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AB於今(2021)年2月發布財報時表示,該集團決定恢復分配股票股利,金額達300億瑞典克朗,股東及公司管理階層將分紅1.18億瑞典克朗;該舉遭外界批評,因為該集團在疫情期間申獲紓困金12億瑞典克朗,尤其股東會主席Carl-Henric Svanberg曾承諾將不會分發紅利。 Svanberg主席對此回應表示,紓困金並未納入此次分紅決策的考量。他認為Volvo AB雖然在去(2020)年下半年已經渡過疫情危機,集團原先預估會出現財務危機,但因為整個集團的共同努力安然渡過危機,而非因為申獲相關紓困金之故,所以他強調不會因為外界批評而更改分紅決定。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3/0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嚴格的氮氣排放標準導致鹿特丹港錯失千萬歐元的投資 荷蘭輪胎回收公司Black Bear Carbon取消在鹿特丹港數千萬歐元的投資,原因是該公司無法確定其在該地獲准的氮氣排放量。 據Limburg省地區報De Limburger報導,Black Bear Carbon正將投資轉往Limburg省的Chemelot工業園區。該報指出,根據自然保護法(WNB),Chemelot仍有足夠的氮氣排放空間,而在鹿特丹申請許可證將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投資中斷的風險。 鹿特丹港務局(HBR)執行長Allard Castelein表示,Black Bear Carbon公司鹿特丹廠原計畫每年加工生產700萬個輪胎。該公司取消投資的決定,表明氮氣排放問題對經濟造成的緊迫性,雖然渠一直敦促荷蘭政府尋求解決方案,但由於嚴格的氮氣排放標準,導致此次該港失去大筆投資。 大約兩年前,荷蘭國務委員會裁定對於因經濟活動而排放的氮氣,不能以減少排放措施進行追溯性補償,成千上萬的項目因此被擱置,其中包括房屋和基礎設施建設 。

A:巴西衛生部近日評估,未來兩週內國內新冠大流行將達最嚴重階段,每天死亡數恐達3,000人,目前該部期盼各州重新開放野戰醫院,但限制措施由各州決定,即聯邦政府不強加全國封鎖。 疫苗部分估計Butantan和Fiocruz研究機構產量將可增加,至4月份兩家機構每日各可生產140萬劑。另其他疫苗開始進口後,6月底可望為7000萬人進行接種。近日巴西衛生部宣布將向Pfizer購買1億劑疫苗,並向Janssen購買另外3800萬劑疫苗。

A:出處:NL Times , 2021/03/0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新冠危機智庫認為病毒陰性檢測證明可加速荷蘭重新開放 荷蘭新聞台Nieuwsuur報導,荷蘭新冠危機智庫應內閣要求所做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是臨時措施並在嚴格的條件下使用,出示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應可參加音樂會、節日慶典和其他各種活動。 荷蘭社會經濟委員會主席兼智庫成員Mariette Hamer表示,對於如Ziggo Dom舉辦的大型活動,不適合採行病毒快速篩檢措施,但出示事前所做病毒檢測陰性證明的效果則很好。 智庫建議以交通信號燈模式來顯示活動風險程度的高低,綠色為低風險,而紅色則為高風險,因此需要更多額外的措施,其中包括要求出示新冠病毒檢測陰性結果證明。風險評估將基於各種因素,包括場地的通風性、室內或室外,參加人數,保持社交距離的可能性等。 該智庫認為,每個人應有可能快速獲得檢測,以便參與活動。檢測結果不僅可以有數位證明,亦可以有書面證明,此外,應易於調閱,並確保個人隱私。對已經接種疫苗或最近感染過病毒者,則仍需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智庫成員包括荷蘭央行DNB、國家計畫局SCP和CPB、教育委員會、市政當局協會VNG及若干公會組織等。    

