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來源:美聯社 除科技及消費產品巨擘外,擁有大型能源控股之企業如艾索倫電力公司(Exelon),美國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加州太平洋瓦斯與電力公司(PG&E)及愛迪生國際(Edison International)也共同簽署該信函。 同時,數十位歐洲議員、企業領袖及工會領袖也敦促美國,於未來十年內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一半。並呼籲建立跨大西洋聯盟,以改善氣候變遷及實現向低碳經濟的「公平及永續的過渡」目標。 數以百萬的美國人已感受到氣候變遷之影響,如嚴峻冬季風暴導致德州停電、加州的致命野火、及創紀錄的東南部與墨西哥灣沿岸之颶風。企業領袖指出,雖然拜登已將美國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並將氣候行動作為其總統任期之大業,惟仍需採取更多行動。
A:資料來源:美聯社 包含蘋果、谷歌、微軟及可口可樂等300多家企業及投資者,呼籲拜登政府制訂具企圖心之減緩氣候變遷目標,使美國於2030年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50%。 該目標較美國先前承諾增加近2倍,並需於電力、運輸及其他產業進行重大改革。該呼籲正好出現於總統拜登在美國主辦的線上氣候峰會,討論2030年減碳方案之前。 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為拜登朝2050年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最終目標之一重要里程碑,並承諾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峰會開幕前,揭示具有象徵意義、但不具約束力的2030年重要改善氣候變遷目標。 企業及投資者致拜登之公開信表示,一個遠大的2030年目標,係為加速達到淨零排放之未來、刺激強勁經濟復甦、及創造百萬個高薪職缺所不可或缺的,並能使美國能從疫情中「更好地重建(Build back better)」。 另,公開信亦提到,於清潔能源、能源效率與清淨運輸方面之新投資,能建立堅強、更公平及更具包容性的美國經濟。該目標將帶領聯邦政府建立永續發展及具韌性之基礎建設、淨零排放車輛及建築之方法,並「鼓舞其他工業化國家亦制訂其遠大的目標」。 最後,該公開信表示,僅在過去12個月就已造成巨大的人力與經濟損失。然而,這些具破壞性之氣候變遷衝擊更嚴重影響被邊緣化、低收入之社區,且為最無力承受這些影響。故現在必須採取行動,減緩並扭轉此現象。而有效之國家改善氣候策略,將需所有人之努力,盼拜登能快速透過確立美國2030年之目標,並以此為方向。
A: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Rare Element Resources Ltd.係受到美國政府資助的公司之一,該公司與其合作夥伴國防承包商General Atomics近期共同獲得美國能源部2,200萬美元撥款,用於稀土加工。Rare Element Resources申請位於懷俄明州的礦藏開採,惟經過8年仍未獲得許可,於2016年因資金短缺暫停申請。該公司表示,由於其礦場尚待開發,目前計劃測試其礦場品質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加工。惟此部分資源僅能生產100噸稀土,相當於6,000輛豐田Prius汽車製造所需磁鐵重量。豐田於2019年銷售出近200萬輛電動和油電混合汽車。而一家開採公司,從獲得許可、融資及建設礦場等也需花上6至9年時間,才能正常供應加工過的稀土。 USA Rare Earth LLC執行長Pini Althaus期望建立從礦場到磁鐵的美國供應鏈,並希望於今年將公司上市。該公司2019年曾評估衡量稀土內礦物濃度的礦石品位為0.06%。相比之下,競爭對手Rare Element Resources礦場礦石品位為3%,美國唯一正在生產稀土礦山的MP Materials公司礦場品位為7.06%。A執行長表示,其礦場的礦物處在稀土中最有價值的17種礦物之列,另也含有鋰和銅。 USA Rare Earth從日立公司購入磁鐵製造設備,此套設備目前存放在北卡羅萊納州,該公司計畫於2022年啟動加工及製造磁鐵。即使加工成功,每年生產量2,200噸磁鐵也僅佔與將來十年末全球預期需求量40萬8,500噸相比仍微不足道。A執行長指出,西方國家需要花費20年時間、投入鉅資才能接近中國。 西方國家更嚴格的環境法規已經成為妨礙企業擴展一大因素。例如,稀土通常由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礦石加工而成,此為礦商需要更關注的一個因素。1980年代,美國在稀土開採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同時也開發將這些稀土加工成可用物質技術。