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時報報導,孟加拉國正計劃根據一項政府間協議購買10萬噸緬甸食米。稻米貿易商協會秘書Aung Myint表示,我們將在未來幾天協商價格。如果雙方達成協議,這些食米將通過海上通道出口。由於孟加拉國正在尋求一項政府間協議,而不是招標,該協議很可能會達成。在招標的情況下,只有我們贏了,他們才會向我們購買。如果未來幾天談判進展順利,我們可以在2月份開始出口。孟加拉國最後一次從緬甸購買食米是3年前。 從那以後他們還沒有購買。此前,當地貿易商向若開邦政府提交請求,要求恢復孟加拉國與緬甸之間的邊境貿易。為防止新冠肺炎擴散,該貿易已被暫停8個月以上。 緬甸食米通過海上及邊境貿易路線出口到65個國家。目前,馬來西亞已提出從緬甸購買1.5萬噸食米,菲律賓也在就此進行詢問。Aung Myint 秘書稱,由於中國國內的需求,緬甸的食米及碎米的需求量很大。與前一年相比,中國對食米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2020-21財年,從10月1日至12月18日,緬甸從食米及碎米出口中獲得了逾1.9億美元的收入。中國海關總署(GACC)於7月10日向43家緬甸公司發放許可證,允許它們向中國出口食米。然而,緬甸食米聯合會預計,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持續,2021年食米出口量將下降。

A:緬甸時報報導,根據商務部助理秘書Khin Maung Lwin稱,德林達依省政府已向緬甸投資委員會(MIC)提交了一份提案,要求建立一個以漁業重點的經濟區,包括魚品批發市場,冷藏設施以及在緬泰邊境進行貿易的碼頭。正在與Myeik Public Co進行聯邦級的討論,MIC正致力於使該項目路盡快啟動。該項目旨在為緬甸移民工人創造就業機會,並為當地漁業創造更長期的價值。經濟區項目屬於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的權限。於此同時,該部將致力於在緬中邊境啟動河鯰出口。儘管如此,由於新冠肺炎運輸困難,緬甸海產品行業目前使用更昂貴的替代路線出口到中國。由於新冠肺炎,緬甸的漁業產品出口下降,此後才進行擴張。在2019-20財年,該行業的出口僅為8.6億美元,而預測的出口將逾10億美元。目前,政府正努力促進本地漁業的國內消費。在最近的一次視訊會議上,來自德林達依省、仰光省、伊洛瓦底省及曼德勒省的商務部官員討論了促進魚類消費及重組分銷系統的方法,例如使用冷藏車在當地銷售魚、蝦及烏賊(cattlefish)。德林達依省工商會主席Kyaw Kyaw Oo表示,我們已經在德林達依省實施了類似的計劃,現在官員們討論在上緬甸採用這種系統。根據政府的預測,如果各部成功地執行其計劃,當地的魚類消費率將在兩到三年內上升。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房地產開發協會秘書Wunna Soe表示,在2020-21財年,曼德勒市的房地產標準價將下降5%至25%。該協會已將與各部委就房地產評估費率進行了討論,今年我們在一些地區降低了標準價格。曼德勒市的市場價格相對其所在地區分別降低了5%,10%及20%。標準價格每年更新。今年的價格是在2020年10月公佈的。一位來自緬甸國稅局的官員表示,標準價格降低25%左右。稅額根據《聯邦稅法》的規定在財務上予以澄清。稅率在今年高達1億緬幣的未評定收入中為6%,與去年同期的3%相同。曼德勒的工業區及新地區目前需求旺盛,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財務問題,業主希望出售其資產。買家希望藉此機會在後新冠肺炎時代進行投資。然而,內城的房地產市場一直疲軟,幾乎沒有交易。

