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11 Polish News Bulletin, wnp.pl 據波蘭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負責亞洲政策的外交部副部長Marcin Przydacz在wnp.pl的採訪中強調,在中歐投資協定道路上的障礙不會影響中國在波蘭的合資企業。歐盟以政治環境不佳為由,暫停對投資協議的批准; Przydacz副部長認同該協議經歷的談判過於倉促。他認為,即使中國火車開始撇下波蘭,但波蘭仍然有機會獲得中國的技術及資金。波蘭在航空領域仍然有機會。 Przydacz副部長提到的另一筆投資遠景是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速賣通(AliExpress)公司的一項計畫,該計畫正試圖在中歐及東歐地區取得立足點。根據非官方消息來源,波蘭及匈牙利成為電子商務公司的物流及重裝中心 (logistic and reloading hub)的機會最大。Przydacz副部長提到波蘭在這方面的地理優勢。此外,波蘭政府歡迎在波蘭其中一個機場附近建立速賣通(AliExpress)物流中心;他承認,儘管如此,這種冒險需要強大的政治支持。這位副部長列舉稱,他相信中國投資者的決定將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包括透明度、競爭力及正確的商業方式,以及與波蘭的政治關係。 當被問及缺乏協調努力以鞏固中國投資者在波蘭的投資時,Przydacz副部長指出,儘管波蘭自2015年以來一直須努力工作以彌補錯失的機會,但波蘭仍比其他國家具有許多優勢。Przydacz副部長還表示,就中波貿易關係而言,波蘭政府首先要把重點放在食品領域。他認為,中歐投資協定對此一特定領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1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np.pl, 10.05.2021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的分析師評估,波蘭經濟復甦計畫(KPO)從歐盟取得之資金對2021年經濟增長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對未來幾年的影響則將會增加。總體而言,KPO資金之補助款(grants)在2021-2027年累計將使GDP成長提高1.5%。波蘭KPO計畫目前正在等待歐執委會之批准。根據Credit Agricole的分析預測,KPO資金將在2022年和2023年加速經濟增長的幅度最大;波蘭GDP增長率將在2021年達到4.6%,2022年達到4.9%,2023年達到4.4%。 Credit Agricole分析師確認他們的估計值接近波蘭財政部之估計。按波蘭財政部預計,波蘭前三年(2021-2023)之經濟增長率將較沒有實施KPO的情況,提高0.56個百分點。Credit Agircole的分析師強調,他們僅將KPO運用補助款(grants)的情況納入分析,而運用貸款(the use of credit)之效益則可能沒有KPO計畫描述的那麼大。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1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np.pl, 10.05.2021 自2020年11月以來,碳排放許可價格一直在提高,這是影響歐盟電價的主要因素之一。波蘭以其電價之批發價高而零售價卻低的特性,與歐盟其他國家完全不同。根據波蘭政府預測,波蘭的能源價格將有顯著成長一直到2025年,此後才會趨於穩定。但某些資訊顯示,2025年後,電價上升趨勢可能還會繼續。波蘭能源的高批發價格主要係因燃煤發電仍占其能源結構之大宗。波蘭能源部門的高碳排對電價以及能源出口造成負面影響。波蘭自2014年以來一直是能源淨進口國,2020年之電力貿易逆差近13.1 TWh,而2019年為10.4 TWh。根據波蘭迄2040年之能源政策(PEP 2040),碳排放價格和零排放技術的開發成本將決定波蘭未來的電價。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5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59/P200號(商情文號:第 359 號) 商情本文: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再生能源企業仍在2020年達到自1999年以來最快的成長,且可能成為未來產業成長之標準,包括風電廠及太陽能發電項目等再生能源發電量,在2020年成長45%;其中,風力發電量翻升一倍,太陽能發電量更比疫情前成長近50%,顯示政府及企業對潔淨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由於中國、歐洲及美國等地再生能源擴展速度皆比預期快,國際能源總署將其對未來數年再生能源成長預測上調約25%。 