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40002號   電動滑板車(E-Scooter)已成為德國主要城市街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首次公布之初步統計,2020年德國警局登記之小型電動車事故計達2,155件;另據德國聯統計局資料,共造成5人死亡,386人重傷及1,907人輕傷。80%以上之傷亡為電動滑板車行駛於道路上所致。 大多數造成傷亡之電動滑板車事故發生在人口最多的北萊茵-西伐亞邦(566件)及巴伐利亞邦(334件),而以麥佛邦(16件)及圖林根邦(11件)的電動滑板車事故最少。 在德國境內,近四分之三(72.1%,1,553件事故)的人身傷亡事故由電動滑板車駕駛人擔負主要責任,而其中又以駕駛人在無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情況下,失去對車輛的掌控最常發生(644件)。 此外,在警方記錄之2,355次電動滑板車駕駛不當行為中,以酗酒最為常見(431人行為不當,占18.3%),而同期間自行車及未註冊機車的酒駕比例分別是7.1%及7.8%。其次,不正確使用車道或人行道(392人行為不當,占16.6%)也是造成事故的常見原因。電動滑板車須在可能情況下使用自行車道或保護車道,避免行駛於車道及車肩,且禁止騎駛於人行道。至不合宜的速度(199人行為不當,占8.5%)則為第三大常見原因。 電動滑板車事故駕駛人相較年輕,2020年76.0%肇事者年齡低於45歲,33.7%甚至不到25歲,僅7.4%為65歲以上。相較之下,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事故中65歲以上肇事者比例為18.2%,明顯較高,僅一半(50.3%)年齡低於45歲,25歲以下肇事者比例也只有24.2%。 在2,155件造成人員傷亡的電動踏板車事故中,918件是個人事故,即無其他人參與事故。5名死亡之電動滑板車駕駛中有3人在個人事故中喪生,所有受傷的電動滑板車駕駛中有一半也歸類於個人事故。 超過一半(1,170件)的電動滑板車事故傷亡非屬個人事故,其中多為與汽車(693件)間的事故,而在與汽車的碰撞事故中,有三分之一的電動滑板車駕駛受傷(占37.2%)。 整體而言,電動滑板車事故比例相較極低。2020年德國警方登記之人員傷亡事故計達26萬4,000件,電動滑板車占比僅0.8%,遠不及自行車之91萬5,000件事故,共造成426名駕駛死亡,1萬7,079人重傷及7萬4,472人輕傷。 自小型電動車法規於2019年6月15日生效以來,電動滑板車(E-Scooter)可被允許使用於德國道路交通。用戶必須儘可能使用自行車道或保護道,應避免行駛車道及路肩,並禁止使用人行道。電子滑板車的使用者不需要駕駛執照,但必須年滿14歲。駕駛人飲用之酒精濃度適用一般的每毫升0.5限值。未滿21歲的年輕人及剛獲得駕照的人如果要使用電動滑板車,則絕對不得喝酒。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發表之瑞士2021年3月份生產和進口價格合計指數調查,與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6%,為100.8點(該局以2020年12月為基數=100),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則下跌0.2 %。報告中另指出,2月份生產價格上漲的主要產品為原油類、天然氣、金屬及其半成品;另價格下跌產品為電腦資訊類產品。   上述統計中,國內生產價格指數與上月份相比則上漲0.4%,進口價格指數則上漲1%;國內生產價格指數與2020年同期相比則呈現下跌0.4%,進口價格指數則成長0.1%。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4月16日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信用卡Viseca公司於2020年的營業額為3.58億瑞郎,與22019年同期相比較,下跌29.2%,其中信用卡交易收入下跌27.7%,利息收入下跌65.7%及其他業務收入下跌31.6%。 另根據Viseca的說法,信用卡交易收入下降9.3%,至98.6億美元,主要是由於旅遊和娛樂業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急劇下降。然而,與此同時,瑞士國內的信用卡交易額增加了9.2%,這主要是由零售業強勁增長推動所致。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1年4月16日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芬蘭經濟就業部(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d Employment)將提供三年的數百萬歐元補助金額針對公、私部門關於循環經濟創新合作提供補助。其目的盼透過不同方案連結、開發減碳的新解決方案,創造新的商業經營模式、商機和就業機會,協助疫後經濟重建。 除一般企業和研究機構外,其他市政府單位、地區單位和非政府組織,均可申請補助。芬蘭政府希望透過因補助所啟發的新商業模式和早期合作網絡,改善循環經濟相關的商業活動條件。合作網絡是指由單一或多個參與單位透過合作活動,共享資源和數據以產生新的商業活動,而數位化和跨部門廣泛合作平臺的相關準備應為合作活動和網絡核心。 