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年4月16日報導,依據建築顧問公司-Turner & Townsend最新發表的新加坡市場報告顯示,新加坡本年建築業需求預料可略微改善,主要來自公共領域專案約65%,高於去(2020)年的62%。預計本年啟動的公共專案包括地鐵裕廊區域線(Jurong Region Line)和第1階段跨島線(Cross Island Line),以及第2階段深隧道下水道系統(DTSS)。建築業者若要在中長期取得更好成長,須加速推動採用新科技及減少依賴人力。 上述報告指出,新加坡本年私宅專案需求預料將持續疲弱,係因星國政府上半年計畫推出的售地地段減少,但房地產發展商可能開始收購集體出售地段,將提振建築需求。新辦公大樓和零售項目本年需求預料亦將繼續低迷,但隨著企業實施更靈活的工作模式,預料會有更多辦公空間將進行改裝工程。 依據新加坡建設局(BCA)數據,新加坡建築業本年需求有望從去年210億星元(10年低點),恢復至230億至280億星元間。 由於許多業者仍面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新加坡本年整體建築業活動預料將繼續疲弱,尤其在上半年。勞動力短缺、主要建築材料成本上漲以及業者為防範新冠疫情而執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將導致建築業者本年的工程投標價上漲介於6%至10%;去年雖然市場需求下降,投標價仍成長3%至5%。 Turner & Townsend認為,當新加坡政府給予的補助措施到期,疫情的衝擊才會真正顯現,屆時預料將有更多建築業者被迫結業或合併。隨著新加坡經濟在疫苗接種計畫的支持下逐漸復甦,建築業要在中長期取得成功,須推動整個供應鏈進一步採用「製造和裝配設計技術(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簡稱DfMA)」減少對移工的依賴、推動永續建築設計的發展、採用創新科技和材料,以及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工作。

A: 國際顧問公司安永(EY)本年4月15日發表「全球首次公開售股(IPO)趨勢」報告顯示,亞太區IPO市場,受科技領域支持,繼續蓬勃發展,本年第1季累計交易達200筆,集資額加倍至343億美元,創20年新高;全球則累計430筆,年比成長85%,集資額增加逾兩倍至1,056億美元;表現最突出的區域是大中華區3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共達成133筆,集資額為289億美元,占亞太區87.4%。 安永指出,中國的上市註冊系統較快,公司市值受市場更大驅動。科技、新經濟和醫療保健領域企業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也至香港第2上市,是推動大中華區IPO強勁的動力。東協區域則僅達成23筆,籌資額為24億美元,少於去年同期的30億美元(32筆),新加坡僅達成1筆。 若以業別而言,科技企業達成51筆IPO,籌資金額達177億美元,包括短視頻平臺快手(62億美元)、百度(31億美元)和嗶哩嗶哩(26億美元)等。 安永提醒,中國區域的IPO估值都過高,面臨嚴重超額認購問題,部分科技公司在掛牌交易後股價暴跌近30%,香港也出現類似情況。由於市場流動性充裕,全球IPO交易量和集資額創下20年來最佳表現,然市場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影響IPO市場,例如疫苗接種計畫速度慢於預期,以及新一波疫情阻礙經濟復甦。 另一方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IPO市場也更加活躍,本年第1季達307筆,集資額達952億美元,超越去年全年總額。美國依舊是SPAC大本營,占300筆。隨著SPAC越來越受市場矚目,新加坡、香港和印尼有意跟進。SPAC俗稱「空頭支票公司」,透過IPO募集資金,接著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讓被併購的公司借殼上市。

A: 據日本NHK新聞報導稱,日本首相菅義偉預定在本(4)月16日(美東當地時間)在美國白宮與拜登總統舉行領袖峰會,此係菅首相上任以來首次出訪美國,亦係拜登總統上任以來首次與外國領袖舉行面對面會談。 菅首相擬藉由本次次領袖峰會,加深與拜登總統互信關係,並將重申日美兩國穩固同盟關係為日本外交及防衛安全的基礎,同時將探討雙方構築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戰略合作議題。 另外,菅首相亦盼雙方就霸權主義傾向日益明顯之中國相關問題,能夠與美方坦率意見交流。目前日美兩國正在就領袖峰會後預定發表之聯合聲明,進行相關調整作業。上述聯合聲明中,如何表達美國拜登政府重視之台灣問題、香港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問題,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 由於距離本年7月東京奧運會開幕時間已剩下不到100天,日本菅首相預定在領袖會談再次敦請美方的通力合作,俾利東京奧運會及帕奧會能夠順利圓滿舉行。

