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4日 香港政府發表《2020年半年經濟報告》和本(2020)年第2季度香港生產總值修訂數字。港府經濟顧問歐錫熊闡述本年第2季經濟情況,以及最新本年全年香港生產總值和物價預測。要點如下: (一)由於疫情大流行繼續嚴重衝擊全球和香港經濟活動,香港經濟在本年第2季仍然十分疲弱。實質生產總值在第1季呈現9.1%按年跌幅後,在第2季顯著衰退9.0%。然而,由於香港疫情在第2季後期減退,加上中國大陸經濟反彈有助紓緩貨品出口下行壓力,香港經濟在第2季後期出現回穩跡象。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生產總值繼第1季呈現5.5%跌幅後,在第2季微跌0.1%。 (二)儘管環球經濟衰退,整體貨品出口實質按年跌幅在第2季明顯收窄至2.4%,主要反映中國大陸生產活動及其他經濟活動迅速恢復。服務輸出按年實質進一步急跌46.1%,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原因是訪港旅遊業在廣泛的旅遊限制措施下冰封,以及跨境運輸和商業服務大減。 (三)內部需求遭受重創:私人消費開支在第2季按年呈現歷來最大14.2%實質跌幅,反映疫情威脅和社交距離的要求在整季嚴重干擾香港消費活動,以及外訪旅遊業因嚴格的旅遊限制而陷入停頓;勞工市場情況急劇惡化亦打擊消費情緒。在不利的營商環境和疲弱的私人建造活動下,整體投資開支按年繼續實質急挫21.4%。 (四)勞工市場在第2季繼續惡化: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急升至6.2%,是逾15年來最高水平。就業不足率亦顯著上升至3.7%,為接近17年來高位。總就業人數較去(2019)年顯著減少。然而,隨著疫情在5月及6月減退,勞工市場在臨近季末時有趨於穩定跡象;「保就業」計劃亦提供緩衝作用。 (五)香港股票市場在第2季回穩:受惠於部分先進經濟體的疫情在5月和6月逐漸緩和,加上全球各地政府及央行推出大量經濟支援措施,市場氣氛有所改善。住宅物業市場轉趨活躍,交投活動由第1季極低水平顯著回升,住宅售價在季內溫和上升。 (六)儘管不少主要經濟體的最壞時刻似乎已經過去,全球各地中央銀行和政府亦已推出大規模支援措施,但全球經濟復甦料將不平均和反覆不定。在有效疫苗或療法被廣泛應用之前,疫情威脅將繼續困擾環球經濟前景。陸美關係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也增添不確定性。在正面發展方面,大陸經濟已回復穩健成長,應會在艱難的外圍環境下為香港出口表現提供一些支持。然而,疫情不斷變化,加上廣泛的旅遊限制措施持續,訪港旅遊業在本年餘下時間料會難以復甦。 (七)香港本地方面,內部需求前景將視乎香港疫情。近期新冠肺炎感染個案急升,社交距離措施因而收緊,加上勞工市場情況嚴峻,將在未來數周嚴重打擊私人消費。往後復甦力度及速度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疫情能有多快受控,此將影響營商氣氛及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因素。 (八)香港短期經濟前景仍然有高度不確定性。考慮到本年上半年實際表現和下半年困難和不明朗經濟環境,但同時計及港府大規模紓緩措施的緩衝效應,本年全年實質香港生產總值成長預測由4月底時宣布-4%至-7%向下修訂至今輪覆檢的-6%至-8%。若目前香港疫情能在短時間內受控,而外圍環境亦無進一步急劇惡化,本年全年經濟表現有望達至預測區間上半部分。 (九)基本消費物價通膨率由第1季2.9%明顯下降至第2季1.8%,反映食品通膨緩和以及許多其他消費項目價格壓力減退。由於豬肉價格自去年5月起急升的影響已大致消退,在經濟疲弱情況下,通膨壓力在本年餘下時間料進一步緩和。考慮到本年上半年實際數字以及9月將實施1個月公共房屋租金寬免,本年全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膨率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膨率預測分別由5月時覆檢的2.2%及1.4%向下修訂至1.8%及0.8%。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4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本(2020)年第2季信用卡貸款調查結果。信用卡應收帳款總額在第1季減少10.0%後,於本年第2季微升0.2%至6月底1,242億港元。 