A:沙烏地Qiddiya投資公司(Qiddiya Investment Co., QIC)執行長Philippe Gas接受CNBC Arabia電視頻道訪問,重要談話內容摘要如下:   Qiddiya投資公司(QIC)正在進行不動產開發計畫,將在Qiddiya區域內建蓋住宅、商業及其他辦公室,盼吸引更多廠商進駐。 QIC將與體育部(Ministry of Sports)合作,建蓋大型體育設備,為利雅德主辦2034年亞運做準備。 第1階段的不動產開發計畫預計在2021年開始實施,目前所有正在動工中的基礎建設未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 包括六旗主題公園(Six Flags park)在內等若干娛樂設備,將從2023年開始啟用。 QIC將持續與當地公司合作,在地化經濟發展。 不動產開發計畫僱用500名員工,其中60%係沙烏地籍,未來將視需要增加僱用人數。   註: Qiddiya娛樂城(Qiddiya entertainment megaproject)係沙烏地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下大型建設計畫,由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主導興建,該建案位於利雅德西南方40公里處,距離利雅德市中心40分車程、距離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King Khalid International Airport)約1小時車程,面積達334平方公里,開發完成後可望打造沙烏地成為娛樂、體育及藝術中心。 Qiddiya投資公司(QIC)由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持有。

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杜拜酋長國商業合規暨消費者保護部門(Commercial Compliance & Consumer Protection, CCCP)數據顯示,2020年接獲消費者投訴件數為5萬9,130件,較2019年的3萬9,113件增加51%。   以投訴內容來看,25.88%係退款爭議、18.57%係協議條款未合規(noncompliance with the terms of agreement)、13.13%係產品損壞(damage or defected products)、9.93%係商業詐欺(commercial fraud)、6.62%係售後服務未合規(noncompliance with after-sales service)、6.39%係額外收取服務或產品費用等,其他投訴內容包括哄抬價格、保證期未合規、拒絕維修、價格與名單不符及超收增值稅等。   以行業別來看,遭投訴部門31.58%係服務業、14%係電子產品(electronics)、電商佔13.71%、傢俱佔8.16%、成衣及飾品7.95%、貨運5.4%、租車5%、汽車4.91%、紡織或個人用品3.7%、裝潢或建築維修2.56%、修車廠2.08%、美容院0.93%等。   以投訴者國籍來看,28%阿聯公民、12%係印度人、11%埃及人、6%沙烏地、5%約旦人。   商業合規暨消費者保護部門(CCCP)執行長Mohammed Ali Rashed Lootah推估,消費者投訴案件增加應與疫情有關,疫情限制退貨條件,並因封鎖等原因減少消費者與廠商溝通機會等,未來將更通暢溝通管道,讓消費者在杜拜酋長國有良好購物體驗。

A:2021年1月11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6萬3,949人,當日新增140人;死亡人數累計6,295人,當日新增4人。   另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公佈,2021年1月3-9日當週,共查獲1萬8,746件違反防疫相關規定案件,其中近6,000件在利雅德、其次係麥加、Qassim、麥地那以及東部省。內政部持續敦促所有民眾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包括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所須測量體溫、避免參加大規模人群聚會(50人為限)等。   註:沙烏地健康部成立Takkad中心及Tetamman診所來因應疫情,(1)Takkad中心提供COVID-19檢測,對象包括出現輕微/無症狀或曾與受感染者接觸者;(2)Tetamman診所則是對出現症狀者(包括發燒、失去味/嗅覺及呼吸困難者)提供治療或醫療建議等,所有民眾可透過健康部建置的Sehaty程式進行預約。

A:依據彭博社本(12)日報導與Fairview Research市研公司 IFI Claims專利服務分析,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去(2020)年核准352,013項專利,較前一年下降近1%,可能因新冠疫情影響作業流程,其中IBM獲9,130項專利,係連續28年位居首位,韓國三星電子6,415項新專利則為第二,其次為佳能、微軟、英特爾、台積電、LG 電子、蘋果、華為及高通。美國企業及機構獲164,379項新專利,占47%,係獲得最多專利的國家,其次為日本(52,429項) 、韓國(22,400項)及中國(18,792項)。 另根據2016-2020年美國專利申請顯示,成長最快的領域係生物模型運算系統、電子煙裝置、新植物品種開發農作技術、機器學習、量子電腦、控制系統(自駕車與輔助駕駛相關)、資訊顯示、資訊傳遞、3D列印技術、及汽車自駕與導航系統等,生物模型運算系統自2016年成長67%,IBM、Google、三星電子、英特爾及微軟係申請最多專利的企業。 總部位於紐約的IBM視雲端運算、AI及量子電腦為科技產業之重點,在量子電腦、機器學習及人工神經網路等獲得許多專利,並將AI整合到其所有業務,該公司最新專利之一係 AI 能理解人類對話的聲調,可運用在客戶服務上,專家亦表示AI未來可能會改變白領與高薪工作。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1-12/ibm-leads-in-quantum-computing-ford-in-driverless-car-patents?sref=1zdda0Kg、https://www.ificlaims.com/news/view/blog-posts/despite-pandemic.htm、https://www.ificlaims.com/rankings-tech-growth-2020.htm

