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8 PAP, PolandIn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PolandIn日報報導,波蘭購物中心理事會(Polish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res)在特別的新聞稿中表示,春季封鎖導致收入減少超過175億波幣(38.7億歐元)。而11月購物中心的關閉估計導致營業額損失達80億波幣(17.7億歐元)。該組織補充稱,由於2020年12月27日實行進一步的限制,該行業的營業額將進一步下降40億波幣(8.9億歐元)。 該理事會解釋稱,儘管損失巨大,但商業建築物的業主仍會產生固定成本,用於物業維護、管理及償還銀行債務。該理事會並呼籲以固定成本共同出資的形式為購物中心的租戶及業主提供幫助,包括租金。波蘭購物中心理事會還表示,在一些歐洲國家,例如捷克及立陶宛,已經採取類似的措施。它們將使購物中心行業的所有參與者能夠清償其金融負債,包括租金及利息分期付款。 該理事會呼籲政府盡快重新開放大型購物中心,否則破產及失業,以及整個金融體系的動盪將不可避免。該組織認為,由於缺乏收入而導致出租人的嚴重財務問題,將對銀行業產生影響,這是因為銀行授予建設及購買商業房地產的貸款規模很大。波蘭購物中心理事會會員超過200多家從事貿易及服務業的公司。
A: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09)年11月17日報導,根據奧地利林茲大學(JKU)市場營銷所推估,奧國政府自新冠疫情爆發迄今所實施之3次全國性防疫封鎖措施,恐使非食品奧國零售業損失約91億歐元。 奧國政府於2020年底頒布之第3次防疫嚴格封鎖措施原規劃至2021年1/18日即可有條件解封多數商家營業限制,惟因反對黨不同意該措施部分規定,因此第3次封鎖措施極大可能實施至1/24日。根據林茲大學建立之經濟模型估算,若2021年1/18日解封則3次防疫封鎖之非食品零售業損失總額約85億歐元,惟若延長至1/24日則總損失恐達91億歐元。 林茲大學經濟學家表示,新冠防疫封鎖對奧國零售業造成之損害不僅於疫情期間。由於疫情改變之消費習性影響深遠,不少消費者將更依賴網購而減少至實體店鋪購買,此種現象在偏鄉地區尤為明顯,疫情過後非大城市之商店街或零售店鋪恐將面臨另一波生存危機。
A: 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10)年1月8日報導,奧地利政府能源政策為2030年底前達到國內電力市場100%綠電供應,而奧國目前面臨之最大挑戰係再生能源發電之季節性差異。 奧地利能源署(Austrian Energy Agency)指出,目前奧國唯一能達到電力需求100%由再生能源發電之月份為6月份。該月水力、太陽能及風力發電雖然並非其個別產能最佳季節,惟卻是最佳組合月份,總產能足以供應當月奧國電力市場需求,其他月份則多少得靠自鄰國進口電力以彌補再生能源發電量不足,其中尤以冬季進口量最大。 奧國冬季是再生能源產出最少時期,加上因供暖及照明所需電力大增,自國外進口電力明顯多於其他季節。奧國無核能發電,原燃煤電廠因減碳之故多數關廠停產,且因歐盟電力市場自由化,奧國供電商冬季自鄰國進口之電力成本反較本國產火力發電低廉,惟鄰國供電來源主要為燃煤或核能發電,大幅降低奧國全年平均再生能源電力使用率。 根據奧國能源監管局(E-Control)初步統計,2020年奧國再生能源電力量占當年總耗電比例約72%,其中多數為水力發電。2020年奧國3大再生能源尖峰發電日分別為:9月2日水力發電占當日耗電量比例85%;2月5日風力發電占當日耗電量達1/3;5月18日太陽能發電占當日耗電量6%。 另根據奧國能源監管局2019年統計資料(2020年統計資料尚未出爐),當年奧國自產電力76%為再生能源,其中水力發電占60.2%、風力發電10.1%、生質能發電4.5%、太陽能發電1.2%。化石燃料發電(Fossil fuel fired power)占總發電量24%。 奧國能源署專家表示,開發新儲能方式及增加現有儲能容量,係解決再生能源電力季節性差異問題之正本清源之道。