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大陸統計局2021年1月31日 本(2021)年1月份,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3% ,比去年12月回落0.6%,連續11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但步伐有所放緩。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2.1%和51.4% ,比去年12月回落0.6和1.3%,但均高於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9.4% ,比去年12月回升0.6%,仍低於臨界點。 從分類指數看,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於臨界點。 (一)生產指數為53.5%,比去年12月回落0.7%,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生產擴張力度弱於12月。 (二)新訂單指數為52.3%,比去年12月回落1.3%,繼續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增加有所放緩。 (三)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9%,比去年12月回升0.4%,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縮小。 (四)從業人員指數為48.4%,比去年12月下降1.2%,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有所下降。 (五)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8.8%,比去年12月下降1.1%,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較去年12月放慢。 新訂單指數為48.7%,比去年12月下降3.2%,表明非製造業市場需求減弱。分行業看,建築業新訂單指數為51.2%,比去年12月回落4.6%;服務業新訂單指數為48.3%,比12月下降2.9%。 投入品價格指數為54.5%,比去年12月上升0.2%,表明非製造業企業用於經營活動的投入品價格總體繼續上漲。分行業看,建築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60%,比去年12月回落1.2%;服務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53.5%,比去年12月上升0.4%。 銷售價格指數為51.4%,雖比去年12月回落0.9%,但仍高於臨界點,表明非製造業銷售價格總體漲幅有所縮小。分行業看,建築業銷售價格指數為52.9%,比去年12月回落1.1%;服務業銷售價格指數為51.1%,比12月回落0.9%。 三、中國大陸綜合PMI產出指數運行情況 本年1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8%,比去年12月回落2.3%,表明近期陸企生產經營活動總體保持擴張,但擴張力度有所減弱。

A:一、紐國藥品暨醫療器材安全管理局(MedSafe) 2月3日同意核發Pfizer及BioNTech疫苗之臨時上市許可,該疫苗成為首筆獲准在紐國上市之疫苗,該局同時要求輝瑞藥廠後續應提供臨床試驗、全球施打出現不良反應等更新資訊。 二、紐國政府共採購150萬劑Pfizer及BioNTech疫苗,首批45萬劑疫苗預計可在3月底前空運抵紐。 三、另MedSafe表示雖簡化審核疫苗上市流程,但依舊維持高標準要求,以確保疫苗安全與有效,其他藥苗亦將採用相同高標準要求。 四、紐國衛生部表示紐國已採購Pfizer及BioNTech、Janssen、Novavax及AstraZeneca 4種疫苗(足夠施打全國5百萬人口3次),倘有出現某種疫苗延誤送達情形,仍有其他疫苗可用。 五、紐衛生部指出,施打疫苗期程需視Medsafe核發上市許可,以及疫苗抵達日期而定,且疫苗將分批交貨,爰將以在機場邊境,以及隔離設施工作人員為優先施打對象,一般民眾預計自下半年起進行接種,政府鼓勵民眾免費接種疫苗,惟不強制接種。

