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捷克汽車進口協會(SDA)數據顯示,今年1月捷克自用客車銷量同比衰退了22.7%,因捷克政府的新冠防疫措施,以及12月施行嚴格零碳排放政策使得創下自2014年以來最低的銷量數字,捷克的汽車市場概況排名分別為Škoda Auto市場占有率38.7%,其次是福斯VW汽車(10.9%)和韓國現代汽車(8.0%)。今年 1月份德國新車市場更為慘澹較去年同月相比下降達31.1%僅售出169,754輛。

A:捷克衛生部在本周三表示,本週二新增感染病例約9,057例,總確診人數已超過了100萬人次(即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多)。 儘管新感染數有所下降,1月初仍達創紀錄的近18,000的新確診病例,目前捷克仍在嚴格的鎖國狀態下,但近幾天仍維持在危險的高風險下。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發表的最新疫情數據顯示,過去14天中僅葡萄牙和西班牙確診病例高於捷克,但捷克的新冠死亡率是歐洲最高的。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2月5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香港於本(2021)年1月底官方外匯存底資產為4,935億美元(2020年12月底為4,918億美元)。 本年1月底及去(2020)年12月底均無未交收外匯合約。為數4,935億美元外匯存底資產總額,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6倍多,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8%。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2月5日 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因應世界動物衞生組織(OIE)通報,指德國布蘭登堡烏克馬克縣爆發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以及瑞典農業局通報,指瑞典卡爾馬省Mönsterås市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界暫停從烏克馬克縣及與Mönsterås市毗鄰的Oskarshamn市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去(2020)年香港自德國進口約3,90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141萬隻禽蛋,及自瑞典進口約1,550公噸冷藏禽肉。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德國和瑞典當局,並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消息,因應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Fitch Solutions的一份報告稱,緬甸的政治不穩定可能對緬甸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如果外人直接投資(FDI)由於西方的制裁而被推遲或取消。該研究集團將2020/2021財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預測從5.6%下調至2%。它還將2021/2022財年的經濟成長預期從6%下調至2%。該機構表示,緬甸的成長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及外人直接投資的管道,如果實施制裁,以及外國實體在政治風險上升的情況下決定停止投資,這些項目可能會被推遲或完全取消。報告指出,2018年及2019年,FDI平均佔GDP的4.5%,因此可能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Fitch表示,由於資金短缺、社會動盪以及大規模抗議後COVID-19疫情再次爆發導致的進一步封鎖,公共及私營基礎設施項目即使沒有取消,也面臨著短期內停滯的高風險。項目取消可能導致失業,這將在新冠肺炎病毒病的經濟影響下損害私人消費的複蘇。 緬甸軍方周一宣布全國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並任命軍方總司令敏昂萊為代總統。此前,軍方逮捕了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總統 U Win Myint及其他高級官員。短期內局勢非常不穩定,但Fitch預計軍方將加大鎮壓力度,這將導致政治動盪及不確定性加劇。從國際角度來看,Fitch認為,如果緬甸不能迅速恢復民主,西方政府及國際社會可能會對緬甸實施制裁。 Fitch指出, 話雖如此,亞洲佔緬甸出口總額的60%以上,而中國及泰國加起來已佔緬甸出口總額的50%左右。這意味著,亞洲需求仍可能有助於減輕西方國家單邊制裁的負面影響。儘管如此,儘管如此,事態發展促使Fitch將緬甸的短期政治風險指數得分從多個類別的57.1降低至100的34.2。修訂後的分數使緬甸明顯低於東協的平均水平——70分(總分100分)。這是近年來民主進程進展的重大倒退,將嚴重影響國家的決策、社會穩定以及國際上對緬甸的看法。Fitch認為,當局製定政策的能力將被削弱。報告還稱,由於軍方領導層的注意力可能集中在短期內保持其權力上,很少有政治能量會被用於製定及實施以改革為導向的經濟或社會政策,而這些政策在應對疫情的經濟影響方面“非常重要”。

