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dutchnews.nl, 2020/09/2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新冠肺炎應用程式最早10月中旬前才能在全國推廣 荷蘭新聞台(NOS)9月24日報導,荷蘭政府支持的新冠肺炎應用程式(CoronaMelder)最早要到10月中旬才能在全國推廣。原因是該程式尚未完成國會的立法程序,荷蘭國會最早要到10月6日才會進行表決,但屆時若議員們仍有很多疑問,將可能推遲立法。荷蘭衛生部發言人表示,即使10月6日通過立法,尚需一週的時間來完成法律文書工作,並開展宣傳活動。 自8月中旬以來,CoronaMelder已提供下載,目前僅在衛生部選定的5個地方衛生所(GGD)區域試點啟用,而荷蘭政府原先計劃於9月1日在全國啟動。 CoronaMelder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對該程式延期啟用感到沮喪,該團隊負責人Jasper Hauser表示,荷蘭衛生部應該預知到啟用該程式必需先通過立法程序。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德國新聞 文號:1094090036號 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於日前提出「對抗氣候變遷及強化經濟」提案,呼籲所有民主黨派、企業和公民社會達成「歷史性共識」,建立一個旨在實現溫和氣候與繁榮的聯盟。A部長更提出20項具體建議,以加強氣候保護及經濟實力。 A部長指出,保護氣候是我們這一代的中心任務,必須將實現氣候和經濟的目標列為優先事項,最遲在2050年前達到氣候中和。為此,必須提供中小企業經濟支援以進行必要的轉型,因為只有調和氣候保護和商業,才能邁向實現氣候中和及維護社會凝聚力的道路。 該20條具體建議將氣候行動更牢固地納入德國的政治結構,其中《氣候中和憲章》將社會各方面的行為者團結在一起,以實現至2050年零排放的共同目標。該憲章應闡明從2022年起的詳細年度減碳進程,以便每一世代都知道在減碳方面正面臨挑戰。 A部長在20條具體建議中提議每年將固定份額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氣候行動;承諾公共機構於2035年達到氣候中和狀態;新的市場減碳工具,例如碳排差異合約或減碳交易;公開的記分板,顯示減緩氣候變化的實際進展;推動「德國製造潔淨產品」的標籤;建立一個在全球範圍內促進德國和歐洲推動成功氣候行動的機構等相關措施。 惟德國明鏡週刊(Spiegel)指出,A部長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氣候政策的剎車手。在他擔任經濟暨能源部部長(包括曾任環境部長)期間,其他議題始終更為重要,而氣候保護通常只是成本因子和繁榮的殺手。該20項計畫乍看之下野心勃勃,但仔細查看,卻幾乎無法改變聯邦政府長期以來推動的實況:在德國2019年底通過的氣候行動法中,已經設定了至2030年各部門逐年減排的目標。 另鑒於2021年秋季即將舉行的選舉,A部長的倡議是否是一項戰術舉措,對此德國世界報(Die Welt)指出,自民黨(FDP)籍的Michael Theurer稱此為2021年大選後黑綠(基督教民主聯盟及綠黨)聯盟的預兆。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9)年9月23日報導,德國漢莎航空將自10月起提供旅客新冠肺炎快篩服務,子公司奧地利航空亦計畫針對旅客實行新冠肺炎快篩,並盼奧政府負擔相關費用,免費提供予旅客。可能之配合措施包括針對完成篩檢之旅客集中規劃座位,或是僅針對歐洲線航班旅客進行快篩。 目前奧航實行快篩時間尚未決定,所用試劑尚需被奧國政府主管機關認可,目前可能採用之快篩試劑廠商有3家,如美商「Abbott Laboratories」及瑞士廠商「Roche」等。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日前呼籲對所有旅客實行免費快篩,不允許拒絕受篩者登機。IATA指出,10月將上市之抗原檢測不到10歐元,15分鐘可得到結果,且準確度高於99%,並建議由政府負擔相關費用。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9)年9月22日報導,由於新冠疫情重創歐盟經濟,本年3月20日歐盟會員國財長同意歐盟執委會評估疫情為例外狀況,可暫停「政府赤字不得高於國內生產總值3%」規範。 