補助額可運用於以下領域: 執行推動循環經濟的策略型平台和商業網絡;發展循環經濟相關之商業網絡;在中央政府預算單位、高等教育學院和從事公共研究或資訊傳播之類似組織及市級單位的公共組織範圍內,補助促進循環經濟和網絡發展之專案。 補助額不可用於以下活動: 已經在執行的活動;相關設備(如實驗室設備)或在一定條件下可自由使用的固定資產之相關採購;商業活動;個別公司的專案;單純採購活動(已取得補助之專案可涵蓋採購)。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繼芬蘭宣布將採購俄羅斯Sputnik疫苗之後,瑞典疫苗協調官 Richard Bergström表示,現在瑞典也正在審視採購契約之中,但因為產能關係,所能採購的疫苗劑量有限。瑞典規劃最早可於今(2021)年暑假提供該疫苗給瑞典人民施打。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4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94/P200號(商情文號:第 294 號)       商情本文: 針對印花稅減免措施,OECD Going for Grow報告 建議英國應永久削減印花稅,以增加投資,並推動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受疫情影響英國於2020年7月推出為期六個月的房屋印花稅減免,此措施將英國房屋印花稅減免門檻從12萬5000英鎊提高到50萬英鎊,該措施並已延至本年6月底,報告指出永久削減印花稅比改革公司稅務更能籌集投資。英國為已開發國家中,設有最高房地產稅的國家,政府統計2019年房地產稅收入高達910億英鎊,約12%之政府財政收入來自房地產,此為OECD 37成員國平均的兩倍。   報告並建議,英國應放寬發展基礎設施相關規則,以促進建設,並加強興建實體及數位基礎設施,以投資創新,增加全國就業機會,以鼓舞新冠防疫措施解除後的國內經濟,促使經濟復甦。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表示,應將重大經濟衰退轉變為強勁、兼容、綠色之經濟發展機會。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經濟已自金融危機以來承受長年掙扎,出現如國內生產力成長緩慢,企業活動下降,長期失業與不平等之問題等。新冠疫情之後的重建機會包括徵收碳稅,減少空氣污染,以及提供民眾培訓的機會,協助其在新興產業中找到創新工作,且鼓勵民眾及企業皆積極投入綠色經濟產業。數位技能投資,更為提升英國就業市場的關鍵。隨著越來越多人從事遠距工作,以及國內生產業者大量投資機器人技術,數位技能尤其重要。   報告並指出,在所有OECD國家中,英國為僱用較未具經驗資格勞工者較高比例的國家之一,且對成人教育學習之政府補助及公司支出並呈下降。在經歷數十年公共投資不足後,政府應迫切針對數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在邁向低碳經濟同時,區域平衡政策則也需要大量投資。財政部發言人指出,暫時性印花稅減免措施係協助及保護在房地產市場工作人員並可刺激經濟活動,作出時間限制本質是鼓勵民眾參與計劃,推動經濟發展。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4/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綠能電網需要1,020億歐元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顧問公司PwC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30年荷蘭的四大電網公司需要投資1,020億歐元用於擴大和加強電網。 荷蘭電信報De Telegraaf報導,電網公司已在天然氣和電網上投入大量資金,但未來幾十年內,投資將急劇增加。該報告指出,PwC估計到2050年,電網公司將虧損410億歐元,因此必須通過調漲能源費或財政部制定專項補助計畫來彌補。 PwC估計2050年的電力需求至少是目前的兩倍,成本最高的項目是連接離岸風電場、額外的高壓電纜的鋪設、變電站及額外地下銅電纜鋪設。 PwC指出,若電網公司必須為其能源轉型中的數十億歐元借貸投資支付更多的利息,預計2025年將可能開始出現問題。通過為公司提供股權形式的額外資金,可以避免此問題,預計到2050年將需要200到300億歐元資金。 PwC建議修改法律,允許養老基金與政府一起成為電網公司的股東。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4/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工會和雇主協會呼籲政府在2024年前不削減支出或增稅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最大的工會FNV和雇主協會VNO-NCW共同呼籲政府至少在2024年1月之前不對公民和企業實施任何削減支出或增稅的措施。 FNV和VNO-NCW致函內閣和眾議院表示,不應通過削減支出或增稅來復甦經濟,並主張政府應制定一項復甦計畫來擺脫新冠疫情危機,例如應允許積欠政府債務的企業分十年償清,此外,建議為因新冠疫情危機而積累不良債務的消費者成立擔保基金。 FNV和VNO-NCW亦提出其他八項建議,例如當前政府的新冠疫情紓困措施應延長至12月31日,倡導針對因新冠疫情導致待在家中數月的年輕人進行再培訓和再技能化的國家計畫,並制定公私部門共同合作的永續投資議程。 前述信函中亦指出,荷蘭的國家債務比重仍在安全範圍內,呼籲政府、眾議院,與FNV、VNO-NCW共同合作,在今年6月1日前完成未來兩年半的經濟復甦計畫。

