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2日   斯洛伐克手機營運商Orange將其LTE 4G網路覆蓋率提高到斯國人口的97.1%。   O2為該市場龍頭(覆蓋率達97.4%),斯洛伐克電信達94.6%、4ka約達80%。   Orange的速度在大多數的位置速度達73 Mbit/s,但45%的人口可達680 Mbit/s的速度。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22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氣候部長已經批准由能源監管辦公室(URE)制定的今(2020)年再生能源拍賣的條款,該條款設想拍賣的價值將高達274億波幣,並將於11月3日至12月3日舉行拍賣。氣候部長Michal Kurtyka表示,在制定時間表時,該部將再生能源產業的預期納入考量。這應該有助於將列入拍賣的計畫數量最大化,從而產生令人滿意的價格。   根據該計畫,URE將在2020年進行8次拍賣。第1次拍賣將專門針對現有基礎設施,且將僅針對生質沼氣場,包括高效能汽電共生,裝置的能源發電容量超過1MW。新裝置設備的首次拍賣將於11月5日舉行,並將專門針對發電容量超過1 MW的設備進行拍賣。最後幾次的拍賣係為最受歡迎的風能及光伏裝置規劃的,將在11月26日至12月3日期間進行。此拍賣支持的再生能源總電力容量可能達到的75.3 TWh。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22  The First News, PAP   據波蘭中央統計局於9月22日週二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衡量波蘭大部分經濟指標在9月份與8月份相比較保持在類似水準,甚至優於8月份。在製造業部門,該指標為-6.2,與8月份的記錄(-6.6)相似。另在建築業,該指標在9月份為-15.0,優於8月份的-15.4。   根據該報告,9月批發貿易指數處於-4.5的水準,與8月(-4.6)相似。零售業的情況有所改善,因為總體經濟氣候指標處於-6.5的水準,優於一個月前的-9.8。此外,運輸及倉儲的水準也比8月份佳,達-8.7,而一個月前為-12.7。   在住宿和美食領域,9月的總體經濟氣候指數為-21.2,而8月為-19.3。同時,住宿服務業經營實體對經濟狀況的評估(-31.3)比餐飲業(-12.6)更為不利。 而在信息和通信部門,9月份的總體經濟氣候指標為9.5,優於一個月前的水準(5.4)。同樣在金融及保險方面,9月份的總體經濟景氣指數為5.6,優於8月份的水準(2.7)。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22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中央統計局於9月21日週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波蘭零售額年比率僅成長0.5%,實際上其月比率實質下降了2.4%。而經季節性調整的零售額月比率僅成長0.2%。該數據令人意外,因為接受波蘭通訊社(PAP)調查的分析師曾預測零售額年比率將成長2.6%,月比率不變。   在線上銷售在零售總額中所占的比率(按當前價格計算)從7月份的6.5%降至6.1%。按當前價格計算,零售額年比率成長0.4%,也與專家預測的2.7%相去甚遠。在8月份,零售銷售年比率成長最多的是家用電器品,電子產品及家具的公司。   據Pekao Bank銀行的分析師指出,零售額仍低於2020年2月的水準,比疫情大流行前概述的趨勢低3.6%。波蘭經濟研究所的專家解釋稱,即使汽車協會(SAMAR)表示在9月的前10天曾觀察到汽車銷售有顯著的反彈,但這種不好的結果是汽車銷量大幅下降的結果。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2日   斯洛伐克零售業者Tesco於2020年2月29截止的2019/2020會計年度淨利提高47%,達7,320萬歐元;銷售額停滯達14億歐元。   斯洛伐克Tesco員工減少超過1,000人,達7,500人;2017年員工數超過1萬人。   Tesco在斯洛伐克有152家分店,另有3個配送中心。