奧地利財政部長Gernot Blümel及歐盟暨憲法部長Karoline Edtstadler近日表示,反對永久性取消該財政紀律規範,並呼籲,應於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回復財政紀律規範,避免使歐盟成為「債務聯盟」。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094090032號 儘管氣候保護及交通轉型的公開辯論不斷,但汽車在德國的交通基礎設施中仍居主導地位。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引述德國汽車聯邦監理局(KBA)資料,從2009至2019年,德國小客車(Pkw)密度提高12%,每千名居民平均擁有之汽車數量由509量增至569輛。同一期間內,汽車數量由4,130萬輛增至4,710萬輛,增幅14%。 2019年德西各邦小客車(Pkw)密度為每千名居民擁有586輛汽車,高於德東各邦平均(497輛)。其中以薩爾邦(Saarland)的汽車密度最高,每千名居民有640輛汽車,其次是萊法邦(Rheinland-Pfalz,619輛)及巴伐利亞邦(Bayern,613輛)。由於基礎設施條件不同,例如當地公共交通便利,則汽車密度低。柏林是德國每千名居民中汽車數量最少的邦(335輛),其次是布萊梅(Bremen,430輛)及漢堡(Hamburg,434輛)。 儘管德國的汽車數量多年來一直在增長,但區域交通街道網長度卻停滯不前。從1995年到2019年在德國增長約1,200公里,達到23萬公里(增幅0.5%)。兩德統一後,德東各邦道路成為焦點,在1995至2019年間,區域交通街道網長度從5萬4,450公里增加到5萬6,300公里(+3.4%)。同一期間內,德西各邦長度則略有減少,從17萬4,150公里減至17萬3,500公里(-0.4%)。 高速公路連接是貨物運輸及經濟發展的重要地理因素。德國高速公路的長度急劇增加,從1995到2019年增長18%,達1萬3,100公里。由於東部各邦需求殷切,那裡的高速公路長度增加57%,達到3,050公里,而德國西部的高速公路長度增加近10%,達到1萬100公里。 相較於2019年區域公路近23萬公里,而鐵道長度則約為六分之一(包括電車及連結鐵路在內為4萬2,000公里)。從2005到2019年,全德國鐵道網路增加1.5%。同期間德西各邦減少約200公里,達2萬8,900公里(-0.6%),但德東各邦卻增加約800公里,達1萬3,000公里(+6.6%)。 隨著人口的增長,交通移動性的增加也反映在大眾公共交通載客人數上。德國搭乘公共汽車及火車的人數有所增加,從2010年的106億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14億人次,增幅8%。但是在東西德之間的比較中,這種關係恰好相反。當德西各邦的汽車密度增長率高於德東時,德東各邦(+ 14%)搭乘大眾公共交通人數的增幅則高於德西各邦(+ 6.5%)。以首都柏林(位於德東)的增長24.6%最為強勁,至其他德東各邦的增長率僅1.6%。
A:紐約時報9月23日報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宣布,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預計至明年9月前取消整個2020-21季的全部表演,此係大都會歌劇院137年歷史所面臨最嚴重的危機。另紐約愛樂樂團及卡耐基音樂廳先前已宣布停止明年1月前的表演,目前仍在評估下一步計劃,無法確認復出表演的日期。美國紐約百老匯因疫情無法開演受到重創,已引發大量藝術家及表演家失業的問題,多起勞資協商正在進行。
A:綜合華爾街日報及彭博社報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Alexandre de Juniac呼籲應以離境機場全面快篩取代落地後隔離,未來將透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推動,盼10月底前即可推行,強調各國在公衛政策多不願讓步,落地後隔離造成跨國旅行低迷,少數國家雖有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協議惟申請繁瑣。IAIA預測本年航空市場載客營收將從原先5,810億美元下降到2,410億美元,航空業可能出現整併,惟臺灣的華航、長榮,以及韓國的韓亞、大韓航空公司因為「貨運服務」表現亮眼,成為全球前30大航空業者當中唯四家有淨利收入的公司。 目前航空貨運價格已回穩,待未來疫苗上市後可能會飆漲,惟整體而言貨運應只能視作權宜之計,一般僅佔航空業者總營收的八分之一,如何早日恢復載客才是紓解航空業壓力的重要方法。