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03    PAP, IAR,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政府提出一項新法案,要求廢除國家擔保的私人養老基金,並將其累積的資產轉移至個人退休帳戶。根據政府於3月2日週二批准的改革法案,私人養老基金(private pension funds ; OFE)管理約1,500億波幣(330億歐元,400億美元)資產將轉移至1,500萬個以上的個人退休帳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 ; IKE)。大規模的行動計畫表訂將於今年稍晚開始實施。   波蘭官員們表示,此舉可望幫助建立一個穩定的養老金體系,並提高居民的長期儲蓄。對於轉移到個人退休帳戶的所有資產將預扣15%的一次性稅金。專家指出,准養老金領取者將能夠請求轉讓給國營的社會保險機構以予替代,屆時將不會收取轉讓稅金,但養老金需繳納所得稅。 這項改革預計將於6月1日生效。 這標記著與之前以2020年6月1日為改革開始日期的政府提議有所不同。波蘭政府於2019年啟動由僱主贊助的自願性退休金計畫(employer-sponsored pension plans; PPK)系統,對公民提供為退休儲蓄的新選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03    PAP, PolandIn, IAR   波蘭Mabion公司宣布已與美國Novavax公司達成一項協議,就COVID-19候選疫苗抗原(antigen of a vaccine candidate)的生產進行技術轉讓及技術測試。Mabion公司還與波蘭發展基金(PFR)達成一項投資協議,以三年期付息貸款(或發行債券)的形式授予該公司貸款,最高金額為3,000萬波幣(661萬歐元)(債務投資)及最高至1,000萬波幣(221萬歐元)的公司股份收購。該公司將從合約的履行中獲得一定的淨收入,並且將在滿足先決條件的前提下予以實施,其中包括透過發行股票取得額外的融資。   Mabion將在Novavax的參與下進行與COVID-19候選疫苗的抗原生產處理有關的技術移轉活動,該疫苗的工作名稱為NVX-CoV2373,並將在公司的設施進行商業規模的技術試驗。該協議的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據第一筆訂單所訂的工作範圍包括從Novavax公司至Mabion公司的技術移轉。該範圍還包括在移轉之後分析方法的合格鑑定,包括移轉方法的實施及與公司品質體系、生產技術系列及測試系列的生產過程相關的文件。Mabion公司估計不需要大量投資即可完成第一筆訂單。該技術系列的生產將由該公司從Novavax公司收到的第一筆訂單之不可退還報酬提供資金融通。Mabion預計技術移轉過程及其驗證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雙方的意圖是,在繼續進行生產合作的情況下,將Mabion工廠納入Novavax活性物質(active substance)商業生產領域的Novavax生產鏈的可能性。這將需要其他技術、財務、品質及進度等的安排。   該報告指出,Novavax公司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提供使用自己創新、專利重組奈米粒子疫苗技術來預防多種傳染病的新產品。Mabion公司是1家波蘭生物技術公司,成立於2007年3月。其主要業務是開發及推行以單株抗體技術(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ology)為基礎的最新一代生物技術藥物。週三上午,該公司股票在華沙證券交易所(GPW)上漲51%。

A:根據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3月1日報導,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自治區魯埃達(Rueda)通過原產地標示(denominación de origen, DO),有助葡萄酒產業之發展,惟其成長係來自商品產量或品質,則看法各異。近年來魯埃達之主要葡萄酒包括白葡萄酒及維岱荷(verdejo) 葡萄酒,其商品由第2名通過歐盟原產地標示轉變為市占率高達11.4%,僅次於拉里奧哈(La Rioja)葡萄酒,被視為魯埃達奇蹟。目前魯埃達葡萄酒國內市占率為39%,惟並非所有的維岱荷葡萄酒均在魯埃達釀製,魯埃達同時擁有其他原產地標示名稱之商品,且在魯埃達釀製之葡萄酒並非均為維岱荷品種葡萄所釀製之商品。當地同時種有少量之維拉(Viura)、巴洛米諾(palomino)或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等品種之葡萄。魯埃達葡萄酒之重要性,主因為銷售量大且遠近知名。然而,該商品快速成長亦衍生對該原產地標示之葡萄酒生產方式及需求變更之疑問。 魯埃達原產地標示商會(la Cámara de la Denominación de Oriegen de Rueda)會長Santiago Moro認為,魯埃達白葡萄酒需求增加關鍵為消費者對其品質深具信心及其價格具競爭力。