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菲媒報導,國立菲律賓大學疫情研究小組(OCTA)於4月16日公布研究報告指出,馬尼拉都會區(NCR)疫情已呈現減緩之趨勢,近2週該地區數個城市包括馬尼拉與Mandaluyong等市確診數均呈負成長,該地區平均確診數成長率為-0.4%,每日平均確診數為5,085;4月9日至15日傳染數(reproduction number)由1.19下降至1.16,惟該地區之醫院病床需求仍甚為吃緊。 二、對此,馬尼拉都會區管理署(MMDA)署長Benhur Abalos表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採取之措施有效,導致該地區疫情減緩。由於政府刻致力於平衡病毒對健康及經濟之影響,OCTA小組報告令人鼓舞。政府未來仍須積極進行接觸追踪、大規模檢測,以及隔離病患,使傳染率持續下降,以減少病例及死亡人數。

A:依據「奧地利德勤會計事務所」(Deloitte Austria)本(110)年4月15日發布之「德勤雷達2021」(Deloitte Radar 2021):奧地利作為商業據點吸引力及國際競爭力調查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對奧國政經及社會穩定之衝擊,正在侵蝕企業家對奧國經濟發展之信心。 該報告針對奧國250家企業高階經理人所做之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僅27%受訪者認為奧國經濟發展趨勢將較其他歐洲國家「好」或「非常好」,而2020年夏季所作之同樣調查此一比例為64%。 該報告認為新冠疫情不但重創奧國經濟,亦降低奧國民心士氣。奧國目前正處於後疫情之景氣復甦轉捩點,奧國政府必須有所行動加強國家競爭力。該報告歸納受訪企業家意見,列出6項奧國商業環境首要改善之處: 一、 強化公共部門之數位化管理。 二、 改革中小學教育體制,普設全日制學校或班級。 三、 完善醫療衛生系統。 四、 降低非薪資成本。 五、 促進勞動市場靈活性。 六、 擴大投資獎勵措施(尤其對氣候保護相關產業)。

A:依據奧媒「上奧地利新聞報」(Oberösterreichische Nachrichten)本(110)年4月15日報導,奧地利自動化機器製造大廠KEBA日前宣布,將於其總部所在地-奧國第3大城Linz近郊新設工廠擴大產能。新廠面積約37,000平方公尺,最快將於2023年動工,未來營運後,將增聘約600名員工。 KEBA董事長Gerhard Luftensteiner表示,該企業總部將續留在Linz市Urfahr工業園,同樣位於該市之2座工廠仍繼續運作。該企業將與當地學術及研究機構如:Johannes Kepler Linz大學,以及即將成立之Linz數位大學等在研發創新及專業人才培育等領域繼續合作。 KEBA成立於1968年,在全球15國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員工約1,800名;在台子公司為「台灣科堡自動化有限公司」。該公司以生產高品質塑膠射塑機起家,目前主力產品為:金融機構之自動服務系統(包括各型ATM)、物流系統之自動控制、電動汽車充電樁(站)、備用供暖設備之控制及操作系統等。KEBA之2019/2020財會年度營收為3.73億歐元,預估2020/2021財會年度營收超過4億歐元。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10)年4月15日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公布「走向成長2021:塑造充滿活力之復甦」(Going for Growth 2021: Shaping a Vibrant Recovery)報告中,對近50國提出新冠疫情後之重振經濟政策建議,其中對奧地利之建言重點如下: 一、 加速全民數位化相關之教育及職場培訓,尤其是年長及弱勢族群。此外,企業數位化及全國網路平均速度均有待提升。 二、 改善婦女長期失業及從事「部分工時」工作比率偏高情形。建議奧國政府檢討中小學學制,增加全日制學校,使學童父母雙方更易全職工作。 三、 減少長期失業率偏高及平均退休年齡較國際水準偏低情況。OECD認為奧國退休制度缺陷使奧國人有提早退休誘因,應儘早消除此類誘因,否則將嚴重危及國民年金之永續性。 四、 新移民在奧國之社會融合程度低於國際平均值,建議加強新移民官方語言(德語)及其他融合教育,提升該族群對奧國社會經濟貢獻度。