A:MITV電視台報導,緬甸央行2月3日發布了一份新聞稿,稱根據目前的情況,有關於收回5,000緬幣及1萬緬幣紙幣的傳言及關閉銀行為不實的假新聞。由於這些謠言,一些人引起了關注,並在銀行提現。緬甸中央銀行重視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銀行也在嚴格按照規定提供服務。要求人們不要擔心金融及銀行服務,並繼續使用信託。緬甸央行表示,各銀行也已接到指示,要照常運營銀行服務。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的房地產行業由於緬甸持續的政治動盪而恐將崩潰。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緬甸軍隊(Tatmadaw)於本年2月1日強行移交權利,緬甸房地產的購買及銷售幾乎下降了100%。iMyanmarHouse.com董事總經理Nay Min Thu表示,當出現政治動盪時,人們會購買並收集美元及黃金。他們不投資房地產。企業家們也停止了他們的生意。房地產市場在1月的第三週,也就是最後一周,表現強勁,每週的銷售及購買平均達到30至40億緬幣,但自2月1日以來,這些數字已經下降了95%。網絡連接中斷也導致越來越少的人訪問其線上門戶。我們看到訪問本公司頁面及網站的人數下降了50%,因為自從2月4日早上以來我們一直無法訪問Facebook。 與此同時,建築企業家支出,一些外國投資者也已停止經營。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不僅外國投資也會下降,當地需求也會下降。緬甸建築企業家聯合會的Kyaw Kyaw Soe表示,只有政局穩定,建築業及房地產業才能正常運行。

A:緬甸時報報導,日本啤酒巨頭麒麟(Kirin)控股有限公司終止與緬甸經濟控股上市公司(MEHC)的合資企業,以回應緬甸軍隊(Tatmadaw)的強制性權力移交。該公司在2月5日發表聲明,稱緬甸軍隊最近的行動令人深感擔憂,並違反了該公司的標準及人權政策。麒麟控股總裁兼執行官Yoshinori Isozaki在聲明中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終止與由軍方擁有的MEHC的當前合資夥伴關係,後者為軍隊提供福利基金管理服務。終止協議將列為緊急事項。 該公司在2019年發起了一項調查,此前大赦國際的報告顯示,該合資企業向軍方輸送資金。然而,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稱,研究結果並不確定。這份日期為1月11日的報告稱,Kirin Holdings已要求咨詢集團德勤(Deloitte)確定其與緬甸軍方擁有的啤酒產的商業合作所帶來的資金如何被使用。報告中引用了Kirin Holdings的話,不幸的是,由於德勤無法獲得做出確定性決定所需的足夠信息,因此評估結果並不確定。合資企業的任何收益用於軍事目的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去年11日,Kirin Holdings停止從其啤酒業務向MEHC支付股息。暫停令麒麟、MEHC及其股東無法從緬甸啤酒廠及曼德勒啤酒廠的合資企業獲得利潤。該決定歸因於緬甸合資企業未來業務環境的嚴重缺乏知名度。 緬甸是啤酒工業中許多其他知名品牌的所在地。嘉士伯集團(Carlsberg Group)於2013年2月宣佈與Myanmar Golden Star成立合資企業。當年晚些時候,該啤酒廠的建設於10月在仰光以北的勃固開始。2015年5月,該集團成立了其啤酒廠,成為緬甸第一家國際啤酒廠。在仰光釀製泰國Chang啤酒的Emerald Brewery Myanmar Ltd於2019年9月在Hlegu鎮開始運營。 2月1日,緬甸軍隊拘留了該國總統U Win Myint、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執政黨的其他高級官員,以回應聯邦選舉委員會(UEC)涉嫌的選舉舞弊。自那以後,緬甸武裝部隊宣布了為期一年的進入緊急狀態,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現在掌權。這促使緬甸民眾抵制與緬甸軍隊有關的產品及服務。這包括Myanmar Beer、Dagon Beer及 Mandalay Beer.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國防軍總司令兼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於2月4日上午在奈比都總統府會見當地銀行家。出席會議的還有國家管理委員會成員、緬甸銀行協會(MBA)最初領導人,主席及官員、私人銀行的主席,副主席及官員。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致辭時解釋了與銀行業舉行會議的原因,因為銀行業對經濟至關重要,而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動力。