A:資料來源:史國央行2020年9月18日貨幣政策聲明 經考量全球、區域及國內經濟發展因素之後,史國央行與貨幣政策協商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nsultative Committee, MPCC)決議維持現行3.75%重貼現利率之寬鬆貨幣政策。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上半年經濟超乎預期,爰IMF預估本年全球經濟成長將衰退4.9%,其中已開發國家將衰退8.0%(註:美國自第1季衰退5%後,第2季續衰退31.7%),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EMDE)將衰退3.0%(註:中國第1季衰退10%,第2季成長11.5%)。而南非第2季則較去年同季衰退達51%;且7月原預估2020全年衰退7.3%,再下修至8.2%,並維持3.5%之重貼現利率。在國內方面,史國本年第1季經濟則於產生技術性衰退,2019年第4季尚成長0.3%,2020年第1季經調整,衰退幅度自5.3%調整擴大至衰退6.5%。 在通貨膨脹方面,本年8月維持9%通貨膨脹率,預計全年通貨膨脹率將降至74%。截至本年9月11日,史國外匯儲備為77億史鍰,約相當於2個月進口所需之外匯。截至本年8月,史國公共債務總額為236億史鍰,約佔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32.9%,其中公共外債約93億史鍰,佔GDP約10%,公共內債約143億史鍰,佔GDP約19.9%。

A:根據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歐洲航空巨擘空中巴士有意成為全球首家推出氫能飛機之企業,並預計於2035年實現該目標,致使氫能飛機的問世,較最近一次預訂定之工業歷程提早15年。空中巴士此一新政策方向,係針對法國政府將研發零碳排放量飛機,作為其150億歐元航太產業補助金之回應條件。 空中巴士在美國波音發布其環保示範機(ecoDemonstrator)計畫結果之24小時前,揭露3項ZEROe零碳排放量氫能之「概念客機」。其中兩架外表與現有客機相似,一架為可乘載120至200人之噴射機,另為可乘載100人之渦輪螺旋槳飛機。第3項為可乘載200人、與機身合成一體之「飛行翼」型機。空中巴士工程總監Jean-Brice Dumont稱,飛行翼針對氫氣能提供相當大的儲存空間,因而提高研發長途飛機的可能性,但也是最具挑戰性的機型。 空中巴士表示,將在完成地面及空中測試,確認低溫液氫儲存法之穩定性後,於2024至2025年決定最佳客機機身構建,並於2035年推出其首架環保氫能飛機。該計畫經費預估達100至120億美元,並將由空中巴士集團及法國民用航空研究會 (Conseil pour la recherche aéronautique civile;簡稱 Corac) 資助。 空巴成為全球首家推出氫能飛機之航太企業,不僅於該市場能取得相當大的競爭優勢,亦可於氫能飛機安全認證及標準領域引領全球。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就業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上星期(9月13至9月19日)被解雇者為1,913人,較前一星期(9月6至9月12日)的1,013人,增加約近千人。 自3月初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總共約10萬840人被解雇,截至上星期於瑞典就業局登記求職者人數為9,135人,中間的差距人數可能歸因為已尋得新工作,或重回校園,或接受職訓。因此,上星期失業率微幅小跌0.1%至9.0%。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Breakit新聞   提供企業B2B或B2C開放式金融平台服務的瑞典Fintech公司Tink,近日收購提供類似電子商務服務的英國Fintech公司Openwrks。 Openwrks所創建的開放金融平台,不僅協助金融公司提供客戶數位服務,該平臺更具有金融機構和公司彼此共享客戶數據之服務。Tink執行長兼創辦人Daniel Kjellen表示,英國對Tink是一個關鍵市場,透過併購Openwrks可加速該公司業務成長,因為Openwrks佔有1/3英國開放金融平台市場,是當地Fintech產業的主要公司,未來Openwrks將使用Tink的平台開發新的服務商品。 這是今(2020)年以來Tink第二次的國際併購案,不僅3月併購西班牙競爭對手Eurobits公司,在瑞典國內也併購Instantor公司,Tink併購策略主要著眼在創建金融平台的成本高,維持業務需要相當高的流量,因此收購各個不同公司的優點擴大Fintech市場是最經濟的手段。 今年春季,Tink曾進行大量股票發行,當時該公司市值為44億瑞典克朗。