A:總部位於德州的Exxon Mobil石油公司 提議籌資1千億美元在德州興建碳封存設施,捕捉德州墨西哥灣沿岸煉油廠、化工廠等工業設施所排放之碳汙染,並封存於墨西哥灣廢棄的油氣田,預估2030年時每年可封存5千萬噸碳。但問題在於耗資巨大。Exxon Mobil指出此一計畫需要政府補助才能成功。去年Exxon Mobil因為疫情考量,暫停原定於懷俄明州進行的一項經費約2.6億美元之小規模碳封存計畫。

A:在去(2020)年巴幣貶值近30%後,今(2021)年起已又再貶值近7%,造成巴西數個產業原材料和零組件進口成本增加之噩夢;例如電子和藥品製造商等受到成本上漲負面影響,解決方案是尋求替代方法以補償損失。巴西藥品實驗室同業公會(Alanac)稱,藥品90%原料為進口,部分公司不想虧本經營已決定停止生產某些產品,或增加系列藥品生產規模來彌補成本壓力。 另在大多數零組件依賴進口之消費電子領域,匯率壓力顯而易見。根據巴西消費者價格指數(IPCA),近12個月中電視、音響設備和電腦產品消費者價格累計上漲近23%,而普遍通貨膨脹率僅上升6.1%。巴西生產上述消費電子大廠Multilaser強調,近幾個月來由於美元走高和晶片等組件短缺下,成本增長40%。雖尚未完全轉嫁成本,但壓力很大。為彌補高匯率造成損失,該公司刻正研發更具競爭力和更便宜之產品線。

A:巴西Jair Bolsonaro總統近日已加強作出承諾,並要求財政援助以打擊森林砍伐,但預期在出席本(4)月22日至23日舉行之氣候高峰會(Leaders' Climate Summit)中將避免做出新承諾。 Bolsonaro總統將在峰會第一天發表演講,報導稱演講具4個要點:(1)巴西將努力減少森林砍伐,但在國際援助下結果將更好; (2)將加強到2030年實現零非法砍伐森林承諾; (3)將在國際支持下,努力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4)強調加強環境機構重要性。惟B氏將不提任何數字,惟巴環境部長Ricardo de Aquino Salles前已要求國際提供10億美元援助,以打擊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 Salles部長近期曾表示,倘巴西在接下來12月中收到此援助資金,則可以將森林砍伐減少30%至40%。惟另一方面,美國已表示,只有在巴西取得成果情況下,才將援助。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財政部長Lutfi Elvan本(2021)年4月19日接受私營電視台NTV採訪時表示,根據第1季的領先指標,政府預估第1季經濟成長將達5%左右,第2季則因基期效應可達到兩位數的成長。E部長再次樂觀表示,本年經濟將呈正成長,另在確保金融穩定方面,政府顯然須以非常控制性且溫和的方法行動。   土耳其去(2020)年GDP成長1.8%,係少數在去年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中免於經濟萎縮之國家,並為G20成員國中除了中國大陸以外經濟正成長的國家。土耳其去年第4季GDP成長5.9%。   土耳其經濟於去年第2季萎縮約10%,惟受惠於下半年國營銀行貸款激增,經濟獲得復甦。E部長表示,信貸擴張造成國內需求回升,惟外部收支平衡及通貨膨脹有所惡化。   根據路透社對34位經濟學家所做調查,由於基期效應,土耳其本年第2季經濟成長預估達14.9%,另本年及明(2022)年成長預估達4.8%及3.7%。   展望本年發展,E部長表示產業的活力持續,且出口具重大潛力,惟通膨仍是經濟的主要問題,並為政府經濟政策的優先事項之一。渠指出,土耳其有一些結構性問題,在缺乏價格穩定的環境中,無法談論健全的成長、投資、生產及就業;確保價格穩定使經濟繁榮及就業增長成為可能,政府須從整體角度看待通貨膨脹,無法僅透過貨幣政策解決通膨。   土耳其本年3月通膨率微幅超過16%,顯示維持貨幣緊縮政策之需要,另生產者價格則飆升至31%以上。土耳其中央銀行預計將年底通膨降至9.4%,並承諾採取緊縮政策直到達到2023年5%之目標;通膨預期在本年4月達到高峰之18%後下滑。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0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農業部長Grzegorz Puda於4月20日週二在網上宣布,儘管發生疫情大流行,但農產品出口仍在增長。Puda部長表示,與2019年相比,去年出口額增長7%。他在一份新聞聲明中指出,2020年,波蘭的農產品出口創紀錄達到340億歐元,比上一年增加22億歐元。   Puda部長還補充表示,農產品的貿易出現順差,2020年達到117億歐元的水準,年比率增長超過11%。