1970年代,通用汽車曾使用稀土製造一種可延長引擎壽命的磁鐵。 中國加入稀土生產競爭以及環保法規加強情況下,西方國家的稀土生產逐漸減少。目前在中國以外的稀土開採和磁鐵生產依賴於散布在全球各地少數幾家利潤微薄的小公司。中國企業能夠以低成本生產稀土磁鐵。據James Kennedy顧問表示,澳洲稀土礦商Lynas Rare Earths Ltd.開採一公斤稀土成本為10美元,而大多數中國生產商的成本為7美元。高成本意味著,即使在稀土領域最成功的西方公司也只能勉強實現損益平衡。 位於英國利物浦附近Less Common Metals Ltd.,該公司由經過加工的稀土中提煉稀土金屬,後製成磁鐵產品。LCM表示,其高達90%收入均用於支付原材料成本。總部設於密西根州,向美國汽車製造商供應中國磁鐵材料的Eypex公司表示,基礎稀土磁鐵從中國進口比歐洲便宜20%。該公司對中國以外地區即將能供應產品持歡迎態度。惟表示供應鏈要出現實質性轉變,尚需要相當長時間。
A:資料來源:路透社 電動車市場需求上升,各大車廠均想搶佔先機,通用汽車董事長Mark Reuss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測試電池技術,以降低電動車電池成本,並透露,此將是攸關電動車產業成敗的關鍵技術。 通用汽車正在測試各種化學電池、技術和製程,以降低電動車電池成本,同時減少依賴鈷等價格起伏波動較大的金屬。該公司正在試驗高矽含量及鋰的金屬陽極、固態及高壓電解質及2025年將推出的新一代Ultium電池的乾式電極,並針對專有技術進行微調,降低電動車電池成本以取代過往比馬力大小的競爭,此也將左右在電動車市場的成敗。 通用汽車表示,該公司希望能將電池成本從每千瓦150美元降至100美元;預計其未來電動車電池續駛能力可達100萬英哩以上,且每次充電再續駛500至600英哩。 R董事長提及與新創電池公司SES合作關係表示,通用汽車持續在降低電動車電池成本,以及提高能源密度努力,也對不同的夥伴及技術採開放態度,隨著電動車產量增加,供應鏈也可能隨著鈷、鎳的需求飆升而失衡,通用汽車正努力尋求減少對某些金屬的依賴。 通用汽車與韓國LG 共同合資23億美元,計畫於2022年在俄亥俄州洛茲敦開始生產Ultium電池,該電池將用於通用悍馬和凱迪拉克Lyriq等新款電動汽車。該公司及LG預計於近期宣佈在田納西州建立第2座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為通用汽車2025年前每年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目標提供支持。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西方國家在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關鍵材料的供應及製造方面落後於中國。近期,各國政府及企業均積極準備對抗中國在稀土磁鐵的主導地位。分析師表示,數十家公司爭相尋求政府支持,惟面對中國擁有數十年領先優勢和獲政府支持的稀土磁鐵產業,西方將難以建立起與之抗衡的供應鏈。 稀土礦物質製成的磁鐵係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和其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中國佔全球稀土開採量超過70%,稀土磁鐵產量佔全球90%,此主導地位使中國具備對發展技術的製造商產生巨大影響力。 美國政府刻正大力投資稀土開採及加工。拜登總統於本年2月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指示對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材料供應鏈進行評估。拜登近期提出的基礎建設計畫也承諾將對稀土分離技術進行投資。歐洲、加拿大、日本及澳洲等政府也紛紛進行投資。然而,成為穩定稀土供應來源,或將稀土加工成不同的礦物並將其製成磁鐵等產品,需要花費數年時間。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ULC執行長Constantine Karayannopoulos表示,將這些礦物從地底開採製成磁鐵,需要大量技術及專業知識,而當前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地方基本無此能力。倘未獲得政府持續援助,許多生產商將難以在價格上與中國展開競爭。該公司係少數幾家能夠加工稀土和製造磁鐵的公司之一。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科技應用潮,美國勞動生產力在經過十年停滯後,有望加速成長。勞動生產力加速成長將提高未來幾年美國經濟成長及薪資水準,也有助減輕通貨膨脹壓力。 受疫情影響,企業不得不減少客戶與員工的接觸,遂將資金投入到技術、自動化及視訊會議軟體等方面。而消費者也不得不接受電子商務和遠程醫療等數位服務。 