A:汽車產業供應鏈危機已造成汽車工廠生產停滯,巴西12家汽車製造商集團中,已有4家被迫全部或部分停工,為期5天至兩個月以上,其中包括General Motors、Fiat、Honda和Renault,停工原因不僅是供應不足外,亦因新冠大流行造成零組件運輸中斷。 汽車業主要缺料包括晶片、鋼材、塑料和輪胎,預估半年內尚無法解決供應問題。Honda是巴西第一個宣布停工廠商,其在上(2)月及(3)月間實施幾周停產, General Motors亦對聖保羅州及南大河州工廠600名員中實施暫停僱用合約,為期至少兩個月,另Fiat在大礦州工廠對部分員工給予無薪假10天。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3月7日約旦周日頒布王家法令,批准總理Bisher Al Khasawneh內閣進行改組。改組新任內閣部長如下,水利暨灌溉部長Mohammad Najjar,文化部長Ali Ayed,交通部長Wajih Azaizeh,司法部長Ahmad Ziadat,農業部長Khaled Hneifat,教育暨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部長Mohammad Khair Abu Qudais,法務部長Mahmoud Kharabsheh,勞工部長Maen Qatamin,媒體事務部長Sakher Dudin,內政部長Mazen Faraya。新任部長隨即在當日於王宮向國王宣誓就職。 此次內閣改組中,4位部長來自原內閣成員,僅做部長職務調整,另外6位則為新任部長。此次約旦政府內閣改組,相關財經相關部會部長之更迭,有原任勞工部長及投資事務部長Maen Qatamin,改專任勞工部長;副總理兼經濟事務部長Umayya Toukan去職,並未指定人選接任投資事務部長及經濟事務部長。 查此次內閣改組為總理Bisher Al Khasawneh於去(109)年10月12日組閣以來第一次進行之內閣改組。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3月6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3)月6日分別以「史瓦帝尼、臺灣、美國共同拓展商機」(Eswatini, Taiwan, US explore business)及「史瓦帝尼、美國、臺灣深化企業及創業合夥關係」(Eswatini, US, Taiwan deepen Private Sector, Entrepreneurship Partnerships)為題,報導本月4日臺美兩國駐史瓦帝尼大使館與史國商工暨貿易部共同舉辦「夥伴機會考察團」(Partnership Opportunity Delegation, POD)線上會議,以共同拓展在史瓦帝尼之投資及創業機會,深化三方民間企業之夥伴合作關係。   該報導指稱,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庫馬羅(Manqoba Khumalo)、本館梁大使洪昇(Jeremy Liang)及美駐史大使Jeanne Maloney、美國國務院「全球夥伴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Parnerships) 主任Thomas Debass及美國繁榮非洲計畫執行長Brinton Bohling等歡迎史國電商中心代表、8家臺灣公司代表及5家美國公司代表;該等業者將致力於電子商務、資訊科技、金融服務及再生能源等領域合作。臺美史三方民間企業在該POD線上會議熱烈討論,包括如何以務實方式支持南部非洲地區之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例如在史瓦帝尼建置區域性電子商務中心,服務整個南部非洲。   該報導引述美國駐史M大使觀點表示,非洲聯盟(AU)選擇史瓦帝尼做為南部非洲電子商務中心,顯示此係對南部非洲經濟發展之重要性,而臺灣係美國親密夥伴,伊很高興三方能共同努力,加強民間企業之夥伴合作關係,此將為史瓦帝尼不斷發展之資訊科技領域做出貢獻,同時亦為美國及臺灣企業創造商機。   該報導亦引述本館梁大使對此POD會議之肯定,梁大使表示,臺灣與史瓦帝尼及美國享有長遠、恆久及全面之友好合作關係;並讚賞此PODs線上會議係臺灣-史瓦帝尼-美國三方在貿易及投資夥伴關係之里程碑;臺灣將致力與國際夥伴共同合作開拓商機,為所有利益關係者創造互惠互利之成果。   史國K部長則讚揚此倡議正是時候,此將有助史國吸引民間企業之興趣,尤其史國經濟尚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後逐漸復甦中。渠表示,史國人民持續堅韌為發展強健且多樣化之經濟而努力;在史瓦帝尼建置區域電子商務中心,將有助於凸顯史國確實係多國籍企業在南部非洲地區建立區域營運中心之理想地點。渠強調,美國及臺灣企業將看到史瓦帝尼在南部非洲地理位置之優勢、不斷拓展之基礎設施及政治穩定等均係史瓦帝尼成為吸引國際投資進駐之因素。