去年農產品出口在波蘭總出口中所佔的比率增加了,整體而言,這意味著食品銷售在波蘭對外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波蘭出口商已經證明,他們能夠符合其外貿夥伴設定的最高要求。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0  Polish News Bulletin, motorization.interia.pl   由於運輸電氣化的發展導致新車價格飆升,影響了二級市場。鑑於這些趨勢,波蘭人似乎越來越傾向於二手車。實際上,二手車的價格仍然維持不變。不過,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一年前還要高。根據波蘭最大的汽車廣告平台Otomoto的報告,該網站有61.2%的用戶以不超過30,000波幣的價格蒐尋汽車。   同時,在2月,根據IBRM SAMAR汽車協會的統計,新小客車的平均加權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準132,000波幣。專家將價格上漲歸咎於完全生效的歐6標準以及使用輕度混合動力系統的要求。他們還得出結論,在3年的時間裡,運輸的電氣化以及大流行的影響導致新車價格上漲30%。此疫情大流行以及人們對這種疾病的恐懼感,使人們不願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更多的人則傾向於擁有及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3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   推動歐洲清潔運輸運動之運輸及環境組織(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報告稱,波蘭擁有歐洲最高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能力。今年,生產達到47GWh,顯著高於匈牙利(30GWh)和德國(20GWh)。   Dziennik Gazeta Prawna日報建議波蘭應充分利用這一成就。波蘭電動汽車電池已成為重要的出口產品。去年,波蘭電池銷售金額約40億歐元,是歐洲最高的,比2019年高出約兩倍。波蘭電動汽車電池生產是汽車產業中唯一在大流行期間表現良好的部門。   另AutomotiveSuppliers.pl報告稱,2020年波蘭汽車工業的出口下降5.6%(286億歐元)。汽車零組件仍占出口的最大部分(107億歐元)。汽車出口(價值49億歐元)緊隨其後,而電動汽車電池的出口攀升至第三位,價值39.9億歐元。 由於許多汽車業者已宣布計劃增加電動汽車的產量,因此對2021年的預測是樂觀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準備透過增加生產能力來應對這些計畫。1月,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在弗羅茨瓦夫(Wroclaw)附近經營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廠之一,該公司宣布將把該廠的產能擴大至100 GWh。該計畫將耗資31億歐元。一個月後,瑞典製造商Northvolt宣布將對其位於格但斯克的電池模組生產廠及研發中心投資10億波幣。3月,韓國SK Innovation宣布擴大Dąbrowa Górnicza電池隔板工廠的計畫。   專家們承認稱,電動汽車電池不斷增長的出口及成功出口應該讚揚,但是,他們指出,這些工廠及應用於其中的技術都是外資所擁有的。與1990年代一樣,波蘭是外國公司的組裝線,外國公司享受稅收優惠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利益。 儘管政府決心改變這一狀況,但專家警告稱,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不會取得重大進展。但是,他們建議波蘭應繼續努力吸引外國投資者,並將其生產工廠視為波蘭電動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波蘭替代燃料協會(PSPA)人員Maciej Mazur表示,最大的生產設施應該環繞著關聯公司及服務供應商。他指出,外國電池生產商可能會與波蘭的零組件,軟體和其他商品供應商合作。他認為,電動汽車是一個正在成長的產業,仍然為新參與者提供機會。