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越南財政部稅務總局本(2021)年4月20日已發行第05/CD-TCT號電文要求即時落實第52/2021/ND-CP號議定,延長本年稅捐、土地租金期限。 根據上述規定,屬可延期繳交稅務之對象提交稅務申報文件的同時,提交可延期繳交各不同階段、各種稅捐之申請文件。 提交延期繳交稅務之期限為本年7月30日。 第52/2021/ND-CP號議定規定本年稅捐及土地租金繳交之期限如下: 對本年3月至6月份以及第一及第二季之增值稅延期5個月; 對本年7月份之增值稅延期4個月,對本年8月份之增值稅延期3個月; 對本年營業所得稅計稅期企業暫時繳交第一季及第二季營業所得稅,延期3個月; 個體戶、經營之自然人最晚於本年12月31日繳交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本年第一期土地租金延期6個月。
A:紐約時報報導,拜登總統已於4月27日簽署行政命令調高聯邦政府約聘員工最低時資至15美元,該行政命令預計將於明年初生效,而目前聯邦最低時薪10.95美元係歐巴馬政府2014年通過。此外過去領取小費的聯邦約聘員工,雇主可僅支付每小時7.65美元,未來均將統一調整為每小時15美元。 白宮經濟學家認為,調漲薪資不會導致重大失業情形,亦不會使納稅人多花錢,強調調漲薪資可提升員工生產力及降低離職率,該行政命令將會間接影響其他雇主調漲薪資以爭取員工。 美國聯邦眾議院曾通過法案預計於2025年將聯邦最低時薪調高至15美元,惟遭參議院否決。另拜登總統本年初規劃將調高聯邦最低時薪15美元納入1.9兆美元紓困法案,俾儘早透過民主黨掌握的參院以簡單多數決通過,惟遭參議院立法程序官裁定本案不適用簡單多數的表決方式,導致遲無法實施。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business/economy/biden-minimum-wage-federal-contractors.html
A:一、菲國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署長Eric Domingo頃表示: (一)美國Moderna藥廠於4月26日向該署申請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該疫苗保護力達94%,共需施打2劑,間隔28天。菲國前已與該公司簽署2,000萬劑之3方(Tripartites)採購合約,其中菲政府將獲1,300萬劑,私營企業獲700萬劑。首批20萬劑預計於6月15日抵菲,倘順利取得該署核發之EUA,運抵菲國後可立即展開施打作業。 (二)此前,美國輝瑞Pfizer(1/14)、英國AstraZeneca(1/27)、中國科興Sinovac(2/22)、俄羅斯Gamaleya Spuntnik V(3/18)、美國楊森(Janssen)(4/19)及印度Bharat生技(4/19)之COVID-19疫苗皆已獲菲國之EUA。 二、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4月26日表示,該部部長Francisco Duque傾向馬尼拉都會區(NCR)與鄰近4省於4月30日「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Modified Enhanced Community Quarantine, MECQ)措施到期後,再繼續延長該措施1個月至5月底止,以緩解醫護人員之重擔。D部長認爲,近日疫情雖略呈減緩趨勢,惟醫院仍需照顧大量病情嚴重患者且加護病房爆滿,醫療體系緊繃,相關醫衛團體仍強烈建議應續維持較嚴格之社區隔離措施。NCR地區之17名市長對此則意見分歧,將進行討論,整合立場。