國際能源署祕書長Fatih Birol指出,各國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以鼓勵產業在太陽能及風能的投資,並擴大電網等基礎建設規模,以及增加在其他再生能源的重要技術方面投資,如水力發電、生質能及地熱等技術。 在過去幾年之中,中國占全球再生能源市場40%以上之成長,因此中國仍為再生能源產業成長的核心。中國為製造風力機及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供應商之一,擁有包括矽、玻璃、鋼鐵、銅以及其他稀土材料等重要原料,也由於中國大量使用燃煤發電廠,以滿足該國不斷成長的能源需求,中國尚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將在2060年前使中國落實碳中和。 專家則分析,若欲達成目標,中國應在未來10年發展足夠的再生能源,以取代應關閉近600家燃煤電廠生產量。另外,中國針對國家重要產業之補助措施已截止,導致該國再生能源成長在未來幾年放緩。國際能源機構認為,歐洲及美國對潔淨能源的需求旺盛,仍將使全球再生能源業年成長保持於接近2020年之成長率。 國際能源署最新預測並未考慮美國拜登政府對氣候變遷行動之承諾,拜登政府有望更加刺激再生能源發展之成長;拜登已承諾在未來10年內減少美國碳排放之一半。在英國,依其離岸風電業之成長速度,預計可在2022年前使英國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且將使英國成為世界唯一離岸風電量超過陸上風電量的國家。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5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58/P200號(商情文號:第 358 號) 商情本文: 英國SSE能源公司和挪威Equinor能源公司計劃在蘇格蘭建造之第一座採用碳捕獲科技發電廠,設點於蘇格蘭Aberdeenshire郡Peterhead鎮,此新建之燃氣發電廠預計每年可透過碳捕獲科技捕獲150萬噸二氧化碳,預計在2026年前可完工。SSE能源公司稱,Peterhead鎮發電廠計畫將可落實15%之政府淨零目標,該目標為至2030年,每年捕獲1000萬噸的二氧化碳。 透過碳捕獲及封存科技,可捕獲傳統發電廠及工業製造業等,在生產過程燃燒化石燃料所釋放的90%之二氧化碳。捕獲後,將之壓縮成液狀,再通過管道運輸至安置地將碳貯存至貧乏油氣層及煤層中。Peterhead鎮發電廠欲透過此科技捕獲90%的碳排放,將之儲存在離海約100公里的北海深海岩層之中,該地為已獲政府投資的Acorn項目之碳捕獲與封存地點。知名英荷Shell 石油公司也為參與建設Acorn項目的開發商;Acorn項目為蘇格蘭地區朝向淨零排放的重要基礎建設工程之一。 Peterhead鎮發電開發項目的決策仍取決於政府對碳捕獲科技的補貼政策,以及北海深海處儲存碳排放量所需的基礎建設。此開發項目的標誌挪威Equinor能源公司從傳統石油生產,邁向綠色投資之多元化表現。Equinor能源公司在2018年進行品牌重塑,現已從傳統石油業者成功轉型至多元化發展的能源領先企業,其亦為浮動式風機的開發先驅。SSE能源公司和Equinor能源公司尚計畫成立合資企業,以在北海Yorkshire郡東海岸附近建造世界最大的離岸風電廠Dogger Bank。 SSE子公司SSE Thermal常務董事Stephen Wheeler表示,公司欲透過尖端的碳捕獲科技,將蘇格蘭推向淨零排放未來;另也為在今年COP26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會議前,展現國內碳捕獲及封存科技發展的領導地位。英國商業與能源及產業策略部副部長Anne-Marie Trevelyan指出,上述計畫一旦如其營運,可減少之碳排放量相當於每年減少6000萬輛公路汽車所製造的碳排放量。
A: 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本(2021)年5月8-9日報導重點略以: 過去6個月因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所需,西班牙政府宣布國家緊急狀態(Estado de Alarma),限制民眾自由移動或聚會等基本權利,該政策至2021年5月9日凌晨0:00到期,西國政府宣布解除緊急狀態。 部分自治區政府要求桑切斯總理(Pedro Sanchez)提出中央政府疫情統一管理計畫,以避免各自治區各自為政。惟西國中央政府仍認為應將管轄權限交予各自治區高等法院決定新防疫限制措施。爰此,自緊急狀態解除後,西班牙17個自治區將有個別防疫計畫,由其地區法院裁定新限制措施及其實施。 巴利亞自治區(Baleares)、瓦倫西亞自治區(Valencia)、巴斯克自治區(Pais Vasco)已決定將延長宵禁限制措施;加納利群島自治區(Canarias)及納瓦拉自治區(Navarra)則將待當地法院裁決是否仍續進行宵禁。 依據西班牙衛生部資料,迄5月7日全國每10萬民眾仍有198.5名民眾確診,民眾仍具疫情高傳染風險。