渠認為魯埃達葡萄酒銷售成長主要來自國內市場需求增加,應積極拓銷國外市場、強調該葡萄酒品質、加強廣宣品牌及拓展多元化通路。近來魯埃達所在自治區政府亦修改葡萄酒釀製規範,將申請特級魯埃達葡萄酒(Gran Vino de Rueda)原產地標示,規範僅以逾30年葡萄園所種植之葡萄釀製,限制每公頃種植及生產葡萄最高為1萬公斤,調降其產量至6,500公斤且將其壓榨量減為65%。為取得維岱荷白葡萄酒之差異化價格,近年來當地許多酒莊引用如更多的酒桶或酒窖等新技術及製程釀酒。 以商業角度而言,為避免魯埃達原產地標示葡萄酒於未來崩壞,應對外拓銷。目前魯埃達葡萄酒在歐洲德國及荷蘭等地已廣為人知,併於全球100個國家及地區銷售,但外銷僅占總生產量之13%,爰應深耕及拓銷國際市場。另在國內市場方面, 32.8%之商品係經由通路銷售,44.5%則經由旅宿餐飲業銷售。 儘管魯埃達維岱荷白葡萄酒近年來在市場銷售及形象均大幅成長,實際上該品種之葡萄係自北非引進,其種植歷史已逾千年,19世紀末種植面積約9萬公頃。該地區之葡萄酒於16世紀至17世紀已非常著名,可見於西班牙大文豪Lope de Vega、Quevedo或Cervantes等作品。魯埃達原產地標示葡萄酒始於1980年,為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第1個取得原產地標示之葡萄酒,近年來於市場表現穩定。主要在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及塞哥維亞(Segovia)等地區種植,由於市場需求增加,現已拓展至70多個市鎮種植,面積約2萬公頃,其中1萬7,000公頃種植維岱荷品種。由於葡萄種植面積增加,產量由平均5,000萬瓶增加至8,300萬瓶至9,300萬瓶,而原產地價格則約3億歐元。 魯埃達葡萄酒之盛名不僅促使當地釀酒廠擴廠及現代化,更吸引西國大釀酒集團設廠。目前當地有70多個酒莊,其中半數酒莊係成立10年內之新酒莊。知名老葡萄酒莊則包括Cuatro Reyas合作社、Félix Sanz、García Carrión、Félix Solís、Beronia、Yllera、Ramón Bilbao、Portos、Palacios、 J.Pariente、Torres、Marqúes del Riscal及 Matarromera等。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報導,根據葡萄牙統計局(INE)資料,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葡萄牙經濟成長率為-7.6%(2019年為2.5%),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為2,027億歐元;該比率高於葡國政府預測之-8.5%,亦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歐盟執委會(-9.3%)、經合組織(-8.4%及葡萄牙中央銀行(-8.1%)等機構之預測值。 此係由於葡萄牙第4季經濟衰退情況未如預期中嚴重,為-6.1% ,第1季至第3季經濟成長率則分別為-2.2%、-16.3%及-5.7%。2020年受到私人消費減少,爰家庭需求對GDP之貢獻為-4.6%;私人消費為-5.9%;淨外部需求為-3%,反映出觀光業出口減少;商品及服務出口對GDP貢獻為-18.6%,進口為-12%。

A:葡萄牙Portugal Residente新聞網報導,據葡萄牙中央銀行(Bank of Portgal)報導,2020年葡萄牙公債較上一年增加204億歐元,總計為2,704億歐元,創下歷史紀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133.7%,大幅高於2019年之117.2%;惟均低於葡萄牙政府預測之公債率134.8%、歐盟執委會預測之135.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之137.2%。 另據葡萄牙統計局(INE)資料,2020年葡萄牙經濟成長為-7.6%。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3/0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增加企業稅計畫將導致其競爭力下降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經濟學家Jakob de Haan於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的採訪中警告,荷蘭各政黨增加企業稅收的計畫,將導致荷蘭對企業的吸引力下降。 De Haan教授指出,荷蘭的競爭力一直名列前茅的原因雖有多種,但企業的稅務環境肯定是其中一項,若失去此項,商業環境就會惡化。