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根據一份備受關注的商業調查顯示,土耳其本(2020)年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至2011年2月以來高點。 IHS Markit與伊斯坦堡產業協會合作完成之每月採購經理人指數自6月份的53.9上升至7月份56.9。土耳其財政部長Berat Albayrak評論表示,此為一項歷史性的里程碑,強化了對本年下半年之正面預期。主要數據顯示,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土耳其製造業於本年3月至5月間歷經衰退後正在復甦。 土耳其製造業PMI被視為追蹤製造業狀況之重要指標,該指數低於50表示收縮、高於50表示擴張。調查強調,受防疫措施鬆綁之刺激,隨著產能壓力湧現及企業雇用額外員工,產出及新訂單在7月呈現大幅擴張,新訂單增長速度係該調查自2005年6月開始以來最快之一,此外,提高之生產需求促成就業及採購活動增加,該兩者之增幅均高於前一個月。 IHS Markit經濟學家Andrew Harker表示,成長將有助於彌補衰退期間損失之部分產出,惟須維持一段較長的期間方能確保完全的復甦。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8月5日 根據羅馬尼亞汽車製造商及進口商協會所發布的初步分析資料,2020年7月羅馬尼亞新車登記超過1萬4,240輛,較2019年6月減少44%。 2020年7月羅國舊車登記共3萬113輛,較 2019年同期減少24.8%。 2020年前7個月羅馬尼亞新車登記達6萬2,566輛,較2019年同期減少34%;舊車登記減少17.9%,達 21萬1,726輛。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8月5日報導,奧地利最大鋼鐵公司奧鋼聯(Voestalpine)日前公布2020/2021年會計年度第1季(4月1日至6月30日)稅後淨損近7,000萬歐元。按2019/2020年同期之稅後淨利9,000萬歐元。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鋼鐵相關產業需求大幅下滑,奧鋼聯首當其衝,2020/2021年會計年度第1季營收自上年度同期之33億歐元下降至24億歐元,衰退幅度達28.1%。 奧鋼聯營收大幅減少源自兩大因素:一、該企業歐洲市場占其營收約2/3,由於歐洲汽車產業持續低迷加上其他工業亦普遍疲軟,需求大幅減少。二、雖然需求低迷,鋼價下跌,惟諸如鐵砂等原料居高不下(賣家看好中國鋼鐵前景),使利潤減少對奧鋼聯之營運更是雪上加霜。 奧鋼聯為避免赤字擴大,已開始全球裁員7.3%,目前該集團員工數已減少至47,900名(全職員工)。自本年6月起,奧鋼聯已在歐盟各據點實施「縮短工時」措施,包括奧國境內約10,400名員工及德國2,600名員工,此外,在英國、羅馬尼亞、比利時、法國及美國之分公司亦有約2,300名員工採類似奧國之「縮短工時」模式。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8月5日 2020年6月斯洛伐克家庭貸款較2019年同期增加7.3%,達393億歐元。 2020年6月斯國住房貸款提高9.6%、消費者貸款年減4.4%。 與2019年同期相較,2020年6月零售貸款持續成長,主要是由於住房貸款。 2020年6月消費者貸款較上月減少0.5%;家庭貸款較上月僅微幅提高0.8%。
A:2020年4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部分非OPEC產油國(簡稱OPEC+)達成減產共識: 5-7月共同減產970萬桶/日(約佔全球10%日產量),其中其中OPEC減產配額為608.4萬桶/日,2020年7-12月則共同減產770萬桶/日。 參與減產者為OPEC會員國(委內瑞拉、伊朗以及利比亞因遭制裁或動盪豁免減產)以及其他10個OPEC+國家,包括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巴林、阿曼、汶萊、馬來西亞、墨西哥、蘇丹以及南蘇丹等共20國。 路透社(Reuters)資料顯示,2020年6月OPEC總產量為2,332萬桶/日,7月總產量則較6月增加超過100萬桶/日。 7月OPEC減產數量為574.3萬桶/日,減產達成率為94%;同年6月因沙烏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科威特超額減產118萬桶/日影響,OPEC減產達成率為111%。 7月份OPEC產量最大增幅來自沙烏地,為840萬桶/日,較6月份產量增加85萬桶/日。 另路透社數據亦顯示,7月伊拉克與奈及利亞未落實減產配額。
A:自2016年4月起沙烏地政府推出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改革計畫,盼打造首都成為全球百大宜居城市。 沙國政府於利雅德執行大型都市綠化計畫(urban greening initiative),規畫在利雅德種值750萬棵樹,目前哈利雅德國王路、麥加路及薩爾曼國王路等路段已可見初步成效。 該計畫盼透過樹木種植,降低週遭平均溫度2度並提升空氣品質,藉此鼓勵更多人外出步行或騎單車運動。 該計畫使用樹木主要分為3類,包括棘棗(Ziziphus Spina-Christi)、刺槐(Acacia gerrardii)以及牧豆樹(Prosopis cineraria),該等樹種無須太多照料即可在艱困的沙漠氣候中存活且約3年可長成大樹;另該計畫使用再生水(recycled water)進行灌溉,盼透過建立再生水系統,將再生水使用量自目前9萬立方公尺,增加至超過100萬立方公尺。 沙烏地紹德國王大學教授Dr. Fahad Al-Mana表示,預估到2030年利雅德綠色空間(green space)比例將自目前5%增加至9%。