A:出處:NL Times , 2021/01/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可能將現行的新冠肺炎防疫嚴格封鎖措施延長三週 荷蘭新聞台NOS根據來自荷蘭政府內部的消息報導,原定於1月19日結束的全荷新冠防疫情封鎖措施將有可能續延21天。荷蘭政府正忙於召開疫情相關會議,而最終決策將於1月12日(星期二)晚上,由總理Mark Rutte和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於疫情新聞發布會上宣佈。 1月10日(週日)荷蘭總理Mark Rutte於荷蘭海牙的總理的官邸Catshuis召開了疫情會議,與會者包括總理本人、內閣成員、疫情爆發管理團隊(OMT)顧問和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所(RIVM)負責人Jaap van Dissel等。而本週著名的荷蘭重症監護專家Ernst Kuipers和阿姆斯特丹大學附屬教學醫院(UMC)病毒學家Menno de Jong均已呼籲政府延長疫情封鎖期限。 荷蘭現行的疫情封鎖措施是在去年12月12日開始進行內部討論,當時全荷平均單日確診案例為7656例,最後於12月14日宣佈全國實施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並於12月15日起開始生效,原定於1月19日結束。 NOS報導,由於目前荷蘭平均每天新確診案例為7,453例,較去年12月略降,因此,政府不太可能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但亦不太可能放寬現行的防疫規則。 De Jong部長在接受荷蘭阿姆斯特丹新聞台AT5採訪時表示,若新確診案例無法持續下降,同時英國的變種病毒亦開始流行,荷蘭將有可能考慮採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