總理Rutte所屬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一向支持企業,若連該黨都贊成增加企業賦稅,De Haan教授憂心下一屆新政府將會增加企業稅,而此舉將對荷蘭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荷蘭中央計劃局(CPB)日前的調查分析顯示,各黨提交的選舉審查政見均希望增加企業稅,其中,以 VVD黨最溫和,未來四年增加36億歐元,而工黨(PvdA)則雄心勃勃的希望增加420億歐元,其他政黨亦希望加重企業的利潤稅。 Erasmus 大學經濟學教授Bas Jacobs認為,荷蘭的整個政治領域正在向左移動,不僅表現在企業,其他方面亦很明顯,例如廣泛支持調漲最低工資、擴大公共部門的規模及對政府債務的看法。多年來,對資本主義的批評,對過度全球化及跨國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的擔憂等均在增加,傳統支持自由市場的政黨如VVD和民主66黨(D66)亦在向左偏移。提高企業利潤稅將導致企業投資下降, 許多公司可能因此轉移到國外,而調漲最低工資,將導致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下降,較高的工資成本對就業不利。 Maastricht大學國際稅法教授Hans van den Hurk表示,商業環境不再是討論的重點,一般認為若企業離開荷蘭,員工亦可在其他企業找到工作。 Van den Hurk教授表示,由於跨國公司是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留在荷蘭的必要,因此各政黨增加企業稅計畫是壞消息,荷蘭將會從全球具競爭力國家排名中消失。

A:出處:Dutch  News, 2021/03/0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0年餐旅業營收大幅下滑34% 荷蘭中央統計局(CBS)於3月1日公佈,2020年荷蘭咖啡廳、餐廳、酒吧和旅館遭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嚴重打擊,營收平均下降34%,創該業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由於旅遊業及商旅幾乎停擺,因此旅館業遭受的打擊最重,營收劇降51%,咖啡廳和酒吧下降42%,餐廳和外燴餐飲公司則下降35%。 甚至快餐店亦受到疫情打擊,營收下降14%。咖啡館、酒吧和餐廳從2020年3月關閉至6月,之後又於10月再次關閉,目前僅允許外賣和外送。 反之,隨著商店被迫休業和網路購物的興起,荷蘭郵局PostNL則受益於新冠疫情,營收成長14.5%,為33億歐元,純利達2.45億歐元。該局局長Herna Verhagen認為2020年為該局「史無前例的非凡年份」。2020年PostNL總共投遞了3.37億個包裹,有幾天甚至創下1天投遞約170萬個包裹的記錄。 Verhagen表示,由於在疫情期間,人們藉各種不同的方式來保持彼此的聯繫,PostNL亦投遞了更多的問候卡和其他各種郵件。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3/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2月份荷蘭工業持續復甦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根據荷蘭採購協會Nevi公佈的荷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2021年2月份荷蘭PMI指數為59.6點,創2018年9月以來新高。 本年1月份,指數為58.8點,2020年12月份為58.2點。指數若高於50,則表示該行業正在成長中。 荷蘭工業持續復甦,產出增加,新的出口訂單和就業均增加。自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產品庫存減少、供應鏈中斷及貨櫃運輸步履蹣跚。 荷蘭銀行(ABN Amro)的經濟學家Albert Jan Swart表示,由於現在對各種工業產品的需求迅速成長,未來數月,物流問題以及零組件和材料的短缺,可能成為荷蘭工業進一步成長的障礙。    

A:出處:INSIDEEVs , 2021/03/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1月份荷蘭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銷售成長40% 據InsideEVs報導,2021年1月份荷蘭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銷售量較2020年同期成長40%,為4,683輛,佔汽車總銷售量的13.3%(2020年同期佔7.2%,2020年全年佔25%),汽車總銷售量則下降21%。 荷蘭電動汽車部落格(EV Sales Blog)指出,本年1月份荷蘭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銷售排行榜前幾名主要為Volvo與BMW的PHEV車款,去年渠等仍敬陪末座,本年則有急起直追之勢。 