A:標題:巴拉圭2021年初通過審議新增500萬美元運用第60/90號法令投資案 日期:2021.02.0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工商部次長Luis Ramiro辦公室新聞稿,巴拉圭投資審議委員會決議通過6家公司投資案,總投資金額500萬美元,依投資資金占比,國內資金占81%,外國資金占19%,並直接創造41個就業機會,該等公司包括:Unitex S.A.、Agrícola Alianza S.A.、Dotto Altevir Jose、Felber ForestalL S.A.、X Plast S.A.及Poll Par等,均可運用第60/90號投資法所提供之優惠獎勵措施,包括可免稅進口巴國未生產製造之原物料及機械設備。 (二)巴拉圭工商部強調,前述6家公司中,4家為工業領域,其中Poll Par為擴大於巴國投資生產家禽產品及香腸,並將直接創造13個就業機會;Unitex S.A.則將投入穀物加工設備現代化,主要在奇亞籽及芝麻;X Plast公司為100%巴西資金來源,將於巴拉圭生產製造玩具;Felber公司則投入鋸木、立柱及擺錘之擴大生產,資金源自德國。 (三)另外2家公司獲得審議通過之部門別為農牧業;其中Agrícola Alianza S.A.將擴大其穀物倉儲能力,直接創造10個就業機會;Dotto公司則將投入穀物之加工及倉儲,主要在黃豆及玉米;兩家公司均為100%巴拉圭資金。

A:一、查澳洲各州及領地資源豐富,刻正積極投資開發氫能示範計畫並興建基礎建設,108至109年間南澳、塔斯馬尼亞州及西澳等州政府皆宣布氫能發展基金及行動計畫,謹臚陳如下: (一)西澳大廠亞洲再生能源樞紐(Asian Renewable Energy Hub)投資51億澳元於西澳北部Pilbara地區,設置26GW風力與太陽能電廠,除供應當地用電外並投入氫能製造,將成為主要出口氫能廠商之一,預計2028年開始出口。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夥伴(CIP)與澳洲氫能再生公司(HRA)發表共同聲明,將於西澳中西部Murchison地區進行氫能再生計畫,裝置容量為5000MW,並以風力與太陽能複合供電,為澳洲出口再生能源大型計畫之一。 (二)塔斯馬尼亞州穩定可靠之水力發電為發展氫能產業奠定良好基礎,澳洲能源大廠Origin與礦業巨擘FMG相繼在塔州開發氫能廠。其中O公司投入320萬澳元進行可行性研究,預計於110年12月完成,裝置容量為500MW,每年生產42萬噸綠氨(green ammonia)以供出口。F集團則規劃建造裝置容量250MW,每年生產25萬噸綠氨供應國內外市場。澳洲天然氣廠Woodside則與Countrywide再生能源公司共同推出H2TAS計畫,本計畫同時入選為澳洲再生能源局(ARENA) 管理之7,000萬澳元「再生氫能建置募資」(Renewable Hydrogen Deployment Funding Round)七大計畫之一,裝置容量為10MW,每日生產4.5噸氫能以供應運輸業使用。 (三)澳商氫能事業(Hydrogen Utility,H2U)於南澳斥資2億4千萬澳元發展「Eyre半島門戶氫能計畫」,由日本三菱重工業集團(MHI)提供技術,未來將100%使用再生能源供應氨氣儲能設備運轉,南澳政府擴大投資升級港口設備,致力成為國家氫能出口樞紐。 二、另109年11月24日澳洲辦事處(AO)與台灣氫能產業發展聯盟合辦「臺澳氫能線上研討會」,會中邀請我氫能產業發展聯盟、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澳洲貿易投資委員會(Austrade)、澳洲天然氣廠Woodside及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y等產官學研界代表,分享氫能政策、投資機會、發展潛力及國際合作現況。其中W公司與韓國天然氣公司(KOGAS)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研究氫能生產、儲存、運輸至配電之產業鏈可行合作領域,並與KOGAS及韓國現代汽車領軍之其他韓企組成HyNet,合作建置100個加氫站。    

A:一、有關澳洲供電情形,澳洲能源市場營運局(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AEMO)於109年7月公布「2020整合系統計畫」(2020 Integrated System Plan,ISP),確定全國電力市場(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NEM)之發展機會及輸電投資,以確保未來20年電網之可靠性及安全性。 (一)NEM為全澳最大互聯電力網絡系統,供應全澳80%以上之電力(西澳及北領地除外),主要協助澳洲東部與南部發電業者與電力零售業間電力交換,再將電力轉售企業和家戶使用,大部分電力生產、購買、配送至現貨價格(Spot Price)均依實際供需決定。 (二)全國能源會議(COAG)下設能源委員會(COAG Energy Council)為NEM政策及決策機構,澳洲能源市場委員會(AEMC)協助制訂電力市場運作之規則,另澳洲能源市場營運局(AEMO)則負責澳洲電力及瓦斯市場之運作。 