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04  PAP, IAR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3月3日週三向記者表示,波蘭已訂購1,600萬劑由美國製藥商嬌生公司(Johnson&Johnson)開發的COVID-19疫苗,交貨應該在下個月開始。波蘭衛生部預計將收到所訂購的1,600萬劑疫苗,其出貨量應該在4月份開始到達。   N部長補充表示,歐盟藥品監管機構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 EMA)還為美商Novavax正在開發的COVID-19疫苗開啟「快速滾動審查」(fast-track rolling review)程序。華沙官員已宣布,國內生物科技公司Mabion已經與這家美國製造商達成在波蘭生產疫苗的協議。Novavax疫苗預期可望在今年第二季度獲得批准。歐盟(波蘭是其會員國)已與輝瑞(Pfizer-BioNTech)、阿斯利康(AstraZeneca)、Moderna、CureVac、賽諾菲(Sanofi-GSK)和嬌生(Johnson&Johnson)公司取得疫苗的採購交易。預計3月11日,EMA將對是否批准嬌生公司的COVID-19疫苗進行快速審查表示意見。   嬌生公司已經表示準備在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在整個歐盟境內發配疫苗。EMA於2月12日表示,已對CureVac的COVID-19疫苗進行即時審查,以加快批准速度。EMA之人類藥物委員會(human medicines committee)將審查正在進行中的德國生物製藥公司疫苗試驗的數據,直到有足夠的臨床數據可供批准為止。與此同時,波蘭總統Andrzej Duda已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就可能購買中國COVID-19疫苗進行對話。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04  IAR   在COVID-19感染量激增的同時,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表示,波蘭正在討論改變其接種策略,包括延長第一及第二劑疫苗接種的間隔時間。N部長表示,該部正在分析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從COVID-19確診康復的人接種1劑疫苗-在陽性結果出來後大約六個月的時間內。另一種情況是延長第一劑和第二劑之間的接種間隔時間。   波蘭衛生部3月3日星期三公布之單日新增COVID-19確診病例約15700例,比一週前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增加3500例。N部長警告稱,第三波疫情流行正在波蘭加速傳播,並宣布波蘭政府將對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最嚴重的地區發放免費口罩。N部長還向記者表示,將在9個省份開設臨時醫院,其中包括北部波美拉尼亞省地區,那裡的病例急劇增加。同時,國內生物科技公司Mabion與美國製藥商Novavax達成生產COVID-19疫苗的協議。這將是波蘭生產的第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波蘭衛生官員週三公布單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數為15,698例及死亡病例數為309例,使該國在大流行期間的累計總確診病例數達到1,735,406例,死亡人數達44,360例。

A:依據奧地利統計局2021年3月4日新聞稿,新冠肺炎疫情及限制性防疫措施衝擊奧地利服務業及零售業,2020年奧地利服務業營收較2019年下滑15.6%,是2003年以來最大衰退幅度;其中以航空業(-74.4%)、旅遊業(-69.2%)及旅宿餐飲業(-32.9%)營收減少幅度最大。 另2020年奧地利零售業(含零售、批發及車輛銷售)營收較2019年減少5.3%,納入通貨膨脹因素後,實質下降4.8%。其中,2020年食品零售業營收較2019年上升8.9%;而因3波封鎖性防疫措施被迫暫停營業之服飾暨鞋類零售2020年營收大幅衰退24.0%。 2020年奧國整體經濟情勢不佳亦影響就業,2020年奧地利服務業及零售業平均雇用人數分別較2019年減少7.3%至211.46萬人及1.7%至66.78萬人。

