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德國聯邦政府擬提高其氣候目標,計畫至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將減少65%,之前的目標為55%。此外到2040年德國的氣候目標是溫室氣體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將減少88%同時預估德國可能最快在2045年實現氣候中和之目標。   近期來自歐盟成員國及歐洲議會的代表在2030年氣候目標上亦達成共識,歐盟於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1990年的水準降低至少55%。德國聯邦環境部長Svenja Schulze指出全球經濟正在經歷結構調整要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達成目標需多面向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如增加使用清潔能源及碳捕捉和儲存技術。 另一方面德國科隆經濟研究院研究員Thilo Schaefer表示政府除了訂定氣候目標外,建議應加大促進對氣候友好相關設施之投資如擴展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增建使用氣候友好型能源暖氣系統之建築物等,該等基礎設施預估將加速德國達成氣候目標的腳步亦將提高德國在永續經濟時代之競爭力。  

A:一、菲媒報導,剛真除之國家經濟發展部(NEDA)Karl Chua部長於5月4日表示,馬尼拉都會區(NCR)及其鄰近4省刻正實施「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MECQ)措施預定於5月14日到期,建議屆時應放寬為「一般型社區隔離」(GCQ)措施,蓋該等地區對菲國經濟貢獻巨大,包括服務業產值占全國43%、製造業產值占全國21%,政府可藉由改善預防、檢測、追蹤、隔離、治療等策略,以降低該地區之確診率。渠另稱,實施GCQ後,大約半數企業可以恢復營運,且聚會場所可以容納30%,有助重啟經濟。對此,菲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回應表示,5月15日起NCR是否放寬實施GCQ,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政府將檢視傳染數(reproduction number)、確診病例是否下降,以及醫療體系負荷能力等因素作成決議,再陳報杜特地(Duterte)總統核定。 二、菲律賓駐印度大使Ramon Bagatsing於5月4日表示,一旦菲國決定自5月15日起解除對印度之旅行禁令,渠保證將盡力協助在當地有意返國之菲籍勞工順利回國。

A:一、菲國總統府文官長(註: 相當於秘書長)Salvador Medialdea於 5月5日宣布,除印度外,自5月7日起至14日止,亦禁止來自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及斯里蘭卡之旅客入境菲國,以防變種新冠肺炎病毒入侵菲國。 二、該禁令將於7日(周五)凌晨生效,直到5月14日,仍然可以允許在此之前抵達旅客入境, 惟即使RT-PCR 檢測結果為陰性,仍須接受14日隔離。 三、 在上述國家過境之菲律賓人及外國人,倘其等一直只待在機場,未曾被允許入境,則不會被視為已在該等國家旅行。  四、菲政府將對來自印度及其他4國旅客COVID-19測試呈陽性之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以了解是否存有變種病毒。

A: 根據南非 businessinsider網站 5月10日報導 南非銀行表示別無選擇,只能對處理不同銀行的客戶之間的即時電子支付收取額外費用。在2019年度,銀行處理了超過4900萬筆的溢價交易——但不同銀行間認為這種額外的服務和風險應該收取多少費用,這是有很大差異的。在極端情況下,這些交易中最便宜和最昂貴的費用相差高達42.50蘭特,相差147%。目前南非只有兩種主要的網上銀行間支付系統——傳統的電子資金轉賬(EFTs),這種轉賬可以在兩個工作日內反映到另一個銀行賬戶上,以及所謂的即時結算(RTC),能在60秒內將資金轉到任何銀行賬戶。 EFT系統是最常用的,已經使用了大約40年。它是兩者中較慢的,而且由於支付是分批處理的,所以銀行間手續費較低。RTC系統允許即時付款,單獨處理每筆付款。然而,為了防止欺詐,額外的操作要求和風險監控服務導致了更高的成本。快速支付系統和全行業解決方案的新發展將不斷提高即時支付的相關性和效益,包括成本。即時支付為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解決方案,這須顯示在訂價方式上。

