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政府抗疫小組副執行長Vince Dizon次長 (註:執行長Carlito Galvez部長刻正於印度洽購Novavax疫苗)於3月10日在新聞發布會表示: (一)世界衛生組織COVAX機制預定分配予菲國之11萬7,000劑輝瑞(Pfizer)疫苗可望於下(4)月抵菲。該批疫苗原定於2月中旬交貨卻延誤,主因當時菲國尚未制定接種疫苗引發副作用之賠償機制,此節業獲改善。本批保護力較高之疫苗將供醫護前線人員優先施打。 (二)迄今為止,菲國共已獲得超過110萬劑由中國科興(Sinovac)藥廠及英國AstraZeneca藥廠研發之疫苗, 分別係由中國政府及COVAX機制所捐贈。 (三)另1 批140萬劑中國科興疫苗及第2批英國AZ疫苗(註:未提及數量)預定於3月下旬運抵菲國。 (四)菲政府計劃於疫苗陸續到位後,每日為25萬至30萬人注射,以期於本(2021)年中完成醫護人員與老年人之疫苗施打,並於年底前完成7,000萬人(註:總人口之2/3)接種,以達成群體免疫之目標。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衛生部食藥署(FDI)署長Eric Domingo於3月11日表示,杜特地(Duterte)總統前曾表示屬意接種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產製之疫苗,該署雖已於3月1日接獲該公司來函表達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之意願,惟該公司迄未提出任何申請文件,故該署無從著手展開審查。 二、謹查菲國前傳聞總統府侍衛隊及部分內閣部長曾施打自中國違法走私進口之Sinopharm疫苗,飽受各界抨擊並釀成政治風暴,經總統強力介入而暫時平息。此外,中國為拉攏菲國而捐贈100萬劑科興(Sinovac)疫苗予菲國,由於該公司前有行賄中國醫藥主管機關而獲核發疫苗許可證之不良紀錄,菲國媒體及各界多所撻伐,導致菲人施打該疫苗之意願普遍不高。 三、鑒於爾來馬尼拉都會區(NCR)疫情升高,該區之17位市長頃於3月11日下午集會討論因應對策,決議提出全區統一防疫措施,包括實施單一宵禁時間由晚間10時至早晨5時( 註:目前17個城市各有不同宵禁時間),獲菲國內政部支持並自3月15日起實施。國立菲律賓大學疫情研究團隊(OCTA)日前警告,NCR疫情急遽升溫,倘不迅採有效應對措施,預計3月底該地區每日將新增2,000至3,000件確診病例。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律賓統計局(PSA)頃公布本(2021)年1月之失業人數為400萬人,失業率為8.7%,較去(2020)年12月之450萬失業人口略減。菲國失業率已自去年4月實施封鎖整個呂宋島以防堵新冠肺炎擴散時之17.7%逐漸改善,惟內閣財經團隊前曾表示,倘未進一步鬆綁隔離措施,菲國經濟將難以強勁復甦。 二、菲國衛生部食藥署(FDI)署長Eric Domingo於3月11日表示,該署將派遣專家於3月15日至18日前往俄羅斯產製COVID-19疫苗Sputnik V之藥廠Gamaleya進行視察工作。該藥廠已於本年1月7日向該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惟迄未能提交「良好作業規範證書」(Certificate of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以供審查,故該藥廠邀請該署派員前往實地查核。
A:菲律賓統計局頃發布本(2021)年1月份最新貿易統計,綜整要點如下: 一、 整體貿易: 本年1月菲國貿易總額134億美元,年減11.1%;出、進口額分別為54.9 億美元及79.1億美元,分別年減5.2%及年減14.9%。貿易逆差為24.2億美元,年減30.9%。 二、臺菲貿易: 我為菲國本年1月第8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6.5億美元,年增5%;菲1月對我出口2.2億美元,年增22.1%,我居菲國第7大出口市場。菲自臺進口額為4.3億美元,年減1.8%,我爲菲第9大進口來源。