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南美州刻正興建連結大西洋及太平洋之兩洋(Bioceanic)公路走廊,跨及數個國家,興建完成後對巴西向亞洲出口時程可減少12天,另對紙漿及肉類出口每年可節省運費7500萬美元,且區域內貿易亦可望增加。該走廊將連接巴西南大草原州經巴拉圭和阿根廷至智利港口,預計將於2023年完工。 亞洲國家高需求已成為全球貿易最活力區域,因此,巴西除大西洋航線外,需具另一貿易路線越來越重要,且航運價格上漲加劇建立更短航線需求,例如巴西出口全球46%桉木漿,而南大河州又佔25.9%,因此該產品將是兩洋公路走廊受益產業之一。此外,2019年南大河州出口2.017億美元雞肉,主要出口至亞洲和中東,另該州還是巴西第3大牛肉生產來源。該走廊還可降低巴西進口肥料、手機和電子產品等進口成本,同時可加強區域內貿易,例如,便利智利鮭魚送達巴西,以及巴西對其出口肉品等。

A:巴西全國商品服務和旅遊聯盟(CNC)近日表示,預計今年母親節期間巴西零售市場營業額將達到122億巴幣,比2020年82.6億巴幣成長47%,惟與2019年相比則下降1%。 2020年母親節期間零售業因疫情幾乎下降33.1%,是有史以來最大跌幅,其中服裝、鞋類和配飾銷售業績比2019年下降62.7%,另今年該類商品零售額預計可成長一倍。

A:根據OECD 4月30日發表之最新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報告,去(2020)年全球外人投資流量暴跌至8,460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減少38%,為2005年以來最低。該金額僅佔世界GDP之1%,更創1999年以來最低比重。   流入OECD地區金額驟減51 %,部分原因係瑞士與荷蘭大量撤資。由OECD流出金額亦減少48%,為2005年以來最低,主要也是受荷蘭境內企業大量撤資之影響。   由於去年下半年中國與印度經濟反彈,非OECD成員之G20經濟體FDI流入量僅減少9%,部分經濟體FDI流出量則大幅減少49%。   此外,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FDI之最大目的地,FDI流入量分別達2,120億美元及1,770億美元。緊隨其後為印度(640億)與盧森堡(620億)。外人直接投資前三大流出來源國依序為盧森堡、美國及日本。其中美國流出量持穩,但排名第3的日本與第4的中國去年FDI流出量較前年明顯減少。   去年OECD地區外國子公司利潤收益匯回區外母公司( FDI Income payments)減少15%,另一方面,母公司設於OECD區內,其海外(子公司)投資利潤收益(FDI Income receipts)亦減少16%,報告指出,OECD國家之FDI收益在2018年登頂後,2019年開始下滑,可能已反映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去年更受疫情連累再下跌,情勢幾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相近。   跨境併購方面,去年已開發經濟體成交總額較前年減少12%,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emerging markets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EMDE)之跨境併購成交總額則因下半年反彈而較前年增加4%。其中已開發經濟體之跨境併購於去年下半年開始反彈,該趨勢延續至本(2021)年第一季,分析指出,成交併購案多屬醫療保健與科技領域,如今年再無其他重大撤資變數,可望帶動年度外人直接投資流量成長。

A:根據CNBC本(2021)年4月29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 指出2020年有約300萬輛新的電動車登記註冊,與2019年相比成長了41%,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受疫情影響,全球車市下降16%,2021年第一季的電動車銷量近乎為2020年同期的2.5倍,並預計2030年電動汽車、電動公車、電動貨車及電動卡車的數量將會達到1.45億輛。 IEA表示電動車對於解決氣候及能源的要求影響了市場,配合各國政府獎勵補助,2020年消費者在電動車的消費相比2019年增長50%,銷售量顯示電動車已受消費者選擇,根據IEA的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若各國政府大力推動國際能源及氣候目標,全球的電動車數量將再增加,在未來10年可望達到2.3億輛。 