A:一、菲媒報導,菲國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署長Eric Domingo頃表示,該署已於5月5日核准美國Moderna疫苗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申請。此前,取得菲國EUA之疫苗另包括美國輝瑞(Pfizer,1/14)、英國AstraZeneca(1/27)、中國科興(Sinovac,2/22)、俄國Gamaleya之Sputnik V(3/18)、印度Bharat Biotech研發之Covaxin(4/19),以及美國楊森(4/19)。 二、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5月5日表示: (一)菲國自4月29日至5月14日止,禁止自印度或過去14天曾有印度旅行史之旅客入境,該禁令亦包括菲籍人士。在該禁令實施前已抵菲之100多名旅客刻正接受隔離檢疫,其中6人呈陽性反應,政府已將其等確診樣本進行基因測序,以追蹤攜帶兩種突變之印度病毒株(B1617)是否已入侵菲國。 (二)菲國已有多起感染英國、南非及巴西變種病毒案例,大多數係海外回國菲人攜帶入境,因此政府應加強邊境管制,以阻斷變種病毒移入(註:菲政府於5月5日晚間宣布,除印度外,自5月7日至14止,禁止印度4個鄰國,包括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及斯里蘭卡之旅客入境菲國)。

A: 根據pindula網站5月11日報導 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4月曾表示,辛巴威將為該國公民免費接種疫苗,但是如果外國公民願意付費,他們也可以在辛巴威接種新冠疫苗。目前辛巴威的私人診所為非本國居民接種疫苗收費為70美元。辛巴威當地媒體稱,目前辛巴威韋政府已經批准四種新冠疫苗使用授權:中國國藥疫苗、中國科興疫苗、俄羅斯“衛星V”疫苗和印度Covaxin疫苗。

A:菲媒報導,菲國國營之菲律賓信用保證公司(PhilGuarantee)總經理Alberto Pascual於5月5 日表示: 一、本(2021)年將增加對微中小企業擔保至40億披索(約8,300萬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以確保其等在疫情衝擊下,仍可自銀行獲得足夠財務資源,維持營運。 二、在微中小企業信貸擔保計畫(MGCP)下所擔保之貸款,由於申請流程及評估程序獲得改善,自去(2020)年12月之2.1億披索,至本年3月底已增激6倍至14.7億披索;受惠企業家數亦由2,948家激增3倍,擴增至1萬2,122家。 三、MGCP計畫自去年迄今,共核准377億披索信用貸款擔保額度供34家銀行運用。該計畫擔保之貸款主要流向批發零售業、製造業、農業、餐飲旅館業、運輸業、倉儲業及電信業等。 四、MGCP計畫項下最多可擔保50%營運資金貸款,資本支出貸款之擔保可達8成且可長達7年,有助中小企業取得銀行財務協助,以改善現金流,並支付固定支出如員工薪資、租金、攤銷及給付利息。 五、MGCP計畫所擔保之貸款平均額度約100萬披索,最小金額為10萬披索,主要經由信貸銀行或鄉村銀行等管道提供予微中小型企業。

A:一、菲媒報導,菲國CPMP頃表示,去年3月起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響應菲國貿工部要求,投入3,500萬美元改裝生產PPE,聘僱7,400名員工,惟杜特地(Duterte)政府並未全數收購,導致部分成員解僱其員工,盼政府重視此問題。 二、截至去年第3季止,CPMP已可年產7.2億片口罩、3,600萬件隔離衣與防護衣,以及1.2億個PPE相關之防護裝備,惟因政府持續自國外採購大部分PPE,每月僅向當地業者採購其69%口罩產能、27%防護衣及隔離衣產能,已導致旗下3家工廠關閉並解僱3,500位員工。 三、CPMP籲請政府應成立供應鏈委員會,與業者合作研擬PPE採購計畫,讓業者有足夠時間購置及儲存原物料,並協助業者取得醫療等級產品供應鏈之相關驗證。此外,並盼政府未來只向本地業者採購PPE,取代進口品,如此當可促進就業,並增加PPE安全存量,且能達成建立自主醫療器材供應鏈之目標。

A: 根據 news24 本(5)月10日報導 週一,蘭特幣上漲至2020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每13.98蘭特幣/美元。亞洲鐵礦石期貨價格早些時候飆升10%,倫敦銅價又上漲3%,達到創紀錄的每噸10747美元,原因是人們擔心銅生產商無法滿足對可持續能源項目不斷增長的需求。 鉑、鈀和鋁價格均出現上漲,彭博商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升至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金價也走強,達到每盎司1836美元,接近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蘭特幣通常受益於高漲的商品價格,因為原材料佔南非出口的三分之一。在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維持南非評級不變彈。