另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亦有助於減少冬季耗電量。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月6日報導,因年幼的小孩子更容易被目前新英國變種病毒感染, 因而丹麥政府於1/5 呼籲家長應盡量將幼兒留在家裡不要送進幼兒園, 然而,此事發展令經濟學家感到擔憂。 丹麥政府15位專業預警系統小組中的兩位教授組員 Torben M. Andersen 跟 Jes Søgaard 提出關閉幼兒園可能對經濟有害。 該小組是就疫情與社會經濟之間的權衡取捨向政府提供建議。 S氏教授指出,去年新冠肺炎病毒對幼兒的影響不大,而足以使幼兒園持續開放, 使父母能安心去上班。 然而,一但因新英國變種病毒使幼兒容易感染,而要求由父母居家自行照顧幼童, 經濟學家擔心這將影響父母工作,無法專心工作而降低生產力。奧爾胡斯大學前財務主管兼 A氏教授指出,如果關閉幼兒園,照顧小孩的重擔將很典型的落到婦女的肩上,也因次將造成勞力供應不足。 A教授在1/5 收到一份新的加拿大研究文件,其中得出結論認為,封閉12歲以下兒童的學校對經濟是有害。 在國民生產毛額的直接經濟效應僅略高於2%,但間接效應約為四倍大,因此,對國民生產毛額的總影響最高估計大約10%。 A氏引述此研究報告提出,若關閉幼兒園將導致丹麥之國民生產毛額下跌至6-7%。 “如果政府完全關閉幼兒照顧機構,對丹麥經濟是很嚴重的,因為部分勞力供應將受阻, 只要幼兒不成為感染主要來源,就可以保持機構開放 。” A氏說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月6日報導,丹麥銀行提出最新經濟預測表示,儘管大規模的封鎖,但人們對丹麥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 丹麥銀行首席經濟學分析師Las Olsen說:原先丹麥銀行將其對2021年的成長預期為從3.0% 於5日丹麥政府再次宣布更新限制時,並提出更嚴謹的新限制, 使我們不得不對2021年的預期經濟增長下調至2.3% 但是,即使對經濟成長預期下調,O氏首席經濟學分析師也確信,一旦重新開放,它將對丹麥經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有些疫苗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這意味著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春季和夏季經濟將再度開放時,就不必關閉了。再次消除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風險因素。”O氏強調說 “在去年秋天,我們看到春季時損失之3分之2,在第3季重新開放後彌補過來,我們希望在2021年將再次看到這種情況。”O氏說 丹麥公司的貨品出口在2020年初也受到重挫,但與幾個鄰國相比,丹麥出口商表現良好。 “這是去年以來,對出口重擊, 之後我們看見許多企業逐漸復甦,而且到2020年底,沒有出現較預期的遭,同時也看到許多公司的出口訂單繼續增加。” 2020年前3季,丹麥貨品出口下降了2.3%,而服務出口下降15%。與德國,英國,瑞典和芬蘭等國家相比,丹麥出口商的表現確實不錯。 雖然丹麥的貨品出口正在下降,而且預期可能將會有更多的破產,但O氏仍然保持樂觀。 “整體而言,丹麥公司的表現在全球幾乎完全崩潰的情況下比預期良好。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七) 七、其他 .德國聯邦政府加強公平競爭 著作權警告應更加透明,反訴應更容易運用行使。目的是顯著改善針對濫用警告之防護。相應的法律於2020年12月2日生效。 .曝光照片受到較佳保護 拍攝或傳播事故受害者照片或影片者,將來會受到懲處。裙下或領口處未經授權的攝影也會受到懲罰。 .現代的重整及破產法 有關重整及破產法進一步發展之大部分於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其目的是促進德國的重整及破產法現代化,並更具效力。 .護照和身份證:有效防止人為操縱 身份證件的照片將僅能由私人服務商或直接由申辦處,以數位方式直接製作傳遞,藉此防止文件偽造。