A: 據約旦時報報導,安曼商業總會(Amman Chamber of Commerce, ACC)於本(2020)年9月19日公布之研究顯示,2019年約旦貿易總額(包括國家出口、轉口及進口)達277.2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70.48億美元,對阿拉伯國家出口占41.6%,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占28.6%,對非阿拉伯亞洲國家出口占19.9%。 該研究報告亦指出,2019年約旦總進口額為193.78億美元,2018年為203.67億美元,下降4.9%。轉口貿易額為12.85億美元,2018年為11.69億美元,成長9.9%。2019年自非阿拉伯亞洲國家進口占35.2%,自阿拉伯國家進口占25.8%,自歐洲國家進口占19.8%,自北美進口占9.5%。 約旦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食品、家畜、不可食用之原物料、服裝及塑膠製品。主要出口對象國為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巴勒斯坦、印尼、新加坡、埃及、卡達、黎巴嫩、新加坡、加拿大、阿爾及利亞、敘利亞、葉門、巴林和蘇丹等。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大陸及美國為最大進口來源國。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經濟銀行(Myanmar Economic Bank)貸款計畫處處長Tin Moe Thein表示,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將透過該行提供緬甸中小企業1,900億緬幣貸款,此項貸款為雙方第三階段合作方案,JICA將提供40年期,年利率0.01%的貸款給緬甸銀行業者,緬甸銀行業者再將該筆資金分成個別貸款予緬甸中小企業業者。 本項貸款最高額度為5億緬幣,倘獲足額保險擔保利率為5.5%,倘缺少足額擔保情況下,其利率將介於6%至10%之間,還款期限達5年。按照以前貸款用途經驗,80%貸款用於固定資本,20%用於營運資金,惟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所核給的貸款用途僅限於營運資金。 本次貸款為緬甸國會於本年8月同意接受日本提供之低息貸款。日本國際協力機構近年已提供緬甸銀行三階段之中小企業貸款,前兩階段日方已分別於2015年及2018年各提供990億緬幣及1,550億緬幣低利貸款供緬甸銀行轉貸。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2020年西班牙觀光業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為慘淡之一年,西班牙精緻旅遊協會聯盟(La Alianza para Excelencia Turística,EXCELTUR)預估西國2020年觀光業將損失約1,000億歐元,其中以海灘及陽光為觀光賣點,以及依賴觀光之大城市等均面臨空前之大衰退。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資料,與上年度同期相較,本年7月西國減少將近800萬名觀光客,下降約65%,觀光客損失最多之省份為巴塞隆納(Barcelona)減少84.4%;聖塔克魯斯-德特內里費(Santa Cruz de Tenerife)減少83%;馬德里(Madrid)減少81.3%及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減少80.4%。其中旅客減少較少之省份為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減少23.5%;坎塔布里亞(Cantabria)減少27.2%;哈恩(Jaén)減少33.2%;威爾瓦(Huelva)減少35%;加地斯(Cádiz)、吉普斯科瓦(Gipuzkoa)及韋斯卡(Huesca)則均減少36%。  EXCELTUR副理事長José Luis Zoreda指出,西班牙以依賴國內旅遊市場之地區受到之衝擊較小,如安達魯西亞(Andalucía)之加地斯(Cádiz)與威爾瓦(Huelva)兩省,惟依賴國際觀光客之馬拉加(Málaga)太陽海岸(Costa del Sol)地區旅客則明顯大幅減少。