二、澳洲電力收購制度(Feed-In Tarrif) (一)澳洲基於聯邦與地方分權,係由各州及領地訂定價格為參考,主要由電力零售商自行制定,澳洲太陽能回購價格平均每度(kWh)約8澳分,約等於一般零售電價1/3,且裝設太陽能板尚可享受補助。 (二)澳洲太陽能收購電價分為淨收購電價(Net feed in tariff)及總收購電價(Gross feed in tariff)兩類,淨收購電價為指太陽能生產者將使用剩餘之能量回饋至電網所獲之報酬,為目前普遍方式,總收購電價則指依據太陽能生產者生產之總電量給予相對報酬,屬較早期之作法,目前已多為前者取代。 (三)澳洲為聯邦制,區分為6州及2領地,以下依各州或領地之人口量排名,略述各地方之收購電價: 1、新南威爾斯州(人口816萬人/面積80萬平方公里),亦為電力零售商最密集地區,該州政府訂定太陽能回收最低價格為每度6.0-7.3澳分,電力零售商訂定情形不一,如AGL、Energy Australia、Powerdirect每度9.5澳分、Click Energy每度10澳分、Origin Energy每度7澳分及Red Energy每度8.5澳分。 2、維多利亞州(人口669萬人/面積23萬平方公里),該州政府訂有最低回收價格為每度10.2澳分,該州AGL、Energy Australia、Click Energy、Origin10.2及 Powerdirect皆訂為每度10.2澳分。 3、昆士蘭州(人口517萬人/面積185萬平方公里)州政府訂定太陽能回收最低價格為每度7.861澳分,由電力零售商依需求自行決定,如AGL、Click Energy、Powerdirect每度8澳分、Energy Australia每度8.5澳分及Origin每度6澳分收購剩餘太陽能。 4、西澳州(人口266萬人/面積264萬平方公里)州政府規定尖峰時間為每度10澳分,離峰時間每度3澳分,太陽能回收電價Synergy Energy與Horizon Power電力公司價格固定為7.1澳分。 5、南澳州(人口177萬人/面積104萬平方公里)州政府未規定最低回購電價,由電力零售商自行制定,如:AGL、Powerdirect每度12.4澳分、Lumo Energy每度11.5澳分、Origin Energy每度8澳分、Click Energy 每度10.0澳分。 6、塔斯馬尼亞州(人口54萬人/面積9萬平方公里)政府規定2020-2021年最低回購價格每度8.471澳分,1st Energy、Energy Locals及Aurora Energy回購電價每度8.5澳分。 7、澳洲首都特區(人口43萬人/面積0.2萬平方公里)政府並未設定太陽能回購價格,係由電力零售商自行訂定,如ActewAGL每度8.0澳分、Origin每度7.0澳分、Energy Locals與Energy Australia每度9.5澳分、Red Energy每度9.4澳分。 8、北領地(人口24萬人/面積142萬平方公里)政府設定之回購電價每度8.3澳分,該領地電力供應商Jacana Energy每度8.3澳分,Rimfire Energy每度23.7澳分。 三、澳洲減排政策目標為於2030年碳排量較2005年排放量減少26%-28%,並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澳洲聯邦政府將以19億澳元預算推動發展低碳排放技術,主要分別投入16億進行技術開發、7,000萬澳元發展氫能中心與供應鏈研究合作及7,400萬澳元建置電動車加油設施等,且著重發展「低碳排放技術聲明」提出之5項優先技術,包含乾淨氫能(生產氫能成本逐漸壓低至每公斤2澳元以下)、長效儲能、低碳材料、碳捕捉及儲存(CSS)及土壤碳截存。

A:新聞來源 : The Korea Herald (2021年02月05日) 一、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本年2月4日宣布將把其位於韓國2條裝配線產能降至一半,估計將減產10,000輛汽車。減產車輛包括雪佛蘭、凱迪拉克等多種車款。此外,大眾、福特、豐田和日產等大廠也已決定今年減產。 二、隨著電動車與汽車數位化之發展,每輛汽車至少需要200-300車用晶片,包括傳感器,驅動IC和嵌入式微處理單元,以構建導航和信息娛樂系統,以及可調整頭燈以及其他通信和便捷系統。 三、車用晶片短缺之原因係Covid-19爆發,致家用ICT產品需求激增, 半導體廠將產能移轉生產ICT產品,而汽車需求復甦程度高過預期,致車用晶片供不應求。 四、據KPMG調查,車用晶片市場將以每年6%至7%的速度成長,達到1,500億至2,000億美元。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目前維持車廠正常運轉,並密切關注車用晶片短缺問題。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2月5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財務省通關統計,2020年1-12月鮪類進口情形,冷凍類18萬3,110噸(較2019年增1%)計1503億9,000日圓(減14%);加工品類4萬4,556噸(增1%)計265億6,200萬日圓(減2%)。