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Mirage News 日期:109年12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47/P200號(商情文號:第947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12月14日將《2020年國際私法法案》(Th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Bill 2020)納入英國法律。在英國脫歐後,該法案使英國能夠執行重要協議,以保護英國的企業及跨境民眾。 《2020年國際私法法案》的協議涵蓋民法、家庭法及商法的各個方面,具體例子包括: (1)在一個國家實施的兒童撫養義務可以在另一國家得到承認和執行。(2) 若英國民眾出國旅行、購買商品或在國外發生意外,將有一種解決可能出現法律糾紛的方法。(3)當企業進行跨境交易時,若發生糾紛,將有一個明確的解決規則框架。(4)離婚可以在其他國家被承認。(5)被其父母之一綁架的孩子可以返回自己的祖國。 英國政府將發布一項十年戰略的公眾諮詢,旨在利用英國在該法律領域的重新獲得的能力。其將為維持英國作為企業在全球開展業務的全球領先司法管轄區的地位提供藍圖,並確保消費者和家庭能夠獲得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解決爭端的最有效方法。在國內法中執行該等協議,在不同的國家就可能會發生平行的法院案件,從而導致決策衝突,英國民眾、企業和家庭將承擔法律費用。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Business Leader, Hello Global NTT 日期:109年12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46/P200號(商情文號:第946號) 商情本文: 作為日本全球技術服務提供商NTT公司正在進行5億英鎊數據中心投資計劃(Data Centre Investment Plan),NTT於12月15日宣布將在東倫敦Dagenham區建立新的‘London 1’數據中心,其中有望創造100個就業機會。 英國國際貿易部(DIT)在投資過程中給NTT提供支持。其將企業與政府聯繫起來,以提供有關英國技術及數據中心市場的技能、培訓和智慧城市機會的意見。 NTT選擇倫敦Dagenham區域因為其數位和媒體創新中心的聲譽,以及靠近倫敦港區(Docklands)的位置。倫敦港區被視為英國的網路樞紐和全球互聯網網絡的支柱,為英國倫敦互聯網交易所(LINX)的大部分基礎設施提供便利。 London 1數據中心將擁有25,600平方米的IT空間,而且最大IT負載為64兆瓦。該數據中心還包括一個技術體驗實驗室(Technology Experience Lab),其中將用於測試新技術並驗證混合雲服務和創新。可持續性和安全性是構建數據中心的核心。 這項投資跟隨本年9月份達成的英日全面性經濟夥伴協定(UK-Japa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及美國房地產開發商Hackman Capital Partners的重大投資。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BBC News 日期:109年12月14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45/P200號(商情文號:第945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表示將與法國電力公司(EDF)進行正式談判,其談判內容涉及英國東海岸的一個耗資200億英鎊的核電站Sizewell C的融資計畫,其談判內容將圍繞其融資模式,而該模式將可能使納稅人不得不為額外所產生的費用付費。 法國電力公司(EDF)在Sizewell C的項目中擁有80%的股份,中國國營企業中國廣核集團(CGN)則持有其餘的股份。英國保守黨議員成立之中國研究小組(Beijing-sceptic China Research Group)表示,盼英國政府重新審核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廣核集團(CGN)共同參與的英國核計劃。 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最近放棄位於北威爾斯地區的Wylfa核電站建立之計劃,儘管美國財團對恢復該核電站計劃感興趣,而中國廣核集團(CGN)仍計畫在英格蘭東南部Essex地區的Bradwell-on-Sea開發另一座新核電站。