A:一、菲媒報導,菲國總統杜特地(Duterte)於5月3日由菲國衛生部Duque部長注射未經該部食藥署(FDA)批准之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產製之COVID-19疫苗,引起國內批評聲浪,該疫苗因資料不完整,迄未能取得菲FDA之緊急使用授權(EUA)許可。渠於5月6日對全國人民表示歉意,並要求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收回已捐贈菲國之該藥廠1,000劑疫苗,惟另強調該疫苗已獲菲FDA以恩慈用藥名義核准,且渠仍將施打第2劑國藥疫苗,以完成接種程序。 二、杜特地總統於5月5日指示警察逮捕並拘留未正確配戴口罩之民眾。對此,菲國人權委員會發言人Jacqueline Ann de Guia於5月6日表示,因該命令缺乏清楚規範,恐遭濫用。參議長Vicente Sotto則支持杜特地總統,認為應嚴格規範民眾,以改善疫情。菲司法部表示,總統命令即刻生效,根據菲國刑法,在無控告情況下仍可進行逮捕,未戴口罩、配戴不正確,以及未保持社交距離者,可逮捕拘留12小時。

A:捷克斯科達汽車(Skoda)已開始在赫拉德茨·克拉洛韋的機場暫置因缺乏晶片遲遲無法完工的汽車。 該車廠因缺乏車用晶片而造成汽車生產量銳減,主要為車用數位面板晶片,因此該公司租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機場作為暫置無法完工的汽車倉庫,並可存放1800輛汽車。 該汽車製造商發言人Martina Gillichová女士表示:為了維持生產效率,該公司被迫調控暫停生產線的運作,並正在盡最大的努力減少晶片短缺的影響,但預期未來幾個月內車用晶片供應鏈短缺仍將繼續。

A: 據南非business tech 5月8日報導,南非花園大道正在成為該國增長最快的房地產熱點地區。從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的12個月中,南非花園大道沿線小城奈斯納(Knysna)、普萊騰貝格灣(Plettenberg Bay)和莫索貝(Mossel Bay)等地的房屋銷售量分別增長了56%、69%和45%。這些南非沿海二線小城因景色優美、房價低廉及治安環境良好為南非國內外購房者所鍾愛。從成交量來看,當地買家約佔30%,南非其它地區買家佔60%,歐洲買家佔10%。與花園大道緊鄰的沿海城市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也為南非房地產市場貢獻了13%的購買力。

A:一、菲媒報導,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5月7日表示,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TAF)頃核准入境旅客新檢疫措施,以防類似印度疫情急遽升溫之情況。即日起旅客入境後需入住檢疫旅館,於第7 日接受RT-PCR檢測(註:原爲第5日),結果於第9日提供,倘為陰性,方可於第10日離開檢疫旅館,返回住處完成所餘4日之檢疫要求,總天數仍為14日。 二、 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ton Galvez部長於5月7日晚間表示,150萬劑中國科興(Sinovac)疫苗於7日上午運抵馬尼拉國際機場,此批疫苗係菲政府向中國採購2,500萬劑疫苗之一部分。迄今為止,菲國已收到500萬劑Sinovac疫苗,其中100萬劑係中國政府所捐贈。 三、謹查截至5月7日為止,菲國計有32萬人完成疫苗注射程序,170萬人完成第1劑注射。距該國所訂於本(2021)年底7,000萬人完成疫苗接種,以達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之目標仍相差甚遠。

A:一、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 於5月7日表示,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頃核准馬尼拉都會區(NCR)與其鄰近Bulacan, Cavite, Laguna以及Rizal 等4省與經挑選之地點,進行點對點(point to point)飛行至該地旅遊。相關實施規範將由觀光部訂定。 二、菲國疫苗事務全權負責人Carlton Galvez部長於5月8日表示,繼3月7日獲得52萬5,600劑AstraZeneca疫苗後, 於5月8日下午再度透過COVAX機制獲得之203萬400劑AZ疫苗,迄5月8日菲國共接獲750萬劑疫苗。 三、菲國衛生部Fracisco Duque部長於5月8日表示,首批19萬3,000劑美國輝瑞(Pfizer)疫苗預計於5月10日抵菲

