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3)月3日報導稱,美國生物科技Moderna製藥廠及武田藥品工業公司預定近期將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申請Moderna的新冠疫苗。此將係繼美商輝瑞及英商AstraZeneca之後,第3家在日本國內提出申請核准新冠疫苗的製造藥廠。 日本厚生勞動省將依照該藥廠在國內外臨床試驗數據,分析判斷是否給予核准上市使用。據悉,Moderna的新冠疫苗將在國外工廠生產,日本國內流通事務將委由武田藥品工業公司負責。 目前Moderna新冠疫苗已開始在美國及歐洲地區接種,該公司已與日本政府簽訂契約,預定在本(2021)年6月底前採購4,000萬劑疫苗,9月底前取得1,000萬劑的疫苗供應量。 Moderna在美國以3萬人為對象展開接種疫苗或安慰劑的臨床試驗,接種疫苗組與未接種組相較發病率下降94.1%,另據稱,對防止重症化的效果亦獲得實驗證明。在日本國內,武田藥品工業公司正進行臨床試驗,以20歲以上的200人為對象,調查Moderna生產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試驗結果預定在本(3)月內提交日本厚生勞動省審核。
A:彭博社本(3)日報導,根據韓國三星向德州提交的投資經濟影響評估報告,該公司計劃在美國投資170億美元設立新的晶圓廠,其中約51億美元用於廠房建造及改善等,約99億美元在機械硬體設備,前10年預計創造1,800個就業機會,該報告強調該投資案甚為搶手,該公司亦評估在紐約、亞利桑那州及韓國投資的可能性。 美媒指出,三星盼在美設立3奈米先進製程的晶圓廠,獲取更多的美國客戶並縮小與半導體領先者台積電的差距。美國拜登政府已多次強調半導體、AI及5G等先進技術的重要性,視半導體供應的安全性為國家優先事項,拜登總統並已發布行政命令進行關鍵技術全球供應鏈的審查。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3-03/samsung-details-plans-for-17-billion-chip-facility-in-u-s?sref=1zdda0Kg
A: 據日本NHK新聞本(3)月2日報導稱,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於1日晚間與汶萊負責此案部長舉行電話會談,日方期待汶萊政府能儘早完成國內核准締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相關程序。 西村大臣在本周內閣會議後之記者會表示,渠與尚未完成國內核准締結CPTPP協定之汶萊負責部長進行電話會談,並瞭解汶萊政府正為早日完成國內審核程序而努力。 日本係本(2021)年CPTPP輪值主席國。對此,西村大臣表示,除汶萊政府以外,期待其他尚未完備國內核准締結CPTPP程序的國家,能儘速完成必要的程序;日本政府將戮力促使CPTPP早日生效實施,以及歡迎更多有意參加國家申請加入。
A:來源: 9 News新聞台 日期: 2021年3月3日 據澳洲財長Josh Frydenberg及金融部部長Manthias Cormann 提出一份年度財政預算報告中表示,若疫苗施打成效及經濟復甦良好,將可望於本(2021)年6月允許滯留在海外約40,000名持有臨時及永久居留之澳洲居民返回澳洲,惟所有入境旅客仍需接受兩週的強制隔離。 澳洲自去(2020)年3月實施國際旅行禁令以來,所有觀光客、國際學生及臨時移民簽證的入境申請皆禁止入境(除豁免簽證外)。該禁令還限制澳洲公民及永久居民離開澳洲之規定(必要豁免簽證除外)。而在去(2020)年12月已取消滯留海外公民、永居身份之澳洲,以及紐西蘭和部份各州開放之國際學生旅行禁令,惟因每州每日均有入境人數管機制,故迄今仍有4萬名澳洲公民無法返鄉。 F財長由於新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肆虐,各國疫情尚未獲得控制,係邊境措施將視實際情況來做邊境開放政策修改,惟目前尚未決定邊境開放日期,期能在疫情穩定後開放海外留學生返澳就讀。國際教育產業是澳洲第四大產業,留學生每年為澳洲經濟帶來約390億澳元的財政收入。 去(2020)年12月8日,衛生部長Greg Hunt因維州與新州暴發境外移入疫情,隨及將國境關閉延長至今(2021)年3月17日,並經過與首席醫療官Paul Kelly討論後,決定再將邊境限令延長至6月底。報告中亦預測,到2020-21年,淨海外移民人數將降至31,000人。 淨海外移民受到國際旅行限制及須符合簽證要求限制之影響,淨海外移民人數已從2018-19年度的23萬2,000人下降至2019-20年度的15萬4,000,並預估於今年2020-21年度將減少至3萬1,000人。
