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2月15日報導,丹商Vestas風機公司、丹商Haldor Topsøe 提供化石燃料的氨生產技術的全球領導者與Skovgaard Invest 投資公司一起透過Power-to-X 技術邁出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綠能氨生產基地的第一步。 綠能氨工廠將設於丹麥西岸Ramme 靠近 Lemvig 風場。 三方盼透過自產批准亦即將透過現有的風機跟太陽能結構來自產自足, 避免付固定電費,可壓低電費成本來生產綠能氨, 日後盼能將這項10MW項目商業化。 Vestas風機公司已與Haldor Topsøe嘗試小規模的Power-to-X項目,此次則是第一次進行商業化規模的合作。Skovgaard,Vestas或Haldor Topsøe目前都不知客戶是誰,但就在沒找到客戶之前開始了這個項目。該工廠將是一個規模較小的10MW工廠,產能約為每年5,000噸氨,每年可減少8200噸的二氧化碳。 它將通過電解法使用綠電生產氫氣,然後將其轉為氨。 三方目前對該項目自行出資投資,但已尋求公共發展資金。 正因Skovgaard Invest的風電運轉能提供綠能氨的生產, 這也是各方能踴於參與這個前鋒項目的主要因素。 Skovgaard Invest 的老闆是Jørgen Skovgaard,亦是丹麥首位投資風力產業的始祖, Skovgaard Invest 的業務發展經理 Bjarke M. Bitsch 表示 :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第一批綠能浪潮的一員,致力於風電發展。 Power-to-X將會成為下一波巨大的能源浪潮,正如當時啟動風電業務一樣,我們也認為有必要以同樣的方式啟動Power-to-X業務, 總要有人來做,而身為綠電生產商,我們認為啟動和運行這是一項任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Vestas 創新部門部副總裁Kasper Roed Jensen: 我們可以看到Power-to-X正起步發展,我們還需要對其進行學習。 40年來,我們一直是綠能界之領導者。 毫無疑問,Power-to-X將成為綠能轉型的重要一部分。 因此,善用Vestas 之多優勢能力成為我們參與 Ramme項目的自然途徑。 Haldor Topsøe創新部門部主管Kim Grøn Knudsen表示:該項目將向全世界證明到2022年我們將以工業化規模的綠電生產非常清潔的燃料。 Skovgaard Invest正在全力製定本地計劃,並對太陽能電池項目和氨工廠進行評估, 盼能獲得自產供電批准允許。 目前已有 6架Vestas陸地風機, 就近供應每天生產約4200萬千瓦電力。 此外,還將50MW的太陽能電池板足以生產6000萬千瓦時的電量。 倘若能有特殊條例獲准允許自產供電為生產綠能氨, 將有效壓低成本。 丹麥有一些正在籌劃中或正在進行中Power-to-X項目。日前最受矚目的是由沃旭和哥本哈根機場在哥本哈根合建立的一家大型永續燃料生產氫工廠。 Power-to-X的運轉成本高需要大規模的投資一直是阻擋前進的絆腳石 , Haldor Topsøe創新部門部主管之B氏預估此Ramme 項目成本不斐, 但 B氏亦指出:" 我們認為我們可以以合理的價格做到Power-to-X的運轉,因為我們已經擁有風機,這節省了我們大量的投資和時間,因為我們不必去安裝風機,但是我們的氨會比傳統氨貴。" 氨除了可以使用於農業植物施肥, 也可以另外用於冷卻。船舶公司目前正面臨必須開發綠船舶的高壓, 因此也對綠能氨感興趣。 "目前要就緒的項目繁雜眾多, 時間將證明一切,要使新的綠燃料成為一項好的生意,必須要有獲准特殊條例的前提才能盼望這項新綠能是一項好的生意, 我們必須有個起頭,直到有產品出現後,市場才會建立起來。 ” B氏說 此外,Vestas之創新部門部副總裁J氏說 : “我們的風機有著可協助產生便宜的綠能的重要作用。 我們將控制及預測 Ramme的電解廠和氨廠的解決方案, 這些是我們的專長,我們在這一領域具有一定的能力,需要以正確的方式加以利用, 也將在Ramme的項目中逐步學習。Vestas在整個整合控制系統解決方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們需要能夠將其集成到新的Power-to-X項目之中。”J氏說 J氏還不能清楚地說出Vesta 將如何選擇走Ramme項目這條路,但是他認為用於Ramme商業項目之中的10MW解決方案, 原則上是長期的。因此,這是一個可以在大型項目中擴展的解決方案,這也符合Vestas想要工作方式。 "很多公司都在進行2030年大型項目,讓我們先啟動運轉該項目吧! ” J氏說 Haldor Topsøe也看到了該項目的巨大前景。 “今天,我們已經有了綠能和必要的技術來轉型生產能減碳排放的再生燃料。 