A:來源:ABC News、7 NEWS 日期: 2021/4/27 受西澳州政府已於昨(4/26)凌晨解除州封鎖,維多利亞州衛生廳廳長Martin Foley表示,維州政府將於今(4/27)凌晨放寬西澳州熱點疫區Perth市及Peel 地區旅遊限制。從今(4/27)晚上,維州將把西澳列為移至橙色地區,允許入境維州,但需隔離14天直到得到陰性檢測。維州目前規劃除本國旅客返國外,將同意於5月放寬符合規定之每週120位國際旅客或學生入境,並將另規劃現有檢疫系統外之隔離酒店供隔離檢疫。 從5月24日起,將允許國際學生,外國演員和電影製片組或小型商業團體,以及大型活動的組織者進入維多利亞州,由維州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該計劃,惟仍需得到澳洲聯邦政府的批准。 稍後總理Scott Morrison亦宣布因印度疫情嚴重爆發,將自即日起至5月15日暫停來自印度之直航班機,惟將續提供印方所需之呼吸器及醫療用口罩等防疫物資。 F廳長表示,澳網的成功舉辦已鼓勵向更多國際人士開放邊境。維州將據公共衛生專家建議並歡迎國際學生歸來,並針對國際學生及旅客設計專門的隔離計劃。5月份開放國際學生入境,將會超出維州原本每週1,000名國際旅客限額上限,將待聯邦政府批准後施行。 另西澳州長Mark McGowen今(4/27)日在與衛生安全部門討論後,同意放行79位返澳隔離旅客入境,其中有78位旅客皆曾待過印度,另於4月24日搭乘馬航MH125由吉隆坡入境旅客中亦有4名確診。惟渠表憂心,若確診人數增加,恐讓西澳再次封鎖,3天的封鎖初估已使商業損失近7000萬澳元。而印度現今每日有超過將近30萬人確診,加上印度將封鎖邊境,若大量湧入西澳,將使西澳隔離旅店系統癱瘓,係建議聯邦政府暫時禁止印度航班入境。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頃表示,馬國盼於本(2021)年10月獲內閣授權,以確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方向。 馬國貿工部自去(2020)年以來已開始與業界及利害關係人進行密切接觸與舉行相關會議,以使貿易商了解該協定下的義務。除了參與會議之外,有關馬國參加CPTPP的成本效益研析刻正進行中,預計將於本年10月完成。 至計劃於明(2022)年初批准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阿茲敏部長稱,馬國要完成該協定的國內審議過程,首先須修訂國內貿易及消費者事務部(KPDNHEP)的三項法案,分別為「1983年專利法」、「1987年版權法」及「1976年商標法」。在近期舉行的東協經濟部長會議上,每個東協成員國所採用的程序儘管不一致,然已承諾將於本年或明年初批准RCEP。迄今為止,僅新加坡批准了RCEP。 歷經8年31回合艱辛談判, RCEP於去年11月15日在第37屆東協峰會上,由10個東協成員國與其他策略夥伴(包括澳洲、中國、日本、紐西蘭及韓國)完成正式簽署。 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涉及15個成員國,涵蓋15個國家,擁有22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之30%),對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貢獻約30%。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印度新一波新冠疫情急速惡化,連續多天單日新增確診數都超過30萬例,除了西方多國紛紛伸出援手,包括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兩位印度裔指標人物也決定向印度提供緊急援助。 在26日的聲明中,皮查伊和納德拉強調隨著印度每日感染的紀錄不斷刷新,自己將利用公司的影響力來協助解決醫療氧氣嚴重短缺等問題,同時調動公司資源來提供技術和專業知識。 納德拉先是在推特上表示「我為印度目前的狀況而感到心碎」,並補充「我很感謝美國政府動員以提供幫助,微軟將繼續利用其聲量、資源和技術來協助救援工作,並支持購買重要的氧氣設備」。 數個小時後,皮查伊也加入納德拉的行列,推文表示「自己對印度日益惡化的疫情危機感到震驚」,並宣布Google及其員工將提供高達13.5億盧比的經濟援助。 