KPMG經濟學家Constance Hunter表示,疫情對高年齡層帶來衝擊,迫使其學習使用科技產品,也讓整個經濟被迫接受一場科技浪潮洗禮,疫情展現出數位化的重要性,未來企業也會繼續投資有助於提高生產力的技術。 2020年第4季,美國GDP與2019年相比下降2.4%,惟企業在電腦設備、軟體及研發方面的投資分別成長17%、6%及1%。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對4,000家美國公司財務數據所做分析,2020年第3季,美國企業在自動化及技術方面的投資與2019年相比成長7%,而2019年第3季僅成長5%,且此類投資成長將持續。據麥肯錫於2020年12月對北美及歐洲企業進行的調查,約75%受訪者預計在2020-2024年加速對新技術投資;相比之下,僅55%受訪企業表示在2014-2019年將增加對新技術的投資。
A: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企業對新技術投資可以提高生產力(每小時的產出)。生產力加速上升係經濟長期繁榮關鍵。經濟成長也取決於員工數量及其產出。倘生產力不提高,經濟成長必須靠增加員工人數來實現,惟後者可能很難做到,因為勞動人口正在高齡化,而疫情已經導致數以百萬美國人失業。 隨著生產力加速上升,人們收入也將提高。生產力提升後,企業能在不提高售價的情況下提高工資,從而抑制通貨膨脹壓力。金融危機後的長年以來,工資成長一直乏力,僅在2018年升幅超過3%。 生產力成長往往趨向於多年趨勢,反映出經濟結構變化。1949年到1973年石油危機前,美國不含農業及政府部門生產力每年提高2.8%;1974年至1995年放緩至1.4%;1996年到2005年,隨著電腦及網路普及,生產力又加速上升到3%;而2006年到2019年再次回落至1.4%。2020年第4季生產力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升至2.4%,此情況係新冠疫情導致低工資產業失業嚴重,而這些產業生產力通常較低。 曾研究上世紀生產率和生活水準的西北大學教授Robert Gordon指出,2005年後生產力成長放緩,係因電腦帶來的回報減少,而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新發明並未給商業營運帶來革命性變化。2015年其曾預測未來25年生產力每年僅成長1.5%,惟近期發展使其變得更加樂觀,預計10年生產率年成長約1.8%。 新冠疫情緩解後,醫療健康領域生產力可能出現爆發式成長。總部位於加州的Stanford Health Care CardioClick Clinic,在疫情期間線上門診數量爆增。患者可以通過線上影片與醫學專家討論病情。醫師通過線上看診另一好處為就診時間縮短及時間可控制,而面對面就診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此表明,提供服務一方透過影片工作時效率更高。Stanford Health Care各診所醫生的線上門診量目前佔所有門診量30%左右,相較之下,疫情前此一比例僅為1%-2%。 一些經濟學家預測,拜登提議的增加基礎設施投資也會促進生產力上升。隨著Zoom及Microsoft Teams的普及,視訊會議可以取代一些商務會議。員工因不需安排長途旅行而損失工作時間,且因不需要應付日常通勤,將會有更多精力工作等。遠程辦公在疫情後可能給生產力帶來4.7%一次性提升,其中大部分成長來自通勤時間變短,而政府生產力數據並未納入此點。
A: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 拜登政府表示,將加速核准東岸風電計畫、投資研發、提供風電產業低利貸款,及投資改建港口等。當風力發電廠全數完工,預計減少7,800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離岸風力發電在美國仍屬起步階段,東岸僅在羅德島州有一處電廠運作,提供30百萬瓦電力。政府也將斥資2億3000萬元翻修港口,並透過能源部提供30億元的貸款。 與其他再生能源產業不同的是,離岸風力發電為「勞工友善(labor-friendly)」產業。雖然聘雇勞工數量不如傳統石化產業,惟離岸風力發電需要定期運作與維修,也更能創造高薪職位,而整修港口也將為沿海弱勢社區帶來工作機會。2020年11月,丹麥風力發電公司Orsted也與北美建築貿易公會(North America's Building Trades Unions)達成協議,協助勞工轉職風力發電產業。 美國家氣候顧問Gina McCarthy表示,該計畫將在海上、港口城市與內陸地區創造許多高薪職位。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表示,拜登政府的計畫為「乾淨能源愛國主義(clean-energy patriotism)」。前羅德島州州長,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亦表示,離岸風電讓環保不再牴觸經濟發展,只能在保護環境及創造工作機會中做選擇的想法早已過時。 根據美國乾淨能源協會(America Clean Power Association),近期美國康乃狄克州、馬里蘭州、麻州、新澤西州、紐約州與維吉尼亞州已經承諾在2035年前購買25,000 megawatts的電力。 儘管如此,美國仍出現反對聲浪,旅遊業者擔心風電設施影響景觀,漁業也擔憂影響漁產,衝擊海鮮市場,環保倡議人士也呼籲政府對特定物種的衝擊作分析。漁業代表律師David Frulla表示,紐約灣係扇貝最多的3個產區之一,設立海上風力發電渦輪機,將破壞漁民夜間依賴的雷達,使大型漁船航行更加困難。白官表示,目前商務及能源部門將投入百萬美元進行研究,以幫助風力發電產業及漁業共存。
