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華爾街日報本(10)日報導,拜登政府計畫廢除川普政府時期針對外國企業家移民的提案,歐巴馬政府時期提出「國際企業家規定」 (Th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Rule),其規定允許外國企業家藉由投資25萬美元以上及聘雇10名美國工人,以在美國工作最多5年,而川普政府反對此計畫,且因新創公司及創業投資公司認為此反對訊號為川普政府不會核准申請而終止。 現今,拜登政府規劃將此計畫復興,創業投資公司表示期望政府能投入資源,促使更多外國新創公司移入並留在美國發展事業,該想法獲得兩黨支持,然而美國現階段尚未提供合適的簽證給新創公司。根據聯邦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表示若計畫合適,一年將有3,000名外國企業家符合資格,10年可創造約10萬份工作。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foreign-entrepreneurs-to-gain-more-access-to-immigration-program-11620647100
A:
A:
A:
A:一、菲媒報導,菲貿工部部長Ramon Lopez於5月1日表示: (一)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府已經研提1項240億披索(約合5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之工資補貼計畫,以保護私營部門員工。 (二)國家經濟發展部(NEDA)刻正審核該項工資補貼計畫,通過後預計將有100萬工人受益。 (三)根據該計畫,私營部門之微中小型企業(MSME)工人可享受3個月工資補貼,每月8,000披索,以維持現有就業機會。 (四)將優先協助目前實施彈性工作安排或暫時關閉惟計劃恢復商業運作之中小企業,以及向貿工部所轄小企業公司(Small Business Corp.)申請「COVID-19協助企業復甦方案」(CARES)無息貸款之微中小企業。 二、謹查受疫情衝擊,迄本(2021)年2月計有420萬個菲律賓人失業,失業率達8.8%。
A:一、菲媒報導,全球知名商業諮詢公司IHS Markit於本年5月3日發表最新調查報告指出: (一)菲國放寬疫情管制後,自去(2020)年11月起製造業營運已逐漸好轉,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於本年第1季強勁回升至52.5,大幅超越標準指數50門檻,創下2018年12月以來之新高紀錄。 (二)3月起因變種新冠病毒肆虐,確診病例激增,為防止疫情升溫,菲政府決定自3月29日至4月11日對馬尼拉都會區(NCR)及其鄰近4省等經濟成長引擎地區實施最嚴格之「加強型社區隔離」(ECQ)措施,復於4月12日至4月30日放寬實施「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MECQ)措施(註:該措施延至5月14日)。 (三)上述限制措施導致民眾出行困難、收入減少,影響內需消費與投資,且造成供應鏈中斷、產能受到衝擊,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因而拖累復甦腳步,以致4月份PMI指數滑落至49。 (四)同一時期,其他東南亞各國PMI指數表現良好,例如印尼(54.6)、馬來西亞(53.9),製造業均呈擴張趨勢,惟緬甸萎縮,PMI指數為33。 (五)菲國製造業就業情況已連續14個月呈現下降趨勢,廠商為撙節成本,倘員工辭職均採遇缺不補,因此失業問題依然嚴峻。 二、菲國RCBC銀行首席分析師Michael Ricafort認為,5月菲國製造業PMI指數恐將持續下滑,主因政府為控制疫情,5月份持續對NCR及其鄰近4省實施嚴格之社區隔離措施,將衝擊消費與投資意願,進而影響製造業活動。 三、謹查IHS Markit編製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係透過5個指數加權平均值來衡量製造條件,包括新訂單(30%)、產量(25%)、就業(20%)、供應商交貨時間(15%)及採購庫存(10%)。指數低於50,意味製造業活動惡化,高於50則反映有所改善。
