查機構─Impactt公司的認證,並將繼續與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緊密合作,以迅速解決、撤銷及修改監管機構對該公司產品中的暫扣令(WRO)。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日本區塊鏈開發公司Chaintope Inc營運長Junya Yoshizaki表示,馬來西亞憑藉其較高的英語水平、穩定的經商環境和成本競爭力,為該公司全球布局的理想地點。該公司計劃將馬國打造成為東南亞區域中心,以支持綠色能源和政府的數位化轉型計畫。目前Chaintope Inc在馬國的子公司Chaintope Malaysia Sdn Bhd係一家多媒體超級走廊(MSC)地位的公司。   在新冠疫情期間,區塊鏈技術將極大改變世界和人們的生活。Chaintope Malaysia Sdn Bhd盼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參與馬國以及整個區域的轉型之旅。   Chaintope Malaysia刻正積極支持日本與馬國的投資計畫,包括福岡縣飯塚市的行政文件數位化以及日本漁業的可追溯性,以發展海洋資源並防止非法捕魚。   Chaintope Inc於2017年在吉隆坡成立子公司,為最早開始研究公共區塊鏈的公司之一,且為日本公司中最早採用該技術的公司。這家科技企業已從數家風險投資企業獲得總值276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其中之一就是ANRI,這是日本一個享有盛譽的種子/早期風險投資組織。Chaintope Inc在馬國的團隊亦透通過改變的業務模式來支持日本投資計畫,將重點放在為各類型企業提供區塊鏈應用程式的訊息技術上以及將其內部區塊鏈技術”Tapyrus”引進馬國。該公司目前正在使用這項技術來頒發電子證書,並記錄由廢動力產生的再生能源向日本佐賀市的公共設施供電。清真可追溯性證書中的區塊鏈為馬國向全球擴展並在領導其他國家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領域。區塊鏈亦為加密貨幣提供後台基礎設施的技術,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擴展到多個領域,包括供應鏈可追溯性。區塊鏈項目的未來將提高碳交易以及環境、社會和公司管理投資證書的可靠性,這符合日本政府於2050年成為無碳社會的目標。該公司盼在馬國發揮領先的區塊鏈技術的關鍵作用,並透過參與Jetro的Techstars加速器計畫與全球投資人建立聯繫。Techstars加速器計畫能與硅谷的投資人建立聯繫,並成為全球創業社區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Chaintope Inc已與馬國、印度、泰國與日本的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和政府機構(例如馬國數位經濟機構(MdeC)合作,以支持人力資本開發和區塊鏈應用。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紐約時報本(17)日報導,法國製藥商賽諾菲(Sanofi)今日表示與葛蘭素史克 (GSK) 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中期試驗階段顯示受試者有高度抗體反應,將進入後期試驗階段,若該疫苗可與預期規劃於年底前三個月上市,將可於接種較緩慢的開發中國家施打,賽諾菲宣布盡快將此結果發表於醫學期刊。 賽諾菲與葛蘭素史克皆具有豐富的疫苗研發經驗,賽諾菲與葛蘭素史克亦是川普政府為加速疫苗開發所提供6間製藥商資金的其中1間,美國聯邦政府於2020年夏天以換取1億劑疫苗為條件,提供21億美元資金做為開發及生產。 賽諾菲與加拿大及歐盟間具有供應合約,同意提供2億劑疫苗給疫苗缺發的中低收入國家,並宣布計畫協助輝瑞及莫德納生產已授權疫苗。另,賽諾菲將測試兩種新藥劑,一為針對原始的新冠病毒,另為針對南非變種病毒,隨許多國家越來越多人已接種疫苗,新測試將針對尚未接種者進行第3期試驗,著重於亞州及拉丁美洲進行。 於第3期測試後,計畫將評估該疫苗是否可以增強已接種授權疫苗者的免疫效果,期望能在美國及歐洲進行測試,賽諾菲及葛蘭素史克去(2020)年表示預計每年生產10億劑疫苗,若疫苗證實具有效用,今(2021)年的生產將根據全球的需求調整,提供不同國家有不同疫苗的選擇。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7/business/sanofi-glaxosmithkline-vaccine-trial.html