A:來源:澳洲金融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1/2/24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正敦促澳洲聯邦政府加快其氣候變遷政策,期能達到京都議定書及巴黎氣候變遷協議中,至2030年全球碳減排50%之目標。由拜登政府任命的前國務卿克里Kerry首先就氣候行動問題向媒體表示,承諾將與澳洲及巴西等其他國家共同合作,惟尚未與澳洲聯邦政府在氣候變遷議題上達成共識,因於2019年澳洲在聯合國於西班牙舉行之聯合國氣候會議中,已否絕將於2030年實現碳減排50%之目標。 另美國拜登總統已與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進行視訊會議並承諾雙方政府將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儘管拜登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在貿易和跨境石油管道方面存在分歧,但就氣候變化及稀土供應鏈等策略皆達成一致目標。美國白宮亦表示,兩國領導人同意加强两國之間的供應鏈安全,以減少對中國生產電池所需的關鍵礦物的依賴,並加強開發加拿大-美國關鍵供應礦產行動計劃,以實現淨零工業轉型、零排放車輛電池及可再生能源存儲為目標。另已與其他夥伴國如英國達成氣候變遷減排之明確目標及與印度、拉丁美洲等國家、歐洲及其他國家進行氣候變遷議題討論。 謹查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迄今僅承諾2030年碳排放較2005年減少26%-28%,對於2050年目標僅表態澳洲將進行技術突破之投資與合作(investing and partnering in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如投資發展潔淨能源技術,與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等建立夥伴關係等方式,俾儘快促成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Our goal is to reach net zero emiss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preferably by 2050) 預估於本(2021)年11月1日至12日於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前,澳洲將面臨碳減排目標確認之壓力。本月歐洲議會對歐盟碳邊界調整收費給予初步支持,該收費將使歐盟出口商與該地區製造商有公平競爭之機會。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2日報導稱,日商富士軟片公司(Fujifilm Holdings Corporation)研發運用人工智慧(AI)科技,可解析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腦部圖像及基因資訊等,最高能以85%之準確率,預測從輕度認知障礙發展至阿茲海默症的患者。 富士軟片公司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共同研究資料庫合作開發出AI技術,去(2020)年夏季通過AI分析239名擁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狀的患者的數據,最終實際病情進行對照後,準確率可達85%左右。 上述AI技術預估最快將在2024年投入市場使用,可協助醫師早期診斷疾病的發展,或將有助於醫療預防疾病。早期輕度認知障礙階段的病患,部分會發展罹患成為阿茲海默症者,惟亦有諸多病患將保持原狀或改善趨勢。 富士軟片公司將製藥企業的臨床試驗導入AI技術,選定會發展為阿茲海默症及非常需要用藥的患者。未來在取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核准後,使用AI協助診斷此類疾病。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據投資及公司管理局(DICA)表示,自去年10月以來,截至今年1月底,畜牧業及漁業已經吸引了5個外國投資項目。這些企業帶來了約2,140萬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擴大現有合資企業的投資。