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A:

A:

A:

A: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一位投資觀察人士表示,黃金牛市預計將在2021年持續下去,或將達到每緬克150萬緬幣(1緬克等於0.578盎司或0.016公斤),因為黃金是最好的避險資產。隨著國際金價的上漲,貴金屬的價格跟隨國際趨勢在2021年4月的第3週達到了每緬克144.4萬緬幣。國內黃金價格達到每緬克144萬緬幣。近幾日,全球黃金價格徘徊在每盎司1,745-1,787美元之間。 3月4日價格僅為每緬克130.2萬緬幣、3月23日價格突破每緬克138.5萬緬幣。根據緬甸國內市場,價格在1個月內已增加了大約每緬克6萬緬幣。黄金價格在最低每緬克131.6萬緬幣(1月28日)及最高每緬克133.6萬緬幣(1月6日)間波動,在2月3日達到歷史高點,每緬克141萬緬幣。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當地外匯市場上,美元兌緬元的匯率已升至1美元兌1,600緬幣。雖然3月31日當地市場上美元匯率僅為1美元兌1,500緬幣,但4月20日匯率躍升至1美元兌1,605緬幣,在3週內上漲約100緬幣。1月底當地市場對美元的匯率約為1美元兌1,330緬幣,但在2月份躍升至1美元兌1,465緬幣以上。 匯率在幾天內就上漲了130緬幣。因此,緬甸央行於2月3日以外匯拍賣制度售出680萬美元,以穩定匯率。自今年年初以來,央行一直在拍賣市場上買賣美元,以控制匯率的漲跌。2021年,國內市場的最高及最低匯率目前固定在1月份1,327-1,345緬幣左右,2月份1,335-1,465緬幣左右,3月份1,420-1,550緬幣左右。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隨著中國在邊境地區加強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遏制措施,西瓜出口商正因此受害。一些西瓜卡車從緬中東北邊境檢查站返回,因為西瓜不交易,卡車司機不再承擔在中國邊境的成本及關稅。此外,從2021年4月20日起,跨境貿易商必須接受新冠肺炎病毒檢測。 繼中國瑞麗邊境的新冠肺炎病毒病例之後,中國大陸限制了在Mang Wein 檢查站的邊境通行,並封鎖了Kyalgaung及瑞麗兩個城市,另Kyinsankyawt及畹町站也限制了交易。過去每日約有400輛卡車裝載著西瓜及甜瓜通過Kyinsankyawt及畹町站進入中國。目前,在邊境地區只能看到100輛裝載其他貨物的卡車。 除了克耶邦及欽邦,全國西瓜及甜瓜將採收至5月底。因此,跨境水果庫建議瓜農根據市場情況採摘西瓜。Khwar Nyo水果倉庫警告稱,由於在新冠肺炎病毒的複活中邊境站呆滯,許多西瓜卡車被困在木姐之中,西瓜供大於求,可能導致市場失靈。3月中旬,一卡車西瓜(855品種)的價格為45,000-65,000人民幣。目前西瓜價格暴跌,甚至連卡車運費都不包括。   早些時候,緬甸的西瓜市場只依賴於中國。緬甸在2020年12月及2021年1月向杜拜市場運送了45噸無籽西瓜。協會表示,在杜拜市場取得成功後,緬甸計劃將市場擴大到香港、阿聯酋及卡達。2021年1月5日,105英里水果批發中心發布聲明,將確定用於出口的西瓜及甜瓜卡車的數量來支配市場。在上一財年,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引發的價格不穩定及運輸困難,瓜農及貿易商遭受了損失。該協會表示,緬甸每年向中國出口逾80萬噸的西瓜及大約15萬噸的甜瓜。

A:日經亞洲電子報報導,部分能源跨國公司已決定停止在緬甸的天然氣開發項目,原因是擔心軍方從這些項目中獲取外匯。但法國的TOTAL仍將保留,認為公眾會因電力短缺而蒙受損失。 馬來西亞石油巨頭Petronas本月稍早宣佈,將無限期暫停緬甸南部海岸Yetagun天然氣田的生產。Petronas持有Yetagun 40.9%的股份。 天然氣生產的停止將威脅到緬甸公民的生計,約五分之一的天然氣用於國內,主要是電力行業。