同時Google也將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捐款,用於包括氧氣和檢測設備等緊急醫療設備的採購,至於線上捐贈平台「Give India」也將獲得捐款,Google更為公共衛生訊息的推廣提供1500萬美元的免費廣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各地的小城鎮正向新的遠程工作者傳遞一個信息:我們會付錢給你,讓你搬到這裡來。 從緬因州到密歇根州,各社區都在為遷來並至少住滿一年的州外人士提供高達兩萬美元的現金和福利獎勵,並允許他們遠距離繼續現有的工作。除了錢之外,生活上的便利是主要誘惑因素,這包括較慢的節奏、可負擔得起的住房、較少的交通、接近自然的機會、緊密的社區。 對於城鎮和縣城來說,花錢讓他們的人口多樣化並促進他們的經濟是非常值得的。新居民會光顧當地的餐館和商店,交稅,送孩子入學,並積極投身於公民活動中。 推動這些獎勵計劃的是全國性的在家工作的趨勢。根據Gartner最近的一項調查,幾乎一半的公司現在計畫允許全職遠程工作;幾乎三分之一已經在家工作的加州人說他們想永久地保持遠程工作。 「這是新的勞動力趨勢和地理偏好轉變的一個神奇的戰略交叉點,」Intuit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布史密斯(Brad Smith)說。他和妻子正在資助一項名為Ascend WV的項目,為搬遷到西弗傑尼亞州的人提供1萬2000美元現金,一年的免費戶外活動以及聯合辦公空間。 始於2018年底的塔爾薩遠程是最大的項目之一,已經向700多人支付了1萬美元,搬到俄克拉荷馬州東北部城市。它希望今年能再增加750名「成員」。 45歲的羅伯斯基(Stephanie Robesky)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加州女子」,幾年前幾乎沒有聽說過塔爾薩。但她厭倦了舊金山不斷上漲的房價、社會問題和交通;造訪了塔爾薩後她被這個城市的設施所震撼,在屋崙的雇主同意讓她遠程從事產品管理的工作,於是她在2019年春天搬了家。 現金的誘惑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夠的。聖勞倫索的伊萬和布魯克(Ivan and Brooke Lugo)一直在考慮搬遷。他說:「我們可以搬到其他地方;我可以做與辦公室裡一模一樣的工作,並過上更高質量的生活。」 「突然間,數百萬人被從他們目前的位置解放出來,」MakeMyMove.com的聯合創始人霍克(Evan Hock)說。「這是一個獨特的機會。隨著競爭的加劇和社區對這些人的經濟價值的認識,這些獎勵措施會變得越來越豐富」。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蘋果(Apple)26日宣布,旗下產品iPhone及iPad軟體更新版iOS 14.5將搭載「App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功能,限制裝置上的App追蹤用戶;這可能讓臉書(Facebook)面臨巨大損失,使得兩間公司不佳的關係繼續下探至新低點。 蘋果推出的新功能是,除非透過詢問,並得到用戶明確選擇同意後,App才能追蹤用戶;目前臉書等App會追蹤裝置用戶的行為,進而是習慣、喜好等,投放適合的廣告,用戶對此過程並不知情,雖然此功能有辦法關掉,但是既麻煩且花時間。 蘋果推出此功能的原因是隱私議題,並已準備許久,臉書一直反對此舉;臉書高層曾承認,蘋果此功能將讓臉書每年損失數十億元的收入;臉書年營收近860億元,絕大部分來自廣告。 不過臉書在對外聲明中,多以「中小型企業捍衛者」自居,例如今年2月時在自家部落格上表示:「每個業務都來自於一個想法,透過個人化廣告,才能廣傳這個想法,讓小企業也能改變整個業界」,而「限制個人化廣告,將讓業務關鍵的增長引擎熄火」。 臉書也反指蘋果想藉由削減App廣告收入,迫使App向用戶收費的方式來「吸金」,因為幾乎所有在App上的付費行為,蘋果都要從中抽取15%至30%。 自從庫克(Tim Cook)接掌蘋果後,與臉書的關係就持續低盪,例如蘋果曾在2018年推出「螢幕使用時間」時,特別點名臉書是用戶「沉迷」最久的App;今年1月6日的國會暴動,庫克也不忘批評臉書在散播假消息、集結仇恨分子中所扮演的角色。 隱私問題的分歧更是當前矽谷受矚目的紛爭之一,讓兩間公司的關係下探至新低點。 