A:奧媒ORF本(110)年3月4日報導,根據美商波士顿諮詢公司(BCG)日前公布之「2021年全球人才解讀報告」(Decoding Global Talent 2021),奧地利在全球人才流動「最想前往工作國家」排行第15名,較上次調查報告(2018年)下降4名。2021年前10名國家依次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英國、日本、瑞士、新加坡、法國、紐西蘭。 就城市而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對國際人才吸引力大幅衰退,自2018年全球排名第14滑落至2021年排名第22。2021年全球排名前10位吸引人才城市依次為:倫敦、阿姆斯特丹、杜拜、柏林、阿布達比、東京、新加坡、紐約、巴塞隆納、雪梨。 該報告指出,全球希望出國工作人數減少。在2014年報告中,64%接受訪者希望出國工作,2018年調查時減少至57%,而2021年僅剩50%。奧地利則出現與平均值相反趨勢,2018年50%接受訪者希望出國工作,2021年則有52%受訪者想出國任職。 奧地利人最想出國前往工作之國家為:德國、瑞士、美國以及加拿大。最想前來奧地利工作之外國人依次來自: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以及德國。  

A:根據奧國媒體「新聞報」(die Presse)本(2021)年3月3日報導,奧地利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日前宣布,奧國政府將成立「疫苗生產任務小組」(Impfstoff -Produktions-Taskforce),目標係整合奧國醫藥及生命科學產業資源,在現有活性藥物成分(API)領域優良傳統基礎上,延伸並擴大疫苗產業。 S部長表示,為求早日自新冠疫情泥沼脫身,全球各國政府無不全力爭取疫苗為國民施打,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新冠疫苗速度太慢,且目前已被EMA核准上市之歐洲新冠疫苗製藥商普遍存在供應瓶頸問題,拖累各會員國疫苗施打進度。經此教訓,奧國政府認為必須發展本國疫苗產業,以應付未來潛在之新冠病毒變異或新物種病毒傳染危機。 奧國總理Sebastian Kurz率同S部長與科學部長Heinz Faßmann於3/3日召開之「推動建立疫苗產業」論壇,邀請在奧國設有生產線或研發中心之各大藥廠如:輝瑞、諾華、Polymun(奧商)及Böhringer-Ingelheim等業界代表,以及維也納醫科大學臨床藥理學教授Markus Müller等專家與會,目的在評估奧地利投入新冠疫苗領域研發及生產能力,並將初步結論作為與以色列及丹麥研商結盟研發生產二代新冠疫苗籌碼。按,Kurz總理與丹麥總理Mette Frederiksen將於3/4日前往以色列就相關議題與以國政府研議。 奧地利疫苗製造產業協會理事長RenéeGallo-Daniel(奧地利輝瑞公關經理)表示,目前建造可量產生產新冠疫苗之工廠需時5至10年,以輝瑞/Biontec製造新冠疫苗為例,其位於比利時生產線需要來自89家協力廠商之280種原料(製藥成份),建構此種產業鏈並非短期內一蹴可及。 S部長表示,奧國政府早已將醫藥產業列入重點輔助領域,今後疫苗產業更將成為重中之重。謹查奧地利製藥及生命科學領域約有900家企業,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逾55,000名。該產業每年研發支出約為3億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30006號   在封鎖期間,德國服飾及鞋店不得不關閉,網路下單取貨(Click-und-Collect)的營收有限,無法與實體店相比,令銷售額大幅下滑。反之,網路零售成為強旺的收銀機。   自去(2020)年12月中旬以來的新冠封鎖,導致服飾及鞋店的銷售額直線下降。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今(2021)年1月份紡織品、服裝、鞋類、皮革製品及百貨零售等各類商品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7%。德國零售業總會(HDE)再次籲請提出務實且快速的解封開放計畫。   HDE執行長Stefan Genth表示,零售業的情況仍呈顯著分歧。