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電動滑板車公司Voi是最早在斯德哥爾摩推出市區電動滑板車的公司之一,另外還有Lime S和TIER兩家,由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使許多人避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除了騎自行車上班,電動滑板車也成為熱門選項之一。 電動滑板車雖然方便卻也造成交通問題,甚至酒醉騎乘,因此Voi 將於該公司的電動滑板車上裝置酒測鎖,未來使用者必須將Voi應用程式上的Alco-Lock解鎖,才可騎乘電動滑板車。 Voi行銷處長Caroline Hjelm表示加裝該項酒測鎖功能可能不足以防止意外的發生,但使用者也應負起責任不應酒醉騎乘,也建議政府應針對新型交通模式適時提出因應措施。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在2017年6月制定糧食策略,將食品出口列為提高食品產業競爭力的要素之一。目前,瑞典食品產業的出口占比約為30%,目標為2030年食品出口占比達50%,預計2030年食品出口額將過1,000億瑞典克朗。 在此一策略下,瑞典政府致力促銷瑞典食品出口,終促使菲律賓開放瑞典肉品進口,並於8月中已出貨第一批豬肉產品抵菲。瑞典鄉村事務部部長Jennie Nilsson對於出口成果表示滿意,認為這也證明國際市場對高品質瑞典豬肉產品的高需求。她指出,鑒於目前的COVID-19疫情,除了增加瑞典的糧食生產,增加出口對於瑞典食品公司的競爭力提升亦至關重要。 瑞典政府將持續食品出口的長期策略性工作,除了加強瑞典農業和食品公司的競爭力,更可創造許多就業機會。至2025年,瑞典政府將每年投資1.22億瑞典克朗,其中3,200萬瑞典克朗用於推廣食品出口,今(2020)年更增加投資金額1.14億瑞典克朗。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央行近日檢視並大量修改的公司債券購買計畫調查報告,令市場分析師感到失望。 原本瑞典信貸市場對於歷史最悠久的中央銀行,引進顧問公司BlackRock協助其推展一項具爭議的公司債券購買計劃,感到歡呼雀躍;但BlackRock的報告內容受到瑞典央行的嚴格審查,並引用保密條款,將其中68頁報告內容列為機密,對外公開的部分甚至有19頁的大部分內容被馬賽克。 市場分析師批評瑞典央行的隱蔽作法和動機,認為此舉並無法使瑞典市場和其他市場有明顯區隔,無法顯現瑞典的弱點以進而改善。法律顧問則認為公司債券購買計劃可能觸及違法,投資家也警告該購買計劃將影響債券市場價格。瑞典歐洛柏大學(Örebro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Pär Österholm認為,瑞典央行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市場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為何。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與瑞士多年的緊密友好關係可能因為一家網路加密的瑞士公司設置後門而生變,瑞典已取消兩國的紀念慶祝活動。 據瑞士媒體報導,瑞士網路資安公司Crypto AG的加密軟體有後門可讓美國中情局(CIA)進入資料庫查看外國政權的加密資料。Crypto AG雖是瑞士公司,卻是由瑞典人Boris Hagelin所管理,消息透露該公司其實是CIA和德國情報局BND所共同設立擁有,因此才有管道可設置後門 瑞士外交部已經確認取消兩國原本欲慶祝瑞士大使館於斯德哥爾摩開館百年的紀念活動;瑞典駐柏林大使館也證實在斯德哥爾摩沒有接待瑞士外交部長的任何計畫。
A:為阻緩國內疫情持續惡化,法國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本(109)年9月23日公佈防疫新措施,依疫情程度將法國區分出「最高警戒區」、「加強警戒區」及「警戒區」,並實行不同程度之限制措施,各區措施將每15天重新檢視,綜整如下: 最高警戒區:有艾克斯-馬賽區(Aix-Marseille)與海外省份瓜德羅普(Guadeloupe)等2區,已超過每10萬人有250人確診之指標,餐廳酒吧自9月26日起須完全關閉,無法遵守衛生規範的商家或公共機構亦須關閉,惟符合規範的劇場、博物館暫無須關閉。 