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8月5日 斯洛伐克銀行Prima Banka 2020年上半年淨利提高9.8%,達1,080萬歐元。 淨利息收入減少7.7%,達2,820萬歐元;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增加18.6%,達1,280萬歐元。 Prima Bank由金融業務中獲得更高利潤,並維持一般業務支出。 2020年6月底Prima Banka的準備金及準備金淨增加額並不顯著,僅年增5.1%,達220萬歐元。
A:瑞士最大的有線電視網路公司UPC宣布,2020年第2季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減少8.6%。該公司解釋,營業額減少的原因是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危機和該行業的激烈競爭。該公司4月和5月的銷量受封鎖營業防疫措施(Lockdown)影響而下降。UPC所屬集團Liberty Global表示,從2020年4月到6月底,UPC失去了16,400個用戶,目前仍有近百萬名有線電視網路用戶。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8月5日
A:瑞士百年企業Landis+Gyr能源管理器材供應商,8月5日宣布,為減少開銷將從全球現有5800個職位中裁撤12%。該公司首席執行長Werner Lieberherr表示,該公司今年將完成重組計劃,並將進一步加強研發投資。Landis+Gyr具體措施將與年中報告同步在今年10月公布。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2020年8月5日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8月5日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表示,2020年第2季斯國住宅房地產平均價格為每平方公尺1,731歐元,較2019年同期提高11.2%。 2020年第2季住宅房地產價格為自2008年以來最快成長,較上季提高3.6%。
A: 墨西哥航太產業總會(FERMIA)執行長Luis Lizcano日前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國際航線旅客數減少,2020年第2季航太產品需求減少25至45%,某些航空器型號實際上已無需求,例如雙走道之大型客機。 目前搭乘最多者為區域航班,雖稍有微幅復甦,但在新冠肺炎有效療法或疫苗未上市前,航太產業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苦撐。墨西哥政府於2020年5月底宣布航太產業為必要活動,避免航太相關工廠大幅關閉及全球供應鏈斷鏈,但疫情期間墨西哥航太業6萬個直接工作中仍因此流失了2萬個。由於航太業勞工具備特殊專業技能,並非隨處可覓,因此航太業盼未來這些失業勞工未來可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目前看來2020年航太業前景仍晦暗不明,預估必須到2021年底或2022年才可能恢復2019年產銷水平。據統計,2019年墨西哥航太業出口貿易額為96億美元,年增13%。L執行長表示,墨西哥航太業超過70%出口市場為美加地區,尤其是美國,盼美墨加協定(USMCA)可為墨國航太業在疫情過後回復常態時帶來更大商機。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2020年1至5月墨航太產品及零組件輸美金額達到9億4,500萬美元,較2019年1至5月減少20.2%。