A:資料來源:美國CNBC新聞台 近年來美國石油及天然氣產業面臨減少碳排放壓力。全美石油協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在長期抗拒且堅決反對碳稅後,出現重大轉變,轉而支持對全球暖化開徵的碳稅。 拜登政府宣布一項全面基礎設施提案,重點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過渡到清潔能源。3月22日與白宮舉行的視訊會議中,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BP、雪佛龍及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大企業以及API均表示支持政府徵收碳稅計畫。 此項支持代表該產業在氣候變遷問題策略上出現重大轉變,並且在川普時期協助美國生產石油廠商的法令鬆綁之後,對新政府的監管措施表態支持。 API支持也顯示,該產業寧願對氣候變遷採取量化成本計算,而非依現行法規執行。油氣業會排放大量甲烷,係一種比二氧化碳強84倍的溫室氣體。該產業在過去18個月逐步達成一致共識,其中包括呼籲聯邦政府為先進技術提供資金、進一步減少營運排放、推動清潔燃料的使用,以及透過擴大 採用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報告的指導原則來提高透明度。 國會10年前就此問題進行辯論時,API堅決反對碳稅。惟API執行長Mike Sommers表示,自從國會當年辯論之後,世界已經發生大幅變化。該產業面臨投資人要求對氣候變遷表態越來越大的壓力。 拜登政府也誓言要在2050年前讓美國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拜登3月31日提出的2兆美元基礎設施計畫,其中包括4,000億元的清潔能源和創新補助資金。開徵碳稅可以提供資金以支付基礎設施計畫。 美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計,若將碳排放稅率定在每公噸50元,年增率5%,將可在10年內產生1.87兆美元聯邦額外收入。惟API亦聲明,將不會支持其他與氣候變遷無關補助的稅收。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拜登政府計畫讓風力發電開發商進入大西洋海岸更多地區,並啟動一系列新的環境評估,以啟動美國海上風力發電業務。美國白宮宣布,希望加快對紐約及新澤西海岸附近聯邦水域的租賃,此亦為風力發電企業及州政府官員的優先關切事項。 風力發電業者希望將風力發電渦輪機架設在長島以南及新澤西東部被稱為紐約灣的淺水區。美國行政部門也在新澤西南部海岸推進一項名為「Ocean Wind」計畫的審核程序。白宮表示,近期正開始對「Ocean Wind」進行環境審查,為今年有望開始進行10次審查中的第一次。 美國行政部門這些措施旨在提振美國起步較緩慢的海上風力發電產業,該產業往往受到聯邦政府許可的阻礙。美國目前僅有2個海上風力發電場,分別在羅德島及維吉尼亞海岸,在運轉中的風力發電渦輪機不到10台。相比之下,歐洲的海上風力發電業務正在蓬勃發展,在德國、丹麥及英國海岸有數十台巨型第力發電渦輪機。 拜登希望零排放電力能源迅速發展,以減緩氣候變遷並增加就業。據估計,白宮宣布的目標包括到2030年實現30,000 megawatts海上風力發電。倘許可證核發未受延遲,到2026年,美國風力發電發展速度將成長3倍。為實現目標,美國行政部門政府計畫於2025年前至少完成16項營運項目的新租賃審查。 美國內政部負責海上風能許可證的海洋能源管理局目前約有10項提案待審查。川普時期這些計畫遭到拖延,惟於3月初,該局完成於馬薩諸塞州沿海總額28億美元,名為「Vineyard Wind」的第1項大型風電投資計畫審查。紐約及新澤西國會議員也支持離岸風電,在國家海洋工業協會(National Ocean Industries Association)的支持下,要求拜登政府加快今年紐約灣的租賃。
A:路透社報導指出德州2月暴風雪造成大停電,使得位於德州之5座生產環氧丙烷propylene oxide的化工廠目前仍無法運作,可能影響美國汽車及露營車之生產。環氧丙烷是生產車用座椅所需泡棉的主要原料,外界預期停產狀況持續至5月。價格已經上揚15%。 雖然德州化工廠2月只停工數天,但卻要花長時間處理油管破裂和清除化學物等問題,才能回復正常運作。豐田和本田等車商、生產收納物品Container Store集團及露營車製造商Thor及REV集團均警告缺貨問題可能衝擊公司營運。 有近9.4萬名從業人員的露營車製造業去年飽受疫情衝擊,2021年又面對原料短缺的難題。儘管如此,美國人因疫情而不願入住飯店,使得露營車需求大增。業界預料今年銷售量將創新高。
