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當前的2020-21財年,緬甸10月1日至2月19日的動物產品出口跌到1,5857萬美元的低點,與中國暫停畜牧貿易後的2019-20財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了3,580萬美元。上一財年,動物產品出口達到5,169萬美元。私營業推動動物產品出口。 由於中國停止購買牛,150家公司擁有的約1萬頭牛現在滯留在木姐邊境。勞動力工資及飼料成本給他們帶來負擔。每天照顧100頭牛要花費40-60萬緬幣。由於高飼料成本及勞動力工資的負擔,一些商人把牛從木姐帶回他們的家。有些人雖聲明他們將返回原來的地方,卻在邊境地區進行非法貿易。對於合法貿易,中國只有在確保活牛沒有感染20種疾病(包括口蹄疫),並附上疫苗接種證書、衛生證書及農業登記證後,才允許進口活牛。因此,兩國有關官員正在就此事進行談判。早些時候,每天有1,500-2,000頭牛通過木姐邊境進行交易。春節假期,針對COVID-19的預防措施以及其他原因導致暫停牛隻貿易。此外,由於收購價格合理,緬甸的活牛出口嚴重依賴中國市場,儘管緬甸還有其他外部市場,如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及孟加拉國。商務部向每家公司核發100頭牛出口許可證,有效期為3個月。如果這些公司在3個月期間不出售這些牛,他們可以採取法律行動。 農業、畜牧暨灌溉部畜牧獸醫局(LBVD)的官員於2021年1月18日與中國有關部會簽署了活牛出口監督及衛生協議,旨在加強管理牧畜貿易,確保通過合法管道進行正常的邊境貿易。自2020年7月14日以來,LBVD實施監理無口蹄疫區、控制區及疫苗接種區,以便通過陸地邊境向中國出口活牛。2017年底,緬甸允許活牛出口,以消除非法出口,為養殖者創造更多機會,促進他們的利益。緬甸出口5歲以上的活牛,包括疫苗接種證、健康證及農業登記證。根據2018年牧畜普查,全國有1,150萬頭牛。當局已經向馬奎省的300多家公司頒發了牧畜出口許可證。全國大約有5,000家公司持有牛的出口許可證。LBVD稱,緬甸每年可出口約50萬頭牛,超出國內消費。
A:一、美國傳統基金會於3月4日發布 2021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排行榜,菲律賓指數為64.1,退步0.4 分,在178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73,比去(2020)年下跌3 名(註:我國排名第6,攀升5名,指數78.6,進步1.5 分)。 二、該會用以評估及編制2021年指數之數據涵蓋2019年下半年與2020年上半年資料。主要包括法治、政府規模、監管效率及市場開放等4大領域,每一領域又包括數個評比細項。 三、菲律賓之指數在40個亞太經濟體中排名第12,得分超過全球與亞太區域平均水準,連續8年處於中等自由度狀態。 四、報告稱,菲律賓貿易自由度得分下降7.4點至74.2,居所有評比項目最大跌幅。貿易自由度係衡量商品與服務貿易之關稅及非關稅障礙。至於投資與財務自由度得分並未改變。菲國歡迎外國投資,菲國投資法對國內外投資者雖近一視同仁,惟在部分領域之投資仍設有限制。 五、報告指出,菲律賓之商業自由度下降1.3點至58.2,電費上漲且監管環境淪於官僚主義,均對企業及投資者構成沉重負擔。此外,該國得分最低者仍是司法系統效率及政府誠信,貪腐依舊嚴重。
A:馬來西亞政府投資機構─國庫控股集團(Khazanah Holdings)董事經理沙里爾利查(Sharil Ridza)出席「第17屆國庫控股常年評估」發布會上指出,該集團上(2020)年營運盈利僅28.97億馬幣(約合7.14億美元),較前(2019)年減少60.6% ,主因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使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加上為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和飯店等受影響業務作出60億馬幣(約合14.8億美元)資產減損所致。該集團上年股權與資產脫售增加至132億馬幣(約合32.55億美元);其中53億馬幣(約合13.07億美元)源自公共股權,其餘79億馬幣(約合19.48億美元)則為資產脫售。 本(2021)年將專注晶圓廠「矽佳」公司(SilTerra)脫售計畫。本年2月初馬國迪耐公司(Dagang Nextchange,簡稱DNEX)與中國策略夥伴「北京盛世投資」公司(Beijing CGP Investment Co Ltd)獲得國庫控股集團同意,成功取得矽佳晶圓廠所有股權。 