倘依旅客過夜數分析,內陸地區於此次疫情下則受到較小之衝擊。整體而言,本年7月西班牙旅館過夜數較上一年減少73.4%,其中聖塔克魯斯-德特內里費(Santa Cruz de Tenerife)減少87.9%、巴塞隆納(Barcelona)減少87.5%、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及拉斯帕爾馬斯(Las Palmas)減少80.9%。 此外,市場需求不足亦反映在旅館營運上,西班牙統計局(INE)資料顯示,西班牙外島本年7月約有60%旅館歇業;內地之加地斯(Cádiz)、威爾瓦(Huelva)、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蓬特韋德拉(Pontevedra)、吉普斯科瓦(Gipuzkoa)及坎塔布里亞(Cantabria)等省仍維持營運之旅館約有90%,儘管平均入住率僅約50%,仍高於全國旅館平均入住率之35%。 至本年8月底,尚申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之勞工有81萬2,438人,其中觀光業勞工有32萬5,578人,約占40%。西國政府目前正研議將補助集中於包括觀光等部分產業,另ERTE措施亦將延至2021年1月底。此外,觀光相關業者亦要求政府將免除社保費措施盡可能延長,以協助業者度過此次難關。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養雞協會會長Kyaw Win表示,肉雞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需求及價格均大幅下滑,導致養雞業者平均每日損失達5,000萬緬幣。緬甸畜牧產業聯盟副會長Thein Myint表示,目前尚未提出無任何可提高附加價值的雞肉肉品加工計畫,養雞業者僅能在儘量減少損失情況下,銷售其雞肉,目前市場價格仍低於其平均生產成本,導致養雞業者損失慘重。 緬甸養雞業者必須花至少1.5個月減少生產量,以達供需平衡(緬甸平均每月消費1,400萬隻肉雞,每日約50萬隻肉雞)。目前緬甸每隻肉雞平均生產成本為2,700緬幣,由於緬甸若開邦本年8月中旬第2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市場需求明顯減少,導致市場平價售價為1,800緬幣,相較於本年6月及7月間平均每隻肉雞5,500緬幣已大幅滑落。

A:法國2018年曾制訂國家氫能計畫,當時僅提撥1億歐元扶持研發及小型示範計畫。繼德國本(2020)年6月宣布90億歐元發展氫能及歐盟7月發表2050年能源計畫後,法國政府續於本年9月8日公布氫能新政策,預計2030年前將投入72億歐元發展氫能,並從2021年起兩年期、總金額達1,000億歐元的振興計畫中先挹注20億歐元,加速落實氫能應用、強化歐盟夥伴合作。該政策目標係2030年打造法國成為國際級氫能產業鏈強國,並在10年內減少600萬公噸碳排放量。 (註:歐盟執委會將氫能納入2050年碳中和藍圖,預估屆時氫能占比將超過12%、總投資達1,800至4,700億歐元,同時設立2024年6GW、2030年40GW的短中期氫能總裝置容量目標。)   法國兩年期20億歐元預算,將優先支持以下項目: 用於氫能交通的氫燃料電池、氫儲能站與關鍵材料:未來3年內投入10億歐元,包括3.5億歐元補助示範計畫、6.5億歐元致力創新研發,其中重點為開發可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氫轉電燃料電池。 用於工業去碳化的「綠色氫氣」技術:以再生能源綠電或低碳核電,透過水電解法產氫,以取代由碳氫化合物產製氫能。其中,法國政府擬與德國合作投入15億歐元建立電解棒工廠,目標提升氫能裝置容量至6.5 GW。 提案參與「歐洲共同利益重要計畫」(IPCEI),資助氫能創新研發計畫。   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指出,法商在氫能供應鏈已具一席之地,如Safra(氫能巴士)、Alsom與法鐵SNCF(氫能火車)、Faurecia(氫儲能站)、Symbio (氫燃料電池)、Air Liquide、Schlumberger與McPhy(綠色氫氣技術)。同時,參與企業亦須透過基礎建設、創造就業或產業回流等方式,對支持措施予以回饋。政府預期氫能計畫可直接或間接創造5萬至15萬個工作機會。   法國氫燃料電池協會(AFHYPAC)主席Philippe Boucly回應,業界對政府新氫能政策高度稱許及滿意,盼藉政府明確有力的政策方針,全力投入發展。渠進一步指出,現階段以再生能源電解的綠色氫氣技術(約4-5歐元/公斤),仍較傳統從碳氫化合物產氫的成本(低於2歐元/公斤)高出一倍之多,亟需政府對綠色氫氣供需面兩端提供支持。