HaldorTopsøe參與了多個世界上最大的Power-to-X項目,我們非常高興能成為在這項具有巨大潛力的合作夥伴之一。” K氏說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2月21日報導, 當歐盟批准輝瑞/ BioNTech疫苗且可能會在12月27日開始為丹麥人接種疫苗之際, 丹麥衛生和藥品管理局同時宣布新的疫苗接種優先順序建議,15-29歲的年輕人將比 79歲以下未患任何疾病的老年人,獲得優先接種疫苗。 就經濟復甦層面來考量,年輕人應為第一批人選。但經濟分析師不認同,認為老年人應該首先接種疫苗。 哪個年齡層應先接種疫苗? 以下為不同專家之論點 : 在疫苗獲得歐盟批准之前,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已提供制定應該優先為哪些人群接種疫苗之目標。" 高風險群"排第一順位,該組通常不包括80歲以下的健康公民,而是療養院中的護理工作人員,療養院中的患者,部分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以及精神或身體障礙的人員。 第二順位族群則是年齡在15至29歲之間的年輕人,第三順位則為衛生和老年部門的工作人員。 因此,當年輕人接種完後, 最後才能輪到79歲以下之健康族群得以接種疫苗。 依據丹麥衛生和藥品管理局在報告“疫苗接種工作第一階段的計劃”中寫道,將在年輕人派在第二順位之合理的理由是因為年輕族群在社會中最活躍。因此,年輕人傳染他人的風險很大。 羅斯基勒大學流行病學家Lone Simonsen教授在11月於國家衛生委員會提出疫苗接種計劃時說: “實際上從感染統計資料中最常看到的20至30歲的人最容易傳染的考量出發點角度來看,如果打算要使這一群獲得免疫力,那麼從這年齡組開始是很好的。 因為這群民眾可以幫助更快地重新開放社會,例如節日,音樂會和城市生活可以重新起步。 丹麥中小企業協會 (SMVdanmark) 提出完全同意此建議並將全力支持。考量讓年輕人有獲得優先注射疫苗的優先權。 年輕人應為第一批人選接種接種來阻止感染的傳播, SMVdanmark首席經濟分析師兼政治總監Mia Amalie Holstein說:“這將迅速減輕感染壓力,從而使我們可以相對較快地重新開放經濟。” 同時,伊指出國家衛生委員會迄今設定的優先事項將受益一直處於崩潰狀態的體驗產業等行業。 “參加音樂會和節日慶典主要是年輕人, 因此,我們認為優先考慮該小組是很好的。” “透過降低感染最嚴重的族群,可以保護年齡較大的人群。這樣可以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H氏說 然而, Arbejdernes Landsbank的首席經濟分析師Jeppe Juul Borre則不認同, 渠認為應優先考量其他較弱勢族群,才能對經濟產生更大的積極影響。 根據B氏的說法,部分健康的老年消費族群因擔心受到感染的事實,而減少消費。這才是丹麥經濟復甦的最大障礙之一。 B氏說:“首先應接種最脆弱的族群,之後再將輪到第二脆弱的族群, 依此類推這才是有意義的。“年齡可能是其中之一的參數。” “通過這種方式,才可減少有消費能力但擔心受感染的群眾持續進行消費,降低醫院的壓力,進而也可放寬限制以增加消費的可能性。” 哥本哈根大學的經濟系主任Carl-Johan Dalgaard教授並不會就哪種解決方案最適合經濟做出決定,因為各種策略的研究基礎尚未成熟且不完整。 D氏說:“疫苗接種的先後順序應由感染傳播最嚴重的族群或最脆弱的族群開始,是否能達到最大效果,將是對衛生當局的專業評估。” “就我的觀點而言,只要感染得到控制,怎麼做都沒關係。 從經濟角度看,疫苗接種順序應按對健康危機影響最大的順序進行,造成目前經濟不景氣的主因是源自健康危機。"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2月21日報導, 由於英國政府宣布發現新冠狀病毒之新突變病毒,丹麥交通部宣布領空暫時不開給放從英國起飛的航班。 • 12月14日星期一,英國政府宣布發現了covid-19的新變種,名稱為N501Y。 • 12月19日,來自英國特殊病毒組織Nervtag的初步結果顯示,新變種的N501Y傳播力比目前新冠肺炎病毒傳染力更強70%。 • N501Y似乎沒有更致命的作用,初步結論是該病毒變異株對疫苗有反應。 • 英國專家說,該變種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的集中程度特別高,這就是為什麼政府週日下令對這些地區進行禁止。未經特別許可,禁止任何人離開該地區。 • 根據丹麥血清研究中心 (SSI)的說法,新變體的刺突蛋白存在九種遺傳變化。刺突蛋白位於病毒的表面,病毒用於附著在人體細胞上。七個變化是突變。在丹麥水貂變種中,被稱為5號族群,發現了七個遺傳變化。 • 在丹麥已發現9例新病毒株。其中有六個在大哥本哈根,三個在北日德蘭。 • 幾個歐洲國家尚未遇到過這種變體,但幾個歐盟國家週日選擇關閉往返英國的空中和火車交通。