展望未來,2021年依舊是挑戰重重的一年,就算馬國全國免疫計畫啟動,但國內和全球疫苗接種過程需時,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惡化以及多元公共衛生和經濟措施影響減緩時,看到經濟緩步復甦和正常化趨勢。然在航太和旅遊等主要領域,國庫控股預期至2023年前恐怕不會出現全面復甦的情況。 國庫控股當前大部分投資仍在國內,並將逐步擴大全球資產組合,以創造永續價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雪蘭莪州(Selangor State)掌管投資、工商業暨中小企業事務的行政議員鄧章欽(Teng Chang Khim)頃表示,上(2020)年雪蘭莪州製造業投資件數居全國之冠,共324件,投資額184.25億馬幣(約合45.72億美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28.48億美元,占總投資額62.3%;其餘17.24億美元為國內投資額,占總投資額37.7%。該州優於砂拉越州(39.03億美元)、檳城州(35.02億美元)、沙巴州(29.66億美元)、柔佛州(16.84億美元)及森美蘭州(15.33億美元),連續三年蟬聯馬國最熱門製造業投資地點。 雪蘭莪州為馬國經濟成長火車頭,馬國政府將繼續優化經商政策及提供優良的基礎設施,以確保雪州持續成為投資人的首選。雪州已選定5大高增值製造業,涵蓋電子與電機、食品、機械與配備、生命科學及交通設備,將積極吸引國內外廠商前往投資前述產業。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頃發布消息稱,在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下,馬來西亞電子出口業將因外部需求提振帶動,特別是由對中國和新加坡的電子產品出口受惠。另外,石油與天然氣產業亦可望從谷底反彈,連帶提振經濟成長。但該機構卻認為旅遊業復甦進度將因疫苗在國內和區域內各國的接種率不一而受拖累,成為經濟增長的絆腳石。馬國國內失業率亦相對偏高,接近5%,相較過去5年的平均失業率僅3%。 穆迪機構認為,由於石油價格看漲,估計馬國本(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有所改善。馬國中央銀行直到2022年,仍有放寬財政政策空間,將利率維持在低水平。馬國中央銀行頃宣布維持隔夜拆款利率至1.75%。 該機構另指出,儘管馬國本年初實施「行動限制令2.0」(Movement Control Order2.0,簡稱MCO2.0),將拖累經濟成長,但隨著吉隆坡、雪蘭莪州、柔佛州及檳城州於3月5日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CMCO),以取代先前的「行動管制令2.0」,馬國政府已允許跨縣移動,並准許更多企業恢復營運。該機構認為前述四個地區的經濟活動,占國內總經濟活動之60%,撤銷行管令將刺激消費者支出,促進本年第二季的經濟增長。然疫苗接種計畫不均衡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仍會帶來一定的下跌風險。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財政部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頃出席「關懷馬來西亞一週年」(Setahun Malaysia Prihatin)匯報會上指出,馬國政府本(2021)年將致力推動六大措施,包括創造就業機會、發放援助金、數位化、國營企業轉型、協助微型與中小企業及加速落實項目,以期迅速復甦經濟。 前述六大措施: (一) 創造50萬個就業機會 (二) 直接和間接援助 (1)人民關懷援助: 撥款65億馬幣(約合15.96億美元)予850萬名低收入群體(B40); (2)繼續提供殘障、智障不幸人士及城市窮人額外援助; (3)福利援助撥款:2021年為22億馬幣(約合5.4億 美元),較2020年增加15.79%; (4)減少公積金繳納率,從先前11%降低至9%; (5)公積金i-Sinar計畫:自2021年3月起開放無條件 申請; (6)暫停還貸計畫:繼續針對性幫助 (三) 數位化 (1)數位化融資:撥款35.3億馬幣(約合8.67億美元) ,透過數位平台進行融資,例如JanaNiaga、DanaPENJANA Nasional和 MyCIF(個人融資或眾籌);使用數位化融資,例如中小企業自動化和數位化撥款、工業數位化轉型計畫和高科技設備等; (2) 