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09)年9月22日引述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復檢資料顯示,與今年3月份發佈之數據相同,義國去(108)年經濟僅些微成長0.3%,相較於前(107)年經濟成長0.9%,反映出去年經濟成長速度明顯放緩。 此外,去年赤字占GDP比亦如同今春報告,自前年之2.2%縮減為1.6%,公共收入占GDP亦較前年增加2.9%,達47%,而稅負壓力持續上升,去年稅負(直接、間接、資本稅及社福稅等)占GDP比自前年之41.8%,再升至42.4%。 該報亦在本月21日引述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一份報告指出,企業及非營利組織之研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資金來源主要來自於私人單位,在2020年可用於投資之研發資金,預計將因受全球疫情影響引發之經濟危機一併大幅萎縮,與去(108)年比較將驟減4.7%。
A: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本(9)月24日表示,截至本(9)月23日止,日本企業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解雇、停止僱用人數預估達6萬439人,全國失業人數有增加的趨勢,並較8月31日止之統計人數增加1萬名以上。 從行業別來看,被解雇員工最多的企業,依序分別為製造業、住宿業、餐飲業、零售業及勞動者派遣業;以都道府縣視之,人數最多的是東京都,其後依次為大阪府、愛知縣、北海道廳及神奈川縣。
A: 據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本(9)月23日公布統計數據,日本2020年1至8月停業或解散的企業計3萬5,816家,較上年同期增加23.9%,主要係因新冠疫情衝擊業績惡化,預估全年可能超過5萬家企業停業或解散。 以行業別來看,餐飲、酒店賓館等服務行業有1萬1,144家,居首位,主要係因民眾避免外出及訪日外國遊客大幅減所所致;其後依次為建築業(6,327家)、零售業(4,511家)及製造業(3,848家)。 日本政府為協助企業共度新冠疫情的難關,已藉由無息擔保貸款提供企業周轉資金,惟仍有許多企業經營狀況未見好轉而關閉停業。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表示,「由於目前新冠疫情尚無平息的徵兆,為避免日本社會陷入大停業情況,政府需要提出更多有助企業經營好轉之支援措施」。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9月22日報導,丹麥生化原料公司Chr. Hansen以3.1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生物技術公司Jennewein Biotechnologie。同時,到2025年將投資2億歐元,(約15億丹麥克朗)於生產設備投資。此次收購預計將在9月完成,將是Chr. Hansen 2025年企業戰略之一部分,亦即收購能夠加強公司微生物和發酵技術平台。 Jennewein Biotechnologie 是所謂的人乳低聚醣(也稱為HMO's)的領導者,亦稱之為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乳糖,對嬰兒發展健康的消化系統至關重要。該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波恩,擁有約100名員工。J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之一Stefan Jennewein博士將繼續擔任科學技術首席顧問,而另一位創始人Klaus Jennewein博士將離職。 根據Chr. Hansen估計,HMO的市場規模將於2025年超過4億歐元,長遠來看它將超過10億歐元之市場。Chr. Hansen現已成為領先的供應商。 Chr. Hansen的首席執行長Mauricio Graber將此次收購稱為“第五座戰略燈塔”,指出快速增長的HMO市場是我們多年來一直關注的一個新領域,公司現正在市場進行長期投資和承諾,堅信這將為股東提供長期價值。 