臺菲貿易逆差2.1億美元,年減17.7%。 三、菲中貿易: 本年1月中國為菲國第1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27.3億美元,年減10.6%;菲1月對中國出口額8億美元,年增16.7%,中國居菲第3大出口市場。菲自中國進口額為19.3億美元,年減18.6%,中國爲菲第1大進口來源。菲中貿易逆差11.3億美元,年減32.9%。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預算部(DBM)於3月12日公布報告指出: (一)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菲律賓公共建設支出較前(2019)年銳減22.8%,由8,817億披索(約184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下滑至6,811億披索。 (二)去年疫情無預警爆發,菲政府為籌措資金應對COVID-19疫情衝擊,依「同舟共濟經濟復甦法」(Bayanihan1)重新分配政府預算,因此公共建設預算縮減至6,093億披索,用以支應公共工程部及交通部之相關公共建設計畫。菲政府為阻斷疫情擴散,採取史上最長且最嚴格之封城措施,導致人員及非必要物資流動受限,部分基礎建設計畫因而暫緩,縮減預算更帶來進一步影響,使得若干公共建設計畫延遲執行。 (三)去年12月公共建設支出為1,323億披索,較前年同月減少25.6%,惟較去年11月激增228.5%;去年第4季金額較前年同季減少32.7%至2,296億披索,與去年第3季相比則增加28.7%,顯示公共建設支出已呈現反轉回升跡象。 (四)去年公共建設支出約占GDP之4.8%,高於目標值,惟低於前年之5.4%。本(2021)年菲政府計劃投入1.17兆披索於公共建設,相當於GDP之5.9%。迄本年2月中旬,該部僅分配76.5%之年度預算,比去年同期之77.4%略爲緩慢。 二、謹查: (一)菲總統杜特地(Duterte)自2016年6月上任以來,即提出10點社會經濟議程,作爲未來6年之建國藍圖,其中提高基礎建設支出達GDP之5%為主要施政方針之一,以達成促進經濟成長並消除貧窮之目標。 (二)受疫情影響,去年菲國失業人口高達400萬,經濟萎縮9.5%,創史上最差紀錄。菲貿工部日前預估本年第2或第3季,經濟始可能恢復成長。菲政府刻正推動疫苗接種計畫,並採取包括推動基礎建設、財政刺激方案及寬鬆貨幣政策等振興經濟方案,以協助經濟復甦,因此對推動相關基礎建設計畫寄予厚望。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律賓中央銀行(BSP)頃公布本(2021)年2月之外匯存底達1,091億美元,較1月之1,087億美元略增4億美元,仍維持在高檔水準。 二、菲國央行總裁Benjamin Diokno表示: (一)外匯存底續增主因央行外匯操作得當及外國投資持續流入。外匯流入已部分被外匯流出所抵消,外匯流出主要為政府償還外債,以及因國際黃金市場價格波動所進行之黃金儲備重新調整估值。 (二)目前外匯存底水準已足以因應外部流動性衝擊,可在國內經濟面臨國際環境動盪時提供適當緩衝與保護。 (三)目前外匯存底約可支應11.7個月之貨品進口、勞務支出以及利息與股利等支出,或償還菲國短期外債金額之9.5倍(註:以債券發行期間計算)。 (四)去(2020)年因金價急速上漲,央行改變黃金交易作法,由過往被動態度轉為積極,在高檔獲利了結,使得黃金儲備由1月之106.9億美元減少14.2%至2月之91.7億美元。 (五)央行將持續審慎處理當前國內供給驅動型通貨膨脹,目前通膨為短期性,主要係受到基期效應影響、氣候因素干擾、非洲豬瘟以及國際油價偏高所導致。鑒於央行打擊通膨主要係針對需求驅動型通膨,而非由特定貨品供給所引發之短期價格波動。央行認為下半年通膨預期將趨緩,故暫不考慮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以協助疫後經濟復甦。 三、菲國聯合(Union)銀行首席分析師Ruben Asuncion指出,菲國本年經濟可望在去年創下史上最嚴重衰退下復甦,伴隨放寬社區隔離措施,經濟活動恢復將使進口增加,外匯存底成長或將趨緩,惟經濟復甦程度將取決於疫苗接種計畫之推動,以及變種COVID-19病毒之控制。