2021年1月份荷蘭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銷售排名前20大: Volvo XC40 PHEV BMW X5 PHEV 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 BMW 330e BMW X3 PHEV Volvo S/V60 PHEV Volvo XC60 PHEV Ford Kuga PHEV Porsche Cayenne PHEV SAIC MG eZS EV BMW S-Series PHEV BMW X1 PHEV Volvo XC90 PHEV Kia Niro PHEV Mercedes GLC300e/de Mini Countryman PHEV Kia Niro EV Polestar 2 VW ID.4 Nissan Leaf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有關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新任秘書長人事案,在希臘籍候選人Anna Diamantopoulou與瑞士籍候選人Philipp Hildebrand相連因支持率低退出參選後,目前將由瑞典籍前歐盟貿易執委Cecilia Malmström(2014-2019)以及澳洲前財政部長Mathias Cormann2位候選人進入最後決選階段,角逐秘書長一職。 瑞典籍Cecilia Malmström在瑞典政府大力支持下,競逐OECD要職,伊表示將盡全力遊說更多支持者。倘如Malmström女士獲選OECD秘書長,將是首次由女性出任,也是瑞典人首次擔任此一要職。

A: 據約旦時報報導,黎巴嫩因經濟危機不斷惡化,導致一半以上人口陷入貧困,黎巴嫩鎊兌美元匯率本(110)年3月2日創下歷史新低。自1997年以來,黎巴嫩鎊與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在1,500價位,但該國自1975-1990年內戰以來發生最嚴重之經濟危機,導致其價值暴跌。貨幣兌換商表示,本年3月在黑市,黎巴嫩鎊兌美元匯率已接近10,000之價位。 報導指出,黎巴嫩貨幣兌換商表示:在最近一次經濟衝擊前,黎巴嫩鎊曾短暫穩定在8,000-8,500兌1美元價位。去(109)年7月時,黎巴嫩鎊兌美元匯率已達到9,800價位。值此大幅貶值之際,黎巴嫩央行卻面臨國際壓力,開始審查該國銀行業改革情形。黎巴嫩央行為此提出一系列要求,要求黎巴嫩銀行在本年2月28日前將資本額增加20%。因此,此間分析家指出,貨幣暴跌之部分原因係商業銀行從市場上大量購買美元以滿足中央銀行之資本需求所致。 報導續指出,自從即將卸任之總理Hassan Diab去年在貝魯特港口發生毀滅性爆炸事件後辭職以來,黎巴嫩一直沒有一個完全運作之政府,使此一面臨經濟危機國家帶來新困境。黎巴嫩鎊貶值更導致該國糧食價格飆升,使該國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挪威政府與歐盟執委會於視訊會議中,同意推動現代化且具競爭力的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轉型。該會議雙方就碳稅與其他氣候相關措施,及以電池技術(battery technology)、運輸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of transport)、綠色航運(green shipping)和碳捕獲與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SS)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等問題展開討論。另,未來運用氫能源為長期能源減碳解決方案,也在討論之列。 歐盟已提出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作為重建COVID-19疫情後經濟的指南準則,挪威雖非為歐盟會員國,但一直以來支持歐盟推動永續發展與友善環境相關政策,該國政策以及產業界、科研機構等活動均透過歐洲經濟區協議(EEA Agreement)與歐盟政策緊密結合,以期共同達到2030年環保目標。為達到歐洲氣候中和的目標。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瑞典、芬蘭及挪威三國均於去(109)年12月27日開始施打免費COVID-19疫苗,主要對象均為醫護人員、年長者以及慢性病高危險群等自願施打者,並以Pfizer/BioNTech和Moderna 兩款獲歐盟許可疫苗施打。 根據瑞典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3月2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達52萬7,186人,約占全國人口5.07%,並有27萬3,992人已施打第二劑。主要施打年齡層為80歲以上年長者。 