根據DICA的統計,他們正在實施蛋雞養殖場,養豬業及養豬銷售,雞蛋蝦的生產及養殖。自1988-89年財年以來,約有9.26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牲畜業及漁業。目前,有16個國家投資於畜牧業及漁業。其中,泰國是資產規模最高的國家,資產總額逾3.8億美元,其次是新加坡,資產總額約為1.3億美元。緬甸的畜牧業及漁業對許多弱勢家庭的生計及改善其營養狀況至關重要。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的統計,在2020-21年預算年度的10月1日至1月31日期間,緬甸吸引了逾6.73億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FDI),其中包括現有企業的資本擴張以及對迪拉瓦經濟特區的投資。緬甸投資委員會(MIC)計畫在2020-21財年實現58億美元的FDI目標。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一直在邀請負責任的企業來造福國家。MIC通過評估環境及社會影響來確保批准負責任的企業。MIC正在與有關部委合作,對項目進行審查。 DICA的統計顯示,在本財年的前4個月,新加坡是緬甸最大的FDI來源。中國是第二大投資國,10家企業預計投資1.39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香港對緬甸的投資8,700萬美元。來自泰國、印度、日本、馬來西亞、韓國、英國、越南、馬紹爾島及台灣的上市企業今年也進行了投資。在本財年10月1日至1月31日期間,MIC與相關投資委員會批准的38個外國企業中,有20個企業向製造業提供FDI。電力行業獲得了6個項目,畜牧業及漁業獲得了5個項目。其他服務行業吸引了4個項目,農業行業吸引了2個項目,還有1家外資企業進入了飯店及旅遊行業。DICA的統計顯示,2018-19財年,298家企業的FDI為45億美元,2019- 20財年253家企業的FDI為56.89億美元。這些企業在2018-19財年及2019-20財年分別創造了逾18萬個及21萬個就業崗位。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2020-21財年,10月1日至2月12日期間,緬甸的海上貿易價值達到了79.97億美元的低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了22.8億美元。海運出口價值為32.8億美元,進口為47億美元。與2019-20預算年度同期相比,進口減少了15.3億美元,而出口減少了7.51億美元。與此同時,本財年邊境貿易額估計為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600萬美元。 此外,據緬甸商業海洋發展協會稱,一些遠洋班輪(ocean liners)暫停了來自緬甸的貨物運輸。遠洋班輪的停運無疑會影響海上貿易。如果用小船貿易,貨物運輸將增加1倍或3倍。緬甸的對外貿易總額達到了119.8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3億美元大幅下降。商務部的統計顯示,緬甸的海上貿易從上一財年的2019-20財年的360億美元的總貿易額中產生了260億美元。緬甸目前有9個港口參與海上貿易。仰光港是緬甸海運貿易的主要門戶。它包括仰光內碼頭及外迪拉瓦港。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2日 2021年1月斯洛伐克提供6億6,700萬歐元新公司貸款,與2020年平均月份相比減少四分之一。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的資料顯示,2021年1月底零售貸款年增5.9%,達407億歐元;住房貸款量年增8.7%,消費者貸款量下降8.9%;銀行銷售8億1,800萬歐元新抵押貸款,年減三分之一。
A: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去年陷入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現今已見經濟復甦跡象。2021年美股持續上漲,道瓊指數大漲,多家具成長潛力企業之股票亦創下歷史新高價,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表示將維持長期低利率,此一財政措施的刺激更促使投資者信心大增。 隨著新冠疫苗廣泛施打及疫情趨緩,市場反映出消費者因壓抑已久更願意支付在渡假、婚禮等昂貴項目的消費,各大企業刻規劃擴大招募員工,如電動車等產業新技術亦將加速成長。此均顯示美國經濟將呈現大幅成長態勢,惟強勁的景氣反彈卻使通貨膨脹上升過快的風險成為經濟復甦的一項隱憂。 預期美國通貨膨脹正在升溫,市場上產品價格亦在緩緩上漲。美國現階段的實際失業率約24%,鮑威爾主張長期維持低利率以支持正在復甦的勞動力市場。渠指出,經濟復甦仍不平衡,現在的目標聚焦於通貨膨脹略升以達勞動力市場恢復健康之目的,且不讓通貨膨脹失控。