此次封鎖將實體服飾零售商推向深谷;另一方面,網路零售商欣見期待銷售額的大幅增長。依據統計,今(2021)年第一個月的網購銷售額較前一年增加近32%。自新冠危機爆發以來,1月份整體零售業的銷售額出現最大幅度的下滑,較前一年衰退8.7%。   鑒此,HDE再次籲請解封開放計畫。該行業已提出可行的衛生做法,證明開店營業與抑制大流行並不相抵觸。羅伯特·科赫研究院(Robert-Koch-Institut)也認為,購物時感染的風險很低,不再有具體事由要求店家繼續不開店門。   HDE也呼籲,考慮以國家援助填補企業工資及租金,並要求歐盟的援助限額向上調增。許多業主瀕臨請領社會救濟邊緣,迫切需要一個解決方案。到目前為止,經濟援助並未考慮到店主的工資或其店面的租金。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30005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初步資料,2020年德國協議薪資(含特別津貼)平均增長率2.1%,低於2019年的3.2%,這是自2016年以來協議薪資增長幅度最小的一次。德國45%的員工簽訂協議薪資合約。   2020年德國通貨膨脹平均增加0.5%,令協議薪資合約員工的實際工資仍獲益增加。2019年的通貨膨脹平均增加1.4%。   不過,德國各部門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例如,加工製造業的協議薪資(含特別津貼)增長率0.7%,低於平均增幅。休假補助金或聖誕獎金皆屬特別津貼的一種。這主要是因為,由於新冠危機,2020年金屬暨電子行業並沒有就合約薪資調幅進行協商。倘將通貨膨脹納入計算,薪資實際上停滯不前。僅製造業增長0.9%,表現略佳。另營建業增長1.0%; 根據協商決議,薪資調增要到今年才能生效。旅店業的增長率1.5%,也低於平均增幅。   增幅最大的是農、林及漁業的3.6%。尤其是公務領域的協議薪資階層。除一般薪資調增外,2020年第四季支付的新冠獎金也帶來影響。   另外,德國教育部門(托育及授課)協議薪資增加3%;公共行政、國防及社會保險部門的薪資增長2.9%。而在新冠大流行中受到特別關注的健康暨社服照護部門,員工協議薪資收入比前一年增加2.5%。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30004號   自2021年3月1日起,從A(=綠色,即非常高效)到G(=紅色,即低效)的新歐盟能源標章將取代A++、A++及A+等標示,傳達消費者更清晰易懂的產品能源效率資訊。此外,象形符號及QR條碼也進一步提供如產品的耗水或聲量等重要資訊。新能源標章的實施,首先適用於冰箱暨冷凍庫、洗碗機、洗衣機、烘衣機、電視機及電腦螢幕等六大類產品。從2021 年9月1日起,該標章將再進一步適用於燈具等更多項產品。   德國經濟部長Altmaier表示,新能源標章為消費者提供更清晰的資訊,消費者更容易藉此來比較產品間的用電量或耗水程度,有助於環境及氣候保護,並節省家庭的花費開銷。過去一段時間隨著技術創新,導致許多產品能源效率不斷向上提升,較低效率設備愈來愈少,標章變得混亂而無法再提供消費者清楚的能源效率資訊。   新的歐盟能源標章是以歐盟法律為基礎,其目標是最遲在2030年,逐步將根據歐盟能源標章條例監管的所有產品,以新歐盟能源標章來提供相關能源效率資訊。   此外,從3月1日起,歐洲對電視機、洗衣機、烘乾機、洗碗機及冷藏設備等的生態設計要求也發生變化,除需滿足歐洲內部市場的能源消耗要求外,也必須滿足產品的永續性要求。   更多資訊請參閱www.machts-effizient.de/label及 New EU energy labels applicable from 1 March 2021 (europa.eu):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1_818  

A:依據智利媒體報導,2021年智利經濟發展前景,各機構均認為新冠肺炎仍是主要關鍵因素,特別是疫苗施打情形、社交及移動限制之強制防疫措施是否持續等,均影響經濟表現,相關預測數據如下: (一)智利央行:2020年智利經濟衰退6%,因此本年計算之基期較低,倘可持續維持目前之經濟表現,本年GDP將成長5%。 (二)本地金融機構及研究單位:Scotiabank、Inversiones Security、研究與發展中心(LyD)、Pacífico Research等預測本年經濟成長在4.8-8%之間。 (三)外資分析:高盛銀行預測成長6.2%、信評機構Moody則評估GDP將成長6%。   智利截至2021年3月3日累計確診835,552例,死亡20,704例,目前每日新增病例約3,000至4,000例;智利衛生部長於疫情週年談話表示,智利目前已有約300萬民眾接種疫苗,政府將持續進行疫苗接種計畫及各項衛生防疫措施,預計2021年6月前仍無法全面解除防疫管制。

