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於本(2021)年5月9日公告,沙烏地人力資源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HRSD)為落實內閣(Council of Ministers)禁止童工政策,已制訂並於奇官網公布相關作業要點。 MHRSD表示,政府禁止15歲已下之童工,惟13至15歲者可在相關法規規範及保護下,受僱於特定工時從事特定工作,前提是其受教權及育樂權應確保無虞。 沙烏地落實禁止童工政策亦係為了遵守國際勞工組織(ILO)第138及182號公約關於保護兒童之規範,同時提供兒童所需之教育及訓練,為其適齡時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5)月10日報導稱,豐田汽車擬訂明(2022)年度全球總産量將達1,040萬輛,主要係因考量全球疫苗接種範圍擴大將增加購車需求,以及半導體晶片不足問題亦可獲得解決,爰首次預訂突破1,000萬輛的生産規畫。 豐田汽車已將上述生産計劃轉知主要相關供應零組件廠商,明(2022)年度產能將較本(2021)年度生產950萬輛高出9.5%。以豐田汽車2022年度規劃內容來看,海外據點預定生產710萬輛,日本國內則為330萬輛,兩者均較2021年度呈現正成長。 目前半導體車用晶片供應不足問題,已成全球汽車廠商生産的障礙,據豐田汽車幹部表示,半導體晶片採購可望於明(2022)年回復正常,將不會對該公司造成不良影響。

A: 據日本NHK新聞本(5)月10日報導稱,有鑒於印度新冠疫情急速擴散蔓延,日本政府自本(10)日起加強對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等三國入境人員的邊境管理政策;主要係因印度新冠疫情持續延燒,連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40萬例以上,而單日死亡病例亦首度超過4,000人。 由於日本境內國際機場檢疫中心及東京都陸續確認印度變種病毒株感染例,因此日本政府自10日零時起加強對來自印度及其周邊之巴基斯坦及尼泊爾等三國入境人員之邊境檢疫對策。 迄今日本政府要求來自變種病毒流行之35個國家及地區人員入境後,需在日本政府指定的住宿設施滯留3天,並接受病毒篩檢。但從5月10日起,日本政府加強對來自印度等三國的入境人員的邊境檢疫對策,來自上述三國的入境人員需要在住宿設施滯留6天,並於入境後第3天及第6天接受病毒篩檢,若篩檢結果呈陰性者,可移動至自己住宅等進行隔離觀察。

A:出處:Dutch News , 2021/05/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Air France-KLM 本年第一季虧損15億歐元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 本年第一季Air France-KLM(法-荷航空公司)虧損超過預期,為15億歐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載客人數遽降75%。由於持續的旅行限制,本年第一季Air France-KLM僅載客480萬人次,遠低於2020年同期的1800萬人次。   本年4月初,法國政府撥給法航40億歐元紓困金,部分以新股形式提供,但荷航尚未達成協議。   由於歐盟執委會要求荷航交出Schiphol國際機場的起降權以換取未來的紓困,導致談判變得複雜化。法航必須在巴黎Orly機場返還18個航班。   2020年荷蘭和法國政府向該航空公司提供了104億歐元的貸款和擔保,荷航是荷蘭政府NOW工資紓困計畫的最大受益者。  

A:根據越南工商部之報告,本(2021)年4月份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24.1%,其中礦產開採成長1.8%、製造業成長49.1%。 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10%,其中製造業成長12.7%、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6.6%。 在二級產業中,若干產業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如:金屬生產成長37.9%、生產具引擎車輛成長32.9%、床櫃桌椅生產成長17.6%,機車生產成長16.9%。 若干主力工業產品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如軋鋼成長61.8%、汽車成長52.5%、電話零件成長29.2%、手機成長21.3%、各種電視成長20.9%、各種機車成長20%、各種啤酒及奶粉成長18.1%。