A:  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根據土耳其環境及都市部長Murat Kurum表示,經採用由第一夫人Emine Erdogan所領導的零浪費計畫(Zero Waste Project),土耳其已經節省約170億土耳其里拉(22億美元)。K部長本(3)月5日表示,土耳其正依照零浪費計畫採堅定步伐朝向2023年目標,並分享顯示土耳其迄今經該計畫所做進展的訊息圖表。 根據K部長表示,能源儲蓄量已經達3.15億千瓦小時,並由該計畫協助迄今節省約2.09億棵樹。約8.4萬棟公共建築已開始採用零浪費計畫系統。 該計畫目標為至2023年土耳其建國百年為止,節省200億里拉(26.6億美元)且提供10萬人就業。K部長表示,土耳其已節省3.45億立方米水量,5,400萬桶油以及3.97億噸原物料。 K部長表示,鑒於資源回收率短時間已從13%跳升到19%,2023目標將增至35%。土耳其環境及都市部在第一夫人的支持下,自2017年開始此項零浪費計畫,此後土耳其已經組織數次國際零浪費高峰會,鼓勵公共組織及市政當局適用零浪費政策。第一夫人於2019年該計畫的一項介紹會議上表示,保護環境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種必要性。

A:2021年前2個月柬埔寨農產品出口情況樂觀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3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統計,2021年1至2月柬埔寨40多種農產品(稻米除外)出口到25個國家,出口量約160萬公噸,較2020年同期增加約57萬公噸,成長55%。 此期間出口的主要農產品包括:木薯乾(80萬2,451公噸)、鮮木薯(15萬4,750公噸)、稻穀(38萬7,850公噸)、腰果(7萬9,473公噸)、紅玉米(7萬8,856公噸)、香蕉(7萬5,645公噸)、芒果(4萬3,680公噸)、辣椒(3萬2,417公噸)、棕櫚(7,176公噸)、糠(6,250公噸)等。 此外,據柬埔寨稻米聯盟消息指出,2021年前2個月柬埔寨共計出口7萬6,222公噸稻米。

A:2021年3月柬埔寨全國油價略微上漲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3月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商務部公告,從2021年3月1日至15日全國汽油零售價格持續上調,普通汽油(EA92)零售價為每公升3,700柬幣,與2月下半月相比上漲20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3,350柬幣,較此前上漲150柬幣。 柬埔寨財經部、商務部和能源部於2016年3月份聯合發表通告表示,汽油定價公式是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新加坡燃油市場MOPS價格;第二部分是進口稅、附加稅、特別稅;第三部分是增值稅(VAT);第四部分是溢價,即額外費用、盈利稅、盈利。柬埔寨國內汽油價格基於新加坡燃油市場MOPS價格而調整。

A:2020年柬埔寨與歐盟貿易額達38.63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3月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0年柬埔寨與歐盟雙邊貿易額為38.63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大幅下降,主因係COVID-19疫情和英國脫歐二大事件息息相關。   據柬埔寨商務部統計,2020年柬埔寨向歐盟出口32.03億美元,自歐盟進口6.60億美元。該部數據沒有提及與前一年相比之數據,但在2019年柬埔寨與歐盟當時28國間的雙向貿易額約為67億美元。