A:一、德國Covid-19疫情的控制較鄰近歐洲國家優: (一)德國七日內每10萬人的COVID-19新增感染病例已從去年聖誕節前夕的197例,持續下降至2/18日的57例,今(4)日略上升至65例,雖略有浮動,惟德國總體上對於疫情的控制仍較鄰近歐洲國家來得良好(捷克約795例、法國222例、波蘭196例、荷蘭188例、比利時147例)。 (二)德國每日新增死亡人數亦已從一月中的1,000餘人持續降至2/17的591人,降至今日的359人,醫院負擔減緩。 (三)七日內感染繁殖率(R值)近日在1左右波動,今日為0.93,遭英國變異病毒感染人雖已佔新確診感染者的50%,惟R值仍停留在上下1。   二、德國政府意識到疫情無法在短期內撲滅,且自去(2020)年來已斥資1兆3千億歐元在抗疫及救濟相關政策,德國不得不在全面防疫下,兼顧經濟及商業發展,爰此昨(3)日德國總理梅克爾及16邦市總理於昨(3)日視訊會議中係以逐步解禁為主題。會議決議雖將Lockdown政策延長至3/28日的同時,亦將依據疫情發展情況逐步鬆綁Lockdown限制,除了以七日內每10萬人有35例(先前因英國及南非變種病毒的出現而提出的較嚴格標準)、50例(先前作為實施啟動較嚴格管制的標準)及100例(新增放寬)新增感染病例等3項數據指標外,亦以商店類別區分進行五步驟逐步開放。 (一)分五步驟逐步開放店面: 1、第一階段:自3/1日開放理髮店 2、第二階段:自3/8日起開放書店、花店及五金店 3、第三階段:自3/8日起,七日內每10萬人有50例以下新增病例的地區允許開放零售業、動物園、植物園及最多十人的室外運動;50-100例則有條件開放(如需預約) 4、第四階段:自3/22日起7日內每10萬人有50例以下新增病例的地區允許開放室外餐廳、歌劇院等文化機構、電影院以及健身房等休閒娛樂場所;50-100例則有條件開放(如需快篩) 5、第五階段:自4/5日起七日內每10萬人有50例以下新增病例的地區允許室外50人的活動以及接觸性運動;50-100例可允許開放零售業、無接觸性的室內運動以及有條件開放接觸性運動(需快篩)。 (二)放寬社交限制:自3/8日起可允許兩個家庭(最多五人)的聚會。7日內每10萬人低於35例新增感染病例的地區,則可擴大到包括三個家庭(最多十個人),惟若連續三天超過100例,則社交限制將立刻緊縮至僅允許與1人會面。 (三)德國聯邦內政部避免非必要的國內外旅行之規定延長至4/30日。   三、德國在逐步開放下為確保能控制疫情,亦以加速疫苗接種作為配套措施。 (一)目前已提供第二優先級族群(70歲以上老人、患有高風險疾病者及照護人員、孕婦、收容所及庇護所內無家可歸者、公共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幼稚園、小學、初中和特殊學校的員工)疫苗接種。 (二)自4月初起,將可在家庭醫師及專科醫師診所進行疫苗接種。查德國截至昨(3)日計約有222萬人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約439萬人已完成第一劑的疫苗接種。                                   (三)因疫苗接種的速度延誤, 原先預計於7月底可提供全民(8000萬)接種疫苗的機會,延至9月底)   四、除加速疫苗接種外,德國政府於下週起將提供全民每週一次COVID-19快篩試劑: (一)德國政府自下週一(3/8日)起提供所有公民每週一次的免費快篩。 (二)德國自上週三(2/24)批准了家用COVID-19自我檢測試劑。學校應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每週一次的免費檢測,公司亦應提供未居家上班之員工至少每週一次的免費檢測。                              五、另查德國巴伐利亞邦等部分邦市已規定在大眾交通運輸及公共場穿戴ffp2(N95)口罩,本組拜會德方機構亦被要求穿戴FFP2口罩,另查ffp2市場供應充足,價錢下降到1片1至3歐元不等(德國製為3歐元網路價)目前德人亦漸漸購買穿戴ffp2。  