A:出處:nltimes.nl, 2020/12/2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預計荷蘭航空業不會在2024年之前恢復正常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Schiphol國際機場執行長Dick Benschop接受荷蘭日報Het Parool採訪時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苗正在各地先後開打,航空亦將從2021年第二季開始有感,但並不表示一切都將立即恢復正常,預計荷蘭的航空業不會在2024年之前恢復正常水準。 Benschop表示,渠樂見荷蘭政府正加強對荷航(KLM)施予至關重要的紓困,KLM佔Schiphol機場交通量的一半,該機場是由包括航空公司、機場人員、公司等聯合組成的一個系統,新冠肺炎疫情迫使經營機場的公司削減成本(該公司亦經營Eindhoven、鹿特丹和Lelystad其他三個荷蘭機場),導致數百人失業。 Benschop表示相反的,新冠疫情亦為Schiphol機場提供了第二次機會,Schiphol機場原本十分忙碌,由於營運衰退,可大幅減輕Schiphol的負擔,創造機場邁向永續發展的空間,同時增加社會和經濟收益,亦可以降低飛行時的噪音,為Aalsmeer、Amstelveen和Amsterdam等三市處於飛行噪音帶區興建住房創造空間。 根據荷蘭政府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約一半的荷蘭人對航空業的衰退表示贊同,比例遠高於4年前的14%。Benscho承認,荷蘭的航空業必須有所改變,荷蘭人對Schiphol機場擴建感到憂心,但若能在滋擾民眾與擴建機場之間取得平衡,就能獲得多數荷蘭人的認同。
A:出處:News item, 2020/12/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所有搭機前往荷蘭的旅客登機前必須出具72小時內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 荷蘭政府宣佈,從2020年12月29日零時開始,包括荷蘭公民在內的所有旅客(13歲以下孩童除外)於登機前往荷蘭時,必須出具72小時內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必須為荷蘭文、英文、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方可登機,並強烈建議旅客於抵達荷蘭時,立即進行10天的自我隔離,而登機所需的檢測陰性證明不得替代自我隔離措施。 自2020年12月15日起,荷蘭政府已規定非歐盟旅客(歐盟豁免清單國家人民除外)前往荷蘭時,必須出具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荷蘭政府已決定將此規定擴大到所有前往荷蘭的旅客。 荷蘭當局已指示飛往荷蘭的航空公司,旅客登機前必須檢查是否持有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航空公司必須向旅客提供信息,並說明荷蘭政府已採取的措施。 此外,荷蘭政府正考慮擴大對歐盟旅客搭乘任何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包括長途巴士、渡輪和火車等前來荷蘭亦將執行類似的方案。比利時已對前往該國的荷蘭人施加此規定,法國則對從英國到荷蘭的「歐洲之星」高速鐵路旅客亦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出處:News item, 2020/12/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所有搭機前往荷蘭的旅客登機前必須出具72小時內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 荷蘭政府宣佈,從2020年12月29日零時開始,包括荷蘭公民在內的所有旅客(13歲以下孩童除外)於登機前往荷蘭時,必須出具72小時內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必須為荷蘭文、英文、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方可登機,並強烈建議旅客於抵達荷蘭時,立即進行10天的自我隔離,而登機所需的檢測陰性證明不得替代自我隔離措施。 自2020年12月15日起,荷蘭政府已規定非歐盟旅客(歐盟豁免清單國家人民除外)前往荷蘭時,必須出具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荷蘭政府已決定將此規定擴大到所有前往荷蘭的旅客。 荷蘭當局已指示飛往荷蘭的航空公司,旅客登機前必須檢查是否持有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航空公司必須向旅客提供信息,並說明荷蘭政府已採取的措施。 