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2018年的統計數據,瑞士近75%能源依賴進口,且自2010年以來有緩慢減少的趨勢。夏季則有少量出口。瑞士2019年總進口能源達984,750太焦耳。依照總能量排列,瑞士最重要的進口能源為石油347,850太焦耳;其次為核燃料275,780太焦耳;進口排名第3為天然氣122,610太焦耳;排名第4為原油119,770太焦耳;排名第5為電106,220太焦耳。另木柴、煤炭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也有少量進口。2019年總出口能量為148,880太焦耳,其中電占了128,750太焦耳,石油占了20,010太焦耳。另木柴及煤炭有少量出口。   另瑞士2018年自行生產64,000兆瓦的電,其中55%來自水力發電,36%來自核電,4.5%來自熱電,4%來自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風力發電及沼氣。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2018、2019年能源進出口統計

A:瑞士雖總能源消耗自1990年以來增加了5%,但因為人口成長了27%,所以2018年每人用電量較1990年減少了18%,主因為節電技術的進步。   1990年所消耗的可再生能源占所有耗能的15.8%,而2018年可再生能源消耗占總耗能的23.3%。2018年與1990年相比,耗能增長最多的為交通工具,如1990年基數為100,2018年交通工具總耗能近120。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2020年7月23日

A: 緬甸國會已於 2019 年 1 月 30 日通過商標法 (Pyidaungsu Hluttaw Law No. 3, 2019),該法尚待緬甸政府通告正式生效日期後生效,商標法的詳細內容請參考 Lincoln Legal Services 發布之非官方英譯本:https://www.lincolnmyanmar.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Trademark-Law-1.pdf 或緬甸原文:https://pyidaungsu.hluttaw.mm/uploads/pdf/Y3PhPa_20190121%20Trademark%20%20law.pdf。 新商標法最大的改革是將緬甸傳統「先使用 (First-to-Use)」原則改採「先申請 (First-to-File)」原則,將現行「所有權宣告 (Declaration of Ownership) 」方式將由新的註冊系統取代。根據新的商標法,商標有效期限為10年,每次更新將有效期延長 10 年,可於期限 6 個月內提出延長申請。   緬甸商標法施行時程或目前進度如下: 緬甸聯邦政府辦公室部於 2020年3月6日以第18/2020號公告成立的智慧財產權中央委員會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entral Committee, IPRCC) 為實施緬甸《2019年商標法》的最新進展。該委員會共有 30 名成員,由第二副總統 (U Henry Van Tio) 擔任主席,商務部長為副主席,委員來自行政部門、專家學者及非政府組織代表。第18/2020號公告網址為:https://eurocham-myanmar.org/uploads/18bad-formation-of-ip-central-committee-%2818-2020%29.pdf。此外,新的智慧財產權局 (MIPO) 將在商務部下成立,該局將負責接審查申請及頒發證書。   緬甸政府目前尚未發布正式公告,商標法生效日期仍有待觀察。商標法正式生效後,所有的商標皆須登記在新註冊系統中才享有權利,而新註冊系統開始啟用時,將會有6個月的試運作期 (Soft Opening Period),此期間內依照舊制度完成註冊之緬甸商標可以優先重新提交註冊,申請所需文件如下: 由契約登記局 (Office of Registration of Deeds) 核發之所有權宣告 (Declaration of Ownership) 若未在契約登記局註冊所有權宣,在緬甸首次使用商標的起始日期與證明、警示公告通知 (Cautionary Notice) 申請人的詳細資訊 (姓名、公司名稱、地址、國家等) 商品/服務項目分類 試運作期結束後才會正式開放 (Grand Opening) 讓其他非舊制度下註冊的新商標提出申請。商標將依照「先申請 (First-to-File)」原則進行註冊。而未能於試運作期期間提出申請的舊註冊商標,在正式開放後仍可以提出,惟若舊註冊商標之商標權人放棄於新註冊系統中重新提交申請,則該商標將會被廢棄並且失效。   謹建議台商注意緬甸新商標法動態,倘目前商標尚未在緬甸契約登記局辦理「所有權宣告」(Declaration of Ownership)或提出「警示公告通知」 (Cautionary Notice),目前仍可循舊制度儘快辦理,未來才可以在新註冊系統開始啟用前6個月之試運作期間優先註冊,以保障您所擁有之商標權益。