數量與2019年相近。 進口冷凍大目鮪去鰓去內臟(GG)計6萬23噸(增15%),經4年後重回到6萬噸水準,受武漢肺炎世界疫情擴大,被限制卸魚的國外漁船至日本入港的數量增加,除5月與12月外,每個月的進口量均較去年增加。日本政府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後,家庭內的鮪魚消費量增加,原本滿庫情形的冷凍倉庫逐漸空出空間,讓冷凍運搬船上的漁獲得以卸魚並入庫。 依產地別來看,搬入數量最多者為台灣3萬3,271噸(增16%),其次中國在下半年也有增加,計1萬3,038噸(增16%)。量販店所販賣大目鮪價格較優惠,將會持續有需求。 台灣產冷凍大目鮪CIF單價經8個月重回到每公斤600日圓的水準,11月達659日圓,但受疫情影響市場價格未再上漲,原本忘年會等年終活動陸續中止,讓消費需求停滯,12月價格下跌為每公斤638日圓。此外,冷凍大西洋黑鮪為每公斤1,692日圓(減23%),冷凍黑鮪切片為每公斤2,162日圓(減11%),冷凍南方黑鮪每公斤1,070日圓(減21%),單價高含油脂的脂物價格急速下跌。 生鮮.冷藏類的搬入量自2000年以來為最少,計8,527噸(較2019年減27%),金額117億6,500萬日圓(減32%)。生鮮大目鮪2019年2,849噸、2020年2,314噸,數量減少,大部分為印尼進口,其他產地幾乎消失。生鮮黃鰭鮪的數量大幅減少,2019年3,006噸,2020年1,883噸,減少37%。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委員會於1日29日召開的第4次協調會議,電力暨能源部正在實施29個太陽能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為1,030兆瓦,計劃在2021年年中發電。聯邦電力暨能源部長(MoEE)U Win Khaing作為主席、聯邦農業、畜牧及灌溉部長(MoALI)Aung Thu博士作為副主席、聯邦自然資源暨環保部長Ohn Win、聯邦運輸及通信部長Thant Sin Maung、司法部長Tun Tun Oo以及委員會成員出席了會議。 在會議上,聯盟電力暨能源部長Win Khaing表示,該委員會自2019年2月成立以來已組織了3次會議,並可能致力於改善緬甸的能源組合中的可再生能源,於2019年6月27日在馬奎省Minbu鎮開設了緬甸第一座容量為4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以及2019年12月19日,國務資政在Manaungkyun建造了一座0.5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在完成正在進行的太陽能項目後,緬甸發電的能源組合將有40%來自水力發電,14%來自太陽能,3%來自國內天然氣,11%來自液化天然氣,1%來自其他來源。當裝機容量達到8,118兆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將佔54%,清潔燃料發電將佔45%。 緬甸已經達到了國際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要求,並超出了東協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預期。緬甸的電氣化率已達到58%以上,可再生能源將為該國75%的電力覆蓋率作出重大貢獻。此外,在仰光及曼德勒地省電力供應的目標是今年將達到75%。緬甸已承諾在去年12月12日舉行的氣候野心峰會上作為COP 26氣候變化會議的初步活動而定,該會議將於今年年底在英國開發多達39%的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比。根據旨在減少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貢獻計劃,緬甸正在努力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從目前的2.97億噸減少到2030年的1.44億噸。聯邦部長 Win Khaing也談到了農村發展局在偏遠及農村地區建立太陽能微型電網及太陽能家庭系統的工作,這將提高緬甸5%的電氣化率。MoEE將與MoALI合作實施浮動太陽能項目(floating solar project),並與計劃、財政及工業部(MoPFI)合作建設太陽能發電廠。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工商總會(UMFCCI)副主席Maung Maung Lay 表示,目前還不確定當前實施的緊急狀態將如何影響經濟,投資者將不得不等待,看未來幾天形勢將如何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確定地預測任何事情。