A:本(2021)年4月份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達409.4兆越盾,較去年同期成長30.92%。其中,貨物零售金額為324.2兆越盾(約140.95億美元, 1美元約為23,000越盾),成長22.21%;餐宿服務營業額達41.5兆越盾(約18.04億美元)、成長92.34%;旅遊業營業額達9,000億越盾(約0.4億美元),減少成長17.5倍;其他服務業營業額達42.8兆越盾(約18.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5.98%。 累計本年前3個月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約達1,695.6兆越盾(約737.2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02%。 其中,貨物零售金額為1,352.7兆越盾(約588.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8%,佔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之79.8%。其中,成衣成長11.8%,糧食食品成長11.5%,交通工具成長11.1%,文化教育物品成長9.5%,家庭用具設備成長5.2%。 餐宿服務營業額達164.5兆越盾(約71.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1%。 旅遊業營業額達3.98兆越盾(1.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9.2%。

A:據越南農業部之報告,本年前4個月越南農林水產品進出口總額達32.07兆美元,其中出口金額約達17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2%,進口金額約達149.3億美元,成長48.7%,順差為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1.1%。 其中,主要農產品出口金額約達59億美元,成長9.0%;主要林產品出口金額約達53.3億美元,成長50.9%;水產品出口金額達23.9億美元,成長6.1%;畜牧產品出口金額達1.25億美元,成長37.4%。 本年前4個月諸多產品、產品類出口金額大幅成長,如:橡膠成長100%,木薯及其製品成長24%,畜牧產品成長37%,木製品成長71%等。 關於出口市場佔有率,亞洲佔46.9%,美洲佔27.6%,歐洲佔10%,大洋洲1.4%及非洲1.4%。

A:越南頒布第18/2021/ND-CP號議定(以下簡稱18號議定),補充修正第134/2016/ND-CP號議定(以下簡稱134號議定)有關進出口稅之施行細則。新規定獎勵投資者投資越南,其中規定對進口來生產出口貨品之貨物得免進口稅。 18號議定針對134號議定第12條未規定之處已補充『進口來生產出口貨品之產品可在越南銷毀且實際上已在越南銷毀亦豁免進口稅』,俾與對加工品之規定一致。 具體而言,委託具有生產基地、機械設備之所有權或使用權之其他組織/自然人生產、加工產品的繳稅人亦可免稅。 進出口稅局之代表表示,上述規定(依總理2018年8月31日第25/CT-TTg號指示)係確保生產類型及加工類型之平等對待,惟同時確保能嚴謹管理、避免利用加工類型以不當目的進口免稅之貨物等詐欺行為。 進出口稅局提醒各企業有關第12條第1項a1及a2目之規定,實際落實該規定時繳稅人須參與生產之活動,加工者僅能加工一個或若干工段。第a3目規定繳稅人謹能將部分進口貨物(原料、物資)委託加工全部各工段。 進出口稅局代表舉例: 倘進口100公尺布料,僅能將40公尺布料(一部分)委託加工成成品之衣服,剩餘之60公尺布料進口者須自行作成完整之產品。 18號議定同時規定,繳稅人可在非關稅區或國外委託加工。 18號議定補充134號議定第12條第2項b目之規定,繳稅人將進口貨物委託持有公司章程資金或普通股股票總數之50%以上之組織加工後將產品交回以出口,則可對委託生產、加工之貨物免進口稅,以確保符合2014年企業法第189條之規定(母子公司之規定)。 18號議定亦補充、修正 “生產出口(sxxk)”類型之繳稅人將部分或全部進口貨物或將自進口貨物加工後之半成品委託其他組織/自然人在非關稅區或國外加工,則該半成品豁免出口稅,並對加工後再進口越南之產品實施稅務政策(與對加工產品之規定一致)。另外,18號議定規定繳稅人應結算免稅進口貨物之使用情況。 18號議定亦補充規定針對進口貨物來生產出口(sxxk),惟生產出之產品不出口或剩餘之進口貨物不出口等情況,繳稅人須申報新的報關單,向海關機關申報繳稅(稅率及計稅價值適用申報新的報關單時間點之規定)。 依18號議定第8條規定作為贈品之情況除外(符合第59/2018/ND-CP號議定第1條第12項之規定)。 進出口稅局表示,18號議定不僅針對在非關稅區內之進出口貨物補充規定,且亦補充現地出口人自貨物通關日起15天內須通知海關機關相對之現地進口貨物之報關單資訊。 另外補充規定以加工類型現地進口之產品可免進口稅,俾符合進出口稅法第16條6項之規定。惟,海關申報人以其餘類型申報,則須繳進口稅。 第18/2021/ND-CP號議定自本(2021)年4月25日起生效。