此次收購對Chr Hansen 之2019/2020財政年度的期望沒有太大的意義。HMO業務將成為Chr的一部分。但是,此次收購將作為Chr Hansen的健康與營養業的一部份, 並將以獨立價值鏈來營運。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9月23日報導, 儘管新冠狀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並在歐洲再次急劇上升,丹麥整體經濟受疫情相較其他國家小。 根據丹麥國銀(Danmarks Nationalbank)發佈之新經濟預測丹麥今年經濟縮減3.6% , 預計明年將成長3.6%,相較今年6月份的預估值4.1%緩和。 在8月份的經濟報告中顯示,丹麥財政部預估今年GDP將負成長4.5%,與經濟學者於6月中旬之預測值相同。 財政部表示如果受疫情感染人數在秋季再次蔓延爬升,部分社會不得不再次關閉,那麼經濟將下跌5.8%。 丹麥國銀亦強調,未來經濟發展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疫情的進一步發展將影響經濟發展”。 隨著丹麥重新開放至今,丹麥經濟恢復活力,一切進展順利。 丹麥國銀首席執行長Lars Rohde認為, “明年之金融法提案中計劃的財政政策與預期的發展恰好適當。 他承認,丹麥經濟不免受國外疫情牽制,尤其是外銷公司之銷售和服務將受到衝擊,丹麥將會面臨更多的限制措施,因此公司應當走向自給自足之道。 “重要的是,政府的補助應適時停止。該紓困計劃可以幫助嚴重受創的公司,但它也會阻礙企業動態和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 Lars Rohde說。 丹麥工總(DI) 副主任Morten Granzau認為,丹麥國銀之樂觀預估顯示丹麥之經濟不如六月時預估的差。國銀之預估對許多受創之丹麥公司來說如於黑暗中點亮一盞明燈。“但是,經濟發展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許多國家受重創,尚未掌控感染的擴散,使出口變得困難。 ” DI呼籲政府於疫情再次蔓延之時, 應再採取新措施及援助計劃,因為目前丹麥三分之二的城市中存在令人擔憂的感染趨勢。 根據丹麥國銀的預測,今年失業人數將增加近40,000人,總計141,000丹麥人,而到2022年,就業將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或約300萬個工作。 國際收支差額在今年和未來幾年仍在6%至7%之間,政府餘額收支將下降至佔今年GDP3.5%的比重-遠低於財政部的預測。
A:緬甸商務部於2020年9月22日發布原產地證明相關線上申請之通告,該通告內容翻譯如下; 通告 由商務部核發之原產地證明CO表格中,商務部正努力實施根據相關自由貿易區規定批准的部分CO表格之簽名及公司印章以電子方式審核認證。 因此,申請原產地證明(CO Form)之公司,須把董事名單內的兩名董事之姓名、職稱、簽名樣本及公司相關資料登入http://www.myanmartradenet.com.mm/signature/編輯,並用英文填寫相關資料。由公司從2名董事中選1名為優先董事,並將其簽名樣本依照下列規定進行上傳: (a)在一張A4空白紙上3英寸寬的框架格內以最少有0.5公厘(mm)筆芯之藍色或紫色的軟筆(Soft Pen)簽一個名(不含日期)填滿。 (b )掃描或拍照該簽名時須正對準在3英寸寬的框架格內,且不得有反光及陰影。 (c )掃描或拍照之JPG檔容量不得超過2MB。 敬請最遲務請於2020年10月5日前登入http://www.myanmartradenet.com.mm/signature/填寫資訊。 若有不清楚之處,可致電067-3408233詢問。 資料來源:原文https://www.commerce.gov.mm/my/article/%E1%80%A1%E1%80%9E%E1%80%AD%E1%80%95%E1%80%B1%E1%80%B8%E1%80%80%E1%80%BC%E1%80%B1%E1%80%84%E1%80%BC%E1%80%AC%E1%80%81%E1%80%BB%E1%80%80%E1%80%BA-1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貿工部(MTI)9月23日公布新加坡8月核心通膨率(core inflation)為-0.3%,因服務價格、零售與其他商品價格以及電費與煤氣費跌幅較小,故8月跌幅較7月的-0.4%少,但已連續7個月呈現下跌。 