數位包容,撥款16.5億馬幣(約合4.05億美元), 給予低收入群體(B40)180馬幣(約合44美元) ,以購買新設備 (四) 國營企業轉型計畫 (1)在國內進行策略性投資,例如公積金局的KWASA Damansara、國民投資機構(PNB) 興建的118大樓、國庫控股公司(Khazanah Holdings) 投資的梳邦MRO及Desaru旅遊設施; (2)恢復國營企業的重組計畫; (3)企業社會責任; (4)支持初創企業; (5) 協助土著建立人才庫以及支援區域擴展 (五) 協助微型與中小企業 (1)特別撥款35.5億馬幣(約合8.72億美元)幫助微型與中小企業復甦、提供每位中小企業主1,000馬幣(約合245.57美元,涵蓋90萬家中小企業)以及每家初創中小企業3,000馬幣(約合736.7美元) ; (2)提供144億馬幣(約合35.36億美元)員工薪資補貼計畫,幫助中小企業,尤其旅遊業及零售留住員工及保留就業機會業; (3) 微型企業貸款撥款19億馬幣(約合4.07億美元) ,其中2021年為10億馬幣(約合2.46億美元),較2020年増加11% (六) 加速落實項目 (1)多使用G1(承包工程計畫低於20萬馬幣(約合4萬9,116美元))和 G2級(承包工程計畫低於50萬馬幣(約合12萬2,790美元))承包商; (2)政府機構可以為年度採購,包括供應、服務和施工提供更小的配套; (3)加速採購新冠疫苗; (4)根據新常態簡化購買流程; (5) 簡化商業現金流程 馬國政府上(2020)年相繼推出總值3.050億馬幣(約合749億美元) ,包括「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中小企業關懷計畫」(Prihatin PKS)、「短期國家經濟重振計畫」(PENJANA)以及「我們關懷援助計畫」(Kita Prihatin)等,以協助飽受新冠疫情打擊的的人民及微型與中小企業。 馬國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為「我的數位」(MyDigital)及「數位經濟計畫」舉行推薦典禮時表示,馬國政府將於未來10年投資150億馬幣(約合37.13億美元)建設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簡稱「5G」網絡),並配合「第12大馬計畫」與「2030年共享繁榮新願景」(Shared Prosperity 2030)」,馬國國民最快能於本年底使用5G網絡服務,而全國性的5G網絡服務則會分三階段進行普及化。數位化的重點為縮小城市與鄉區的數位落差,因此政府將推出數位化包容性計畫,弱勢族群亦能從中受惠。 根據將於未來數月公佈的馬國國營企業轉型計畫,預定將重新評估國營企業投資計畫,加強國營企業的社會企業責任及水推動重大目標。 在協助微型與中小企業復甦方面,中小企業對馬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占39%、提供國內70%的就業機會,為馬國政府極重視的領域,因此會加速推進計畫以協助中小企業復甦。馬國政府同時將專注協助備受新冠疫情打擊的領域,尤其旅遊業及零售業,並制定計畫以協助該二項企業取得復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一、菲國媒體報導,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3月4日表示,菲國於3月2日首次發現6例南非變種病毒後,近日又發現52例,迄今共已有58例,其中以馬尼拉都會區居民占多數,部分為海外返國移工。 二、V次長另指出,根據研究,該變種病毒將大幅降低疫苗之有效性,尤以AstraZeneca疫苗僅剩10%有效性最為明顯,且英國變種病毒在菲病例亦逐漸增多,該等病毒均具高傳染性外,以致近日確診案例呈攀升趨勢。即便政府已陸續推動疫苗接種計畫,仍請民眾提高警覺,確實做好防疫工作,以防止疫情蔓延。 三、菲國內閣部長Karlo Nograles於3月4日表示,杜特地(Duterte)總統曾指示俟菲國獲得200萬劑COVID-19疫苗並展開施打工作後,渠將考慮放寬全國隔離措施至「改良版一般型社區隔離」(Modified General Community Quarantine, MGCQ)。鑒於中國及世界衛生組織COVAX機制所捐贈之疫苗已陸續抵菲,上述指示或可於本(2021)年第2季執行。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總統杜特地(Duterte)於3月5日表示,中國已於2月28日捐贈60萬劑科興(Sinovac)疫苗予菲國,未來將再捐贈40萬劑疫苗予菲國(註:未提及品牌與運抵時間)。 