A:一、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4月14日表示,迄今菲國共收到捐贈或採購之中國Sinovac 與英國AstraZenaca疫苗共302萬5,600劑,其中280萬1,020劑(約93%) 已分送全國各地。迄今共有125萬5,716人已接種疫苗,其中施打第1劑疫苗者109萬3,651人,施打2劑疫苗者16萬2,065人;醫護人員、老年人及共生病患(co-morbidities)列入優先施打對象。 二、V次長另表示,4月13日確診人數下降至8,571例恐未能反映實際染疫人數,蓋4月11日(上周日)計有36家檢測實驗室因進行消毒作業停止運作。馬尼拉都會區(NCR)與其鄰近4省實施嚴格之社區隔離(ECQ)效果尚未顯現,因病毒潛伏期長達14天,故ECQ是否有效仍待觀察。目前群聚感染發生地點以社區為主,另工作場所,例如醫院及其他機構等,亦發生群聚感染現象。

A:一、菲媒報導,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4月9日再度被送進醫院治療COVID-19。R發言人前曾於3月15日宣布,渠之COVID-19測試呈陽性,堅稱無症狀,惟拒絕顯示測試結果。渠於3月25日宣布已康復,並離開隔離中心。渠於4月9日再度住院治療,引發人們對其健康狀況之揣測。 二、菲國勞動部於4月9日表示,應馬尼拉都會區(NCR)及其鄰近4省之建議,將僱用5,000名失業勞工進行為期3個月之COVID-19病患接觸追蹤調查工作,薪資依當地物價而定,例如NCR地區每日最低工資為537披索(約11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 三、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4月9日表示,政府採購總數50萬劑之首批(註:數量不明)COVID-19抗原(antigen)快篩試劑業已抵菲,將分配予NCR及其鄰近4省之地方政府使用。伊稱,依政府測試準則進行之快篩結果將列入每日確診數目之計算,至於私人企業自行使用抗原快篩試劑之檢測結果,則不列入計算。

A:一、菲媒報導,菲律賓旅館業主協會(Philippine Hotel Owners Association)會長Arthur Lopez於4月10日表示,政府有意徵收馬尼拉都會區(NCR)旅館做為收治COVID-19輕症病患之隔離場所,惟該區之旅館早已被勞動部之海外勞工福利署訂滿,充作海外移工(OFW)回國之檢疫場所,另考量旅館無相關醫療設備,實難配合該項政策。 二、菲國衛生部食藥署(FDA)署長Eric Domingo於4月10日表示,該署前曾核准1家醫院使用抗寄生蟲藥ivermectin作為醫治COVID-19病患之恩慈(compassionate)用藥,惟醫生將須對相關治療行為負全責,且該藥物不准在市場販售。

A:一、菲媒報導,菲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註:渠2度確診,刻正接受隔離治療)於4月11日下午宣布: (一)杜特地(Duterte)總統頃核准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建議,馬尼拉都會區(NCR)及鄰近之Bulacan、Cavite、Laguna及Rizal等4省自4月12日(下週一)起改實施較寬鬆之「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Modified Enhanced Community Quarantine, MGCQ)措施至4月30日。同一期間,位於Quirino省之聖地亞哥市及Abra市亦實施MECQ。 (二)實施「一般型社區隔離」(General Community Quarantine, GCQ)措施地區包括Cardillera Administrative Region (CAR)、Cagayan省、Isabela省、Nueva Vizcaya省、Batangas省、Lanao del Sur省、Tacloban市、Iligan市、Davao市等;其他地區則實施「改良版一般型社區隔離」(Modified General Community Quarantine, MGCQ)措施至4月30日。 二、謹查: (一)菲國近期雖確診人數激增,疫情持續升溫,此次NCR等地仍自最嚴格之ECQ放寬爲MECQ,主因菲政府財政已無力負荷發放補助金予受ECQ影響無法工作之近2,300萬民眾及貧戶,而非疫情已好轉。 (二)MECQ之主要規定如次: 1.只有在需要獲取必要服務及工作時,始准在區域內活動。 2.部分製造工廠及加工廠營運最多可容納50%勞工。 3.僅容許必需品及服務之有限運輸服務。 4.停止國內航班、國際航班受限。 5.入境者僅限海外移工及菲律賓人。 6.鼓勵騎自行車及非車輛運輸。 7.禁止跨島旅行。 8.禁止所有級別之面對面教學。