各國為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皆期望增加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汽車使用量,英國已宣布計劃2030年起停止銷售新型柴油或汽油的車輛,同時歐盟亦希望2030年時至少有3000萬輛零排放的汽車在道路上使用,為面對這些目標及與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競爭,眾多主要汽車製造商正尋找增加電動車供應量的方法,上個月福斯汽車否認與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並宣布在未來10年將於歐洲建立電動車電池工廠,並擴張在歐洲、北美及中國的充電設施。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4/29/global-electric-vehicle-numbers-set-to-hit-145-million-by-2030-iea-.html

A:根據CNBC本(2021)年4月30日報導及紐約州公告,紐約州州長宣布紐約市於5月再次放寬針對疫情的限制,使紐約市與紐約州其他地區的規範一致,5月3日起取消酒吧的座位限制,5月7日起室內用餐及美容美髮業的客容量將增加至75%,5月15日起健身中心客容量亦增加至50%,所有宵禁將於5月31日解除,但仍應遵守社交距離及配戴口罩。 州長宣佈將廢除因疫情所頒布的行政命令「聚集防疫策略」(Micro-Cluster Strategy),放寬限制有助於保護民眾健康及本土企業,餐廳為疫情下影響最為嚴重,根據紐約市主計長表示,2020年3月開始對酒吧及餐廳的限制造成經濟衝擊,截至2020年7月,共約1200家餐廳永久停業。 紐約州的新冠陽性率與住院率持續下降,且根據紐約市衛生部門表示已有30%的市民完成完全接種疫苗。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4/30/new-york-city-indoor-dining-capacity-to-increase-to-75percent-in-may.html?&qsearchterm=new%20york%20city%20indoor https://www.governor.ny.gov/news/governor-cuomo-announces-new-york-city-indoor-dining-will-expand-75-percent-capacity-beginning

A:根據紐約時報本(3)日報導及紐約州政府公告,紐約州、新澤西州及康乃迪克州將於5月19日起解除大多數疫情限制,5月10 日起紐約州戶外聚會活動人數限制將放寬至500人,室內聚會活動人數限制放寬至250人,5月17日起紐約市將恢復24小時地鐵服務,5月19日起紐約將取消室外民眾聚會活動限制及將限制放寬至50人,大型室內場所的客容量提升至30%,大型室外場地客容量則提升至33%,同時仍需維持社交距離及配戴口罩,亦要求參與者須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或近期新冠陰性檢測報告,紐約州州長表示為鼓勵民眾施打疫苗,若所有人皆出示已完成完全接種疫苗證明或新冠檢測陰性報告,則可無需遵守社交距離的規範。 因疫苗接種率增加,新冠陽性率和住院率亦持續下降,三個州的疫情限制將放寬,並將採取更多措施重新開放經濟活動,以恢復正常生活為目標,同時表示民眾及企業應繼續採取防疫措施及接種疫苗,避免疫情再次惡化,另外康乃迪克州今日更宣布5月19日起將解除所有疫情限制。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5/03/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cases https://www.governor.ny.gov/news/governor-cuomo-governor-murphy-and-governor-lamont-announce-significant-easing-covid-19

A:根據CNBC本(2021)年4月29日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對美國24種產業957間公司調查顯示,超過60%公司要求員工提供接種疫苗證明,約42%公司將不允許未接種疫苗員工返回公司上班,甚至終止雇用關係,且目前約70%受訪者正接受新冠檢測,主要為雇主強制要求。展望未來,約66%雇主允許員工於2021年前在家全職工作,約73%雇主在疫情結束前提供彈性上班,約73%雇主則希望員工每週至少20小時至辦公室工作。 另美國員工普遍關心個人健康、感染風險及工作環境的安全,約38%員工有意願最終但非立即回到辦公室,約25%員工無意願返回,顯示新冠疫情已改變傳統辦公室環境,員工盼在安全無虞情況下恢復正常,另多數員工期望待由政府或衛生機構宣布允許重返辦公室工作;約47%員工表示,若全體員工皆已接種疫苗,有意願重返辦公室工作。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4/29/most-us-companies-will-require-proof-of-covid-vaccination-from-employees-survey.html