二、菲國衛生部部長Francisco Duque於3月5日表示,菲國分別新增52例與31例來自南非與英國之COVID-19變種病毒案例,致總數分别達58例與118例。鑒於該等病毒具高度傳染性且降低疫苗保護力,尤以AstraZeneca疫苗恐僅剩10%有效性最為明顯,該部刻正與地方政府合作,以避免病毒進一步擴散,致確診人數激增。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中央銀行總裁Benjamin Diokno於3月5日表示: (一)根據該行檢視菲律賓證券交易所(PSE)上市之256家公司提交給財政部截至去(2020)年9月底之財務報表顯示,去年普遍出現淨虧損及營收大幅下滑,反映出疫情危機已對上市公司之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二)在256家上市公司中,178公司之營收比前(2019)年同期下降,其中97家出現虧損。虧損主要來自採礦業公司(24家中之16家),其次為服務業公司(59家中之29家)、控股公司(39家中之16家)、工業公司(62家中之19家)、不動產業(26家中之10家),以及金融業(29家中之6家)。 (三)即便政府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放寬社區隔離管制,惟企業營收並未隨之成長,顯示疫情對商業活動仍有所限制。 (四)央行去年共降低利息2個百分點,將2兆披索(約416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注入金融系統中,以緩解疫情對企業之影響。該行預期本(2021)年企業營運將反彈回升,仍將密切監視企業之財務狀況並採取應對措施。 二、謹查菲國中央銀行自疫情爆發以來,雖採取降息之等寬鬆貨幣政策,惟菲國銀行之心態仍然保守,放款相當謹慎,以免產生大量壞帳,影響銀行獲利,以致近數月放款金額呈現衰退,恐影響經濟復甦腳步。
A:一、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部長於3月6日表示: (一)菲國因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之中低收入國家標準,本(2021)年預計可透過COVAX機制免費共取得920萬劑英國AstraZeneca疫苗,其中原訂於3月1日抵菲之首批52萬5,600劑疫苗因產製不及,已延後於3月4日晚間運抵菲國,惟因供應短缺僅提供48萬7,200 劑,差額3萬8,400劑預計於 3月7日晚間7 時補充運抵菲國。 (二)菲國另自費訂購1,700萬劑AZ疫苗,可望於5月起分批運抵菲國。該疫苗有效性約70%,可置於2°C之冰箱冷藏保存。鑒於菲國迄今已發現58例南非變種病毒,該病度具高度傳染性,且能大幅降低 AZ疫苗保護力,故中央政府刻正與地方政府合作,積極防堵該變種病毒擴散,以免疫情蔓延。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5日報導稱,日商信越化學工業公司頃發布新聞稿消息,預定自本(2021)年4月起對所有矽産品調漲10%~20%左右,上述産品係作為合成樹脂及化粧品等原物料。 本次係日商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自2017年以來首次對矽産品宣布調漲售價,主要係因原材料之金屬矽在中國市場旺盛需求下連續上漲,並且輔助材料及物流成本等亦在新冠疫情下漲聲不斷,爰此將轉嫁至矽産品的售價。
A: 據日本NHK新聞本(3)月5日晚間報導稱,因首都圈一都三縣(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及埼玉縣)新冠疫情未歇,日本首相菅義偉頃召開疫情對策本部會議檢討後,認為首都圈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雖呈遞減,惟醫療病床資源仍為緊迫,因此正式決定再將「緊急事態宣言」延長實施2週至本(3)月21日止。 菅首相於日前召集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等相關閣員,就全國新冠疫情感染現況進行分析。菅首相於上述會後表示,「目前病床的窘迫狀況等仍未充分改善,或許防疫緊急宣言可能需要再延長2週時間」。 為抑止新冠疫情急遽擴大,日本政府於本(2021)年1月7日二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對象地區為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及神奈川縣等首都圈一都三縣(後擴增至11都府縣);由於其中10都府縣疫情持續延燒,上(2)月2日宣布延長到本(3)月7日止,但包括大阪等6府縣因疫情明顯改善,已提前於2月28日宣布解除。