A:一、綜合菲國及國際媒體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於3月12日宣布: (一)頃從1名自菲律賓入境旅客身上檢測出新型變種新冠病毒P.3,該病毒更具傳染性,且可能削弱疫苗保護效果。該名60餘歲男性旅客於2月25日自東京成田機場入境時並無症狀,係在指定地點進行隔離期間檢測出病毒陽性反應。 (二)自該名旅客檢測出之病毒與目前全球已知之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南非變種病毒株B.1.351及巴西變種病毒株P.1等3大變種新冠病毒均不相同,惟威脅同樣巨大,包括更具傳染力,而且與南非、巴西變種病毒一樣,可能削弱新冠疫苗效果。 (三)針對更具傳染力病毒從菲律賓進入國境一節,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呼籲採取更強力邊境管制措施,以抑制病毒移入。 二、菲國衛生部技術顧問小組成員Dr. Anna Ong-Lim於3月13日表示: (一)菲國甫確認98名確診病患帶有之P.3病毒係源自菲國本土之新型變種病毒,與巴西變種病毒P.1均屬B.1.1.28譜系(lineage)。目前尚須更多證據確定P.3是否更具傳染力、更容易造成重症或提升死亡風險。 (二)菲國已出現首例源自巴西之P.1變種病毒。 (三)菲國迄今已有177件英國B.1.1.7變種病毒案例及90件南非B.1.351變種病毒案例。
A: 新加坡外交部(MFA)本(2021)年3月14日表示,由於新加坡與澳洲疫情控制得當,兩國正探討如何在考慮到雙方疫情的同時,相互合作,安全開啟經濟的可能性,包括設立航空泡泡,讓兩國人民往返兩地時無須隔離、相互承認新冠疫苗接種證書,以及以學生和商務訪客優先恢復旅客往來等安排進行磋商。 MFA未透露設立航空泡泡的時間表,但據澳媒引述澳洲副總理麥考馬克談話,最快將在本年7月啟動。澳洲貿易部長特漢也證實,將在未來數月訪問新加坡,屆時相互承認疫苗接種證書將是設立航空泡泡的討論重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依據計畫,星澳雙方可能允許從第3地經新加坡飛往澳洲的國際學生、商務訪客和澳洲公民等在星國完成2周隔離後再續程飛往澳洲。對此,MFA指出,兩國並未就成立隔離中心或疫苗接種中心等事宜磋商。 目前新加坡正探討與某些國家和地區設立航空泡泡,相關國家和地區須具備全面的公共衛生監測系統,新冠發病率也須與新加坡相當或更低。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日前表示,居家檢疫和隔離限制會扼殺航空旅遊業,若能結合病毒檢測和疫苗接種,有可能在本年下半年開通雙邊旅遊通道。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3月13日報導,「新加坡信貸中心(Credit Bureau Singapore)」數據顯示,由於星國政府推出的貸款紓困措施奏效,加上消費者謹慎消費,即使去年的經濟表現遜色,各類信貸的拖欠(逾期30天未償還欠款)情形反而改善。去年整體信貸(信用卡、個人貸款、車貸、房貸和透支借貸)的拖欠率皆下降。 以信用卡而言,21歲至29歲消費者拖欠率最低,去年12月為1.99%,低於前(2019)年同期的2.45%。拖欠率最高族群為45歲至49歲,也從5.16%改善至4.87%。個人貸款方面,雖21歲至29歲消費者的拖欠率最高,但改善最明顯,從前年12月的5.77%下跌至3.86%;其他年齡層的情況也改善至1.93%-3.31%,低於前年的2.19%-4.02%。汽車貸款拖欠率介於0.28%-0.52%;房貸拖欠比率範圍是0.17%-1.01%,而透支則為3.84%-4.43%。 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分析師宋生文表示,新加坡政府和銀行推出的貸款紓困措施,幫助個人和企業渡過疫情難關,讓勞動市場更加穩定,帶動整體拖欠率下跌,若疫苗接種順利、旅遊信心恢復以及就業市場繼續穩定,消費者的拖欠情形應能繼續改善。Providend財務規劃師陳敬友則認為,疫情影響個人和企業的現金流,拖欠情況改善很可能是由政府和銀行推出援助措施所致,但目前很難定奪拖欠情況是否會繼續改善,雖然疫苗接種計畫預計帶動經濟復甦,但對消費者的刺激可能無法那麼快速反映,且政府的援助措施也預計將減少。