A:華爾街日報本(2021)年4月29日報導,由於AZ先前出現施打疫苗後引發血栓問題,美國FDA迄未核准AZ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目前AZ仍在蒐集申請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所需的測試資料,原定4月中旬提出的申請恐將延至5月中旬。 現階段AZ正專注解決施打疫苗後所出現的血栓案例,歐洲監管機構及製藥商正針對血栓症狀病例進行研究,並表示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大於接種疫苗出現血栓的風險,但仍建議年輕人不要施打,降低發生嚴重疾病及死亡的風險 目前AZ疫苗雖已在歐洲、亞洲及拉丁美洲大量施打,惟美國官員已公開表示美國已購買足量的其他品牌疫苗,並不需要AZ疫苗,但AZ仍盼透通過FDA審核提升AZ的聲譽、增強其他地區對AZ疫苗的信心及加速全球接種疫苗,目前數據顯示AZ疫苗有效率為76%,已超過FDA先前制定50%的標準,惟仍低於輝瑞及莫德納疫苗超過90%的有效率。 美國白宮於本週表示倘AZ通過FDA安全審查,將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分享6,000萬劑AZ疫苗,許多國家亦期待較便宜且更易運送及保存的AZ疫苗,另AZ先前雖承諾無償提供30億劑給貧困國家,惟因生產問題及出口限制迄未履行承諾。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astrazeneca-struggles-with-data-needed-for-covid-19-vaccines-approval-11619721317

A:       墨西哥羅培茲總統於本(2021)年4月30日表示,墨西哥國家地理統計局公布2021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僅微幅成長0.4%,主要原因在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所致,但墨經濟並未崩跌,最重要的是總體經濟仍維持平衡,墨幣並未貶值,通膨仍處於平衡狀態,並持續創造就業。        2021年第1季經濟成長幾近停滯,主要原因除疫情外,2021年2月美國德州大風雪間接波及墨西哥天然氣供應短缺及停電,亦影響今年第1季經濟表現。

A:  如果說在疫情爆發的第一年,舊金山的居民紛紛逃離這個城市,去負擔得起的地區尋找更寬敞的住房,那麽隨著城市的逐步重新開放,新病例數量的持續降低,以及疫苗接種率不斷攀升,出走的洪流已經慢慢放緩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美國郵政局的數據記錄了將地址從舊金山的郵政編碼改為美國所有其他郵政編碼的家庭數量。 2019年,遷出該市的地址變更申請比遷入該市的申請多出約2萬2000份,每月接近2000戶。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疫情大流行,加州頒布了居家令。僅僅在那個月,從該市遷出的地址變更單就比遷入的多出4300份,與上一年同比更多出一倍。 4月、5月的遷出率同樣很高,然後在夏季的幾個月裏,遷出率更是激增。遷移在2020年8月達到高峰,申請向外更改地址的家庭比向內多了8000戶。 到2020年底,從舊金山凈遷出的家庭比2019年增加了近三倍,從該市提出地址變更申請的家庭比進入該市的家庭多了近6萬1000個。 然而,在8月達到頂峰後,凈遷出量呈下降趨勢。該市在10月出遷6200戶,12月4400戶。從2021年1月到3月,它平均每月流失約3100個家庭。如果趨勢繼續下去,遷出人數將很快恢復到接近2019年的水平。 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主管考恩(Greer Cowan)表示,這些數據表明人口遷出可能是暫時而非永久性的,舊金山的房租在3月和4月上漲,支持了這一理論。冠狀病毒病例數的減少和疫苗接種率的上升,似乎已經阻止了遷徙者的外流,這是城市開始復甦的跡象。 但對於舊金山來說,這種復蘇將取決於該市是否能讓其工人生活相對負擔得起。 