A:駐菲律賓經濟組報告 一、菲媒報導,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部長於4月12日表示,菲國採購之第2批50萬劑中國科興(Sinovac)疫苗已於4月11日下午由菲律賓航空(PAL)運抵馬尼拉國際機場(註:首批100 萬劑於3月29日抵菲)。此外,菲國預計本(4)月底前將獲得包括俄羅斯Sputnik V疫苗與透過世界衛生組織COVAX機制之疫苗共550萬劑。 二、菲律賓國家經濟發展部(NEDA)於4月12日公布必要經濟活動人員(essential economic worker)類別,包括政府法務、安全、交通與社會保護等部門之前線員工,以及市場攤販、雜貨店與超市員工等共13類人員,渠等將繼醫護人員、老年人及共生病患 (co-morbidities)之後,列入優先施打疫苗對象。 三、國立菲律賓大學疫情研究小組(OCTA)於4月12日表示, 馬尼拉都會區(NCR)4月3日至9日之COVID-19傳染數(reproduction number)已由前1週之1.88下降至1.23,成長率為-9%,盼下周能繼續下降至1, 其中NCR地區之數個重災城市,包括馬尼拉及奎松市等確診數亦呈負成長趨勢,即便目前隔離等級已由「加強型社區隔離」(ECQ)放寬至「改良版加強型社區隔離」(MECQ),盼確診減緩趨勢仍可持續維持。該小組預測,迄4 月底,全國確診病例將達到100 萬例。  

A:駐菲律賓經濟組報告 菲國總統府頃發布新聞稿略以: (一)總統杜特地(Duterte)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4月13日晚間進行30分鐘電話峰會。雙方重申加強多項領域合作事宜,包括貿易、投資、 農業、能源及國防安全等,尤以共同對抗COVID-19疫情最爲重要。 (二)菲國已向俄羅斯訂購2,000萬劑俄羅斯Sputnik V疫苗,將陸續交貨, 菲國本週預期收到2萬劑Sputnik V疫苗。杜特地總統邀請普丁總統於適當時機訪菲,普丁總統欣然接受。 (三)菲國參加本次電話峰會者包括外長Teodoro Locsin及參議員Christopher Go等2 人。

A:駐菲律賓經濟組報告 菲媒報導,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4月13日駁斥菲律賓醫療保健聯盟(HPAAC)之批評,指稱政府於3月29日至4月11日在馬尼拉都會區(NCR)及鄰近4省實施為期2周之「加強型社區隔離」(ECQ)措施徒勞無功,浪費公帑,且確診病例並未因而減少。V次長表示,實施ECQ 係不得已作法,此舉有效緩解瀕臨崩潰之醫療保健體係,並為COVID-19患者增加164張ICU病床,在醫院、隔離中心增加3,000張病床,且接觸者追踪工作獲得改善,使每位患者緊密接觸者追蹤比例提高到1:6,有效防止疫情擴散。此外,確診病例應可在未來2周下降,以上均顯示ECQ對控制疫情甚有助益,只是需要時間始能完全發揮功效。

