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進出口銀行(Saudi Export-Import Bank, EXIM Bank)自去(2020)年初迄今已針對非石油產品出口業者核貸80億里雅(約21.3億美元)資金,協助產品出口至全球45個國家。沙烏地EXIM Bank成立宗旨亦為協助推動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有關將非石油產品出口在政體出口占比自16%提升至50%之規畫。 為擴大協助出口業者,沙烏地EXIM Bank目前提供之融資解決方案已增加至17種。此外,沙烏地政府亦透過成立沙烏地製造計畫(Made in Saudi)、國際產業發展暨物流計畫(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Logistics Program)、當地自製率暨政府採購局(Local Content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uthority)、產業發展基金(Industrial Development Fund)協助中小型出口業者。

A:沙烏地全國私有化暨公私合作夥伴推動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rivatization and PPP, NCP)及沙烏地穀物組織(Saudi Grains Organization)於本(2021)年4月21日對外表示,Second Milling Company 及Fourth Milling Company 2家國有麵粉廠(flour mill)已於4月19日完成民營化之招標作業,預估可為政府帶來8億美元資金。 沙烏地具有中東暨北非地區最大麵粉市場之一,去(2020)年12月的第1階段國有麵粉廠民營化作業已成功將First Milling Company及 Third Milling Company2家企業民營化,此亦為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有關企業民營化及吸引投資規畫之重要一環,以利經濟發展多元化。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在5G網路技術採用程度在海灣國家中保持領先,除網速高於世界平均外,自2019年採用5G網路以來,連線之裝置數量在區域中排名第一,其中沙烏地在電信公司(Saudi Telecom Company)為網速評比最高業者,Mobily則為消費者評比最高業者。 至於海灣國家中在5G網路技術採用程度排名第2國家為卡達,其後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阿曼。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4月22日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2020年斯洛伐克公共財政赤字占GDP的6.2%,達56億900萬歐元;公債占GDP的60.6%,達551億8,100萬歐元。 大流行減少稅收,並迫使政府在醫療、社會及其他措施上花費龐大。 2019年斯國公債占GDP的48.23%。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財政部之國債管理中心(National Debt Management Center, NDMC)本(2021)年4月發行主要以沙幣里雅計價之伊斯蘭債券(sukuk)金額為117.13億里雅(約31億美元),其中包含2028年到期之38.89億里雅(約10億美元)債券及2031年到期之78.24億里雅(約20億美元)債券。 沙烏地在內之海灣各國為因應石油等傳統收入因COVID-19疫情影響而不振,因此積極透過發行債券自市場取得資金。

A:沙烏地人力發展基金(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und, HRDF)針對於民間企業任職之本國籍女性實施通勤補助計畫(Transportation Program for Working Women, Wusool),該計畫頃新增線上叫車服務公司Careem Company,使女性工作者有更多通勤工具選擇。 Careem Company將於沙國28個城市內提供上述服務,如同其他Wusool同琴工具,將使女性工作者每趟通勤成本最多減少80%,符合適用資格之女性工作者可使用Wusool計畫補助達24個月,有助提高本國籍女性就業意願。 依據Wusool通勤補助計畫, 月薪6,000里雅者每月最高可獲得1,100里雅通勤補貼,月薪6,001至8,000里雅者每月最高則可獲得800里雅通勤補貼。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於本(2021)年4月22日公告,沙烏地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針對境內之偽造商標最高將處以1年徒刑或100萬里雅罰款,並將對其他違反商標法(Trademark Law)者開罰,包括使用變造或偽造商標進行展覽、銷售或持有產品者。 此外,沙烏地商務部頃執行24,471件商業稽查案,以確保商家落實COVID-19防疫措施,其中有856家違規遭到開罰,內容包括允許未配戴口罩者進入,未針對特定區域提供足夠消毒液、未於入口處測量員工及顧客體溫等。 體溫等。

A:沙烏地公共交通局(Public Transport Authority, PTA)於本(2021)年4月19日宣布,已於本年4月4日起禁止超過使用年限之外籍車輛入境,包括計程車、巴士及卡車等,旨在確保境內之道路安全。 根據沙烏地公共交通局對於車輛使用年限規定,計程車年限為製造日起5年、巴士10年、卡車20年。