A:依據智利中央銀行頃發布最新月度經濟活動指數(Imacec)報告,2021年1月智利經濟活動較去(2020)年同期相比萎縮3.1%,較去年12月則成長1.3%,智利央行總裁受訪表示,由於政府在1月份實施較嚴格之社交限制措施,且該月工作日數較去年少,因此衰退幅度較為明顯。 在個別經濟部門部分,服務業、礦業及工業表現均衰退,僅商業為唯一成長之經濟部門: (一)服務業衰退6.3%:由於旅遊、休閒、文化等活動等仍受防疫措施限制,尚未獲核准全面開放,因此導致服務業整體呈現衰退。 (二)礦業衰退1.5%:2020年銅、金、銀等礦產量均減少,為礦業衰退主因,惟據智利礦業公會分析,礦業已逐漸復甦,預計本年將成長2%,尤其銅礦產量可達590萬噸。 (三)商業成長8.8%:受惠於政府開放提前提領退休金等財政措施,智利零售業績成長在去年底開始成長,包括食品、電子產品等表現亮眼,帶動整體成長8.8%,惟汽車銷售仍未見起色。

A: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Orange 集團與歐盟(EU)於本(110)年3月3日共同主辦虛擬媒體圓桌會議,詳細闡述創新空間計畫之細節。創新空間是一個為期三年之專案計畫,由歐盟「企業成長與就業創新」計劃共同資助,旨在支援數位創新與創業。參加虛擬會議者為Orange 集團約旦團隊、歐盟代表、歐盟駐約旦大使Maria Hadjitheodosiou及媒體代表等人。 歐盟駐約旦H大使指出,約旦擁有數位轉型人力資本之優勢,具有成為國際數位經濟競爭者之水準。Orange 集團約旦執行長Thierry Marigny則表示,Orange 集團未來將與歐盟建立夥伴關係,致力推動創新空間專案,以擴大數位素養與創新及支持新企創業之發展。另指出,Orange 集團將建立一個促進創新與數位經濟之空間,並將該集團中心網路擴大至約旦29個新地點,作為支援數位包容、數位教育與創業策略相關計畫之內容。 Orange 集團與歐盟亦簽署合作協議,以提升社會對該計畫之正面評價,增加約旦各地受益者數量,同時提高就業能力,鼓勵創新與創業精神。該專案將由歐盟提供730萬歐元資金,以增加青年與婦女參與數位創新之機會,並創建數位社會,鼓勵數位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財政部長Mohamad Al-Ississ於本(110)年3月3日宣佈,經由線上購物網站,自境外購買並供個人使用之物品與貨物免課關稅之上限由100約幣提高至200約幣,惟仍將收取10%之固定費用。  報導指出,約旦政府此項措施,旨在促進電子商務,支援物流部門與電子貿易商,並加快通關程序,並取消個人從國外購買商品年度上限。此外,除10%之固定費用外,包裹將不會再收取其他稅款或費用。此前,對價值低於50約幣之包裹收取5 約幣費用,價值低於100約幣之包裹收取10約幣固定費用。如包裹之價值超過100約幣以上,則須接受關稅另行評估費用。 報導另指出,I部長強調,海關部門正在對海關系統進行全面審查,以落實促進商業便利化及達到為國民經濟服務之預期目標。海關另已推出風險評估方法,以減少須由海關開啟及進行人工檢查之包裹數目。本措施將適用所有用於個人用途之海外網上購物,不包括煙草及其衍生物,包括香煙、雪茄、電子香煙及其用品與配件;其他排除之物品包括酒精飲料與商業用途之物品。

A:一、菲貿工部部長Ramon Lopez於本年3月3日在以線上方式舉辦的之菲中首屆「馬尼拉論壇」中表示: ( 一)BOI前2 月核准投資金額達1,219 億披索(約25.4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 其中本國投資1,157 億披索,占94.9%,外國投資62 億披索,占5.1%,較去(2020)年同期之476 億披索,激增156%。 (二) 前2 月共核准31 件投資案(註: 未說明產業別及投資地區),可望創造10,207 個就業機會。 二、謹查: ( 一)去(2020)年BOI核准投資金額計1.02兆披索,較前(2019)年之1.14兆披索減少10%,主因COVID-19疫情期間投資人普遍採取觀望態度並暫緩投資計畫所致。 (二)菲貿工部訂定之本年招商目標金額為1.2兆披索(約250億美元),倘順利達成,將超越前(2019)年之1.14兆披索,創下菲國史上最高招商金額。 (三)菲貿工部對國會已於2月3日 通過,尚待杜特地( Duterte)總統簽署之「企業復甦及稅務優惠法案」(CREATE)深具信心,認為降低企業所得稅將可吸引更多投資,前景樂觀。