英國目前所有的核反應堆將在2030年完全移除,而將僅保留其中一個新核電廠,即為法國電力公司(EDF)和中國廣核集團(CGN)正在建設位於英格蘭西南地區Somerset的3.2 gigawatt的 Hinkley Point C核電站,惟此將只能取代在2030年除役的核反應堆中39%以下之產能。 核電站Hinkley Point C的建造成本呈螺旋式上升,最新估計高達225億英鎊,法國電力公司(EDF)及中國廣核集團(CGN)將資助該上升的成本,其目的將為換取英國政府提供為期35年電力每兆瓦時(megawatt hour)92.50英鎊的保證價格,該費率是於2012 年所達成。
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 RTE 日期:109年12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944/P200號(商情文號:第944號) 商情本文: 英國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已經將影響到愛爾蘭,但不達成協議將給愛爾蘭帶來更大程度的破壞。目前歐盟與英國仍然尋求達成協議,英國將很快開始重啟談判以在2021年尋求達成協議,惟達成協議,雖可避免進口關稅和貿易配額的協議,但新協議仍將造成新的關稅領域並將增加企業成本。 從長遠來看,隨著英國失去進入歐盟市場的自由通道,更多外國直接投資可能會進入愛爾蘭。愛爾蘭財政部分析認為在2到3年內很可能會發生。根據愛爾蘭財政諮詢委員會委員(Irish Fiscal Advisory Council )表示,無協議脫歐將為愛爾蘭經濟帶來的長期成本可能約為6%,約為210億歐元。另外愛爾蘭財政部預測,若不達成協議,僅2021年的經濟可能下降3%。此外,若達成協議,也會有成本,所謂的非關稅壁壘的成本——海關程序、官僚作風和行政冗長程序,即使有協定成本可能與關稅一樣多或更多,長期成本可能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 無協議脫歐的結果將導致額外的費用,如關稅以及合理預期在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更多的延遲和供應鏈中斷。現在預計會出現嚴重的延誤,尤其是經過英國港口的延誤,威脅到供應鍊和業務以及某些產品的重大中斷。隨著英國退出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就成為第三國,涉及新的海關規則以及詳細的食品和動物安全法規、官僚機構和檢查。 無協議脫歐將帶來雙方必須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條款適用的關稅。最重要的關稅與食品部門有關,尤其是牛肉。愛爾蘭牛肉部門出口其產量的90%,其中近一半出口到英國市場。肉類的關稅從豬肉的20%到家禽的34%和牛肉的70%以上不等。 在無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正在研究可以針對受影響最嚴重的部門採取哪些薪資補助的支持措施,包括延長薪資資補貼計劃用於受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打擊的公司。此外,諸如愛爾蘭商業和雇主協會(Ibec)的雇主團體也一直在推動恢復出口信貸擔保,以幫助企業向新市場多元化。 愛爾蘭農民及其代表機構愛爾蘭農民協會IFA呼籲制定支持計劃,並呼籲歐盟禁止從第三國進口牛肉,以建立來自愛爾蘭等成員國的牛肉新市場。
A: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19個聯邦、州府和地方執法機構合作,在全國嚴打利用新冠疫情和經濟不景而行騙的犯罪,估計各宗案件中,民眾損失金額高達10億元。 綜合美聯社與雅虎財經頻道報道,FTC這次攜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以及9個州的聯邦檢察部門和多處地方執法機構,在全國開展了歷時一年的「收入幻象行動」(Operation Income Illusion),先後共採取50次行動。參與的州份包括馬里蘭、亞利桑那、阿肯色、加州、佛州、印第安納、新罕布什爾、俄勒岡州和賓州。 調查發現,騙案的具體種類包括層壓式推銷,匪徒會利用不少民眾在家賦閒的空檔,遊說他們參與兜售奢侈品,又或者透過其他的金字塔方式募集資金,並宣稱此舉可迅速致富,墮入圈套的包括長者、退休人士、移民、少數族裔、學生和軍眷等。 