A:據路透社最新一季研究調查指出,海灣合作理事會(GCC)全部6個成員國整體經濟預估可於本(2021)年自COVID-19疫情復甦,惟半數國家復甦將不如先前預期強勁。 沙烏地為中東最大經濟體,預估本年經濟成長率為2.4%,低於前季所預測的2.8%,2022年及2023年成長率則分別預估為3.3%及3%,略高於先前預測的3.2%及3.1%。上述研究指出,儘管沙國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2030願景(Vision 2030)政策,盼藉此降低對於石油之高度依賴,同時創造更多就業及吸引更多投資,但官僚體系、缺乏透明度及效率等問題仍影響改革及民間企業發展成效。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本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3%,略高於先前預測的2.2%,2022年及2023年成長率則分別預估為3.6%及3.3%,高於先前預測的3.5%及3%。研究指出,UAE若能採取溫和的財政擴張政策,在國際油價上漲的情況下,將有助國內金融業者取得足夠資金以滿足民間企業借貸發展需求。 卡達本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8%,維持先前預測,2022年及2023年成長率則分別預估為3.6%及3.1%,皆高於先前預測的3.5%及2.1%。研究指出,卡達經濟復甦動能之一為將於2022年主辦世界盃足球賽。 科威特本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1.8%,低於先前預測的2.2%,主因在於國內面臨資金短缺。2022年及2023年成長率則分別預估為3.5%及2.9%,不同於先前預測的2.7%及3%。 阿曼本年至2023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預估為1.9%、3.2%及2.4%,不同於先前預測的2.1%、2.7%及2.5%。 巴林本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9%,高於先前預測的2.5%,2022年預估維持不變,2023年成長率則預估為2.5%,高於先前預測的2%。

A:依據瑞士海關總署(EZV)4月22日新聞稿,瑞士2021年第1季出口總金額為581.1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4.8%。2021年第1季進口總金額為468.3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1.7%。出超金額為113億瑞士法郎。   2021年第1季瑞士產業出口金額排名第1為生技製藥業298.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增加5.1%。排名第2為機械電子業77.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增加5.8%。排名第3為鐘錶業53億瑞士法郎,較上季增加4.0%。進口金額排名第1為生技製藥業125.8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減少1.0%。排名第2為機械電子業80.8億瑞士法郎,較上季增加7.7%。排名第3為交通運輸工具業44.6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減少13.4%。   2021年第1季瑞士貿易夥伴依照出口金額排列,前5名依序為:美國(111.5億瑞郎)、德國(108.4億瑞郎)、中國(43.2億瑞郎)、義大利(34.8億瑞郎)、法國(32.6億瑞郎)。依照進口金額排列,瑞士同期貿易夥伴前5名為:德國(131.6億瑞郎)、義大利(44.3億瑞郎)、中國(43.7億瑞郎)、法國(32.3億瑞郎)、美國(26.3億瑞郎)。   瑞士2021年第1季出口已回復至新冠病毒疫情前之水準,較2019年第4季金額增加近4.4億瑞士法郎,進口金額仍較2019年第4季減少37.6億瑞士法郎。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總署新聞稿(EZV) 日期:2021年4月22日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40036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料,2020年德國繳納之航空交通稅,亦稱機票稅,達3億4,980萬歐元。受到新冠危機影響,這項稅收比前一年(2019年:12億歐元)少了8億3,830萬歐元,減幅70.6%。2020年德國應繳航空交通稅的旅客計達2,470萬人次,較2019年減少近四分之三(-74.4%)。航空交通稅適用於所有從德國機場起飛的客運航班。 航班取消以及全球旅行限制導致新冠疫情大流行,令航空旅行需求大幅下降。在2020年3月首次實施封鎖後,支付航空交通稅的乘客數量急劇減少。應稅客運量降幅最大的是4月(-99.2%)及5月(-98.3%),當時航空運輸交通幾乎陷入停頓。即便是夏季,旅客運輸量也較前一年同期平均減少約四分之三。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說明,航空交通稅適用於從德國機場起飛的客運航班,必須由航空公司依規定申報繳納。以這種方式確定的乘客人數與航空運輸統計中的乘客人數有所不同,爰後者也涵蓋只在德國轉機但不須繳納航空交通稅的乘客。 至航空交通稅稅率則因飛行距離而異。截至2020年3月底,短程航班的稅額為每張票7.37歐元(自2020年4月1日起:12.90歐元);中程航班為23.01歐元(自2020年4月1日起:32.67歐元);長途航班為41.43 歐元(自2020年4月1日起:58.82 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handelsblatt.de) 文號:1104040030號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的疫苗生產能力顯然尚未耗盡,該公司願意建造更多的生產設施,且如果需求存在,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進行擴建。 