謹摘述幾個重要自治區之防疫新措施如下: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Cataluna):解除自治區之宵禁及局部性封城措施,社交聚會限制為6人,飯店營業時間延長至23:00。 加利西亞自治區(Galicia):解除自治區局部性封城措施及宵禁,惟部分市鎮過去14日每10萬人確診人數高於500例者則仍將維持封城限制,飯店及酒館營業時間延長至23:00,餐廳營業時間則延長至凌晨1:00。 馬德里自治區(Madrid):解除宵禁及禁止民眾居家聚會,惟自治區政府仍建議民眾儘量避免相關活動。旅館餐飲業營業時間至0:00為止。餐廳室內用餐維持每桌至多4人,室外露天陽台每桌至多6人。自治區政府仍維持部分疫情嚴重地區禁止人車進出至5月14日。
A: 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本(2021)年5月7日報導福斯汽車(Volkswagen)找尋電池生產合作夥伴,重點略以: 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於2021年第1季營業淨額獲利32億4,400萬歐元,較2020年同期疫情期間大幅成長。由於福斯汽車規劃於2026年在西班牙、葡萄牙或法國興建汽車廠以製造2,600萬輛電動汽車,爰盼擁有6座電池生產中心,年產量240吉瓦(GWh)。 該公司財務報告資料指出,其主要獲利來源係中國市場復甦及電動車需求大增。由於該公司於2021年第1季全球銷售車輛掛牌數為243萬輛,較2020年同期增加21.2%,第1季總營業收入為623億7,600萬歐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3.3%,爰將調高2021年度財務預測,將其銷售營業利潤自5%至6.5%調高為5.5%至7%。 喜悅(Seat)汽車於2021年第1季之營業損失為3,600萬歐元,較2020年同期改善25%,並表示對2021年達成營業正成長深具信心。 福斯-喜悅(Volkswagen-Seat)汽車已透過與西班牙政府及Telefonica, Iberdrola及Caixabank等公私企業合作啟動西班牙電動汽車供應鏈系統及考慮電池廠設立地點。德國福斯集團數次表達,該公司於巴塞隆納省Seat馬爾托雷爾(Martorell)廠生產電動汽車計畫之前提係取得電池廠,並計劃投資240億歐元協助其巴塞隆納廠轉型生產電動汽車車款。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1)年5月11日以「西班牙經濟已開始自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顯現復甦跡象」為題報導略以: 西班牙副總理兼經濟暨數位轉型部部長(Vicepresidenta encargada de coordinar los asuntos económicos y transformación digital) Nadia Calviño表示,儘管由於第3波疫情及政府防疫管制措施導致西國2021年第1季經濟成長為-0.5%,惟疫苗施打進展快速,西國第2季經濟將轉為正成長,並將自下半年開始顯現復甦。西國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亦表示,西國經濟復甦跡象已於2021年3月開始顯現並持續至4月份,預計本年經濟將加速復甦,惟實際發展仍將取決於疫苗施打進展及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是否產生變異。 西國經濟自疫情危機復甦之時間雖較其他西方國家稍晚,惟已顯見於下列多項指標及統計數據:1.實際工作之勞工人數增加:請領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之勞工人數減少,接受政府補助之自營業者自2021年3月亦開始減少,且4月之就業勞工人數增加近7萬名;2.西國工業、服務業信心指數(indicadores de confianza)及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均為近2年來之高點;3.消費已開始改善,如信用卡消費量增加;4.工業生產指數提高,如工業用電及水泥使用量均增加;5.服務業開始展現生機,如旅館預約訂房數量增加,及6.前揭數據改善之主因係西國疫苗施打進展快速、確診人數減少、死亡人數下降及染疫住院人數降低等。 西國央行表示,西國短期經濟風險主要為疫苗施打之速度是否足以挽救2021年夏季觀光活動,而年底經濟復甦之關鍵則為歐盟資助基金之核撥及其計畫實施。另國際經濟發展情勢亦將為影響西國經濟成長之重要因素,且應持續對疫情保持警戒。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Angel Talavera表示,前揭西國經濟指標及統計係良好跡象,預估2021年經濟成長可達約6%。惟疫苗接種情形及確診人數之掌控仍為影響今年西國夏季觀光發展之不確定因素,另英國脫歐亦為重要影響因素。