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4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06/P200號(商情文號:第 306 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表示,財政部與英國央行將共同研究Britcoin虛擬英鎊,其對全國企業及家庭之可行性,作為使英國脫歐後金融業更創新的行動之一。該部將成立全新研究工作小組,研討建立虛擬英鎊的可能性,推想虛擬英鎊將可與目前現金及信用卡等同步使用於英國日常生活交易之中。Barclays銀行總裁Jes Staley及Schroders投資集團執行長Peter Harrison等皆對本項計畫表示歡迎。   FS金融科技顧問公司之聯合創辦人Simon Taylor則表示,英國應與其他已在測試虛擬貨幣的國家保持同步,若不採取行動,英鎊和英國支付系統有可能因全球競爭而遭受重大損失。   實際上,建立英國版Bitcoin虛擬貨幣之想法已存在一段時間,此次行動則是官方首次指派專門小組進行研究。銀行業者強調,虛擬貨幣將不會取代目前廣泛流通的現金或銀行存款。由於Sunak部長正因英國脫歐損害倫敦作為歐洲金融首都情形,備受壓力;他宣布作為英國金融科技週(UK Fintech Week)計畫之一部分,將成立虛擬英鎊特別小組,強調儘管英國已以創新技術聞名,尚有成長空間。Sunak部長今年初曾表示,在英國脫歐之後,紐約應以「 Big Bang 2.0」做準備;此暗示著柴契爾夫人時期對金融業管制之全面放鬆可能重演。 國家針對傳統貨幣之創新改革則日趨流行。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針對66家央行的調查,至少已有52個國家/地區正在研發國內虛擬貨幣。例如,中國政府稍早表示,將逐步使虛擬人民幣測試項目推廣至更多城市;瑞典政府已展示測試虛擬克朗的想法。業者表示,英國可從中國經驗學習,在中國虛擬人民幣之測試計畫中已有超過20萬用戶。 另外,技術專家指出,計劃推出平台本身加密貨幣的Facebook和Amazon等已促使央行採取行動。國際清算銀行去年則指出,截至2020年各央行報告尚無加密貨幣運用至廣泛的付款方式中;實際上,加密貨幣之使用現象仍極小。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40029號   儘管發生新冠危機,德國人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富有。根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資料,到2020年底,以現金、債券、銀行存款及保險儲蓄形式的私人家庭金融資產達到6兆9,500億歐元,再創新高。這比2020年第三季增加2,110億歐元,增幅3.1%。根據該資料,人們在危機期間存錢儲蓄,並從股市的繁榮中受益,至於近7兆歐元財富確切的分配方式則無法從資料中獲知。 不過,根據今年3月初德國聯邦政府第六次貧困與財富報告草案,新冠大流行期間計有數百萬人蒙受損失。另據《南德日報》的報導,共有1,550萬戶家庭受到影響,特別是一般暨低薪家庭,並以個體自營業者為最。在較低的收入階層中,其收入受大流行影響之風險更大,這也是因為這些人儲蓄少或無其他金融規畫。 根據該報告,財富較少的那一半僅占總財富淨值的1%左右,而最富有的10%家庭卻擁有總財富淨值的一半以上。這顯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下層人口之財富不太可能增長。 此外,那些已投資股票或其他形式的投資的人近來也從中受益。德國聯邦銀行表示,金融資產的增加除了現金及存款總額增加740億歐元之外,尚有股票及其他債券的估值收益(610億歐元)。 另實際上對股票市場怯懼之儲戶,則加大了對股票或基金的投資。德國聯邦銀行表示,第四季私人家庭在資本市場上非常活躍,在2020年10月至12月底期間,私人家庭購買總計210億歐元的股票及投資基金。 一如既往,德國人正利用低利率借入廉價資金,尤其是透過住房貸款。扣除債務後,金融資產增加1,870億歐元,約達4兆9,900億歐元。德國聯邦銀行在計算時會將現金、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及保險儲蓄納入考量,但不會考慮房地產。