如果包括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星國8月整體通膨率為-0.4%,因為私人陸路交通費跌幅擴大,抵消了核心通膨放緩的跌勢。 由於汽車價格漲幅放緩,8月私人陸路交通費跌幅從-2.1%擴大至-2.3%。服務價格跌幅則回穩,從-0.8%減至-0.5%,原因是點到點的交通服務費跌幅較小以及電信服務費增幅擴大。 零售與其他用品價格繼續下跌,但因服飾以及鞋類與休閒用品價格跌幅減緩,故跌幅減小,從7月的-1.6%,縮小到8月的-1.3%。 因為公開電力市場的新訂戶逐漸減少,電費和煤氣費8月跌幅為-14.6%。住宿費和食品價格繼續上漲,住宿費成長速度跟7月同樣維持在0.4%的水準,而食品價格則為1.8%。 新加坡政府表示,由於全球需求疲軟,接下來幾季的外部通膨壓力保持溫和,星國經濟信心偏低和疲軟的勞動市場抑制消費者需求,使大多數非必需品和服務價格處於低水準。此外,過剩經濟產能累積也抑制整體成本上漲壓力。因此,官方對今年核心及整體通膨率的預測維持-1%至0%。
A: 由於新加坡新冠病毒社區病例維持在低檔,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於9月23日宣布將安全地恢復更多活動,包括從下週一(9月28日)起,放寬對一般工作場所的限制措施,更多的員工可回到工作場所上班。 聯合領導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強調,大家仍應盡可能在家辦公,但雇主若希望員工回到工作場所上班,須確保工作場所內不能有超過一半的員工,且員工有至少一半時間在家辦公。 隨著更多員工重返公司上班,政府希望避免公共空間人潮聚集,尤其是大眾運輸系統。因此,黃循財部長呼籲雇主為員工實施靈活工作安排,以利員工在非尖峰時刻通勤。 允許恢復在工作場所內進行與工作相關的活動,如會議、研討會、新進員工就職儀式和年度股東大會等,但人數限制在50人以內,視場地規模而定。新加坡人力部(MOM)表示,活動出席者應保持至少一公尺的安全距離,如果為供應餐點之活動,則應縮短用餐時間並確保出席者隔開就座。雇主不應組織或鼓勵社交聚會,如慶祝活動以及公司晚宴等。 10月3日起,結婚宣誓儀式和婚禮的出席人數,放寬至100人,但出席者須按區域或時間段分組,每組不超過50人。所有宗教機構也可舉辦不超過100人的宗教集會及其他祈禱活動。 電影院也從10月1日起,獲准開放更多座位。擁有超過300個座位的大型影廳,觀眾人數從50人放寬至150人,但須分坐3區,每個區域最多50人;其他影廳也允許開放50%的座位,或維持在每個影廳最多50人。
A:根據馬來西亞全國房地產資訊中心(NAPIC)公布「2020年上半年馬國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馬國本(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交易量為11萬5,476件,較上(2019)年同期下跌27.9%;交易總值為469.4億馬幣(約合113.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跌31.5%。 住宅房屋產業繼續成為市場主流,分別占房地產總交易量及總交易值之65.2%(7萬5,318件)及54.54%(256億馬幣),較上年同期分別下跌24.6%及26.1%。商務房產業(交易量為8,118件,下跌37.4%;交易值為85億馬幣,下跌33.2%)。 本年上半年房市銷售停滯導致滯銷單位提高,其中住宅房屋滯銷達3萬1,661單位,較上年同期上漲3.3%,套牢200.3億馬幣,增加6.4%;柔佛州(Johor State)為房市滯銷最嚴重的州,占全國交易量與交易值的19.5%及23.7%,其次為雪蘭莪州(Selangor State)。 展望本年下半年,馬國房市交易情緒預計將持續疲軟。在行動管制令實施初期(3月與4月)造成經濟活動癱瘓,房市交易銳減,但在接下來數個月強力反彈。房市接下來的表現將與經濟表現同步。