聖母大學技術倫理專家瑞妮瑞絲(Elizabeth Renieris)表示,這兩間公司的紛爭,最凸顯的反而是其主導市場的能力,是大到如此驚人。 另一間廣告網絡大於臉書的公司是Google,其表示不會受到蘋果新政策影響;事實上,為了取得在蘋果裝置上的優勢,Google每年向蘋果支付90億至120億元,兩間公司如膠似漆的關係,已引來司法部反壟斷調查的注意。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紐西蘭政府在評估西澳疫情獲得控制後,頃宣布將自4月28日中午起,重新開放來自西澳旅客免檢疫入境。 紐澳旅行泡泡已自4月19日起實施,因西澳日前出現疫情,紐國爰暫停西澳旅客免檢疫入境。
A:蘋果公司26日表示,為了加速投資美國,未來五年將擴大在美國的投資20%,撥出4300億美元支持就業,並將攜手供應商與製造商,在全美各地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還會在美國九個州開發下一代矽材、推動5G創新。 蘋果表示,這筆金額將包括對美國供應商的直接支出、資料中心投資、在美國的資本支出,以及其他國內支出,也包含在美國20州設立數十個Apple TV+生產基地,創造上千個就業並支持創意產業。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值此復甦與重建之刻,蘋果正強化我們對美國創新與製造的承諾,投入一個世代的投資,觸及所有50州的社區。我們正在創造先進技術領域的就業,從5G、矽材工程到人工智慧(AI),投資下一代新事業創新。」 作為計畫的一部分,蘋果將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超過10億美元,在該州的三角研究園區(Research Triangle Park)興建新的園區和工程中心,將創造至少3000個機器學習、AI、軟體工程等先進技術領域的工作。蘋果也將在當地設立規模1億美元的基金,支持北卡羅來納州全州和Raleigh-Furham地區的學校與社區計畫,也將為當地貢獻逾1.1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支出。 蘋果也將擴大全美營運,除了即將達成2018年設定、在2023年前創造2萬個工作的目標之外,現在又再承諾,未來五年將在全美各州額外創造2萬個就業。 具體措施包括擴大加州團隊,聖地牙哥團隊將在2026年前擴增至5000人以上,比2018年水準增加500%,並擴大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工程團隊700人,還會在麻州、德州、華盛頓州、愛阿華州等地增聘上百位人手。蘋果也預期,員工明年將能搬入位於德州奧斯汀的新園區。 蘋果也將攜手美50州超過9000家大大小小的供應商和企業,一同支持在5G、矽材工程及製造等領域,於全美各地創造工作機會。 這家消費電子大廠也表示,正在加州、科羅拉多州、緬因州、麻州、紐約州、俄勒岡州、德州、佛蒙特州及華盛頓州等九個州,支出數百億美元於矽材工程和5G技術的開發,該公司近來也擴大新矽材倡議(New Silicon Initiative),幫助學生準備進入硬體工程與矽晶片設計的職涯。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南方共市(MERCOSUL)於4月26日舉行經長及外長虛擬會議,研議降低共同對外關稅並允許更靈活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等案,惟內部仍無法克服分歧,將於5月下旬於阿根廷舉行實體會議中再調和立場。 虛擬會議中,巴西提議將現行共同對外關稅(TEC)降低20%,且立即先減10%,另6個月後再減少10%,對此烏拉圭和巴拉圭表示贊同。惟阿根廷提出較保守提案,建議僅將大約2,000種產品降低為零或接近零關稅,且削減集中在中間產品上,即對工業生產鏈使用之原材料減稅,但對敏感性產品關稅保持不變。