他還呼籲,在大宗商品大規模生產及創造就業機會的幫助下,降低大宗商品價格,在遵守新冠肺炎防控規則及指導方針的情況下,保持企業常態化交易,這些不會被不必要地改變。國防軍總司令還表示,他支持電子銀行服務,不浪費銀行客戶的時間,並謠傳將廢除5,000緬幣及10,000緬幣的紙幣,因為憲法保證不會這樣做。他還重申,在臨時組織的任期內,軍隊(Tatmadaw)不會改變現有的政治、經濟、和平及國際關係政策。 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為銀行業的需求提供了幫助。緬甸銀行協會主席Khin Maung、最初領導人Thein Tun、UAB 銀行主席Nay Aung、伊洛瓦底銀行副主席Khin Saw Oo以及Shwe Bank主席Kyaw Win討論了政策改革金融、投資、貿易、外國銀行服務,改善長期國家利益,降低利率,允許在邊境貿易中使用外幣,轉換到數位付款,成功實現小額貸款及保險,稅收減少建築及房地產市場。聯邦計劃、財政及工業部長Win Shein及緬甸中央銀行(CBM)行長Than Nyein討論了CBM,MBA及私人銀行領域之間可能的合作。 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在結語中談到了國際銀行利率降低、貨幣流通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促進、資本投資、貨幣政策的重要性、經濟復甦、CBM對當地銀行的援助、邊境貿易中的某些損失、增加糧食進口數量,生產牲畜及農業領域的進口替代品、協助生產足夠國內消費的糧食、緬甸商務專員收集有關各個國家國外市場的信息、在當地銀行家的協助下能夠為國外市場生產優質產品 、當地銀行家的幫助使他們能夠為外國市場生產高質量的產品、為降低利率制定最佳計劃、堅挺的國內貨幣價值要求以及最適當的稅收政策,因為它是國家收入的關鍵來源。國防軍總司令最後強調,在COVID-19病毒危機期間,努力製定最佳稅收政策,提供財政援助,以增加當地市場需求,創造就業機會,恢復衰退中的經濟。

A:法國總理卡斯提偕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於本(110)年2月4日晚間召開記者會時表示,由於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業於本(2)月2日獲法國高等衛生主管機關(Haute Autorié de Santé,HAS)批准,2月底前可望達成4百萬人施打第1劑新冠肺炎疫苗之目標。法國規劃於本月6日開始施打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施打順序為醫護人員、50歲至未滿65歲且合併其他疾病之民眾、50歲至未滿65歲民眾等(按HAS指出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在65歲以上實驗數據不足,不建議65歲以上民眾施打)。   法國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指出,截至2月4日止共施打195.6萬劑疫苗,其中176.7萬為第1劑,18.9萬為第2劑。卡斯提總理強調,2月份將再加速疫苗施打進度,採取相關措施包括開放民眾預約施打共170萬場次(其中50萬於2月5日立即開放)等,俾達成5月前完成65歲以上民眾施打疫苗之目標。   法國財經部產業權理部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法國境內委託開發製造藥廠(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sation,CDMO)Recipharm將自下(3)月中開始生產Moderna新冠疫苗,隨後Delpharm藥廠將自4月中展開輝瑞(Pfizer-BioNTech)的委外疫苗生產,法國廠商Fareva若經核准,亦將自5月開始委託生產德國Curevac疫苗。由於馬克洪總統日前宣示法國所有願意接種疫苗的成年人均能於今夏前順利施打的目標,R權理部長表示此乃政府高層綜合考量疫情最新發展、病毒變種情形與境內藥廠產能等多方情勢所採取的策略,並有信心如期達成上述目標。伊指出,輝瑞日前已改善交貨延遲的情況,Moderna疫苗運送正按部就班進行,其他疫苗亦可能比預期提早到貨。   此外,法國總統馬克洪昨(4)日亦批評中國科興生物(SinoVac)和國藥控股(SinoPharma)疫苗欠缺研究數據及透明度,可能具潛在風險,甚至有引發病毒變異之隱憂。目前中國採取疫苗外交政策,對巴爾幹國家、波灣國家及非洲等國供應疫苗,著實令人擔憂。渠認為以疫苗對抗全球疫情須國際社會共同協調努力,才是有效對抗疫情的方式。    

A:瑞士Swatch集團1月28日公布其2020年營業數據,全年淨銷售額為55.95億瑞士法郎,按固定匯率計算較上年減少28.7%,按實際匯率較上年減少32.1%。營業利潤為5,200萬瑞士法郎,占本年淨銷售額之0.9%,上年營業利潤為10.23億瑞士法郎,占上年淨銷售額之12.4%。淨虧損為5,300萬瑞士法郎,上年淨利潤為7.48億瑞士法郎。   2020年Swatch集團全球共關閉384家門市,香港門市數量於2020年期間由92家減少為38家。全球新增門市為55家,網路銷售成長70%。由於全球門市減少等因素,2020年底員工人數約為32,400人,較上年減少10.2%。     資料來源:Swatch集團新聞稿 日期:2021年1月28日