FTC消費者保障總監史密斯(Andrew Smith)14日表示,機構今年頭9個月接獲的詐騙舉報,涉案金額超過1.5億元,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但部門相信只有少數受害人報案,因此實際範圍可能更廣。史密斯批評,騙徒利用民眾在疫情期間失業的焦慮心態,藉此大發國難財,導致受害人損失了巨額的救命錢。 FTC表示,法院已為4宗案件頒布臨時禁制令,其中一家受管制的公司是佛州「數碼收入」(Digital Income System Inc.)。公司向受害人索取1000至2.5萬元入會費,訛稱他們只要出售會籍,成功的話可賺取高達1.2萬元佣金,但大部分人最後未獲分毫。 另外被點名的還包括加州公司Moda Latina。這家公司被指利用廣告招攬西裔,宣稱參與者可在家工作,轉售名牌香水等奢侈品,然後賺取可觀收入。FTC表示,這家公司的手法已經違反電話銷售條例,估計由2017年8月至今年8月,公司以此向受害人收取了逾700萬元。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軟體巨擘甲骨文(Oracle)日前才宣布將總部搬到德州,現在又傳出,創辦人暨執行長艾利森(Larry Ellison)已遷居夏威夷。 新聞媒體Vox報導,艾利森14日下午發出備忘錄向員工說:「11日宣布總部搬遷的消息後,許多人詢問我,是否會一起搬到德州,答案是不會,因為我已經搬到夏威夷,未來我將用Zoom在拉奈島(Lanai)上工作。」並在文後簽上「Mahalo」(夏威夷語「感謝」的意思)。 據了解,艾利森擁有拉奈島絕大部分的土地,他嘗試將當地開發成一個環保與農業烏托邦,最近還在島上成立了一家健康食品公司Sensei,但這個島最近幾周爆發新冠疫情。 許多科技富豪早已對加州的商業氣候與稅務政策不滿,連像艾利森這類淨資產超過數百億元的人,都認為加州稅金太重。加州現在的新冠疫情規定也激怒了部分科技公司高層,如Tesla的馬斯克(Elon Musk)。 艾利斯雖然對疫情相關政策鮮少提出看法,但他近來成為川普在矽谷的盟友。在疫情爆發初期,艾利森支持川普的看法,認為療效未獲得證實的氫氧奎寧(hydroxychloroquine)可治新冠。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由於新冠疫情惡化,第一批疫苗也才剛上市,Google決定將員工居家工作的時間延長到明年9月。 不過,雖然Google延長了員工居家工作時間,他們也另外擬出一系列改變計畫,足以大幅改變科技員工未來的工作方式。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皮采(Sundar Pichai)13日晚上發出電子郵件向員工宣布,公司正在測試一個「彈性工作周」(flexible workweek)的想法,為日後員工可以安全重返辦公室做準備。這項計畫希望員工每周至少三天在「合作日」(collaboration days)到辦公室工作,其他日子可以在家工作。 皮采在電郵中說:「我們正在測試一項假設:彈性工作模式可以增進生產力、合作力和健康。儘管有幾家公司已開始測試這種混合式勞動力模式,但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已制定完成,因此,這會是一項有趣的嘗試。」 不過,這項彈性工時計畫何時實施還未確定,因為各國的新冠疫情程度不同,新計畫也無法適用於世界各地所有的Google員工,例如那些必須長時間與顧客互動或數據中心和實驗室的員工。 皮采沒有提到,是否會要求員工在重返辦公室前先接種新冠疫苗。Google發言人史吉格利亞諾(Gina Scigliano)表示,公司曾說過,如果醫師或地方衛生官員告訴員工可以接種疫苗,公司建議他們接種,Google也正在想辦法,讓員工有機會在明年年中或年底前接種疫苗。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空軍甫對無人駕駛之空中計程車給予首次安全肯定,開啟此一商用載具對執行軍事任務的大門。此一發展亦可確保未來美國製造商得以搶占全球大部分的新興空中計程車市場。根據此計畫,美國北加州的新創公司Joby Aviation將成為首個為美國軍事體系提供垂直起降飛行服務之製造商。 Joby的飛行載具將用於輸送貨物與乘客、緊急救援服務等,首先應用於美國國內軍事體系;貨物運輸最早可望於明年初開始。此外,Joby日前亦表示有意收購Uber之空中計程車部門,此一協議將使Uber對Joby的投資增加至1億2, 500萬美元,亦有助加速將此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美國空軍官員亦直言,該計畫旨在幫助美國製造商搶占空中計程車市場,長期目標為使軍、產業界及FAA合作,俾利美國製造商搶占大部分的新興空中計程車市場。