然而,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可能會出現經濟制裁。目前,我國的聲譽已被玷污,國外正在發生抗議活動。我們必須等待,看看會發生什麼。副主席續稱,只有當緬甸的政治局勢穩定時,外國投資才會到來。投資者只有在有把握獲得回報時才會來。投資者只有在確信會獲得回報的情況下才會來。如果政局不穩定,就很難投資。他警告稱,緬甸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確保現有的承諾不會被取消。根據目前的政治形勢,我們不能考慮吸引新的投資。事實上,現有的投資者可能會決定撤出緬甸。外國投資者的擔憂已經在加劇。 Fitch Solutions在2月1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國家緊急狀態將產生重大的政治影響。首先,這是近年來民主進程進展的重大倒退,將嚴重影響緬甸的決策、社會穩定以及國際上對緬甸的看法。從國內政策的角度來看,局勢非常不穩定,但我們預計軍方會加大鎮壓力度,導致政治動盪及不確定性加劇。從國際角度看,國家緊急狀態可能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從而可能導致對緬甸的製裁。 美國已經發布了潛在製裁的警告。白宮發言人Jen Psak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反對任何企圖改變最近選舉結果或阻礙緬甸民主過渡的行為,如果這些步驟不被逆轉,美國將對責任人採取行動。美國重申了對緬甸民主制度的支持,並敦促軍方遵守民主規範及法治,釋放包括翁山蘇姬在內的被拘留者。 Fitch Solutions表示,儘管如此,由於亞洲佔緬甸出口總額的60%以上,加上中國及泰國加起來已經佔緬甸出口總額的一半左右,該地區的需求仍可能有助於減輕西方國家單方面製裁的負面影響。該研究公司已將其2020-21財年及2021-22財年的GDP成長預測從之前的5.6%及6%修訂為2%。緬甸的成長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及外人直接投資(FDI)的管道,如果實施制裁,如果外國實體在政治風險上升的情況下決定停止投資,這些項目可能會被推遲或完全取消。

A:一、據菲國媒體報導,菲貿工部投資署(BOI)於本年2月3日發布聲明指出,BOI訂定之本年招商目標金額為1.25兆披索(約260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並以基礎建設為優先項目。倘順利達成,將超越前(2019)年之1.14兆披索,創下菲國史上最高招商金額。 二、菲貿工部部長Ramon Lopez表示: (一)去(2020)年BOI核准投資金額計1.02兆披索,較前年之1.14兆披索減少10%,主因COVID-19疫情期間投資人普遍採取觀望態度並暫緩投資計畫所致。去年共核准311件投資案,創造55,124 個工作機會,其中以國內投資為大宗,占95.3%。 (二)在產業別方面,去年電力項目貢獻1,922億披索,運輸及倉儲1,616億披索,房地產325億披索,供水及污水處理270億披索。 (三)投資主要流向呂宋島中部,其中Bulacan國際機場項目即占去年投資總額一半以上。其次為Calabarzon地區(包括佳美地省、內湖省、八打雁省、里扎爾省及奎松省)、馬尼拉都會區(NCR),以及民答納峨島北部。 (四)預期本年基礎設施項目如公路、港口、電信、供水及電力方面之投資均將持續增加。BOI身為投資奬勵措施之管理機構,將對該等項目進行嚴格評估,並與其他政府機構進行協調,以排除阻礙投資之障礙,尤其是戰略及關鍵項目。

A:緬甸時報報導,在車輛被禁止通過撣邦木姐附近的Asia World收費站後,中緬邊境貿易陷入停滯。然而,儘管最近的政治局勢使緬幣貶值,但在苗瓦迪邊境貿易站與泰國的貿易基本上未受影響。2月1日,木姐邊境商人對道路封閉表示擔憂,因為道路封閉阻礙了中緬的貿易。一位來自木姐商人表示,我們失去了聯繫。車輛不再被允許行駛105英里到木姐。Asia World收費站及Pan Kham大橋的車輛進出被封鎖了。我們必須通過收費站才能到達邊境。Sai Myint Bo西瓜批發中心的一名商人表示,目前禁止所有車輛包括摩托車通過該站。由於不允許從緬甸來的車輛進入,邊境貿易已經停止。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即使限制只持續一天,因為我們處理的是易腐品。 然而,苗瓦迪邊境貿易站的生意照常進行,為緬泰的進出口貿易提供了便利。Klohtoo Wah有限公司董事Aung Myint Oo表示,一般來說,這裡的交易照常進行。我們正在裝貨準備運往泰國。但我們聽說一些卡車在得知政治局勢後掉頭返回。