A:華爾街日報5月9日報導,美國本年4月就業人數僅增加26.6萬,遠低於預期的100萬人,美勞工部本年4月公布另份報告顯示美國有740萬個職缺,企業聘僱約570萬人。企業無法聘用足夠勞工恐影響美國經濟復甦,已引發美國兩黨激烈政策爭辯。 共和黨人士普遍認為聯邦額外失業補助過於優渥及申領期限過長,導致失業民眾沒有意願尋找工作,尤其是低薪勞工;拜登政府及民主黨則認為民眾擔心染疫、家中幼童缺乏照顧及晶片不足等問題係就業減少主因。 根據新冠紓困法案,美國失業勞工除原有失業補助外,尚可獲聯邦每週300美元的額外補助,導致平均失業金可能超過全職勞工的每小時15美元,領取時限並獲延長至9月。目前共和黨執政的南卡、蒙大拿州及阿肯色州已終止聯邦的額外失業補助。 美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表示,拜登政府正監測失業福利是否影響民眾工作意願,惟未發現任何數據可證明,強調拜登總統最近提出家庭及基礎建設等支出計畫均有助美國增加晶片生產與兒童照護,惟尚需國會同意。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policy-makers-cant-agree-on-causes-of-shortage-of-workers-11620585556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5)月8日報導稱,有鑑於美中貿易摩擦導致半導體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增加,日本防衛省前事務次長西正典及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在日本法人智庫組織(BGA)等共同彙整提出建言;為強化日美加強半導體產業合作,應以日本設計、美國製造的方式建立供應鏈,並設立「先進半導體研究所」,以擺脫過度依賴台灣晶片的現況。 上述提議以日本富士通公司開發之超級電腦「富岳(Fugaku)」技術基礎來設計半導體,並委由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廠商負責代工製造,透過日本設計、美國製造的方式打造穩健供應鏈,以減少受國際情勢拖累的機會。超級電腦「富岳(Fugaku)」核心之富士通CPU(中央處理器),現正由台積電(TSMC)公司製造。 此外,旨述民間智庫專家亦呼籲應讓「先進半導體研究所」成為日美兩國合作的溝通窗口。由於半導體晶片技術已成為物聯網(IoT)等重要產業的關鍵支柱,因此建請日本政府給予重點協助開發,尤其半導體產業的影響範疇,除家電及產業機械外,並已擴至電動汽車、國防裝備武器及各種消費產品零組件領域。 為強化未來日美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上述民間智庫專家亦建議下列三項必要原則,包括:(1)從長遠期而言,可提升國內外利益之技術研發及放寬法規限制;(2)建立與美國等友好國家同步的技術資訊管理;(3)對氣候暖化變遷因應對策有所貢獻。