A: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於4月26日會議中投票通過拒絕俄羅斯Covid-19疫苗Sputnik V之進口申請,因該疫苗未能證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巴西數州及聯邦政府此前已購買數千萬劑該疫苗,盼增加國內足夠劑量以提高接種率。由於申請被拒,即約有7500萬劑Sputnik V無法進口巴西,其中北部和東北部州採購3700萬劑,中西部州採購2800萬劑,另聯邦政府1000萬劑。 據Anvisa技術人員稱,未接獲關鍵資訊以審核進口需求,就現有資料評估下,對該疫苗安全性、質量和功效,以及前往俄羅斯對生產該疫苗工廠檢查結果等均產生質疑。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1)年4月27日以「西班牙50家公司向西班牙國營工業公司(SEPI)申請 42億歐元之援助」為題報導略以: 西班牙政府透過西班牙國營工業公司(Sociedad Estatal de Participaciones Industriales, SEPI)提供100億歐元援助基金,以資助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之策略性企業。目前已有50家西國企業向該基金提出申請,金額為42億歐元,而核准之申請廠商則包括歐洲航空(Air Europa)、電力、能源工業製造及整廠設備輸出公司Duro Felguera、Plus Ultra航空公司及Avoris旅遊公司等,金額為9億6,800萬歐元;其他提出申請之企業則仍在等待審核結果,並質疑核准程序緩慢。 SEPI基金主要係對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而無其他融資來源之企業提供資金援助,至2020年12月已有15家公司申請該基金援助,2021年起申請之公司增加,3月即有11家申請援助,迄今共計50家。以產業別而言,主要以觀光業或與其相關之產業如旅館業、航空業、餐飲業、旅行社、空運或陸路運輸業等之業者申請補助最多,另工業之業者則刻正進行申請與核准中。 該基金之許多申請者批評,SEPI基金之事先審核程序過於冗長,要求政府考量企業面臨資金不足之急迫困境,比照歐盟其他國家應先予核准後再予審查。部分企業表示,申請SEPI基金之要求條件繁冗,未考慮企業之急迫需求。另有申請者亦表示,SEPI基金協助企業之態度消極且不透明,導致僅有少數申請案件獲得核准。SEPI基金表示,該單位目前正積極審核申請案,並說明部分歐盟國家之審核程序甚至需要12個月之作業時間,且亦係核准才予撥款。SEPI審核之專家經驗豐富,許多申請案已在最後審查階段。另該基金為避免援助案影響市場利率,已竭盡最大可能採取最透明之措施。
A: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4月27日報導,根據奧地利能源署公布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3月份奧國能源消費指數(EPI)較2020年同期上漲5.0%,相對於2021年3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僅較上年同期上漲2.0%;若相較於2021年2月份,則3月份奧國能源消費指數上漲2.5%¸,消費物價指數上漲1.1%。 2021年3月份各類能源中以汽油漲價幅度最大,較上年同期上漲7.0%,其次為柴油6.1%、家庭用電5.6%、暖氣用油3.5%、天然氣2.2%; 相較於2021年2月份,汽油價上漲4.9%、柴油價上漲4.4%。取暖用油上漲3.3%、天然氣1.3%,而家庭用電價則幾乎無變化。 木質能源消費價起伏較小,如:木質顆粒燃料(Holzpellets)在2021年3月份價格與2月份幾乎無差別,甚至較2020年同期下降1.8%;薪柴價格較2月份貴0.1%,惟較2020年便宜0.6%;區域供熱(District heating)3月份同於2月份,較2020年同期則下降1.0%。