A:依據瑞士能源局(Bundesamt für Energie) 4月16日新聞稿,瑞士2020年總產電量為699億千瓦時(kWh),較2019年減少2.7%。其中水力發電量為406億千瓦時(+1%),核能發電量為230億千瓦時(-9.1%),其他(火力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63億千瓦時(+4.3%),扣除儲存損失後產電量為655億千瓦時。   瑞士2020年全年總用電量為599億千瓦時(kWh),扣除輸電耗損後實際用電量為557億千瓦時,較2019年減少2.6%。其中2020年第1季用電量較2019年同期減少4.3%,第2季較2019年同期減少7.8%,第3季較2019年同期減少0.3%,第4季較2019年同期增加1.9%。2020年用電量減少主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之限制封鎖政策。   瑞士2020年淨出口電量為56億千瓦時,2019年淨出口電量為63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瑞士能源局(Bundesamt für Energie) 新聞稿 日期:2021年4月16日

A:綜合丹麥新聞媒體於4月15日報導,因一名60 歲女性接種AZ疫苗後出現VITT血管栓塞併發症導致死亡,丹麥衛生局於3月11日宣布暫停AZ疫苗接種,並等待歐盟藥品管理局EMA 評估。當EMA證實,AZ疫苗接種和罕見血栓事件發生有關聯性,亦宣稱AZ疫苗接種利大於弊, 丹麥衛生局局長Søren Brostrøm 卻於4月14 日宣布根據科學研究,總體評估使用AZ疫苗確實存在嚴重副作用的風險。 因此,決定放棄該疫苗,預計全民16歲以上將延至8月初才能完成疫苗接種。  丹麥也因此成為全球首例停用AZ疫苗的國家。 以下6大因素為停用AZ 疫苗之簡述:   1:目前較一個月前掌握更多關鍵資訊:從科學醫學角度上發現更多接種AZ疫苗後可出現的新併發症狀資訊。因為某些自體免疫因素,於接種疫苗後所引起的兩種廣泛性血管栓塞表現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分別為:發生在腦部腦靜脈竇(腦部較大靜脈)的栓塞,以及腸繫膜的栓塞。 2:大約4萬分之一接種AZ 疫苗將出現致命副作用併發症,即使接受治療,死亡率仍甚高。 3:為全民大規模接種疫苗負有特殊責任: ”我們需要民眾對疫苗及政府有高度信任”。 4:利並非大於弊: 必須權衡血栓凝結的風險與同時生病未接種疫苗的人及住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療的風險。 許多弱勢群體已經接種了疫苗,而每週僅有大約12名病患入住重症監護病房中, 相對減少許多。  B氏估計,停止使用AZ疫苗將把65歲至69歲的接種族群的疫苗接種推遲兩個星期,也可以防止重症監護病房的入院。相反,如果我們使用丹麥血清中心目前庫存的20萬劑疫苗,我們預期將會有5個人會出現嚴重的血栓併發症。  5. 丹麥目前疫情已相較穩定:不同的國家是否選擇繼續使用該疫苗,將依各國疫情感染情況而定,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所有國家都為自己的做選擇。丹麥在冬季幾個月裡防疫做得非常好,儘管經歷了很多限制,但並沒有進入第3波疫情。 丹麥目前疫情已相較穩定, 低感染率為我們贏得了時間,因為疫苗要發揮完全作用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6:即使停止使用AZ疫苗,丹麥仍有很多的疫苗: 就目前的狀況來說, 即使丹麥停止AZ疫苗及尚未考慮使用美國強生的疫苗。之前丹麥與歐盟的疫苗協議,將足以補足臨時的短缺,目前全民第一劑的疫苗施打尚未用盡,在夏季將陸續有65 萬劑的瑞揮及莫德納疫苗抵達丹麥。丹麥總共將有2500萬劑疫苗足以為民眾施打疫苗,。   基於丹麥感染率一直保持穩定和低的趨勢,並且住院患者的穩定程度也有所提高,與最新的預測相比,根據SSI( 丹麥血清研究中心)的 評估,司法部長Nick Hækkerup宣布將鬆綁限制。 以下為最新鬆綁概要: 鬆綁集會禁令: 4月21日,室內集會禁令將從目前的5人增加到10人, 5月6日, 擴大到25人。 5月21日,集會50個人。 6月11日,100個人室內集會。 戶外集會禁令將於4月21日(星期三)從10人提高至50人,5月6日將提高至75人,5月21日將提高至100人,並於6月11日完全廢除戶外集會禁令。 8月1日,室內的“小型集會禁令”也被完全廢除。 節日和音樂會等重大活動的外觀仍不清楚,但根據協議文本,專家組將在下周初提供有關大型聚會和活動報告。 鬆綁學校集會禁令: 更多的兒童和學生將可重返校園-但以戶外教學為主。因此,尚未被允許的5至8年級學生,在不允許上學的星期裡能與他們的班級在戶外見面。 應屆畢業生和職業學生也被允許增加返校時間。 協議規定,初中應屆畢業生和成人教育必須有80%的到校率,而職校必須全部返校。高等教育必須滿足30%的實體教學。 餐廳 室內餐廳將提前在4月21日起,可以在室內提供用餐,民眾必須訂桌及持有新冠肺炎證照。若無照,則可以允許在戶外用餐。 餐廳必須於從夜間23點到凌晨05保持關閉。室內坐式就餐區的面積要求為2平方米,如果沒有“無法”坐下的話,則為4平方米。      