年滿24歲以上公民新辦身分證之費用將由28.80歐元調增為37歐元,效期十年。另自2021年8月2日起,兩個指紋將存儲於身分證的數位晶片卡。 .公路管理為聯邦政府權責 自2021年1月1日起,各邦不再對德國高速公路負責。德國高速公路的規劃、建設、維護、運營、管理及融資將由聯邦政府負責,聯邦政府為此成立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Autobahn GmbH),應更有效地管理聯邦公路幹線網。 .投資加速法:加快計劃投資 大型的基礎設施項目可以更快地實施,這得歸功於加速的計畫審批流程及更快的投資。一般而言,這適用於鐵路基礎設施措施、陸上風力發電機及區域規畫程序。 .更快擺脫債務 負債累累的公司及消費者最遲可以在三年後擺脫破產保護,前提是不再滿足債權人的最低滿意率或支付程序費用,可追溯適用於2020年10月1日以後申請的所有程序。相應的法律已經生效。 .煙草廣告受到嚴格限制 未來諸如香煙之類的煙草產品廣告將受到嚴格限制,這有益於健康及青少年保護,相關法令將分階段生效。自2021年1月1日起,針對兒童及年輕人的電影,將全面禁止煙草廣告。煙草及類似產品的廣告也將於青少年不宜的電影中禁止。此外,還禁止在專賣店以外的地方提供免費樣品,例如在音樂節及做為比賽獎品。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六) 六、能源 .可再生能源附加費(EEG):二氧化碳定價收入可降低電費 2021年德國電費會便宜些。根據《可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規定,通過從二氧化碳定價中收益之財政貢獻可減輕EEG附加費。此乃意味著電力客戶未來將支付較少電費。 .2021年可再生能源附加費降至6.5歐分/kWh 2021年可再生能源EEG附加費由6.756歐分/kWh降至6.5歐分/kWh,2022年再降至6歐分/kWh。 .更多海上離岸風能 2020年12月10日生效的海上風能法修正案將令離岸風能擴建,為優化申請程序中的測試過程,並簡化及加速管理程序。 .電氣設備的新能源標籤 自2021年3月1日起,新的EU能源效率標示將應用於某些電氣設備。在洗碗機,洗衣機,冰箱和冰櫃,電視機和顯示器中,諸如“ A ++”或“ A +++”之類的分類將取代迄今採行之A到G的分類。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五) 五、環境氣候 .二氧化碳(CO2)價格 通過國家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供暖及駕車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將有一定的價格。自2021年1月1日起,每噸二氧化碳(CO2)訂價為25歐元,將逐年調增,至2025年達55歐元,新的二氧化碳價格將適用於供暖及運輸行業。德國聯邦政府將二氧化碳定價的收入再投資於氣候保護措施,或減輕公民財稅負擔。 .耗油量大的汽車需支付較高的車輛稅(Kfz-Steuer) 自2021年1月1日起,CO2排放量大的高油耗新車將支付更多車輛稅,惟已註冊汽車不受影響。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於95克的車輛,則支付的車輛稅較少。 德國聯邦政府繼續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希望到2030年在德國註冊之電動車數量達到700至1,000萬輛。鑒此,首次註冊的電動新車免稅優惠將延長至2025年年底。這是2020年11月中旬在柏林舉行的汽車峰會上決定的。購買純電動汽車時,目前可獲得高達9000歐元的環境獎金補貼(由創新獎金擴大)。其中一部分由國家支付,另一部分由汽車製造商支付。 .通勤津貼更多 自2021年1月1日起,21公里以上通勤距離每公里可獲35歐分補償;少於21公里之通勤距離則每公里可獲30歐分。對低收入者而言,除通勤津貼外,尚有所謂行動津貼(Mobilitätsprämie),是一種效期到2026年之財稅補貼。 .氣候保護,減輕住房補助金領取者之負擔 自2021年1月以來,以石油及天然氣取暖所排放有害氣候之二氧化碳,首次出現價格。