歐盟執委會專家Carlos Martínez Mongay亦表示,由於觀光業產值占西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12%,本年夏季觀光之發展至關重要,目前西國經濟雖已有復甦跡象,惟政府仍需積極努力。 西國總理桑切斯(Pedro Sánchez)相信,西國經濟將於未來2年強勁復甦;惟部分分析家則認為,西國經濟復甦仍依賴觀光業發展,且目前尚有數以萬計瀕臨倒閉之企業仍仰賴政府協助,勢將延緩經濟復甦,認為需至2022年年底或2023年西國經濟才得以逐漸復甦。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瑞典、芬蘭及挪威三國均於去(109)年12月27日開始施打免費COVID-19疫苗,主要對象均為醫護人員、年長者以及慢性病高危險群等自願施打者,並以Pfizer/BioNTech、Moderna、AstraZeneca及Janssen等四款獲歐盟許可疫苗施打。 根據瑞典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5月11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達302萬6,101人,約占全國人口29.15%,並有88萬3,761人已施打第二劑。主要施打年齡層為60歲以上年長者。 根據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的統計資訊,截至5月11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達197萬2,784人,約占全國人口35.62%,並有22萬873人施打第二劑。主要施打年齡層為60歲以上年長者。 根據挪威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5月10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共有148萬7,784人,約占全國人口27.59%,並有48萬5,478人施打第二劑,主要接受施打疫苗者以65歲以上年長者為主。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5月11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102萬1,604人(較上週增加3萬3,050人),重症累積人數為7,224人(較上週增加208人),死亡人數1萬4,217人(較上週增加126人),死亡率約1.41%。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24萬2,275人(較上週增加7,417人),死亡人數為4,244人(較上週增加84人)。瑞典本週疫情持續嚴峻,尤以斯德哥爾摩市死亡人數較上週呈雙倍增加。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8萬8,990人(較上週增加1,461人),目前住院治療(含重症) 人數114人(較上週減少14人),死亡人數927人(較上週增加11人) ,死亡率約1.05%。芬蘭疫情明顯持平。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11萬7,021人(較上週增加3,071人),重症累積人數為822人(較上週增加11人),死亡人數768人(較上週增加11人),死亡率約0.66%。挪威本週確診增加人數走勢略為上揚,惟重症與死亡增加人數出現緩和走勢。
A:出處:Dutch News , 2021/05/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的肉類替代品人均消費居歐洲各國之冠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ielsen過去三年收集的商店數據資料顯示,荷蘭肉類替代品的人均消費居歐洲各國之冠。 植物性飲食組織團體ProVeg在11個歐洲國家進行的調查亦發現,荷蘭人在肉類替代產品上消費支出最高。 ProVeg聯合創始人Pablo Moleman對荷蘭新聞台NOS表示,儘管已知荷蘭人是歐洲最大的肉類替代產品消費國之一,但調查結果還是令人驚訝,荷蘭人的人均消費竟然領先其他歐洲國家。 研究人員指出,過去兩年荷蘭植物製肉類和奶品的總銷售額成長50%,達2.91億歐元。儘管市場規模仍然很小,但同期植物製奶酪銷售額劇增400%。 研究數據顯示,荷蘭人植物製肉類消費平均每人每年約870克,花費17歐元,約等於9個漢堡。漢堡肉餅最受歡迎,次是由炸品和肉丸。 此外,肉類替代產品市場亦在升溫中,今年 4月份時,巴西肉類產品巨擘JBS表示將以3.41億歐元收購荷蘭肉類替代公司Vivera。 2018年Unilever以3000萬歐元收購了荷蘭肉類替代食品製造商De Vegertarische Slager。2019年美國仿肉製造商Beyond Meat在荷蘭開設了一家生產廠,而英國的Meatless Farm去年也在荷蘭開設分公司。