A:瑞士電信(Swisscom) 2月4日公布其2020年統計數據,營業額約為111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減少3.1%。折舊、攤銷前營業利潤(EBITDA)為43.8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加0.6%。淨利潤為15.3億法郎,較上年減少8.4%。該年經營之最大挑戰為新冠病毒疫情之限制措施導致國際漫遊大幅減少。   該集團為減少開銷2020年於瑞士減少580個職位,目前瑞士有16,048個職位,較上年同期減少3.5%。義大利子公司Fastweb則增加近250個職位。截至2020年12月底,集團有19062個員工,較上年減少255個,降幅為1.3%。   該集團預估2021年營業額約為111億瑞士法郎,EBITDA目標為43億瑞士法郎。如果達標將發22瑞士法郎之股息。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2021年2月4日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出口商協會(TIM)會長Ismail Gulle表示,土耳其規劃設立海外物流中心,尤其是在美國,以加速國內出口商的市場進入及提升對外出口量。   土耳其及美國目標將雙邊貿易量增加至1千億美元,G會長表示在美國設立物流中心對於快速達成該目標至關重要。   儘管全球需求因疫情萎縮,土耳其去(2020)年對美國出口較2019年成長13.5%至101億美元,為土耳其第3大出口市場,其中地毯業對美出口增加40.2%至9.32億美元,另鋼鐵出口增加59%至4.31億美元、珠寶出口增加54.5%至4.85億美元、成衣出口增加22.6%至7.94億美元。   TIM指出,美國係對土耳其出口商最重要的5個市場之一,在全球貿易前1千大出口產品中,土耳其有192項產品在美國市場具重大潛力。疫情後土耳其對美國之出口預期將進一步增加,設立物流中心將有助於向1千億美元貿易額之目標邁進,該中心並將針對紡織、家具及地毯業量身打造。   土耳其貿易部於去年10月宣布推動設立海外物流中心,G會長表示西非及北美在主要考量的地點中脫穎而出,渠表示海外物流中心將成為出口商的區域基地,有助於降低市場進入成本及加速進入新市場;在決定設立地點時,TIM將考量出口商對該地區實體出口及電子化出口(e-export)的機會。

A:根據大利媒體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本(110)年2月4日報導,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於近日公布義大利國內資安調查報告,2020年發生的網路資安事件較2019年上升40%,義大利企業對網路資安的相關投資成長4%,資安相關產業也達到13.7億歐元。 依該報告數據,僅2020第一季就累積850例駭客攻擊,其中7起攻擊中就有1起是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米蘭理工大學網路安全暨資料保護中心主任Alessandro Piva指出,2020年的資訊攻擊事件數量史無前例,主要係企業為因應疫情而採取大量遠距離辦公所致,預計未來企業將增加對雲端安全及保護的支出。本年的資安相關重點大致會環繞在遠距上班、AI防衛機制、數位身分證等環節,同時也將面臨在家上班、生產智慧化等環境因素所帶來的新型態挑戰。 米蘭理工大學專家另表示,目前義大利企業在資安保護方面仍不成熟,在所有攻擊中,僅41%的事件有資安部門主管負責,而有38%未獲陳報至主管部門。至於資料保護則是義大利企業表現較好的面向,因為須遵循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有專責資料安全的人員。 此外,報告顯示,2019年義大利資安相關產業市場產值僅佔GDP的0.07%,較主要發達國家少了4到5倍,義國內監管法規也待加強。專家指出,中小企業將是需要受到保護的重點,中小企業中有將近59%在辦公時使用個人電腦及網路,受到攻擊數量提升5成,大幅提升資安風險,且受到經濟環境欠佳影響,中小企業主必須縮減相關支出,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主沒有編列資安預算,而更有四分之一的企業主對資安議題不感興趣。

A:西班牙Europa Press及Expansión日報報導,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最新公布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僅8,590億美元,大幅衰退42% (2019年為1兆5,000億美元)。 就地區分析,歐盟FDI跌幅最大,約衰退70%,計1,100億美元;在27個歐盟會員國中,有17個國家FDI呈現下滑,瑞典與西班牙則大幅成長。2020年西班牙FDI成長52%,這是由於數筆大規模收購案,其中包括美國私募股權公司Cinven、KKR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及普羅維登斯私募企業集團(Providence)以28億美元共同收購西班牙Masmovil電信公司86%之股權。 UNCTAD投資部門主管James Zhan表示,2021年FDI之復甦情況將取決於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情況、新一波感染潮、各國政府應對危機採取之措施等因素;預計FDI可能將呈現U型復甦,復甦速度較為緩慢,2021年全球FDI仍將下滑5%至10%,至少要到2022年才可望回復至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之水準。