為避免社會緊張對峙,德國聯邦政府也同時自2021年1月起,減輕住房補貼領取者的暖氣負擔。超過60萬戶家庭可從中受益。 .透過節能建築促進氣候保護 自2021年1月1日起,將針對節能建築修繕的個別計畫啟動補貼。除建築物圍護結構、系統設備技術、供暖的可再生能源、暖氣優化等計畫外,涉及個別計畫之專業規畫及施工監督亦可獲資助補貼。 .一次性塑料禁令 歐盟擬自2021年7月3日起全面禁止銷售一次性塑料製品。根據德國聯邦政府2020年11月6日新聞發布,該法令已獲德國議院(Bundestag)及參議院(Bundesrat)同意。吸管、攪拌器、一次性塑料及生物塑膠餐具,以及聚苯乙烯(Polystyrol,俗稱Styroper)所製之外帶杯具容器等,未來將被禁止使用。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四) 四、家庭及財政 .簡化家庭福利的申請門檻,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領取德國家庭福利將更加容易,這些福利涉及父母職金(Elterngeld)、育兒津貼(Kindergeld)等。該法自2020年12月10日起生效。自2021年1月1日起,每名子女撫養免稅額(Kinderfreibetrag)由7,812歐元提高至8,388歐元。德國每人年薪所得免稅額上限也由9,408歐元提高至9,696歐元。2022年將在提高至9,984歐元。自2021年1月1日起德國家庭第一及第二名孩童每人育兒津貼(Kindergeld)219歐元,第三名孩童225歐元,第四名孩童以後每人250歐元。 .為小學生的全日托育提供更多資金 全日教育照料服務除加強小學兒童的能力,並且幫助父母兼顧家庭及工作。因此,德國聯邦政府正推動擴建,並為其提供總計35億歐元的資金。相關法令已於2020年12月生效。 .大多數納稅人不需再支付團結附加費(Solidaritätszuschlag, 簡稱Soli)針對不超過6萬1,717歐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日後將不再收取團結附加費,約90%納稅人可獲免除。 .殘疾人士一次性補助金增加 自2021年1月1日起,殘疾人工資暨所得稅的各式變更生效。其中,殘疾人的一次性補助金及照護親屬的一次性補助金將增加或首次實施。
A:依據奧媒ORF本(110)年1月8日報導,原計畫至2020年底,奧國應該有4/5之電表被智慧電表取代,惟「維也納電網」(Wiener Netze)等大型電網營運商甫著手更換作業,何時可完成尚未可知。 維也納僅約8%完成換裝智慧電表,遠低於原2020年完成80%目標。奧國電力監管機構「E-Control」說明延遲原因包括:技術問題、供應短缺,以及新冠疫情之影響。在維也納約有150萬個電表,E-Control表示恐難以按原計畫至2022年底完成95%之智慧電表換裝,並預估至2022年,維也納電網僅能完成39%。 智慧電表可使用戶簡易且快速地掌握能源消耗情形,取代人工抄表,提供每日最新用電情形及相關成本,亦可鼓勵了解自身能源消費行為之用戶,改變能源使用習慣及節能。前述智慧電表欲達成之目標,因智慧電表落實之延遲,將影響奧地利達到2030年氣候能源目標之進展。 智慧電表之優點尚包括:與「自動化」等未來建築概念相符、針對所有電力生產者及大小型用戶均能「公平計算」,並可使電網運營商受益於「電網之穩定」,解決斷電問題,於用電高峰,透過費率調整避免電網過度負載。另對電力供應商而言,亦可獲取準確之電力消費資訊,以進一步訂定新費率,增加競爭機會。 奧國消費者對更換智慧電表可能衍生之資訊安全問題存在疑慮,亦擔憂智慧電表之輻射風險。E-Control說明,依照奧地利最短每15分鐘才可讀取一次用戶用電資料之規範,無法透過電表記錄及掌握個人日常生活情形;另,原則上智慧電表之使用對健康無虞。奧媒指出,智慧電表並非新發明,許多高用電量之工業用戶已使用多年,且隨著其成本降低使智慧電表更普及,以「數位化」替代「機械化」。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三) 三、工作就業及社會福利 .為員工提供更多保護 《職業健康暨安全控制法》確保肉類行業的安全工作條件,肉品業將受到更多管控。