「現在很多人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這個地區是否能讓人們能夠負擔得起,是確保人們是否願意在這裏生活和工作的關鍵,」考恩說。 矽谷領導集團的首席執行官托馬斯(Ahmad Thomas)補充說,該市還需要提高雇主們的負擔能力,來抵制其他州低企業稅率對他們的誘惑。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  金融時報報導,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和花旗(Citigroup)在內的部分美國大銀行最近採取罕見的「拒絕存款」步驟,建議大型法人客戶將現金自存款帳戶提出,轉入貨幣市場基金。 通常銀行收到的存款多,代表景氣好,銀行能做更多放款業務。但在疫情期間,因為美國財政刺激措施和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大量現金湧入銀行,存款雖激增,市場卻沒有相對應的貸款需求,銀行面臨成本增加、須提高資本以滿足資本適足率的難題。但如果法人客戶把錢轉進貨幣市場基金,是透過資產管理部門操作,不會被納入槓桿率的計算。 「拒絕存款」對銀行來說是罕見行為,摩根大通財務長Jenn Piepszak表示,這些舉措「長期來說不利於體系」。但其他放款業者可能很快會跟進。 財長葉倫4日坦承,政府為了提振經濟而擴大財政支出,可能意味著,利率在某個時間點必須調高,以避免經濟過熱。 葉倫參加the Atlantic活動的內容在4日播出,她說,「利率可能必須小幅上升,以確保我們的經濟不會過熱」「就算相較於經濟規模,加碼的支出(規模)相對較小,也可能導致利率非常微幅的上揚」,「但這些是我們經濟保持競爭力與生產力所需的投資」。 她也重申,她大致上不擔心通膨會成為問題,若通膨果真成為問題,也有工具可因應。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依據智利媒體水星日報報導,智利天主教大學刻正研議與中國大陸科興生物公司(SINOVAC)合作,在智利生產新冠病毒疫苗,並研發供3至16歲未成年人施打之新冠疫苗。 智利天主教大學校長Ignacio Sanchez接受水星日報訪問表示,科興盼在南美洲建置疫苗生產線,以就近供應拉美地區,經評估後認為智利為理想合作夥伴,爰向該校提出共同研究方案,並研議設立疫苗製造工廠之可行性,疫苗研製地點除選定首都聖地牙哥外,亦規劃藉由智利天主教大學與Antofagasta大學之校際合作協議,在智利北部進行疫苗研發。雙方已歷經數月就合作項目進行討論,未來2至3個月應可達成協議。 另智利天主教大學亦與科興合作研發供3至16歲未成年人施打之新冠疫苗,目前已進入疫苗試驗第3期階段,將在智利徵求5,000名未成年民眾進行臨床試驗,盼本(110)年10月前完成開發,於年底前開始未成年民眾之疫苗接種。 該報導並指出,智利天主教大學與科興具長期合作關係,該大學於科興疫苗開發期間曾協助徵求2,300名臨床試驗者,促成智利政府與科興公司達成3年內以25%價格優惠取得2,000萬新冠劑疫苗之協議,迄今智利已取得逾1,260萬劑科興疫苗。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Nuevo Siglo日報電子版(2021.05.05)、El Espectador日報電子版(2021.05.05)   哥倫比亞自今(2021)年4月28日開始的全國罷工抗議活動持續延燒,昨(4)天晚間哥京波哥大騷亂再次擴大,共有91人在衝突中受傷,包括19名警察,哥京計有25個警察巡邏站遭破壞,其中1個巡邏站遭縱火焚燒時站內尚有10名警察,均因此受傷,此外,數百輛公車、公車站、公路收費站、商家等亦遭不等程度之破壞。   鑒於罷工事件愈演越烈,哥國總統Iván Duque先前已於5月2日宣布撤回於4月份提交國會審查之稅改草案,這也是此次罷工抗議團體最主要的訴求,哥國財長亦因此請辭下台,惟罷工抗議活動仍持續,5月4日哥京騷亂更再次擴大,聯合國、美洲國家組織、及部分歐美國家,均呼籲哥國政府及警方避免採取過於激烈的鎮暴行動,以避免傷亡擴大,依據哥國官方資料,全國至少已有19人在抗議衝突中死亡,另有數十人暫時失蹤。   由於罷工事件仍無緩和跡象,Duque總統5月5日再次表示,將指派政府高層代表與10位罷工團體代表展開協商,盼能在15天內取得相關議題之解決共識,儘速結束此次罷工抗議事件,目前罷工團體訴求主要包括:撤回醫改草案、加速全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每月給予相當1個月基本工資之基本生活保障補助(約260美元)、保障農業及工業等生產事業營運、提供中小企業營運支援、免學費政策、停止以可能危害人體的有機磷除草劑(Glyphosate)作為根除非法古柯種植之手段、解散鎮暴警察單位等多項議題。