根據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的統計資訊,截至3月2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達38萬4,476人,約占全國人口6.94%,並有8萬2,062人施打第二劑。主要施打年齡層為30歲至59歲及80歲以上年長者。 根據挪威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3月1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共有33萬4,863人,約占全國人口6.22%,並有16萬2,511人施打第二劑,主要接受施打疫苗者以75歲以上年長者。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3月2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66萬9,113人(較上月增加10萬2,156人),重症累積人數為5,269人(較上月增加497人),死亡人數1萬2,882人(較上月增加1,291人),死亡率約1.96%。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15萬8,176人(較上月增加2萬2,919人),死亡人數為3,880人(較上月增加166人)。另,近期瑞典多數地區因第三波疫情及英國變種病毒快速傳染速率所致,重症人數以及一般病狀人數激增,加重醫護體系負擔。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5萬8,064人(較上月增加1萬2,582人),目前住院治療(含重症) 人數239人(較上月增加104人),死亡人數750人(較上月增加73人),死亡率約1.31%。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7萬1,002人(較上月增加9,688人),重症累積人數為507人(較上月增加46人),死亡人數623人(較上月增加73人),死亡率約0.88%。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疫情改變供應商的偏好,且一些國家如土耳其,由於他們的戰略位置與製造能力,在這個新的世紀已經進入供應鏈最重要位置。 在全球疫情早期階段,中國停止它的製造活動且全球市場包括如德國等製造巨人們面臨供給短缺,高層官員及有名專家們重複強調分散供應商對產出持續不受中斷具有策略重要性。甚至在疫情高峰期,土耳其仍能夠出口並且捐贈重要醫療物資如呼吸器、口罩等至一些國家甚至是先進國。土耳其由於本身的戰略性物流網路,受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及以及高品質的製造能力,目前躋身全球最強的製造國之林。 土耳其柴油引擎製造商Erin Motor總經理Erin Sahin表示,由於去年下半年的不確定性所導致產業面臨適應疫情的困難,2020年為艱困的一年。S總經理表示,由於供應鏈被期望從中國轉移到土耳其,市場的平衡改變。土耳其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機會,在科技出口增加方面的訊號對土耳其的未來是重要的,他們看到上個10年所播的種子正開始結果。 土耳其機械出口協會(Turkey's Machinery Exporters Association)主席Kutlu Karavelioglu表示,土耳其機械產業2020年已出口至逾200個國家並賺取171億美元。K主席強調當全球機械貿易在疫情之下縮小12%時,在2020年自這些出口衰減的收入僅4%,當在歐盟的中小機械製造商癱瘓時,土耳其在許多主要經濟體增加了自身的市場佔有率。 烏魯達汽車產業出口者協會(Uludag Automotive Industry Exporters' Association)也發布聲明表示,土耳其出口業者們會組織數位貿易代表團以增加對目標國家特定領域的銷售。土耳其在2019年推出出口專家計畫,選擇目標國家及將5個產業列為優先以增加土耳其出口。該計畫提到機械、汽車、電子電機以及化學與食品產業做為優先產業,以及一些目標國家如美國、巴西、中國、衣索匹亞、摩洛哥、南非、南韓、印度、伊拉克、英國、日本、肯亞、馬來西亞、墨西哥、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及智利。該協會提到貿易代表團將於3月會面以增加對南非的出口,目前土耳其對該國出口額約10-20億美元。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3月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82/P200號(商情文號:第 182 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於3月1日至3月4日間舉辦「LATAC Roadshow」虛擬研討會,協助境內企業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建立貿易機會。