A:一、菲媒報導,菲國貿工部頃公布該國發展AI路徑圖,Ramon Lopez部長表示將建立由私部門主導之國家AI研究中心(N-CAIR),負責推動AI領域科學研究、培養AI人才與發展數據科學,並促進政府機構、企業及其他研究機構應用AI,盼繼商務流程外包(BPO)後,發展成為菲國下一個創造更高產值之服務業重點領域。 二、R部長表示,AI路徑圖主要目的如下: (一)建立菲國成為東南亞之AI卓越中心,提供全球高價值之數據分析及AI服務。 (二)運用AI推動企業創新,強化企業區域與全球競爭力,並確定研發與技術應用關鍵領域,協助企業藉由營運流程優化及自動化,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並改善客戶體驗,對促進政府、企業及學術界間進行研發合作提供指引。 (三)提供菲國人民更容易負擔及取得之公共服務,包括防災、教育與醫療保健等公共資源。 三、菲國AI路徑圖主要涵蓋4大面向: (一)推動數位化與基礎建設,為該國AI最重要戰略目標。 (二)建構研發能力,包括投資策略性領域以及國際合作。 (三)人才培育,主要為預備應用AI科技後對人力資源之衝擊。 (四)法規調和,確保基本人權及提供AI公平應用機會。 四、R部長另稱,菲政府已準備好利用AI技術為產業開創商機,並認為AI將對達成「菲國2017-2022發展計畫」目標帶來重大影響。

A:一、菲媒報導,菲國副總統Leni Robredo(註:隸屬反對黨)於5月9日警告,接種未獲菲衛生部食藥署(FDA)批准EUA之COVID-19疫苗對菲國衛生監管機構而言將是破壞行為。 二、杜特地(Duterte)總統於5月3日接受首劑中國國藥(Sinopharm )疫苗後,再次引發爭議。菲國食藥署(FDA)已核准6種疫苗EUA(註:報導有誤,已有7種),惟國藥並未列入清單之內(註:因提不出完整試驗資料,故未獲准)。此後,杜特地總統下令將1,000劑國藥疫苗歸還中國,並試圖為自己澄清,渠稱此係其醫生之決定。 三、R副總統表示,接種未獲EUA之疫苗將重創菲FDA之努力,該署對於該國購入之疫苗皆嚴格把關,獲該署核發EUA即代表該疫苗具安全性及保護力。伊並強調,全民須謹慎看待此事,倘未獲EUA之疫苗流通市面並施打,無疑係嘲弄菲FDA並且失去監管理由。 四、謹查此係國藥疫苗在菲國引發之第2次爭議,迄今無人對去年總統安全小組非法進口並接種該疫苗負責。R副總統表示,施打走私疫苗有損政府建立疫苗施打公眾信任之努力,因此伊呼籲應提高調查透明度。

A: 新加坡政府宣佈自本(2021)年5月11日起減少從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入境的工作證件持有者人數,少數早前已獲准入境的建築、海事船廠及加工業勞工的抵境日期亦將延後數周。 對此,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表示,此限制可能造成長期衝擊,新加坡無法承擔完全限制外籍員工入境所付出的代價,因此該會呼籲星國政府,一旦疫情情況許可,應立即放寬限制,否則就業市場人力不足將影響投資者對新加坡的信心,以及星國作為經商地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進而影響新加坡人民的就業機會。 新加坡暫停受理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勞工的新入境申請,但參與重要戰略發展專案和基礎建設工程的勞工仍會繼續獲准入境。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係指除了澳大利亞、汶萊、中國大陸、紐西蘭、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SBF指出,新的入境限制將造成新加坡餐飲業、醫療保健、電子製造、零售以及物流與交通等行業欠缺人手的情況更為嚴重。該會建議星國政府可擴大不受新限制影響的低風險國家與地區名單。 SBF執行總裁藍一洋表示,在管理輸入病例的風險和人力需求之間取得平衡至關重要,新加坡須建立一個風險管理框架,讓外國人能夠進入本地,並建立適當的測試和隔離制度。企業也需積極轉型和數位化、提升本國勞動力技能,以因應人力短缺的狀況。

A: 研製輝瑞新冠疫苗的德國製藥廠BioNTech本(2021)年5月10日宣佈投資數億美元,在星國設立東南亞區域總部,並興建1座生產「傳訊核糖核酸(mRNA)」的疫苗廠。 對此,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新加坡擁有強大的生物製藥領域,BioNTech的最新投資,將繼續強化新加坡生物製造業包括生產、品質管理和研究與發展的生態系統,除了滿足新加坡需求,亦希望在建立區域和全球疫苗供應鏈的韌性發揮作用。 成功爭取BioNTech至星投資,證明新加坡能提供大型生物製藥業所需的競爭優勢。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是BioNTech的投資者之一,去(2020)年6月已率先參與投資2.5億美元。 除BioNTech外,法國製藥公司賽諾菲(Sanofi)本年4月中亦宣佈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4億歐元在新加坡設立亞洲首個疫苗生產中心。目前,全球10大製藥公司中,已有8家在新加坡設立生產設施,包括:葛蘭素史克(GSK Biologicals)在星設有疫苗生產中心;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則計畫在新加坡設立用作治療和疫苗用途的無菌封灌(fill-and-finish)設施。

