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根據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國產業科技部本(109)年7月針對不同產業投資發出總值224.6億里拉(約30.6億美元),共1,200張獎勵證明。產業科技部長Mustafa Varank表示,7月的投資持續升高,該部該月份發出達1,200張獎勵證明,再創新高,投資需求在前7個月較去年同期高出28%。根據地區獎勵方案的改變,我們將進一步刺激大都會外圍地區投資。 二、根據V部長所提供的資訊,57%的獎勵證明頒給製造業;能源部門占比為21%;而服務部門14%;農業部門4%;礦業部門4%。該些投資具體履行時,預期將創造33,000個工作機會。 三、產業科技部過去已頒發859份投資獎勵證明,提供了加值稅減免與關稅減免,以及其他稅務減免,保費支付以及空間分配等優惠。許多企業向該部申請獎勵補助以製造保護性及醫療性口罩。西北方Tekirdag省的一家企業在一項計畫中獲得2,380萬里拉(320萬美元)補助以便年產8億個口罩。另一家位在黑海Zonguldak省的公司承諾生產5億個口罩、8,100萬醫療用頭罩以及300萬件防護衣以換取價值2,300萬里拉的獎勵(310萬美元)。 四、同時另有一家合成及人造纖維工廠現代化計畫獲得3.47億里拉(4,720萬美元)獎勵。一家年產達17萬噸棉紗工廠將可獲3.06億里拉(4,170萬美元)獎勵。一些在黑海Samsun省分及東南Batman省分的公司也將獲得獎勵以生產包括手機、拆彈機器人及溫室香蕉等各種產品。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報導,西班牙Endesa能源公司於8月24日及25日取得葡萄牙第2次再生能源及電力儲存站標案,規模為99兆瓦(MW),金額為9,000萬歐元,創全球太陽能電力標案最低價紀錄。葡萄牙政府第2次再生能源標案規模達315兆瓦(MW),已由韓國供應商Hanwa Q-Cells公司取得該標案半數之規模。 Endesa能源公司之控股公司義大利Enel集團表示,該標案投資計畫將設於葡萄牙Algarve地區,預計於2024年興建完成,為該集團在伊比利半島首座太陽能發電及電力儲存站,將其再生能源部門研發、興建及營運。 Enel全球電力處長Antonio Cammisecra表示,該公司將透過本案提供葡萄牙再生能源,承諾再生能源電力之永續發展,該公司同時亦透過本案取得與葡萄牙全國電網系統連通15年之合約。西班牙Iberdrola公司及Endesa公司為葡萄牙現有電力供應商,已提供149兆瓦(MW)之再生電力。其中Iberdrola在本次標案亦取得90兆瓦(MW)再生電力之標案。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航空業提供國內5萬7,000個就業機會,年營業額逾130億歐元。受新冠肺炎(COVID-19)生活新常態之影響,飛機及引擎需求減少,航空製造業將進行大幅裁員。近來西班牙航空業者工廠紛紛申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顯示該產業已發生警訊。依據西班牙航空業工會統計,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將導致西國損失2,500個直接就業機會及2萬個間接就業機會。 此波裁員係導因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7月航空業需求大幅減少63%,且依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2024年之前航空業難以復甦。受市場球影響,西班牙Alestis航空公司與Aciturri集團、Aernnova、ITP、ICSA及Airbus等業者將調整生產線製造產能。一旦形成共識,前述公司及受影響業者將需與員工進行裁員協商,預計最快於9月開始進相關作業。  初估波音公司及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在西班牙裁員人數高於1,300人。其中,空中巴士已大幅改組其商業部門,將影響在西班牙的889個工作機會;此外,空中巴士夥伴公司將裁減國防部門2,665個工作機會(其中722個工作機會位於西班牙) 。據瞭解,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 與空中巴士公司於7月達成共識,該公司保證將縮減裁員影響幅度,政府則承諾將航空業納入策略產業,並進行政策投資。