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區域貿易主管 Jonathan Knott、國際貿易部團隊及企業代表一同參與,透過小組會議、一對一會議執行,協助企業了解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秘魯等新興市場之出口貿易機會,會議涵蓋許多主題,包括潔淨成長、再生能源、醫療保健、農業和金融服務發展。英國企業亦能從已與該地區進行貿易的出口商學習,如Weston’s Cider氣泡酒公司與AB Europe獸醫專業公司。 Weston’s Cider氣泡酒公司,來自英格蘭Herefordshire,成立於1880年,利用本地自產水果,目前為第4代家庭經營氣泡酒製造商,為英國最大氣泡酒製造商之一。 截至2020年第3季,英國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之間的貿易總額達263億英鎊,出口總額為157億英鎊。其中,巴西為最大貿易國,佔超過20%。隨著英國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未來有望加深與墨西哥、智利和秘魯等國的貿易關係。 國際貿易部次長Graham Stuart將參與研討會的潔淨成長小組會議,討論英國因應氣候變遷之願景,與英國企業向該地區出口綠能產品及服務之機會。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區域貿易主管 Jonathan Knott表示,從生物科技到飲食產品,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為廣大市場。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擁有超過6.5億人口,約有48個國家及地區,當地中產階級人口正不斷增加,英國企業可為該地區提供產品及服務的機會也增加。迄今,英國已與該地區約24個國家及地區簽署5項自由貿易協議。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3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81/P200號(商情文號:第 181 號) 商情本文: 根據EY顧問公司公布的脫歐後金融服務追蹤報告(Financial Services Brexit Tracker)指,都柏林仍為英國金融服務公司將人力及業務部門轉移的熱門地點,高達36家企業表示已確認或正考慮將相關部門遷至都柏林市,其中包括9家商業銀行與證券商,18家財富及資產管理公司以及6家保險公司。 報告並顯示,所調查222家金融服務公司,其中有95家金融服務公司已計劃將英國業務轉移至歐洲,占43%。自英國脫歐公投2016年以來,金融服務工作轉移總數已達近7600人。40%企業考慮遷移已指定歐洲一個地點,12%企業則指定多個遷移至歐洲的地點。 盧森堡為第2大熱門金融服務公司轉移地點,僅次於都柏林,共吸引29家企業,包括14家財富和資產管理公司、6家商業銀行與證券商。法蘭克福也吸引23家企業,其中20家也表示考慮將業務及人員轉移至巴黎。另外熱門地點也包括馬德里及阿姆斯特丹為8家企業所選、布魯塞爾有6家及米蘭有5家。 總共89家企業已指定至少1個歐洲地點作為搬遷地。在商業銀行與證券商預定的搬遷點,68%為法蘭克福,50%為巴黎,32%為都柏林。在財富及資產管理公司方面,超過50%為都柏林,盧森堡42%。而在保險公司方面,都柏林37%,布魯塞爾與盧森堡各占25%。迄今有24家大型金融服務公司因英國脫歐宣布有意將英國資產轉移或已轉移至歐洲。由於並非所有公司皆公開轉移資產之價值,但EY顧問公司估計總資產價值約為1.5兆歐元,高於10月份的1.4兆歐元。 EY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Neil Gibson認為,此對愛爾蘭而言相當正面。顯示儘管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各企業仍能做出決策,調動人員與資產,重塑地緣政治局勢。不斷上漲的成本仍是阻礙這一積極方向的潛在因素,競爭對手無疑將透過此與都柏林競爭成為英國脫歐後企業熱門搬遷轉移之地點。

A:依據奧媒標準報2021年3月3日報導,奧國政府自2020年12月26日實施第3波封鎖性防疫措施,於2021年2月8日先行開放零售及個人服務業者營業後,將自3月15日開放餐飲業者於戶外用餐區提供服務,惟何時解除對旅宿業之營業限制尚未明朗。奧國政府將於4月5日復活節之後,視疫情發展評估解封措施。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迄今,已有許多旅宿業者歇業。奧地利工商總會(WKO)維也納分會旅宿部門主席Dominic Schmid警告,萎靡不振之觀光業遲未迎來解封恐帶來破產潮,使維也納約1/3旅宿業者從此不再營業。 餐飲業部分,雖可自2021年3月15日於戶外用餐區提供服務,惟許多業者認為並未符合經濟效益,除許多小型業者無室外用餐區外,尚須符合安全距離等防疫規定,此波解封僅對擁有大型戶外用餐區之業者具意義;且4月疫情發展及防疫措施無法預測,一旦確診數飆升,奧政府將重啟營業限制措施。 