由於馬國本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預前期將萎縮3.5%至5.5%間,估計需等待至明(2021)年始才可能回升至新冠疫情前水準。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頃公布資料顯示,馬國本(2020)年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4%,連續6個月通縮,跌幅略較7月(-1.3%)及市場預期大。 馬國經濟學者認為,本年8月消費價格指數受汽油跌價影響陷入通縮。占物價指數高達14.6%比重的交通費是拉低物價的主要原因。8月交通費較上(2019)年同期減少9.9%。 8月份主要消費品價格升幅較顯著者,包括雜項產品及服務(成長3.1%)、通訊(成長1.6%)、非酒精飲料與食品(上升1.3%)、教育(上升1.1%)、保健用品(上升1.1%)、休閒服務及文化(上升0.6%)、含酒精飲料與香菸(上升0.3%)及餐館與旅館(上升0.1%);價格下跌之項目為交通(下跌9.9%)、房屋、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下跌3%)、服裝與鞋類(下跌0.6%)及家具、家用設備及日用品維修(下跌0.1%)。 馬國2020年1至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2019年同期下跌1%。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宣佈,馬國政府決定落實數項「國家關懷人民 2.0」(Kita Prihatin)援助計畫,目標群體為低所得(B40)個人與家庭、中所得(M40)個人與家庭、各產業員工及微型企業。 馬國政府先前分別推出總值2,950億馬幣(約合712.39億美元)的「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及「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short-term economy recovery plan,簡稱Penjana),占國內生產毛額之20%,以遏止新冠疫情對馬國經濟的衝擊,並透過薪資補貼計畫以及員工保留計畫,成功挽救了275萬個就業機會及逾80萬家微中小型企業。 儘管經濟已出現復甦現象,但馬國部分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仍面臨財務及資金周轉問題。馬國政府將透過撥款153億馬幣(約合36.95億美元)的薪資補貼,讓330萬人民受惠。最受新冠疫情衝擊的旅遊業將獲「薪資補貼2.0」計畫援助,包括(一)薪資補貼只開放給在復甦式行動管制令後,營收仍較上(2019)年降低至少30%的企業;(二)薪資補貼長達3個月,每名員工將可獲600馬幣(約合144.89美元)薪資補貼,每家企業最多可為200人申請。相關補貼申請日期從本(2020)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止。 為確保未及於4月1日前向馬國社會保險機構(PERKESO)登記的企業,馬國政府也同意延長登記期限至10月31日;至於從未獲得薪資補貼的商家,也可獲得長達6個月的援助。 估計上述計畫可讓130萬名員工受惠,涉及款項達24億馬幣(約合5.8億美元)。 馬國政府將自10月1日至31日重新開放讓截至8月31日向馬國公司委員會(SSM)或地方政府登記的微型企業提出申請總值6億馬幣(約合1.45億美元)特別撥款。預計該計畫將使20萬微型企業受惠。 另一方面,馬國政府將會在「國家關懷援助金2.0」計畫下,提供70億馬幣(約合16.9億美元)的撥款來資助B40和M40等群體;其中370萬個屬B40低收入家庭,將可獲得1,000馬幣(約合241.49美元)的補貼,而380萬名B40單身人士,可獲得500馬幣(約合120.74美元)的補貼;140萬名M40中等收入家庭可獲得600馬幣(約合144.89美元)的補貼,170萬名M40單身人士則可獲得300馬幣(約合72.45美元)的補貼。前述補貼將分兩階段,分別為本年10月底及明(2021)年1月發放。