A:Swissmem(瑞士機械、電子與金屬公會)發布新聞稿指出,Hans Hess 會長以擔任該公會會長10年,將任職到2020年年底。Swissmem執行委員會推薦該公會董事Martin Hirzel為新任Swissmem主席,因其在相關行業內有出色的業績,並擁有良好的人脈。如果Martin Hirze在9月15日的董事會中通過繼任案,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接任。     資料來源:Swissmem新聞稿 日期:2020年8月28日

A: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瑞士郵政今年上半年業績衰退。今年上半年集團獲利達3000萬瑞郎,比上年減少1.63億瑞郎;息前、稅前利潤(EBIT)為6100萬瑞郎,比上年同期減少2.08億瑞郎。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8月28日

A:韓國土地住宅公社(Korea Land and Housing Corporation)總經理Kim Gun Woo表示,儘管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但韓國緬甸工業園區(KMIC)的建設仍將在12月開始。該項目估計將透過投資產生47億美元產值,並創造超過50萬個工作機會,以支持緬甸的發展。KMIC是去年9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緬甸期間啟動,是兩國之間的第一個政府工業園區計畫。韓國緬甸工業園區(KMIC)由韓國土地住宅公社擁有40%,Global SAE-A Co Ltd公司持有20%股份及和緬甸建設部共同投資開發,將在仰光Hlegu的Nyaung Na Pin村佔地556英畝的土地進行開發。 公司最初登記資本為1.1億美元,已獲緬甸投資委員會(MIC)同意。該園區詳細設計已確定,工程將於年底開始。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不會延誤工程進行。園區興建將於10月進行招標,KMIC第一階段的建設將於12月啟動。第一階段開發面積315英畝,食品和飲料,成衣製造、物流和倉儲設施等產業為主。第二階段將開發240英畝,以建築材料,電子產品和電腦零件的製造為主。 韓國土地與房屋公司董事總經理Lee Jung Wook表示,整個工業園區建造將於2022年完成。KMIC除工業之外還將包括住宅和商業區開發。整個項目還將利用韓國技術開發為一個智能、環保的工業區。緬甸建設部將運用韓國經濟發展合作基金提供7,000萬美元貸款,開發一條外環路,並對工業園區提供水、電服務。目前已經獲6,200萬美元貸款資金。仰光省長 Phyo Min Thein在本年8月24日參訪該投資案,敦促加快修建外環路進度。緬甸官方計畫下月將開始對在韓國的潛在投資者進行招商,另據悉來自日本和中國的投資者也已經開始向仰光省政府詢問在KMIC工業園區的租賃空間可行性。KMIC工業園區將與韓國政府共同合作,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和融資管道。同時與緬甸政府合作,為投資者運營提供一站式服務中心。 此外韓國也正在加快仰光達拉橋興建工程,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該橋仍預計在目標時間內完成。該橋又稱緬甸韓國友誼橋,預計耗資1.68億美元(2,570億韓元)。該橋於2019年5月開始興建,該橋將跨越仰光河的達拉鎮與仰光市中心連接起來,該計劃於2022年10月完成。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新來在緬甸外匯幣市場中,美元兌緬元一直在下滑貶值。惟據當地外匯市場交易顯示,緬甸中央銀行一直於外匯交易市場上購買美元。緬甸央行於8月25日透過外匯市場上購買約380萬美元。美元8月27日開盤1美元兌換1,360緬幣,盤中匯率觸及了1,340緬幣的近期低點,匯率的升值不穩定將對農民和出口商帶來損失。   穩定的匯率對企業經營至關重要,當緬甸商人出口農產品和畜牧產品時,美元匯率通常在波動範圍內波動。一些國家在出口產品時使本幣貶值。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及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衝擊,緬甸美元外匯市場交易市況疲軟。本年匯率在5月間1美元兌換率介於1,406-1,426緬幣,6月兌換率介於1,385-1,412緬幣,7月兌換率介於1,367-1,410緬幣,此外2018年9月20日美元匯率在當地貨幣市場曾創下1美元兌換1,650緬幣歷史新高紀錄。