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4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04/P200號(商情文號:第304 號)  商情本文:  東協主席聲明要點: 2021年4月8日,英國政府與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進行線上會議(TheASEAN-United Kingdom (UK) Open-Ended Troika Meeting),討論與會各方境內之新冠疫情,且為建立長期經濟復甦政策,以及研討氣候變遷不良影響。  本會議參與者包括:汶萊(Brunei Darussalam)外交二部部長(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II)DatoErywan Pehin Yusof(東協外長會議主席),柬埔寨副總理暨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Prak Sokhonn(新任東協外長會議主席)、東協秘書長Lim Jock Hoi,以及英國外交部長DominicRaab。東協成員國之各國外交部長及相關高階官員亦參與。  本會議中,與會各方皆對新冠疫情受害者表示哀悼及同情,對疫情期間所有醫護人員及其他前線人員表示由衷感謝。另讚揚科學家及醫學研究者在研發疫苗不間斷之努力。  在全球從新冠疫情中逐漸復甦的同時,疫苗生產及分配特別需要各界密切協調及合作。會議中鼓勵東協成員國及英國協力,以促進疫苗快速且安全地分配。另提及全球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之提前市場承諾(AdvanceMarket Commitment)已募集63億美元資金,英國也投資5.48億英鎊資金,此皆有助於向東協內近92個發展中國家分配超過10億劑疫苗。會議方鼓勵英國支持東協之新冠相關措施,以促進區域重建,特別在實行東盟全面恢復框架(ACRF)以及東盟公共衛生緊急醫療用品區域儲備(ASEAN Regional Reserve of MedicalSupplies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方面。在《東協旅遊走廊框架》(ASEANTravel Corridor Arrangement Framework)之下,東協成員國欲積極與英國合作,以允許商業人士、官員、學生和以醫療目的為由之遊客可安全地重回國際流動。東協成員國另祝賀英國境內疫苗推展之穩步進展。  歡迎英國作為G7集團主席提出深化東協與G7集團聯繫之提議,期待透過東協主席及秘書長出席5月在英國舉辦之G7外交和發展部長會議(G7 Meeting of Foreign and Development Ministers),加強東協及G7集團之聯繫;欲加強合作,以確保為未來嚴重流行病做足準備。東協支持召開線上全球疫苗研討峰會(GlobalVaccine Confidence Summit)。  英國已為東協地區在健康相關措施及重建計劃上做出相當貢獻,如投資5000萬英鎊資金,以協助東協因應新冠疫情,包括:(i)提供100萬英鎊,協助東協國因應新冠防疫措施; (ii)提供50萬英鎊,協助東協實行減緩新冠疫情影響之經濟政策;(iii)提供480萬英鎊,協助東協國加強國內衛生系統,以預防及控制危害病毒流行之威脅。另強調將透過經驗分享方式,進一步加強東協與英國在衛生領域實際合作。將加強打擊新冠變種病毒,以及早偵測並控制。會議方指出,將探索以綠色經濟模式重建經濟的潛力策略,以落實永續未來;並鼓勵與會各方與東協機構及研究中心之合作,如東協永續發展研究中心(ASEAN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Dialogue)。此外,會議方歡迎英國協助東協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縮小區域發展之不平衡。 會議方強調,與會各方必須加強合作,以落實《 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2030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及《巴黎協定》之規範。在11月將於英國舉辦之COP26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前,期待東協國在東協框架下共同開展建設,期待2020年9月24日至25日將召開之東協COP26氣候對話(ASEANCOP26 ClimateDialogue)線上會議。