A: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1年4月13日        據越南工商部最新報告,自2020年8月1日(EVFTA生效)至2021年4月上旬,獲授權核發From EUR.1原產地證明書的主管機構已核發12萬7,296件From EUR.1原產地證明書,輸往歐盟27個會員國家,出口金額達47.8億美元。此外,輸往歐盟貨品的企業已執行3,585件自我認證原產地證明,貨品輸出金額約達1,088萬美元,並享受EVFTA的優惠關稅。主要出口產品為鞋類、水產品、紡織品、農產品、五穀製品及電子品等。進口市場多數集中於具有港口及轉運、分銷中心的國家,如比利時、德國、荷蘭及法國等。    另越南2021年第1季,貨品輸往歐盟市場金額約達99.3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8%。歐盟作為越南第4大重要出口市場,EVFTA成為許多大型行業機會的最佳利器。

A:依據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發布之新聞稿,在本年3月份共計有22萬8,050位旅客於蘇黎世機場進出,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減少74.4%,其中搭乘瑞士境內航線旅客計18萬1,734人次,減少72.3%,轉機旅客則為4萬3,462人次,減少81.2%。載客航班架次為5,792航班,減少48%,載客航班的旅客人數平均為78.1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減少20%;貨運流量則為3萬3,038公噸貨物,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29.6%。   資料來源: 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 日期: 2021年4月15日

A:根據瑞士Blick電子報報導,瑞士真空閥門製造商VAT在今年第一季業績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成長約32%,金額約為1.92億瑞郎;產品訂單方面,在2021年第一季訂單量增加約33%,金額約為2.41億瑞郎。VAT集團表示,由於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各大半導體廠商擴大生產設備,因此對該集團的真空閥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預計2021年的第二季的業績將持續成長。   資料來源: 瑞士Blick電子報 日期: 2021年4月15日

A:彭博社本(16)日報導,美國財政部表示台灣、瑞士及越南三個經濟體雖符合「匯率操縱者」的標準,並與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惟「沒有足夠證據」(insufficient evidence)顯示三個貿易夥伴企圖「防止有效的國際收支調整或在國際貿易取得不公平競爭優勢」(preventing effective balance of payments adjustments or gaining unfa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故無法作出匯率操縱者的結論。 美國財政部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導致各國政府及央行採取各種政策因應,將更深入瞭解我國、瑞士及越南的貨幣行動,確認相關干預措施是否意圖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或僅係應對危機。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4-16/u-s-drops-switzerland-vietnam-currency-manipulator-labels?srnd=premium-asia&sref=1zdda0Kg

A:新聞來源:韓國聯合新聞(2021年4月15日) 1. 韓國總統文在寅本(15)日在青瓦臺主持經濟部長擴大會議時表示,半導體產業是決定韓國經濟現在和未來的核心戰略產業,政府將為促進韓企持續引領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提供大力支援。會議重點如後: 2. 半導體產業:政府將以半導體行業進入超級週期為契機,為推動韓國發展成為綜合半導體強國,多方面制定扶持方案,進一步拉大與他國的差距穩保全球冠軍的地位。 3. 動力電池產業:電動汽車和氫能汽車的生產和出口正在迅速增長,尤其因為電動汽車的擴張,對二次電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電池對韓國就像是第二個半導體產業,我們將建立全面的支持戰略,支援韓企確保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主導權。 4. 車用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政府正與企業展開合作,致力於擴大車用晶片供給量。政府將促使半導體產業和汽車產業深化合作,提高車用晶片國產化。  