新冠疫苗生產商BioNTech認為有進一步擴大產能的空間,並且不排除進一步擴建生產設施。財務主管Sierk Poetting受訪於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時表示,該公司仍有擴大疫苗生產的空間,但最終仍將取決於市場需求,並對是否建造更多的生產設施持開放態度。 Poetting表示,在與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建立網絡之後,可根據目前狀況,原則上在六個月內建造額外的產能,只要有合適的場地即可。這家總部位於德國Mainz的生物技術公司及其合作夥伴Pfizer(輝瑞公司)目前希望今(2021)年生產25億劑Covid-19疫苗,並計劃在2022年生產30億劑疫苗。 兩家公司已經多次提高生產目標,收購Novartis(諾華)在黑森邦Marburg的工廠也促成可能,該工廠已於2月開始投產。Poetting表示,未來可再進一步擴大。到目前為止,這兩家合作夥伴已經售出約14億劑疫苗。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4月21日報導,西班牙凱克薩銀行(CaixaBank)本月20日向工會提出縮減7%之勞動力,預計將裁員8,291人,此係凱克薩銀行與班基亞銀行(Bankia)合併後,銀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裁員計畫;凱克薩銀行於合併後員工人數增至4萬4,400人,該行預計關閉1,534間分行,將員工減至3萬6,109人,縮減之人力主要為西班牙境內員工,而非海外子公司。西國勞動者聯盟(Unión General de Trabajadores de España,UGT)及西班牙勞動者工會聯盟(Confederación Sindical de Comisiones Obreras,CCOO)則反對此一裁員措施並表達嚴正之抗議,批評該作法為野蠻及欠缺尊重之行為,且係相當於裁減班基亞銀行53%之員工,亦是人力資源之一大損失。 凱克薩銀行稱,此次裁員計畫主要係考量與班基亞銀行合併後於生產及組織之整併,而自2016年至2025年銀行業財務利潤將持續降低,且金融數位化後亦降低辦公室及員工之需求等。凱克薩銀行規劃裁員之8,291名員工包括分行員工5,742名,總行服務部門1,148名、分布於各地區之服務部門463名,與分布於各地區業務直接相關人員250名、子公司銀行630名及目前留職停薪(excedencia)之58名員工等。 以省份而言,裁減人員將以馬德里省(Madrid)最多,計1,511人,其次為巴塞隆納省(Barcelona) 595名、瓦倫西亞省(Valencia) 528名、穆爾西亞省(Murcia) 410名、巴利阿里群島省(Baleares) 358名、拉斯帕爾馬斯群島省(Las Palmas) 293名、阿里坎特省(Alicante) 253名、格拉納達省(Granada) 279名、塞維亞省(Sevilla) 237名及加的斯省(Cádiz) 125名等。 凱克薩銀行將此次縮減人力分為4大族群:63歲以上員工之資遣費,以資遣年資每年20天薪資計,最多支付12個月;58歲至63歲之年資超過15年者,資遣費按其可領取退休金之50%扣除其失業補助金及社保協議補助金;55歲至58歲且年資超過15年者,資遣費按平均稅前月薪50%計算,最多支付兩年;其餘員工,資遣費按其年資每年以25天薪資計,最多支付18個月。凱克薩銀行已向各工會表示,將盡量達成所有裁減之人力為其自願離職,並盼於本年6月前完成協商。 根據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資料,自2008年以來,西班牙銀行業已裁減約10萬名員工,占總勞動力之35%;2021年,西班牙銀行業除凱克薩銀行外,桑坦德銀行(Santander)、西班牙外換銀行(BBVA)、薩瓦德爾銀行(Sabadell)、Unicaja儲蓄銀行及Ibercaja儲蓄銀行等亦均將採縮減人力措施,預計2021年西國銀行業裁減之勞工將高達1萬5,000人。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頃發布聲明指出,馬國內閣已批准該部門提呈審議的「國家投資願景」(National Investment Aspiration,簡稱NIA),此指引具前瞻性的成長架構,並描繪出馬來西亞投資政策改革的輪廓,將有助於在後新冠疫情時代,振興馬國投資環境,吸引高素質投資進入馬國,並創造高所得就業機會。   阿茲敏部長表示,「國家投資願景」將在包括第四次工業規劃(the Fourth Industrial Masterplan及第十二大馬計畫(12th Malaysia Plan)等與投資相關的國家政策和措施中實現。   其五大核心包括: (一) 尖端產品與服務的開發透過高度的本地研發和創新達 成以提昇經濟多元性 (二) 創造高技能的就業機會,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收入 (三)擴大並整合國內產業鏈結,使其成為區域及全球供應      鏈之一環 (四)開發新的和現有的本地產品與服務,針對高生力的領      域,開發新的或既有的產業聚落          (五) 改善包容性,以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阿茲敏部長強調建立健全並動態的稅收和投資獎勵機制的重要性,並應與相關產業密切合作,建立人才庫,同時應改善許可和監管架構並簡化行政流程,例如海關通關程序。   展望未來,馬國將據此一指引制定完整方案以重新活化投資生態系統、並對新興大趨勢以及投資人不斷演進的需求充分予以回應。