A:緬甸時報報導,據緬甸寶石暨珠寶企業家協會副主席Zaw Bo Khant 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緬甸政府不得不暫停本年的寶石交易展售會,可能損失約10億歐元的營業收入。近兩年內緬甸每年都會於3月及9月舉行兩次大型寶石交易展售會,拍賣當地出產的玉石及其他珍貴寶石,主要買主來自中國、歐洲及亞洲其他地區的交易商。   每場寶石及珠寶交易會通常創造5億歐元營業收入。本年3月內比都的展售會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營業。Z副主席表示,即使現在取消新冠肺炎COVID-19旅行限制,也需要大約兩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開設一個寶石展示交易會。今年將不可能舉辦,因此,由於暫停營業寶石業已減少10億歐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由於政府以稅收的形式獲得了商場總銷售額的40%稅收,故本年政府寶石稅收收入減少了約4億歐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的統計,在現任民主聯盟政府執行4年中,緬甸吸引了逾246億美元的投資,以新加坡位居外資榜首。緬甸投資委員會(MIC)及各地的投資委員會自2016-17財年及2019-20財年7月底期間向1,004家外國企業發放了許可及認可,估計資金達246億美元。依據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統計顯示,過去4年,根據經濟特區法,經濟特區從58家企業獲約13.48億美元的投資。   外資流向石油及天然氣、電力、交通通訊、房地產、飯店及旅遊業、採礦、畜牧業及漁業、工業園區、農業、建築、製造業、貿易、流入就其他服務領域。根據緬甸投資法,交通及通訊行業在投資類別中位居首位,其次是製造業,第三是房地產。過去4年,在36個外國投資緬甸的國家中,新加坡的投資規模最大,其次是中國大陸及香港特區。與此同時,根據經濟特區,日本是經濟特區最大的投資者,其次是新加坡及泰國。製造業在這些特區投入了最大規模的投資,MIC在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據DICA的統計,在現任政府任期內,國內外項目僱用了逾50萬名員工。這些企業在2016-17財年創造了逾1.9萬個就業機會,2017-18財年創造了11萬個就業機會、2019-20財年創造了逾18萬個就業機會、在2019-20財年(10月至7月)創造了逾18.2萬個就業機會。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外交部每兩星期更新旅遊禁令,從8月27日開始,瑞典決定取消保加利亞、荷蘭和羅馬尼亞等三個國家的旅行禁令。 之前已解除禁令的國家包括安道爾、比利時、丹麥、法國、希臘、冰島、義大利、克羅埃西亞、列支敦斯登、盧森堡、摩納哥、挪威、波蘭、葡萄牙、聖馬利諾、瑞士、西班牙、捷克、德國、匈牙利、梵蒂岡和奧地利。 目前,英國及尚未列入清單的國家,旅遊禁令則延長至2020年9月9日。  

A:資料來源 : L’echo財經報 2020/08/25   比利時政府為分析並因應疫情對經濟活動所帶來的衝擊,於3月19日成立經濟風險管理小組(Economic Risk Management Group,ERMG),由比利時國家銀行行長Pierre Wunsch與董事Piet Vanthemsche博士擔任主席。ERMG與比利時國家銀行近日共同合作完成一份針對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報告,共訪查了4,430家公司以及獨立工作者。報告顯示目前比利時企業平均營業額仍比危機前之水平低13%,雖然與6月(-17%)相較有改善的趨勢,但整體復甦速度很緩慢,主要原因為需求不足。   受打擊最嚴重的產業為藝術領域與餐飲旅館業。藝術、娛樂和休閒產業在解封之後,原本應該是旺季的夏天卻只被准許恢復非常有限的活動,ERMG報告顯示該產業之營業額與正常時期相比減少81%。酒吧與餐廳在6月重新開始營業後,雖然得到小幅改善,營業額與正常時期相比仍減少42%。除了需求降低以外,因應疫情所採取之社交距離等規定也是主要原因。明年的前景亦不容樂觀,全體受訪者預估2021年的營業額將會比正常時期平均減少10%,其中藝術領域與餐飲旅館業受訪者則分別預估平均減少44%和37%。   營業額持續低迷大幅提高破產的風險。今年6月,5%的公司被評估為“可能”或“極可能”破產,至7月此數據則提高至8%。報告顯示企業破產的風險在瓦隆區和布魯塞爾首都區明顯高於法蘭德斯區。在就業的部分,預計至年底就業人數將減少2%,即5萬人。該數據比第2季末所評估之18萬個工作崗位要好得多。