A:新聞來源:韓國聯合通訊社(日期:2021年3月15日) 依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本年3月14日公布數據,2020年韓美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1316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2.7%,時隔四年再次呈現減少趨勢。 2020年韓國對美出口總額741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1%。電腦(+104.2%)、半導體(+25.3%)等產品出口走強帶動對美出口整體上升。韓國在美國進口市場占比(3.3%),較2019年上升0.2%。 2020年韓國自美進口總額575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7.1%,其中自美原油進口大減40%。美國在韓進口市場占比較2019年持平(12.3%),僅次於中國位居第二。2020年韓國對美享有166億美元順差,較2019年增加52億美元。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15日報導稱,為因應推廣不排放溫室氣體的燃料電池車,日商凸版印刷公司與東京工業大學正在研發把用於電池催化劑的白金換成其他材料的研究,目前已篩選出鈦等氧化物替代材料;,主要係因若未來燃料電池産量增加,可能導致白金價格高漲及供應鏈短缺的問題所致。 燃料電池係藉由氫及氧的化學反應來生成電力和水,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目前催化劑使用活性強的白金,完成一輛汽車可能需要20~30克左右;而全球白金年産量亦僅約200公噸左右,且産地集中在南非、俄羅斯及辛巴威等政局不穩定的部分國家,因此廠商有供應斷鍊的風險因子存在。 日商凸版印刷公司及東京工業大學共同合作,研究將直徑幾10奈米的氧化鈦顆粒表面部分置換成磷及氮,利用此種材料生產正極的催化劑,結果氧及氫離子能高效地發生反應,産生的電流約僅使用白金催化劑之50%左有。上述研究計劃正在確認及實驗研發大型電池的性能,目標鎖定在2030年以後可望配備在汽車使用。
A:新聞來源:The Korea Herald(日期:2021年3月15日) 印尼駐韓國大使Umar Hadi日前接受韓國媒體專訪表示重點如下: 1.印尼已創立50億美元之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該基金由印尼投資局(Indonesia Investment Authority)負責管理。基金第一階段將集中投資在收費公路、機場和海港,並將擴大到其他領域,例如智慧電網和再生能源。韓國企業可從這些基礎建設與能源計畫中受益。 2.LG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和4家印尼國營企業已合作開發電池產業包括上游到下游的生態系統,努力擴大印尼電池和電子汽車產業。印尼擁有世界鎳儲量的25%,惟印尼發展電池與電動汽車正處於嬰兒階段。另外,LG能源刻正規劃與印尼的其他韓國公司如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LG國際(LG International)和浦項鋼鐵(Posco )在印尼成立合資企業,合組國家隊。 3.Hadi大使說明,2020年11月RCEP簽署、12月韓印尼簽署更新之CEPA,這些貿易協定均將進一步帶動韓印尼雙邊經濟合作、並形成新的供應鏈。另外,韓印尼二國間合作也將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資本密集型產業(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o more capital intensive),這不僅超越所謂的交易關係(transactional relation),而且包括更多的市場共享原則與共同利益。