拖欠及經重組合併比率由第1季末0.43%稍為上升至本年6月底0.47%,而信用卡季度撇帳率則由0.42%上升至0.71%,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帶來的經濟影響。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4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外匯基金在2020年7月底主要分析帳目。在7月份,外匯基金境外資產增加348億港元,至36,801億港元。 貨幣基礎為18,014億港元,包括負債證明書、港府發行流通紙幣及硬幣、銀行體系結餘,以及已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外匯基金對香港私營部門債權總額為2,448億港元。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3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某個預先包裝竹笙樣本防腐劑二氧化硫含量超出法例標準,而樣本的食物標籤亦未有標明添加劑作用類別及其名稱。民眾應停止食用受影響批次產品。業界如持有受影響批次產品,亦應立即停止使用或販售。產品資訊如下︰ (一)產品名稱:好棧特級野山竹笙(2兩裝); (二)產地:中國大陸; (三)包裝商:好棧食品有限公司; (四)淨重:每包75.6克; (五)保質期限︰2021年12月31日。 該中心透過恆常食物監測計劃,自九龍灣某店鋪抽取上述竹笙樣本作檢測。結果顯示,樣本含百萬分之3,590二氧化硫,超出法例標準的百萬分之500,而該樣本食物標籤亦未有標明有關添加劑作用類別及其名稱。 該中心已知會涉事商戶上述違規事項,並要求其將受影響批次產品停售及下架;有關包裝商亦按要求進行回收。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3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本(2020)年6月份對外商品貿易貨量及價格統計數字。 本年6月與去(2019)年6月比較,香港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及進口貨量分別衰退0.6%及6.3%。本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比較,香港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及進口貨量分別衰退6.2%及8.5%。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本年第2季與第1季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及進口貨量分別上升5.5%及0.9%。 本年6月與去年6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價格及進口價格均衰退0.8%。本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比較,商品整體出口價格及進口價格分別衰退0.8%及0.7%。 與去年同期比較,貿易價格比率指數在本年6月上升0.1%,而在本年上半年則衰退0.1%。 一、按主要目的地劃分的商品整體出口單位價格和貨量變動情況: 本年6月與去年6月比較,輸往印度(-36.1%)、美國(-18.2%)及日本(-16.3%)整體出口貨量呈現雙位數字跌幅。另一方面,輸往台灣(22.2%)及中國大陸(8.3%)整體出口貨量則上升。 同時,輸往美國(-2.7%)、印度(-2.4%)、日本(-1.9%)及台灣(-0.3%)整體出口價格衰退。另一方面,輸往中國大陸整體出口價格則上升0.5%。 二、按主要供應地劃分的商品進口單位價格和貨量變動情況 本年6月與去年6月比較,來自日本進口貨量呈現11.2%雙位數字跌幅。同時,來自韓國(-6.7%)及中國大陸(-4.9%)進口貨量亦衰退。另一方面,來自新加坡(3.6%)及台灣(17.9%)進口貨量則上升。 同時,來自新加坡(-5.4%)、台灣(-2.7%)、韓國(-2.5%)及中國大陸(-0.9%)進口價格衰退。另一方面,來自日本進口價格則上升1.6%。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3日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數據顯示,本(2020)年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509,200人,與去(2019)年年中比較大致維持不變。 