A: 依據報導,日本知名連鎖折扣門市唐吉訶德母公司泛太平洋國際控股(以下簡稱 PPIH)將收購以南加州為主要據點的頂級超市蓋爾森(Gelson's),該超市年營業額約 8.7 億美元。 蓋爾森創立於 1951 年,共有 27 間門市,主打頂級生鮮、精選各式酒類及卓越服務。蓋爾森店內的產品價位,比大家熟知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還高,但仍吸引對飲食有較高要求的華裔、日裔、及韓裔客群等顧客。該超市藉由可靠的品牌聲譽,和忠實客戶群的支持,即便在新冠疫情壟罩下,市占率仍不斷增加。 PPIH於2013年收購Marukai超市,首次踏足加州,希望藉由收購蓋爾森,擴大北美市場,並銷售更多日本農產品、肉品、海鮮及商品至海外。
A:清潔駕駛的電動汽車正在流行,但有一點令人小有遺憾,那就是它們充電時間比普通汽車加油時間要長得多。現在,灣區一家初創公司希望通過更換電池改變這種狀況。 Ample是San Francisco一家初創公司,它希望給電動汽車車主提供一個選擇。這個選擇不是充電需要數小時的充電站,而是更換電池。 換電池大約需要10分鐘。 「說來說去,我們的競爭對手是汽油,」Ample首席執行官Khaled Hassouna表示。「我們想做的是提供一個像汽油一樣便宜、一樣快、一樣方便的解決方案。」 對環境的另一個益處是,它不會佔用太多空間。 開發專案經理Lindsay Stone說:「我們在倉庫裡構建了系統的一小部分,並很容易地將它們組裝在一起。」 但是,Uber已在使用的電池交換技術是否是一種可持續的可行方式? Amp首席執行官Anil Paryani說:「每個人都習慣在不到10分鐘時間內給車加滿油。」 一位能源經理表示,至少目前是這樣。 Paryani說:「在過渡期間,電池更換將起到關鍵作用,但隨著技術進步,我們將看到10分鐘的快速充電。」 目前在灣區有五個這樣的電池交換站,Ample說它計畫在不久將來建造更多。 目前可供車隊和優步司機使用,Ample說,約一年半後將向一般電動汽車駕駛公眾開放。 https://newsforchinese.com/
A:1.紐國出口略為減少:對全球出口減少2.7%,對中國出口減少5.1%,對澳洲及日本則分別增加1.3%及2.8%,對美國則增加12.9%;對我國出口大幅增加21%,我為紐第7大出口市場。 2.紐國進口略為增加:自全球進口成長4.2%,自中國進口增加26.8%,自澳洲成長14.2%,自美國進口減少7.5%,對日本亦減少3.3%,自我國進口大幅成長33.6%,我為紐國第16大進口來源。
A:2月10日紐環境部長宣佈本會期將制定自然與建設環境法案、策略規劃法案及氣候變遷適應法案,取代1991年制定之資源管理法,以協助紐國更有效利用土地及資源,解決房屋供給不足,水資源品質惡化等問題。
A:1.紐政府規劃將於今年訂定進口汽車廢氣排放標準,並自明年起逐步實施。 2.紐交通部長宣布將投入5千萬紐元協助各地區在2035年前發展零碳排之大眾交通工具;能源暨資源部長宣佈投入370萬紐元發展電動車、氫能車、充電站及共享電動自行車/電動車等。
A:紐政府2月16日宣布提供企業新增補貼,並持續提供員工等待檢測報告期間之短期缺勤補貼(short-term absent payment),居家隔離期員工薪資補貼(leave support scheme),員工薪資補貼(wage subsidy scheme)等,以協助企業渡過新一波疫情封城之衝擊。
A:紐西蘭副總理兼財長Grant Robertson日前發表年度財政政策聲明,重點如次: 一、 紐國紓困振興經濟政策造就2020年經濟表現不凡: 1. R副總理表示,紐國2020年第3季GDP成長14%,全球僅有紐西蘭、臺灣、中國及愛爾蘭等4個經濟體,在疫情下經濟持續成長。 2. 紐財政部2020年4月估計紐失業率可能大幅上升,紐國政府透過迅速推出薪資補貼等計畫,失業率自2020年第3季5.3%下降至第4季4.9%,低於OECD平均失業率6.9%,並使就業人口成長1萬7,000人。 3. 紐國2020年平均時薪較前年成長4%,零售業銷售額自2020年下半反彈,顯示消費者信心增強;乳品出口價格較去年成長13%,商業信心指數亦提升,顯示紐國防疫政策有效支持經濟復甦。 4. 紐財政部最新預算赤字估計,紐政府負債在2034年將達GDP之35.6%,較去年9月估計之48%,減少約600億紐元,低於其他採取類似經濟振興政策之國家,並預期財政狀況將持續改善。 