A:華爾街日報本(17)日報導,電信公司AT&T與Discovery公司達成協議,未來AT&T旗下的華納媒體(WarnerMedia)將與Discovery合併成立新公司,並由Discovery執行長David Zaslav負責新成立的事業。 目前華納媒體旗下已有HBO、CNN、TNT、TBS,以及華納兄弟的電視及電影製片廠,Discovery除自有頻道外,尚有HGTV頻道,雙方預計將花費200億美元進行實體業務的合併,合併後擴大的線上影音平台,規模將可與Netflix及Disney+等串流平台比美。 目前Discovery市值超過170億美元,AT&T市值為2,400億美元,主要營收來自電信服務,完成該交易後AT&T將由媒體業務退出,專心無線和寬頻網路服務。另該根據協議,AT&T股東將持有71%新事業的股份,Discovery股東則持有29%的股份。另AT&T將獲得430億美元的現金、債務證券及華納媒體保留的部分債務,預計將支付股東的金額相當於過去幾年從媒體和電信企業集團投資所獲取利益的一半。 AT&T截至今(2021)年3月底有1690億美元債務,使得投資人擔憂該集團的財務流動性,對此AT&T則表示該協議將使公司提早減輕債務,另此交易將使AT&T自媒體業務撤退,該公司於今(2021)年稍早與私募公司TPG達成協議,以18億美元出售2015年以490億美元收購的DirecTV 中30%股份。 為應付需求增長的無線和寬頻網路服務及其大量利益,AT&T近期以230億美元於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拍賣會取得執照,並將花費數百億美元更新自家的網路,與競爭對手Verizon Communications及T-Mobile US競爭。 AT&T表示一旦交易完成,計畫每年增加資本支出為240億美元,並預計於2022年中完成交易,對於華納媒體而言,Discovery無腳本和實境內容的優勢將可與其他串流平台競爭,且Discovery亦有與奧林匹克長期的合約,近期更積極爭取歐洲體育賽事轉播權,華納媒體亦有美國國家籃球協會協議及全球曲棍球聯盟比賽協議,合併後可擴大體育項目的相關優勢。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at-t-to-combine-warnermedia-division-with-discovery-11621250928?mod=tech_lead_pos1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5月12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本(110)年5月12日公布「檢視進出口物流動向及因應方案」,政府相關部會亦啟動緊急因應小組,將與相關業者積極交換意見,全力協助解決出口企業所面臨之出口物流問題。 二、自去年下半年起,全球海運及空運業出現供需不平衡現象,預計隨全球景氣復甦,運輸物量增加,油價上漲,短期內運輸物量應會快速增加及運費亦可能持續上漲,雖然迄今韓國政府協助增加臨時海運航班、協助提供中小企業專用貨艙及支援運費,擬全力解決出口企業遭遇之出口物流問題,但本年3月底發生之長賜輪卡蘇伊士運河,美洲及歐洲海運航班之供應需求大幅增加,運費高漲,物流供應持續短缺,出口貨物無法如期運送之情況仍無法改善。 三、韓國政府規劃之因應方案主要內容如次: 與國際海運公司合作,積極擴大美洲與歐洲線海運航班。(1)增加美洲東岸與西岸航線之臨時航班,美洲航線將增加32,800TEU艙位。(2)歐洲航線自本年5月第2周起,支援6艘1萬6千TEU級之新貨輪。 加強提供中小及中堅企業專用艙位及支援運費。(1)自6月中旬起,美洲東岸航線每周提供50TEU中小企業貨主專用之艙位,而分配給美洲西岸航線及歐洲航線之350TEU、50TEU艙位時效將延期至本年年底。(2)本年度提供中小、中堅企業之運費支援將自目前70億韓元,增加至121億韓元(約新台幣2億9千萬元)。其中,上半年將對420餘家中小企業,每家再增加500萬韓元之運費補助,而原本之物流費用補助,將自現行每家企業1千萬韓元,提高至2千萬韓元。 協助解決港灣及機場物流堆積問題及保障貨櫃數量。(1)於釜山新港貨櫃站另設貨櫃儲存區,協助保障貨櫃之堆積空間,另於本年年底前快速供應6萬個貨櫃。(2)擬修訂相關公告,允許運輸汽車之貨輪暫時卸貨時,可省略申報。自本年7月份起,於仁川機場之停機坪內設置轉運貨物專用之倉庫,改善基礎設施及制度,以協助解決物流處理物問題,減輕企業物流費用之負擔。