A:根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4月26日報導,因新冠疫情之故,原訂於2020年舉辦的「杜拜世界博覽會」延後至2021年10月舉行。目前距開幕不到半年,各國參展企業已開始進行先期工作。 奧地利報名參展廠商約100家,奧國國家館主題為「Austria makes sense」。奧國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表示,奧地利國家館將展現奧國廠商創意,透過數位化及高科技,呈現具阿拉伯建築傳統且融合環境、文化、尖端技術之新建築風格。奧地利工商總會(WKO)會長Harald Mahrer表示,奧商將於此展向全球展示奧國企業之尖端產品及服務,並藉此拓展奧國企業進軍中東市場及提高市占率。 奧國企業除參展外,尚積極參加杜拜世博會展覽場之建設,例如:1.奧國營建大廠Porr集團早在2018年即標得杜拜「深層隧道排水系統」。該工程包括建造世博會會場在內約40%杜拜市區之下水道。2.奧商Unger Stahlbau鋼材建築技術公司負責杜拜世博會入口4座展館鋼構工程。3.Rubner Holzbau係奧國高級木製層結構建築領域翹楚,為阿曼國家館提供木製建材及各種木製零配件。4.Cross Laminated Timbe及Tilly AG兩家奧國木製建材商皆為建造瑞典國家館供應。5. Raintimee 公司為奧地利國家館建造乾冰及噴霧系統。6.奧商Doka供應先進建築模板。7.奧商HELIOZ提供利用紫外線進行水消毒之系統。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4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19/P200號(商情文號:第 319 號) 商情本文: 歐盟欲在2030年前,促成在公路上有3000萬台電動車行駛。儘管電動車在使用上可能達碳中和,但電動車使用壽命終止後之處置,則引發學者擔憂。伯明翰大學Paul Anderson博士表示,加速如電動車此一新產品普及成長率,為前所未有;但在未來10年至15年間,將可能有大量使用壽命終結之電動車,相應的回收處置顯得非常重要。 儘管大多數電動車零件與傳統汽車相似,彼此最大的區別處則在於電池。目前傳統鉛酸電池已得到廣泛的回收處理,電動車使用之鋰離子電池則不同。由於電動車的電池較傳統汽車更大、更重,且由數百個單獨鋰離子組成,必須先行拆卸,但因為其中包含有害物質,在拆卸不當情形之下,存有爆炸風險。Anderson博士指出,全球各地目前皆難以取得回收電動車鋰電池數據,常認為約5%;而在某些地區,回收之情況極為罕見。 歐盟近期提議,欲賦予電動車業者確保其產品使用後處置之職責,電動車製造商已著手努力。以Nissan汽車為例,現已在其自動導引車上,使用從該公司Leaf電動車回收的舊電池;Volkswagen汽車亦有同樣舉措,其最近更在德國Salzgitter地區開設首家回收廠,計劃在測試階段後,每年最多可回收3600個電動車電池。Volkswagen汽車回收計畫負責人Thomas Tiedje指出,在推動回收的過程中,許多其他電動車之其他材料也獲回收;目前初步階段,集中回收負極金屬,如鈷、鎳、鋰及錳。 同時,Renault汽車也正著手回收所有電動車的電池;透過與法國Veolia廢料處置公司以及比利時Solvay化學公司組成的聯盟執行。Renault汽車副總經理Jean-Philippe Hermine 指出,其公司目標為滿足市場25%之電動車電池回收需求;不僅回收Renault電動車的電池,欲包括其他電動車電池,以及電池製造廠之生產廢料。 上述電動車電池回收的問題,也受到英國法拉第電池研究所(Faraday Institution)的關注,該所旗下ReLiB計畫,旨在優化電動車電池的回收利用項目,並使其簡化。雖另有手動拆卸電池做法,可更有效地回收電動車材料,但也參雜本身問題;法拉第電池研究所研究員Gavin Harper指出,在某些市場如中國,健康安全法、環境法皆較寬鬆,在該地可接受的部分,移到西方國家則可能不被接受;且由於勞動力價格各地不同,整體經濟考量顯示使其在英國難以落實。自動化及機器人技術則為此之解答,實現自動化可免除人力直處危險,且提高經濟效益。 許多證據已指出,應提高電動車電池之回收,尤其是針對那些在歐洲及英國地區皆難以取得的元素;如英國雖在Cornwall地區有鋰礦,卻不足以成為穩定供應源。因此,從電動車業者的角度出發,回收舊電池為確保即時供應新電池製造的穩定方法。