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1.05.05)、El Espectador日報電子版(2021.05.04)、Portafolio財經日報電子版(2021.05.04)   哥倫比亞政府今(2021)年4月份提交國會審查之財稅改革草案,由於引發哥國民眾反彈,多數在野黨亦表示反對,更成為4月28日全國大罷工事件之導火線。該版草案爭議最大的部分為擴大應課徵加值稅(IVA)的貨品及服務項目、擴大應納個人總合所得稅之自然人範圍,該2項目係該版稅改草案最主要的增稅來源,卻也是對一般民眾衝擊最大的部分。   由於各界反彈擴大,哥國總統Iván Duque已於5月2日撤回該版稅改草案,財政部長Alberto Carrasquilla更因此辭職下台,新任財長由原商工暨觀光部長José Manuel Restrepo接任,將於徵詢各界後再次提出新版稅改草案,目前初步擬定之新版草案,增加稅收目標由前版草案的23兆哥國披索(COP)(約60億美元),降為14兆披索(約36億美元)。   Restrepo財長表示,新版稅改有3項主要目的,1、確保提供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之個人及企業的各項社福及補助支出財源無虞;2、向國際社會傳達哥國政府將保障並維持國家財政健全之訊息;3、促進疫後經濟之復甦與重啟。新版稅改草案,將不擴大應課徵加值稅貨品及服務之項目,亦不增加對中產階級課徵所得稅。主要增稅對象,將轉向以富人及企業為主,可能增稅措施包括:暫時性調高企業營所稅、延長臨時性課徵資產稅之期間、暫時性調高股利所得稅率、提高高所得者所得稅率。此外,新版稅改草案,亦將包括加強政府樽節及稽查逃稅等措施。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05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波蘭Ursus公司再次陷入破產邊緣。根據這家在波蘭證券交易所(WSE)上市的公司之最新財務報告,這家拖曳機及巴士製造商已於2020年關閉,淨虧損達到5,670萬波幣。去年,該公司銷售額4,400萬波幣,因此虧損超過其銷售。該公司管理委員會將其歸咎於疫情大流行,大流行切斷公司的供應。   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在艱困地掙扎。去年,該公司提出重組程序,但在4年期間內沒有完成。現在,該公司正試圖透過有糾正作用的程序來避免破產。問題在於,借方傾向於終止貸款。波蘭工業發展署(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 和mBank銀行已分別要求賠償1500萬波幣和1800萬波幣。此外,Ursus公司還將向金融監管局(Financial Supervision Authority ; KNF)要求賠償損失,該機構在兩年前以涉嫌違規行為通知檢方。檢察官沒有發現任何違反法律的痕跡,但KNF堅持其指控。根據Ursus的說法,這種行為是為了破壞公司的狀況而進行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05  Biznes Polska,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最大石油集團 PKN Orlen公司已開始就加氫站進行選擇承包商的程序。該公司將在波茲南(Poznan)及卡托維茲(Katowice)建造首批為公共汽車及小客車提供服務的加氫站。今年稍晚,該公司將開始在Włocławek建立一座氫氣中心( hydrogen hub)。   發展替代燃料的生產及分銷是ORLEN 2030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氫站的建設是ORLEN集團全面性氫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包括在Trzebinia、Włocławek及Plock.建設用於生產高純度氫氣的中央資源。它們的總氫氣生產容量將超過1,000公斤/小時。 Trzebinia的氫氣中心正在建設中,將於2021年底啟用。與Włocławek氫氣中心建設相關的投資正處於採購程序的最後階段。該公司計劃今年開始建設。   加氫站位置的選擇是與對發展零排放公共交通感興趣的地方政府達成協議的結果。因此,這項由ORLEN集團生產的氫氣提供動力的投資,將從啟用之日起對市政運輸系統提供商業上使用的燃料。據估計,根據運輸機構全部車輛中可用的公共汽車數量,每個地點對氫氣的需求量將達到每天450-600公斤氫氣。加氫站將位於ORLEN公司營運中的加油站,在波茲南的Warszawska街及Katowice的Murckowska街。各該站都將為小客車及公共汽車的加氫站。