A:資料來源 : L’echo財經報 2020/09/11   作為聯邦政府編列預算所需之參考方案,比利時聯邦規劃局最新經濟報告顯示比利時經濟衰退情況比預期稍佳。該局於該報告中評估,2020年比利時經濟將衰退7.4%左右,至2021年將成長6.5%,優於歐元區(2020年-7.9%,2021年成長5.7%)。該局先前在6月份所發布之2020-2025年經濟展望白皮書中,預測比利時2020年GDP將萎縮10.6%,2021年將成長8.2%。   據該報告,比利時就業市場將受到嚴重衝擊,2020年將新增26,900個失業人口,2021年再新增55,400個失業人口;失業率則將從2019年8.9%上升至2021年10.7%。相較於失業率,個人實際可支配收入只些微減少0.3%,主要歸功於政府即時採取應變措施,包括擴大受薪階級臨時失業救濟金的範圍,以及針對個人工作者發放補助金。雖然2020年的通貨膨脹率遠低於工資和社會福利指數,然而由於對經濟前景的擔心以及為防疫所採取之封城等諸多限制措施,預估2020年私人消費將下降8.7%,導致家庭儲蓄率創歷史新高,達到20%;雖然家庭儲蓄率預估在2021年將降至14.7%,仍遠高於2019年的12.9%。市場信心不足同樣也反映在商業投資方面,2020年比利時商業投資將萎縮12.9%,但預估2021年將成長11.4%。   不同於在6月份發布之白皮書中所預估(2020年政府財政赤字為475億歐元,2021年為270億歐元),比利時聯邦規劃局在新報告中預估,2020年比利時政府財政赤字將為449億歐元(占GDP 10.2%),2021年則為260億歐元(占GDP 5.4%)。

A:資料來源:韓國工業新聞(2020年9月6日) 韓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於本年9月7日公布該公社於本年6月至8月份3個月間,由全球49家海外貿易館對246家全球企業實施材料、零件及設備領域之全球供應鏈(GVC)重組情況調查,目前全球供應鏈之重組方式包括遷移事業場所、改變調度策略、投資與併購及策略性合作,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之因應及韓國企業之合作需求等供應鏈產生變化之情況。   依據調查結果,全球企業向來將研發、採購與調度、生產、流通與銷售等各階段之業務分配於較具有成本優勢之地區,但目前因貿易保護主義快速擴散,東協(ASEAN)等新興市場快速成長,數十年間帶動全球貿易成長之全球分工結構亦正加速改變。本次調查之對象企業中,已有64%之企業遷移事業場所等完成或計劃重組供應鏈,其中重組供應鏈最最活耀之國家為中國(45%)、其次為北美(35%)及中南美(35%)。另企業重組供應鏈之方式,以企業間投資及併購最多。企業重組供應鏈之主要原因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嚴重擴散(27%)、技術高附加價值化(26%)、擬利用新興國家之消費市場(26%)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 20%)。   另KOTRAR將目前全球供應鏈之重組情況大致分為3類,包括強化各企業在各新興市場之供應鏈、形成以中國為中心之新供應鏈,以及企業間之投資及合作活絡等。目前東南亞及中南美等新興市場已逐漸形成自零件調度、製品生產、銷售及流通等過程可於當地自行完成之供應鏈。其中,東南亞地區已逐漸成長為電機電子、IT領域之生產據點,東南亞國家當地零件之調度亦逐漸擴大,企業擬積極於當地建立流通鏈之投資亦逐漸增加。在中南美國家則利用最近生效之美加墨貿易協定(USMCA),加強以汽車產業為主之生產及採購,西南亞洲國家則增加投資比重以確保生產據點,相關據點並已開始形成採購及調度之機能。   原本大多於中國設立生產線之汽車及電機電子等企業已逐漸將生產工廠遷移東協及中南美等國家,主要原因係美中貿易嚴重衝突,於中國產製之製品出口美國時關稅增加,因此多數企業開始將設立於中國之工廠遷移至生產成本較低之東協國家,東協國家亦逐漸晉升為製造業之重心,但全球企業則逐漸增加在中國開發產品,目前全球企業於全球進行之企劃及研發(R&D)等業務中,在中國進行之業務最多(39%),其中未來型汽車、電機電子等產業領域與中國企業合資開發之製品亦快速增加。   