A: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Copom)2020年8月5日會議無異議通過降息議案,將基本利率(Selic)降低0.25%,從2.25%降至2%,本次降息為連續第9次降息。 巴西政府仍維持預估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4.7%,物價上漲率4%。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8月5日報導辦理。 日本秋田縣農業試驗場與農研機構農業技術革新工學研究中心共同研究證實,將水田感測器(Sensor)應用於稻田水位深度之管理時,可穩定生產優質稻米。正確控制稻田水位並做好灌溉水之管理,即可達成生產1等米及糙米蛋白質含有率6.0-6.4%之目標。 秋田縣在縣內之水田中設置水田感測器,在水稻8.5-9.5葉期時控制水位於15公分之深度,以抑制稻苗之分蘖進而提高可結稻穗之有效稻莖率、提升完整粒率以改善稻米等級及降低稻米之蛋白質含有率等功效,進而增進食米之風味。另外,使用水田感測器亦可節省巡視水位之次數,每分地水田對灌溉水之管理時間僅為14-28分鐘,可節省38-85%之時間,若同時設置自動給水栓時,則管理時間僅需10分鐘。 日本在5年前市面上即有販售水田感測器,並利用手機監測水田之水位及水溫。目前課題是如何降低農民使用之成本,水田感測器目前一個需10萬日圓,通訊費每月約2,000日圓,未來希望能透過增加銷售台數及嚴選通訊機能等方式,將水田感測器之售價降至30,000日圓以下,通訊費每月為100日圓以下。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8月4日報導辦理。 日本為協助年輕人從都市搬遷到人口稀疏地區定居,本年6月實施「特定地區創造事業推進法」,主管機關為總務省及厚生勞動省。農水省為促進農村之活化及確保農業勞動力,擬援引該法在人口稀疏、農業勞動力不足之地區設立「特定地區創造事業協同組合」,以創造能確保所得之環境及改善農村人手不足之問題。 農水省在新農村政策之理想狀態檢討會中,提議農業部門亦應利用「特定地區創造事業推進法」規定,研訂解決農忙期人手不足、農閒期因無農事而無法全年雇工、全年雖有農事可做但偶有工時過短而不願全年雇工、募集不到農工等問題之制度。未來農水省將活用該法,輔導推動「半農半X」,讓農業與其他產業能廣泛相結合,以實現農村之多樣化工作模式。今設立「特定地區創造事業協同組合」,歡迎「半農半X」之年輕人前來登記,並由該組合進行相關農業工作之媒合及派遣,該組合之部分營運費用將由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補助。
A:菲律賓商工總會 (PCCI)會長Yujuico日前表示,經與地方分會開會調查,民答那峨島及北呂宋島之企業會員對於所在地區之農業、商業流程外包業及採礦業之營運情況仍持樂觀態度。重點如下: 一、儘管存在物流問題,民答那峨島農業仍持續營運,且有潛在投資案正在規劃中;採礦業亦維持營運及出口。該地區盼引入醫療用品新投資,例如消毒產品(酒精)。北呂宋島方面,商業流程外包業仍持續運轉。 二、維查亞群島(Visayas)及南呂宋島企業則飽受衝擊,因60%勞工係分別從事旅遊業及製造業等相關產業,目前均因疫情管制措施,而處於局部停擺狀態。 三、由於不確定疫情何時可受控制,企業尚無法制定長期復甦計畫。此外,包括網際網路品質不佳、資金短缺、交易延遲、缺乏醫療設施及運輸物流不順暢等問題亦對企業經營形成阻礙。 四、PCCI認為政府財政紓困力道不足,未能觸及廣大之基層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則對政府優惠貸款計畫持保留態度,因擔憂衍生更沈重之債務負擔,影響企業永續發展。PCCI持續與貿工部建立夥伴關係,反映業界心聲,並提供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積極參與在地消費活動及籲請政府簡化行政流程等,以協助會員廠商度過難關。 五、駐菲經濟組分析: (一)貿工部中小企業紓困貸款接獲申請金額已達可放貸額度之3倍,不堪負荷,刻正另覓資金來源,以符企業需要。 (二)PCCI前曾表示,其半數會員廠商已因疫情封鎖措施影響而永久關閉,部分營業之會員其就業人數下降25-30%;倘政府再延長封鎖,恐將迫使更多企業永久關閉,造成嚴重失業問題。