A: 由於都會城市疫情仍然嚴峻,醫療資源體系持續緊繃,日本首相菅義偉本(5)月7日傍晚宣布東京、大阪、京都及兵庫等四都府縣之第三度防疫「緊急事態宣言」期限,由原定5月11日延長實施至5月31日,並追加納入愛知及福岡兩縣。 日本政府甫於上(4)月中旬發布上述四都府縣進入防疫緊急狀態,另有七縣適用「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包括宮城、埼玉、千葉、神奈川、愛知、愛媛及沖繩縣,期限均相同預定至5月11日解封。本次延長期限,是否放寬對經濟影響較大的停業要求等,成為矚目焦點。 本次日本政府要求上述實施緊急事態之六都府縣基本因應方針包括:(1)超過1,000平方公尺的百貨公司等大型商業設施,為避免人潮聚集上次要求停業,本次放寬營業至晚上8點,惟實施方式交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判斷;(2)對提供酒精飲料的餐廳及卡拉OK店仍要求暫時停業,另對允許客人攜帶酒精飲料入內的店家,亦納入停業對象;(3)目前採取無觀眾入場的球賽等活動放寬規定,允許出售50%門票、人數上限5,000人,活動需在晚上9點前結束;(4)政府將分配發放最高800萬份之簡易抗原檢驗試劑;(5)要請民眾自肅路旁集體飲酒等高傳播風險行為;(6)要求企業公布遠距工作等實施狀況。 日本政府第三度防疫緊急事態宣言,原盼利用黃金週長假期採取「短期集中型」防疫措施,惟因變種病毒株蔓延,疫情趨緩速度不如預期,爰大阪府、京都府及兵庫縣於5月6日分別召開疫情對策本部會議,決定要求延長期限。另外,東京都在分析都內感染情況的監測會議後,亦同向日本政府要求延長期限。
A:日期: 110年5月7日 來源: The Guardian 澳大利亞總理Scott Morrison先前表示,印度航班禁令不會在5月15日之前恢復運行,本周五(5/7)國家內閣中決議,讓滯留印度之澳藉旅印之公民分批返國。目前估計尚有9,000名澳藉印裔被困在印度,而印度疫情失控讓該國醫院不堪重負,並造成數千人死亡。 首班航班將自澳大利亞飛往印度,而返國之公民將於達爾文郊外的Howard Springs 新隔離所中隔離,該設施正在擴建,預估每兩周可容納2,000名旅客。聯邦政府表示Howard Springs檢疫設施之檢疫率比其原定之檢疫目標2%效能高出7倍,應可足以應付自印返澳隔離之需。澳大利亞移民部長Alex Hawke表示,任何自印返澳居民皆必須提供Covid-19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及快速抗原檢測(rapid antigen test)兩種檢測報告,且檢測結果呈陰性反應方能登機。 印度因其醫療體系崩潰,於5月5日確診人數破全球紀錄達41萬2,784例,並當日有3,780例死亡。惟專家認為,該數字恐未真實呈現現況,實際死亡人數要高得多。印度首席科學顧問K Vijay Raghavan承認,衛生官員低估第二波的疫情,並警告恐將有第三波疫情發生。呼籲該國政府應盡力防範疫情擴散。而澳大利亞聯邦衛生部部長Greg Hunt亦祭出《生物安全法》規定,若違反旅行禁令欲透過第三國入境者 ,恐面臨五年監禁及6.6萬澳元罰款或依情責兩者併罰。
A:
A: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6日報導辦理。 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及東協(ASEAN)等15國參加之RCEP,4月28日獲得日本參議院全會批准。以工業製品為中心91%品項廢除關稅,將產生佔世界經濟3成的龐大貿易圈。 日本是首次與中國大陸及南韓締結經濟夥伴協定(EPA);RCEP將於東協內6國,以及東協以外其他3國完成國內程序後生效。水產相關出口品項帆立貝、青甘鰺、鮭魚及明太鱈,關稅將逐步廢除,進口品則是廢除簾蛤甜煮的關稅。 日本政府對RCEP的經濟效果,目標依試算結果提升該國國內生產毛額2.7%,盼能早日生效。 檢附相關剪報一份,請併參。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4月30日報導辦理。 智利銀鮭進口增加最多: 依日本財務省本年4月28日發布3月通關統計,水產品進口(含非食用水產品)數量與金額,與去(2020)年同月大約相同,而2月回升力道大,係因前一年受新冠肺炎影響大幅下跌。3月進口量17萬5,220公噸(較去年同月減0.6%)、金額1,129億4,715萬日圓(減1.1%%);3月雖無法延續2月的大幅增加,但比去年同月數量增加4%以上正面效果,本年進口水準可望不差。 