A:依據瑞士新蘇黎世日報(NZZ)的新聞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CED) 正針對跨國企業研擬最低稅率規定,初步估計本年中將完成協商。該規定可能減弱瑞士部分地區之投資優勢。   該報指出瑞士各邦目前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約為11.5%至21%,若計算其他地方性投資優惠,瑞士部分邦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最低可能介於10%至11%之間。若OECD本年中最低稅率之協商結果為12%左右,則該項政策將對總部設於瑞士之跨國企業影響不大。若OECD協商結果遠超過該比例,瑞士既有之公司租稅優惠恐不復存在。   瑞士新蘇黎世報評論瑞士等國內市場較小的國家通常藉由較低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吸引與招攬來自國外的投資,因此國際最低稅率標準門檻越高,對小國越不利。對此瑞士政府應將著手研擬其他政策以平衡可能造成的衝擊。   瑞士財政部長Ueli  Maurer 於4月8日公開表示,除了租稅優勢外,瑞士於跨國投資仍有以下的吸引力,例如專業人才數目、勞動市場開放、環境利於革新、政治穩定及生活品質佳等。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日報(NZZ) 日期:2021年4月9日

A:根據馬來西亞零售調查機構(Retail Group Malaysia,簡稱RGM)頃發布消息稱,馬國自本(2021)年3月解除第二輪「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MCO 2.0),大部分購物中心的人流量已恢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準。然基於不同階段的行動管制令、低購買力及跨州禁令,因此消費支出尚未恢復至2019年的水準。   經過長時間的封鎖後,馬國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渴望前往購物中心購物、用餐、休閒及娛樂活動。由於薪資減少,馬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仍無法與2019年相比。   自本年4月15日至28日於雪蘭莪州、吉隆坡、柔佛州、檳城州及吉蘭丹州仍繼續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CMCO),砂拉越州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則延長至4月26日,該期間准許商業活動和社交活動有條件地恢復運作,惟仍須遵守標準作業程序。其他州屬及聯邦直轄市(布城及納閩)則維持「復甦式行動管制令」(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RMCO)。   馬國國防部部長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於2月9日宣布,政府允許所有零售商復業及餐館准許堂食。獲准營業的零售商包括服裝店、攝影器材店、二手商店、托兒所、花店、手工藝品店、禮品店、運動器材店、家用電器及廚具店、汽車零組件及其他等。自第二輪行動管制令解禁以來,咖啡館與餐館亦吸引了許多顧客群。   該調查機構估計,馬國零售業最快可於2023年恢復至2019年銷售水準,然保守估計需待至2024年始可望復甦。   目前相較位於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及KLCC購物區的購物中心,郊區的購物中心取得更好的人流量,主因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的購物中心有15%至20%零售依賴遊客。馬國於2020年3月實施第一輪行動管制令後,外國遊客就無法入境馬國。   自從實施跨州禁令後,吉隆坡以外的本地消費者就無法到訪位於吉隆坡的高檔購物中心,而那些一直依賴遊客的購物中心亦不如2019年般擁擠,諸如位於柔佛州及馬六甲州的購物中心,這些購物中心長期依賴新加坡遊客,但馬國與新加坡邊境已關閉超過1年了。由於過去一年缺乏外國遊客,吉隆坡的中央藝術坊(Central Market)及茨廠街(Petaling Street)亦深受影響。另外,雲頂及金馬崙的零售業因跨州禁令缺乏巴生河流域的本地遊客亦無法復甦。儘管如此,外國遊客的消費僅占整體零售市場少於10%,尚未對馬國零售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由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陪同出席由該部舉辦的工業界對話會,並與48名國內外商工會及國際產業協會代表會晤。隨著馬來西亞朝著加速經濟復甦及發展邁進,馬國政府與利益關係人及團體分享實際問題,提供建設性的途徑,與會者亦向政府提出建言,並討論重振因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   慕尤丁首相表示,馬國各產業均須嚴格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尤其是在員工宿舍。