A:一、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頃指出,由於僑匯來源國經濟深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本年菲律賓之僑匯可能下降達10%之多。穆迪公司資深副總裁Christian de Guzman表示,菲國海外移工就業領域多元,海外匯款具有韌性,減少程度應不至於如世界銀行所預估達到20%。例如醫療產業工作較不易面臨失業或減薪問題。其他重點如下: (一)菲中央銀行表示,本年4月G20國家普遍因疫情影響導致經濟衰退,4月菲國海外匯款計20.4億美元,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16.2%,為自2001年1月之-33.5%後之最大跌幅;本年前4月菲國海外匯款亦下降3%至94.48億美元。該行於6月最新預測本年全年海外匯款成長為-5%至-10%,已推翻前於5月預測之+2%及去年之基準預測值+3%。 (二)美國為菲國最大海外匯款來源國,本年前4月匯款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7.1%,計37.4億美元;2019年匯款金額達113.1億美元。菲國第2大匯款來源國為沙烏地阿拉伯,本年前4月計5.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23.2%;2019年匯款金額達20.9億美元。 (三)據世界銀行統計,菲國係僅次於印度、中國及墨西哥之全球第4大僑匯接受國,去年金額達335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穆迪公司表示,高度依賴匯款之國家受疫情衝擊將更為劇烈,惟菲國自經歷2008-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經濟體質已大幅改善,對於海外匯款之依賴度已降低。近10年來,菲律賓因商業流程外包產業(BPO)之崛起,對海外匯款之仰賴已有逐漸降低之趨勢。 二、菲國海外移工約有220萬人,迄本年6月已有超過10.2萬人因疫情失業遭遣返。在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之際,菲國海外移工失業情形恐將持續惡化,據菲勞工部預測,迄本年年底恐將有高達40 萬移工失業,因此協助遣返、檢疫安置、培訓、再就業等課題對菲政府形成一連串挑戰。
A:菲國總統府發言人羅奎(Harry Roque)本(109)年7月17日宣布,杜特地(Rodrigo Duterte) 總統已同意IATF 56號決議之建議,自本年8月1日起持菲國長期簽證之外籍人士,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可入境等。該決議內容摘要如次: (一)外籍人士入境菲國:自本年8月1日起,在歸國菲人優先入境之前提下,持菲國長期簽證(即在菲國第613號聯邦法第13條、第7919號共和國法及第324號行政命令所規範之移民簽證,包括在菲出生之外籍人士)的外籍人士可入境菲國,惟須符合下列條件: 入境菲國時,其所持簽證須為有效。但菲國現不受理新的簽證申請; 須已訂妥獲認證之檢疫場所; 須已安排好接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之檢測; 須受到入境當日機場/港口之入境旅客最大額度的限制。【上揭4項條件並不影響菲國移民法、規範及規定之效力】 (二)「一般型社區隔離」(General Community Quarantine)及「改良式加強型社區隔離」(Modified Enhanced Community Quarantine, MECQ)措施之區域內的所有無接觸運動,均一律禁止群眾觀賽等。 (三)行業/產業之營運 所有「菲國實施社區隔離綜合準則」(Omnibus Guidelin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unity Quarantine in the Philippines)第2條第4項中所允許營運之設施及活動,可續運作或恢復完全運作。此外,各行業或產業在各自獲限制之營運能力下,可恢復運作。有關每一類項下的特定產業由菲國貿工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另行規範,而該規範須包括更新之規範,以利該特定產業在不減低現階段營運能力及前所獲允的營運時間長短。