本年3月主要進口水產品項,鮭·鱒及冷凍鯡、鯖、鰺、冷凍蝦、魚漿類、蒲燒鰻等明顯增加,冷凍鮪類及底魚類稍有增加,而鯡卵、鱈卵、蟹類、章魚、生鮮鮪魚則減少。 持續進口高峰的智利銀鮭,比去年同月增加67%,達1萬7,815公噸,由去年10月至3月季合計達8萬6,448公噸,超出先前2季合計最多時達1,000公噸;俄羅斯紅鮭雖追加進口,因現貨少沒比前一年增多。 冷凍蝦由印度及印尼進口持續明顯增加,阿根廷紅蝦增加有限;日本國內原料短缺的魚漿類,美國產增加3成,且金線魚倍增等,挽回迄目前為止不佳狀況,冷凍鮪魚則是魚片有增加。 鯖及沙丁魚急增出口,9個月來出口首次突破7萬公噸,: 本年3月出口數量7萬2,075公噸(增30.0%)及金額260億9,673億日圓(增43.6%),皆大幅增加,因日圓大幅貶值,整體出口環境轉好。 2月以鯖魚及沙丁魚為主開始好轉,3月反彈力道更大,去年6月以來首度一個月出口量超過7萬公噸,出口金額也比當時增加24%,主因係單價回升。 主要出口魚種,鯖魚以出口越南及泰國為主,急增至3萬1,437公噸,數量及金額皆比前年同月上升2成,合計達到5萬公噸超過前一年同期。沙丁魚逐漸好轉比2月增加達8,673公噸,比前年同月數量提升46.1%,金額也增加13.8%,合計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其他魚種數量較少,秋刀魚出口俄羅斯、冷凍明太鱈出口中國大陸及活鯛出口南韓等有增加。 按本年3月日本進口台灣冷凍大目鮪數量2,661公噸及金額18億100萬日圓,比去年同期減少174公噸及1,400萬日圓,主要係日本疫情仍嚴重,庫存多市場行情變動有限,尚無反轉徵兆。 日本進口台灣鰻魚活鰻及蒲燒鰻數量分別為82公噸(增13公噸)及7公噸(減5公噸),金額1億6,600萬日圓(減109公噸)及2,600萬日圓(減3,500萬日圓),與3月日本進口中國大陸活鰻增加266公噸相比,我產品在日本競爭力仍待提振。 檢附相關剪報一份,請併參。
A:一、菲媒報導,國立菲律賓大學疫情研究小組(OCTA)於5月3日表示,倘馬尼拉都會區(NCR)之COVID-19傳染數(reproduction number)維持在0.8至0.9,則可預見自下周起,該地區之平均每日確診數可望由3,144例降自2,800例,而醫院治療COVID-19之病床使用率將降至56%,加護病房則維持在71%,疫情趨於緩和,有助緩解醫療體系壓力。 二、菲律賓總統杜特地(Duterte)於5月3日晚間,由衛生部部長Francisco Duque為其注射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產製之疫苗。該疫苗因資料不全,迄未獲得菲衛生部食藥署(FDA)核准之緊急使用授權(EUA),惟獲准作為預防COVID-19之恩慈(compassionate)用藥。
A:根據法國目前之疫情解封計畫,包括非必需品商店、酒吧、餐廳及文化場所自本(5)月19日將可恢復營業。對此,法國財經部部長Bruno Le Maire於本月3日法媒RTL廣播節目中表示,用於資助受疫情衝擊企業之團結基金(fond de solitarité)亦將維持。目前受理申請對象為營業額受損達50%之企業,可獲得每月最高1萬歐元或營業額損失20%之補助。該部刻研議自6月起調降申請門檻,以展現彈性、協助企業恢復營運,但將逐步減少補助額,至8月經濟活動回歸常態後退場。 渠指出,法國前於本年4月底向歐盟設立之7,500億歐元新冠疫情振興基金提交1,000億歐元經濟振興計畫,目前已投入300億歐元。法國本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達0.4%,為歐洲地區最高,顯示計畫已見成效。政府於接下來幾週將與地方首長研商重啟經濟活動之相關機制,9月將另召開會議檢視經濟恢復情形。 根據法國就業中心(Pôle emploi)於本月4日發布之企業招聘量表(baromètre 2021),本年計有270萬個職缺項目,較2019年增加約3萬個,其中有三分之二為6個月以上之無限期或長期合約,主要來自員工10人以內之小型公司,產業別以建築、醫衛及農業居多,工業、金屬鑄造業及電子業則相關較少。此外,職缺分布地區以法國西部最多,前3名分別為阿基坦地區(Aquitaine,+15%)、羅亞爾河地區(Pays de la Loire,+10%)及布列塔尼(Bretagne,+5.6%),而非在大巴黎地區,透露經濟活動已有去集中化現象。