A:來源: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日期: 2021/3/11 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今(11)日宣布,為振興受新冠狀肺炎重創最嚴重的澳洲航空旅遊業,提出12億澳元振興方案,自8月1日起提供80萬張國內航線半價機票振興補助。聯邦政府將對13個國內熱門旅遊景點,含黃金海岸(Gold Coast)、凱恩斯(Cairns),聖靈群島(the Whitsundays)、愛麗斯泉(Alice Springs)、西澳布魯姆(Broome)、袋鼠島(Kangaroo Island)及梅林布拉(Merimbula)的國內機票提供50%的折扣補貼,以刺激國內觀光經濟。 該補貼航班將於4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開始售票,並可透過各家航空公司網站直接訂購,旨在刺激更多國內航班量,消費者可於回程航班享有50%的折扣優惠,政府預計每週將提供46,000張的半價折扣機票。 澳洲觀光部長Dan Tehan表示,此機票振興方案將可鼓勵國內旅遊,並為國內觀光產業注入超過1000億澳元之收入,亦可增加61萬1,000名職缺需求。澳洲交通部長Michael McCormack則認為,此振興方案將可刺激國內主要旅遊地區之觀光商機。 惟西澳州觀光局長Paul Papalia則認為總理應徵詢各州意見,尤其去年整年封城,而西澳洲僅布魯姆(Broome)地區被圈選,認為不該限制其他西澳景點。另新南威爾斯州州長 Gladys Berejiklian對此振興方案亦表失望,認為新州實屬疫情重創地區,如紐卡索(Newcastle)及德寶市(Dubbo) 觀光景點亦不圈列在內此振興方案中。 另澳洲財長Josh Frydenberg表示,即將推出的振興方案尚包括擴大政府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計劃(最多向企業提供的400億澳元貸款支持)。本計劃截至目前為主已審批超過3萬5,000筆企業貸款,提撥30億澳元協助受疫情重創之雇主渡過難關。 編列900億澳元預算之JobKeeper企業工資補助計畫,將於本(3)月28日結束。 聯邦政府為協助航空業如澳洲航空和維珍航空8600名空服員能於10月底疫苗接種工作結束時繼續工作,俾利國際航班能接軌準備,則政府維持空服員之工資補貼。惟目前澳洲政府尚未公佈其對各國際航班的補貼支出金額及培訓費用額度。 澳洲飯店餐飲協會(Restaurant and Catering Australia)呼籲聯邦政府另制定一項特別餐飲業振興方案- HospoKeeper,替代JobKeeper計畫,其中提案包含全職員工每兩週支付1,000澳元,而每週工時少於20小時的員工則支付650澳元。 M總理並說明,期能於本年5月11日的預算審核案中將通過Post- JobKeepere補助計畫後之振興措施,包括針對區域融資計劃及對因國際邊界關閉而遭受打擊的相關企業的額外資金補助。迄今聯邦政府對航空及旅遊業的經濟支持已達近50億澳元,並將主要國內熱門航線及其他運輸路線補貼延長至9月30日。 澳大利亞工商會(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旅遊部主席John Hart表示,惟有全面施打疫苗,方能重新開放國際邊界。 昆士蘭州州長Annastacia Palaszczuk亦宣布,昆州將通過抽獎的方式,提供15,000名遊客自3月15日至6月25日期間凱恩斯和大堡礁地區度假的200澳元抵用券。而維州亦於今(12 )日開始開放200澳元觀光振興卷之抽獎。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10日 根據軟體公司IAB的資料,2020年斯洛伐克網路廣告增加2.4%,達1億4,000萬歐元。 行動廣告達7,020萬歐元,桌面廣告達6,990萬歐元。 展示廣告所占比例最高(60%),其次為搜索廣告(22%)、分類及目錄廣告(12%)。 程式化廣告購買占展示廣告的19%,媒體業者ZenithMedia預期2021年網路廣告將成長7%到8%。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10日 根據ManpowerGroup所作定期調查,斯洛伐克約11%的公司計劃於2021年第2季新聘員工、5%的公司計劃裁員。 淨勞動市場指數為+6,較第1季提高6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 一半的雇主表示,大流行並未影響招聘計畫;僅26%的公司計劃提供某種形式的居家辦公室,而61%的公司僅允許標準工作場所。