東協在其《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2025年藍圖》(ASEANSocio-Cultural Community)中,強調氣候變遷是東協的優先議題之一,其與《 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預期成果一致。  本會議中,與會各方對近期在東協國內發生之天然災害罹難者家屬表示同情,例如在印尼及東帝汶境內的洪水災害及山崩。東協國對英國紅十字會提供125萬英鎊之捐助表示感激,已援助越南約2萬4000名災民、菲律賓1萬名災民。東協國對英國在改善全球氣候變遷之努力表示讚賞,且英國與東協城市建立夥伴關係,以及與東協人道主義援助中心(ASEANCoordinating Centre for Humanitarian Assistance)保持夥伴關係。  英國實為東協第12大貿易夥伴,其為2019年東協地區第6大外資來源,2020年第1-3季貿易總額達364億英鎊。因此,東協基於國際規範,將實現自由貿易承諾。另據東協及東亞經濟研究所(Economic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在新冠疫情前後研究東協與英國供應鏈之評估工作,應鼓勵東協與英國加強經濟合作。在東協新冠疫情後經濟加速計畫(ASEANAccelerated COVID Economic Support)之上,應專注於新冠疫情對東協某些極具價值之供應鏈的影響,向東協提供所需技術。  東協對於英國承諾進一步深化雙方技術聯繫表示歡迎,可透過如東協智能城市計畫(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數位貿易網絡計畫(Digital Trade Network)以及英國與東南亞金融科技合作計畫(UK-SouthEast Asia FinTech Series)。另英國與東協之數位商務挑戰計劃(UK ASEANDigital Business Challenge Programme)將為東協地區的微型、中小型企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英國亦提議建立東協與英國之數位創新夥伴關係(ASEANUKDigital Innovation Partnership),將支持《2025年東協數位總體規劃》(ASEAN Digital Master Plan 2025)以及《2019-2025年東協數位整合框架行動劃》(ASEAN Digital IntegrationFramework Action Plan 2019-2025)。英國政府透過提議描述其數位服務專業知識,東協對之感到期待。  會議方鼓勵英國當局與東協商業諮詢委員會(ASEAN Business AdvisoryCouncil)合作,以設計由私人部門主導之區域數位貿易聯繫,彌補東協單一窗口計劃(ASEAN SingleWindow Programme)之不足。英國將致力參與,以協助東協實行區域數位貿易聯繫建議(RegionalDigital Trade Connectivity recommendation);會議方也進一步歡迎英國與東協舉辦第二次經濟合作對話(ASEAN-UKEconomic Dialogue)及東協-英國商業論壇(ASEAN-UK Business Forum)。  會議方肯定英國近期在東協永續基礎設施課程上之成功,該課程將協助東協成員國發展永續基礎設施,有利於其建立未來經濟繁榮,並因應氣候變遷議題。東協國特別歡迎英國透過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知識共享方法,以及1900萬英鎊之英國政府對東協之繁榮經濟改革計劃(UKProsperity Fund ASEAN Economic Reform Programme),展現英國對東協之支持。  本會議中,與會各方強調促進信任及合作,以維持東協和平、安全穩定及法治的重要性。《東南亞友好與合作條約》(Treaty of Amity and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為促進東南亞和平穩定為基石,英國於2012年起成為該條約締約國。東協國另讚賞英國支持東協中心和《東協印度-太平洋展望》(ASEAN Outlook on theIndo-Pacific)。會議中亦討論維護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之共同利益,重申必須在公約法律框架下,開展所有海洋活動;作為海洋島國該公約具戰略重要性,為區域及全球合作之基礎。 與會各方還討論包括海洋垃圾等海洋環保之合作,歡迎東協成員國參與英國在海事法及海洋安全方面之建設進展。 