受惠者無需提呈申請,馬國政府將會直接向國家關懷援助金計畫下批准的1,060萬名合格者支付補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0年第二季汶萊經濟成長表現」數據顯示,受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萎縮1.3%,使該國本(2020)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僅2.8%,較上(2019)年同期(6.6%)遜色,惟較本年第一季成長2.4%為優。汶萊2020年第二季石油每日產量為11萬8,270桶,較2019年同期成長2.83%;液化天然氣每日產量為91萬97熱能單位(mmbtu),較2019年同期下跌7.45%。 綜觀汶萊2020年第二季各領域表現,工業成長6.6%,較本年第一季(成長5.3%)出色,主因液化天然氣及甲醇成長27.8%、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成長0.7%、食品及飲料製造活動成長0.6%所致;紡織與成衣製造下跌35.4%、其他製造業下跌15.9%及營造業下跌0.7%;服務業下跌3.6%,主要受空中運輸(下跌93.1%)、酒店(下跌55.5%)、地上運輸(下跌33.7%)、餐館(下跌19.6%)、教育服務(下跌18.4%)、保健服務(下跌14.1%);上升之領域為水上運輸(成長33.2%)、金融(成長11.8%)、通訊(成長2.5%)、批發與零售貿易(成長0.3%);農業、林業及漁業下跌4.4%,主要受林業(下跌29.1%)及漁業(成長6.5%)影響;蔬菜、水果及其他農業(成長7.6%),畜牧業則持平。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9)月23日報導稱,日本大阪商工會議所頃宣布將在大阪市設立支援企業技術革新的據點,主要聚焦在搭載人工智慧(AI)的機器人及自動駕駛技術、虛擬現實(VR)的實證試驗;若未來能取得新的技術成果,並預定考慮在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場公開展示。 上述據點名稱暫定為「Common Ground・Living Lab.」,將設在汽車零組件廠商之中西金屬工業公司(位於大阪市)的用地內,未來將招募參加企業進駐,目標設定在本(2020)年11月能展開營運。 由於目前新冠疫情持續在全球擴散蔓延,企業赴海外參訪客戶變得困難重重,若能運用VR技術,藉由專用的眼鏡型終端考察海外工廠,將是未來嶄新的技術服務。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2020)年9月19日報導辦理。 農水省現正檢討內部之組織改組事,目前改組方向為:1.將生產局下之畜產部升格為「畜產局」;2.將現行負責稻米政策之政策統括官(局級單位)與生產局之園藝作物部門合併成為「農產局」;3.食料產業局負責農產品輸出部門與大臣官房下負責對外諮商談判之國際部合併,新成立「輸出及國際局」。上述擬成立新局之名稱均尚未定案,將於9月底前提出之「2021年度組織及員額要求」案中定稿。此次改組是江藤拓前農相在離任前之9月15日所提出。(註:2020年度農水省法定員額為20,471人,較2019年度20763人,減少292人) 成立畜產局主要是為擴大牛肉等之生產、輸出及強化生產基盤;農產局是考量推動稻作與園藝作物等之整合性政策及提高收益效果;新設之輸出及國際局是為強化組織體系,達成2030年農產品輸出5兆日圓目標,並由該局統籌負責與各國就輸出入障礙與規定等進行諮商。 另為擴大國產農產品之利用,目前正研擬成立專責之食品產業部門。
A:總部位於紐澤西州的嬌生於9月23日表示,該公司已開始在全球三大洲對單劑新冠疫苗進行6萬人的臨床試驗,並計劃在美國和巴西、南非等其他國家招募成人志願者測試,為繼輝瑞 (Pifzer)、Moderna、 AstraZeneca後,第4家在美國申請進入最後階段試驗的疫苗。嬌生預計明年初可以知道試驗的關鍵結果,如果成效良好,將申請緊急授權。 該項研究由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和美國衞生及公共服務部資助,嬌生日前已和美國政府敲定10億美元協議,未來將向美國供應1億劑疫苗。專家表示嬌生疫苗較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因無需儲存在零度以下溫度中,且可能僅需注射一劑而非兩劑,嬌生目前的臨床試驗將測試單劑疫苗是否安全保護民眾免於感染新冠肺炎。 美國川普總統在嬌生公司宣布最後階段試驗後,於推特督促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迅速」核准新冠疫苗,然FDA研擬較嚴格的新冠疫苗緊急授權新標準,最快可於本週公布,惟恐使新冠疫苗在11/3選舉日前獲准更為困難,此舉旨在提高FDA透明度及挽回大眾信心。另美國聯邦疾病防制中心於9/22要求各州在10/16前提交疫苗供應計畫,讓疫苗可在第一時間分送出去。