A:出處:NL Times , 2021/05/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旅遊業職位空缺增多,顯示經濟復甦跡象 荷蘭大眾新聞社 (ANP)報導,求職網站Indeed.com指出,目前荷蘭的職缺數量已接近新冠肺炎大流行前的水準。4月底,該網站的職缺比正常情況下僅減少約6%,遠低於去年6月的40%。 根據Indeed.com的統計資料顯示,儘管荷蘭旅遊業的工作機會仍比疫情爆發前減少30%,但4月份該網站的旅遊業求職機會增加,顯示荷蘭經濟復甦的跡象。 Indeed.com指出,荷蘭旅遊業職缺增加,很可能是由於最近研擬推出新冠疫苗證書所致,可能很快能開放國際旅行。最近幾週,該網站增加許多男女接待員及導遊的職缺。 荷蘭旅遊業協會ANVR執行長Frank Oostdam認為,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來,旅遊業三分之一的員工已離職,但由於今年夏天的旅遊率大概只能達正常情況下的30%到50%,因此應該不會出現人力短缺問題。Indeed.com發言人指出,疫情限制措施持續鬆綁,將導致更多新的職缺,若復甦持續,不久就可達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荷蘭新聞台NOS稱,目前荷蘭政府尚未決定何時進一步放寬疫情的封鎖限制措施,但已有消息表示荷蘭政府將很快允許餐館和咖啡廳延長室外露天座位區開放時間,及適度鬆綁對國際旅行的警示建議。 -
A:出處:Dutch News , 2021/05/1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同意補貼鹿特丹捕碳計畫20億歐元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5月10日荷蘭新聞台根據Shell公司和鹿特丹港的消息來源指出,荷蘭政府已撥款20億歐元用於捕集二氧化碳並儲存在北海下的Porthos計畫。 Porthos計畫涉及港口區的四家公司,為荷蘭第一個大規模的碳捕集與儲存計畫。目前荷蘭公司為排放二氧化碳權付費(目前約為每噸50歐元)。根據鹿特丹港務局的計算,捕集和儲存二氧化碳,每噸成本約為80歐元,換言之,差額將由荷蘭政府補貼,未來補貼金額將隨著碳排放價格的上漲而下降。 去年年底,Shell、ExxonMobil、Air Liquide和Air Products公司宣佈申請荷蘭政府的碳補貼的計畫,並表示到2024年,將可儲存約2.5百萬噸的二氧化碳。將捕集的碳運往距海岸約20公里的北海下碳儲存設備的基礎設施將由鹿特丹港、Gasunie和能源集團EBN運用歐盟的資金興建。 荷蘭先前捕集和儲存碳排放的努力至今都未成功,一項涉及Shell 的計畫,經當地人抗議後,亦被迫放棄。環保團體Greenpeace即表示,碳捕集與儲存計畫是延遲真正減少汙染的昂貴方式。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接續今(2021)年3月創歷史新高的投資額141億瑞典克朗,瑞典科技產業在4月份獲取49億瑞典克朗投資額,儘管該投資額明顯低於3月投資額,4月投資數據顯示科技產業仍屬熱門產業。今年1月2月投資額各為19億瑞典克朗和16億瑞典克朗。 4月取得最多投資額是線上醫療服務Kry,所獲得投資額達26.5億瑞典克朗。另,零售配送公司Mathem亦獲得11億瑞典克朗投資額。
A:捷克內閣昨天通過從5月17日星期一重新開放餐廳室外用餐區,但客人將需要有核酸檢測,抗原檢測之陰性證明,另打過疫苗者或在過去三個月內確診過者民眾需出示證明,以進入餐廳。捷克衛生部長Petr Arenberger表示政府將嚴格要求陰性檢測證明,直到連續七天每100,000名捷克居民的平均感染率降至25名為止,現在大約100人左右。餐廳業對新規定感到憤怒,並認為新規將使部分顧客完全遠離餐廳,遵守防疫規定並要求進行檢測的企業將受到打擊,而那些不需要進行檢測的企業才能吸引消費者。
A:丹麥財經媒體於5月10日評論,晶片已成為美中爭霸戰之核心,目前兩國均試圖儘可能將主要供應鏈拉回本國,惟難度將頗高,因半導體產業屬最具全球化之產業。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於4月12日召集美、日、韓、臺等國晶片製造商一同討論供應鏈議題,盼渠等擴大在美設廠,拜登宣稱 : "中國與全球各地已不再等待,美國更沒有理由原地踏步。 " 拜登欲透過積極的政策使美國在晶片供應自產自足之作法不令人感意外,而中國為避免美國對晶片等高科技產品之制裁,積極發展國產晶片產業亦為必然之途,惟如前所述自製之路將充滿挑戰。 德國智庫新責任基金會科技總監 Jan -Peter Klenhans 之說詞:" 沒有一個區域能在未來10-20年達成晶片自產自足"。因為此產業結構涉及複雜廣泛的上下游廠連結水平分工架構, 若要將整個生產供應鏈帶入一個國家是太沒有效率了。"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全球半導體產業市占率美國約47%,南韓19%,而歐盟和日本各占10%,臺灣占6%及中國占5%。惟前述數據卻無法彰顯特定國家在半導體業之重要性,例如大多數晶片都是由台積電組裝,日本公司幾乎壟斷晶片生產所需之數種關鍵化學品,台積電工廠使用的最先進超紫光蝕刻機幾乎均由荷蘭ASML公司供應,另三星晶片之智財權則分屬美商高通或英特爾。 