A: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8)月28日下午5時在官邸召開記者會,說明為避免因自身慢性疾病惡化(潰瘍性大腸炎),妨礙國家的政治局勢,正式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在首相接任人選確定前仍續執行公務。 安倍首相自2012年12月起組閣迄今(計約7年半),為日本史上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惟本次新冠疫情防疫不佳,遭國內嚴峻批評,內閣民意支持度受挫。 另外,日本執政自民黨將儘速舉行黨魁選舉,以選出下任黨政領導人。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8月28日) 一、韓國企劃財政部於本(109)年8月28日發布新聞表示,該部第1次官(相當於政務次長)金鎔範於本(109)年8月28日主持旨揭會議,與相關部會研商:(一)「維持僱用支援金」及「僱用穩定緊急支援金」之核發情形;(二)「2020年中秋民生穩定對策」;(三)「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策之推動情形與宣導」。 二、金次官會中就上述議題之執行情形及規劃說明如次: (一)「維持僱用支援金」及「僱用穩定緊急支援金」之核發情形: 1、「維持僱用支援金」:政府為化解疫情引起之僱用危機,除於年度預算編列25.5兆韓元(約新臺幣6306.4億元)之協助僱用預算外,再陸續編列3次之追加預算約12兆韓元(約新臺幣2967.7億元)供僱用穩定方案之用,迄今已協助6.3萬個僱主維持僱用及63.7萬個員工維持生計。另考量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爰將「8個特別僱用輔導產業」之適用期間再延長6個月,並對相關行業撥付之「維持僱用支援金」之受理日期亦予延長60天。另成立「僱用穩定現場支援小組」,辦理僱用輔導措施及提供諮詢服務。 2、「僱用穩定緊急支援金」:計有176萬人申請,顯示自由工作者及微型自營業者等面臨生計困難。爰將動支在本週國務會議中議決之3,996億韓元(約新臺幣98.8億元)預備金等資源,迅速支援符合資格之申請者。 3、渠表示,工作為民生之本,將定期檢討僱用政策,因應僱用環境變遷,迅速補強及實施相關政策。 (二)「2020年中秋民生穩定對策」:新冠肺炎疫情牽絆景氣復甦,加重民生經濟困難。爰政府將協調相關部會於9月中旬公布「2020年秋夕民生穩定對策」,對於中秋假期大規模人口移動及家人團聚,可能增加疫情感染之風險,將訂定確實防止疫情傳播之安全措施。另為減輕微型商人及自營業者之經濟負擔,另研擬金融及租稅支援方案。 (三)「新冠肺炎疫情因應對策之推動情形與宣導」:自上週起實施「第2級社交距離」後,為確保僱用穩定,將訂定相關因應政策,並協調金融機構延長對微型及中小企業之到期日及利息償還日等,以防止資金短缺。又為減輕疫情長期化對航空產業之衝擊,將減免或延後徵收各種設施使用費及租賃費用,及檢視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擴散對弱勢階層及產業等各領域造成之衝擊,俾補強既有之政策。 三、金次官表示,已開發國家因應疫情所採取之封鎖(Lockdown)政策,遺留嚴重之後遺症,且未能有效阻絕疫情。韓國之「K-防疫」機制能在沒疫苗與治療藥物之情形下,有效對抗疫情,但該機制需要國人共體時艱,願意犧牲個人自由與合作之前提下才能發輝作用。惟在韓國疫情嚴峻之際,發生拒篩案例,以及感染來源不明之本土案例等憾事,為維護社會整體之安全,呼籲全體國民配合及相互體諒。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Property Notify, World Cement  日期:109年8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74/P200號(商情文號:第574號)   商情本文:    英國建築材料業者Breedon Group plc在2020年1月宣布,同意以1.78億英鎊收購愛爾蘭建築材料業者Cemex Investments Limited所屬在英國約100個場址,包括骨料採石場、預拌混凝土設施、瀝青廠和水泥儲存場。   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機構(CMA)第一階段調查發現,該項收購交易引起在英國15個本地市場中與預拌混凝土或瀝青的相關供競爭者的擔憂。在所有本地市場中,這兩家公司目前佔有很大的市占率,並且競爭激烈,而其他供應商的競爭卻很有限。   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機構並認為,透過合併可以使蘇格蘭東部的水泥供應商之間更容易採取一致的銷售策略,而導致限制業者間的競爭,將減弱其他業者的競爭力,從而導致英國建築項目的價格上漲且建築材料質量下降,爰競爭與市場管理機構於8月26日公告表示,倘Breedon和Cemex未能在五個工作日內未說明該局關切事項,則將把該併購案提交第二階段以作深入調查。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The Business Desk, The Construction Index 日期:109年8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73/P200號(商情文號:第573號)   商情本文:   隨著英國與日本、美國、澳州和紐西蘭的自由貿易談判日趨緊密,英國國際貿易部於8月26日成立11個涵蓋各個關鍵領域的新貿易諮詢小組(Trade Advisory Groups - TAG)。成立該等小組的目的是藉由各產業領導者豐富的知識及經驗,提供英國對外談判之產業諮詢意見,以利政府達成符合國家整體產業利益之協議。   各產業之貿易諮詢小組提出之建議將協助英國政府擬定談判立場,提出符合英國整體產業利益之談判要求,其中包括陶瓷、汽車、鋼鐵和牛肉等產品之市場進入機會,以及研商最先進的數位貿易規則等談判立場。   11個貿易諮詢小組的領域如下: •農業食品 •汽車、航太和航海 •英國製造業和消費品 •投資 •生命科學 •科技和電信 •化學品 •金融服務 •專業諮詢服務 •運輸服務 •創意產業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The Business Desk, The Construction Index 日期:109年8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72/P200號(商情文號:第572號)   商情本文:   據英國政府官員及工會稱,預計英國大部分公務員將繼續居家工作至少到2020年底。儘管英國政府認為公務員恢復上班有助市中心服務業營運,例如因缺乏客戶而陷入困境的三明治店。   但工會對公務員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感到擔憂。部分政府官員不僅擔心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時得到病毒的風險,而且還擔心無法在辦公室中保持社交距離。   代表高階公務員的工會負責人Dave Penman表示,政府已經意識到,很難說服官員返回辦公室工作,原因是英國各地發生一系列的疫情再爆發,導致地區性封鎖。渠表示,“在大多數政府部門中,公務員返回辦公室的人數]穩步上升,但是這不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到今年年底前不會成為多數,最多可能會達到30%或40%。”   英國政府已注意到英國雇主比其他國家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 根據7月份美國銀行Morgan Stanley進行的研究,只有34%的英國上班族回到工作場所,而法國為83%。