A:法國總統馬克洪於本年4月29日宣布自本(5)月3日起全國採取4階段解封計畫,概要如下: 自本月3日起,國、高中學生恢復半數實體上課,白天允許民眾自由移動(解除住家10公里以外之移動禁令),但宵禁維持晚上7時開始。 自本月19日起,宵禁延至晚間9時開始,有限度開放戶外餐廳(每桌限6人)、文化及運動場所(場外限1,000人、場內限800人)營運,非必要品商店有限度恢復營運。上節仍須依個別地區疫情而定,倘每10萬居民中確診人數超過400人,則須考量是否放寬管制。 自6月9日起,進一步延後宵禁至晚間11時開始,開放咖啡館及餐廳營運(每桌限6人)。在民眾持有健康通行證(pass sanitaire)之前提下,放寬文化及運動場所內人數限制至5,000人,恢復展覽館營運(限5,000人)及外籍旅客入境。法國政府已於4月中旬啟用TousAntiCovid應用程式紀錄疫苗接種及病毒檢測之新功能。 自6月30日起,取消宵禁及其他疫情管制,開放大型群聚活動(需持有健康通行證),惟仍取決於個別地區疫情而定。 法國醫療保險(Assurance Maladie)頃於本月3日發布聲明,自即日起民眾可向醫療機構申請疫苗接種證明,其中除標示姓名、生日、最近一次疫苗施打日期、施打進度、狀態及疫苗種類外,亦附有二維條碼及QR Code供讀取及儲存於TousAntiCovid中。自本月下半月起,民眾可透過遠距服務程式自行下載疫苗證明,或申請紙本寄送。病毒檢測方面,則自4月19日以手機簡訊發送連結,供民眾下載檢測結果。 法媒Les Echos認為,上述措施為法國推動健康通行證之雛形,政府必須藉此輔助國內疫情解封計畫,以疫苗施打或檢測結果為前提放寬活動管制。此證明目前尚未能對外使用,日後將續調整以符合歐盟規範,以改善民眾於區域內之行動自由。 迄本月1日,法國已有1,578萬2,608人(占總人口數23.56%)接受疫苗施打,其中682萬7,136人(10.19%)已完成第2劑接種,尚需有36.44%人口完成接種方可達到集體免疫。法國衛生部部長Olivier Veron表示,自本月1日起開放18歲至50歲患有慢性疾病之民眾接種疫苗,預估人數達400萬人。自6月15日起則將全面開放所有成年人施打疫苗。
A:標題:2021年1-4月智利續為巴拉圭牛肉第1大出口市場 日期:2021.05.0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統計資料,智利2021年1-4月向巴拉圭採購之牛肉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之43.5%,巴拉圭牛肉總出口金額為4億9,572萬1,233美元,智利則自巴拉圭進口2億1,612萬4,722美元,2021年1-4月智利已成為巴拉圭牛肉出口39個主要市場之第1大。以出口重量而言, 2021年1-4月巴拉圭總出口重量為11萬1,384公噸,智利則自巴拉圭進口4萬4,894公噸,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量40.3%。 (二)巴拉圭2021年1-4月第2大牛肉出口市場為俄羅斯,該國自巴拉圭進口金額1億514萬5,076美元,占21.2%;進口重量則為2萬8,280公噸,占25.3%。儘管2021年1-4月牛肉國際市場平均價格每公斤4.55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每公斤4美元,成長13.75%,惟俄羅斯自巴拉圭進口牛肉之平均價格僅每公斤3.71美元,遠低於國際市場平均價格。 (三)第3大出口市場則為臺灣,進口金額4,507萬1,320美元,占9%;進口重量9,212公噸,占8.2%。第4大出口市場為巴西,進口金額3,800萬美元,占7.7%;進口重量占8.2%。第5大出口市場為以色列,進口金額為1,552萬240美元,占7.3%,進口重量則占5.9%。 (四)在巴拉圭牛肉10大出口市場中,第6-10排名國家:科威特、烏拉圭、海上中轉產品、埃及及沙烏地阿拉伯等。
A:標題:巴拉圭自區域內進口電動摩托車電池(稅則號列:8507.10.10)零關稅待遇 日期:2021.05.1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第N°5200/2021號法令規定,巴拉圭政府給予稅則號列8507.10.10之電動摩托車電池自區域內進口享有零關稅待遇,考量技術特性,此項新規定係特別給予摩托車專用。在南方共市未協調前,電瓶屬於汽車領域產品項目之一;由於市場型態改變,電動汽車所需之電池與電瓶均已成為區域內協調之產品項目,且獲致優惠關稅待遇。 (二)簡單說明電池產品在進口關稅稅率上之調整,當電池產品來自南方共市會員國時,進口關稅自5%降至0%;當電池產品來自區域外之國家時,進口關稅則自10%調升至18%。 (三)巴拉圭機車暨汽車工業同業公會(Cámara Industrial Paraguaya de Motocicletas y Automotores,CIPAMA)理事長Jorge Samaniego表示,儘管電動產業即將進入巴拉圭市場,惟對巴拉圭消費者經濟能力仍具挑戰;電池(電瓶)與汽車考量條件不一;傳統汽車所需之電瓶可使用長達10年,惟摩托車所需之電池壽命則僅1至2年,爰使用成本較高。