A:越南政府於去(2020)年12月30日頃頒布第152/2020/ND-CP號議定(以下簡稱本議定),其中規定有關在越南工作之外國勞工及徵才及管理給予外國組織及自然人工作之越南人。本議定自本年2月15日起生效。 其內容摘要如下: 外國勞工在越南之工作型式 根據第152號議定第2條第1項之規定,勞工為外國人在越南工作者(以下簡稱外國勞工)以以下型式進行: 履行勞動合約;在企業內部調派;履行各種經貿、金融、銀行、保險、科技、文化、體育、教育、職業及醫療教育等合約或協議;依照合約提供服務之供應商;徵求出售(make an offer)服務;在外國非政府組織、在越南之國際組織工作;志工/自願工;成立商業據點呈現(Commercial Presence)之負責人;管理者、執行長(CEO)、專家、技術工人;參加在越南之各發包工程、計畫;依照越南參與之國際條約規定可在越南就業之駐越南外國代表機關成員之親屬。 不屬於簽發工作證之外國勞工 勞動法第154條第3、4、5、6、7及8項規定除外,以下情況規定之外國勞工不屬於核發工作證之對象: 1. 為責任有限公司之所有人或出資金額30億越盾以上之出資成員(limited partner)。 2.為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長或出資金額30億越盾以上之董事會成員 3.屬於越南與國際貿易組織(WTO)承諾之服務業表中11種服務業,包括: 經營、資訊、營造、流通業、教育、環保、金融、醫療、旅遊、娛樂性產業及運輸等行業中,企業內部調派。 4.為使用ODA資金之計畫或專案,入境越南提供專業及技術諮詢服務或執行其他任務提供ODA計畫之研究、建立、審定、監督評估、管理及落實ODA計畫。 5.獲得越南外交部核發資訊、媒體許可證。 6.獲國外權責機關派遣至越南在屬於該國外交單位或聯合國管理之國際學校;依照越南締約、參與之協定成立之基地、組織教學、研究。 7.本議定第3條第2項規定之自願者 8.入境越南從事管理者、執行長、專家或技術工人等工作的人,工作時間每次不超過30天,且一年不超過3次。 9.入境越南落實越南中央、省級政府依法簽署之國際協定者。 10.與在越南各機關、組織、企業簽署實習協議之外國學校、培訓中心之學生; 在越南遠洋船上實習之學生。 11.依照本議定第2條第1項第1款規定駐越南外國代表機關成員之親屬。 12.給予政府機關、政治組織、政治-社會組織並持有公務護照者。 13.成立商業據點呈現(Commercial Presence)之負責人 14.獲越南教育部確認入境越南教學、研究者。 越南勞動部或勞動廳具有確認是否屬於不核發工作證對象之權責。 工作證之期限 除屬於依法『不屬於核發工作證對象』外,在越南工作者須獲核發工作證。 工作證之期限依照下列本第議定第10條之規定核發,惟期限不超過2年: 1.預計簽署之工作合約。 2. 國外一方調派外國勞工到越南工作之期限。 3. 越南方與國外夥伴簽署之合約或協議期限。 4. 越南方與國外夥伴簽署之服務提供合約或協議期限。 5. 國外服務供應商調派外國勞工至越南進行服務供應諮商書面文件中所提之期限。 6. 外國機關、組織、企業許可證上之期限。 7. 服務供應者調派外國勞工至越南成立其商業據點呈現(Commercial Presence)書面文件中之期限。 8. 外國勞工可參加外國企業已在越南成立商業據點呈現之營業活動證明文件中之期限。 9. 同意允許使用外國勞工之文件中之期限 (本議定第4條第1項b款規定不須進行說明外國勞工使用需求之情況除外) 工作證核發之程序依照本議定第11條辦理。 工作證之重新核發、延期及收回 工作證重新核發: 工作證遺失;受損壞之仍屬期限有效力之工作證;或姓名、國籍、護照號碼、工作地點等資訊更改時均可重新核發工作證。重新核發之工作證效期相當於原本核發之工作證期限扣除截止至申請重新核發時外國勞工已在越南工作之時間。 工作證延期: 需要延期工作證之外過勞工須符合本議定第16條之規定,具體如下: 現有之工作證剩下之期限最少為5天,最多不超過45天。 獲權責單位依本議定之第4及第5條接受使用外國勞工之需求。 外國勞工繼續為雇主從事現有工作證上規定之工作內容之證明文件。 收回工作證: 已下情況將收回工作證: (1) 依勞工法第156條第1、2、3、4、5、6及7項規定已無效之工作證; (2) 雇主或外國勞工不執行本議定之規定;(3) 在越南工作期間外國勞工不遵守法律,影響社會安全及秩序。 過渡條款 使用外國勞工許可證、確認不屬於核發工作證對象及已依第11/2016/ND-CP號及第140/2018/ND-CP號議定核發、重發之工作證可繼續使用至期滿為止。 倘對外國工人簽署之合約且於本議定生效前仍有效,可繼續工作證至期滿為止。 第152/2020/ND-CP號議定自本年2月15日生效,並取代第11/2016/ND-CP號及第140/201//ND-CP號議定。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1/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0年荷蘭電動汽車銷售量持續大幅成長 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儘管2020年荷蘭的汽車總銷量大幅下降,但新電動車銷量卻創新高。2020年總共有356,000輛新私家車註冊,數量雖低於2019年的445,000輛,但其中電動汽車所佔的比例從14.9%增至19.7%,較2018年的4.9%,更成長約4倍。 2020年不僅新電動汽車銷售量創新高,二手電動車的銷售量亦增至16,000輛,反之,柴油汽車銷售量大幅下降,僅有14,000輛柴油汽車註冊,佔2020年汽車註冊總數的3.8%。 2020年,荷蘭最受青睞的電動汽車品牌是Kia Niro,共有12,000輛註冊,次為Volkswagen ID.3,有11,000輛註冊,而Hyundai Kona則排名第三,有10,000輛註冊,之後,依序為Volvo XC40、Tesla Model 3和Opel Corsa-e。  