A:印尼中央統計局(BPS)公布2021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為負0.74%,BPS局長Suhariyanto說,今年第一季民眾消費同比下滑2.23%、固定資產投資下降0.23%、政府支出增長2.96%、出口增長6.74%,經濟表現同比收縮0.74%,但萎縮幅度明顯小於去年第四季的-2.19%,說明印尼經濟正逐步邁向復甦。其中政府支出、對外出口均呈現正增長,因而提振了印尼經濟,固定資產投資收縮0.23%,但已遠低於2020年第4季的6.15%收縮幅度。 其他顯示印尼經濟逐步復甦的數據包括印尼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已升至54.6,高於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此外,用電量開始增長,包括工業、家庭、政府用電,資本貨物的進口也增加,消費者信心指數(IKK)也上升到93的高水平。 印尼經濟改革中心(Center of Reform on Economics, CORE)執行主任Mohammad Faisal說,印尼今年經濟增長速度的關鍵在於能否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以及提高民眾購買力等兩大因素,因為民眾消費受到餐飲、娛樂、旅遊景點封閉的影響而削弱消費支出,為GDP成長投下變數。印尼經濟協調部長Airlangga Hartarto則樂觀指出,印尼銀行體系資料顯示今年4月印尼政府公共支出同比增長32.48%,以及印尼推動國家經濟復甦( Pemulihan Ekonomi Nasional, PEN)計劃,能有效支撐印尼經濟。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 Indrawati表示,印尼政府正在進行結構改革,包括人力資源開發、基礎建設、官僚改革、簡化條例、經濟轉型等戰略,到2025年將帶來6%以上的高速經濟增長,預計2022年家庭消費將同比增長5.2%、政府支出增長5.2%、投資增長6.6%、出口增長6.8%、進口增長6.1%,因此可以支援印尼未來超過6%的經濟成長率,且不會為印尼政府預算帶來額外的負擔。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11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財務省通關統計,2021年3月鮪類進口情形,生鮮冷藏類725公噸(較去年同月減19%)計10億5,100萬日圓(增4%);冷凍類1萬6,350公噸(增5%)計147億9,800萬日圓(增16%);加工品類3,717噸(增17%)計20億8,2000萬日圓(增9%)。 進口冷凍大目鮪去鰓去內臟(GG)計5,489噸(減4%),到岸價(CIF)654日圓/公斤(與去年相當),主力台灣產2,661公噸(減6%),單價677日圓(增6%),較2月提626日圓稍有提高;中國大陸2月數量銳減至271公噸,3月稍有增加至1,253公噸(增5%)。 進口冷凍黃鰭鮪去鰓去內臟數量4,130公噸,單價由1月持續升高至470日圓/公斤(增14%),在單價上升的背景下,台灣漁船以魚價低為理由作業暫時中斷,預估未來大目鮪進口量將減少。因南太平洋鰹鮪圍網急速冷凍(PS)黃鰭鮪生產量減少,3月印度洋作業的台灣漁船產地單價(整船買入)上揚,預測到新品上市前行情持續看漲。 冷凍黑鮪魚片進口量2,895公噸(增53%),比去年增加;去年4月地中海養殖品為中心大量進口計6,286公噸,因新冠肺炎預想價格下跌盡快進行銷售;年底日本國內養殖黑鮪亦銷售狀況良好,因此庫存量減少。在赤身肉庫存減少目前環境下,倘打出買了就賺,有油脂的國外冷凍魚片將有機可乘。 希臘產生鮮大西洋黑鮪12公噸,所有國家中最多,因新冠肺炎停止作業,去年3月進口量為零,本年再開始生產,配合減少航班飛機的出貨機制,進口量可望恢復。紐西蘭產南方黑鮪11公噸(減80%),漁期開始進口稍多但比去年顯著減少,單價達2,143日圓/公斤,且與國產有油脂產品比較獲得不錯評價。 按我國出口鮪魚至日本以冷凍大目鮪為主,目前日本政府宣布第3波緊急事態宣言,勢必對市場消費造成影響,對我遠洋漁業之衝擊,短期內仍無減緩跡象。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