會議中另有針對區域及國際問題之討論,如英國讚賞2021年3月2日東協非正式外長會議(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之召開,東協對緬甸局勢呼籲應避免進一步暴力行為;在回顧《東協憲章》(ASEANCharter)之宗旨原則,與會各方應遵守法治民主規範,且尊重基本自由以及促進人權保障;東協呼籲緬甸釋放政治犯,並要求聯合國秘書長針對緬甸問題與當局接觸。會議上歡迎東協提供援助之行為,且鼓勵英國在多邊論壇中支持東協因應緬甸之局勢。  會議中亦提及英國安全、國防、發展以及外交政策綜合評論報告之出版,會議方歡迎英國加強與東協聯繫。英國已申請加入東協對話夥伴(ASEAN Dialogue Partner),期待雙方進一步加強彼此關係,以落實共同利益,加速東協國永續社會經濟之成長。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4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05/P200號(商情文號:第 305 號)       商情本文: 英國數位部長Oliver Dowden發出罕見通知,已介入美國Nvidia半導體公司以400億美元(286億英鎊)併購Arm微晶片設計公司的交易案;英國官方以國安為由,將該案交由競爭與市場管理署進行調查。   主要在於Arm公司之技術,廣泛牽涉英國重要基礎設施,以及英國航空及國防供應商,其設計應用從無線網路連接器至國防設備如導彈、魚雷等各式產品。業界認為,政府干涉在於確保英國技術不受美國監管控制。Dowden部長表示,在政府支持外資投入英國科技產業的同時,也應適當評估此類交易對國安風險影響。   此次干預則與2016年時,名列FTSE 100公司的Arm 公司之併購情形,呈顯明對比;當時在英國脫歐公投數月後,日商Softbank私下迅速併購Arm公司。然而,Arm 公司雖為日商Softbank併購,該公司仍未對英國重大影響;與美國Nvidia公司併購案則不同,原因在於Arm 公司未來可能受到強大的美國國安法之控制,尚有日後損害英國利益之風險。   競爭與市場管理署須在7月底前完成其第一階段之調查,Dowden部長屆時將決定是否應將該交易推進更詳細的第二階段審查。Nvidia公司因此可能在交易中同意讓步,以排除政府第一階段調查評估疑慮,避免進一步調查之必要性;讓步措施包括保障Arm 公司的部分業務不受美國規範。若無法找到解決方案,此交易則可能被終止。另有依賴Arm 公司之設計的Nvidia公司競爭同行表示擔心,此併購案可能損害其本身業務;包括Tesla電動車製造商和Qualcomm半導體公司等皆擔心,在Nvidia公司併購Arm 公司後,可能哄抬價格等,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另一方面,此併購交易亦也在美國受到官方審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專注於此交易的競爭問題。 2020年9月,Nvidia公司與日商Softbank達成收購協議時表示,希望在2022年初完成併購程序。競爭與市場管理署目前已對其初步調查工作進行準備,包括聯繫外國競爭同行。Nvidia公司發言人表示,公司認為本交易並無構成任何重大國安問題疑慮,將持續與英國政府密切合作。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40028號     德國各地迄今5G網速不一,擴展速度長時間緩滯不前。不過德國政府日前宣佈推動一個更快的移動標準,承諾到2030年將提供數百萬歐元,在全德國境內打造6G網速標準。   德國聯邦政府希望以數億歐元推動下一代移動網路。研究部長Anja Karliczek受訪於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時表示,6G將成為未來的移動數據技術,並在未來十年徹底改變我們的傳播通訊。德國必須未雨稠繆,從一開始便參與制定通訊技術的新關鍵技術暨標準。 據此,德國預計到2025年,將投入約7億歐元推動6G網路,並自2030年起取代5G網路。依據商報報導,6G數據傳送速渡將比5G快100倍以上。K部長表示,這不僅為個人的移動通訊帶來益處,也對工、農業大有裨益。不僅在日常辦公生活中,而且在生產方面,為遠端合作開啟新的契機可能。 此外,此也為遠距醫療提供更佳的可能性。長期而言,大幅投資對強化德國及歐洲的技術主權有其必要性。今(2021)年1月,歐盟推出一項以「Hexa-X」為主題的6G計畫,並為此提供9億歐元資金。