A:一、依據紐西蘭媒體3月12日報導,紐外交貿易部次長(兼APEC資深官員會議主席)Vangelis Vitalis、主管APEC 2021次長Andrea Smith於3月11日今年首度資深官員會議結束後,召開媒體說明會,強調紐國在APEC領銜推動取消防疫必要物資關稅,以及促進疫苗通關便捷化等倡議。 二、推動取消防疫必要物資關稅:V次長指出部分國家對疫苗、注射器及特殊冷藏疫苗器材仍課徵關稅,紐國提議取消防疫物資關稅,盼能與APEC會員就防疫物資清單達成共識,率先WTO等國際組織提出清單文件,他不願設定推動時程,惟強調該倡議之急迫性。 三、促進疫苗通關便捷化倡議:V次長表示RCEP協定已規定冷藏食品通關時間以6小時為原則,新冠疫苗更需快速跨境移動,實有必要簡化冷藏疫苗容器等通關程序;另如何自機場及港口將疫苗運送至偏遠地區亦為另一重要課題。 四、除因應疫情外,紐國亦盼討論因疫情而惡化之數位落差、氣候變遷,以及APEC傳統關切區域經貿整合協定等議題,制定2040太子城願景之行動計畫將為最優先工作。 五、紐國採用Microsoft Teams舉行視訊會議,各經濟體目前回饋表示該平台操作簡易,各項會議順利舉行。 六、另V次長再次強調,即便未來各國鬆綁邊境管制,紐國仍排除舉辦任何實體APEC會議之可能性。
A: 依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發表的2021年第一季經濟預測指出,去年美國經濟因疫情影響導致大幅衰退,目前由於新冠疫苗的廣泛接種以及聯邦政府推出紓困救濟計畫,今年美國及加州的經濟將以前所未有之速度大幅成長,預期接續幾年將出現60年以來最強勁的成長態勢,而加州復甦的速度則將優於美國整體表現。 該報告指出,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於2020年衰退3.5%,而2021年將成長6.3%,2022年將成長4.6%,2023則預期成長2.7%,其增長速度遠優於2008-2009年經濟衰退後的復甦速度。彭博社則預測2021年GDP將成長5.5%,2022年為4%,2023年為2.4%,雖機構間數據不盡相同,惟均看好未來經濟復甦力道之強勁。 美國經濟於疫情時嚴重受創導致失業率大增,大多失業情形係受居家令之衝擊。加州具眾多高科技業與專業領域之產業,渠等於疫情期間仍可持續居家工作,促使現階段加州經濟復甦力道更勝於美國整體,另加州旅遊業與住宿業則仍停滯,然隨著餐館和主題公園的重新開放,今年之成長率亦預測可達10%。 美國整體經濟雖好轉,惟就業市場恢復仍需時間,UCLA報告指出,2020年3至4月美國減少2,200萬個就業機會,目前已略有回升,惟仍較疫情前減少920萬個職缺, 2023年時職缺可比疫情前增加500萬個。2020年第四季加州失業率為8.4%,高於美國平均之6.7%。UCLA分析師班加利(Leila Bengali)與尼可斯堡(Jerry Nickelsburg)認為,加州的失業率在2021年底將降到6.8%,2022年將為5.1%,2023年則為4.1%。美西銀行(Bank of the West)分析師安德森(Scott Anderson)對失業狀況較不樂觀,認為加州的接下來三年的失業率將為 7.2%、5.8%、5.2%,兩者的預測皆預示加州失業率均將高於疫情前的3.9%。 新冠疫情限制美國人外出消費的機會,加上聯邦及州政府的補助,使民眾累積小筆積蓄,預估後疫情時代將至少有1.8兆美元投入消費市場。然而後疫情時代的另一個問題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可在疫情期間保住飯碗,甚至獲得加薪,多半是術業有專攻的專業人才,低薪勞工多半面臨資遣,倘缺乏聯邦補助,渠等恐難以維生。