A:法國大型環保及公用事業服務集團威立雅總裁Antoine Frérot日前接受法媒新工廠(L’Usine Nouvelle)專訪,針對其併購競爭對手蘇伊士集團(Suez)案、集團未來發展策略、核電廠除役及法國氣候法案等議題進行說明。相關談話重點如下: (一)併購競爭對手蘇伊士集團案: 自上(109)年9月以來,歷時數月協商,威立雅集團與蘇伊士集團終於本(4)月11日達成協議,威立雅提出的收購價由每股18歐元調高至20.5歐元,將取得蘇伊士集團核心業務(包括蘇伊士水務及固體廢料等業務),維持其海外據點(含義大利、捷克、非洲、中亞、印度、中國、澳洲及全球數位及環境服務等)。 F總裁表示,威立雅將花費計130億歐元取得蘇伊士100%股權,預估本(110)年秋季前完成併購作業。渠深信歷經雙方努力並獲主管機關同意之併購協議,將締造雙贏局面,打造在生態轉型領域中,年營業額達370億歐元之世界冠軍。從兩大集團於股市中表現,可瞭解投資人對此併購案樂觀其成,此外專營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投資之基金Meridiam亦對本併購案表達歡迎並發布將提供至少25年支持,並於未來5年至7年內挹注8.6億歐元投資金額。 F總裁強調本併購案並非消滅競爭對手或節省開支,相反的,將聚焦開發新產業工具(按蘇伊士集團未來將從事重要的研發活動,年營業額預估為69億歐元),並承諾4年內對蘇伊士將不會有任何變動,包括品牌、客戶及團隊成員等。渠表示環境服務產業目前刻面臨關鍵時刻,主要包括生態轉型極具迫切性、政府振興方案推動生態轉型之力道史無前例等,目前產業水平整併無可避免,如同過去的石化業及銀行業,並舉道達爾(Total)石油集團與Elf潤滑油及巴黎國家銀行(BNP)與Paribas之合併案為例,強調倘非法商提出併購要求,前揭品牌恐將被外商併吞而不復存在。 (二)集團發展策略: F總裁表示,目前威立雅集團業務比重為地方公共事業服務及產業方案分別佔52%及48%,預估未來後者比重將持續提高,2030年可望達到60%之水準。兩集團合併後業務主要聚焦兩大重點業務:第一為傳統業務(供水、衛生管理、收集廢棄物及廢棄物處理等),同時將開發創新業務包括新興汙染物處理、微汙染物、數位轉型、自動化收集作業等領域;第二為目前尚未普及之產業解決方案,例如在塑料回收,威立雅聚焦於高密度聚乙烯,蘇伊士則將重心放在低密度聚乙烯及聚氯乙烯,雙方具有互補性。渠表示,法國目前塑膠回收率僅20%至25%,頗富發展潛力。 另一新興議題為廢水回收再利用,面對水資源耗竭,廢水回收將可供農業使用,較海水淡化之花費更低,目前蘇伊士集團於西班牙發展廢水回收業務已相當純熟,威立雅日前則獲羅亞爾河大區旺代省(Vendée)相關標案,然而目前廢水回收再利用之解決方案於法國境內尚未普及。 F總裁補充,希望未來集團成為廢水回收、空氣品質及電動車電池回收等三大業務之歐洲冠軍。渠表示,前述解決方案目前尚未發展成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1千萬人因空氣汙染而喪命,較惡劣水質2百萬人之死亡數字更加驚人。威立雅將納入與學界共同研究成果,蘇伊士集團亦將進行研發,共同致力於建築物的空氣品質控制。此外,碳捕捉亦為新興議題,透過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油灰之碳捕捉技術,將使貧脊土壤更加肥沃。最後,即便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尚未成形,但將眼光放遠至2030年,每年歐洲需處理之電動車電池數量將達1百萬之規模。 (三)核除役議題:F總裁表示,法國核電廠除役是由法國電力公司(EDF)負責,威立雅集團主要客戶為美國,因該國於核除役領域居領先地位。該集團與EDF在非電子機器人已進行相關合作計畫,並運用GeoMelt之玻璃化技術,開發美國及日本市場。威立雅集團發展核除役業務之主要目標為建立拆除核電廠之相關建築技術。 (四)法國氣候法案:F總裁表示,目前刻於國民議會審理之「對抗氣候變遷及強化因應法案」(簡稱為氣候法案;Projet de Loi portant lutte contre le dérèglement climatique et renforcement de la résilience face à ses effets)對於產業發展及生態轉型的推動,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政府應儘早訂立相關法規並堅守立場,例如英國在25年前為全歐洲在生態轉型領域最落後之國家,經長年努力,已透過立法解決家庭廢棄物問題,且位居歐洲領先地位,值得借鏡。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4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03/P200號(商情文號:第 303 號) 商情本文: Goldman Sachs投資金融公司宣布將在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設立分部,此舉備受關注。