A:出處:dutchnews.nl, 2021/01/0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飛利浦公司將出售其家用電器部門   荷蘭金融時報(Financieele Dagblad)1月6日報導,荷蘭飛利浦(Philips)家用電器部門的潛在買家中,有三家是中國公司,出價均超過30億歐元。   荷蘭電子業巨擘Philips公司於一年前曾表示,該公司將分拆其家用電器部門,該部門的產品包括Senseo咖啡機、電熨斗、吸塵器和氣炸鍋。   有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公司Hillhouse Capital、CDH Investments和Citic Capital已將目光投向Philips的家用電器部門,但尚不清楚其他公司是否也處於競標的最後階段。   Financieele Dagblad稱,CVC、Apollo、Advent、PAI和Bain等公司亦對此感興趣,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但有消息來源稱,飛利浦已給予其中一些公司第二次出價的機會。   Philips的家用電器部門在全球擁有6,000名員工,研發中心位於荷蘭Frisland省的Drachten市,生產線大部份都在亞洲,預計今年的營業額將達23億歐元。   先前Philip已售出其照明、電視和晶片部門,一旦家用電器部門售出,將僅專注於醫療和個人護理部門。該公司則拒絕對出售過程發表評論。      

A:出處:dutchnews.nl, 2021/01/0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衛生部長對疫苗交付日期過於樂觀   荷蘭新聞台NOS報導,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對於新冠肺炎疫苗交付日期之預期過於樂觀。De Jonge部長規劃在今年三個月底之前,荷蘭可獲得800萬劑疫苗。   惟依據NOS向所有參與疫苗生產的公司詢問了可能的交貨日期,其中一些表示,將不會按照荷蘭的計畫交貨。例如德國製造商Curevac預計其疫苗不會在今年4月前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許可。而根據De Jonge部長的計畫,荷蘭將在今年第一季獲得60萬劑該公司疫苗,第二季度獲得160萬劑。   此外,荷蘭通過歐盟執委會額外訂購的輝瑞BioNTech疫苗,最早也不會在4月之前交貨。De Jonge部長原本期待,荷蘭將在今年第一季獲得50萬劑該公司疫苗。   總計在本年三月底前,荷蘭可獲得疫苗總數將較 De Jonge部長原先規畫少110萬劑。不過De Jonge部長本週稍早確實曾於國會簡報時表示,疫苗交貨時間表可能會在最後一刻做出更改。                                                                                     

A:出處:nltimes.nl, 2021/01/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2020年申請房屋貸款數量創新高   荷蘭時報(nltimes.nl)報導,根據荷蘭貸款信息網路 ( Hypotheken Data Netwerk,HDN)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荷蘭房屋貸款申請數量創新高,超過50萬筆,較2019年成長25%。   HDN主管Merlyn van den Berg表示,大多數貸款申請均用於購買新家,但轉換貸款或第申請第二筆貸款亦激增50%。   Van den Berg表示,荷蘭去年三月首次處於新冠疫情封鎖時,大家都以為利率很可能將調漲,後來利率一再調降,導致許多人以較低的貸款利率為其房屋轉換貸款,目前貸款年限20年的房貸利率創新低,僅1.23%。而申請第二筆房貸數量增加,主因是住家裝修數量增加。   Van den Berg表示,許多人低估了轉換房貸時必須支付的罰款利息,但若屋主能住滿20至30年,最終將抵銷罰款利息。但負面是很多人因此長期留在同一住所,導致房屋市場不流通,市面上出售屋供不應求,尤其是首購族很難買到住房。    

A:出處:nltimes.nl, 2021/01/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可能會延長新冠肺炎防疫封鎖期   荷蘭時報(nltimes.nl )報導,根據荷蘭新聞台NOS發布之消息,由於荷蘭新冠病毒單日新確診案例的下降速度不符合各部會部長的期待,因此防疫封鎖期可能將在1月19日現行疫情封鎖計畫結束後,至少再延長兩週。   荷蘭總理Mark Rutte 於2020年12月中旬時曾表示,若全荷單日新確診案例下降至約3,000例,即放鬆現行之防疫封鎖措施,惟目前仍超過7,000例。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研究所(RIVM)表示,嚴格封鎖措施實施三週後,感染人數仍未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位於鹿特丹市郊區Bergschenhoek地方的Willibrord天主教小學,爆發了75例新冠病毒陽性案例,其中至少30例為傳染性強的英國變種病毒,當地衛生機構現正擴大調查中。截至目前,全荷共發現50例英國變種病毒陽性案例。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12日報導稱,日本政府於1月7日針對新冠疫情嚴峻之首都圈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適用對象包括東京都、埼玉、千葉及神奈川等首都圈一都三縣。大阪府與兵庫縣、京都府等3府縣由於年後確診人數暴增,為抑制疫情擴大,也於本月9日向遞交請願書要求中央政府儘速發布「緊急事態宣言」,而中央政府經研議後,已著手調整於大阪府、京都府及兵庫縣等3地區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大阪府於本(1/12)日召開對策本部會議,表明將在政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前,早一步加強防疫對策,將要求全大阪府餐廳在本(1)月14日起到下(2)月7日期間提早至晚間8時結束營業、提供酒精飲料至晚間7時止,並呼籲電影院或劇場也配合將營業時間提早至晚間8點。大阪府將對配合的業者發放補助金,從現行的每天4萬日圓提高到6萬日圓。