A:一、菲媒報導,菲國杜特地(Duterte)總統頃將3項旨在協助菲國吸引外資及應對經濟困境之經濟自由化法案列為緊急優先通過事項,其用意在於免除該等法案二讀後送三讀需等候3天之觀察期,可爭取時效。   二、杜特地總統於4月12日致函參議院議長Vicente Sotto,向國會呼籲:   (一)儘速通過第2094號法案(公共服務法PSA修正案)、第1156號法案(1991年外人投資法修正案),以及第1840號法案(零售貿易法修正案)。   (二)上述法案之優先通過將可凸顯菲國銳意進行立法改革,以創造優質投資環境、增加工作機會並促進公平競爭,進而刺激菲國經濟成長。   三、上述3項經濟自由化法案,其中公共服務法修正案主要目標係將電信業排除在公共事業定義之外,以利提高外資持股比例上限,至於電力配送、供水、下水道系統等公共事業之外資持股仍維持40%比例上限;零售貿易法修正案旨在降低零售業之外資投資門檻;外人投資法案修正案主要降低外人投資特定科技產業之投資門檻。   四、國家經濟發展部(NEDA)表示,往昔行政部門藉由更新外人投資負面表列清單(FINL)放寬外資投資限制,現已無更多空間可資發揮,目前該清單已放寬外資可完全持股之5項領域,包括:   (一)網際網路產業(不同於大眾媒體業); (二)高等教育服務業; (三)高等技能培育訓練中心(非正式教育體系); (四)保險及財務融通公司; (五)健身中心。   展望未來,外人投資法案修正案通過後,將有利吸引外資進駐。   五、謹查:   (一)菲政府經濟團隊刻正致力推動經濟自由化法案,優化菲國投資環境,以吸引疫情期間將供應鏈從中國移轉至其他亞洲國家之外資。其中修正已有83年歷史之公共服務法具有重大意義,該修正案重點在於明定公共服務之範疇,提升公共事業競爭力,通過後公共服務將限縮定義為電力配送、供水及下水道系統等公共事業,並將電信產業排除在外,因此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將由目前40%大幅提升,可望吸引外資踴躍投資菲國電信事業,改善電信基礎建設,進而提升網路服務品質。   (二)公共服務法修正案通過將可使菲國經貿法規體制更符合CPTPP國際規範,有助菲國加入CPTPP,進而吸引外資並拓展海外市場版圖。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3月總出口金額30億9,850萬美元 日期:2021.04.15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 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3月總出口金額30億9,85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9億9,570萬美元,增加1億280萬,成長3.4%。其中出口金額22億9,520萬美元,占總出口之74.1%,較2020年同期成長19%;另再出口金額6億260萬美元,則占總出口之19.4%,較2020年同期衰退22.3%;其他出口金額2億80萬美元,占總出口6.5%,較2020年同期亦衰退31.1%。 (二)2021年1-3月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穀物、牛肉及黃豆;在加工出口方面,出口金額達1億9,71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54.3%。 (三)在進口方面,2021年1-3月進口金額27億2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1.4%;2021年1-3月巴拉圭則享有貿易順差3億9,620萬美元。

A: 海地總理Joshph Jouthe於4月14日辭職,旋獲莫伊斯(Jovenel Moïse)總統同意,並任命外交部長喬塞德(Claude Joseph)出任臨時總理並籌組新政府,按莫伊斯總統自2017年2月就職以來,已有5位總理離職,顯示海地政情不穩定。 近月以來海地困於莫伊斯總統任期爭議,治安敗壞,綁架案層出不窮,4月11日首都區一天內至少12人遭綁架,甚至殃及神父及修女,使宗教界要求關閉學校,企業亦罷市以表達抗議。因政府無力處理犯罪,爰總理在壓力下倉皇辭職,反對黨則表示辭職無助解決該國嚴重危機。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歡迎喬塞德出任臨時總理,並將與海政府合作,爭取於本年舉行自由公正之選舉。另外,我外交部吳部長甫於4月13日與時任海外長之喬塞德通電,就兩國疫情、能源、教育、衛生合作交換意見,並邀請喬塞德於疫後訪臺,喬塞德表達對我方支持海地之感謝。

A: 尼加拉瓜新聞報報導,尼國建築公會(Cámara Nicaragüense de la Construcción, CNC) Leslie Martinez會長表示,依據尼國中央銀行資料,2020年尼國建築業較上年同期成長11%,惟渠對2018年尼國政經危機後,直接衝擊尼國建築業就業機會表示憂心,2017年至2020年期間尼國建築業之正式從業人員在尼國社會保險局(Instituto Nicaragüense de Seguridad Social, Inss)登記投保者自34,842名降低至20,606名,減少14,236名。 回顧尼國2018年及2019年期間,建築業分別較上年衰退13.7%、34.5%,2020年可能僅係觸底反彈而成長11%,按尼國建築業主要收入來源為公共建設投資,民間部門投資屈指可數。另尼國經濟學家Luis Murillo指出,2018年政經危機爆發後,至2020年尼國外人投資金額較2019年同期大幅衰退64%,建築業僅靠公部門投資之每年約4.8億美元之投資預算暫時性支撐,而較具後續投資擴充性、有利建築業長期發展之私部門投資如購物中心、觀光旅館業案源則尚未恢復。 尼國2019年稅改方案導致各行業營運成本扶搖直上,占總就業人口之70%非正式就業人員衝擊較大,其中建築業失業率大幅攀升於30%至40%之間。依據尼國發展資訊局(Instituto Nacional de Información de Desarrollo, Inide)資料,尼國2020年1月至9月期間,尼政府共計推動完成63件非住宅建築共公投資案,21件位於首都馬納瓜市,其餘42件位於其他城市。在社會住宅方面,完成興建面積達58,472平方公尺,較上年同期成長13.3%,平均每季興建共約224戶社會住宅。