Hermine研究員強調,英國需要與歐盟一樣,確保國內汽車行業採購電池材料之穩定性;而在電動車電池回收中,便可獲得此類供應——廢棄電池為歐洲城市的珍貴礦石。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4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18/P200號(商情文號:第 318 號) 商情本文: 2020年,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署針對Vp公司和MGF公司2家地基用材供應商,罰款總計超過1500萬英鎊,原因為雙方共享價格相關機密訊息,以及私下協調商業行為等非法作為。另有同行Mabey公司也曾短期參與市場壟斷;Mabey公司首先引發競爭與市場管理署的注意,之後與該署合作,得以避免罰款。上述3家公司為英國建築供應商,供應對象涉及建築業與公路開發,以及鐵路工程與水管升級等。 此市場壟斷案件在2011年至2017年間反覆上演,由於市場價格競爭加劇,促使企業非法勾結。在2009年前,市場上皆缺乏價格競爭;而Mabey公司採取積極銷售策略,則引發市場價格競爭。Mabey公司兩大競爭同行:Vp公司和MGF公司透過非法協調,討論商業行為,欲降低價格,進而維持或提高市場價格水平。另外,Vp公司和MGF公司共享彼此與客戶的報價,透過電子信箱方式,分享彼此低報價的案例,如雙方於2010年3月進行初期的電子信箱紀錄,顯示雙方勾結。在2014年,Vp公司和MGF公司更透過電話及電子信箱方式,進行非法商業勾結。 經競爭與市場管理署調查,2014年期間,上述3家公司間至少舉行2次會議,非法討論定價,還討論設定新服務費等商業敏感之談話內容。據了解,Mabey公司僅在2014年短暫加入此非法作為5個月的時間。 除為市場競爭對象之外,Vp公司和MGF公司也在僱用和銷售上,建立雙方合法交易關係。同時作為合作夥伴,二公司涉及複雜且跨供應商之市場聯繫;儘管雙方之間某些聯繫為出於交易目的,但仍存有無法用正當理由解釋的聯繫,以及競爭與市場管理署發現的反競爭行為。另有同員工流動於二公司之不適當現象。 根據英國競爭法,討論當前及未來的價格,以協調商業行為和共享敏感的商業競爭訊息,皆為非法,破壞市場公平性。針對此案,競爭與市場管理署仍密切觀察建築業,且強調嚴峻的市場環境,不能作為違反競爭法之藉口。如果任何公司有其競爭對手作為本身供應商或客戶,則需提高警戒,避免觸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7 IAR, paih.gov.pl 根據數位波蘭基金會(Digital Poland foundation)的報告,就從事人工智慧系係統開發及執行的專家數量而言,波蘭在中歐及東歐排名第一,在歐盟排名第七。據該份標題為「波蘭2021年人工智慧狀況」(The State of Polish AI 2021)的報告發現,在過去10年中,波蘭在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研發領域已取得巨大進步。 波蘭投資貿易局(PAIH)的專家Agnieszka Szweda表示,對於在波蘭活躍的許多研發中心而言,人工智慧是開發新產品及服務的主要技術。引述Szweda專家的話,各行各業的全球參與者已經來到波蘭,與波蘭的人才合作,他們保證在履行對其全球運營至關重要的功能方面達到最高的全球標準。Szweda專家補充表示,波蘭希望此一成長將持續下去,這不僅是由於技能熟練的人力資源豐富,而且是因為波蘭對該地區的R&D運營提供最有吸引力的獎勵配套措施之一,包括稅收獎勵措施,補助款及歐盟相關計畫。該報告發現,許多波蘭的AI公司正在尋求擴展到其他歐盟市場以及英國及北美地區,該報告並發現AI最常被那些活躍在IT及電信、金融及銀行以及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公司所樂意採納。