此外,荷蘭政府正考慮擴大對歐盟旅客搭乘任何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包括長途巴士、渡輪和火車等前來荷蘭亦將執行類似的方案。比利時已對前往該國的荷蘭人施加此規定,法國則對從英國到荷蘭的「歐洲之星」高速鐵路旅客亦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A:馬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頃宣佈,馬國政府規定所有外勞須於明(2021)年初強制新冠病毒檢測。違反指令的雇主將根據1988年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法令受到處罰。 根據12月1日起的指令,建築業、製造業及商業等領域的外勞均須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費用由雇主承擔。目前馬國人力資源部已記錄1,990名雇主的4萬9,248名外勞已接受相關檢測。 根據1990年工人住宿環境及基本設施最低標準法令(446法令),馬國政府擴大檢查外勞住宿的力度。目前已取締12家企業並將提出27項指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棕油理事會(MPOC)總執行長卡亞納頃表示,即將於明(2021)年1月5至8日舉行的「2021年棕油線上貿易展覽會及講座會」(POTS Digital,網頁https://potsdigital.vfairs.com/),將會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棕油推廣項目,預料將吸引全球7,000人參與。 迄今已有4,600人報名參與,每日新登記人數皆在200人左右,因此,屆時將有7,000人參與展覽會的國際大會和其他活動。此外,約有90家企業報名參與展覽,展出各自的產品與服務。 前述展覽會已舉辦12年,迄今在世界各大城市舉辦了超過50場次,為馬國棕油理事會主要的推廣棕油活動,我們每年都在世界各地舉辦3至4場次。由於疫情影響,改為線上舉辦,並將致力尋找維持棕油在高價位的方案。 本次的線上展覽會將分為8個部分:行銷大會、線上展覽、總裁論壇、可持續性辯論、健康與營養、商業配對、烹飪展示與菜式及猜謎與遊戲,集結本地與國際的專家與商人,範圍已經大幅度擴張。4天的展覽會結束後,訪客還是可以訪問網站和下載網站的資料和影片,為期一個月,過後,這些資料和影片將會收錄在理事會的檔案裡。 此次的線上展覽將會是一個新的體驗,覆蓋面更寬廣,參與者雖然無法在現場洽談,但是,線上展覽能夠讓世界各角落的人在無需旅遊之下,也可以參與和獲取商業所需的資訊。 本次的國際研討會邀請棕油業各領域的專家發表演說,屆時將通過視頻直播,線上參與者將可以聆聽專家們演說,範圍包括歐盟的貿易實踐與法律、馬國棕油業的前景、平衡全球食物需求與砍伐森林、減緩2020年的衝擊、棕油供應鏈的可追溯性、人工智慧推進棕油業的角色、棕油與綠色的可持續發展、對歐盟制裁和限制的辯論、勞工的待遇與剝削的爭辯、棕油的未來前景和機遇等關乎業者的課題。另一個新穎的課題是棕油與健康產品和化妝品產業,演講主題包括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多脂產品、紅棕油對人類健康的營養證明、多脂產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節食對心臟病的風險等。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棕油局(MPOB)頃發布消息稱,明(2021)年1月份棕油每公噸參考價格為3,475.44馬幣(約合849.74美元)。馬國海關總署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至1月31日止,調高棕油出口稅為8%。 馬國政府自2021年1月1日起,制定棕油出口稅新機制,由最低之3%至最高之8%不等(原先為4.5%至8.5%不等),視棕油出口價格而定。倘棕油每公噸出口價格低於2,250馬幣,則免徵出口關稅。 馬來西亞大眾投資銀行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決定自明(2021)年1月期間將對棕油徵收8%出口稅,估計會稍微影響棕油價格,並抑制市場對馬國棕油之需求,上游業者將首當其衝。 同時,該措施將造成馬國與印尼之間的棕油價格差距,從原先的每公噸862馬幣(約合210.76美元),縮減至570馬幣(約合139.36美元),使印尼棕油產品增添競爭力。 馬國市場分析師認為,只要棕油出口價格維持在每公噸3,000馬幣(約合733.5美元)以上,對種植公司而言就仍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在與印尼同行價格拉近後,也可讓本地下游業者及棕油提煉商喘口氣。