A:來源:ABC News   日期: 2021/4/20   根據最新電動車公會(The Electric Vehicle Council)年度調查顯示,澳洲去(2020)年電動汽車銷售率僅售出6,900輛電動車,僅佔新車銷量的0.7%,少於1%,消費者對電動車仍持觀望態度。自2018年以來,考慮購買電動汽車作為下一輛汽車的澳洲人比例一直保持在50%左右,惟尚未轉化為購買力。而在英國,受碳減排激勵方案推動,電動車在新車銷量中所佔比例較高,約為10%,若與歐洲、美國及英國等多達33款暢銷電動車車款相比,澳洲選項相對較少。   據澳大利亞汽車經銷商協會(Australian Automotive Dealers Assoication,AADA)執行長James Voortman表示,2020年澳洲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量較2019年呈倍增,而油電混合動力車與純電車的銷量比率為10比1,純電車銷售遠不及理想。另根據Energeia能源顧問公司執行董事Ezra Beeman表示,雖然研究發現,投資屋頂太陽能電板的家庭更可能購買電動汽車,且澳洲住家每戶安裝太陽能板普及率最高之國家,惟購買純電車比率仍不如太陽能使用普及。   在歐盟國家,汽車製造商可透過出售電動汽車而獲得「碳排信用額(Carbon target super credits)」來抵消其燃油汽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即碳稅。依碳稅規定,在歐盟每銷售一台電動車都可抵消所應繳的之碳排放量課徵稅。在德國,由於福斯汽車於 2020年受疫情影響,未能達成所設定之二氧化碳排信用額度之目標,恐面臨超過1.5億美元的罰款。歐盟根據每年全歐洲新車平均排放量標準來制定碳排標準,依標準規定,凡超出碳排目標,二氧化碳每公里每克罰款(fines)約150美元。歐盟目前標準為每台車每公里僅可排放95克二氧化碳,如福斯Golf汽車每公里約產生120克二氧化碳,已超過歐盟碳排標準,係每售一台Golf須面臨3,750美元的罰款(25克乘以150美元) 2020年在澳洲售出的電動汽車中,約有一半是特斯拉,當時的價格在7萬3,000澳元至14萬4,000澳元之間,價格高出一般市場5萬2000澳元之電動車車價。澳洲電動車供應仍然不足,且價格偏高。   福斯汽車公司(Volkswagen)於2020年於全球銷售21萬2,000輛電動汽車,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而2020年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Volkswagen ID.3至少要到2023年才會在澳洲市場推出。. 昆士蘭大學的交通專家Jake Whitehead表示,很難估算在歐盟銷售的每輛電動汽車的碳排信用額度,初估每輛電動汽車的信用額可能約為26,000澳元。而現代汽車(Hyundai)經理Scott Nargar表示,消費者未來五年內購買電動車的意願將高於50%,目前現代汽車Ioniq Electric Elite是澳洲最便宜的電動汽車之一,零售價為$ 4萬8,970,於2020年僅售出526量,相較一般汽油車2萬輛的銷售額,市場份額仍顯不足,主要係受到高價影響,導致消費者卻步。   澳洲環保法規尚未完全,即使澳洲根據氣候理事會的最新報告,期到2030年,可望實現75%的電動車銷普及率,實現淨零碳排放之目標。而美國,法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其他發達中國家皆祭出電動車激勵措施和稅收優惠,價值約10,000美元,以彌補電動車價格差距,並使電動汽車成為更實惠的選擇。另在首都坎培拉及昆士蘭州皆有印花稅優惠,及約$ 1,000澳元牌照註冊折扣優惠。惟維多利亞州卻將從7月1日起,對電動汽車徵收每公里的道路稅。於今(2021)年2月,聯邦政府公布一份電動車激勵措施,其中包含投資基礎充電設施建設,及將在聯邦政府公共服務車隊(COMCAR)車隊中增加電動車比率。而碳目標(也稱為燃油效率標準)尚未規畫。   日產(NISSAN)澳洲公司總經理Stephen Lester表示,支持強制性碳減排目標。若聯邦政府明確指示碳排放標準,將優先考慮為澳洲消費者進口最新的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車。電動車公會(The Electric vehicle Council)理事長Jafari表示,二氧化碳排放目標設置將對電動車購買者及充電基礎設施提供財政激勵措施。目前全球新車銷售市場的百分之八十都採用二氧化碳排放標準,而澳洲尚未規定碳排標準。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3月減少牛肉出口俄羅斯市場 日期:2021.04.2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3月牛肉出口俄羅斯市場較2020年同期萎縮;2021年1-3月巴拉圭出口牛肉之重量1萬9,500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1萬9,900公噸,減少2.2%;出口金額6,42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6,530萬美元,亦減少1.7%。 (二)巴拉圭牛肉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la Carne,CPC)總經理Daniel Burt分析,2020年國際能源包括石油及瓦斯之價格驟降,導致俄羅斯國內經濟情勢惡化,國際購買力亦相對萎縮,爰無法繼續維持向巴拉圭採購牛肉之能力,僅能採取經濟措施限制進口,以自給自足方式滿足國內市場;巴拉圭則必須尋找其他牛肉出口市場。 (三)巴拉圭牛肉生產暨出口協會(Asociación Paraguaya de Productores y Exportadores de Carne,APPEC)理事長Fernando Serrati亦與B總經理持相同看法稱,俄羅斯貨幣盧布(RUB)貶值嚴重,且調增產品之進口關稅,造成巴拉圭牛肉出口俄羅斯相對較貴。 (四)巴拉圭2021年1-3月牛肉第2大出口市場為俄羅斯,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之22.3%。巴拉圭2021年1-3月牛肉出口重量8萬7,200公噸,出口金額3億5,55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出口重量6萬9,300公噸,成長25.8%,出口金額2億8,120萬美元,成長26.4%。