全球企業目前爭先開發符合第4次工業革命時代之高附加價值新技術,並已出現「合縱連橫」之現象。依國家別比較,在歐洲、西南亞洲、中南美及東南亞國家以個別投資較多,在中國與日本則以合資投資、在北美及中東則以併購居多,而在南亞洲與中南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主要係為確保生產據點、在中國及北美等大型市場則以擴大客戶群及市場規模之投資及併購快速增加,在歐洲主要以確保高科技技術之投資逐漸增加。   目前擬開發高科技技術及設計之全球企業中,60%已開始推動或規劃合作策略,其中有意與韓國合作高科技技術之全球IT與軟體、汽車零件領域之企業分別為43%、34%。   KOTRA表示,若韓國無法有效因應全球價值鏈之重組,未來於貿易及投資領域將面臨各種問題,因此依據本次調查結果,建議3大方向。 有必要隨時掌握將事業自中國遷移至東協之全球企業動向。KOTRA已開始調查韓國企業可參與全球企業於新地區建立新價值鏈過程之需求,並發掘相關計畫,已於54處全球夥伴關係(GP)之重點海外貿易館增加行銷活動,建立國內外相關機關可共同支援之體系。並擬檢視全球企業本公司所在國家與新興市場分公司之合作需求,提供韓國企業參考。 KOTRA強調,有必要發掘與全球企業自規劃開發技術起之合作專案,協助韓國企業加入技術合作及共同生產,建議政府出資之研究機構間全面合作促使全韓國企業可快速開發全球企業所需之技術。 目前韓國企業正面臨必須因應全球價值鏈重組,預防既有製品之供需及銷售鏈斷絕,有必要改變海外拓展市場,增加確保韓國企業之供應來以期將系統半導體、生技保健、未來型汽車等新產業之主要企業留守於國內。KOTRA亦將對已拓展海外材料、零件及設備等策略產業之韓國企業,提供鼓勵回流國內之各專案客製化支援,強化價值鏈之生態圈。    

A:2020年9月21日沙烏地宗教事務部(Ministry of Hajj and Umrah)部長Dr. Mohammed Saleh Benten表示,未來將分3個階段逐步開放副朝朝覲(Umrah): 第1階段:開放給居住在沙烏地境內公民及外籍人士,在正常情況下維持原本40%的容納量(40% of the actual capacity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第2階段:容納量擴增至75%。 第3階段:開放境內、外穆斯林前往朝覲,容納量擴增至100%。   Benten部長表示,宗教部刻規畫賦權(empower)副朝代辦公司或機構,透過”I’tamarna”程式,便利朝覲者行程安排,藉著提供高品質服務,讓該等公司或機構成為對經濟有貢獻的實體,目前約有超過30家當地及國際公司可提供該等服務,可服務超過1,600萬位來自沙烏地境內、海灣國家或全球各地朝覲者。   Benten部長另指出,目前有80個國家公民可無須簽證,入境沙烏地進行副朝朝覲(80 countries can visit the Kingdom for Umrah without a visa),未來將再視情況增加免簽國家數目。   宗教事務部次長Dr. Abddulfattah Mashat表示,朝覲經濟(Hajj and Umrah economics)不僅限於提供朝覲服務,譬如物流亦係朝覲衍伸之商機。以2019年為例,沙烏地籍公民參與副朝數為530萬人次、境內外籍人士640萬人次、海灣國家居民120萬人次以及750萬人次來自全球各地。

A:沙烏地阿布都拉國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King Abdullah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KAIMRC)表示,全球目前約有40個疫苗開發案且已進行人體測試,其中有9個已進入最終臨床測試階段(third phase of clinical trials),刻評估疫苗對人體安全性,沙烏地已準備好參與1-2個疫苗測試。   KAIMRC將與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及食藥署(Saudi Food & Drug Authority, SFDA)合作,在大規模人體測試進行時(large-scale testing on humans),參與其中1-2個試測。   KAIMRC藥品開發部主任Dr. Naif Al-Harbi表示,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來,KAIMRC持續與4個開發疫苗國家的藥廠聯繫。