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2月再出口金額超過3億8,070萬美元 日期:2021.03.15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 BCP)統計資料,巴拉圭所謂再出口商品廣泛定義即所有進口之產品於國內中轉或供來巴觀光客採購用;儘管巴拉圭2021年1-2月再出口金額3億8,070萬美元,惟較2020年同期之5億7,550萬美元,仍衰退33.8%。2021年1-2月總出口金額15億8,040萬美元,再出口金額占其7.9%。 (二)巴拉圭2021年1-2月對外貿易金額32億7,82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衰退15.5%。儘管2021年1-2月出口金額15億8,0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18.2%,惟巴拉圭產品該2個月出口時段之市場共計104個國家。至2021年1-2月進口金額16億9,780萬美元,亦較2020年同期衰退12.7%,惟巴拉圭該2個月時段自114個國家進口產品。 (三)巴拉圭2021年1-2月貿易赤字1億1,7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億360萬美元,增加1,380萬美元之入超。
A:標題:巴拉圭黃豆延後收成導致出口減少48.6% 日期:2021.03.15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穀物及油籽公會(CAPECO)對外貿易報告資料,由於收成天氣條件險峻,造成出口數量相當程度之負面影響,至2021年2月巴拉圭黃豆出口減少61萬9,392公噸,衰退48.6%。 (二)CAPECO外貿顧問Sonia Tomassone表示,黃豆延後收成亦影響國內黃豆煉油產業,尤其在沙拉油(製成)及黃豆顆粒(煉油)之外銷出口亦受到相當程度之萎縮。2021年1-2月沙拉油(製成)出口2,591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4萬4,060公噸,減少4萬1,469公噸,萎縮94.1%。2021年1-2月黃豆顆粒(煉油)出口1萬9,843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11萬7,534公噸,減少9萬7,691公噸,萎縮83.1%。 (三)2021年1-2月主要出口市場仍以阿根廷為主,占總出口之34%,其次依序為巴西(13%)、俄羅斯(10%),以及其他國家市場與海上中轉產品共占43%。 (四)巴拉圭黃豆主要出口途徑為河運及陸路,主要出口排名依序為Cargill(13%)、Sodrugestvo(10%)、Viterra(8%)、Francisco Vierci(8%)、LAR(5%)、Cofco(4%)、Agrofértil(3%)、ADM(2%)、LDC(2%)、Bunge(1%),以及其他出口商(44%)。至2021年2月巴拉圭全國超過20家企業出口黃豆至全球不同市場。
A:宏國政府因應國內選舉,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持續實施防疫管制措施如下: (一)延長宵禁措施:持續實施宵禁措施,外出活動時間僅限於早晨5時至晚間10時,續於3月7日晚間宣布延長宵禁至3月11日晚間10時,另恰逢國內選舉初選活動期間,3月12日至16日之外出管制措施將有所變動。 (二)宵禁期間僅允許維安、衛生、緊急、因人道醫療外出之公共交通運輸、駕駛大卡車、能源、媒體、網路公司、飯店及配有通行證車輛人員通行,另晚間抵宏飛機乘客、農產品生產分銷人員、銀行管理員、加工出口區、加油站、超市及藥局晚班人員亦除外。 (三)全國酒吧、電影院、健身房、劇院、運動中心、會議中心、各級教育機構等仍未允許營業。銀行、超市及賣場接待顧客不得超過各設施可容載人數50%,除經全國風險管理委員會核可,家中特殊聚會之人數亦不得超過10人。 二、據宏國衛生部迄至3月15日統計資料,宏國COVID-19確診個案累計達178,925例,單日增加648例;其中累計死亡案例共4,360例,增加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