市場預測棕油進口商將趕在馬國徵收出口稅前,大量在本(12)月採購更多國內棕油產品。在12月前20天,馬國棕油出口較上(11)月同期提高12%,出口至印度及歐洲分別走高57%及1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媒體「南洋商報」探悉,繼海運費於近幾個月高漲及出現「一櫃難求」的狀況後,馬國海運貨櫃及船位亦出現「價高者得」現象,問題關鍵據稱是出在海運費係每週根據需求與船位多寡來決定。由於許多進出口商為確保本身的貨櫃可及時運送,不介意支付更高運費,導致先前已訂了船位的出口商若不願付更高運費,船位可能會拱手讓人。 據瞭解,雖然商家與船運公司間有簽署服務協定,船運公司也確實會遵守雙方簽署的協定,惟有關協定亦闡明業者是否根據最新的收費支付運費;而問題最關鍵就出在海運運費是每週根據需求與船位多寡來決定。有馬國業者指出,訂船位是通過電郵辦理,船運公司會在收到電郵後回復,提供有關船期的日期與時間。一旦運費有漲,船運公司會電郵通知,若商家不願付更高的運費,船位會讓給他人。 馬來西亞貨運代理協會聯合總會會長蔡勝華針對國內各領域業者應如何應對「一櫃難求」的情況指出,市場供需對海運運費造成影響,例如早前曾出現貨櫃及船隻供過於求的情況,導致運費下跌數百美元;目前的情況則是正好相反。 如今是即使業者已經訂了貨櫃及船位,但在有人願意支付更高費用的情況下,業者也可能會失去有關貨櫃及船位。 馬國業者目前別無選擇,只能以支付較高費用的方式取得貨櫃及船位。現在的問題是,業者最終可承擔多高的運費。由於歐洲近來新冠疫情加劇,導致更多貨櫃滯留港口,目前一櫃難求的情況惡化,盼在中國於明(2021)年2月減緩出口之後,能回復到正常的情況。鑒於貨櫃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國在「十一國慶」之後的出口量大幅上升,導致貨櫃出現嚴重短缺,並因此引發價格飆漲的連鎖效應。目前海運市場是由船運公司主導,因此貨運業者也只能加倍努力,以取得貨櫃及船位。 在船運公司的運輸船減少以及未宥增加航行次數的情況下,造成許多貨櫃滯留在港口,例如巴生港口目前的使用率為100%,許多船因此被迫在港口外等候3至4天,以完成卸貨或取貨的程序。早前一個20尺貨櫃運抵巴生港口的運費為是100美元(約合409馬幣),惟在上月已漲至1,000美元,至於從巴生港口出口到澳洲墨爾本或雪梨的運輸費,也從300美元漲至2,000美元。 馬國麻坡傢俱同業商會會長黃友歡受詢時指出,傢俱業者目前亦面對海運運費飆漲的問題,其影響包括導致顧客會因為運費飆漲而延遲取貨時間。在海運運費飆漲的情況下,傢俱業者從國外如中國進口的原材料及配件,其成本也隨著提高。 另一方面,馬國交通部部長魏家祥表示,由於海上運輸為馬國經濟命脈之一,馬國將與中國協商貨櫃短缺問題。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MDEC)營運長黃婉冰頃指出,作為推動馬國數位經濟領導者的馬來西亞數位經濟發展機構,已與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巨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訊飛,iFLYTEK)簽署合作協議,計劃於未來3年在馬國巴生谷共同建設AI創新中心,進一步將馬國打造成東協的「數位樞紐」,以探索新型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同時鼓勵雙向知識交流、人才發展及研發,並擴大投資機會及促進馬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界合作。 根據該合作協議,馬來西亞數位經濟發展機構將於未來3年內為AI創新中心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定期促進馬國與科大訊飛在政府、工業、研究方面的訪問、交流及合作。該機構亦將積極推薦科大訊飛人工智能試驗項目在東協各國的推廣。兩方將探討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政務、語音識別及工業4.0政策等數個核心領域,促進知識交流、聯合推廣及加強馬中雙方知名度的合作,以進一步發展及推動替代的數位經濟系統。 隨著新冠疫情肆虐,馬國各產業皆加快數位化轉型的步伐,如遠程辦公、電子商務、工業自動化等。馬來西亞數位經濟發展機構盼通過與科大訊飛的合作,能進一步加強馬國科技企業與科大訊飛之間的合作,達致雙贏的夥伴關係。馬國亦盼透過「國家技術與創新沙盒」(NTIS),通過顛覆式科技如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技術,傳感器技術及5G設施,加速經濟快速復甦。 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MDEC)是馬來西亞通訊暨多媒體部屬下的政府機構,負責引領國家數位經濟的發展、重建永續數位生態系統、培育一系列數位化技能的國內專才、鼓勵企業數位化轉型並引進高科技企業前來馬國投資。