該公司花2年時間尋找全球軟體開發中心的最佳地點,最終決定落腳伯明翰。該市曾以工業革命為名,目前則正發展成為技術及金融服務中心,已吸引HSBC銀行在當地建立英國總部,以及Deutsche銀行在該地建立大型前哨站。實際上,在全球著名金融機構之一的Goldman Sachs投資金融公司,最終在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以及巴黎等其他地點考慮下選擇伯明翰,更增加該城市的吸引力。 Sandra Wallace為伯明翰地區DLA Piper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及歐洲事務管理者後,仍堅持留在伯明翰。DLA辦事處成立於1993年,目前擁有150名員工,且正朝擴大發展。其不斷增加的客戶許多來自於West Midlands地區,因此伯明翰對該公司更為一優良地點。 倫敦地區人口在30年來首次呈現下降,許多在倫敦設點的公司也開始考量是否將轉移其總部位置,且在倫敦房價不斷上漲的衝擊下,以及新冠疫情興起的居家辦公模式,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也考慮未來將在求學城市追求事業。統計指出,West Midlands地區每年大學畢業生約有7萬人,現有占55%畢業生選擇留在伯明翰工作。 Kainos軟體公司亦為在伯明翰獵才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於2019年搬至該地,共有150名員工,目前正擴大徵聘另50名員工,使該公司West Midlands分部成為其全球第三大辦事處。Kainos軟體公司服務範圍,包括協助Netflix、HP以及Booking.com等公司開展數位部門業務。該公司經理Tonya McMorrow稱,伯明翰滿足公司一切所需。 伯明翰中心位置及其先進的寬頻網路發展為企業理想首選的主因之一,目前當地也正在測試5G科技。當地West Midlands Growth Company行銷顧問公司執行長Neil Rami則表示,Goldman Sachs投資金融公司進駐伯明翰舉動引起眾人關注,但由於專業服務公司仍以聚集在銀行周邊為主,因此搬離倫敦的聲音逐漸平靜;此關乎著公司隨著時間而改變的歷程,以及吸引更多高級技術人才的問題。 伯明翰與倫敦之間搭乘火車通勤的時間目前約100分鐘,而在境內高速HS2公路在約10年內新建後,兩地往返時間將大減一半;另伯明翰租金僅為倫敦租金之約60%,工資約少三分之一,房價也便宜三分之二。根據英國Center for Entrepreneursrs Center智庫年度統計指數,除了倫敦以外,伯明翰的新創公司為全國最多的城市。 數十億英鎊的公共及私人投資已將昔日由汽車及營造業主導的城市轉變為現代歐洲發展中心。當地業者估計,伯明翰經濟規模達800億英鎊,人口為290萬。由央行Ron Kalifa受政府委託針對金融科技業進行的審查則顯示,伯明翰雖為英國10大產業熱門聚集地之一,但潛力不大,仍有大幅度提升空間。當地去工業化改革使West Midlands經濟大受影響,留下許多貧窮地區;其中約14%的勞動人口無正式學歷,為倫敦地區水平的2倍,且近十分之一者申領政府失業補助。 劍橋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Diane Coyle表示,英國雖在領先經濟體中獨樹一幟,境內區域城市表現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應透過地方各級長官及當局領導者掌控16歲以上教育及成人技能,此是為地方企業提供發展所需的人才之關鍵。 PwC顧問公司於2020年在英格蘭Midlands地區創紀錄招聘275名員工,且提供一些員工在伯明翰大學攻讀技術學位的資金;其中,近一半者來自少數民族背景,三分之二者來自非私人公立學校。PwC顧問公司Midlands業務長Matthew Hammond認為,地方領導人必須著眼於當地人才技能投資,以支持下一代勞動力。Goldman Sachs投資金融公司Jo Hannaford也認同此點,並指出該公司旗下僅10%來自倫敦工作者將派至伯明翰辦公室,約30-50人,該公司更欲尋求本地人才。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4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02/P200號(商情文號:第 302 號) 商情本文: 英國學名藥廠商已開始撤離其北愛爾蘭市場。業者稱,其原因在於難以負擔脫歐後額外增加的海關行政成本。此舉正加劇北愛爾蘭地區藥品供應問題;自2020年底起,當地病患可用的治療藥品已急劇減少。根據北愛爾蘭議定書,源自2019年英國脫歐條約之規範,為避免在愛爾蘭島上實行嚴格邊界管制,英國製藥品亦必須在北愛爾蘭使用前獲得當地許可,才可在北愛爾蘭地區供應給當地病患。與脫歐前相比,當時英國製藥商僅需以一套標準及監管規範,便可將藥品提供給許多歐洲國家。 