A:依據克羅埃西亞總理府近日之新聞稿,克國政府已規畫完成「國家復甦計劃」草案(National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Plan,克文縮寫為NPOO),實施期間為2021年至2026年,總金額490.8億庫納 (約64.8億歐元)。克國將依據歐盟規定時程,於2021年4月底前送交歐盟執委會評估,並經歐盟理事會批准後,預計 NPOO將於2021年下半年獲得來自「歐盟復甦基金」(EU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RRF)6億歐元首次撥款。 克國NPOO包含5大領域及1項計畫,490.8億庫納分配比例如下:1.企業支持(54%)、2.公共管理、司法及國有資產(10%)、3.教育、科學及研究(15%)、4.勞動市場及社會保障(4%)、5.健康(5%),以及6.建築物重建計畫(12%)。重點如下: 1.企業支持:將投資於能源轉型以推動永續經濟、改善水及廢棄物管理、發展能源永續及具效率運輸系統、改善自然資源運用、強化食品供應鏈、發展永續創新及具韌性之觀光業等。資金將以擔保、利息補貼及直接補助等方式,支助企業;另將投資位於Sisak之生物精煉廠(Biorefinery)、Rimac電動車公司等。 2.公共管理、司法及國有資產:資金將用於制定及執行公共政策,以及提升行政效率等。 3.教育、科學及研究:資金將用於提升研究能量,增加培育自然科學、數學、電腦、工程、製造、建築領域人才等。 4.勞動市場及社會保障:資金將用於增加退休金給付適足性(pension adequacy)、強化社會照護系統,並以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為目標。 5.健康:資金將用於強化健保系統韌性,購置癌症診斷及治療設備、建立國家腫瘤醫學網絡、建立醫療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 6.建築物重建計畫:進行地震後重建,提高住宅公寓及公共建築能源效率,減少供暖能源耗費等。 依據RRF規定,歐盟會員國除須推動改革外,須將REF 37%之資金投入於綠色轉型,20%用於數位轉型;此外,計畫內容亦不可對氣候、生態多樣性、生態系統等造成損害。克國總理Andrej Plenković指出,克國NPOO規劃將總資金之44%用於綠色轉型,26%用於數位轉型,均超過歐盟規定門檻。 克國獲得RRF分配63億歐元贈款及36億歐元貸款;贈款約占克國GDP 12%,為歐盟國家中佔比最高者,歐盟贈款之GDP佔比平均為3.7%;克國獲得人均贈款為1,466歐元,僅次於希臘。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7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 Puls Biznesu Puls Biznesu日報頃發布對波蘭電動汽車(EMP)管理委員會成員Piotr Moncarz教授的採訪。這位專門研究新技術工業應用的專家評就EMP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所取得的進展以及該公司的未來計畫提出評論。 4月初,Puls Biznesu報導稱,EMP公司將由國庫從能源公司手中接管,並將運用公共資金進行注資。根據Moncarz教授表示,這將使該計畫進入下一階段。而宣佈此公共支持將增加EMP公司計劃在波蘭興建工廠生產電動汽車之計畫的可信度。這對潛在的承包商、供應商及投資者很重要。專家斷言,波蘭發展及生產電動汽車的計畫是認真的,實現這一目標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EMP公司已開發出電動汽車的原型,並建立國際合作夥伴網絡。該公司還找到2家電動車輛平台的潛在供應商。 Piotr Moncarz強調稱,該計畫已吸引了2家得到廣泛認可的供應商,這是一項重大成功,也印證了此一承諾。他承認,他對波蘭零組件供應商新興出現的希望已感到失望。他認為,這是由於波蘭研發部門的管理缺陷所致。因此,至少在初始階段,波蘭電動汽車的零組件將從國外進口。Piotr Moncarz教授宣布他將繼續擔任EMP公司監事會的成員。同時,波蘭氣候及環境部長Michał Kurtyka最近宣布,EMP公司在Jaworzno的電動汽車生產工廠的建設將於今年開始。波蘭電動汽車的生產將於2024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