加強警戒區:大巴黎區(Ile-de-France)、里昂(Lyon)、波爾多(Bordeaux)、土魯斯(Toulouse)、尼斯(Nice)、里爾(Lille)、格勒諾伯(Grenoble)、雷恩(Rennes)、盧昂(Rouen)、蒙彼利埃(Montpellier)、聖艾蒂安(Saint-Etienne)等11區,自9月28日起實施措施包括:酒吧晚間10點後關閉、大型活動人數限制從原本5,000人降為1,000人、公共區域聚會限制在10人以內、健身房等無法配戴口罩的室內空間亦須關閉等,同時鼓勵企業盡可能實行遠距工作。 警戒區:目前列有69區,採取措施包括集會節慶活動限制30人以內,各區行政首長有權主動採取任何強化措施。 法國在過去7日內有6日新確診數超過1萬人,單週住院逾4,000人,確診率超過6%;目前重症病患將近1,000人,雖相較4月高峰7,000人仍有差距,但以大巴黎為例,倘重症人數以相同幅度增長,至10月中將占大巴黎重症病床數40%,11月達重症病床數85%,醫療系統恐將難以負荷。 新措施預料對全國餐飲及觀光產業再次打擊:首當其衝的馬賽市長與普羅旺斯-蔚藍海岸(PACA)大區主席皆嚴正批評關閉餐廳的決定,指中央政府未與地方諮詢討論,且超過比例原則,將再次重創餐飲業、扼殺地方經濟。雖受影響的業者可獲政府員工無薪假補助,惟此僅能支應部分支出,甚有知名餐飲人士表示如狀況未改善,至本年底前恐有40%的餐廳倒閉。 加強警戒區限縮禁止1,000人以上的大型專業活動,亦對會展產業雪上加霜:依據大巴黎區工商會調查,大巴黎區會展活動本年迄今減縮60%、632場活動取消、經濟損失30億歐元,整體會展生態包括展覽商、參展商、裝潢商、公關公司皆受到衝擊。該工商會預估會展產業2022年以前無法恢復疫情前水準。近日甫開幕的法國網球公開賽預計配合新措施調整入場觀眾數,不排除進一步受到未來措施影響。 此外,目前列入加強警戒區者多為法國工商大城,除巴黎外另有航太重鎮Toulouse、工具機Saint-Etienne、半導體與科技研發中心Grenoble等,倘因未來疫情演變列入最高警戒區,恐將對刻正復甦的法國工業及經濟活動帶來嚴重影響。
A:出處:nltimes.nl, 2020/09/2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需要採取國家措施以防止第二波新冠肺炎爆發 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 為全荷25個地區引進三階段警示系統,之前有有6個地區(包括荷蘭4個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烏得勒支)已從第1級升為第二級,現在又有另外8個區域(包括Den Bosch、Eindhoven、Almere、Nijmegen、Hilversum、Groningen、Zaanstad等大城)從第1級升高至2級,總計全荷25個區域中,已有14個被升至第二級,而且幾乎包括荷蘭各主要城市。 荷蘭各種專家們對荷蘭人民日報(AD)表示,荷蘭一半以上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走向令人憂心,但目前政府採取區域性的限制措施,對阻止第二波新冠肺炎作用不大,需要實施國家政策。 Utrecht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Hans Heseterbeek對AD表示,地區性的措施無法解決問題,例如很多人可以從一個地區旅行到另外一個地區,還有太多其他各種因素,均導致區域性措施無效。唯一可以防止第二次疫情封鎖的是公民行為急劇改變,如果大家遵守基本防疫規則,將可避免政府採取國家政策,因此,呼籲保持社交距離、避免人群和大型聚會、若出現症狀則不要上班、在擁擠的公共場合戴口罩。 Tilburg市Elisabeth Tweesteden醫院主任Bart Berden認為,現在荷蘭疫情捲土重來,採取區域性措施作用不大,而採取國家措施是防疫的唯一途徑,此外,目前荷蘭各地衛生所(GGD)的檢測能力不足。 荷蘭的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正在驚人地增加,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所( RIVM)9月23日公布新感染案例為2364例,再創單日確認人數歷史新高。