KAIMRC目前與某家中國大陸藥廠合作,協助評估及加速疫苗開發;渠並透露健康部與另家中國大陸藥廠合作,評估目前開發的疫苗是否有效。   9月21日沙烏地健康部公佈,境內感染COVID-19病例累計達33萬246人,當日新增492人;死亡人數累計4,512人,當日新增27人。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0年6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本(2020)年6月份汶萊出口額為5億3,740萬汶幣(約合3億9,359萬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下跌15.3%,亦較上(5)月下跌37.9%;其中液化天然氣出口1億9,910萬汶幣,下跌25.5%;原油出口1億1,240萬汶幣,下跌61.1%。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57.96%。其他出口產品為化學品(1億910萬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286.9%)。   綜觀汶萊2020年6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 (占總出口額38%),其他依次為中國大陸(28%)、新加坡  (7.6%)、馬來西亞(6.3%)及泰國(4.9%)。   2020年6月份,汶萊進口額為5億9,520萬汶幣,與2019年同期持平,惟較上月成長36%;其中機械與交通設備進口額2億4,26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燃油(9,780萬汶幣)、製成品(9,210萬汶幣)、化學品(7,460萬汶幣)及食品(5,08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新加坡(占總進口額23.6%)、馬來西亞(15.2%)、中國大陸(1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0.9%)及英國(9%)。   2020年6月份,汶萊貿易逆差為5,780萬汶幣(約合4,233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跌248.2%,亦較上月減少113.5%。   汶萊2020年前6個月總貿易額為83.12億汶幣(約合60.8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1.5%;出口額為55.11億汶幣(約合40.36億美元),成長18.9%;進口額28億汶幣(約合20.51億美元),下跌0.7%;貿易順差27.1億汶幣(約合19.85億美元),成長49.3%。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頃公佈「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 2020)排名,新加坡、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及瑞士蘇黎世名列前3名。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位居第54名,較上(2019)年攀升16名,並從評級的CCC等級提升為B等級。臺灣臺北位居第8名。   本次為IMD學院第2次公佈全球智慧城市指數,共調查了全球109座城市的1萬3,000餘民眾,聚焦他們所感受科技對衛生與安全、機動性、活動、機會與治理5大領域的影響。   由智慧監測路況攝影機與汽車共用應用程式(app),以至污染監控裝置及免費無線上網(WiFi),世界各大城市競相擁抱科技,但研究人員表示,真正的考驗在於民眾是否覺得受益。   該指數顯示,許多國家都在首都以外發展智慧2級城市,例如西班牙城市畢爾巴鄂(Bilbao)排名還高於首都馬德里(Madrid),英國第2大城伯明罕(Birmingham)在排行榜上升的速度也較首都倫敦更快。新冠疫情加速環保及智慧城市的發展。本次調查突顯大城市常難以成為智慧城市,反之較小的城市占有優勢,以新加坡、赫爾辛基(Helsinki)及蘇黎世(Zurich)為例,該類城市的規模讓它可以大舉投資在科技領域以便利所有市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