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亦指出,製造電腦晶片需要300多種原材料和組件並經由約50多種製程及測試才可完成,而前述晶片製造機機械由數百家公司所供應。 此外,更複雜者為目前全球超過20於種類之晶片, 包括電池、電腦、人工智慧、光學儀器及軍用設備等行業所需,爰全球任一國要控制前述以單一種類之晶片製造已屬不易,更無法獨罷全部。 爰儘管包括美中及歐洲在內之各國亟欲增加晶片供應之自主性,惟半導體產業未來持續由深耕多年之利基廠商掌控制之局面將不易改變,例如美商 Navidia在繪圖晶片、 台積電在晶片製造、ASML 在先進光蝕刻機等領域。布魯金斯研究院另指出, 美國對中國華為祭出之晶片限制出口令人不僅影響陸商, 美晶片商亦受影響, 原因在於美晶片商約25%之利潤係來自大陸市場,這些利潤使得美商不斷投資與技術創新並維持市佔率, 爰美商高通於去年成功遊說美國政府同意該公司出售晶片給華為。 另據分析公司Total Telcom, 中國當局去年於5 年計畫中編列6兆億美元預算發展半導體產業,雖然過程不易,但中國在23奈米晶片之產量已頗具名聲,未來將朝14奈米,甚至先進7奈米製程前進。 惟一般認為,陸商短期內無法挑戰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之領導地位,如同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於今年4月之某貿易展之演講中表示,中國至少須時5年才能迎頭趕上最先進 之晶片製程技術。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 GASTAT)最新統計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1季非石油經濟較去(2020)年成長3.3%,顯示政府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之措施逐漸奏效,亦符合2030願景政(Vision 2030)策相關目標。 上述統計亦顯示,此間沙烏地石油經濟衰退12%,主因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聯盟(OPEC+)於去年5月決定減產,以穩定國際供需及油價。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港務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Ports, Mawani)統計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4月各港口貨櫃量總計達609,000,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8.25%,本年第1季貨櫃量總計則達250萬,較去年同期成長16%。 上述數據反映,由於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國際貿易正逐漸自COVID-19疫情中復甦。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中小企業貸款保證計畫Kafalah在本(2021)年第1季共對1,621家企業核貸,較去(2020)年同期大幅增加162%,信保金額則增加150%至29億里雅,核貸金額則達36億里雅。 其中,此間有215位女性企業家獲得上述信保貸款,高於去年的64位。至於其中主要獲貸企業業別則為批發及零售、營造、旅宿服務、食品、製造業等。此外,獲貸企業主要分布於首都利雅德、東部省、西部麥加等地區。 Kafalah主管Homam Bin Abdulaziz Hashem對此表示,該中小企業信保計畫本年主要將協助觀光、娛樂、資通訊科技等產業。 Kafalah係於2006年由沙烏地財政部及國內商業銀行業者合作推出,旨在協助中小企業成長。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於本(2021)年5月10日公告,為落實防疫,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規定,自本年5月20日起,所有未接種COVID-19疫苗之入境旅客須至指定地點隔離(institutional quarantine)7日,同時須有投保可給付確診COVID-19所需醫療費用之保險,並於抵達後第1日及第7日各接受一次PCR檢測。 有關上述指定地點隔離,係指強制至沙國衛生單位監管之地點接受隔離,而非居家隔離。惟下列對象可排除適用上述規定: 沙烏地本國籍人士及其眷屬與子女,或是需陪伴照顧前述人員之雇傭人員。 雖未接種疫苗但需陪伴照顧已接種疫苗者。 已接種疫苗者。 持有外交簽證者、外交人員及其同住家屬。 機組及船組人員。 各港口之卡車司機及其助理人員。 屬於沙烏地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認定之醫療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