A: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近幾週美國消費者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認為當新冠疫情消退時,經濟將大幅改善,截至本(109)年12月9日消費者信心指數自11月份的76.9上升至81.4。 參與調查的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Curtin表示,僅管經濟和個人財務的前景並無實際改變,12月初信心指數上升係由於總統大選結果使民眾對未來感到有希望,地方政黨一向可帶動民眾對經濟的態度,當支持的政黨執政,受訪者的看法亦較為樂觀。萬神殿宏觀經濟(Pantheon Macroeconomics)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認為,股票上漲與新冠疫苗開發成功等好消息亦是促進信心增長的因素。 然而新冠確診人數激增,許多州發布新禁令使得經濟復甦在11月至12月明顯放緩。根據勞工部昨日指出,上周全美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已增至85.3萬人,10月份雖新增6萬個工作職缺,11月份僅增加24.5萬個職缺,12月尚未有實際數字,但預估較11月份更低。成為經濟復甦的一項隱憂。
A: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GDPR生效兩年半後,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於12月15日首度對跨境的美國Twitter公司處以45萬歐元罰款,原因係2019年1月獲悉資料外洩後,未於72小時紀錄在案或通知主管機構。Twitter回應稱,對此錯誤負責,並承諾致力保護客戶隱私及資料。 本案係類似案件的領頭羊,美國Facebook、Apple及Google等許多在愛爾蘭設立歐盟總部的大型美國科技公司,均由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負責GDPR相關案件的執法。歐洲消費者權益組織BEUC表示GDPR面臨執行的轉捩點,本案耗時兩年作成裁決,倘GDPR執法繼續遲緩不予改善,整個系統信譽將受威脅。 歐盟執委會司法政策首席顧問Paul Nemitz失望表示歐盟部分國家利用GDPR以外的法令進行隱私案件的執法,例如上週法國以ePrivacy法令對Google及Amazon罰款1.63億美元,以避免與其他歐盟隱私監管機構共享權力,規避GDPR架構下一站式管理。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2.15 PolandIn,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電動汽車公司ElectroMobility Poland(EMP)稱,啟動波蘭電動汽車生產的工廠將於2024年開始工作。波蘭氣候及環境部長Michał Kurtyka、EMP公司、卡托維茲經濟特區(Katowice Special Economic Zone),西里西亞省省長辦公室(Silesia province governor head’s office)等代表們及Jaworzno地方政府與國家森林(State Forests ; LP)的代表們簽署一份有關波蘭第一個電動汽車設施興建籌備方面的合作備忘錄。 波蘭電動汽車品牌伊澤拉(Izera)的原型已於2020年7月底完成。EMP公司展示波蘭電動汽車的兩個原型,包括休旅車型(SUV)及掀背車型(hatchback)。波蘭電動汽車負責人Piotr Zaremba在當時表示,首批伊澤拉電動汽車將在2023年第三季從生產線下線。EMP公司今天表示,在該公司分析的30個地點中尋找出一個未來工廠的建造地點,西里西亞省的Jaworzno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表示,地點的選擇及政府對該計畫的財務支持將允許在2021年開始投資。Jaworzno的工廠將位於卡托維茲經濟特區內,在該經濟特區內汽車產業的投資占60%。Zaremba總裁於週二宣布,由於需要在工廠興建施工前進行前置工作,汽車的生產將於2024年開始。由於這項投資,將有15,000人可找到工作,包括3,000人在工廠工作,12,000人將在運送及合作服務方面。 ElectroMobility Poland公司係由4家波蘭能源公司-Enea,Energa,PGE和Tauron共同出資建立,波蘭政府在其中擁有主要或相當大的股份。