泰國仍然允許緬甸卡車入境,但由於緬甸持續的政治局勢,貨幣在邊境貿易站貶值。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銀行業協會表示,緬甸所有銀行將於2月2日恢復營業。該聲明是在該協會的成員銀行於2月1日宣布統一關閉後發表的。該協會主席與其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後,該服務暫停。他們將與電信中斷及銀行系統無法使用—由政治動盪引起—有關的問題作為關閉的原因。記者在2月1日觀察到,,包括伊洛瓦底銀行、緬甸Pioneer銀行、Tun Foundation銀行及仰光San Chuang鎮KBZ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已經關閉。除了KBZ銀行帳戶,其他ATM也被關閉了。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貿易統計顯示,在2020-21財年,緬甸的貿易逆差已大幅縮減至2.37385億美元,而2019-20財年同期的貿易逆差僅為6.98157億美元。本財年10月1日至1月22日期間,緬甸的對外貿易從去年同期的120億美元急劇下降到97億美元。本財年出口估計為47億美元,進口估計為47.68億美元。與2019-20財年相比,出口下降逾10億美元,而進口下降14.7億美元。 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導致緬甸出口大幅下滑。此外,緬甸也無法進行玉石交易。緬甸貿易促進組織的統計顯示,出口收入因此大幅下降。受新冠病毒影響,海上貿易及邊境貿易均出現下降。鄰國加強了邊境安全,限制了貿易時間,以遏制病毒的傳播。疫情引發的集裝箱短缺將緬甸的貨運價格增加了近兩倍,導致貿易延誤。根據中央統計機構公佈的統計,緬甸2019-20財年的貿易逆差為13億美元、2018-19財年為11.4億美元、上一個小預算期間(2018年4月至9月)為13億美元、2017-2018財年為39億美元。根據2020-21財年國家規劃法,緬甸計劃實現出口160億美元及進口180億美元的目標。 此外,緬甸還採取了一系列貿易自由化及開放政策發展的措施,以促進更可行的貿易環境。私營業在緬甸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系(market-oriented economic system)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商務部強調自由及公平的貿易、確保產品安全、高質量的商品及服務。

A:一、根據菲國媒體報導,菲律賓透過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取得機制(COVAX),預計於本(2021)年第1季取得560萬劑COVID-19疫苗,其中至少有117,000劑美國輝瑞(Pfizer)藥廠疫苗即將於本(2)月下旬抵菲,供馬尼拉都會區收治COVID-19病患之4家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施打,下一批施打對象為全國公私立醫院醫護人員。 二、倘英國AstraZeneca獲得WHO核准列入緊急使用清單(Emergency Use Listing, EUL),菲國或將於2月底或3月初取得該藥廠550萬至920萬劑疫苗。WHO承諾在COVAX機制下提供菲國共4,400萬劑疫苗,以覆蓋菲國20%人口。 三、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部長頃表示: (一)中國外長王毅允諾將捐贈由中國柯興生物(Sinovac Biotech Ltd.)研發之50萬劑COVID-19疫苗予菲國。一旦該疫苗取得菲衛生部食藥署(FDA)之緊急使用授權(EUA),將立即安排運送事宜(註:1月13日提出EUA申請,尚未獲准)。此外,根據在巴西第3階段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柯興疫苗之有效性(efficacy rate)僅達50.38%。 (二)除預計本月下旬透過COVAX機制抵菲之輝瑞117,000劑COVID-19疫苗外,菲國將向COVAX提出增購90萬劑輝瑞疫苗之要求,故總數將達101萬7,000劑(註:該疫苗之有效性達95%)。