A:依據德意志銀行研究團隊報告指出,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預期逐漸好轉且出口需求維持則該研究團隊預測2021年上半年德國經濟成長將達3%,若經濟復甦之動能持續則預估2021年全年德國經濟成長將達4%。   德意志銀行研究團隊對未來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的原因包括近期老年人和安養院之確診數已連續數周下降,高風險族群、醫護人員和其他屬於最優先接種疫苗者正施打疫苗中,截至2月中已接種400多萬劑疫苗,預估第一季德國約有1000萬人將接種疫苗。在此同時由於屬高風險之老年人接種疫苗人數不斷增加可預見醫院重症加護病房的壓力將進一步減輕,近期德國加護病房患者人數從1月初高峰之5762人已下降至3200人以下。   此外,在過去數周德國每日新型冠狀病毒新增確診數正下降中且此下降趨勢穩定。目前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所實施之禁令將至少持續至3月,德意志銀行研究團隊預估3月份尚不太可能全面取消封鎖禁令。   另一方面在施打疫苗的同時亦希望隨著氣溫在3月、4月逐漸升高疫情會進一步獲得控制,去年整個夏季德國新增病例數處於非常低的水準,從5月中到8月德國每日新增確診數一直低於1000,直到9月和10月新型冠狀病毒新增確診數再度急劇增加。今年夏季隨著接種疫苗人數增加、民眾普遍配戴口罩、新型冠狀病毒篩檢能量提升,預期2021年夏季德國疫情相關控制情況應會較去年更佳。   在預測2021年通貨膨脹方面,德意志銀行研究團隊預測2021年全年德國通貨膨脹率將達2%。目前數據顯示2021年1月消費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1.0%,其原因包括加值稅回升、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該研究團隊指出倘此趨勢持續則預估2021年全年德國通貨膨脹率將達2%,此數值上修之前的預測值1.4%。在預測2022年方面,倘加值稅及能源價格等效應弱化則研究團隊預估2022年通貨膨脹率將可能降至1.3%。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3)月4日報導稱,為檢討協商訂於本(2021)年7月在東京舉辦的奧(殘)運會相關事宜,日本奧運組織委員會主席橋本聖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奧運會大臣丸川珠代、國際奧委會(IOC)主席Thomas Bach、國際殘奧委會(IPC)主席Andrew Parsons舉行視訊會談,並就預定在本(3)月底前決定是否接納國外觀眾達成共識。 上述視訊會議旨在確保新冠疫情防疫措施,爭取讓所有奧運會觀眾能安心觀賞,惟據悉目前日本政府內部已朝著不接納的方向展開協調。對此,奧運大臣丸川珠代在上述視訊會議後表示,「就接納國外觀眾一節,因全球疫情狀況仍為嚴峻,需要謹慎作出判斷」。 另外,由於全球不斷傳出有變種新冠病毒的出現,國際奧委會(IOC)主席Thomas Bach指出,「實現安全及安心的奧運賽事,將是奧運主辦單位的核心重點」,並主張「本次奧運會成功的關鍵在於新冠防疫對策,必須確實採取完善的因應對策,以確保所有的參加者、日本國民、東京都民的健康安全」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3月4日報導,依據美國科技供應商Worldpay from FIS本年 3月3日發表的最新全球支付報告,在手機電子商務帶動下,去年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取得顯著成長,總市值達70億美元,可望在未來4年大增40%,擴大至100億美元。 信用卡、電子錢包和銀行轉帳是去年新加坡最受歡迎的線上支付方式,使用比率分別為45%、20%以及12%。然報告預測,新冠疫情讓電子錢包使用率普及化,2024年新加坡電子錢包使用率將增加至27%,超越信用卡成為線上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新加坡受歡迎的電子錢包包括星展銀行PayLah!、GrabPay、Singtel Dash以及Apple Pay等。 至於實體店面「銷售點終端(Point-of-Sale,簡稱POS)」方面,新加坡消費者的支付方式依序為信用卡(38%)、現金(26%)、轉帳卡(17%)和電子錢包(11%)。預計2024年新加坡POS市場總額將增加22%至1,390億美元,信用卡仍是消費者在實體店面的首要支付方式。 報告認為,新加坡現金的使用率可能在未來4年內快速下跌。