惟實際裁員情形仍待後續工會與業者協商決議而定。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本(2020)年8月27日報導辦理 南非失業保險基金(UIF)日前因國家審計局(Auditor-General SA)進行審計查核,僱主勞工紓困補助計畫電腦系統暫停作業24小時,本(2020)年8月26日恢復運作,南非企業協會(Business for South Africa, B4SA)對此表示相當失望,停止作業24小時導致許多勞工無法領得補助金,嚴重侵害勞工權益。 UIF對此表示審計查核期間發現該補助計畫電腦作業系統存在不正常現象,因此決定暫時停止電腦作業,先前UIF內部審計單位及風險管理單位亦曾發現系統異常,因此暫時關閉系統,並在修復後立即上線恢復運作,為避免網路駭客引發詐欺,UIF為避免詐欺因此必須關閉系統,盼各界瞭解。 B4SA支持UIF避免網路詐欺而關閉系統,然強調UIF管理單位在關閉系統並未事先通知利害關係人,顯示UIF制定政策欠缺透明度,要求UIF未來關閉系統前應先與協會協商,以確保勞工權益。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本(2020)年8月27日報導辦理 僅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南非勞動部(Department of Labour)及衛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公布勞工關係法及雇用條件基準法相關行政法規,完全不受疫情影響。 即便目前實施第二級封鎖管制,放寬營業限制,然受疫情衝擊許多企業已永遠倒閉關門,部份企業在封鎖期間為減少成本,未經協商、單方強迫員工減薪或放無薪假,甚至拒絕支薪,均違反勞動關係法相關規定,破壞勞資關係,南非全國各工會均建議雇主不得任意遣散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情形應保存紀錄至疫情過後,以備查詢。 觀察家建議在此時刻應思考如何維繫僱傭良好關係,創建彼此信任之僱用環境,例如勞工對公司有向心力,同意減薪或暫不支薪並增加工作時數,協助雇主渡過難關後,僱主再支付勞工相對應薪資,維持雙方和諧關係,畢竟今年南非工會均不會發動罷工,而積極要求趕快復工。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本(2020)年8月27日報導辦理 跨國公司Minbos Resources公司於非洲漠南國家安哥拉及安國靠剛果共和國邊境之區域內進行一項計畫,盼能透過增加生產肥料方式,逐步建立糧食供應及分配體系,提高安哥拉糧食供應量並維持糧食供應安全。 非洲漠南地區可耕作農地面積與美國相當,然農產量卻遠低於其他國家,主要原因為缺乏肥料,目前非洲糧食市場需求達3130億美元,未來10年非洲糧食需求將增加2倍以上,因此漠南地區國家如何取得價格優惠之肥料,推動農產量,減少對進口糧食依賴為當務之急。 目前Indorama公司業於奈及利亞興建150億美元之肥料廠,東非部份OCP公司業於衣索比亞興建240億美元之肥料廠、Toyota Tsusho公司在肯亞興建一座大型肥料廠供應肯亞及坦尚尼亞市場,至於中部非洲目前並無大型肥料工廠投資案,該地區農民仍仰賴慈善機構協調捐助肥料,實難推動農業企業化生產。 安哥拉鄉村人口共960萬,其中90%仰賴農業維生,安哥拉糧食支出預計將從2017年之150億美元增加至2021年之210億美元,安哥拉政府因此於本(2020)年6月宣布7.5億美元農業及養殖漁業振興計畫,增加供應農民種子、肥料及農業器具,盼將穀類年產量自200萬公噸推升至400萬公噸。 Minbos Resources公司於安哥拉深耕已久,目前在安哥拉Cabinda省進行一項磷酸鹽礦開採計畫,未來將透過增產肥料,提高糧食供應量,協助安哥拉逐步建立糧食供應及分配體系,促進人民脫貧及消除氣候變遷帶來之衝擊。投資研究顯示,Minbos Resources公司的硝酸磷礦開採計畫獲益率甚高,初期投資僅須2200萬至2800萬美元,預計三年後可回收成本,獲益期長達21年,稅後淨值(After Tax NPV)估計高達1.59億美元至2.6億美元,若Minbos Resources公司能成功與安哥拉境內其他礦業公司如Pensana Rare Earths PLC 完成可行性研究後進行合作,預期未來將可吸引安哥拉主權財富基金(Angolan Sovereign Wealth Fund)等法人進場投資。