歐盟在2019年排名柬埔寨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占柬國總貿易的11.9%。柬埔寨是歐盟的第54大貿易夥伴。   柬埔寨商會表示,柬埔寨與歐盟的貿易下滑受到COVID-19疫情的嚴重影響,導致歐盟對服裝的需求下降,由於歐盟是柬埔寨服裝產品的最大市場,因此造成柬埔寨紡織業出口下降。此外,2020年8月歐盟撤銷柬埔寨EBA(除武器外的一切)優惠貿易待遇約20%的項目,也影響柬國出口歐盟。   英國2020年完成脫歐程序,柬國商務部的數據,已將英國排除在歐盟與柬埔寨的貿易數據中,因此2020年柬歐雙邊貿易額大幅下降。不過,英國退出歐盟後,柬埔寨雖然失去歐盟EBA 20%項目,但是柬國仍從英國獲得普遍優惠關稅(GSP)。依據該GSP,柬國可以出口上述20%的項目至英國並享有零關稅待遇。

A:2021年前2個月柬埔寨精米出口量同比下降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3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稻米聯盟(CRF)統計,2021年1至2月柬埔寨稻米出口額為6,453萬美元,合計7萬6,222公噸,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約44%。下降主因是缺乏裝載的貨櫃,以及海運持續高昂的運輸成本。運輸費上漲的幅度比2019年成長近5倍。 依據CRF報告,1月稻米出口量為3萬4,273公噸,運往28個目的地;2月銷往35國,出口量達4萬1,949公噸,較上月成長22%。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中國仍然是柬埔寨稻米出口的最大市場。該市場占稻米總出口的49.37%。第二大市場是歐盟,占24.91%的份額,計1萬8,996公噸。歐盟成員國中最大的市場是法國,進口8,850公噸。第三大市場是東協占8%,出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6,229公噸。 2021年前2個月各種碾米依序為香米最多6萬5,374公噸,其次為其他米種(10,848公噸)。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金管會(Finansinspektionen, FI)調查瑞典銀行(Swedbank)在資訊管理和網路安全疏失一案,近日提出結案報告。   瑞典金管會於去(2020)年1月注意到瑞典銀行在資安和網路安全管理的疏失,導致該行涉入洗錢疑雲,因此對該行處以40億瑞典克朗的罰款。瑞典銀行提出因應辦法與改善措施,在瑞典金管會總結報告中,認為瑞典銀行已盡其力改善相關疏失。但即便如此,今(2021)年1月底,瑞典銀行的網路銀行服務卻仍出現異常,導致許多客戶無法登入該行網路銀行,然而,瑞典銀行仍無法認定問題所在。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歐洲汽車製造商得利於歐洲各國電動車(EV)補助政策,促使歐洲已超過中國進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使電動車(EV)在歐洲的銷量創新高,43%新售汽車均為電動汽車。但汽車產業分析師指出,現階段電動車市場很敏感,如果取消相關補助,電動車需求可能在一兩個季度內暴跌30至40%。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執行長Håkan Samuelsson也認同此一看法,並認為從長遠來看,電動車市場無法僅靠補助維持銷售量。 在Volvo Cars電動車推動策略方面,Volvo Cars希望在2025年所售新車50%為電動車。由於電池是電動車最重要零件之一,目前雖Volvo Cars電動車電池均來自亞洲供應商,但近日已透露對於與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合作,或投資該公司共同擁有瑞典電池工廠,持相當樂觀看法,認為和Northvolt的合作有助於瑞典發展電動車及建構電池業界的重要地位。 至於瑞典電池商Northvolt現已有兩家電池工廠,一家在瑞典北部Skellefteå市,另一家位於德國,正在規劃在歐洲增建2至3家電池工廠。