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2.15 PolandIn 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的輸電系統營運商與歐盟創新和網絡執行局(EU Executive Agency for Innovation and Networks)於12月14日週一簽署一項涉及歐盟預算7.2億歐元資金的協議,該預算將轉撥至波蘭及波羅的海國家用以執行歐洲能源網絡同步計畫。該計畫旨在將波羅的海國家與歐洲能源系統連接起來,而連接點將是在波蘭。歐盟執委會是在兩個月前做出授予這筆款項的決定。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隨後表示,該計畫將結束波羅的海國家能源市場的孤立情況。 歐盟執委會負責人表示,執委會正在朝著連接歐洲邁出一大步。實務上我們正在展現歐洲的團結。這些資金中的大部分將分配給波羅的海新的互連國家。歐盟已撥出4.93億歐元的資金用於建設波蘭與立陶宛之間的海底電纜Harmony Link。其餘資金將用於融資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的傳輸網絡的轉型以及波蘭傳輸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在2025年之前,波羅的海國家的網絡與歐洲大陸的網絡將完全同步。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2.15 The First News 波蘭政府於12月15日週二在內閣會議上批准「國家疫苗接種計畫」(National Vaccination Programme)。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波蘭已與6個供應商簽約訂購超過6000萬劑Covid-19疫苗。這是首次將這些文件提交有關醫療機構批准。M總理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當歐洲對COVID-19病毒疫情開始其反制行動時。今天波蘭正在加入將於一月份加入疫苗接種程序的歐盟國家集團。據M總理表示,波蘭政府已保留約30億波幣(6.8億歐元)必要經費以進行全國範圍的疫苗接種運動。M總理重申,國家疫苗接種計畫將承擔提供免費的疫苗,而疫苗接種將是自願性的。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Slovenia Times」本(109)年12月14日報導,由斯國超輕型飛機製造商Pipistrel Aircraft領銜開發之氫混和燃料電池動力4人座飛機(Hy4)已成功完成首次飛行。 Pipistrel董事長兼執行長Ivo Boscarol表示,此次試飛成功係環保電動飛機發展之新里程碑。P氏指出,上一個里程碑在本年6月Hy4原型機獲認證為全球首架無碳動力商業化載客機。 B氏介紹Hy4係使用氫燃料電池體積小因此可增加航行範圍及載客量,且氫氣價格低廉,產生動力排放之副產品是不含碳之純淨水蒸汽,符合減碳環保要求,因此極富發展潛力。 Hy4係Pipistrel自2016年開始研發之項目,合作夥伴包括德國航空研發中心DLR、德商H2FLY GmbH Compact Dynamics、德國ULM大學、荷蘭Delft科技大學、義大利Politecnico di Milano大學以及斯國Maribo大學。Hy4第一次試飛始於2016年9月,地點在德國斯圖加特機場,後經多次試飛及不斷研究改進,日前終於在斯國Maribo機場成功完成首次航行。 B表示,該公司已開始進行新研發項目,由氫燃料電池驅動之19人座客運飛機,該機型特點將為:最大飛行距離1,000公里,飛行時間2小時,且飛行時幾乎無噪音及零碳排放。
A:依據奧媒ORF本(109)年12月14日報導,奧地利旅館業者協會(ÖHV)預警,2021上半年業界恐將掀起破產潮,預估或有1/5同業撐不到新冠疫情結束。 ÖHV副會長Walter Veit表示,雖然奧國政府實施多項紓困措施,惟對有些旅館業者而言,這些救助實為杯水車薪。奧國旅館業主要收入來自國外旅客,本國旅客過夜數僅占20%。若2020/2021冬季仍無法對外開放,則奧國旅館業之最後希望亦將破滅。 Veit副會長表示,奧國政府擬於2021年1月7日完全解除第2次新冠防疫封鎖措施,屆時旅館及餐飲業亦將會復正常營業,惟目前歐洲新冠疫情鮮有減輕跡象,各國或擬實施第3次防疫封鎖措施,或擬延長第2次封鎖措施,因此奧國旅館業者擔心2021年初仍無法恢復營運。 依據奧媒ORF本(109)年12月14日報導,奧地利旅館業者協會(ÖHV)預警,2021上半年業界恐將掀起破產潮,預估或有1/5同業撐不到新冠疫情結束。 