該機構先後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創建數位自由貿易區及近期與華為合作,證明馬國是一個具有潛力的投資地點。該機構亦與前來馬國投資的外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在相關的技術如雲科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深入發展,以實現可持續性的數位生態系統。馬國是亞洲語言中心,擁有豐富且微觀文化的勞動力,在高熟練技能及不斷壯大的人才帶動下,透過政府加強親商環境政策,以成為海外企業擴展業務的市場。 科大訊飛公司成立於1999年,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主要業務範圍包括專業軍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等。該公司在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核心研究以及產業化的表現得到社會各界及國內外的廣泛認可。2019年6月11日,科大訊飛入選2019年「富比士」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貿工部頃發布消息指出,馬國政府接獲國內鋼鐵廠商NS Bluescope (M) S/B公司之投訴,指馬國自中國大陸、韓國及越南進口之鍍鋁鋅非合金鋼扁軋製品(flat rolled products of non-alloy steel coated or plated with aluminium and zinc ,海關稅則號列為7210.61.1100, 7210.61.1200, 7210.61.1900, 7210.61.9100, 7210.61.9200, 7210.61.9900, 7212.50.2300, 7212.50.2490, 7212.50.2910, 7212.50.2990,)價格,遠較原產國國內售價低,已對馬國廠商造成實質性之損害。 馬國對前述進口產品展開完整調查後,認定中國大陸韓國及越南等進口之前述產品,已對馬國產業產生負面效應及對業者造成實質損害,馬國政府決定自2020年12月12日起,為期5年,對前述產品進口課徵反傾銷稅(稅率由2.18至37.14%不等),以保護國內鋼鐵產業。 依據前開新反傾銷稅,中國大陸公司將被課徵2.18%至18.88%;韓國公司將被課徵9.98%至34.94%;越南公司則將被課徵3.06%至37.14%稅率。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近期全球鋼鐵價格暴漲,從上(11)月起,鋼鐵成品如建築使用的花鐵、貨架的方鐵價格每天都出現大波動,五金機械店業者每週必須調整價目表,並得嚴控庫存。 馬來西亞太平海宏五金電器公司總營運長尤芳梁表示,鋼條或鋼板的價格自上個月以來每天都在波動,至今已上漲了20%,且部分貨源如製造貨架的鐵條更是短缺,下訂單後須等待2星期才取得貨源。目前鋼鐵製品如鐵釘、鐵槌與螺絲等,由於市場仍有存貨,所以供應商還未調整價格,但卻已發出通知要零售商作好面對隨時調漲的心理準備。預計鋼鐵價格暴漲情況會持續至經濟穩定復甦後,才會平穩。 另一方面,馬國霹靂州華人五金公會總務林鈺和指出,目前給予顧客的價格均依據每天的新價格為基礎,有關鐵板與建築鐵、白鋅板與平面板等於10月開始上漲,剛開始時價格是每週波動,但到11月就出現每天波動,每公噸材料上漲介於10至100馬幣(約合24.5美元)間,造成商家資金周轉受控,原本10萬馬幣(約合2.45萬美元)可購買100條鐵,但目前只能訂購50條。目前由於中國及印度等國並無出口,也造成部分鋼鐵原料短缺,因此部分貨源須等幾個月始能獲得貨源供應。鋼鐵價格暴漲主要是貨運影響以及市場供不應求,渠認為一旦英國的變種新冠病毒傳播到外國,將再度衝擊各國經濟,屆時鋼鐵價格將在市場供過於求情況中下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年12月29日報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預計本年位於星國中央核心商業區的頂級商辦大樓租金,將從去年+6.9%慘跌至-10%。市場分析師認為,由於全球疫情尚未明朗,大多數企業仍持謹慎態度,商辦大樓需求在明年上半年將保持低迷,但下半年可能反彈。 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研究報告指出,新加坡貿工部(MTI)11月預測星國明年可取得4%至6%經濟增長,有利於商辦大樓出租市場復甦,且星國預計陸續為民眾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一旦經濟活動恢復,商辦大樓需求將因就業率提高而受惠。