A:出處:nltimes.nl, 2020/09/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阿布達比實驗室協助荷蘭做新冠病毒檢測 荷蘭新聞台NOS報導,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所(RIVM)即將達成荷蘭Saltro實驗室委託其姊妹實驗室─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Abu Dhabi)實驗室做新冠病毒檢測的合約。 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週二(9月22日)告知荷蘭國會,由於荷蘭新冠病毒檢測能力不足,因此與Abu Dhabi簽訂合約。De Jonge部長表示,正常情況下,不會簽署該合約,但現在處在檢測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就同意簽約。 據NOS稱,已經成立了特殊的空運機制,將荷蘭採集的檢體棉花棒送至Abu Dhabi做新冠病毒檢測。從史基浦(Schiphol)國際機場到Abu Dhabi距離約五千公里,飛行時間約六個小時。 NOS稱,根據該新聞台獲得Saltro內部電子郵件顯示,第一批荷蘭Woerden衛生所(GGD)採集的樣本已於9 月23日運抵Abu Dhabi。 荷蘭政府急欲提高其病毒檢測能力,以便在感冒和流感季節來臨的情況下,也可以對每個有症狀的人做檢測。荷蘭已經與德國和比利時的商業實驗室達成協助分析荷蘭檢測的交易。 GGD主任Sjaak de Gouw週二(9月22日)透露,荷蘭每天約有1萬人無法預約到新冠病毒檢測,主因是荷蘭的實驗室缺乏檢測所需的材料。
A:出處:nltimes.nl, 2020/09/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總理預計將有更多地區需要加強新冠疫情措施 總理Mark Rutte在9月18日晚上的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警告,新冠病毒正在荷蘭捲土重來。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為全荷25個地區引進三階段警示系統,目前荷蘭25個地區有19個地區處於一級(警戒級),大家仍需注意疫情規則,有6個地區(包括荷蘭4個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烏得勒支)處於第二級(疫情狀況令人擔憂),目前尚未有任何區域被納入第三級(疫情嚴重級)。 Rutte總理預計,將有8個地區從第一級警示上升到第二級警示,將在這些地區實施新的、更嚴格的疫情措施,但Rutte總理並未公布8個地區的名單。 目前全荷25個區域中,有6個於上週五從第一級升至第二級,自9月20日晚上6點起,限制該區域的餐飲業及酒吧營業時間,任何聚會場合的人數上限為50人,而示威、宗教聚會、圖書館、文化設施等則不受此限。De Jonge部長表示,如果有必要,將在特定地區採取類似鎖定的措施。
A:緬甸時報報導,截至目前有9名仰光達拉大橋興建員工被檢測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遭到檢疫隔離處置,工程將暫停至仰光居家令結束為止。仰光達拉鎮區公共衛生所主任醫師Dr.Tun Win表示,原先有4名仰光達拉大橋興建工程師被檢測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即對相關接觸者進行隔離檢測,結果共有9名陽性,2位陰性。 仰光達拉大橋興建計畫負責人KyawKaung Cho表示,目前將依照仰光地區新冠肺炎防治居家令規定於9月24日起至10月7日止暫時停止工程,意即暫停達拉大橋兩端的營造工程,達拉大橋即為緬甸-韓國友誼橋橫跨仰光河造價1.68億美元,其中1.378億美元係由韓國經濟發展合作基金之貸款其利率為0.01%,緬甸政府自籌款為3,030萬美元,目前大橋工程進度達20%,預計於2022年10月峻工。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畜牧產業聯盟副會長TheinMyint表示,緬甸雛雞一般生產成本為500緬幣,因新冠肺炎需求減目前市價大跌至150緬幣,該聯盟已向緬甸農業、畜牧暨灌溉部畜牧獸醫司要求暫停進口雛雞3個月,惟獲官方同意自本年10月1日起暫停進口1個月。緬甸畜牧業聯合會主席 KyawHtin表示,渠估計政府未來將依國內市場消費量決定該禁令是否逐月延長。本(2020)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間緬甸曾進口逾190萬隻雛雞,8月中旬至9月中旬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場需求大幅衰退,進口量已減少至100萬隻雛雞。