A:Business Day 2021.04.13 國際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日前表示,非洲漠南地區本(2021)年第1季投資顧問諮詢費用下降至9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9%,為過去7年以來最大跌幅,顯示該地區景氣衰退導致企業僅願進行金額較低之併購,此外首次發行新股票、第二次公開發行股票或發行有價證券顧問費亦呈現衰退。 非洲漠南地區美國銀行及Goldman Sachs表示,許多外資因漠南地區企業鑑價較低,均有興趣投資,然因存在政府是否能順利推動結構性改革等不穩定因素,導致投資人裹足不前。 漠南地區第1季跨國企業併購件數大幅增加,但交易金額衰退2/3導致顧問費衰退65%,境內企業併購金額則增加2/3至250億美元,但件數則呈現衰退,最大一筆境內併購交易為尚比亞政府以15億美元投資Mopani Copper礦場,至於發行股票部分則有B Riley Financial、美國銀行、標準渣打銀行及JPMorgan銀行,公債發行部分顧問費為共4710萬美元,成長1倍,為1980年以來最高點,包括迦納發行29億歐元債券、象牙海岸發行37億美元公債及非洲發展銀行發行25億美元五年期債券。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4月12日 2020年斯洛伐克郵政(Slovenská pošta)虧損1,600萬歐元,銷售額減少3%,達3億2,150萬歐元。 斯洛伐克郵政表示,勞動生產力下降及大流行造成損失,大流行減少國際郵件。 關閉郵政分局、裁員及對物流及包裹投遞的投資將使斯洛伐克郵政於2022年前恢復盈利。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1年4月16日 2021年3月斯洛伐克銷售出6,542輛新轎車(年增30.5%),但與過去5年不受大流行影響的3月份新轎車平均註冊數量相較,減少約五分之一。 2021年3月小型商用車註冊數量達892輛(年增96.91%),較近5年平均註冊數量增加3%。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4月16日 斯洛伐克Bratislava福斯車廠最近將招聘員工400人進行汽車組裝,以因應全球市場日益成長的需求。 位於斯洛伐克Nitra的Jaguar Land Rover車廠(目前有4,000名員工)最近將僱用600名員工,同時供應商亦將新聘300名員工。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3月輸銷智利之牛肉出口金額1億5,200萬美元 日期:2021.04.16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3月輸銷智利之牛肉出口收入1億5,2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億710萬美元,增加4,520萬美元,成長42.2%。以出口重量而言,2021年1-3月輸銷智利之牛肉出口重量3萬2,300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2萬2,600公噸,增加9,700公噸,成長42.5%。巴拉圭第2大牛肉出口市場則為俄羅斯,出口金額6,420萬美元,出口重量1萬9,500公噸。 (二)由於全球仍壟罩疫情嚴峻情勢,國際原物料價格仍產生高度不確定性,2021年1-3月牛肉平均出口價格為每公斤4.42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每公斤4.47美元,則衰退1.11%。巴拉圭2017年至2019年前3個月之牛肉出口每公斤平均價格為2017年4.21美元、2018年4.29美元,以及2019年4.06美元。

A:標題:2021年1-3月巴拉圭黃豆輸銷阿根廷占總黃豆出口之76% 日期:2021.04.16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2021年1-3月巴拉圭黃豆輸銷阿根廷占總黃豆出口之76%。巴拉圭2021年1-3月輸銷阿根廷之黃豆出口收入4億7,3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0.3%。以出口重量而言,2021年1-3月輸銷阿根廷之黃豆出口重量1,487.7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萬1,136.6公噸,增加351.1公噸,成長30.9%。巴拉圭第2大黃豆出口市場則為巴西,2021年1-3月之出口重量153.3公噸,較2020年同期成長37.1%,出口金額則為5,370萬美元。 (二)巴拉圭生產者聯盟公會(Unión de Gremios de la Producción,UGP)已提早預期2020/2021年巴拉圭全國黃豆收成僅介於900萬至1,000萬公噸間,較2019/2020年之收成1,060萬公噸,產量將減少許多。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