人口成長由自然成長(即出生減死亡)及香港居民淨遷移(即移入減移出)組成。去年年中至本年年中人口自然成長為600人,其中出生人數為49,500人,死亡人數為48,900人。在同期內,淨遷移人數為1,200人,其中22,100人為單程證持有人移入,20,900人為其他香港民眾淨移出。由於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羅湖管制站自本年2月4日起暫停客運通關服務,單程證持有人移入較去年同期44,400人,大幅下降50.2%。 香港人口是根據「居住人口」定義而編製,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動居民」。本年年中總人口中,常住居民佔7,355,800人(臨時數字),而流動居民佔153,400人(臨時數字)。 去年年底人口修訂數字為7,520,800人。常住居民修訂為7,365,300人,流動居民則修訂為155,500人。2018年年底至去年年底人口成長率亦修訂為0.5%。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3日 香港衛生署呼籲民眾切勿購買或服用某款名為「Fit Fit Day」減肥產品,因該產品被發現含有未標示及已禁用西藥成分,服用後可能危害健康。 該署追蹤民眾投訴,透過某社交媒體平台購得上述產品樣本作化驗。檢驗結果顯示,有關產品樣本含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條例》)下的第1部毒藥「西布曲明」、「氟西汀」及「奧利司他」。 該署發言人呼籲民眾切勿購買成分不明或可疑產品,亦不應服用來歷不明產品。已購買上述產品民眾應立即停止服用,如服用有關產品後感到不適,應尋就醫護人員意見。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10日 香港投資推廣署啟動全球Fast Track計劃,為香港金融科技周一個以創造商機為主導的活動。計劃旨在幫助國際及香港金融科技公司善用香港市場及其金融科技機遇,促進業務發展和加速創新。 獲選金融科技公司將有機會向香港金融管理局及龍頭機構及企業高層展示創新解決方案,包括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香港金融科技周戰略夥伴:尚乘集團、安聯投資、周大福珠寶集團、Eureka Nova、瑞穗銀行、香港貿易融資平台、四方精創(香港)及Microsoft等。此外,投資者包括:AngelHub、數碼港、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領渢資本、概念資本、QBN Capital和Vectr Fintech Partners等經其調查、商業會晤及經個別投資者作出批准的相關規程後,將對有意發展的每個項目提供高達100萬美元投資承諾。此計劃由香港金融科技周指定活動承辦商Finnovasia籌辦。 該計劃邀請來自9個主要金融科技領域企業(包括貿易金融、資本市場、零售銀行、商業銀行、保險、監管科技、財富科技、支付及企業資源規劃)由本(2020)年8月10日起至8月31日期間提交申請。每個領域中最突出的約10間企業,將向龍頭機構及企業展示其解決方案,及有機會參與切合雙方需求的一對一商業配對,以進一步討論合作意向。其中約10多間突圍企業,將獲邀在本年11月2至6日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進行線上FintechHK環球決賽爭奪額外獎項。此外,計劃亦設有中國大陸區加速計劃,以助大陸金融科技企業透過香港市場開拓海外商機。 香港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表示,計劃所提供優勢證明香港作為富有韌性、多元化和高速發展的金融科技生態圈,能在後疫情時期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一個理想試驗場及業務發展的跳板。 該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表示,計劃以商機效益主導,旨在為金融科技業帶來新機遇。除潛在合作及融資機會外,不論申請計劃成功與否,合資格公司亦可向港府申請落地支援,金額由11.1萬美元至260萬美元不等。 金管局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表示,全球金融科技界攜手協作是推進金融科技發展重要的動力。全球Fast Track計劃提供機會匯聚世界各地公私營機構人才,一同探索創新構思和科技以提升各領域的金融創新。 