A:捷克衛生部長Arenberger告知國會衛生委員會,從明日起捷克、波蘭、匈牙利、德國和奧地利等國將彼此承認公民的疫苗接種證書 ; 與斯洛伐克仍在協商階段,A部長指出捷克電子疫苗護照應有望在六月推出。另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等國的外交部長出席了昨日在斯洛伐克舉行的外交部長會議,就暑假前讓接種疫苗者能重啟旅行互訪的議題做進一步的商議。

A:印尼國營電力公司PLN承諾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PLN董事長Zaini日前表示,將以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燃煤電廠採用生質能源共燃、燃油電廠轉成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以再生能源逐步取代化石能源來達成目標。 Zaini董事長亦表示,PLN在完成35,000百萬瓦(MW)的發電廠興建計畫後,之後興建的發電廠都將使用再生能源。自2015年起,PLN已新建電廠共35,000百萬瓦(MW),其中60%係燃煤發電,造成碳排放量大增,預計在2050年時PLN的總發電量可達到1,100兆瓦小時(TWh),以目前的發電量250-300兆瓦小時(TWh)來計算,年成長率為4.7%。 PLN計劃使用再生能源來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但未提及達成碳中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準,PLN參加了許多促進碳中和的國際聯盟,如英國的National Grid、美國的Xcel Energy、馬來西亞的Sarawak Energy,並誓言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以符合巴黎協定的要求。 印尼2015年係世界第4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並已承諾2030年減排29%,印尼服務業改革研究院(IESR)執行長Fabby表示,為達成此減碳目標,PLN需自2025年起停止興建新的燃煤發電廠,且需要興建10百萬瓦(MW)的再生能源電廠,私營部門(包含家戶)則需貢獻3至4百萬瓦(MW)的再生能源電力。 印尼政府的目標是在2025年再生能源的使用達23%,但在去年僅達13.4%,Fabby執行長認為PLN仍有可能達標,只要PLN依計畫如期將全國2,130個柴油發電廠、共2十億瓦(GW)轉換成使用再生能源。在今年開始的第一階段,200個柴油發電廠、共225百萬瓦(MW)將逐步轉換,預計2024年可全數完成,其餘的柴油發電廠亦將在2026年前開始轉換成使用再生能源。 印尼能源及礦業部長Arifin Tasrif曾表示,已計畫逐步汰換23座老舊燃煤電廠、共5,655百萬瓦(MW),PLN亦計畫2025年在全國52個燃煤電廠執行生質能源共燃(co-firing)計畫,預計需要9百萬噸的生質能源以產生10.6十億瓦小時(GWh)的能量。PLN目前已在11個燃煤電廠執行生質能源共燃,且為確保生質能源的供應穩定,PLN已與國營種植公司PTPN、國營林業公司PT Perhutani、國營農業公司PT Sang Hyang Seri等策略聯盟。 印尼能源經濟研究院(IEEFA)研究員Putra曾表示,印尼的生質能源共燃計畫,以美國及中國的經驗觀之,可能會面臨生質能源價格高漲及原料供應不穩定的挑戰,生質能源共燃計畫等同建立一個大型生質能源產業,以穩定供應每年400-900萬噸的生質能源。

A:一、菲媒報導,菲國疫苗事務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部長於5月14日表示: (一)菲國已於5月14日簽署1項採購合約,以確保獲得由美商輝瑞公司與德商BioNTech公司開發之4,000萬劑疫苗。 (二)輝瑞公司已經批准該項合約,渠與衛生部部長Duque則代表菲政府簽約。 (三)截至5月14日,菲律賓共收到了777萬9,050劑COVID-19疫苗。 (四)截至5月12日,菲律賓僅注射260萬劑疫苗,56萬5,816人完成2劑疫苗接種,200萬人已注射第1 劑(註:菲國約有1億1,000萬人)。