A:參考資料: Irish Times 日期:109年8月26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71/P200號(商情文號:第571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中央統計局(CSO)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愛爾蘭本年第二季的失業率超過23.1%(即53萬1412人,其中包括獲得愛爾蘭政府提供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的緊急社會福利受益員工(Pandemic Unemployment Payment - PUP)。   該調查並顯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高峰的時侯,本年第二季有222萬僱員,相當於15至64歲年齡段的就業率接近65.7%。有11萬8700人被歸為失業者,失業率上升5.1%。不過,調整後的失業率(包括獲得愛爾蘭政府提供之緊急社會福利的失業者)為23.1%。   住宿和食品服務行業的就業人數幅度最大下跌29.6%,達1萬3600人,行政和支持下降17.2%,達1萬8800人以及建築業下降12.1%,達1萬7800人。該等數字顯示,在2020年,勞動力參與率下降至58.9%。

A: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 NTUC)於今(2020)年8月27日宣布成立PME工作小組,協助當地專業人士、經理和行政人員(PME)因應經濟受疫情影響而衰退的局面。為加強對白領階級的保護,職總計畫與政府合作檢討現有政策、成立工作小組更深入瞭解PME的需要,並呼籲更多PME加入工會,讓職總代表他們集體發聲。 年齡介於40歲至60歲之間的PME在經濟衰退中是最脆弱的族群,但也是家中經濟主要來源,因此,職總指出這一族群更應獲得充分的保障。 新加坡全國雇主聯合會會長葉進國(PME工作小組顧問)表示,雇主目前雖然面對企業生存的重大挑戰,但他們也在考慮如何為經濟復甦保留和建立實力。雇主聯合會希望與職總合作,協助40歲至60歲當地白領階級提升技能,以滿足雇主在未來經濟中的技能需求。 職總秘書長黃志明(PME工作小組顧問)指出,當地白領階級正面臨關鍵的轉捩點,因此有必要調整當地和外籍雇員比例,確保當地較年長白領階級能得到適當保護。職總與全國雇主聯合會合作創建PME工作小組,為的是更積極地接觸和支援當地白領階級。工運一向主張建立堅實的新加坡雇員核心,職總將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加倍努力,展現團結的力量。