香港交易所創新實驗室主管Lukas Petrikas表示,該所利用世界領先技術推動香港資本市場運作,希望透過參與是次計劃共同推動金融科技界最新發展,及與全球業界的明日之星交流,令香港市場更具效率及更貼近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 其他龍頭企業代表也支持全球Fast Track計劃,認為有助其作為市場先導者及新創企業打通無限商機。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8月14日 澳門金融管理局公布,本(2020)年7月底澳府外匯存底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1,951億澳門元(244.3億美元),較本年6月經修訂總額1,896億澳門元(237.5億美元),上升2.9%。本年7月底外匯資產總額,約相當於本年6月底澳門流通貨幣11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元部份的84.2%。 本年7月貿易加權澳匯指數為107.2,較6月衰退1.05%,與2019年同期比較則上升0.31%,顯示總體方面,澳門元兌澳門主要貿易夥伴貨幣匯率按月下浮,而按年則出現上浮情況。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8月10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0)年6月底總人口為685,400人,按季減少10,700人,主要是由於居澳外地僱員人數有所減少所致;女性人口(358,700人)佔52.3%。 本年第2季新生嬰兒共1,409名,按季增加26名;新生男嬰有723名,嬰兒性別比為105.4,即每100名新生女嬰對105.4名男嬰。上半年新生嬰兒共2,792名,按年減少83名。 同季死亡人數為525人,按季減少19人;首3位根本死因分別是腫瘤(220人)、循環系統疾病(137人)及呼吸系統疾病(55人)。上半年死亡人數共1,069人,按年減少98人。 此外,本年第2季自中國大陸持單程證新赴澳人士(386人)及期末外地僱員(186,427人),按季分別減少247人及3,091人;准許居留人士(219人)增加52人。 同季結婚登記有625宗,按季減少96宗。本年上半年結婚登記1,346宗,按年大幅減少627宗。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8月12日 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布統計顯示,本(2020)年上半年新批核中小企業信貸回升,未償還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時呈現成長。 一、新批核借貸:本年上半年,澳門銀行新批核中小企業信貸限額,較去(2019)年下半年上升80.1%至154億(澳門元,下同),與去年同期比較則減少7.2%。具擔保比率(顯示信貸限額中以有形資產作擔保的部份)為48.5%,較上一調查期及去年同期分別衰退12.6%及20.0%。 二、信貸使用情況: 截至本年6月底,未償還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897億元,較去年底金額上升3.5%,按年亦成長2.2%。按經濟用途分析,本年6月底貸款情況與去年底時比較,銀行對「運輸、倉儲及通訊」、「批發及零售貿易」及「製造工業」貸款分別上升33.7%、28.4%及19.6%。 中小企業信貸使用比率,即未償還信貸餘額佔信貸限額比率為81.4%,分別較本年6個月前及去年同期上升0.9%及0.1%。 三、拖欠貸款:本年6月底,中小企業拖欠貸款結餘較6個月前增加39.9%至2億3千萬元;與去年同期比較亦上升9.7%。拖欠比率(即拖欠貸款結餘佔中小企業未償還貸款餘額的比率)為0.25%,較去年底及去年6月底分別上升0.07%及0.02%。

A: 據日本大阪城市信用金庫本(8)月18日公布調查結果,大阪府地區採用遠距辦公之中小企業僅占11.7%;至有關未採用上述遠距辦公方式的理由,最多的是占82.6%之「沒有合適的業務」。由於新冠疫情持續擴大,以大企業為主推動遠距辦公因應對策,但本次調查發現對中小企業而言,採取遠距辦公門檻較高的現狀。 表示考慮採用遠程辦公的企業也很少,僅6.6%。在未引進遠程辦公的企業中,零售業和製造業分別有92.5%和89.8%的企業回答稱“沒有合適的業務”,顯示出在接待顧客和製造一線難以遠程辦公的實際情況。 上述調查於本(2020)年7月上旬進行,實施對象以大阪城市信用金庫的客戶企業為對象,計獲得1,340家公司之有效回答,調查表示考慮採用遠距辦公的企業並不多,僅只有6.6%企業預定實施。