A:緬甸時報報導,由於當地人增加對食米的庫存,緬甸食米需求正在增加。貿易商及批發商表示,由於宣布國家緊急狀態而引起的恐慌性購買導致價格上漲。目前食米出口暫停,但向公眾保證,目前緬甸食米並不短缺。緬甸食米及稻穀貿易協會(MRPTA)秘書Aung Myint表示,由於人們焦慮的衝動購買,食米市場現在非常活躍。食米價上漲了,但仍有商店按正常價格出售。我們有足夠的食米儲備。但他預計,未來幾個月的需求將迅速下降。食米可以儲存很長時間。未來幾個月交易將下降因為人們已經儲備食米。緬甸食米及稻穀貿易協會要求貿易商及食米加工商不要抬高價格。我們不能抑制人們的購買行為。有些人買的食米足夠維持一個月,有些人買的食米足夠維持一個星期。受歡迎的Paw Hsan Hmwe食米品牌每袋價格增加5,000緬幣,其他不同質量的食米品牌的價格增加了約2,000緬幣。 與此同時,緬甸也做好了必要準備工作,以確保國內食用油不短缺。緬甸食用油經銷商協會向公眾保證,鑑於目前的政治動盪,將繼續供應食用油。該協會秘書Paing Phyo Thant表示,從1月29日到2月10日,大約有5萬噸食用油將抵達,目前食用油並不短缺。緬甸的大部分食用油是從馬來西亞及印尼進口的。當COVID-19大流行首次爆發時,該協會已使用國家預算購買了1.2萬噸商品。然後將食用油分發給各省邦。然而,2月1日發生的政治動盪確實導致了物價的上漲。在緬甸總統U Win Myint、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執政黨的其他高級官員被軍方拘留後,民眾開始儲備必需品。Paing Phyo Thant秘書續稱,昨天上午人們在大量購買食品。我們已要求公司繼續以調整後的價格出售這些油。我們還重啟油罐並重新儲備,以確保繼續供應。我們無法預測價格是否會繼續上漲,因為這取決於國外市場。如果國外市場價格上漲,那麼國內價格也會上漲。但我們計劃繼續以合理的價格出售油,同時保持對局勢的控制。 其他商品價格也在上漲。在Myittar種植的洋蔥價格每緬斤增加了150緬幣。低級的洋蔥也要貴150到200緬幣。這些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供應減少。Bayintnaung批發中心的負責人Khin Han表示,最近仰光平均每天只接收到25輛菜車。

A:伊洛瓦底電子報報導,世界銀行(WB)表示,緬甸軍方政變威脅到緬甸的發展,因為企業擔心緬甸文官政府領導下的改革及外人直接投資不繼。週二,包括Suzuki汽車公司(註:已澄清並未停工)在內的一些外國公司在政變後停止了運營,以確保員工的安全。世行表示,它嚴重關注這種情況及公民的福祉。它將堅定地致力於緬甸向民主的過渡及其為實現可持續增長及社會包容所做的努力。 2020年12月,國際金融機構預測,緬甸經濟將從該年3月份的COVID-19大流行中開始緩慢復甦。據估計,由於公共投資、製造業復甦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率提高,經濟成長將恢復7%。企業現在說,任何復蘇都處於危險之中,不太可能有更多的投資,而且由於政治不穩定,大企業計劃停止運營。日本媒體週二報導稱,由於擔心近400名員工的安全,Suzuki在緬甸的兩家汽車工廠已停產。仰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國商界領袖告訴《伊洛瓦底》,政變使數十億美元的外國投資面臨風險,許多投資者仍然感到震驚。企業仍在努力決定該怎麼做。 週一,軍方發動了政變,拘留了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並宣布為期一年的國家緊急狀態。軍方為自己的行動辯護稱,他們是被迫對11月8日大選中的選舉舞弊及文官政府未能解決這些問題採取行動的。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黃金交易商表示,2月2日,國內黃金價格飆升至每緬克134.4萬緬幣(0.578盎司,或0.016公斤)。2021年2月2日,國際黃金價格固定在每盎司1,855美元左右,而美元匯率為1,335緬幣。2021年1月6日,國內市場貴純金價格升至每緬克133.6萬緬幣,現在,在一個月內達到峰值。然而,在當地市場上,賣家的數量過於買家。據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YGEA)稱,早些時候,市場上出現了每天50 緬斤(一緬斤等於1.6公斤)的黃金交易。現在,每天大約有5緬斤被交易。 2021年1月,黃金價格介於每緬克最低131.6萬緬幣(1月28日)及最高每緬克133.6萬緬幣(1月6日)之間波動。隨著全球黃金價格不斷上漲,去年國內金價創下新高,在1月17日至2月21日期間達到每緬克100萬緬幣,6月22日至8月5日突破110萬緬幣,8月7日至9月4日,攀升至120萬緬幣,並在2019年9月5日創下130萬緬幣的歷史最高紀錄。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2021年1月第三週發布的通知,商務部延長了中小企業翻新機器(reconditioned machine)的進口許可證,支持建立生產流程,減少資本支出。根據商務部《進出口法》第13條(b)款,自2015年起,商務部已允許進口可用的舊機器。該部根據政策,每年都要發布這一通知,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貨物堆積及環境破壞,提高企業家的生產能力。從進口日起,這些翻新的機器在10年內仍可使用。這些機器應該修理到可以使用的狀態。進口貨物需要外國公司提供10年的保修期。此外,那些進口機械的機器零件及配件應在國內市場上容易地購買。根據通知,還需要6個月有效期的裝運前檢驗證書,以確保這些機器的運行狀況。那些被指定用於商業銷售的機器也不包括在內。 不過,該許可證並不包括家用電器,如冰箱、空調、洗衣機、複印機、打印機、電視、電腦及辦公設備。那些被指定用於商業銷售的機器也不包括在內。該通知自發布日期(2021年1月20日)起60天內生效。這些翻新過的機器只能通過海上貿易進口。