二、 2021年財政預算著重防疫、經濟復甦及因應未來挑戰:R副總理指出2021年紐政府將持續平衡防疫及經濟振興振興經濟所需投資,並控制赤字額度,紐政府2021年首要目標為保護紐國國民健康、推動疫情後經濟復甦,以及積極投入解決氣候變遷、房價高漲及兒童貧困等影響未來發展之關鍵議題。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根據華爾街日報於本(2021)年3月2日報導,美國總統拜登3月2日表示,美國在5月底前將有足夠疫苗提供全美成人民眾接種。為加速疫苗生產,美國政府促成默克藥廠(Merck)和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的合作計畫,由政府提供默克2.69億美元資金,並動用《國防生產法》讓默克藥廠能夠取得生產疫苗所需的設備,協助生產嬌生研發的單劑新冠肺炎疫苗。 目前美國已經有輝瑞(Pfizer)、莫德納(Moderna),以及嬌生公司的疫苗。嬌生不須低溫冷藏的單劑新冠肺炎疫苗在2月底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後,原應該在3月底前交付3700萬劑疫苗,但是因為生產遇到瓶頸,只能交付2000萬劑,嬌生預計本周會出貨390萬劑配送至全美。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截至3月2日,約有5,170萬人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其中2,610萬人(佔成年人口的8%)已接種兩劑。美國政府已購買向輝瑞和莫德納購買6億劑疫苗,加上嬌生的疫苗,預計7月底前全美民眾皆可以接種。這週開始,美國疫苗的配送數量將從每週1450萬劑提高到1520萬劑疫苗。 隨著疫苗接種速度加速,紐約州疫情逐漸趨緩,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於3月3日宣布鬆綁防疫政策,包括已完全接種疫苗者在接種後90天內來訪紐約州,不必再遵守隔離或檢測的要求;聚會活動人數自3月22日起調高,住宅室內聚會上限為10人,室外上限25人;非住宅室內聚會上限從50人增至100人,室外上限增至200人,所有人仍須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自4月2日起,大型活動、藝術和娛樂場館可恢復運營,客容量限制在33%。室內活動上限100人,室外上限200人;但若要求觀眾入場出示陰性檢測證明,室內活動容量可升至150人,室外可升至500人。 截止至3月3日,紐約州七天平均陽性檢測率已經從1月4日最高時的7.94%降至3.18%,除紐約市、長島和中哈德遜地區外,其他地區的七天平均陽性率均低於3%。葛謨表示,疫情緊急狀態在今年4月30日到期之後將會延續至聯邦政府宣布疫情結束為止。
A:基於隱私權考量,全球最大搜索引擎谷歌(Google)打算停止使用追蹤個人瀏覽網站的技術;由於此項技術是目前谷歌銷售廣告的重要依據,一旦谷歌改變作法,數位廣告產業可能因此出現重大變革。 谷歌母公司、也是全球最大數位廣告公司Alphabet3日表示,計畫明年停止使用或投資追蹤技術,不再用此技術追蹤個別網路用戶的上網行為。 追蹤個人上網行為一事,飽受隱私權倡議者批評,也面臨監管機關審查;Alphabet的這項決定可望促使數位廣告業擺脫使用此追蹤技術,但也可能會引來競爭對手強烈反對。 許多數位廣告公司都是靠追蹤個人上網行為來設定廣告對象、衡量廣告效果並制止詐欺行為;數位廣告諮詢公司Jounce Media數據顯示,全球數位廣告開銷2920億元,谷歌占了其中的52%。 領導此項變革的谷歌產品經理坦姆金(David Temkin)在3日發表的博客文章中指出,「如果數位廣告不能進一步解決人們日益關注的隱私權及其個人身份如何被使用的問題,自由開放網路的未來,將承受風險。」 谷歌去年已宣布將在2022年淘汰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此類追蹤技術,亦即第三方Cookie;現在該公司進一步表明不會建立替代追蹤技術,也不會使用其他實體開發的追蹤技術作為廣告購買工具。 谷歌表示,它的廣告購買工具將使用與他人共同開發的「隱私沙盒」(privacy sandbox)新技術來定位廣告,而不是從多個網站收集個人瀏覽訊息。此項新技術可分析用戶在其自己設備的瀏覽習慣,允許廣告客戶將興趣相似或同類型「用戶群」定位為目標用戶,而非單一個別用戶。 谷歌表示,3日的宣布只針對網站,並不包括行動應用程序所使用的廣告工具;但此計畫顯示最新趨勢,未來可能更廣泛改變追蹤用戶習慣的作法。 https://www.worldjourn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