代表英國學名藥製造商協會秘書長Mark Samuels表示,除非立即獲得解決辦法,否則一些英國製藥商已考慮停止為北愛爾蘭地區供應高達90%之藥品。北愛爾蘭地區病患目前可獲的藥品供應正處於嚴重短缺之中,且在NHS規定的五種藥品中,學名藥藥品占四分之三。Samuels秘書長補充,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為靜脈點滴(intravenous drip)藥品的重要成分,原僅有2家供應商其中之一已撤出全部8種產品,供應鏈彈性大減一半。 北愛爾蘭地區病患更面臨無法取得先進藥品的機會。該協會許多成員已決定將不在北愛供應一些新產品,產品治療範圍包括癲癇、糖尿病以及癌症。醫療保健銷售協會會長Martin Sawer強調,不應低估額外監管及執行複雜性對北愛爾蘭地區藥品供應之影響,大部分藥品供應來自英國藥商。 Samuels秘書長認為,針對此問題,最佳解決辦法為藥品監管同等性,即在英國獲准的藥品等於在北愛爾蘭獲得許可,無須額外監管檢查。雖北愛爾蘭當地應可較容易地從歐洲其他國獲得藥品供應,但此將涉及改變北愛爾蘭整個供應鏈之問題。 英國政府強調,將繼續與歐盟緊密合作,以解決北愛爾蘭議定書尚未釐清的問題。4月15日,英國內閣辦公室歐盟關係部長Lord Frost已與歐盟執委會副主席Maros Sefcovic進行會談,雙方也提及藥品供應問題,同意將在未來數週加強聯繫。北愛爾蘭政府健康保健部門表示,目前已有國家及地方措施協助緩解監督供應鏈之問題,且可處理供應中斷,以確保當地病患可繼續獲得所需的藥品及治療產品。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3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GAZETA LAWNA 波蘭燃料業者 Polskie Górnictwo Naftowe i Gazownictwo(PGNiG)公司執行長Paweł Majewski接受 Dziennik Gazeta Prawna日報的採訪,他對波蘭天然氣行業的未來前景發表評論。在12月舉行的歐洲聯盟(EU)峰會上,天然氣被公認是歐盟在實現氣候中和過程中的過渡性燃料。根據Majewski執行長表示,天然氣將在確保於2030年之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5%方面扮演關鍵角色,這是歐盟目前的目標。 PGNiG公司在此過程中的角色功能將是對波蘭天然氣的收受者供應天然氣。 該執行長宣布,他希望天然氣來自PGNiG公司自己的儲存。根據能源行業已完成,已開始及計劃中的投資估算,與能源轉換過程有關的超額需求預計在2028年至2030年之間達到每年50-6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當前能源工業產生的總需求每年達200億立方公尺。 儘管PGNiG公司在市場上佔有很大比率,但它並不是波蘭唯一的天然氣供應商。Majewski執行長表示,PGNiG公司保證波蘭的天然氣供應,但該公司還是1家商業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營運,並有向海外擴張的雄心。建立多元化的供應商組合有助於PGNiG公司實現其目標。從2016-2020年,自俄羅斯進口的比率從PGNiG公司產品組合的90%下降到60%。2020年,液化天然氣佔PGNiG公司進口量的25%以上。預計其比率將在未來進一步增加。 此外,PGNiG公司一直在投資從挪威大陸棚中提取天然氣。波蘭的礦床年產量達40億立方公尺。就俄羅斯天然氣的供應而言,Yamal合約將在2022年底到期。鑑於PGNiG公司是1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經營的商業企業,其可能會在2020或2030年代以現貨合約的形式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購買天然氣。但是,這不會干擾該公司的主要目標,該目標是使供應多樣化並獨立於單一來源的供應。PGNiG公司將透過波蘭至立陶宛的管道擴大從立陶宛進口天然氣的能力,該管道將於2022年完工。這將使波蘭、波羅的海各國及芬蘭能夠共享其天然氣基礎設施。 PGNiG公司前執行長Jerzy Kwieciński計劃收購暖氣供應產業的資產。經過仔細考慮,1月底已放棄收購Tauron Ciepło的計劃。Paweł Majewski執行長表示,PGNiG公司將繼續尋找該產業的收購機會,但是,綠色轉型將使其有必要投資於自己的暖氣供應資產。 Majewski執行長確認PGNiG公司參與生物甲烷(biomethane)生產計畫,該計畫將支持脫碳並符合PGNiG公司在天然氣公司的形象。該公司氫計畫正與生物甲烷計畫同時實施。PKN Orlen公司對PGNiG公司的潛在收購獲得美國財政部的支持。Majewski執行長認為,此次交易可以帶來正面的成果。由於該公司將需要使其業務多樣化以滿足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要求,因此,參與多能源業務可能會支持這一目標。