A:資料來源:News 24報本(2020)年8月25日報導辦理 南非政府日前公告第二級封鎖管制措施,禁止50人以上集會,50人以下集會則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舉辦婚禮或婚禮宴會,出席人數(含新郎、新娘、賓客及工作人員)不得超過50人,主辦人及場所提供人必須確保出席者彼此間保持社交距離,所有出席者除飲食外,均須配戴口罩,麥克風及致詞獎臺每次使用後均須消毒。婚禮若安排水上活動,出席者允許下水,惟仍應保持社交距離。另若在密閉空間舉辦活動,逃生門(梯)均須設置標語提醒逃生時應保持社交距離。

A:資料來源:News 24報本(2020)年8月25日報導辦理 南非三星(Samsung)與南非線上零售交易平台Takealot日前合作推出促銷活動Blue Tag Sale,三星產品最高折扣達6折,連同購買Takeabot調查得出之最受歡迎產品(Most Wish-Listed),將可享受更多優惠,相當吸引人。惟分析家建議消費者注意折扣後價格是否較其他賣場更低,多方比較才能真正享受優惠。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本(2020)年8月27日報導辦理 僅管南非第二級全國封鎖管制開放跨省旅遊禁令,然先前管制措施已嚴重衝擊觀光旅遊業,瑞士Diethelm Keller控股公司旗下之STA旅行社日前宣布結束南非營業並關閉網站,該公司另將宣布如何處理已接受之訂房或機票交易。STA旅行社成立於1971年,全球有超過200個營業據點,專營學生及青年旅遊。

A:資料來源:News 24報本(2020)年8月27日報導辦理 南非太空總署(South Africa National Space Agency, Sansa)日前宣布44億斐鍰太空發展計畫,包括興建集中式衛星設計設施,更新現有之太空氣候中心,集合相關產業參與設計、建造及發射6顆衛星,以利未來蒐集南非所需之太空數據。 Sansa每年預算約1.5億斐鍰,南非總統前於永續基礎建設發展論壇(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Syposium)宣布44億斐鍰太空發展計畫後,其中30億斐鍰將在未來3至4年間設計、建造及發射6顆衛星,蒐集南非所需之太空數據,南非政府無須再向外國購買相關數據,預計80%材料將向南非產業採購,盼未來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建太空產業生態環境發展。 此外3億斐鍰將打造太空中心(Space Infrastructure Hub),包括興建一座全年無休之太空氣候中心(Space Weather Center)以及2500萬斐鍰之集中式衛星設計設施,將各部門工程師集中於同一場所,提高衛星設計效率,預計設計一顆衛星之時間將從12至14個月大幅縮短至3至4週,盼能降低至少50%研發成本。

A:奧媒「標準報」(Kurier)本(109)年8月27日報導,奧地利國產口罩廠商Hygiene Austria LP GmbH(本文以下簡稱Hygiene Austria)執行長Tino Wieser向媒體抱怨,該公司本年5月成立迄今未曾接到奧國公部門訂單,渠推測奧國政府採購之口罩主要仍來自中國。 W氏盼奧國政府能用納稅人的錢採購部分國產口罩,促進奧國經濟,而非全採購便宜之中國口罩,支助他國經濟。W氏指出奧國總理Kurz曾於Hygiene Austria成立時參訪該公司,並表示奧國自產抗疫防護設備之重要性,惟奧國政府卻從未採購該公司口罩。 Hygiene Austria係由奧國著名人造纖維企業Lenzing集團與精品內衣商Palmers Textil於2020年4月底共同成立之合資企業,為奧國首批投入生產新冠防疫口罩之本土企業,目前每月可生產1,200萬個口罩,近期內產能將提升至月產2,500萬個,主要訂單來源為外國企業界採購。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本(2020)年8月27日報導辦理 南非國家統計局(Satistics SA)日前公佈本(2020)年7月平均物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2%,6月漲幅則為2.2%,較前月上漲1.3%,為2016年2月以來單月最高漲幅,主要原因南非內陸95無鉛汽油價格自6月之每公升13.4斐鍰上漲至7月之15.12斐鍰,柴油則從每公升13.13斐鍰漲至14.62斐鍰,僅管如此,本年7月油價仍較去年同期低6.2%。