A:菲律賓博奕業市值達80億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營運,連帶拖垮菲國房地產及零售業發展。謹綜整菲國顧問公司分析重點如下: 一、自杜特地(Duterte)總統於2016年起發放博弈合格執照以來,已有30多萬名海外勞工(多半為中國人)赴馬尼拉都會區工作,從事市場行銷、客服及線上下注付款等業務。由於中國禁止博弈,許多中國賭客在遠端網路下注,推動博弈業在菲國蓬勃發展。 二、菲國博弈業採線上營運,受疫情影響之程度雖較實體賭城為小,惟在疫情管制下被歸類為非必要產業,營運停擺數月,目前僅有小部分開放,營運仍受限縮。該產業遭菲國會議員指控引入大量海外勞工,積欠鉅額稅款,並導致犯罪率升高及疫情加速惡化,未來可能遭徵收高額稅金或進一步禁止營運。 三、自疫情爆發以來,在菲國合格登記之60家博弈業者中,已有2家停業,僅有14家恢復部分營運,其餘仍在觀望。倘菲國博弈業崩解,將可能因為海外員工離職返鄉,遺留多達340萬平方公尺之辦公大樓與住宅區閒置荒廢,總面積約為600餘個足球場。 四、博弈業勞工之消費占菲國消費支出比例高達1%,因收入較高,經常就地採購國際名牌產品,對於零售業代理商甚具重要性。惟部分國會議員指控博弈業參與洗錢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於本年5月提案禁止線上博弈。 五、倘博弈業無法在菲國繼續生存,研判可能轉移至越南及緬甸,因該等國家疫情控制相對良好,且在發展對中國之網際網路連結及電力供應方面等2大博弈業必要條件下已有大幅進步。
A:菲國勞工部部長Bello於7月26日表示,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急遽衰退,本(2020)年迄今已有106,200名菲籍海外移工因失業返國。渠等返抵國境後,需先接受COVID-19之PCR檢測,俟於檢疫中心等待檢驗結果,通常需時約3至5天,倘結果為陰性,則接受政府安排返鄉。 B部長另稱,政府除提供食物、檢測試劑、臨時住宿及返鄉大眾交通工具予失業返國移工外,並將盡力協助其等重新就業。該部已耗資22億披索(約合4,400萬美元,1美元約合50披索)安置返國移工,刻正申請額外25億披索(約合5,000萬美元)以因應年底前協助更多海外移工返國所需,預計本年年底前將有40萬名海外移工返國。
A:菲律賓央行總裁Diokno於7月22日在利率決策會議上宣布,自7月31日起調降儲蓄、農村及合作銀行之存款準備金比率100個基點(1個百分點)至3%,以改善當前低迷之經濟局勢。 Diokno總裁表示,調降上述類型銀行之存款準備金比率後,將釋出更多流動性,可望增強其等放款能力,進而滿足微中小企業及農村社區客戶之融資需求,並緩解銀行客戶之財務壓力。此外,隨著央行降低存款準備率,將向借款人發出資金越來越便宜之信號,可望鼓勵更多消費者與投資者踴躍借款,藉此刺激消費及投資意願,進而提振景氣。 Diokno總裁表示,由於本年3月17日起封鎖整個呂宋島對經濟影響甚大,因此央行積極運用貨幣政策以減輕衝擊。本年迄今,央行已於2、3、4及6 月份共調降基準利率4次,共計175 個基點(1.75個百分點),至2.25%之歷史新低,估計已注入貨幣市場1.3兆披索(約260億美元)流動性,有助鼓舞投資意願及刺激內需消費。加上本次下調存款準備金比率100個基點,可望滿足銀行之流動性需求,並可協助銀行客戶在嚴峻疫情下度過難關。
A:菲國最大工商團體PCCI會長Benedicto V. Yujuico於7月23日表示,目前在農村地區許多微中小型企業受疫情管制衝擊,導致收入銳減而永久停業。該會呼籲菲政府儘速恢復企業全面營運,此係推動菲國經濟復甦之唯一途徑。重點如下: 一、PCCI會員中目前計有超過50%已永久停業,其餘則面臨員工僱用率下降至25%~30%。據會員表示,巴拉望省(Palawan)目前至少已有800家飯店及旅遊業者停業;以成衣業為主之Taytay鎮計有8,000多家企業永久停業,僅有1,000多家公司小幅度營運。倘菲政府延長甚至擴大實施疫情管制,將使更多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無須經濟學家分析,即可預知第2季經濟將嚴重衰退,以及未來可能面臨重大危機。 二、企業永久停業意味政府稅金與預算收入減少,將影響政府推動醫療衛生與教育等公共服務,政府實施疫情管制須審慎考量。渠不認同政府要求實施一般型社區隔離措施(GCQ)地區之餐廳僅開放50%內用,因業者收入不足以支付租金、水電費及薪資,且部分業者安排交通車接駁員工上下班,亦為成本項目之一,在低度營運下,不堪負荷。 三、菲國政府應借鏡臺灣、韓國、泰國、越南及歐洲之作法,透過實施社交距離規範、進行普遍篩檢、追蹤病患接觸史,以及針對特定地區實施封鎖措施等方式,全面重啟國內經濟活動。