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外包合約工(Werkvertrag),另自2021年4月1日起,禁止聘僱臨時工。 .最低薪資上漲 德國法定最低薪資自2021年1月1日起提高由每小時9.35歐元調增為每小時9.50歐元,7月1日起再調增為9.60歐元。2022年1月及7月將再分別調增至9.82歐元及10.45歐元。未來數年德國計有數百萬人可從中受益。 .國家福利標準費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調增 自2021年1月1日起,失業救濟、社會救助或基本保障的國家福利將調增。單身或單親長期失業(Hartz IV)者、同住無業或殘疾成年者每月領取失業津貼由432歐元調高至446歐元,已婚或與成年伴侶共同居住者每月401歐元(增加12歐元), 25歲以下無業成年者每人357歐元(增加12歐元),14至17歲青少年每人373歐元(增加45歐元),6至13歲者每人309歐元(增加1歐元),0至5歲者每人283歐元(增加33歐元)。 .2021年法定醫療及退休保險之新評估門檻 2021年法定醫療保險全年薪資上限由2020年之6萬2,550歐元調升至6萬4,350歐元(平均每月薪資毛額5,362.50歐元),全年薪資高於此者可選擇加入私人醫療保險。 自2021年1月1日起,德西地區法定退休保險薪資上限由6,900歐元調升至7,100歐元;德東地區法定退休保險薪資上限由6,450歐元調升至6,700歐元。德國自2012年起逐步延長退休年齡至67歲,1956年出生並自2021年起退休者,將於65歲屆齡時多工作10個月,才可領取全額法定退休金。 .終身成就值得認可 自2021年1月1日起,支付退休金至少33年、曾撫育子女或照顧親屬者將領取顯著提高的退休金。基本退休金(Grundrente),做為退休金的一種補貼,令迄今僅獲少許退休金的130萬人可從中受益。 .藝術家的社會保障維持穩定 對於藝術家及新聞出版從業人員等自營業者,2021年藝術家的社會保險費率將保持在4.2%不變。將透過在2021年預算法案中投入額外的聯邦資金,使之成為可能。目前德國約有19萬人,透過藝術家社會保險之強制性保險,被納入法定醫療、照護暨退休保險之保障範圍。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二) 二、健康暨照護 .推動健康醫護的數位化 根據《病患資料保護法》,從2021年起德國將提供電子病歷等數位選項。機敏的健康資料應儘可能受到保護。除檢查結果、醫生報告或X光檢查外,疫苗接種證明、媽媽手冊(Mutterpass)、兒童檢查手冊及牙齒紅利獎勵手冊(Zahnbonuspass)等,自2022年起也可保存於電子就醫檔案中。該法於2020年10月20日起正式生效。 .更多的老人照護及分娩助產人員 2萬名老人照護及醫院助產士工作的新增職位:這些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醫療保健暨照護改善法》的主要內容。 .由可信賴的藥局提供優質供需服務 自2020年12月15日起,在地藥局能提供更多的藥物服務,例如流感疫苗接種或為慢性病患者提供諮詢。藥局可獲更多資金,用於夜間暨緊急服務。法定醫療保險受保人不論是以郵購方式還是在實體藥局購買處方藥,其價格相同。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家新聞(FOCUS、Tagesspiegel) 文號:1104010001號(一) 德國聯邦政府日前公佈2021年重要新法規,除為因應新冠大流行有進一步規定外,退休金及兒童福利也將增加。在氣候保護、工作暨社會事務、健康照護、財政及家庭等領域,亦有許多新法規。重點摘要如下: 一、新冠疫情大流行 .提供高風險族群更佳保護 自2020年12月15日起,年齡60歲以上、曾有疾病史或屬高風險等族群,可在藥局領取三個免費的FFP2防護口罩。此乃依據《冠狀病毒防護口罩條例》規定。另自2021年1月份起,符合條件的病人可從其法定或私人健康保險公司收到兩張防偽優惠券,憑劵在效期內到藥局兌換六個FFP2防護口罩,每張優惠劵之自付額為2歐元。 .未來可在學校及托育中心進行快速測試 根據新《人民保護法》規定,自2020年11月19日起,所謂的只有醫生可執行快速測試的規定不再適用。