A:根據瑞士Swiss Cheese Marketing AG發布之統計資料,在2020年瑞士的乳酪產品出口成長,共計出口7萬7,124噸,金額約為6億9,380萬瑞郎,平均每公斤價格從8.97瑞郎成長至9.19瑞郎,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則增加1,246噸(+1.6%);主要出口國家為德國、法國及義大利;同時瑞士進口乳酪產品亦增加7,529噸(+11.7%),共計進口7萬1,664噸,金額約為4億5,250萬瑞郎,平均每公斤價格從6.78瑞郎減少為6.31瑞郎。   資料來源: 瑞士Swiss Cheese Marketing AG 日期: 2021年2月5日  

A:依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最新發布之瑞士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瑞士民眾對總體經濟發展和失業率的信心持續低迷,主要因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影響。瑞士消費者的信心指數從2020年10月份的-13點降至本(2021)年1月份的-15點,遠低於長期平均的信心指數(-5點)。 在接受調查的受訪者意見中,對於總體經濟發展的預期與2020年10月份(-14點)相比較在本年1月份則持續下跌,指數降至-19點。對於就業市場的期望也持續下跌。受訪者對於擁有工作職位保障的信心也下滑,但下降幅度較尚不明顯。另外受訪者對於財務預期狀況分類的指數略為上漲至-12點,在個人財務預期狀況未來數月與前幾季相比,也降低為-7點。 對於是否進行大型採購分類的調查,受訪者則是保持否定的態度,指數為-20點。主要原因仍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現狀的影響,造成受訪者對經濟發展衰退的預期及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日期: 2021年2月5日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20008號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今(2021)年1月26日新聞,經濟部長Altmaier將金額高達1,175萬歐元之資助決定交予《Agri-Gaia農業AI生態系統》平台項目的大型財團,期盼協助農業經濟數位化,並進行人工智慧之具體應用。Agri-Gaia是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第二輪AI創新競賽的獲勝者之一。A部長亦期待Agri-Gaia成為農業領域的重要起點,建立兼具競爭力及技術主權性的資料經濟。   由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主導的Agri-Gaia聯盟,旨在以歐洲雲項目GAIA-X為基礎,創建中小型農業暨食品經濟AI生態系統。GAIA-X基礎可滿足行業在數據主權、分散、多雲端、邊緣支持及服務提供方面的要求,將為農業AI技術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例如,人工智慧工具可用於生產更精確的農業機械,從而實現更有效、可永續發展的土壤管理。這將令農民受益、保護環境,並增強德國農業技術製造商的競爭力,後者之出口比重超過70%。   Agri-Gaia平台希望為農民、農業技術製造商、服務提供商及食品業之間提供空間,俾利進行必要之跨製造商合作。該平台旨在促進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以及提供最現代的AI方法,以開發進一步數據資料服務。農民應從中直接受益,例如,有機會利用自己的數據創造商機,但又不會失去對這些數據的主權。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機器人控計畫》兼Agri-Gaia項目協調者Prof. Dr. Joachim Hertzberg表示,數位化農業需要AI技術來處理數據資料,並透過農業價值鏈網路聯結,確保產品品質持續提升。Agri-Gaia可以同時做到上述兩者。   德國農業技術谷論壇(Agrotech Valley Forum)第一主席Dr. Josef Horstmann也表示,諸如德國西北部農業技術谷之類的農業經濟區,因得益於產經與學界的成功互動,成為數位轉型具國際影響力的一員,不是專屬製造商的解決分案,此即Agri-Gaia所彰顯的意義。   新近啟動的項目正積極尋求農業人工智慧應用實踐者的參與合作。現已有九個研究項目尋求與項目企業取得聯繫。此外,經由DFKI主導之聯盟,已有20家以上公司願意合作參與Agri-Gaia計畫項目。   