A: 緬甸商務部貿易司於2020年9月7日發布第11/2020號進出口相關新聞資訊(Newsletters),公布有關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SEAN -Wide Self-Certification Scheme,AWSC)下認證出口商需遵守之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該新聞資訊內容翻譯如下: 商務部貿易司 進出口相關新聞資訊-11/2020 日期:2020年9月7日 主旨:公布有關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SEAN -Wide Self-Certification Scheme,AWSC)下認證出口商需遵守之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 商務部於2016年2月17日公佈第9/2016公告號,宣佈實施東協自行認證系統(Self-Certification System)之需遵守的規定。 根據東協貨品貿易協定(ASEAN Trade in Goods Agreement , ATIGA)中修正之原產地證明相關規定,東協國家將自9月20日起實施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WSC)。 爰特此公布有關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WSC)下認證出口商(Certified Exporters -CE)需遵守之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如附件。 貿易司 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WSC)之標準操作程序(SOP) 為緬甸認證出口商(CE)能便捷及系統化地執行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WSC),以及為有助於即將實施之程序等目的,特此公布本程序。 合併東協成員國實施之試行專案的Pilot Project I 及Pilot Project II,並將無過渡轉換期自9月20日起同時實施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WSC),因此欲以關稅優惠向東協成員國出口之出口商,須根據第9/2016公告號獲得認證出口商登記證後,再依照本程序執行。 欲申請認證出口商(CE)之廠商,可至貿易司原產地證明線上申請系統網站(Online CO Application System)www.onlineco.myanmartradenet.com, 提交所需文件免費申請。 申請認證出口商登記證、查核申請、核發登記號及原產地聲明等程序流程表如附錄1所示。 獲得認證出口商登記證之出口商,需按照下列標準操作程序(SOP)實施根據東協原產地規定於2020年9月20日生效之東協產品自行認證原產地機制(AWSC); 不在申請認證出口商時所報備之出口貨物稅則列號清單(HS 6 digit level or AHTN code)中之商品不得申報為原產地商品。 除出口工業產品為100%在緬生產外,認證出口商欲出口其它工業產品時,需事先向貿易司為其出口產品1個單位(HS 8digit),申請有1年效期的產品生產登記證(Certificate of Product Registration)。 出口工業產品需具有有效期之產品生產登記證以及採購文件,方可申報為原產地商品。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應註明為原產地商品聲明,俾於出口至進口國時申報。倘出口時無法在商業發票上註明申報原產地商品時,需在賬單(Billing Statement)或交貨通知(Delivery Order)或裝箱單(Packing List)上註明。 以公司信頭出具之商業發票上進行原產地商品聲明時須包含附件1之所需文件資料。 申報原產地商品時必須包含授權簽署人之姓名及其親筆簽名。 出口商品部分;申報為緬甸原產商品時可根據附件二之商業發票上註明原產地商品聲明範本進行聲明。 將原產地聲明内文件上的日期定為核發原產地聲明之日期。 將原產地聲明内文件上的參考號定為核發原產地聲明之參考號。 若原產地聲明中無法填滿所有產品時,可將填寫資訊之額外紙頁以附錄1方式一併申請。 認證出口商只能在第一出口國有效期限之原產地證明正本或真實抄本(true copy)及有採購時,方可註明Back -to -Back 原產地聲明(back to back origin declaration)。 商業發票聲明之效期為自聲明日起12個月,需在該期限内提供給進口國。 申請認證出口商時所填寫之資訊若有修改,需即可將最新資訊寫信致貿易司通知。 原產地聲明相關證明文件,採購方最少需保存滿3年。 當進口國詢問貨品相關事宜、查核是否為原產地商品及追溯查核時,需與相關單位合作執行。 將註明原產地聲明之買賣相關文件影本及其他資訊整理成規定的表格模式(Excel 檔),於每月初登入www.onlineco.Myanmartradenet.com 之Certified Exporter under ATIGA進行上傳。 認證出口商可依照自己的意願申請註銷為認證出口商。資料來源:原文