A:印度為降低對進口依賴,尤其是對中國大陸產品,正積極推動在地製造、進口替代、吸引投資及自給自足經濟等計畫,其中包括針對電子、醫材,製藥等產業實施之生產連結輔助計畫(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由於印度在製藥、殺蟲劑及其他製造業別需要關鍵化學品做為製造原料,政府正計劃將重要化學品產業納入前述生產補助計畫。 印度化學品暨肥料部化學品管理局頃與國內業界研商,並共同列出75項重要化學品清單。該產品清單亦將視需要擴大產品品項。該局亦成立特別委員會,待產品清單確認後將提交印度財政部政府支出局提案,向國會提出規劃在5年內投入2,500億盧比資金,以生產重要化學品價值之10%,做為補助生產標準。 印度目前每年在化學品之進口金額為1.5兆盧比,中國大陸市占率約85%至90%;該等產品用於製造活性藥物成分(API)、殺蟲劑及其他工業加工產品等。印度推動生產連結獎勵計畫涵蓋API,由於部分化學品為製藥必需原料,仍以自中國大陸進口為主,印度政府決定納入重要化學品,以確保相關產業之上下游供應皆可降低對進口之高度依賴。
A:印度政府於2016年起推行「新創印度計畫(Startup India Scheme)」,盼能建立具備創新及創業文化之生態系,協助國內新創業者發展,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印度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自給自足經濟計畫,其中亦包括協助新創業者發展,印度國會常設財政委員會因此向政府提出一份推動新創企業發展政策建議報告,對此,印度文官培訓機構提出說明及分析如下: 政策建議: 1.為使印度新創業者降低對中國大陸、美國等國家之資金依賴並能自立發展,應由印度國內之大型發展基金對其提供資金,例如政府應擴大印度小型企業發展銀行(Small Industries Development Bank of India, SIDBI)之組合型基金(Fund-of-Funds)集資規模並賦予其完整之投資者角色。此外,政府應鼓勵外國開發金融機構與國內資本管理業者合作成立組合型基金,提供新創業者更多資金來源。 2.政府應開放一般企業或有限責任合夥公司(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s, LLPs)投資新創業者,而非僅由印度央行RBI認定可進行金融貸放之非銀行金融業者(Non-banking Financial Companies, NBFCs)給予貸款或融資。 3.政府應針對投資者的天使基金(angel funds)、替代型投資基金(alternate investment funds)、投資有限責任合夥公司(investment LLP)等綜合投資集資工具(Collective Investment Vehicles, CIVs)所獲取之長期資本利得 (Long Term Capital Gains, LTCG),給予2年以上免稅優惠,才有助在後疫情時期刺激投資人增加對新創企業之投資。此外,目前外資對印度民間企業獲取之LTGG需課10%稅負,投資人若為印度國內創投公司則課負增加至20%,另有37%附加稅。 印度新創產業現況:印度新創企業生態系規模排名全球第3,在2014至2019年共募得500美元資金,另受印度商工部之產業暨國內貿易推廣局輔導及認可之新創企業計28,000家以上,企業價值逾10億美元之獨角獸企業計32家,總值逾1,000億美元。印度新創企業創辦人年齡中數為31歲,女性企業家也持續增加。印度中央政府針對新創企業已簡化36項法規,29個地方州政府皆制訂各自的新創政策。印度新創企業平均每家創造12個職缺,總計提供35萬個就業機會。印度新創企業業別主要為電商(117億美元)、金融科技(57億美元)、醫療科技(14億美元)、物流(12億美元)等。 印度新創企業發展前景:印度若能成功打造具備創新、創業文化及競爭力之新創企業生態系,將有助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擴大國內需求等,新創企業也能成為推動印度經濟成長的引擎之一。