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於4月21日表示,美國已達2億劑新冠疫苗接種的目標,較預定時程提前一週,惟仍有許多美國民眾呈觀望態度,倘施打人數無法增加,民眾恐無法於7月4日獨立紀念日舉辦小型聚會。 目前美國約40%民眾(超過1.33億人)施打至少一劑疫苗,約25%已完全接種,美國政府鼓勵企業提供員工施打疫苗的帶薪休假,員工規模50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倘讓員工帶薪休假接種疫苗或員工因疫苗副作用而請假,雇主可申請稅收抵免。 紐約州及紐約市政府數據顯示,紐約市仍有一半成年民眾尚未施打疫苗,截至4月21日,紐約市49%成年民眾(320萬人)施打至少一劑,約32%完全接種;紐約州則42.6%成年民眾施打至少一劑,約29.2%完全接種。根據醫學期刊Becker's Hospital Review,紐約州施打率占全美第14名,落後緬因州、佛蒙特州、康州及紐澤西州等其他東北數州,緬因州為全美第1,33.6%民眾已完全接種。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勞工部本(22)日公布,截至4月17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54.7萬,較前一週58.6萬申請人數減少3.9萬,申請人數連兩週下降,為去(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水準。專家表示,美國新冠疫苗持續普及施打,商業活動限制放寬擴大解封,均帶動企業增聘員工並減少裁員,特別是餐飲、休閒及旅遊等需面對面接觸的服務業。 截至4月10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367.4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6%,較前一週370.8萬人減少3.4萬(相當失業率下降0.1%),係去年3月中以來最低水準;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740.5萬,較前一週增加約49.2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別依序:內華達州(5.6%)、康州(5.2%)、阿拉斯加州(5.1%)、紐約州(4.4%)、伊利諾州(4.2%)、賓州(4.2%)、哥倫比亞特區(4.1%)、羅德島州(4%)、佛蒙特州(4%)及加州(3.7%)。

A:汶萊蘇丹哈桑納博爾基亞(Sultan Hassanal Bolkiah)頃於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開幕典禮預先錄製影片中指出,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措施將進一步振興區域經濟,將有助於促進區域聯繫並進一步改善經濟版圖,並且還將為在許多地區和透過次區域論壇(諸如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東協區域,簡稱 BIMP-EAGA)提供合作機會。   汶萊蘇丹表示,本(2021)年是汶萊與中國關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因本年是東協與中國對話關係建立30週年以及汶萊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在這個艱難時期,東協國家表現團結一致,並聯手減輕新冠疫情的影響。汶萊作為2021年東協輪值主席國,有幸領導該地區實現經濟復甦。「我們關心,我們做好準備,我們繁榮」的主題肯定了東協為維護其人民並為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做準備的集體承諾,其目標是確保整個東協共同體能夠持續繁榮。   在東協經濟共同體的領導下,汶萊的13項優先經濟目標顯示了東協決心將工作重點放在後新冠疫情的經濟復甦上,同時利用新技術和數位化來確保東協的永續經濟增長。   去(2020)年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不僅顯示其成員國為推進國際貿易合作所作的共同努力,且亦將有助於加強區域復甦的努力。汶萊盼繼續加強與中國─東協的合作,以實現區域永續經濟增長。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美國商會(AmCham Malaysia)執行長Siobhan Das於世界銀行舉辦的線上網路研討會上預測,馬來西亞在電子與電機產業增長的支持下,醫療器材與航太產業將獲龐大投資成長,因前述兩個領域與電子與電機產業互補,並擁有相似的技能與知識。   Siobhan Das執行長續稱,馬國政府已在電子與電機產業落實許多極為成功的投資計畫,這可從美國、德國或台灣的企業在馬國取得卓越表現中得到證明。   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頃宣布將於未來5年內在馬國投資40億馬幣(約9.7億美元),推出名為「與馬來西亞齊心共贏」(Bersama Malaysia)計畫,以提升馬國的數位經濟,包括設立首座區域數據中心,預計將可創造46億美元營收及1萬9,000個就業機會。該計畫係建立在馬國健全且強大的經濟基礎上。   馬來西亞美國商會籲請馬國政府開放服務業,以鼓勵更多外人直接投資參與,並維持投資領導地位。該商會亦呼籲馬國中小企業應對諸如國際氣候倡議或勞工慣例等法規遵從性問題有更好的認識,以增強在全球舞臺上的影響力。馬國中小企業需瞭解全球企業與全球供應鏈系統生產的製成品,並應加強對英語的使用,以期直接與研發進行互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A: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