渠促請業界提供安全有效的設施,以確保未有擁擠環境,並加強員工宿舍的衛生,以協助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馬國政府無意實施新一輪「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在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中,逾83%來自製造業,且員工的住處和宿舍成為感染源頭。另外,慕尤丁首相亦保證,馬國目前實施的緊急狀態旨在遏制新冠疫情,它准許政府可迅速採取必要立法與措施,來管理疫情。渠再次重申,緊急狀態不會被用來侵犯人權、侵佔私有財產和其他合法權利。   關於國際貿易,慕尤丁首相表示,馬國政府將迅速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將恢復馬來西亞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MEUFTA)談判以及推動「新國家投資願景」(New National Investment Aspiration),以期吸引高品質的前瞻性策略與創新、高科技、綠色經濟和帶動國內供應鏈的投資與發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汶萊本(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3.2%,較上(2020)年之1.2%為優。IMF前述預測較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銀)先前預測值3%及汶萊「策略暨政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Policy Studies)的2.8%預測值為高。   根據汶萊財政和經濟部轄下之經濟規劃與統計部之統計數據顯示,去(2020)年汶萊的經濟成長率為1.2%。主要歸功於非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增加9%。   根據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簡稱AMRO)的評估報告顯示,儘管汶萊2020年第四季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萎縮,AMRO曾預測汶萊2020年經濟增長約0.9%。在信貸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金融業仍維持良好信譽,信貸風險得到控制。該機構另稱,倘全球石油需求改善及部分大型投資計畫啟動,預期2021年汶萊經濟將回升3.1%。   該報告同時指出,2020年汶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年初以來一直在上升,至6月達2.6%;2020年前9個月平均值為1.9%。2019年汶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0.4。通貨膨脹增加部分原因為新冠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及匯率疲軟態勢,進而造成進口食品與家用產品的價格上漲。估計2021年通貨膨脹率將為1.2%。   AMRO報告亦強調汶萊的經濟應透過各種結構性改革以實現其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性,這些改革需繼續進行,以改善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從長遠來看,汶萊經濟的主要風險是該國對石油與天然氣產業的高度依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導致全球對能源需求進一步萎縮及石油價格下降,進而影響汶萊經濟成長、財政平衡及對外貿易。從短期觀察,從新冠疫情放緩影響所獲得的經濟復甦將取決於全球對石油需求和主要外人直接投資計畫的落實而定。   該報告咸認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在汶萊經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該產業的改善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2021年汶萊經濟成長亦端視該國化肥產業的啟動與生產以及汶萊政府與中國大陸浙江恒逸工業集團(Hengyi Industries)位於汶萊大摩拉島(Pulau Muara Besar)聯營的石化煉油廠第二期興建計畫。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4)月16日報導稱,日本政府決定將把「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適用於愛知、神奈川、埼玉及千葉等4縣,預估全國合計適用範圍擴至10個都府縣。 日本首相菅義偉本月15日對媒體表示,16日將召開專家會議進行討論,並決定各縣內的具體適用地區,實施適用期間預定自4月20日起至5月11日止。 近期日本菅首相預定赴美訪問,並將與美國拜登總統舉行首度峰會對談。在出發之前,菅義偉已與相關閣僚進行協商,訪美期間將由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代理日本政府之新冠對策本部長,官民全體緊密合作,做好因應來勢洶洶的第四波變種新冠疫情。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