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年1月推出「可變動資本公司 (Variable Capital Companies)框架」,鞏固星國作為投資基金樞紐的地位,有助於推動非銀行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如吸引投資經理人和對沖基金進駐,有望帶動商辦大樓的需求。 本年受到居家辦公和阻斷措施影響,「共享辦公空間」的需求減少,與傳統辦公空間的情況類似。共享辦公業者的淨可出租空間本年僅成長3%,遠低於去年的16%。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新加坡研究部主管宋明蔚預測,共享辦公空間明年的供應漲幅維持在3%,後年才可能出現更大漲幅。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2月29日報導,星國於12月28日進入解封第三階段。新加坡係在4月7日實施近2個月的新冠病毒「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後,分階段放寬限制。在6月19日進入第二階段解封後,星國民眾近半年來已遵行社交活動和家庭聚會最多5人的規定。 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後,社交活動和家庭聚會放寬至8人。解封首日,商場和餐廳並沒有出現大量人潮,商家在放寬的接客總量同時,也確保遵守相關安全管理措施。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鼓勵大眾趁此機會與家人共度時光。不過,也提醒民眾不要放鬆警惕,並表示政府會加強巡查,若有違規情事,商家將被勒令關閉,個人違規則面臨罰款,而持工作證者之證件將被撤銷。 根據「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星國要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必須滿足3個條件,包括「合力追蹤器」使用率達到人口70%、國家有充分的病毒檢測能力,以及全民嚴格遵守安全距離等防疫措施。黃循財部長呼籲新加坡國人下來幾個月繼續合力防疫,保持安全,直到所有星國民眾都接種疫苗。
A:緬甸時報報導,欽邦政府官員表示,欽邦的第二座機場Lailenpi機場的建設預計將於明年初完成,目前已經完成了80%。本年5月欽邦首長Salai Lian Luainn表示,一旦完工,Lailenpi機場將能夠容納20人座的小型飛機。欽邦在國際社會的援助下建造了Lailenpi機場,其目的是讓當地及外國遊客在欽邦與仰光之間進行商務、旅遊或緊急情況下的旅行。該機場將大幅縮短仰光與欽邦之間的交通時間,目前自Lailenpi到仰光陸運交通需要3天的時間,Lailenpi機場的建設經費係依賴總部設在英國特派團航空獎學金MIF(國際)提供的200萬美元的外國援助。Lailenpi鎮位於欽邦南部,靠近緬印邊境地區,機場建成營運後,亦將可促進邊境貿易。 此外,本年10月27日欽邦第一個機場位於欽邦Falam鎮的Falam Surbung機場竣工。欽邦是緬甸最貧窮、最不發達的邦,但據緬甸民航局表示,新機場的建成將改善旅遊業發展。自2015年至2016年Falam Surbung機場開始建設,佔地1,289.5英畝,政府預算逾300億緬幣(2,700萬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食米聯合會(MRF)的統計顯示,在2020-21財年的過去2個月,緬甸向中國出口了逾363,400噸食米,價值1.38億美元,佔食米出口總額的77.8%。於過去兩個月,緬甸每日向中國運送約6萬袋食米。本財年10月1日至12月11日期間,緬甸向對外貿易夥伴交付了逾467,018公噸的食米及碎米,根據MRF的統計,產生了逾1.75億美元的收入。東協國家佔緬甸食米出口總額的8.43%,逾39,370噸,而緬甸食米出口總額的12%銷往歐盟國家,逾56,598噸,其次是非洲國家,逾2,940噸。其餘4,706多噸食米運往其他國家。MRF估計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上一財年裝運240萬噸食米及碎米,當時緬甸超過了出口目標,通過邊境貿易向鄰國出口逾426,611噸食米,通過海上貿易向外國貿易夥伴出口逾215萬噸食米,總計逾258萬噸。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12月27日的奠基儀式標誌著泰國支持的緬甸仰光Amata智慧及生態城投資項目,該投資項目佔地2,000英畝,位於Dagon Myothit鎮(東部)與(南部)附近。該項目是在仰光地區政府的指導下,由建設部下屬的城市及住房發展部與泰國Amata公司共同開發。仰光省長Phyo Min Thein在活動開幕詞中表示,該項目位於迪拉瓦經濟特區及Hantharwady機場的經濟走廊之間,它將成為仰光的一個重要樞紐,該投資項目將為地區帶來效益及促進技術發展,可通過外人直接投資來實現技術轉讓。 