A:紐總理3月5日宣佈自3月7日起,第一大城奧克蘭解除為期1週封城措施,恢復正常上班上學,惟仍須維持社交距離,且集會人數限100人以下。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經濟時報,2021年3月4日 自2021年農曆新年至今,部分肥料價格增高,尤其磷酸二銨(Diammonium phosphate , DAP)肥料價格大增。國際肥料價格大增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運輸價格增高,加上越南國內肥料需求量大,促成越南肥料價格大增。 據越南肥料生產、經營及進出口商Vinacam集團Vu Duy Hai總經理表示,自2020年12月份至今,由於國際肥料供應量短缺,肥料價格大增,尤其DAP肥料(標準組成為46%磷及18%氮)在越南之產量僅可供應國內市場需求量之30-40%。 中國大陸DAP肥料FOB平均價格自2020年11月份為每公噸357至360美元增高至2021年2月份為每公噸515至520美元。至於美國,DAP肥料FOB平均價格自2020年11月份為每公噸361美元增高至2021年2月份為每公噸530美元。俄羅斯之增幅最高, DAP肥料FOB平均價格自2020年11月份為每公噸340至350美元增高至2021年2月份為每公噸535至540美元。 至於越南南越肥料市場,自2020年11月份至2021年2月份中國大陸DAP肥料價格達每公噸1,400萬越盾(約608.1美元)上漲至每公噸1,550萬越盾(約674.0美元。據FPT證券股份有限公司(FPTS)之2021年越南肥料業展望報告資料,截至2020年11月份國際DAP肥料價格達每公噸365美元,與2019年同期成長52.1%。預估2021年全年越南肥料需求量將達1,300萬公噸,於2020年相比,增加5.5%,尤其九龍江平原為越南最大之農業種植地區,預估該地區之肥料需求量將與2020年增加4%至6%,上述肥料價格上漲將嚴重影響該地區之種植生產作業。
A: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1.3.5日報導 越南胡志明市人委會阮成峰(Nguyen Thanh Phong)主席頃簽發2021年至2025年創新生態系統補助計畫,以協助企業提高競爭力,到2025年總要素生產率(TFP)能提高約占國內生產總毛額(GDP)之45%到50%。 依該計畫,截至2025年底胡志明市政府預計將補助3,000家企業提高創新能力,補助1,000個創新生態系統發展計畫,以及100家創新生態系統企業取得風險投資金。屆時,胡志明市的競爭力及發展潛力提高,有助於該市的新創生態系統,並擴及下列重要領域,如:人工智能(AI)、金融科技(Fitech)、教育科技(editech)、3D印刷技術、機械人、智慧農業及觀光業等產業之創新發展。
A:巴西外交部長ErnestoAraújo表示,巴西同意在與南方共市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加入1份有關環境的聲明,以便該協定儘速獲得歐盟批准。 經過20年談判,歐盟與南方共市自由貿易協定於2019年6月28日完成談判,需獲得歐洲議會批准,才能生效。法國、奧地利、荷蘭及比利時對亞馬遜雨林濫墾問題質疑協定有助環境破壞,認為歐盟開放巴西農產品可能有利於亞馬遜雨林砍伐,巴西則認為,這種質疑是出於商業利益,具有貿易保護主義性質,而不是純粹出於環境利益。為使該協定獲得通過,巴西同意在協定增訂聲明,對環境做出更多承諾。
A:依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統計,2020年GDP成長率為-4.1%,為1996年以來最低紀錄。 2020年第4季巴西GDP較第3季成長3.2%。 供給面,與第3季相比,2020年第4季工業成長1.9%,服務業成長2.7%,農業下降0.5%, 全年統計,工業下降3.5%,服務業下降4.5%,農業成長2%。 需求面,2020年第4季家庭消費較前1季成長3.4%,政府需求成長1.1%,2020年,家庭消費下降5.5%,政府消費下降4.7%,投資下降0.8%。 進出口方面,與第3季相比,第4季出口下降1.4%,進口成長22%。2020年,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0%。 2020年平均國民所得下降4.8%,為巴幣3萬5,172元(約6,636美元)