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針對中國社群媒體抖音TikTok於美國被禁用及近日來的討論,瑞典數位部長Anders Ygeman表示,瑞典政府現階段沒有禁用TikTok的計畫,不過他同時表示,對於來自不民主國家及與國家安全部門有密切聯繫的任何公司,仍必須密切關注。   開發TikTok的中國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否認分享任何數據給中國政府,但專家認為仍應注意相關發展。Ygeman部長個人亦使用數個社群媒體平臺,但他避免於手機下載TikTok,原因是沒有使用的需要,而且以他的身分更需要小心所下載的應用程式。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針對COVID-19疫情後的經濟發展,由斯德哥爾摩商會(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所創設的重啟委員會(The Restart Commission, Omstartskommissionen)於8月17日提交一份有關瑞典應如何因應疫情所造成經濟影響的研究報告給瑞典政府。 重啟委員會認為瑞典現有的稅制已經不合時宜,而且早在COVID-19疫情前,就已出現很多有關瑞典需要全面稅制改革的討論,當疫情結束的同時就是審查稅制的最好時機。已有其他國家透過稅收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因此,瑞典不應落人之後。 有關稅制改革,重啟委員會建議包括統一現有的加值稅25%,改變在許多產業是減稅或甚至免稅的現況。另外,該委員會也建議恢復2008年取消的房產稅,認為此舉可壓抑房價,並為政府財政增加600億瑞典克朗。又該委員會進一步指出應檢討公司稅的課徵,因其不僅損害瑞典經濟利益,也降低瑞典的競爭力,且就國家收入而言是個相對較少的稅收,但對於吸引和留住創造就業機會的大公司則是關鍵因素。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路透社(Reuters)   美國電子商務巨擘Amazon終於要進入瑞典市場,以往瑞典消費者雖可透過Amazon德國網店購買,但必須支付較昂貴的運送費。Amazon歐洲擴展部副總經理Alex Ootes表示,屆時將在瑞典呈現完整的零售服務網。物流公司Kuehne and Nagel現正在位於斯德哥爾摩西邊100公里外的Eskilstuna市建造一座物流中心。   根據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市場行銷教授Johan Anselmsson的分析,Amazon可能取得瑞典電子商務市場50%的市占率。他認為Amazon進軍瑞典市場的時機相當好,因為在重大疫情危機發生時,除了是人們改變原有習慣的最好機會,也造就目前正夯的電子商務市場。Amazon進入瑞典市場可提供新銷售平台給原先難以接觸到客戶的小型企業,但對於原本佔有優勢市場地位的大型公司則是新的挑戰。    

A:根據日本貿易促進協會(JETRO)頃公布之去(2019)年底針對有意願赴海外投資之3,500家日本企業調查結果報告顯示,受調查廠商家數之41% (約計1,400家公司)正考慮在3年內在越南擴大投資營運活動,36%選擇泰國,另48%擬在中國大陸推動生產營運活動。據上述報告稱,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發生至今,諸多日商縮小在中國大陸投資之生產基地,並移轉至東協地區。日本頃展開東協供應鏈多樣化計畫,以避免依賴單一國家供應鏈之現象。若干日商原在中國大陸投資,將部分投資資金移轉至東協各國,以避免因Covid 19疫情造成供應鏈中斷之情況。日本政府將推選若干企業,以協助移轉費用讓該等廠商在東協地區(包含越南)擴大生產活動。初期30家中之15假日商獲日本政府協助支應費用在越南擴大生產。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18日報導,丹麥Scifeon 軟體公司被歐盟選為一項名為CARE ,專門處理新冠狀肺炎的研究項目之主導公司, 該項目旨為製藥商以及大學之產學合作找尋有效的新冠狀肺炎治療方式  。Care研究項目是創新藥物倡議(IMI)和歐洲委員會與歐洲製藥業為建立公私合營夥伴關係而創始投資的八個項目之一,這八個項目吸引總計7200萬歐元(5.37億丹麥克朗)的投資資金,Care研究項目為最大一項獲得將近一半的資金。 Scifeon的軟體將收集,共享和處理研究數據,並作為Care研究項目未來五年運行的樞紐,以便在該項目的37個合作夥伴之間交換數據,知識和次結果。Scifeon是唯一來自丹麥的合作夥伴代表。   