但是,必須由經過適當培訓的人員進行快速測試。另據醫療產品分配修訂法規,自12月4日起也為學校及托育中心提供快速測試。 .延長企業及自營業者之過渡援助 因新冠大流行而必須中止業務或業務受嚴重限制的公司企業可獲得過渡援助方案第三階段(Überbrückungshilfe III)的財務支持,效期自2021年1月1日起延長至2021年6月底。過渡援助方案第三階段可預先支付,倘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之具體銷售損失尚未確定,亦可適用。 .短時工作規定於2021年繼續適用 短時工津貼的特別規定至今年底繼續適用。目標是為員工及公司提供更多安全感,並為來年的穩定就業市場創造條件。《就業保護法》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儘可能持續簡化對基本生存保障之准入申請 由於疫情大流行而陷入困境者,也有權在來年申請經簡化的基本安全保障,該規定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德國聯邦政府打算為暫時受重大收入損失影響的小型企業及個體經營者提供支持。 .社會機構將繼續獲得支持 新冠大流行對許多社會暨福利機構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繼續強化這些機構,它們應在年底後獲得財政援助。《社會服務就業法》將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父母可獲補償 如果在職父母因新冠流行疫情而必須在家照顧子女,則有權獲取經濟補償。此也適用於如為防護感染理由,企業學校休工(休期)的安排或延長,抑或因子女上學義務中止等原因。該規定效期可回溯至2020年12月16日起生效。 .居家辦公賦稅優惠 2020新冠危機期間在家工作者,每個居家辦公日可享5歐元賦稅優惠,但每年居家辦公最多日數為120天,即600歐元,屬報稅時工作職業開銷項目(Werbungskosten)的一部分。但唯有當此一項目金額超過1,000歐元時,納稅人才能從中受益。該法亦適用於2021年。 .增值稅 為因應新冠大流行期間,民眾仍可以繼續消費並支持工商經濟,德國聯邦政府自2020年7月起,把原增值稅19%及7%分別調降至16%及5%。但自2021年起,德國商品增值稅稅率再度回復到19%和7%。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央行行長Stefan Ingves獲金融雜誌The banker票選為年度歐洲中央銀行行長,主要理由為瑞典央行在其領導下,為最具創新及進步性的金融機構,引領數位貨幣發展。 另,Ingvesc行長所提出貨幣擴張政策,結合數位貨幣不僅審慎因應COVID-19疫情衝擊,更成功帶領瑞典央行安渡15年的經濟挑戰,確為近幾年中央銀行典範。
A:依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發佈之最新統計資料指出,2020年12月份瑞士登記的失業人口為16萬3,545人,比上月份增加1萬0,275人,失業率為3.5%;與2019年同期相比則增加4萬6,268人,增加39.5%。 另12月份年輕人(15-24歲)的失業人口為1萬7,694人,比上月份增加204人 (+1.2%),比2019年同期增加5,304人 (+42.8%)。 中年(50歲已上)的失業人口為4萬5,530人,比上月份增加3,241人 (+7.7%),比2019年同期增加1萬2,391人 (+37.4%)。 在12月份登記的求職者為26萬0,318人,比上月份增加9,179人,比2019年同期增加6萬7,363人 (+34.9%)。 12月份有登記的職缺為2萬5,226個,減少3,635個職缺。 另2020年10月份的短期聘僱之勞工為21萬9,388人,比2020年9月份增加1萬5,197人(+7.4%)。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日期: 2021年1月8日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1月8日 2020年11月斯洛伐克所有主要國內貿易銷售減少,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2020年11月零售銷售連續第4個月減少(-0.4%),大賣場及超級市場的銷售成長防止跌幅加深。 住宿設施提供者銷售額甚至未達一年前的三分之一,餐廳及汽車銷售額亦減少。 2020年斯洛伐克大賣場及超市銷售額連續第10個月減少(-2.1%)。 零售總額整體下降主要由於食物、飲料及菸草專門店銷售較上年同期減少(連續第9個月減少)。