A:根據CNBC本(21)日報導,美國CDC於4月20日公布,美國新冠疫苗接種速度已連續兩週每天超過300萬劑,且因為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充分供應,將不會受到嬌生疫苗因血栓副作用暫停施打的影響,仍可維持現階段接種速度。 目前約40%美國人(1.33億人)已接種至少一劑,約25%美國人已完全接種;65歲以上群體超過80%已接種至少一劑,其中65%已完全接種。 美國各州的接種進度略微不同,像是新罕布夏州已超過一半的民眾接種至少一劑疫苗,康乃迪克州、緬因州及麻州有望近幾天達到50%的接種水準。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追蹤的每週數據指出,感染人數呈現下降趨勢,全美平均每日新增加的感染人數為63,800例,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為700例,低於1月中旬的高峰。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4/21/covid-19-cases-deaths-vaccinations-daily-update.html  

A:在紙類價格持續上漲及在經濟形勢不利情況下,為減輕成本上升負面影響,上週巴西印刷業再次向經濟部要求降低進口關稅。當前紙類進口關稅從5%到20%不等,巴西印刷工業協會(Abigraf)在3個月前已曾致函經濟部,要求將紙類進口關稅降為0%~2%,以避免藥品、食品、衛生、飲料、電子產品、化妝品等包裝短缺,惟未獲該部回應。 根據巴西印刷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巴西約有18,000家印刷廠營運,但由於Covid-19大流行危機,估計約有4,000至5,000家公司歇業,且開業僅1年多之印刷公司占25%以上。另根據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局(IBGE)數據,去年巴西印刷業產量下降了17.3%,創歷史最嚴重跌幅。

A: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計畫在巴西投產電動汽車,預期與汽車製造商和運輸公司組成跨國公司,並在聖保羅、里約和薩爾瓦多等州引進電動公車,即盼以其在電池開發方面經驗,與其他廠商合作電動公車生產,以取代使用年限到期之公車,並可緩解大城市交通擁堵與空氣污染。 Enel目標是繼續進行脫碳,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創造更多能力,並使用這種清潔能源替代其他形式能源。近10年來持續製定戰略,以加強巴西乃至全球可再生能源,包括宣布在巴西展開1300兆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將創造1萬個工作機會,投資額將超過50億巴幣(約合10億美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3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成為世界第三大外國直接投資(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DFI)的目的地,僅次於美國及西班牙。外國直接在波蘭的投資金額達到12億美元。 2021年2月份波蘭的外國直接投資指數略高於1月份,但仍比2020年低28%。   在大多數區隔市場中,投資仍保持在疫情大流行爆發之前的水準。在化學和化石資源區隔市場,觀察到下降,而在再生能源及汽車工業區隔市場,計畫上的支出則增加。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情緒顯示,全球各地都暫停投資計畫。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4月23日週五表示,波蘭應盡一切努力公平地分配能源轉換的成本。Morawiecki總理在Togetair氣候峰會線上會議的第三天開幕式表示,清潔的環境、清潔的氣候、美麗的河流,清潔的空氣是我們的國家目標。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挑戰,但這也是我們不偏離的目標。   Togetair是一個全國性的論壇,其主要目標是發起和協調所有利益相關者針對環境和波蘭氣候政策的活動。Morawiecki總理強調稱,波蘭有許多團體無法承受能源轉型的成本。我們所有的活動都必須導致公平分配的轉型成本。Morawiecki總理補充表示,收入最低的群體,最依賴當前的能源模式,必須具有改變的願景,我們正在努力實現這一願景。Morawiecki總理還表示,為歐盟內部之能源轉型談判籌集的資金必須考慮到社會因素。   根據Morawiecki總理表示,波蘭的氣候目標應該是電動汽車,並且著重於城市、小城鎮、電動巴士,以及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及氫氣的清潔運輸。Morawiecki總理同時表示,從原油及天然氣的大量進口國的角度來看,就成本而言,這一目標對波蘭極為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轉向低排放及零排放運輸,轉向電力或氫氣運輸,也是因為我們每年在能源上的花費從500-700億波幣(110-154億歐元)甚至更多。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4月22日週四報導,在2020年,波蘭政府及地方政府機構共花費1,032.5億波幣(226.7億歐元)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並支持受大流行危機影響的經濟部門。   GUS表示,此支出費用是超額赤字程序的一部分,所有歐盟國家都必須創建一個新的通知表,其中包含有關在Covid-19大流行中採取的行動數據。根據收到的相關通報要求的初步數據,政府及地方政府機構部門的支出直接用在停止Covid-19大流行狀態的影響及對抗其影響,並為受此疫情大流行影響的企業實體提供支持。GUS稱,此金額數據為1,032.5億波幣(226.7億歐元)。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