歐洲之間的產學研究數據將經由 Scifeon 的軟體處理後,以數據方式呈現成為測試療法之基準點,這將有助於開發對抗新冠狀肺炎之病毒變種的新型藥物。  在這37個合作夥伴中,每天約有200個項目參與者必須使用Scifeon的IT系統,研究數據將由 Scifeon 的軟體處理收集後,通常在30天之內發布數據以便於不屬於該項目的其他研究人員可以應用現有的研究結果以及知識為新冠狀肺炎病毒快速找尋新的治療方法。   S 公司目前因 Care 研究項目已確保獲得100萬歐元(750萬丹麥克朗)之補助,該公司今年的員工人數已從3人增至9人。 Scifeon 的執行長兼創始人Thomas Boesen說 : 我們負責在整個研究階段(即早期階段)數據管理,然後在法國波爾多有一所大學負責臨床數據管理,即從醫院試驗中收集數據,但這是計劃的一小部分。  對於我們來說對能將這套系統推廣到全球更多用戶 ,而且可以透過該協議的曝光以促進跨國合作最終提高營業額更感到興趣。Scifeon 在丹麥的第一批客戶包括生技公司 Bavarian Nordic 和 Chr Hansen和哥本哈根大學,這些是 Scifeon 最初的客戶也充當開發之合作夥伴,對 Scifeon 來說是個的好的開始。

A: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依據瑞士房地產協會(HEV)及瑞士聯邦房屋地產管理局(WBO)所做的瑞士房地產業調查報告顯示,從2011年至2017年瑞士房地產業的附加價值增加12%。該產業總值約為712億瑞郎,約占瑞士國內生毛額11%;加上私人房東的房租收入,產業總值約為1,135億瑞郎,約占瑞士國內生毛額17%。 根據前述統計報告,瑞士房地產業扮演瑞士經濟的重要角色,該產業共計聘僱約50萬名全職員工,約占瑞士總就業人數的14%。另從2011年至2017年,建築物數量從260萬棟增加為275萬棟,共計興建約15萬棟新建築物。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8月19日

A:根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知名廚房家電用品集團V-Zug在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約0.4%,金額為2.58億瑞郎。稅前利潤1,290萬瑞郎。另該集團表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目前約80名員工實行縮短上班工時(上班時數及薪資減少)。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8月19日

A:馬來西亞「投資吉隆坡」機構(InvestKL)執行長莫哈末阿茲米(Muhammad Azmi)頃表示,新常態及不斷變化的消費模式刻正促進東南亞區域數位經濟成長。估計至2025年,本區域數位經濟的規模將增長3倍,達3,000億美元,使東南亞成為電子商務成長最快的區域。這種趨勢吸引全球科技企業憑藉其強大系統以及充滿活力的跨國企業進駐,為大吉隆坡地區(Greater KL)提供眾多投資機會。   「投資吉隆坡」機構係隸屬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下的投資促進機構,其任務是吸引跨國企業在吉隆坡設立區域總部或商業服務中心。該機構迄今已將全球品牌,包括甲骨文(Oracle)及Zalora等知名技術龍頭吸引到吉隆坡建立區域運籌中心。   甲骨文及Zalora為「投資吉隆坡」機構於2011年至2019年間吸引至吉隆坡設立區域運籌中心的91家跨國企業之一。該期間馬國共核准139.5億馬幣(約合34.1億美元)投資額,其中81億馬幣(約合19.8億美元)承諾投資額已落實,並創造1萬2,584個高技能就業機會。   來自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各項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加強了整個生態系統並增加了電子商務產業的機會,並為馬國帶來大量投資與就業機會。 「投資吉隆坡」機構盼吸引更多全球大型跨國企業及獨角獸公司進駐吉隆坡,尤其優先考慮具高附加價值及高技術含量的企業,這些活動將產生更大影響力,提升並推動國家經濟成長。隨著馬國朝向以知識型經濟發展,數位化及破壞性技術(disruptive technology)是經濟成長的必要組成部分。目前馬國的挑戰是繼續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尤其在全球努力應對新冠病毒危機對經濟的影響,共繼續吸引更多跨國企業進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