ÖHV副會長Walter Veit表示,雖然奧國政府實施多項紓困措施,惟對有些旅館業者而言,這些救助實為杯水車薪。奧國旅館業主要收入來自國外旅客,本國旅客過夜數僅占20%。若2020/2021冬季仍無法對外開放,則奧國旅館業之最後希望亦將破滅。 Veit副會長表示,奧國政府擬於2021年1月7日完全解除第2次新冠防疫封鎖措施,屆時旅館及餐飲業亦將會復正常營業,惟目前歐洲新冠疫情鮮有減輕跡象,各國或擬實施第3次防疫封鎖措施,或擬延長第2次封鎖措施,因此奧國旅館業者擔心2021年初仍無法恢復營運。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報導,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恐使奧國經濟復甦放緩,奧地利央行(OeNB)日前微幅上修2020年奧國經濟預測至衰退7.1%(6月份預估衰退7.2%);對2021年之經濟成長預測自4%下修至3.6%。奧國GDP可望於2022年中回復至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2022年及2023年之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為4.0%及2.2%。 奧國央行認為,即使自2021年初開始供應新冠疫苗,預計1年後才能在全球被有效運用,因此仍續實施支持經濟之相關措施並逐步縮減紓困規模。奧國央行預估,奧國2020年預算赤字將占GDP 9.2%,於2023年降至1.4%;奧國政府負債2020年及2021年將分別上升至占GDP 83.3%及86.4%,至2022年及2023年逐漸下降至84.4%及82.5%。 2021年第1季及第2季,新冠肺炎疫情仍將持續拖累奧國經濟活動,惟對第2季之衝擊減少。奧國2020年11月第2次全國性封鎖措施對奧國經濟之衝擊(預估GDP-13%),小於3月份第1次封鎖措施(GDP-25%),主因是生產仍持續運作,對產業供應鏈衝擊較小,且對新冠藥品或疫苗之希望具更大信心;貨品貿易受第二波新冠疫情影響較小,惟旅遊業再次受到重創,預估2020年奧國貨品出口及服務出口(含旅遊業)將衰退12%。 2020年奧地利消費支出大幅減少,儲蓄率上升至13%;奧國央行預估這些存款將於2021年再次流向消費,因此儘管實質收入停滯,消費成長仍可望達3.9%。
A:有鑑於會員國未履行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所承諾之目標,聯合國秘書長Antonio Gueterres特於12月12日舉行之線上金融氣候高峰會,宣布全球已陷入氣候緊急狀態。法國總統馬克宏於會中籲請全球立即採取行動,於2100年之前落實該目標,亦即將全球氣候暖化幅度維持於1.5-2°C以內。渠同時向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表示,冀望美國能於2021年1月起立即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隨後,法國CAC 40指數排名前40大企業,在法國經濟部長Bruno Le Maire及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主席Augustin de Romanet的支持下,於12日共同簽署承諾自2021年起,將依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2015年所訂定之規範,向官方財務機構定期提供其業務所造成氣候影響之相關金融資訊。 TCFD工作小組源於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其任務為於氣候風險方面,向有意參與之企業擬定建議,以促進及提升其業務之金融透明度。為此,TCFD所提出之建議不僅提升企業碳排放量計算法之透明度,也能幫助企業重整其氣候風險因應戰略。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表示,CAC40集團此舉可彙整金融領域中現有之不同氣候風險標準,有助於其氣候風險機率之設定更為合理透明化。 馬克紅總統於高峰會後接受法國報刊《Les Echos》採訪時表示,TCFD工作小組主要是宣導各方瞭解氣候與金融問題有著同等地位。如今,企業必須改善其投資行為,以針對其整體策略採行自上而下之具體改變,讓銀行、投資基金、消費者及公民各階層體識到此項承諾之實際效應。馬克宏認為,此措施較訂定一項約束性的法律更具有效用。 