A: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於本(110)年5月4日公告修正以商業為目的(包括繁殖、轉售與認養)進口8個月齡以下犬隻相關規定,以符合人道運送與動物健康規範,CFIA並公告本年5月4日至14日間暫停核發犬隻進口許可證,新規定將於本年5月15日生效。 新修正進口規定要點如下: (一)以單次入境許可證取代多次入境許可證,進口商須明確指出進口犬隻數量; (二)出口加國之犬隻須於出口前至少28日施打狂犬病疫苗(獲認可之繁殖業者除外),且在出口前須經內、外部寄生蟲治療; (三)進口商須提供自原產地至抵達加國最終目的地之旅行路徑資訊,包括進入加國之機場或陸路邊境站;進口商須於犬隻離開原產地前向CFIA完成預約,以利CFIA於犬隻進入加國之機場或陸路邊境站進行檢查作業; (四)針對空運進口之犬隻,進口商須具備CFIA核准之輸入後檢疫設施(post-import quarantine facility),以確保犬隻抵加後進一步檢查與(或)檢疫; (五)進口犬隻須出生於原產地官方獸醫師核可之犬舍,美國農業部之犬舍許可證將續適用自美國進口轉售(包括認養)犬隻。 本次進口規範修正係因上(109)年6月一班自烏克蘭起飛之烏克蘭航空班機在飛抵加國時,其貨艙載有約500隻法國鬥牛幼犬,其中38隻於抵達時已死亡,烏克蘭航空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成員,卻違反IATA之活體動物規範(LAR)。加國隨後禁止自烏克蘭進口8個月齡以下商業用犬隻,並由CFIA展開相關調查。        

A:一、菲媒報導,菲國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署長Eric Domingo頃表示,該署已於5月5日核准美國Moderna疫苗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申請。此前,取得菲國EUA之疫苗另包括美國輝瑞(Pfizer,1/14)、英國AstraZeneca(1/27)、中國科興(Sinovac,2/22)、俄國Gamaleya之Sputnik V(3/18)、印度Bharat Biotech研發之Covaxin(4/19),以及美國楊森(4/19)。 二、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5月5日表示: (一)菲國自4月29日至5月14日止,禁止自印度或過去14天曾有印度旅行史之旅客入境,該禁令亦包括菲籍人士。在該禁令實施前已抵菲之100多名旅客刻正接受隔離檢疫,其中6人呈陽性反應,政府已將其等確診樣本進行基因測序,以追蹤攜帶兩種突變之印度病毒株(B1617)是否已入侵菲國。 (二)菲國已有多起感染英國、南非及巴西變種病毒案例,大多數係海外回國菲人攜帶入境,因此政府應加強邊境管制,以阻斷變種病毒移入(註:菲政府於5月5日晚間宣布,除印度外,自5月7日至14止,禁止印度4個鄰國,包括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及斯里蘭卡之旅客入境菲國)。  

A:一、菲媒報導,菲律賓駐印度大使Ramon Bagatsing於5月2日表示: (一)鑒於印度疫情急遽升溫,一旦從印度起飛之商業航班恢復運作,菲政府將考慮接回在印度之菲律賓人。 (二)目前不可能撤僑,因印度沒有直飛菲律賓航班,且許多國家已經發布印度旅行禁令,因此安排撤離航班非常困難。菲律賓目前禁止在過去14天內從印度或有印度旅行史者入境菲國,以防堵印度雙重突變冠狀病毒移入。 (三)目前至少已有150名菲律賓人表示願意遣返。印度至少有73名菲律賓人感染COVID-19,其中2人死亡。