A:菲貿工部(DTI)部長Ramon M. Lopez於7月22日表示,該部旗下之融資機構小企業公司(SB Corp.)所接獲之「新冠肺炎重啟企業援助貸款計畫(CARES)」申請金額已突破30億披索(約合6,000萬美元),大幅超過原定之10億披索(約合2,000萬美元)上限,且達3倍之多。目前申請案共計23,477件,金額達33億8,000萬披索(約合6,760萬美元),其中已獲批准者計有3,711件,金額計2億5,350萬披索(約合507萬美元)。 CARES計畫係由SB Corp.所承辦之紓困方案,因新冠疫情影響受損之微中小型企業可向該機構申請借款周轉,以重新營運。根據該項計畫,資產低於300萬披索(1美元約合50披索)之微型企業可借款1萬至20萬披索;資產低於1,500萬披索之小型企業最多可借款50萬披索。前述借款可享無息優惠,惟融資機構針對18個月及30個月之長期貸款分別收取最低6%及8%之手續費。 L部長表示盼於8月初可獲得額外之10億披索資金,以符企業殷切資金需求。爲擴增貸款資金來源,該部除刻正與國營菲律賓土地銀行及菲律賓發展銀行討論可行性外,另亦可能援用另一小額融資計畫Pondo sa Pagbabago at Pag-asenso (P3)之35億披索資金(約合7,000萬美元)。渠表示,無論貸款來自SB Corp.或其他國營銀行,重點在於提供充裕資金予中小企業營運周轉。 菲律賓商工總會(PCCI)會長Benedicto V. Yujuico表示,渠所諮詢之商會成員中,已有一半以上停止營運,其餘恢復營運之會員則產能大減,僱用員工數僅有疫情爆發前之30%,主因不確定疫情仍將持續多久。渠另稱,本次疫情以旅遊及其周邊產業受創最為嚴重,推動經濟復甦之關鍵在於成功控制疫情、恢復經濟活動與重振企業及消費者信心。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新聞(2020年8月4日) 據韓國貿易協會於本(109)年8月4日發布之新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對韓國產製風塔課徵5.41%之反傾銷稅。風塔係支撐風力發電機控制裝置或支架風力發電機維持在一定高度之結構物。 據指出,美國風塔製造廠商組成之風塔貿易聯盟(WTTC)於去(108)年7月向美國商務部控訴自韓國、加拿大、印尼及越南進口之風塔於美國市場低價銷售,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要求對韓國產製之風塔課徵350.62~422.87%之反傾銷稅,美國商務部於受理WTTC之控訴後,隨即展開調查,並初步判定對自韓國東國S&C等廠商進口之風塔課徵5.98%之臨時反傾銷稅,再於本年6月認定美國產業面臨韓國產製風塔出口快速增加之「緊急情況(Critical Circumstance)」,最終裁定對韓國產製風塔課徵5.41%之反傾銷稅。 據指出,美國商務部將依據ITC之決定,於7日內發布對韓國產製風塔課徵反傾銷稅之公告。據統計,去(2019)年美國進口韓國產製風塔之金額為7,870美元,較2018年之進口金額5,000萬美元,快速增加57%,亦較2017年增加13倍。
A:一、菲律賓總統杜特地(Duterte)於本(2020)年7月27日發表國情咨文,勾勒未來2 年政府施政重點,包括籲請國會儘速通過相關經濟法案後,菲國參議院立即於次(7月28)日三讀通過同舟共濟經濟復甦法案(Bayanihan II),回應杜特地總統之殷切期盼。 二、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Sonny Angara參議員表示,該法將可延續已於本年6月5日期滿之同舟共濟紓困法案(Bayanihan I)下對於新冠肺炎之因應措施,未來將透過補助與其他方式緩解疫情對企業及員工之衝擊,並加強抗疫措施。 三、該法案將提供1,400億披索(約合28億美元,1美元約合50披索)資金以執行紓困等各項計畫,重要項目包括: (一)100億披索購買聚合酶鏈鎖反應(PCR)檢測試劑組及相關醫療用品。 (二)150億披索供勞工部推動以工代賑計畫,協助失業勞工就業。 (三)170億披索補助國內醫衛、教育、觀光、文化藝術、創意產業、交通及其他受疫情影響之領域失業者(含海外返國移工)。 (四)500億披索挹注金融機構提供中小企業貸款(其中300億披索撥予菲律賓土地銀行、150億披索撥予菲律賓發展銀行及50億披索撥予菲律賓信用保證公司),俾提供低利貸款及保證予微中小企業。 (五)170億披索用於協助農業,提供現金援助及無息貸款,以推廣種植及行銷。 (六)170億披索供受疫情影響之交通產業與開發自行車道及人行道。 (七)100億披索援助受困之觀光業。 (八)30億披索協助大學院校發展智慧校園,以實施彈性教學。 (九)10億披索資助菲律賓技術教育及技能發展署(TESDA)推動校園職訓獎學金計畫,並協助因疫情失業或受影響勞工(含海外返國移工)接受再培訓。
A:一、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頃分析指出,預測亞太地區各國均將於本(2020)年第3季恢復經濟成長,唯獨菲律賓例外,應歸咎於菲國政府實施長期且嚴格之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措施所致。重點如下: (一)穆迪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Steven Cochrane表示,區域內除菲律賓以外之各國於第3季均將出現經濟反彈成長。反觀菲國實施最長且最為嚴格之封鎖措施,疫情卻仍持續蔓延,因此經濟復甦表現將大幅落後其他亞太國家。 (二)菲國自3月中旬起對全呂宋島實施嚴格之疫情管制措施,造成經濟停滯。本年第1季GDP萎縮0.2%,終結過去連續84季正成長,上次衰退係發生於1998年第4季,因亞洲金融危機導致衰退3%。菲政府預測本年GDP將衰退2%至3.4%,明(2021)年將強勁反彈成長8%至9%。穆迪則預測菲國本年GDP將衰退3%,明年僅成長5%。 (三)目前亞太地區各國經濟已開始復甦,明年成長將更為快速,取決於結束封鎖與恢復經濟活動、全球需求帶動供應鏈運作、鬆綁國際商務旅行限制,以及持續採行財政刺激政策援助受疫情衝擊之企業等情況。然而,亞太區域經濟前景亦存在不確定性,包括第2波疫情倘爆發將不利於全球需求、疫苗研發進度落後導致全球消費及投資疲軟,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及公共衛生政策掣肘對國際貿易帶來之限制等。 二、查菲財政部Dominguez部長日前曾提議,籲請政府儘速對馬尼拉都會區(NCR)及Calabarzon地區改為實施最為寬鬆之改良式一般型社區隔離措施(MGCQ),以推動經濟成長,自第1季之-0.2%中反轉為正。倘該等占全國 GDP 67%之經濟樞紐地區仍持續維持一般型社區隔離措施(GCQ),將嚴重影響經濟活動,恐不利第3季經濟邁向復甦,惟杜特地(Duterte)總統考量近期確診案例激增,於7月27日第5 次國情咨文中明確表示,暫不考慮全面重啟經濟,以免疫情惡化。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8)月4日報導稱,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頃在內閣會議提報「2020年資通訊白皮書」,其內容認為新冠疫情全球擴散蔓延,催生以網絡通訊為前提之新生活及多樣化工作方式等變革。 上述白皮書分析,為創造新的社會價值,以5G移動通訊系統為中心之數位科技相關基礎建設,未來將成為聚焦重點所在。另外,隨由遠距辦公、教學及醫療等需求急遽擴大,勢將成為新經濟社會不可逆的主流;惟認為由於網路通訊流量增加,資通信安全對策等問題亦日益浮現,政府勢必要採取相關因應解決措施。 此外,上述資通訊皮書特別指出,在日本高齡少子化社會及工作人口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各種產業及領域將導入活用數位化技術,此將給社會帶來巨大變革及影響,因此如何藉此增加就業機會及提昇生活質量等,將成為施政重點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