A: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8日推文表示,旗下的SpaceX公司正在研究一種天線,能夠讓聯結車、RV(露營車)等大型車連結至該公司的衛星網路星鏈(Starlink)。 馬斯克澄清說,這種天線將不會用於讓特斯拉的電動車連結至星鏈,因為用戶「終端太龐大」。 馬斯克說:「這是用於飛機、船隻、大型卡車與露營車。」 上述發言主要是回應媒體CNBC報導,SpaceX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FCC)申請核准該公司開始為「行進中車輛」提供Starlink服務部署天線。 星鏈計畫是SpaceX耗資重金布建數千顆衛星,為地球上任何地方消費者提供高速網路服務的計畫。 SpaceX的衛星政策主管David Goldman在上周致函FCC表示:「全球網絡的流量爆炸式激增,「用戶不再願意在移動中放棄連網」。 David Goldman表示:「這次的申請將透過為SpaceX衛星系統獲准組件一種新的地面基礎設施,服務公眾利益,這套系統將擴大美國行進中車輛與全球移動中的船隻和飛機擴大寬頻上網範圍。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在德州電網上月遭到寒流重挫後,特斯拉(Tesla)的一家子公司Gambit Energy Storage LLC.,已悄悄在距離休士頓南邊40哩的德州小鎮安格爾頓(Angleton)建造一座巨大電池。該龐大的電池,得以在炎熱的夏天,替2萬戶家庭提供電力。 德州KXAN電視台報導,根據彭博社最新報告,該公司員工掩飾大部分設備,但彭博社根據財產紀錄顯示,Gambit與加州佛蒙特(Fremont)特斯拉工廠,共用一個地址。 除特斯拉外,Key Capture Energy也在查維斯縣(Travis County)進行100兆瓦的電池儲存計畫,將使KCE電池儲存量增加500%以上。 包括上述兩家,目前至少有四家能源公司,在德州建立大規模電池廠。 2月中的冬季風暴,德州電網幾乎完全崩潰,如今電網的可靠性對德州立法者來說,是本屆立法會的當務之急,Gambit在這一特殊時刻建造巨型電池,格外令人關注。 近期搬到德州的特斯拉創使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嚴厲批評負責管理德州四分之三的電力市場的「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 ERCOT)不可靠。 如今,特斯拉計畫使用100兆瓦(megawatt)電池幫助向電網供電。Gambit已在ERCOT註冊。ERCOT告訴彭博社,該計畫最快將於6月1日投入營運。 馬斯克長期以來,用電池提供清潔能源,除特斯拉生產的電動汽車外,他還幫助他的表兄弟於2006年創立SolarCity公司。該公司從提供太陽能開始,提供民眾太陽能板放在屋頂上,降低每月電費。 自2016年,SolarCity成了特斯拉子公司之一,而拉斯維加斯也正在建設100兆電廠。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在過去應用了亞馬遜「Just Walk Out」技術的無人超市,一直以來都只開在美國境內,而最近於英國倫敦的伊林開張第一家海外分店。 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在倫敦西部的伊林,開設了美國境外第一家無人、無現金超市,不過並沒有掛上Amazon Go名稱,反而是以Amazon Fresh之名進行營運。 由於採用了Just Walk Out技術,英國消費者進入超市之後,看到喜歡的東西即可拿了就走,物品會自動放入電子購物車中,於離店時自動結帳。 除了生鮮商品與日常雜貨之外,這間Amazon Fresh超市還準備了熟食服務,而此無人超市雖然每天開業,但僅自早上7點營運到晚上11點,商店面積比起美國當地的Amazon Go小上許多,店頭只有2500平方英尺的空間。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流行,所以即便是無人商店,但Amazon仍採取了一系列衛生安全措施,包含店內最多僅能同時入場20人,以便消費者之間保持社交距離,同時超市入口也準備了簡易的防護裝備與拋棄式手套。 亞馬遜指出,這間Amazon Fresh超市定位於「鄰里市場」等級,而非擁有大量貨品的「量販賣場」,以台灣人熟悉的概念而言,大概就是「全聯」與「家樂福」之間的差別,英國無人超市會較偏向前者。 若是消費者接受度佳,亞馬遜將不排除以倫敦為中心,持續為無人超市進行拓點。 https://www.singtaous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