A:紐西蘭外交部長2月5日發表外交政策,其中與外貿政策相關重點如次: 1.       紐國今年主辦APEC 2021,將致力推動區域經濟自疫情復甦,促進環境商品服務便捷化,掌握數位貿易商機,並促進原民貿易。 2.       去年11月紐國簽署RCEP協定,有助紐商出口 3.       上週甫與中國簽署紐中FTA升級協定,有助促進紐中雙邊貿易 4.       續與歐盟、英國進行雙邊FTA談判 5.       推動數位經濟夥伴協定(DEPA),以及氣候變遷、貿易與永續發展協定(ACCTS)

A:緬甸時報報導,在2月1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後,緬甸軍方(Tatmadaw)宣布了新成立政府的主要部長名單,其中包括將在明年領導緬甸經濟的部長。U Win Shein被選為聯邦規劃、財政及工業部長,而U Aung Naing Oo現在是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長。與此同時,U Than Nyein被任命為緬甸中央銀行(C​​BM)新任行長。這3位經濟領袖將繼承一個受到COVID-19影響而削弱的經濟。鑑於目前的政治局勢及來自西方的潛在經濟制裁,他們也可能面臨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進入緬甸的困難。通過吸引能源及工業園區投資,全國民主聯盟(NLD)在2020-21財年的FDI目標為85億美元,而2019-20財年為57億美元。NLD還預測,在能源、工業及農業領域的推動下,本財年的成長將達到6%。 U Win Shein 新任聯邦規劃、財政及工業部長U Win Shein在2011年至2016年U Thein Sein執政期間擔任財政部部長,負責實施貨幣服務、銀行、公共財政管理及稅收方面的改革。2013年,他與巴黎俱樂部(Paris Club)的11個成員國簽署了取消緬甸對外貸款的協議,成功地談判取消了緬甸1988年以前的外債。緬甸工商總會副主席Maung Maung Lay表示,U Win Shein被任命為該領域的知識分子。他以前能很好地管理預算,國內當時的銀行業並不發達,但他很好地調控了貨幣政策。他還制定了一項財政政策來管理國家的稅收系統。U Win Shein還曾於2013年及2014年擔任緬甸投資委員會(MIC)主席,並自2010年起擔任緬甸海軍准將。 U Aung Naing Oo U Aung Naing Oo將擔任投資及對外經濟關係部長。他曾是民盟政府的常務次長。1981年至2000年,他在軍隊服役,之後加入了商務部。2011年,他被任命為投資暨公司管理局副局長。自2014年5月起,他一直擔任MIC的秘書長。他曾擔任經合組織(OECD)投資政策框架更新工作組的聯合主席,該工作組得到了G-20峰會的批准,他還擔任緬甸在東協的高級經濟官員。他在實施緬甸新投資法及緬甸投資規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民盟任期內,他帶頭起草了經濟特區法及緬甸公司法。Maung Maung Lay副主席稱,他善於溝通,受到外國投資者的信任。他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唯一一個能夠做到贏得外國投資者信任的人。此時要獲得外國人的信任是非常困難的。 U Than Nyein 新任緬甸中央銀行(CBM)行長U Than Nyein曾於2007年4月至2013年7月擔任現任職務。已退休的CBM局長Win Thaw表示,在他擔任CBM主席期間,制定了緬甸中央銀行(C​​BM)法及外匯管理法(FEML)。CBM於2013年成為獨立組織。當時,Kyaw Kyaw Min 被任命為行長,U Than Nyein擔任副行長。後來他辭職了。U Than Nyein此前也曾擔任Kanbawza Bank (KBZ)的顧問。KBZ資深顧問Than Lwin表示,這是個好消息,因為他是該領域的技術精湛的人。他英語說得很好。我們對此表示歡迎,因為他多年來一直擔任信任措施CBM行長。在他任職期間,我們採用了固定匯率6-7緬幣兌1美元的浮動匯率。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