A: 國際律師事務所White & Case和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本(2021)年5月6日公佈國際仲裁調查報告,新加坡首次與英國倫敦並列為最受歡迎的仲裁地,該報告是由超過1,200名使用者選出心目中最佳仲裁地,以及針對包括科技的運用和仲裁員的多元性等其他與仲裁相關的議題發表意見,參與調查的仲裁地超過90個。最受用戶歡迎前5名仲裁地依序為新加坡與倫敦(同為54%)、香港(50%)、巴黎(35%)以及日內瓦(13%)。 新加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鞏固作為國際商業仲裁樞紐的地位,包括修改法令改善仲裁程序,以及提供完善的設施等。新加坡的排名不斷上升,2015年排名第4,2018年排名第3。部分受訪者表示,在選擇仲裁地時,會將當地信譽良好的仲裁機構視為額外的加分因素,例如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 依據調查,影響排名的前3大因素包括:(1)當地法院和法官是否支持仲裁;(2)當地司法體系是否中立和公正;(3)仲裁地過去是否能有效執行仲裁結果。另仲裁地能否迅速因應用戶需求,包括採納科技進行線上仲裁,或是讓當事人透過電子簽名接收判決也是用戶選擇仲裁地的條件。 疫情為國際仲裁帶來許多挑戰,科技能彌補部分缺口,促使更多用戶在疫情期間選擇利用科技來完成仲裁程序。White & Case合夥人Abby Cohen Smutny表示,疫情造成互動方面的挑戰,律師、客戶和團隊之間進行線上審訊、視訊和會議成為常態。 調查顯示,即使非「經常」或「每次」均用線上審訊室,72%受訪者表示「有時」會使用線上審訊室。相較2018年的調查,64%受訪者「從不曾」使用線上審訊室,14%「很少」使用。此外,若無法進行實體審訊,79%受訪者願意按照原定日期改為線上審訊,僅 16%選擇延期以便能親自到場參與審訊。