A:法國卡斯提總理本(7)日晚上舉行記者會表示,法國疫情自11月中以來迄未明顯減緩,每日平均新增感染人數仍維持約1萬5,000人,距離有效控制疫情(5,000人/日以下)之防疫目標尚遠,加上預期聖誕節及新年假期的群聚案例將於下週爆發,故宣布新防疫措施如下: 1. 繼15個省已自1月2日起將宵禁時間由20時提前至18時,近日內將再決定是否擴及至醫療體系壓力較嚴重的東境10個省份(大巴黎等其他地區仍維持宵禁時間6至20時)。 2. 延長部分自去年10月30日即實施的封城措施,其中餐廳、酒吧持續關閉至2月中;滑雪場、博物館、藝文場所則暫停營業至1月20日,屈時再檢討宜否於2月初解禁。 3. 出現症狀或被列為接觸對象的民眾,可線上申請因病停職證明,由政府補助部分薪資發放。 C總理說明,目前已於法國全境發現19例英國新型變種病毒,大巴黎、布列塔尼列為新變種病毒群聚高風險地區。為防止進一步傳播,法國將維持現行除少數外交、醫療、運輸目的、且須備有陰性證明者始可入境的邊境管控措施,全面限制來自英國的人員入境。 法國目前接種疫苗人數僅有45,000人,75歲以上長者可望自1月18日起開始施打,預計1月底達到100萬人。C總理坦承,法國疫苗接種速度較別國遲緩,政府優先目標是儘速完成1,500萬名年長者及慢性病患之接種,盼能於本年夏季可脫離危機狀態。
A: 據南非商業科技網站(Businesstech)1月7日消息,南衛生部長穆凱茲表示,南非1月6日新增確診人數超過2萬,形勢非常嚴峻,特別是日增死亡人數高達844人。穆凱茲指出,死亡人數大幅上升是由於數據積壓,衛生部正與東開普省衛生機構對細節進行調查。拉馬福薩總統已於週三召開國家新冠疫情指揮委員會會議,研究疫情形勢和下一步舉措。有消息稱政府考慮採取更加嚴格的封禁措施。據彭博社消息,傳統事務部和警察部已建議提高封禁等級至4級,為期30天。但其他官員則擔憂加嚴封禁可能對經濟復甦帶來不利影響,希望放寬包括禁酒令和關閉海灘等命令。 2020年12月,南非政府宣布提高封禁等級至三級,實施禁酒令和宵禁。雖然工商界對政府抗疫舉措表示支持,但隨著限制加嚴和眾多公司面臨經營困境,南政府採取更嚴格舉措可能面臨法律挑戰。
A: 據南非The Star報1月8日報導,東非和南部非洲道路運輸協會聯合會(Fesarta)指責南非政府延誤南非和莫桑比克間的Lebombo邊境哨所,造成大量卡車嚴重的交通擁堵,據悉卡車隊列現已延伸超過25公里。延誤的原因被歸咎於交通管理和南非一側的Covid-19檢測方式。該協會負責人表示,在Lebombo的擁堵正影響通過莫桑比克馬普託港的鉻礦出口,目前貨運公司處理的貨物中,約80%是鉻礦產品。南非貨運代理協會(SAAFF)發表聲明呼籲政府在實施Covid-19協議時與協會更密切合作,以減輕對旅客、企業和經濟的破壞性影響,並重申了他們最近提出的在政府、政府機構和私營部門之間建立公私合作關係的要求。
A: 據南非新聞24小時(News24)1月6日報導,南非啤酒協會(BASA)近日發布緊急聲明,呼籲總統從1月16日起放寬禁酒令。協會指出為確保釀酒企業能度過難關,放寬禁酒令是必須的。此前兩次禁酒令已經對啤酒行業造成重大衝擊,預計導致7400個就業機會損失,損失銷售額142億蘭特和74億稅收。 協會注意到南非正面臨嚴峻疫情形勢,人民在抗擊疫情過程中面臨艱難局面,我們支持政府採取降低感染率的相關措施,但希望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確保人民生計。南非精釀啤酒協會(CBASA)CEO溫蒂指出,政府第三次禁酒令對精釀啤酒行業是一次巨大打擊,相關會員已多次向協會闡述面臨的艱難境地,稱大部分企業已無力維持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