Agri-Gaia財團聯盟合作夥伴 DFKI(聯盟負責人)、AgBrain GmbH、Agrotech Valley Forum e.V.(農業技術谷論壇),Amazonen-Werke H. Dreyer GmbH&Co.KG、Robert Bosch GmbH、CLAAS E-Systems GmbH、Hochshule Osnabrück(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技大學)、Josef Kotte Landtechnik GmbH、Maschinenfabrik Bernard Krone GmbH&Co. KG、LMIS AG、Universität Osnabrück(奧斯納布呂克大學)、Wernsing Feinkost GmbH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20014號   瑞典服飾連鎖店H&M計劃在德國裁員800人。該公司發言人表示,這相當於德國員工的5%。H&M正試圖透過志願者計畫來實現裁員,以避免因營運問題解僱員工。該公司表示,倘該計畫之志願者人數不足,將納入其它社會因素選項做為決定遣散之考量。   根據“Business Insider“經濟雜誌報導,H&M管理層為志願者計畫制定之建議中,以休育兒假的員工為主,即年輕母親。該公司以營業額太少之分店員工做為首批裁員對象,特別是那些無法或不願意在晚上或週末等營業高峰時段進行輪班的員工,這也令年輕父母成為事件焦點。   Verdi工會對H&M的計畫提出批評。企業的平等原則意即婦女平等參與H&M的重組過程,該工會負責零售貿易行業部門的Quinto表示,企業有責任協助職業母親以有利於家庭的方式工作,而不是利用她們雙重負擔的弱點,這恐令其生活堪慮。   新冠危機也令這家時尚巨頭嚴重受創。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H&M集團在全球的銷售淨額下降18%,約1,870億瑞典克朗(約合183億歐元)。該集團在10月份已經宣佈,將精簡其分店。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20015號   儘管受到嚴格的新冠限制,12月零售業額呈歷史性下降,但2020年德國的零售商表現不凡,仍以創紀錄的銷售額增長。不過並不是人人皆能受益,不同行業間也情況各異。如網路貿易及食品零售蓬勃發展,傢俱暨家居DIY市場生意興隆之際,紡織品貿易則深陷危機。短期內,無論是相關產業協會HDE,還是經濟學家,皆對陷入困境的零售商不抱任何改善希望,爰目前對許多商家施行的嚴格新冠限制尚不知何時才能中止。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2020年德國零售總額按價格上漲調整後,實際增長3.9%;倘按名目價值計算,則比前一年增長5.1%。在網路暨郵購業務方面,營收實際增長24.1%,但紡織品及鞋類貿易則衰減23.4%。   根據德國零售業總會HDE資料,2020年德國零售總額達5,774億歐元(前一年:5,462億歐元)。網路零售額增長約21%,金額達715億歐元,實體店零售額增長近4%,金額達5,059億歐元。但時裝銷售則損失近四分之一。   VP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Thomas Gitzel表示,雖然實體店零售遭逢損失,但網路零售正持續刷新記錄,新冠大流行加速結構變革。對位於市中心的商店而言,如果沒有採行實體店及網路零售之混合商業模式,未來將很難生存。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旗下基金部門DWS的首席歐洲經濟學家Martin Moryson也表示,網路商務是新冠大流行的贏家。此一趨勢將不會很快逆轉,即便在大流行疫情之後,實體零售店銷售情勢仍然艱難。   2020年年底,由於重新採取嚴格新冠病毒限制,公眾生活再次受到限制,對該行業至關重要的聖誕銷售也部分取消,德國整體零售業銷售額大幅下降,12月實際及名目銷售額較11月分別下降9.6%及9.3%,為1994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減幅。   然而,與2019年12月相較,2020年12月整體零售業不降反升,實際及名目銷售額分別增長1.5%及2.6%。不過與10月(+8.9%)及11月(+5.0%)前兩月相比,成長速度放緩。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經濟學家Ralph Solveen表示,由於封鎖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預計目前不會出現更好的數據表現。與2020年12月份不同的是,2021年1月份商店全月關閉,經季節性調整的銷售額可能再次下降,2月份(可能還有3月份)也未出現明顯的復甦。   德國零售業總會HDE也對零售業未來發展抱持懷疑,爰第二次限制封鎖打擊消費者信心,只有消費者認為經濟形勢及自身收入狀況會持續改善時,才能預期消費動機會伴隨新冠解封而來。HDE理事長StefanGenth警告,如果德國政府不若之前就實際現況提供零售業援助,那麼許多零售商將因新冠危機而陷入破產。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