據悉,全球已有法國達能、道達爾及Vinci、瑞士雀巢、美國蘋果及微軟等大集團宣稱有意於205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carbon neutrality)。而此次法國CAC40集團聲明同意將「巴黎氣候協定」適用於各產業鏈之所有流程,但欲期深入轉化為作業模式與觀念,路途仍漫長。 另一方面,為取得「巴黎氣候協定」預設的碳排放量及碳匯管理之間的平衡點,除了企業外,民眾亦須付出貢獻。以雀巢為例,為達成2050年零碳排放量目標,該集團除了將其800間工廠再生能源用電量從35%提升至100%,以及規劃於2030年前種植2千萬顆樹外,也必須說服酪農產改變乳牛飼養方式,以減少對地球有害之過高甲烷氣排放量。 截至目前,全球500家大企業中已有80%訂定減輕其對環境所造成之負面影響目標,但檢測標準及項目卻各自不同,如SBT (Science-Based Target)檢測工具具可評定企業針對全球氣候暖化幅度維持於1.5-2°C以內之指數、而國際碳揭露計劃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則係用以評定都市或企業減碳政策。法國總統冀望能透過擴增CAC 40集團董事會參與比例,結合各檢測方式,以擴大檢測視野範圍,並將此作為金融業之氣候風險衡量標準。 為落實「巴黎氣候協定」所訂定之目標,法國企業必須與政府及民眾攜手研發創新作法,以改變消費者習慣,其中法國氣候公民大會(convention citoyenne pour le climat)為一項公家機關與民眾可交換意見的辯論空間。在民眾要求下,政府目前正考慮針對企業適用一項獎懲制度(système de bonus-malus),以評定企業對氣候變遷所作出之貢獻。該制度有意將所有政府補助以碳排放量成果為撥發條件,包括科研稅收抵免措施、稅收優惠及銀行貸款。另外,法國政府將要求投資機構披露其投資項目未來可能面臨之氣候風險。針對此點,歐盟目前正籌劃,依據企業環保業務之全球首項企業「綠名單」,以促進更多之對環境有利之經濟活動。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最新調查顯示,全球為達成「巴黎氣候協定」2050年碳中和目標,需於未來30年投入100至150兆美元。法國鋼鐵巨擘ArcelorMittal單一企業就可占其中之150至400億美元,航海運輸業BCG則預計需2.4兆億美元之投資才能落實該目標。全球排行第四大之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已領先訂購9艘LNG天然氣動力貨櫃船,雖未公布造船成本,但表示目前已為環保標準額外支出20%至30%之成本。達飛集團預計2022年將擁有26艘LNG貨櫃船,並宣稱能如期於2030年落實世界國際組織制定每噸公里減少40%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隨著即將開始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西班牙對市場景氣顯現樂觀氛圍,此趨勢亦反應在西班牙中央銀行(El Banco de España)最新經濟預測報告中,該行將2021年之經濟成長自原預測介於1%至7.3%間調高至介於4.2%至8.6%之間,惟仍低於西國政府預期之9.8%;此外,央行亦將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自介於1.9%至3.3%間調高至3.9%至4.8%之間。西班牙央行另表示,由於西國於2021年初可開始分批接種疫苗,屆時防疫管制措施將逐步鬆綁,盼於2022年初可完全解除,未來旅宿餐飲業及休閒娛樂業可望迅速恢復營運,惟仍需至2023年中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西國央行另指出,此次上修經濟成長預測值之主因為疫苗已成功上市,接種疫苗後西國將解除限制及封城措施,出口將可擺脫困頓,刺激消費,使觀光業恢復營運;除疫苗之外,亦因西國受惠於歐盟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Europeo)調降西國利息、能源價格適度上漲及西國陸續執行歐盟提供資金之計畫等,均為預估西國經濟成長之因素,惟因西國政府執行歐盟計畫金額比例低於60%,此一因素對2021年經濟成長效果助益並不大。 長期而言,西國央行認為經濟發展仍因疫情存有不確定因素,爰提出2種可能發展情形: 1.正面發展:疫苗迅速配送,成效良好,且毋須採其他非必要之新防疫措施,疫情期間家庭累積之大量儲蓄將釋出並增加消費。 2.負面發展:倘疫情持續蔓延,則將須採取更多限制措施,企業及家庭經濟惡化,亦影響金融部門,惟因2020年經濟成長大幅衰退,未來3年經濟均將持續成長,至2023年經濟成長則將介於5%至1.9%間,呈現緩和成長趨勢。 