泰國駐緬甸大使表示,此投資案展現了緬甸與泰國之間加強關係及友誼,將有助於增強城市居民的社會經濟,並創造就業機會。領先的工業城市開發商Amata將開始實施Amata亞洲(緬甸)有限公司旗下的仰光Amata智慧生態城市項目的第一階段,資本為10億美元。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將在200英畝的土地上開始。該項目旨在在該地區創建一個重要的樞紐,將所有的東西聚集在一起,提供就業、職業學校、醫療保健服務、貿易及娛樂場所,追求與當地社區及自然環境相協調的工業發展。它將在生態友好的環境中提供就業,並為國家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投資案將聚焦於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物流及服務、工業廢物管理活動及其他必要的業務,並吸引優質投資者。該項目計劃從該區的租戶公司吸引37億美元,開發區全面投產後,預計區內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0億美元。該項目將僱用3.3萬多名居民。此外,它預計每年將產生6,000萬美元的所得稅收入,整個智慧生態城市項目計劃在5年內完成,該項目第一階段將於2021年前3個月啟動,並將於2021年底投入運營。
A: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冠疫情造成經濟與商業活動限制,導致美國2,200萬工作流失,隨著經濟復甦,約有1,200萬職缺回復,惟各產業的復甦不一,就業型態連帶改變,重塑勞動力市場,例如:實體零售及餐飲業蕭條,電商倉儲與貨運則蓬勃發展。 根據美國勞工部報告,截至本年11月,外送服務(Courier and messenger jobs)職缺與2月相比已成長超過20%,而整體就業人數與2月相較則下降6.5%;倉儲工作於疫情初期流失嚴重,之後逐漸回穩,現已成長超過疫情前之水準。有些產業的工作機會則減少如:鐵路運輸受煤炭與工業商品運送減少影響、航空業因旅遊人數驟跌而裁撤員工。 旅遊業受新冠疫情打擊層面大,復甦緩慢且職缺恢復較少,例如:旅館業於疫情初期減少100萬個工作,現僅回復37.5萬個;夏威夷及內華達州等高度依賴旅遊業的州失業率也較其他州為高。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pandemic-reshapes-u-s-employment-speeding-changes-across-industries-11609243204
A:一、宏都拉斯: (一)宏國衛生部迄至12月27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119097例,較前日增加438例,死亡3065例,增加4例。 (二)宏國社會保險局(IHSS)及私人企業協會(COHEP)出資購買由英國AstraZeneca藥廠生產之新冠肺炎疫苗預計2021年4月21日運抵宏國,首批到貨70萬劑,總採購為140萬劑。 二、貝里斯:迄至12月27日統計資料 ,COVID-19確診個案10490例,增加0例。死亡228例,增加0例。 三、聖露西亞:迄至12月27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305例,增加0例。死亡5例,未增加。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2020年12月23日 越南工商部於2020年12月7日發布第44/2020/TT-BTC號公告,規定暫時停止醫療口罩、醫療手套及供防疫使用的防護裝備之暫時進口又復運出口的營業項目。 暫時進口又復運出口之營業項目係依據越南財政部2017年6月27日第65/2017/TT-BTC號貨品進出口之海關貨物編號來建立,如下: 第39章:海關貨物編號 3926.20.90 (貨品名稱:醫療手套) 第40章: 海關貨物編號:4015.11.00 (貨品名稱:醫療手套) 海關貨物編號:4015.19.10 (貨品名稱:醫療手套) 第62章:海關貨物編號6210.10.90 (貨品名稱:供防疫使用之防護裝備,包括:衣服、鏡、醫療口罩、防護帽、手套及鞋)。 第63章: 海關貨物編號;6307.90.40(貨品名稱:醫療口罩) 海關貨物編號;6307.90.90(貨品名稱:醫療口罩) 對於醫療口罩、醫療手套及供防疫使用的防護裝備己於2021年1月22日前完成辦理海關暫時進口手續,將可依越南政府第69/2018/ND-CP號現行規定進行復運出口。 本公告自2021年1月22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有效。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