另南非地方市政府調高水電價格,7月調高電費6.3%,水費則提高9.9%,加上其他規費調高3.5%,油價及政府水電規費調高為物價上漲主要原因。 7月份其他物價例如食品及非酒精飲料漲幅為4.3%,麵包及穀類食品漲幅2.8%,均較去年同期之7.9%為低。南非儲備銀行(SARB)上月宣布調降平準利率25個基準點至3.5%,由於預期通膨仍在允許之區間,將考慮在本年第4季進一步調降利率。分析家表示目前南非國內消費不足,通貨膨脹可能原因為基期數據太低導致高漲幅,預期南非本年GDP成長率可能衰退達10.4%,加上通膨仍在允許區間內,南非儲備銀行應仍有空間再提高貨幣流量。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8月27日報導,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頃公布最新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自本年6月份預估之-7.0%微幅調升至-6.8%,主要原因係民間投資(建築業占大宗)及出口(尤以服貿)之衰退幅度較兩個月前之預估輕微。在個人消費方面,Wifo則將6月時預測之-5.5%調降至-6.0%。Wifo認為2020年第2季之個人消費衰退較原先預測幅度大,第3及第4季則可望出現反彈。 就中期而言,Wifo預測2021年至2024年奧國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為2.5%,惟先決條件係奧國政府不能再採取類似本年3月至5月對經濟活動採重大限制之措施。就業方面,Wifo預估失業率將與經濟榮枯成正比,預測2020年失業率為9.3%(2019年為7.4%),較6月份預測之9.5%下降0.2%。 Wifo大幅調高對2020年及2021年之通貨膨脹率預測,自6月份時預估之0.7%及0.6%分別上調至1.3%和1.5%。另預估2021年至2024年平均每年通貨膨脹率為1.6%(較6月份預測增加0.3%)。 Wifo預測2020年及2021年奧國預算赤字將分別占當年GDP之10.5%及4.3%。另近幾年奧國政府減少債務措施有成,本年初原預估國家債務比率將於2020年底減至占GDP之68.2%,計畫至2023年達成馬斯垂克財政紀律規範占60%之目標,惟因疫情紓困措施之舉債致使奧國債務比率遽增,前述目標已無法達成,Wifo預估如奧國政府不再大規模舉債,至2024年國家債務比率將占GDP之81%。  

A:依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景氣分析研究中心(KOF)發布瑞士的國內生產毛額走勢分析預測指出,該中心預測瑞士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4.7%,主要因素為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瑞士的出口減緩及企業減少對機器設備的投資;該中心表示如果出現第二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流行,瑞士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約為-6%。該中心並預測瑞士2021年的經濟成長率將提升為3.7%。 該中心對2020年瑞士景氣分析預測如下: 私人消費為-2.6%,公共消費成長為5.6%,營建投資為-1.6%,機器設備投資為-13.1%,出口為-9.5%,進口為-10.3%。     資料來源: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景氣分析研究中心(KOF) 日期: 2020年8月28日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8月24日報導, 丹麥出口業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時期表面上看來安然渡過上半年, 倘若將製藥業移除,  事實上丹麥的外銷於今年上半年下滑7%以上  。 丹麥統計局於本月提出今年上半年的商品出口總額僅比去年同期下跌1%之數據令人感到歡喜。但是,如果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些數據,並非所有出口公司都能輕鬆應對這場危機。   