A: 據日本財務省本(3)月8日公布統計數據,本(2021)年1月國際收經常帳盈餘計6,468億日圓,較上年同期減少2.3%,為5個月以來首度呈現順差減少,主要係因新冠疫情在全球擴大蔓延,導致訪日外國旅客呈現低迷不振等影響所致。 2021年1月訪日旅客消費扣除日本人在海外消費金額之旅遊收支盈餘計250億日圓,較上年同期下滑約九成;另包括旅遊及貨物運輸在內之服務收支逆差擴大至4,809億日圓。 上述經常項目中,出口減去進口之貿易收支計逆差1,301億日圓(去年同期為逆差9,904億日圓)。2021年1月出口額計5兆6,916億日圓,較上年同期增加2.7%,主要係因對韓國半導體等製造設備及對中國塑膠製品出口良好所致;另外,1月進口額計5兆8,217億日圓,同衰退10.9%,主要係受因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下跌影響。

A:新聞來源:韓國edaily日報(2021年3月8日)   據韓國edaily日報本(110)年3月8日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3月8日向國會報告本年度將執行之業務,包括本年上半年擬積極推進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大型計畫案,鼓勵民間投資,以及全面執行RE100再生能源倡議,獎勵企業擴大投資再生能源。   產業通商資源部本年度將投資666億韓元(約新台幣16億5千萬元)架設10處產氫廠,增加充氫站,上半年全力推動2.8GW規模之新萬金太陽能,下半年推動8.2GW規模之新安郡風力發電計畫,發掘可提升新安郡海上風力、統營LNG複合火力發電廠效益之要素,另將投入751億韓元(約新台幣18億5千萬元)將9大經濟自由區建設成新產業據點。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3月7日報導,新加坡和英國計畫在1至2個月內,針對「數位經濟協定」(Digital Economy Agreement)的大致內容展開協商,以促進兩國的數位連通。雙方也有意在未來2到4年內,根據兩國2月11日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更新和完善投資保護制度。 星、英兩國2019年1月確立「展望未來的夥伴關係」(Singapore-United Kingdom Partnership for the Future),承諾在四大領域,即「數位經濟」、「可持續商務與創新」、「國防與安全」,以及「教育、文化與青年」,尋求更密切的合作。 「星英自貿協定」於2月11日正式生效,兩國政府3月5日針對這項「展望未來的夥伴關係」發表聯合聲明。雙方闡明將致力於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長期關係,特別是在「經貿」、「氣候和永續發展」、「科技」、「知識與教育」,以及「安全與韌性」五大領域的合作,以促進兩國的繁榮穩定。 新加坡貿工部(MTI)指出,星英數位經濟協定將聚焦金融科技、網路安全和跨境資料自由流通等主要領域。星國過去一年積極拓展紐西蘭、澳洲以及智利等國在數位經濟領域的夥伴關係,簽署新型雙邊貿易協定「數位經濟協定」,以把握數位經濟的機遇。此外,新加坡也歡迎和支持英國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英國於2月1日,脫離歐盟滿一年之際,正式申請加入CPTPP,相關談判預計幾個月內開始。2018年底生效的CPTPP共有包括新加坡在內的11個成員國。如果英國成功加入,將是CPTPP首個非創始會員國。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3月6日報導,交通部長王乙康3月5日對航空業復甦前景表示,雖各國展開疫苗接種,且部分邊境預計於本年重啟,航空業將出現復甦,但觸底後迅速回彈的「V形復甦」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新冠病毒也可能成為人類需要與之長期共存和因應的流行病。星國本年的任務不是強求強勁復甦,而是適應新常態,安全地重開邊境,建立外界對樟宜機場在後新冠病毒時期仍是國際航空樞紐的信心。 王乙康部長指出,1月底,前往中國武漢進行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專家小組選擇取道新加坡前往中國,以及世界經濟論壇決定8月在星國舉行年會,都顯示各界對新加坡的信心。 