A:印度通訊部政務部長Sanjay Dhotre於日前向國會上議院說明中國大陸供應鏈因COVID-19疫情停工對印度電子產業造成之衝擊,渠引用商工部之商業情資暨統計局數據指出,印度在2019-20財政年度之電子零組件進口金額為1兆1,555.8億盧比,其中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為4,298.3億,占比約37%;此外,印度在同期間的智慧型手機零組件進口金額為5,603.9億盧比,其中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為2,544.1億盧比,占比約15%。 Dhotre部長表示,由於印度在電子零組件高度仰賴中國大陸供應,在中國大陸農曆春節假期休工至本年2月中旬、同時境內爆發COVID-19疫情並蔓延至全球各國、印度政府自3月25日起採取全國性封鎖及停工防疫措施等因素影響下,印度電子產業發展及其所仰賴之上游供應鏈皆大受影響,其中僅少數為呼吸器等防疫醫療設備生產電子零組件之製造業者獲准於封鎖期間持續運作。 Dhotre部長另引用印度電子暨半導體協會(India Electronics and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 IESA)數據指出,儘管印度自5月起逐步有條件恢復經濟活動及產業復工,但為期2個月的全國性封鎖已對電子產業造成難以彌補之衝擊,預估2020-21財政年度的產出將較2019-20財政年度減少20%至25%。渠續表示,為降低疫情衝擊,減少對單一國家供應鏈之高度進口依賴,並確保國內市場存貨充足,印度政府正積極協助產業擴大電子零組件進口來源,同時推動相關產品在地製造。
A:由美國政府提供的每週$600美元的聯邦新冠疫情失業補償計劃(CARES法案的一部分)期滿後,即另建立了工資損失補助計劃。即每週給失業工人額外300美元工資,該計畫於九月初結束。 新墨西哥州勞動力解決方案部門(NMDWS)日前宣布,通過“工資損失援助計劃”獲得的資金已經用盡。 9月5日後將無法提供“工資損失補助金”。州勞動力解決方案部門說,新墨西哥州是第一個通過行政命令申請和接受撥款的州。 聯邦緊急管理事務局(FEMA)批准了為NMDWS要求的福利週(8月1日,8月8日,8月15日,8月22日,8月29日和9月5日)提供資金。該項付款在第六週用罄。但只要FEMA再度提供資金,NMDWS將繼續付款給合格的申請人。 另外,Albuquerque小型企業辦公室亦為本地企業業主提供了免費的線上教育系列。該項名為“虛擬經營”的線上教學系列教導係業主如何成為該城市的供應商。舉辦這些網絡研討會旨在為企業界提供一個安全的途徑,使他們能夠定期聚在一起收集信息,提出問題並在此刻提供他們所需的最大支持。
A:本組日前參加洛杉磯郡經濟發展局舉行之9月份線上經濟簡報,由該局執行長Bill Allen及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Shannon Sedwick就最新洛杉磯郡就業市場數據及地方產業現況分析說明略以: 洛杉磯郡的失業率自本年7月份的17.9%下降至8月份的16.1%,惟仍較加州11.4%失業率為高;2月份新冠疫情尚未爆發前,洛杉磯郡的失業率為4.3%,加州為3.9%。 洛杉磯郡8月份就業市場與7月份相較,就業成長的產業依序為政府部門增加1萬8,100個職缺、其次為非農產業, 增加1萬1,500個職缺,第三則為零售貿易,增加7,600個職缺;失業嚴重的產業分別為藝術、娛樂產業,減少8,400個工作機會,其次為餐飲服務,減少4,200個,其他服務業,減少2,200個。 A執行長表示,產業必須儘速重啟,方可復甦洛杉磯的經濟發展,然而政府應將如何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作為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