丹麥工總(DI)之首席經濟學家艾倫·索倫森(AllanSørensen)表示: 不含醫藥產品,今年上半年之出口總額下降7.2%, 但若將飛機,輪船,燃料等包含在內, 出口總額則下降了10%以上。丹麥出口及私人消費系經濟成長之二大支柱, 約有80萬人之工作直接或間接與出口相關。   他強調說,製藥業是高生產率的產業,從許多方面來說,這是丹麥的黃金業務。S 氏說:“近期製藥業出口進展掩蓋了其餘企業的真實狀況。”   丹麥工總(DI) 估計,丹麥約有22,000個工作與藥品出口直接相關。惟在超過80萬與出口相關之工作中, 僅有少數與製藥業之出口有關。     智庫Axcelfuture的高級經濟學家Jens Hjarsbech說 : 事實上當丹麥製藥業的出口表現好時,卻忽略實際上丹麥的製藥業沒有多少人受僱。製藥業於利潤方面佔整體產業極大的比例,但在員工人數卻相對低。   哥本哈根大學的智者兼經濟學教授雅各布·羅蘭·蒙克(Jakob Roland Munch)也強調說,製藥業出口為丹麥社會創造了巨大價值, 但是他也毫不懷疑,如果減去製藥業出口,才能對丹麥出口的狀況及其對就業市場有更“細微的了解”。   M 氏還強調,實質上如果將未跨境的貨物也計入貨物出口的計算中,第二季度貨物出口數據已下降了百分之十以上。總體而言,丹麥商品出口實際上受重挫。”   代表製藥工業協會(Lif)執行長 Ida Sofie Jensen指出: 毫無疑問,因疫情爆發時全球陷入社區封鎖, 許多運輸都被迫關閉而無法取得供應時, 企業必須加強建立區域化基礎供應鏈之所需以及增設倉庫。  在疫情爆發當下有一些國家開始忙於囤積藥品, 以因應公共衛生危機所必須儲存之醫藥品。在丹麥國家銀行於6月發布的所謂的《經濟備忘錄》中指出,許多國家有"囤積搶購藥品之跡象” ,這也是使丹麥製藥業出口強勁且不致衰退的另一原因。   撇開製藥業,就丹麥國家銀行(Danmarks Nationalbank)的註釋來看總體出口業之就業受到週期性波動影響較高且敏感的產業為貿易,旅遊和商業服務。     就出口總值數據比較: 服裝和家具業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10 % , 服務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降12.7%, 大型機械出口於今年上半年下降11%,至750億丹麥克朗。  儘管機械出口的價值與藥品出口的價值大致相同,但機械出口帶來的直接就業幾乎是直接依賴於藥品出口的兩倍。 機械出口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德國和瑞典雙雙因疫情受重創。總之,上述之下降值對就業產生重大影響。   丹麥商會國際貿易主管Michael Bremerskov Jensen 說:“丹麥依賴海上和陸路運輸,很容易受到世界貿易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 毫無疑問,今年我們的出口總額將“急劇下降”。全球面臨新冠狀肺炎危機,造成全球之主要市場需求顯著下降 、丹麥GDP大幅下滑以及英國脫歐。同時, 世貿組織的法院瓦解。外加,我們處於中美貿易戰中,就像美國和歐盟之間在鋼鐵等方面存在緊張貿易政策一樣  “我們幾乎處於一場完美的風暴之中” 。   丹麥3大勞工組織之首席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佩德森(Frederik I. Pedersen)也無疑認為,疫情危機對許多丹麥出口公司構成壓力。但是他指出,第二季度末,幾個地區的出口均顯示出增長的跡象。這表明出口出現了較大但短期的下跌。因此,不能確定就業人數將隨第二季度出口下降而下降。   智者M氏估計,丹麥未來幾個月的出口發展將為“將如何應對貿易夥伴所面臨之健康危機的機制”為主軸。“如果國外的經濟活動繼續處於休眠狀態,它將對出口產生長期影響。“目前多項數據顯示,有些國家在這場危機中表現良好,而另一些國家卻表現不佳。”  “許多出口商將面臨的挑戰是,他們對往常長期出口的一些國家的出口幅度將不再大降。因此,許多公司面臨繼續出口至出口下降的國家,或是嘗試尋找新的市場。在找尋新市場將付出不少代價,但幸運的是,就金融危機的經驗顯示,如果公司可以重新找市場必將可以找到新的出口機會。   眼見丹麥目前面臨之經濟挑戰,丹麥政府為幫助該國的出口公司亦已啟動了一些輔助計劃和舉措, 已成立了八大重啟團隊小組,以就政府如何幫助遭受疫情影響的丹麥出口公司提供意見。