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05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 Forbes Polska   去年,波蘭頂級健康科技公司的市值增長2倍以上。Forbes Polska期刊報導稱,在此期間,沒有其他行業看到如此驚人的增長。根據Forbes Polska發布的波蘭最大健康科技公司報告,這25家頂級健康科技公司的價值總計達53億波幣。自那時以來,其價值已達118億波幣。這種增長的一部分是由投資者籌集的新資本流入所產生的。   2020年排名前25名的醫療技術公司中,沒有1家損失價值。其中有4家的估值超過10億波幣。今年排名第一的贏家Celon Pharma公司是去年唯一一個超過10億波幣門檻的公司。今年,Celon Pharma公司的市值為22億波幣。 Celon Pharma公司創始人Maciej Wieczorek也是Mabion公司的共同創始人,Mabion公司最近與Novavax公司簽署有關在波蘭生產由美國製造商開發的COVID-19疫苗的協議。這項交易使Mabion公司能夠彌補因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rheumatoid arthritis drug)註冊延誤而造成的損失,並利用其在建立自己產品過程中所開發的技能。   同時,Celon Pharma公司一直在華沙附近的創新實驗室研究一種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Maciej Wieczorek希望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的臨床試驗能於明年開始。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前景。因此,去年Celon Pharma公司估值的增長是對其他藥物研究進展的回應,這些藥物包括針對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哮喘(asthma)、糖尿病(diabetes)、乾癬(psoriasis)及腫瘤病(oncological conditions)的治療方法。波蘭健康科技產業的所有領導者都可以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擁有眾多計畫。   排名第二,第三的是Paweł Przewięźlikowski擁有的企業:Selvita公司及Ryvu公司。Selvita公司致力於為外部客戶提供外包服務,而Ryvu致力於研發用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的創新藥物(SEL24和SEL100)。同時,由Marcin Szumowski建立的OncoArendi公司是新藥研究的領導者。 2020年11月,OncoArendi公司與比利時公司Galapagos簽署波蘭醫學史上最大的合作夥伴協議。該合約價值14.8億波幣,涉及肺纖維化藥物(pulmonary fibrosis drug )OATD-01的開發。   波蘭健康科技產業的領導者也參與診斷設備的開發。其中包括由Piotr Garstecki教授創立的Scope Fluidics公司,該公司應用PCR方法開發用於檢測病毒及細菌的PCR/ ONE系統及開發用於檢測細菌對抗生素敏感性的BacterOMIC。一些企業例如 Marek Dziubiński的Medicalgorithmics公司及MedApp公司等代表醫學與新的IT技術結合的新趨勢。MedApp公司的合作夥伴包括GE公司和Microsoft公司。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04 /05   Polish News Bulletin, PAP, IAR, wnp.pl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5月4日週二表示,就來自印度、南非及巴西的旅客而言,即使接種疫苗也不能免除檢疫隔離規定。Niedzielski部長補充表示,對於來自上述國家的旅客,該部將依循美國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衛生檢查單位負責人報告稱,波蘭衛生服務部門已經與邊防局合作一個多星期,以監控從轉機航班(從印度或巴西至波蘭沒有直飛航班)來訪的旅客。Niedzielski部長表示,在檢測發現疫情之後,衛生檢查單位將對其進行特別監視,並監測感染者的病程。   另據波蘭新聞局( PAP)及公共無線果播電台(IAR)報導,波蘭官方證實,波蘭有兩個印度冠狀病毒變種,共有16個此類COVID病例。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警告稱,新的冠狀病毒突變可能是引發新一波感染的因素。