A:越南寧順省(Ninh Thuan)致力成為再生能源中心 類別:A21(其他) 資料來源:VNA/Vietnam+, 2021年1月10日 編輯日期:2021年1月12日   位於越南中南部海岸之寧順省(Ninh Thuan)因為自然條件優越,正計劃成為越南再生能源中心,並發展再生能源產業為當地經濟支柱。據數顯示,寧順省是越南降雨量最少之省份,擁有豐沛日照及風力資源,一年有10個月之風速每秒達6.4-9.6米,可確保風力渦輪機穩定運轉。   依據越南工商部核准之2011-2020年風力發展計畫及2030年願景,寧順省已規劃5個地區發展風力,總產能預期為1,429MW,可提高至2,000MW。越南總理核准後產能再增加841MW。寧順省人民委員會已原則核准15項計畫,總產能766.45MW;其中3項、產能181.55MW已商轉。   有關太陽能潛力方面,該省自豪每年太陽幅射約達2,600-2,800小時,總計逾230kcal/psc,另日照長之期間達200天。寧順省人民委員會主席Tran Quoc Nam表示,目前已核准37件太陽能計畫,總產能為2,576MW,其中32件計畫案、產能2,256MW已運轉。

A: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產業數據,去(2020)年個人電腦(PC)銷售係近十年最強勁的成長, 顯示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在家上班及學生遠距上課,推動大眾從行動設備使用轉移到PC上。 IDC統計去年PC全球銷售量為3.026億台,較前一年成長13%;Gartner表示,去年PC出貨量達2.75億台,增長4.8%;Canalys 則預測 PC 銷售成長11%達2.97億台,係2010年以來最高銷售年成長率,且係2014年來最多出貨量。前五名PC銷售係Lenovo、HP、Dell、Apple 及Acer。各家市研公司統計方式因對PC定義不同而有所差異,PC與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界線已越來越模糊。 去年第四季PC假期銷售表現強勁,IDC數據顯示PC銷售成長26%達9,160萬台,Gartner統計則增長近11%達7,940萬台,Canalys預測成長25%達9,030萬台。其中 Chrome為主設備正從教育領域擴展到消費市場,Gartner的初步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Chromebook出貨量達1,170萬台,去年整年出貨量成長80%以上達3,000萬台。 全球最大的科技展CES本年因新冠疫情現正採線上舉辦,該展每年吸引硬體製造商發布最新型PC型號,有助於推動未來的銷售。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pc-sales-notch-strongest-growth-in-a-decade-11610407047