隨著消費者減少使用現金,電子錢包預料也會在POS市場奪下更大市占率,使用率將提升至20%。「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服務則是成長最快速的線上支付方式,目前在新加坡的使用率僅為3%,但未來4年內或將提高至13%。 若以全球而言,電子錢包已是網上消費者的首選方式,此支付方式占電子商務交易比率,從前(2019)年6.5%激增至去年44.5%;中國的電子錢包使用率占電子商務交易的72.1%,係全球最普及。上述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電子錢包使用率將進一步提高至51.7%,信用卡和轉帳卡占比則將下跌至20.8%和12%。另受到疫情影響,去年全球POS交易量下跌4.4%,但未來18個至24個月內有望復甦,並在2022年取得6.5%成長,2023年和2024年成長幅度將分別放緩至3.3%和3.5%。

A: 新加坡人力部(MOM)本(2021)年3月3日發表「去年就業條件」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加坡企業提供靈活工作制的比率大增,居家辦公取代部分工作時間,成為最常見的安排選項。過去一年,提供靈活時間和遠端工作者分別從前(2019)年的30%和7%,增加至去年的59%和46%,部分時間工作則從37%增加至44%。56%雇主提供不固定的遠端工作安排,較前年增加20%。 整體而言,提供至少一項正式靈活工作安排的企業從前年的53%,上升至去年的78%;去年近6成企業提供超過一項正式靈活工作安排,高於前年的2成。若將提供不固定靈活工作安排的企業納入,去年93%企業採用某種形式的靈活工作制。正式和不固定遠端工作增加凸顯雇主為因應疫情,在探索新工作模式時,加速發展職場數位科技。 MOM政務部長顏曉芳表示,疫情大幅增加居家辦公者比例,但仍須進一步研究此安排對員工的生產力和福利的長期影響。MOM將研究其他司法管轄區(例如英國和澳大利亞)透過立法落實靈活工作制的經驗,與勞資政夥伴合作,制定能確保全面顧及員工和雇主利益的長期措施。 至於勞退制度方面,MOM部長楊莉明亦宣布,新加坡的重新雇傭年齡和退休年齡將按原計劃,在明(2022)年分別調高至68歲和63歲。年長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也將按計劃在明年1月1日調高,星國政府將依「過渡性公積金抵消計畫」承擔第一年一半的增幅。此外,星國政府也將為「退休與重雇年齡率先調高津貼(Senior Worker Early Adopter Grant)」以及「部分工時員工重新雇傭津貼(Part-time Re-employment Grant)」等兩項計畫再注入2.3億星元,額外讓7.5萬名年長員工受益,前述兩項計畫是依據MOM於去年7月所推出的13億星元「年長員工補貼配套」。雇主亦能使用「年長員工就業補貼(Senior Employment Credit)」的8%薪資補貼承擔增加年長員工公積金繳交率的增幅。

A:綜合美媒及勞工部報告,美勞工部本(4)日公布,截至2月27日當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4.5萬,較前一週73.6萬申請人數略增9千。專家表示美國南部數州先前受暴風雪侵襲,當地企業仍處於回復狀態,聘雇速度放緩,惟美國前景正在改善,新冠病毒染疫率下降,紐約州、紐澤西州及麻州等放寬餐廳室內用餐、體育與娛樂活動群聚規模限制等,加上新冠疫苗廣泛施打,倘美政府通過新一輪紓困方案,經濟與勞動力市場可望加速復甦。 截至2月20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429.5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3%,較前一週441.9萬人及失業率3.1%為低;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802.7萬,較前一週減少約101.9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別依序:賓州(6.3%)、阿拉斯加州(5.7%)、內華達州(5.4%)、羅德島州(5.1%)、康州(4.9%)、紐約州(4.9%)、維京群島(4.9%)、加州(4.7%)、伊利諾州(4.7%)及新墨西哥州(4.6%)。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