Niedzielski部長稱,在波蘭爆發的印度變種病毒病例之一是在首都華沙附近發現的,另一個病例是在南部城市卡托維茲(Katowice)發現的。   Niedzielski部長宣布,從印度以及巴西及南非抵達波蘭的每個人都必須自動進行檢疫隔離,並且在越過邊界48小時內進行的COVID檢測結果將不會免除此一檢疫隔離規定。Niedzielski補充表示,最近從印度抵達的1位旅客在48小時內接受檢測,結果是一切正常(all-clear)。   波蘭衛生部官員在週二發布單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有2296例及28例死亡病例,使該國在大流行期間累計的總確診病例數達到2,808,052例,死亡病例數為68,133例。而在 4月1日,波蘭衛生部確認單日確診病例數達35,251例,這是自大流行一年多以來的最高的單日確診記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05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04.05.2021   波蘭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委員會(UOKiK)對美利達在波蘭之公司(Merida Polska)提出指控。據該機構稱,由於美利達的經營模式,限制消費者在網上購買該公司品牌產品的選擇範圍。Merida Polska擁有在波蘭經銷Merida自行車的獨家代理權,UOKiK發現,有實體店面的自行車銷售業者,只能在其網站上展示自行車,並允許客戶下單,而無交貨選項(顧客必須上門取貨)。另外,經銷商不得通過Allegro等線上平台出售自行車。根據UOKiK的說法,這種做法不利於經銷商間的競爭,因為消費者不太可能親赴偏遠的城市去購買自行車。因此,儘管其他地方有更便宜的商品,他們也被迫購買所在地區可得的商品。競爭監管機構強調,消費者無法利用網購所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優惠,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價格上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05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取材自FORBES, 29.04.2021   Ever Given貨櫃船擱淺導致蘇伊士運河航運受阻以及COVID-19大流行對供應鏈的破壞,導致歐洲的政治人物和企業開始考慮縮短供應鏈並放棄零庫存生產模式(just-in-time supplies)。這一變化可能對波蘭及其物流部門有利。   過去幾年,波蘭倉儲業持續蓬勃發展。仲量聯行(JLL)波蘭工業部門負責人Tomasz Mika表示,倉儲業一直是波蘭房地產市場的主要趨勢之一。2018年波蘭是歐洲倉儲空間需求最高的三個國家之一。它也是歐洲大陸第八大倉儲空間供應國。COVID-19大流行不但沒有削弱波蘭的地位,反而加強它的地位。2020年,波蘭出租的倉庫面積達到創紀錄的500萬平方公尺。波蘭在競爭最激烈的倉庫市場中保持前三名的地位。   M氏解釋,波蘭成功因素包括:中東歐地區心臟地帶的優越地理位置,具有吸引力的房地產投資和良好的基礎設施。M氏認為,波蘭具備成為該國以及歐洲西部和南部發貨中心的出色條件。此外,波蘭擁有大量的勞動力儲備,並且倉庫空間的飽和度很低(每人0.5平方公尺)。開發商和物流公司不再將地點選擇限制在五個最大的城市,而是尋找較未引起注意的地方,例如S3公路沿線的中型城市和城鎮。這些地點提供極具競爭力的條件,吸引頂級零售連鎖店,物流運營商,製造商和快速消費品公司(FMCG)。M氏毫不懷疑波蘭的優越地理位置已幫助波蘭物流業抵禦COVID-19大流行的負面影響。   Panattoni執行長Robert Dobrzycki指出,歐洲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發展促成波蘭物流業的成功。所有國家對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的需求都在增加。波蘭得益於德國電子商務部門的增長,而德國目前是歐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據Panattoni觀察,波蘭製造業者對工業和倉庫空間需求所佔之比重增加。D氏表示,這與供應鏈縮短的趨勢有關。Tomasz Mika承認,波蘭將從這趨勢中受益。但將生產線從亞洲轉移到歐洲的問題更複雜且成本不菲。因此,供應鏈分散對波蘭的影響尚待評估。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