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40027號   無論是書展、漢諾威工業展還是國際汽車展(IAA),大多數此類活動在2020年新冠年皆已被取消或以虛擬線上方式舉辦。 這對於貿易商展業、展覽業及大型會議活動業者而言意味著銷售額的顯著損失。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2020年該部門經日曆及季節性調整的營業額比危機前的2019年減少56%。 尤其是2020年第二季,展會、展覽及大型會議所受的新冠衝擊影響最為強勁,與2019年第二季相比,經日曆及季節性調整的銷售額下降78%。2020年第三季度,銷售額的下降幅度略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58%,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2020年9月到11月間的輕度封鎖,令商展活動能在短時間內有限度地恢復舉行。至2020年第四季銷售額相較前一年同期則下降72%。 2018年德國的展會、展覽暨大型會議活動業者共約7,100家公司,營業額達86億歐元,雇用員工超過4萬8,000人,另有7,500人為業主或家庭成員,不求報酬協助工作。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40018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資料,2020年近五分之一雇用10人以上的德國製造業使用工業或服務機器人,自 2018 年以來,此一比例從16%上升到19%,製造業成為最常使用機器人的經濟部門。 整體而言,2020年雇用10名或10名以上員工的公司中,有6%使用此類機器人。工業機器人(4%)較服務機器人(2%)更為普遍;7%的公司使用3D列印。與2018 年相比,機器人應用增加1%,3D印表機增加2%。 其中尤以德國工商經濟中的大公司對上述技術之應用最多。員工人數250人以上的大公司,約三分之一(31%)信任機器人(2018:26%)。反之,擁有10至49名員工的公司則很少使用機器人,占比停滯在3%。在製造業中,越來越多的生產轉向"工業4.0",例如用於焊接、鐳射或塗漆工作的工業機器人。此外尚有進行監控、運輸或清潔的服務機器人。 就3D印表機而言,大型公司之應用仰賴尤其令人關注。在雇用10至49名員工的企業中,僅6%使用這項技術;至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上的企業,比例則顯著增加至近四分之一(23%),2018年的占比分別為4%及18%。此處涉及之列印服務除公司自己的3D印表機之外,尚包括其他供應商的列印服務。 最廣泛的3D列印多用於原型或供內部使用模型之產品印刷(60%),僅19%的公司使用3D印表機生產商品出售。製造公司亦走在3D列印應用的前端,技術應用占比為11%。

A:據媒體報導,阿根廷農業部於2021年4月19日公布第60/2021號決議,所有牛肉、乳製品及穀物出口商須具備「農工產業鏈營運單一登記」(Registro Único de Operadores de la Cadena Agroindustrial, RUCA)之資格,倘無該登記,廠商須提出相關出口計劃,以及銀行交易紀錄。 對此,油類產品業者表示,對於穀物的影響不大,因為過去所有的經營者均已在RUCA登記。然而,對於那些沒有廠房,但已在市場上經營很長一段時間的業者而言,要求提出明年的銷售計劃,並且詳細說明將出口的商品、數量、供應商及目的地的要求,與實際狀況不符,因沒人能知道明年的銷售量及出口國會是如何。 RUCA並非新規定,早於2017年2月一度實施過,當初主要為了規範廠商遵守相關程序,以利合格的業者從事農產品的商業化或工業化。惟現今政府表示,上述決議為建立系統性控制措施,並防止不合格之經營者進入市場。

A:巴西外貿執行署(Camex)管理執行委員會(Gecex)公告暫停課徵自南方共市以外國家玉米及黃豆進口關稅,以降低巴西畜產業生產成本。巴西對來自南方共市國家所產玉米及黃豆關稅8%,沙拉油10%,麵粉6%,效期自公告7天後生效。 由於國際價格上漲,巴西飼料用玉米及黃豆價格居高不下,經畜產業者反應,巴西2020年10月曾暫免來自南方共市以外國家黃豆和玉米進口關稅,黃豆至2021年1月15日,玉米至2021年 3月31日止,以穩定國內價格,並預期本季收成上市有助於平穩價格,但並未發生。 由於強勁國際需求及巴幣貶值,2021年國內玉米及黃豆價格仍持續上揚,在業者反應下,巴西經濟部超前佈署,提前免徵關稅。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