此外,大眾關注的焦點將是更大的能力來籌集與能源轉型相關的投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9 Polish News Bulletin, 位於波蘭Świnoujście的貨櫃碼頭將在靠近天然氣貨櫃碼頭之Pomorska灣的人工碼頭進行開發。英國公司Baltic Gateway對波蘭Świnoujście深海貨櫃碼頭的投資者及營運商提出唯一的投標。該公司是由在格但斯克建造類似DCT碼頭的投資人建立的。 據波蘭什切青及Świnoujście海港代理人Marek Prażmak表示,該報價現在將由歐洲執委會進行分析,該執委會將評估此報價是否符合與技術及環境保護相關的標準。根據初步計畫,planswinoujście的新碼頭應於2025年投入營運,其成本應約為35億波幣。此貨櫃碼頭達到負荷滿載運行後,每年將可處理150-160萬標準箱(TEU),最大吞吐量為200萬標準箱(TEU)。這項投資不是波蘭海港的唯一計畫,因為格丁尼亞海港當局計劃開發外部港口,而格但斯克海港計劃開發中央港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9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就化工方面,Grupa Azoty集團今年有一項雄心勃勃的投資計畫,該計畫支出的一半將用於其Polimery Police的聚合物計畫。 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對該計畫總計支出18億波幣,而該公司計劃的總支出為37億波幣。 根據Grupa Azoty 集團副總裁Tomasz Hryniewicz表示,另外17億波幣將用於投資包括該集團在內的四家主要公司,其中5億波幣將用於Puławy的暖氣供熱及發電廠的合併計畫,2億波幣將用於其他公司的計畫。所有這些計畫顯示,到2021年,聚合物計畫的支出年比率將增長約26%。2020年,Grupa Azoty集團的投資支出為27.6億波幣,其中聚合物計畫將耗資52%。Grupa Azoty集團是歐盟第二大氮氣(nitrogen)及多成分肥料(multi-ingredient fertilisers)生產商,其合併銷售收入在2020年達到105.2億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9 Biznes Polska 波蘭包裹儲物櫃公司InPost表示,將在波蘭各地開設11個物流中心,以因應快遞服務市場的增長。 InPost公司於1月份在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Euronext)上首次亮相,該公司在波蘭營運超過11,000台自動包裹機,並以60多個物流中心為基礎提供快遞服務。賣家已在網上商務平台Allegro上廣泛使用包裹業務。 InPost公司還表示,這些物流中心將為該公司的基礎設施增加100,000多平方公尺。InPost公司執行長Rafal Brzosk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20年,該公司的營業額及服務的包裹量翻了一倍-今年將更好。該公司的市值為84億歐元,股票交易價格為每股16.8歐元,約比其發行價高出5%。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9 Biznes Polska 據波蘭Biznes Polska報導, 疫苗生產商Moderna公司將在華沙開設一個全球服務中心。目前,該公司正在尋找負責老闆和人事部門的員工。雖然在波蘭生產冠狀病毒疫苗需要一些時間,但是mRNA疫苗的美國製造商已選擇波蘭作為全球服務中心。該中心尤其是要處理財務、藥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人力資源、數位化和符合性問題。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16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4月15日週四公佈,波蘭3月份CPI年比率增長3.2%,其中服務業增長7.3%,商品領域增長1.9%。在以月計方面,其數據分別增長1.0%、1.0%及0.8%。 ING Bank分析師Śląski評論上述數據稱,CPI上漲主要是燃料價格上漲以及服務及商品價格動態加速的影響。該銀行還指出日益增長的成本壓力。由於企業抱怨供應鏈的混亂,這迫使他們尋找替代的供應來源。他們估計,3月份的核心通貨膨脹率年比率增長3.9%,而2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則為3.7%。此外,隨著疫苗接種計畫的進行及逐步取消限制,應可迅速觀察到需求壓力。因此,分析人士預計,幾個月後CPI將打破4.0%的另一個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