西國央行另認為,除疫苗外,西國經濟長期發展因素尚受地緣政治因素之影響,如英國無協議脫離歐盟(BREXIT)、美國新政府之多邊貿易主義及商業政策,民間企業之財務狀況及歐盟基金等。 短期而言,西班牙社會安全部預估本年第4季經濟成長為4%,惟西國央行則較悲觀預估該成長將僅介於-3%至0.6%之間,主要則取決於第2波疫情之發展程度,且認為因西國於第2季採取之封城措施較大多數歐洲國家嚴格,爰經濟成長將低於歐元區平均值,本年經濟成長率約為-11.1%。 失業率方面,西國央行預估2020年為2%,原預估2021年介於19.4%至22.1%間,最新預測則調整為17.1%至20.5%之間,儘管如此,西國與希臘仍將為歐盟失業率最嚴重之國家。西國央行警告,儘管有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自營業者工作人員歇業補助等政策協助,由於疫情使西國長期失業人口增加,在經濟發展良好情況下,仍需至2023年才能恢復疫情前水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預測,西國就業情形恐至2026年才能恢復以往水準。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根據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本(109)年12月14日報導,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 Enel 與義航太暨軍事科技公司 Leonardo 簽署合作意向書,將針對安全、能源效率、衛星通訊及電力傳輸等領域進行策略性合作。Enel 執行長 Francesco Starace 表示本合作案將藉由發展創新技術,使兩公司在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 Enel 除了在電力及天然氣方面與Leonardo合作外,另將透過旗下智慧能源公司 Enel X 提供綠電設施、能源效率既消耗管控、供需需量反應等服務,並將於 Leonardo 總部建立相關設施維持供電穩定等;Leonardo 則將為 Enel 的關鍵資產提供監測及安全管控、衛星及無人機搜集之資訊、預測維修期程等服務。
A: 根據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本(12)月14日全面駁斥美國對其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之新一波制裁。土耳其外交部表示,土耳其譴責並駁斥美國對其在獲得S-400防空系統後所發布之單邊制裁,土耳其在數次購買美國愛國者飛彈被拒後,被迫獲取S-400的情形眾所皆知。川普總統本身已在許多例子中承認土耳其獲取武器行為的合理性。 土國外交部表示,美國宣稱S-400系統會損壞NATO系統毫無根據,土耳其曾數次建議以客觀、實際及政治上無偏見的態度透過NATO參與的工作小組解決此議題,對此負面地影響關係的決定土耳其將會採取必要反制措施,且將以其認為適切的方式與時機進行報復,土耳其將採取所有行動確保國家安全。其並呼籲美國重新思考此不公的決定與避免犯下錯誤。 美國財政部於12月14日依據「制裁打擊美國敵人法」(Countering America's Adveraires Through Sanctions ACT, CAATSA)對土耳其就其購置俄羅斯S-400飛彈防空系統進行制裁,制裁對象包括土耳其國防工業總署總裁與3名其他官員。 美國國務卿龐佩奧在一項聲明中表示,SSB知情地與俄羅斯主要武器輸出公司Rosoboronexport進行購買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的重要交易。此項制裁包括對於SSB全美出口執照與授權之禁制令,以及對SSB總裁及其他官員的資產凍結及簽證限制。 土耳其國防工業總署(The Defense Industries Presidency,SSB)總裁Ismail Demir於本月14日在美國財政部發表將對土耳其購置俄羅斯S-400飛彈防空系統進行制裁後表示,土耳其決定在艾爾多安總統的領導下,達到國防工業完全自主目標,沒有任何外國針對其或所屬組織的決定可改變其及所屬團隊的立場。渠續表示此制裁將無法阻礙土耳其國防工業發展。土耳其副總統Fuat Oktay則表示,此制裁只會加強土耳其有步驟地強化其國家利益及由總統艾爾多安所領導的國防工業之決心,沒有任何國家的制裁可以搖晃土耳其堅決的立場,我方譴責此決定並呼籲美國立刻從此錯誤中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