A: 在新加坡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星國為進一步保障勞動力市場中新加坡人核心的強度,未來聘用具有相關技能和專才外籍員工的薪資門檻將大幅調高。自9月1日起,所有新辦「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是發給專業人員或經理級員工的工作准證)申請者的最低月薪從3,900星元提升至4,500星元,金融產業就業准證更將從12月起調高到5,000星元。 這是新加坡政府首次針對特定行業設定外籍員工最低薪資;若為40歲以上的資深金融業就業准證申請者,起薪更是年輕申請者的兩倍。此外,中等技術員工的S准證,最低月薪將從10月1日起從2,400星元調高至2,500星元。明年5月1日起,續簽的外籍員工也須符合新門檻。 星國政府也規定企業招聘中等技術員工時,須讓當地人有機會申請,並留意企業是否過度依賴單一來源的外籍員工。政府也提供補助和獎勵來鼓勵企業保留當地員工職位及聘用當地員工,一系列動作都以保障新加坡人核心為重點。 新加坡人力部(MOM)部長楊莉明表示,政府批准就業准證或S准證時,都會考量企業是否支援現有當地專業人員、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是否響應政府號召聘請和培訓新加坡籍PMET,以及是否歧視合格的新加坡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更須努力建立和保留新加坡人核心。 人力部一般每3年1次調高就業准證薪資要求,每次調高300星元;但本次調整已是今年第2次調高門檻,且調幅更大,第1次為5月1日起就業准證最低薪資從3,600星元調高至3,900星元,今年總計調高900星元。

A: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6日發布最新統計數據,OECD全體會員國2020年第1季及第2季較去年同期分別衰退0.9%及10.9%,其中歐盟(-2.5%;-14.2%)、歐元區(-3.1%;-15.0%)、加拿大(-0.9%;-13.5%)、法國(-5.7%;-19%)、德國(-2.2%;-11.7%)、義大利(-5.5%;-17.3%)、日本(-2.0%;-10.0%)、英國(-1.7%;-21.7%)、美國(0.3%;-9.5%)、捷克(-2.0%;-10.7%)。整體而言,OECD會員國全體2020年第2季GDP較第1季衰退9.8%,跌幅之深甚至超過2009年第1季全球金融風暴後的2.3%。 OECD前於本年6月發布全球經濟情勢預估,在新冠肺炎衝擊下,2020年全球經濟將衰退6%,失業率由2019年的5.4%上升至9.2%;倘不幸再爆發第2波疫情而造成鎖國封城狀態,預估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將衰退7.6%,平均失業率則為10%。此外,OECD更預測,捷克在2020年GDP將衰退9.6%,優於英國-11.5%、法國-11.4%、義大利-11.3%及西班牙-11.1%,但將於2021年反彈成長7.7%;倘不幸全球爆發第2波疫情,捷克將衰退13.2%,優於西班牙-14.4%、法國-14.1%及英國、義大利(同為-14%),在2021年則僅成長1.7%。 捷克於3月下旬至4月底實施鎖國封城,工廠因原物料供應中斷而近6週停工,加以觀光旅館餐飲業等受創慘重,為因應險峻的經濟情勢,捷克兩度重編中央政府總預算,將預算赤字調高至5千億克朗(占2019年GDP的10%),並推出一系列紓困方案,其中包括補貼受停業損失企業員工的薪資方案,約有5萬8,000家企業受惠,7月失業率則控制在3.8%。此項薪資補貼方案原訂8月底屆滿,捷克總理府內閣會議甫於8月24日決議延長實施至10月底。 捷克副總理兼貿工部暨交通部部長Mr. Karel Havlicek表示,歐盟執委會7月通過的7,500億歐元重建基金中,捷克將匡列1,820億克朗(約82億美元)用於企業補助及投資獎勵。另執政聯盟(ANO黨、社民黨及共產黨)正研議修法,授權政府在經濟緊急狀態下的處分權。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