A:一、菲媒報導,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5月14日表示: (一)馬尼拉都會區及周圍4省自5月15日起至5月31日止,由「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MECQ)措施放寬為「一般型社區隔離」(GCQ)措施。過去2個月,政府積極設法遏制NCR、Cavite、Laguna、Rizal以及Bulacan等4省疫情升溫。惟菲國每日仍新增5,000個確診病例。 (二)儘管放寬至GCQ,但仍保留部分限制措施,包括: 1.只允許必要交通進出上述地區,公共運輸將繼續運行。 2.室內用餐容客量增加至20%,戶外用餐座位數增加至50%。 3.不需要除去口罩之個人護理服務以及戶外運動,遊戲之非接觸運動,可以30%能量運作。 4.嚴守最低限度之公共衛生規範,區域內旅遊景點可以30%容客量開放。另屬於觀光部(DOT)認定之特定地點,在符合該部設定之限制規範下,亦同步開放。 5.對非死於COVID-19者,舉行宗教聚會或是禮拜服務,容客量以10%為限。 6.18至65歲間之個人在遵守規範下可離開位於GCQ地區之住所。 7.NCR地區維持晚間10時至凌晨4時之宵禁時間。 三、自5月15日起,實施GCQ之其他地區,包括: 科迪勒拉行政區 •Apayao •Baguio City(碧瑤市) •Benguet •Kalinga •Mountain Province •Abra 2區(卡加延河谷): •Cagayan •Isabela •Nueva Vizcaya 4-A區(CALABARZON) •八打雁省 •奎松市 4-B區(MIMAROPA) •普林塞薩港 10區(棉蘭老島北部) •伊利甘市 11區(達沃) •達沃市 民答那峨穆斯林邦薩莫羅自治區 •南拉瑙 四、只有Isabela之聖地亞哥市, Quirino, Ifugao及三寶顏仍維持MECQ,而菲國其他地區則實施改良版GCQ。

A:一、菲媒報導,菲國貿工部部長Ramon Lopez於5月15日表示,紐西蘭將支持菲國加入CPTPP。L部長於5月10日與紐西蘭貿易部部長Damien O'Connor進行電話會談,討論CPTPP如何使參加國受益,CPTPP預計將幫助成員國供應鏈來源及出口市場多樣化,並提高其競爭力。 二、L部長前於本(2021)年2月3日致函紐西蘭表達菲律賓加入CPTPP之興趣;紐西蘭係該協定存放國。智利及澳大利亞亦歡迎及支持菲律賓加入該貿易協定。 三、雙方另討論各自國家之疫苗接種工作,以及即將於6月4日至5日在紐西蘭舉行之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並談及主要經濟體宣布自願放棄,甚至暫時放棄疫苗專利,以加速生產及推廣疫苗,應對疫情。

A:一、菲媒報導,國立菲律賓大學疫情研究小組(OCTA)於5月15日表示,由於3月29日至5月14日NCR地區實施嚴格之「加強型社區隔離」( ECQ) 及「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  MECQ)措施,導致NCR確診病例驟減,在過去7天(5月8日至14日),該地區平均每天約有1,644例新病例,比前一周(5月1日至7日)平均每日約2,347病例,遽減30%。此外,傳染數(reproduction number)亦由0.62下降至0.57。上述資料顯示,實施嚴格之社區隔離措施對控制疫情有益。 二、菲國疫苗事務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部長5月15日表示: (一)鑒於菲國近日取得更多數量疫苗,盼於NCR地區及其鄰近省分每日施打12萬劑疫苗,於本(5)月與下(6)月各施打2百萬劑疫苗,爾後每週增加至施打100萬至200萬劑疫苗,以利早日達成群體免疫之目標。 (二)預計本月底前將透過COVAX機制獲取220萬劑輝瑞(Pfizer)疫苗,並取得130萬劑俄羅斯Sputnik V疫苗,以及50萬劑中國科興(Sinovac)疫苗。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