A:今年4月底德州聖安東尼市議會核准一項獎勵投資方案,歡迎Tesla鋰電池之供應商Saueressig Engineering(匹茲堡Matthews International Corp.之子公司) 赴聖東東尼市投資。這項獎勵措施包括自2020年1月起10年內75%財產稅減免,該公司則同意在2025年前聘用50名年薪5萬美元之員工,並投入9百萬美元更新設備 Saueressig Engineering設計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電極體、電池板(fuel cell plates),多種用途之熱壓箔(hot-embossed foils) 市長Ron Nirenberg表示此舉可望將聖安東市打造成Tesla供應商群聚地。
A:繼智利於本(110)年2月完成全國5G頻譜基礎建設招標後,OECD就智利發展5G提出1份多達80頁之觀察報告,期能供智政府參考並加速5G建設。報告內指出目前智利發展5G所面臨之3大障礙及建議解決方案如下: (一) 主管單位眾多、程序繁瑣且適用法規不一: 1. 在智利申請建置5G需經都市及住宅部(Minvu)、交通部通訊次部(Subtel)及地方政府工程處(DOM)等單位審查,流程冗長且規定繁雜,且需要取得多項許可始得展開5G鋪設工程。 2. 5G建設許可雖適用全國,惟依據智通訊法規定,實際核准權力係由地方政府掌握,而各地方政府對於5G另有不同法規框架,與中央政府規定未進行調和。 3. 5G營運者被強制要求支付計畫總經費之30%,以補償及改善基地台周圍環境,導致建設成本高昂。 4. 建議解決方案:就遭地方政府工程處否決之申請案,應設置申訴管道及重審機制,並由通訊次部負起與地方政府協調之關鍵角色。另有關5G基地台之高額補償費,OECD則建議刪除。 (二) 中央及地方單位資訊不流通: 1. 目前未強制地方政府需向通訊次部提報轄區內之理想通訊設施建置地點。 2. 建議解決方案:地方政府工程處應與相關單位分享地籍資訊,將有助營運商評估適合5G設置地點;另就全國可供通訊設施用途之公有建築進行盤點,並登錄於全國資訊交換系統,以供各方查詢。 (三) 5G射頻對人體健康疑慮:智利民眾對於5G射頻是否影響人體健康仍有疑慮,且智利之無線通訊法規嚴苛,禁止於某些敏感地帶設置無線通訊設施。OECD建議智政府應舉辦全國性之說明會,以消除大眾疑慮及可能產生之各項阻力。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11 Biznes Polska, 波蘭的政策制定者已經消除發展歐洲國家儲能產業的法律和法規障礙。波蘭議會通過關於能源儲存的處理與定義的「國家能源法」修正案,波蘭議會443名議員投票贊成該法案,只有3名反對該法案,沒有棄權。波蘭能源儲存協會(Polish Energy Storage Association,PSME)會長Barbara Adamska向Energy-Storage.news表示,此全面性的法規為在各個電力系統區域使用能源儲存設施的可能性打開大門。此新規則涵蓋以Adamska會長所說的合理方式之儲電系統的許可,並消除儲能系統與電網連接時被「雙重收費」之問題。 因此,此新規則不是透過從公共錢包中獲得補貼或支持資金來獎勵儲能,而是透過減少儲能資產擁有者及營運商為連接電網而支付的費用。PSME總裁表示,新規則為波蘭創建一個廣泛的儲能產業創造機會,從技術及產品的開發到創造就業機會。 波蘭國有電力公司PGE表示,為實現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之前至少部署800MW的儲能設施。根據PSME引用的數字,到去年年底,波蘭的產消合一者(prosumers)數量已從2015年底約4,000家躍升至超過45萬家。波蘭還將針對混合再生能源裝置(hybrid renewable installations)進行拍賣-這些設施將合併至少兩種再生能源系統及一個利用率至少為60%的儲能設施。今年預計將在試點拍賣中招標源自1MW或更少的裝置及15MW的大型裝置約5兆瓦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