A:馬來西亞原產業部(Ministry of Plantation Industries and Commodities)部長莫哈末凱魯丁(Muhd Khairuddin)頃指出,棕油業為馬國關鍵經濟領域之一,不僅為國家賺取外匯,且在就業、研究與發展、創新,尤其是小園主與農民的社會經濟地位作出巨大貢獻。估計馬國上(2020)年棕油產品出口額將超越700億馬幣(約合171.57億美元),高於前(2019)年675億馬幣(約合165.4億美元)水準,主因全球對棕油需求仍殷切。   儘管過去一年全球面對各項艱巨挑戰,尤其新冠疫情肆虐,惟棕油業仍繼續取得傲人成就,不僅讓國家受惠,而小園主亦從中得益。為了避免棕油供應中斷,馬國政府提供各項獎勵措施,包括自上年6月起豁免棕油出口稅,成功帶動棕油出口,尤其對印度及中國之出口為甚。馬國政府推廣「馬國可持續棕油認證標準」(MSPO),以彰顯棕油做為可持續性植物油的證據。馬國將繼續在市場上提升競爭力,維持馬國的棕油市場領導地位。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 頃於LinkedIn連接轉載第13屆CGS-CIMB馬國線上企業的報導,並指馬國於上(2020)年前9個月共核准2,935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達1,098億馬幣(約合263.94億美元);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161.53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61.2%;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102.4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38.8%。另馬國財政部機構Penjana Kapital公司亦吸引來自美國、韓國、中國、印尼及新加坡的8個創業投資基金經理投資金融科技、教育科技、農業科技、移動性及人工智能(AI)產業,資金規模為15億7,000萬馬幣,並創造逾1,800個高技能就業機會。儘管馬國對外商前往馬國投資感到信心十足,惟卻招致國際投資商會及部分跨國企業潑冷水。   馬國歐洲商工會(EUROCHAM)執行長斯溫施奈德 (Sven Schneider)指出,東姑賽夫魯部長至今都未與該商會代表會晤,同時也涉嫌使用部分漂亮文字進行櫥窗粉飾。作為一個龐大的外國投資工商團體-歐盟,該商工會對馬國是否仍是一個良好的投資目的地感到擔憂。   零售新創企業Collectr執行長克里斯迪安(Christian Angell Isaksen) 認為,馬國應開始將專注力放在技術投資和獎勵措施上,以吸引新的創業投資,同時留住現有的創業公司。 另外,馬國前首相納吉(Najib)則指出,上年第三季,馬國的外人直接投資表現差強人意,部分跨國企業也撤離馬國。儘管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惟其他東南亞國家所接獲的外人直接投資卻增加,並逐漸撤離馬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於本(1)月11日晚間宣佈自本(2021)年1月13日至26日第二次在五個州屬(檳城州、雪蘭莪州、馬六甲州、柔佛州及沙巴州)及三個聯邦直轄市(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實施「行動管制令」(movement-control order),以防範新冠病毒持續惡化。   前述行動管制令分為十大重點:(一) 實施期間禁止跨州及跨縣;(二)禁止舉行涉及群聚的社交聚會,例如宴會、婚禮、婚宴、會議、宗教遊行包括大寶森節、課程及群體運動等;(三)警察將於13日午夜12時起設置路障,乘車活動範圍只限10公里;(四)每戶家庭只限2人同車外出附近的超市或雜貨店購買日常用品。違規者將罰鍰1,000馬幣(約合245美元);(五)飲食店及小販攤位可營業,但僅允許外賣;(六)准許五項基本經濟服務領域,分別為製造業、營造業、服務業、貿易配銷業及種植業可繼續營運;(七)僅准許30%公司管理人員上班,雇主可根據標準作業程序(SOP)安排支援員工上班人數;(八)准許超市、醫療服務(包括診所、醫院及藥劑店)及銀行在嚴格遵守SOP下運作;(九)清真寺或禮拜場所只限五個成員以及(十)准許家庭的成員進行戶外活動,惟每個人須維持2公尺距離;一次只允許二個人跑步。   馬國同期亦在彭亨州、霹靂州、森美蘭州、吉打州、登嘉樓州及吉蘭丹州等六個州屬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MCO)。在該管制禁令下,前述六個州屬均禁止跨州。另玻璃市及砂拉越州則實施「復甦式行動管制令」(RMCO),該二州亦禁止跨州。   截至本年1月11日止,馬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13萬8,224件並出現555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10萬9,115人。   另一方面,馬國製造商聯合會(FMM)對該國國內多個州的新冠確診病例銳增深表憂慮,並認為第二次實施行動管制令將導致經商活動癱瘓及經濟崩潰。   馬國中小企業公會認為,馬國政府再次實施行動管制令恐將掀企業倒閉及失業潮。   馬國美國商會(AMCHAM)籲請馬國政府勿再封鎖商業領域,以避免重演上(2020)年3月及4月的亂局,並敦促應讓包裝、運輸及物流等領域在繼續獲得營運。根據全球慣例,諸如電子和電機包括半導體、資通訊科技等產業,應與最初鑒定的其他產業列為關鍵領域。在這些領域投資的跨國企業及本地企業在區域與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並為醫療、金融服務、公共服務及政府行政等重要領域提供基本零件和服務。根據馬國財政部發佈的 2021年經濟展望」報告,估計馬國上年的總出口額達8,080億馬幣(約合1,980億美元),美國公司占大馬總出口額的1,000億馬幣(約合245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