去年新冠病毒疫情來襲時,樟宜機場接待的載客量驟減至疫情前水準的0.5%,如今雖有恢復,但也只達疫情前的2.5%。機場目前的航班飛往66座城市,未來幾個月將陸續恢復至約80座城市,即疫情前的一半。 為實現航空業復甦,就必須以其他能有效減少病毒傳染風險的方式取代隔離和居家通知措施。王乙康部長提出,透過4個途徑重振航空業: 「檢測」,新加坡目前每天能進行超過6萬次檢測,若能及早發現病例,就能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實施氣泡膜(bubble wrap)旅遊措施」,規定旅者必須嚴謹遵守行程,只在受限制的場地活動,遠離社區。 「繼續對安全的地區開放邊境」,若雙方能對等開放邊境,便能形成航空泡泡。 「疫苗接種」,隨著更多研究資料出爐,星國能更加確認疫苗減低病毒傳播的效用。這將使新加坡可放寬對已接種疫苗人士的旅遊限制,甚至無需履行居家通知。這項計畫需靠各國對疫苗的認證措施才能實行,星國正積極參與相關的雙邊和多邊協商。 航空泡泡計畫預計將在安全重開邊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王乙康部長表示,隨著疫苗問世減低全球病例,預計有更多國家做好共組航空泡泡的準備。新加坡將圈出病毒傳染率中低水準的地方,並結合疫苗、檢測及氣泡膜旅遊措施等方式,開設旅遊廊道。政府也會盡全力促成這些措施的雙向實施,讓新加坡民眾也能出國旅遊。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木姐食米批發中心副主席U Min Thein表示,隨著人民幣升值,緬甸食米及碎米出口強勁,出口商獲得可觀的收益。目前,人民幣正在升值,1人民幣兌200多緬幣。因此,出口商的財務狀況良好。人民幣越強勢,出口商的收入就越高。在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中,食米及碎米甚具發展潛力。木姐食米倉庫表示,食米的價格為每袋129人民幣、Ngasein品種133人民幣、Thuka品種135人民幣、Htonepu品種142人民幣。今年2月26日,中方批准緬甸部分出口企業通過木姐邊境運抵中國。今年獲准向中國出口食米的公司較去年多,緬甸商人已經開始在新的許可下通過木姐邊境向中國運送食米。然而,私人銀行的關閉擾亂了食米貿易的交易問題。緬甸食米聯合會稱,在本財年10月1日至1月15日期間,緬甸向外國運送了72萬多噸食米及碎米,收入逾2.75億美元。 中國是緬甸食米的主要買家,於34萬噸,其次是菲律賓(3.6萬噸)及波蘭(1.4萬噸)。與此同時,緬甸向中國出口碎米最多(逾210萬噸),其次是比利時(4.6萬噸)及泰國(超過6.3萬噸)。碎米被投放到16個國外市場。緬甸食米聯合會(MRF)主席 Ye Min Aung稱,由於夏季水稻種植面積下降,緬甸將本財年的食米出口目標定為200萬噸。天氣變化影響了農業灌溉水資源的可用性。因此,出口統計顯示,今年食米出口減少了30萬噸。截至9月30日的前2019-20財年,緬甸食米出口創造了8億美元以上的收入,估計出口量逾250萬噸。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國內黃金市場,緬甸黃金市場價格在半個月內下跌了10萬多緬幣。 儘管純金在2月17日達到每緬克140萬緬幣的最高價格(0.578盎司,或0.016公斤),但在3月4日15天後,價格降至每緬克130.2萬緬幣。最近幾天,國內市場的黃金價格不穩定。這就是仰光黃金市場在2月5日停止交易的原因。但是,市場在2月10日重新開放。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YGEA)在黃金市場開始之前於2月4日召開了緊急會議,並做出4個決定,他們將使用現金收付系統,鼓勵交易。 同樣,國際黃金價格也在下跌。2月17日,黃金價格僅為每盎司1,788美元,但在2021年3月4日跌至1,713美元,在15天內下跌75美元。2021年1月,國內黃金價格在1月6日達到每緬克133.6萬緬幣的最高價格。1月28日,其最低價格為每緬克131.6萬緬幣。黃金交易商稱,2月2日的最低水平為134萬緬幣,2月3日的最高水平為141萬緬幣。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