A: 新加坡人力部本(2021)年5月8日發表新聞稿表示,由於全球新冠疫情升溫,新加坡緊縮邊境限制和安全管理措施,使得建築、海事船廠及加工等行業人手短缺問題嚴重,營業成本亦隨之上漲,因此前述行業約1.5萬家公司自本年5月至12月將享有更多外籍勞工稅抵減,每名工作准證持有者的抵減額將從每月90星元調高至250星元。 去(2020)年上述行業的工作准證持有者總數已減少近6萬人或16%。人力部表示,雇主可考慮利用該回扣保留現有員工,並從較低風險國家和地區引進勞工。 人力部指出,建築、海事船廠,以及加工業對新加坡的發展至關重要,星國政府正與業者緊密合作,透過產業轉型藍圖推動業務轉型並減少對人手的依賴,以更好因應未來的衝擊。鑒於疫情持續對前述行業造成衝擊,人力部日前已宣佈為業界提供一系列援助措施,包括允許建築公司在中國勞工正式考取技術認證前先引進,並將分擔特定建築專案因疫情而增加的非人力相關成本,例如承包商購買與租用器材的費用等。 此外,人力部亦宣佈,本年5月11日起減少從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入境我國的工作證件持有者人數。少數早前已獲准入境的建築、海事船廠,以及加工業勞工,入境日期將延後至未來數周。新加坡也已暫停受理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勞工的新入境申請,但參與重要戰略發展專案和基礎建設工程者仍會繼續獲准入境。較高風險國家和地區係指除了澳洲、汶萊、中國、紐西蘭、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馬奎省Ngaphe鎮PinOo村,利用地下水成功地生產了一種義大利葡萄品種。村民們依靠農業、園藝及畜牧業為生。一株年輕的葡萄價值500緬幣。種植者還必須進行土地處理及系統灌溉。每英畝種植3,000多株葡萄,資本為1,000萬緬幣。葡萄種植於2020年2月開始,葡萄產量於1月開始。這些葡萄的批發價是每緬斤(1.6公斤)2,000緬幣,而在零售市場上每緬斤可以賣到3,000緬幣。種植者UZin Min Htike表示,他每天收穫大約60-80緬斤,可以賺到約20萬緬幣。,由於這也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因此他鼓勵那些熱心的種植者進行商業規模的種植。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實皆省瓜農及生產者出口協會副主席Wai Myint表示,實皆省西瓜及甜瓜價格下跌讓種植者感到沮喪。通常情況下,一卡車的西瓜會在兩三天內售罄。現在,1卡車的西瓜不可能在1週或10天內賣完。每天賣出的甜瓜不逾100或200個。但是,每天大約有1,000個西瓜供應。供應與需求是不相等的,因此,運甜瓜的卡車不得不在木姐第七英里及第五英里處排隊。先前在1或2天內售出的產品僅在10天后才售罄,瓜也不再新鮮。 去年,實皆省的西瓜及甜瓜種植者損失了約90%。因此,今年西瓜及甜瓜的種植較去年大幅下降。Wai Myint副主席續稱,今年對當地農民來說是可怕的一年。農民們甚至還沒有收回他們的資金。如果農民們能以每公斤4人民幣的價格出售西瓜,他們就不會失去利潤。實皆省每年種植大約2萬英畝西瓜及4萬英畝甜瓜,主要產自實皆省的Chaung-U 鎮。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曼德勒市場的交易員表示,芝麻市場低迷,4月底價格依然看跌。在春節之前,食用油作物市場一直發展緩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捲土重來,邊境安全得到加強,市場繼續面臨放緩。在國內需求的支持下,白芝麻及棕芝麻(White and Brown Sesame)品種的價格保持穩定。與此同時,國外市場需求較低。但是,主要運往外部市場的黑芝麻(Samone品種)價格略有下降。 2月4日芝麻的FOB(Free on Board)價為每噸黑芝麻(Samone品種)2,000至2,100美元,每噸白芝麻1,250至1,300美元,每噸棕芝麻1,150至1,200美元。Bayintnaung批發市場稱,4月29日,黑芝麻價格跌至每噸1,900至2,000美元。白芝麻價格在1,200-1,300美元之間,棕芝麻價格在1,100-1,200美元之間。曼德勒市場業者強調,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芝麻價格同比下跌20%以上。因此,種植者今年沒有賺取可觀的利潤。 通常情況下,緬甸將大約80%的芝麻產品出口到外國市場。中國是緬甸芝麻的主要買家,緬甸芝麻還銷往日本、韓國、台灣、英國、德國、荷蘭、希臘及波蘭等歐盟國家。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Mawtaung邊境檢查站表示,在泰國與緬甸的德林達依省共有邊境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中,該站對泰國邊境貿易出口超過進口。緬甸每年通過德林達依省的Mawtaung陸地邊境向泰國出口漁業產品,緬甸通常出口魷魚及其他漁業產品,生薑及農產品,從泰國進口消費品及建築材料。 儘管出現了第三波疫情,但貿易已恢復正常。Mawtaung邊境站的統計顯示,在本財年的7個月(10月至4月)裡,緬甸通過Mawtaung邊境向泰國運送了價值逾800萬美元的貨物,進口值則約150萬美元。Mawtaung距離德林達依省的丹老市約123英里。儘管過境在邊境貿易中具有積極的潛力,但並非所有季節都可以使用。泰國認為這只是一個特殊的臨時邊境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證券交易所(YSX)的月度報告顯示,與2021年3月相比,YSX的股票交易量在2021年4月攀升至42,964股,交易額為2.8億緬幣。2021年2月,該交易所交易了77,388股,總值4.42億緬幣。2021年3月,這一數字進一步下降至19,816股,價值1.1億緬幣。不過,與3月份的交易相比,4月份的市場有所上漲。目前,民眾都在保留應急儲蓄,而不是用於應對新冠肺炎危機及當前的政治形勢。 YSX的月度報告顯示,2021年4月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價值與2020年4月的數字(註冊股票173,808股,價值9.02億緬幣)相比大幅下降。目前,六家上市公司—FMI、MTSH、MCB、FPB、TMH及EFR的股票正在交易所交易。至於股票數量的增加,上個月的股票價格比前幾個月下降了。FMI的每股價格在2021年3月降至9,100緬幣。同樣,MTSH的股價跌至3,400緬幣。MCB、FPB及TMH的股價分別跌至8,000緬幣、19,500緬幣及2,700緬幣。上個月EFR的股價收於3,050緬幣。在新冠肺炎危機及政治變革的背景下,緬甸證券市場繼續運行,交易沒有中斷。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