A: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出席G20於本(109)年9月22日貿易與投資部長視訊會議時發言如下: (一) OECD日前發布期中經濟前景預測,本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衰退4.5%,明年則將成長5%,較6月份發布之數據為樂觀,主要因美國、中國大陸及歐洲的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及G20國家及時採取振興措施。然而,預估外人投資將衰退逾30%。 (二) 疫情爆發前,全球貿易已面臨貿易摩擦惡化及政策不確定等挑戰。疫情爆發後,全球協調合作平台如G20更扮演更重要之角色。透過全球各國合作,將建構穩定、可預測、以規則為本之全球貿易體系。 (三) 各國應避免重要防疫物資之出口限制措施,並透過團結合作,使貿易恢復正軌並讓全球供應鏈更具復原力(resilient)。 (四) OECD盼各國決策者能運用相關政策工具包括推動貿易便捷化(如運用數位工具簡化通關流程)、與民間部門合作提出紓困、進行供應鏈壓力測試、重新配置關鍵供應鏈及建立儲備物資等。最後,G秘書長強調全球合作並建立相互聯繫性(interconnectedness)為穩定全球經濟發展之重要關鍵。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9月23日) 韓國通商交涉本部長日前出席「G20貿易部長視訊會議」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相當於經濟部次長)俞明希於本(109)年9月22日出席「G20貿易部長視訊會議」,與G20國家之貿易部長討論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簡介韓國研擬提振貿易及投資之方案,並支持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之「G20貿易部長共同宣言」。 二、G20貿易部長會議分別於本年3月30日及5月14日分別舉行「貿易部長特別視訊會議」,並商議貿易部長共同宣言、實際行動計畫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情況。 三、本次會議中,與會之G20國家貿易部長再度確認推動「有關世界貿易組織未來改革之利雅得倡議(Riyadh Initiative)」,以期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之多邊貿易體制基本原則及目標,並支持目前世界貿易組織已開始討論之改革計畫。 四、G20發表宣言支持遵守WTO通知規定,提高透明性、推動多邊規範協商之進展及第12次WTO部長會議(預訂於2021年舉行)決定水產補貼及完成電子商務交易諮商等事項,亦確認G20貿易部長特別視訊會議時就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達成協議之內容,並決定落實行動計畫及加強提振貿易與投資之合作。 五、本次會議中亦就①G20加強訂定中小企業(MSMEs)之國際競爭力之指南、②分享G20會員國之經濟變化典範(擴大服務貿易及應用特別經濟特區)及③提供鼓勵投資之技術支援(technical assistance)等聲明之附錄內容達成協議。 六、本次與會之G20國家貿易部長均認為,目前國際貿易及投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衰退,顯示國際間合作之重要,未來G20國家將實踐本次會議達成協議之事項,持續合作促進發展。 七、俞本部長則於本次會議中強調,為克服目前面臨之保健及經濟危機需要多邊之共同合作,再度確認恢復多邊貿易體制為G20之共同目標,期盼G20積極推動利雅得倡議,協助恢復及加強世界貿易組織機能所扮演之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