另,奧地利大型旅行社Ruefa為奧國最大觀光旅遊集團「Verkehrsbüro Group」子公司,擁有120家分店,約600名員工。受新冠疫情及防疫措施衝擊,Ruefa規劃大幅裁員,目前約100個被解雇者向奧地利就業服務中心(AMS)申報失業。集團發言人Andrea Hansal證實裁員消息,惟未提確切人數。奧國觀光業自2020年迄今面臨艱難情勢,使集團 2020年營收較2019年衰退逾70%。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公布之瑞士2021年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查報告,與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2%,為100.2點(該局以2020年12月為基數=100);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則下跌0.5%。 與上月相比物價指數在服飾及鞋類產品、公寓租金及燃料油類等價格呈現上漲情形,在水果及醫療用品等價格則下跌。 該報告中另指出,與2021年1月相比,2021年2月份上漲最多的項目為: 服飾類及鞋類(+2.3%)、交通類(+0.6%)、住宅及能源類(+0.4%)及休閒文化類(+0.2%)。價格下跌的主要項目為: 家用產品及家庭用器具雜務類(-0.4%)、食品和不含酒精飲料類產品(-0.2%)、酒精類飲料及菸草類(-0.2%)、新聞傳播類(-0.2%)、餐廳及旅館類(-0.1%)及健康保養類產品(-0.1%)。其他雜物類產品(+0.4%)及教育類用品價格則維持不變。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3月3日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3月2日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挫西班牙企業組織,許多中小企業與自營業者被迫關閉,部分則仍在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庇護下尋求援助;而西國許多大型企業營運亦受到前所未有之重創,超過20間大型企業均計劃縮減人事,近日西班牙英式裁縫百貨公司(El Corte Inglés)已提出讓該公司3,500名員工提前退休與自願離職計畫。此外,包括銀行、旅館、航空業、能源、汽車、建築、電器、餐飲、食品、玩具、藥品、化妝香水業等各產業之大型企業亦均採縮減人事計畫,受影響員工逾1萬5,000人,相關情形如下: •    銀行業 1、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2020年營業虧損87億7,100萬歐元,目前已縮減3,572名員工。 2、薩瓦德爾銀行(Banco Sabadell):計劃於2021年第1季以自願離職政策縮減1,800名員工。 3、Ibercaja銀行:將透過自願離職政策縮減750名人力,目標以1961年至1963年出生之員工為主,資遣條件為持續支付85%之薪資至年齡屆滿63歲為止。 •    旅宿及航空業 1、NH連鎖飯店集團:計劃縮減300名員工。 2、家樂福旅行社(Carrefour Viajes):計劃縮減257名員工。 3、西班牙途易旅行社集團(Tui España):計劃縮減180名員工。 4、Iberostar旅館集團:預計集體裁減旗下旅行社246名員工。 5、西班牙空中巴士(Airbus):2020年10月已擬定自願離職及提前退休計畫,計劃縮減1,120名員工;目前已有410名員工接受前述計畫,另710名員工則仍協商中。另該公司預計於2021年5月ERTE補助結束時,再裁減889名員工。 •    能源、汽車、建築及電器業 1、ACS建築集團:計劃解僱260名員工。 2、Acciona能源公司:計劃裁減位於巴塞隆納之日產汽車(Nissan)工廠556名員工。 3、Gestamp汽車零件商:計劃裁減230名員工。 4、Sacyr Fluor工程與建築公司:計劃裁減153名員工。 5、Tubacex不鏽鋼無縫管生産商:計劃裁減150名員工。 6、Worten電器公司:計劃裁減222名員工。 •    餐飲、食品、藥品、化妝香水及玩具業 1、海尼根(Heineken)啤酒:規劃員工提前退休共228名員工。 2、可口可樂(Coca Cola)西班牙公司:將解僱360名員工。 3、Beer&Food集團:旗下擁有Tommy Mel's、Tony Roma's、Carl's Jr., La Chelinda及Gambrinus等餐廳,預計裁減125名員工。 4、Pascual食品製造及加工公司:預計裁減137名員工。 5、Roche Farma藥品開發及服務業:計劃裁減106名員工。 6、Perfumerías Douglas化妝及香水公司:計劃解聘600名員工。 7、Imaginarium玩具公司:計劃解聘101位員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