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本年6月16日報導,瑞士與歐盟6國(德國、法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簽訂共同開發氫氣能源意向。藉此上述國家希望透過新的氫氣技術,在交通及工業用途取代煤炭、石油及天然氣,以達成2050年減碳目標。   該報6月22日另報導瑞士第1座氫氣發電廠今年已開始運作,該廠目前由水轉換為氫所需的能量仍由石油供應,以後將會使用太陽能及風力,以達成全綠能目標。韓國現代汽車正與該廠的能源公司 H2 Energy合作,預計在2025年開發出適用氫能的貨車。在新蘇黎世報6月23日報導,碳氫化合物在技術上能在交通方面達成零排碳,目前最大的挑戰是經濟效益。     資料來源: 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6月23日、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6月22日、6月16日

A:依據瑞士商業報報導,高效率太陽能板因價格昂貴,目前僅用於航太產業。瑞士新創公司Insolight正在嘗試結合聚焦板及高效率太陽能板。   藉由聚焦板的特性,高效率太陽能板所需的半導體覆蓋面積將較傳統太陽能板明顯縮小,成本也會明顯降低。並且太陽能板將透過感應器數據,配合太陽運行而小幅度移動,以延長可充電時間。成品經估計有高達36.4%的能量轉換效率,將明顯高於現有技術。目前該公司正在嘗試透過奈米塗層解決聚焦太陽能板的能量傳導問題。若成功量產,將主要用於建築物供電,惟該技術受限於聚焦特性,較適用於長時間有直接日照的地區。視各地區氣候差異,可能仍須切換傳統太陽能技術模式。     資料來源:瑞士商業報(Handelszeitung) 日期:2020年6月11日

A:瑞士環保局2019年9月發表2020至2050年的減碳階段性目標,第1階段為2020年減少20%,2030年減少50%,至2050年底排碳量應回到1990年的標準。瑞士上議院原提議減碳目標應至少60%在瑞士國內達成,但瑞士下議院今年6月9日通過,減碳目標至少75%必須在瑞士國內完成,以增加瑞士工作機會,以及減少對他國的依賴。   瑞士Swisscleantech協會表示支持,該會約600個接受調查的會員公司其中也有90%表示支持且願意配合。新蘇黎世報本年6月13日報導,瑞士環保減碳基金會(Foundation for Climate Protection and Carbon Offset)國際部處長Mischa Classen估計,瑞士國內減碳成本恐較國外高出10倍。     資料來源: 瑞士國會2020年6月9日新聞稿、瑞士環保局2019年9月4日新聞稿、Swisscleantech公會 6月11日新聞稿、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6月13日新聞報導

A:瑞士能源價格若以2010年為基準(=100),2019年的暖氣燃用油實際價格指數為105.7,電價為103.9,天然氣為121.5,汽柴油為98.3。瑞士商業報(Handelszeitung)報導,國際原油因新冠病毒疫情衝擊需求減少,一度下跌70%。瑞士聯邦政府通過明年1月起汽、柴油稅每公升增加3.7分瑞郎。瑞士20分鐘報報導指出,瑞士今年油價較去年低7.9%。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政府2020年7月1日新聞稿、瑞士環保局2020年7月23日新聞稿、瑞士20分鐘報 8月1日、瑞士商業報(Handelszeitung)6月11日

A:瑞士最主要的能源來源為石油,占48.7%,較上年減少0.8%;其次為電能,占24.7%,較上年減少0.8%;排名第3為天然氣,占13.8%,較上年增加2.6%;其餘能源使用量各占5%以下。   瑞士2019年總能源使用量為834,210太焦耳(Terajoule),較上年增加0.3%,能源使用增加主因為暖氣使用較上年同期增加6.1%。其他因素為居住人口較上年增加0.7%、國民生產毛額增加0.9%、汽車數量增加0.8%及住房增加。   能源最多用於交通占37.7%,其次為家用占27.2%,排名第3的為工業用途占18%,第4名為服務業用電占16.1%,最後約1%為農業用途。     資料來源: 瑞士環保局新聞稿 日期: 2020年7月23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