A:2020年3月7日沙烏地政府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封閉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科威特及巴林間陸路邊界,只允許取得沙烏地關稅署(Saudi Customs)核可之商用卡車(commercial truck)進出。 沙烏地宣佈,即日起開放與阿聯、科威特及巴林的陸路邊界,沙烏地公民的親屬與幫傭(domestic staff)可透過前述邊界入境沙烏地。 另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表示,截至8月4日境內感染人數為28萬1,435人,當日新增1,342人(其中97例在利雅德、56例在麥加、53例在麥地那、51例在達曼,40%係女性),COVID-19疫情持續和緩。
A:2020年4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部分非OPEC產油國(簡稱OPEC+)達成減產共識: 5-7月共同減產970萬桶/日(約佔全球10%日產量),其中其中OPEC減產配額為608.4萬桶/日,2020年7-12月則共同減產770萬桶/日。 2020年8月2日Interfax新聞社(Interfax news agency)指出,7月份俄羅斯石油及瓦斯濃縮物產量(oil and gas condensate production)為937萬桶/日,較6月932萬桶/日增加。 Interfax新聞社分析,俄羅斯約生產70-80萬桶瓦斯濃縮物(gas condensate),估計7月份俄羅斯原油產量介於857-867萬桶/日((5-7月俄羅斯承諾產量約850萬桶/日),俄羅斯則表示自8月起將提高40萬桶/日產量。 7月份俄羅斯出口原油至前蘇聯國家數量為1,572萬噸,較2019年同期減少27.1%(7月份俄羅斯原油出口量為372萬桶/日)、天然氣產量則為503.3億立方公尺(cubic meter),較2019年同期減少7.9%。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094080002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初步資料,2020年第二季(4到6月)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衰退10.1%,超過迄今為止的單季最大跌幅(2009年第一季-4.7%),為德國1970年開始進行季度統計以來之最大跌幅。與前一年同期相較,2020年第二季經濟衰退11.7%,也超過2009年第二季的跌幅7.9%。 遏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措施令大部分的工商經濟陷入癱瘓,商家、旅館及餐飲業不得不休業、工廠關閉,集會活動也被取消。根據統計,商品及服務進出口皆大幅下跌,私人支出及企業的機械或汽車等設備投資也減少。但另一方面,政府在危機期間反而增加消費支出。相較於11年前的金融暨經濟危機,當前的經濟跌幅更加明顯。2009年德國經濟連續數季僅以個位數的跌幅衰退。 依據經濟學家說法,倘國內生產毛額至少連續兩季下降時,經濟即陷入衰退。據此,由於今(2020)年第一季德國經濟因新冠病毒的爆發流行萎縮2.0%,第二季再衰退10.1%,意謂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正式邁入衰退。 DekaBank經濟學家Andreas Scheuerle表示,現在是正式的世紀衰退。此乃由160奈米(Nanometer)大小的Corona病毒所致,而非由迄今為止的股市崩盤或油價震盪所造成。 不過,德國經濟研究院DIW預期今年第三季經濟將再度成長3%。但院長Claus Michelsen表示,可能要花兩年的時間才能彌補春季的歷史性低迷。德意志銀行也表示,經濟活動應該已在今年四月,即第二季開始時到達最低點。根據預測,今年第三及第四季將大幅增長,前不久決議的經濟刺激方案也將有助於實現此一目標。 德國聯邦政府已推出2020及2021兩年總計1,3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畫。另自今(2020)年7月1日起至12月31日實施增值稅調降政策,旨在將消費做為經濟的重要支柱。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年8月4日約旦新聞事務部部長Amjad Adaileh指出,因全球新冠疫情情勢再次飆升,約旦政府決定延後原定於8月5日起對「綠色國家」(即疫情低風險國家) 重新開放國際定期航班之決定。並在全球疫情形勢未改善前,所有低風險國家之定期航班將延後開航,等待另行通知。 A部長表示,根據衛生部最新決定,目前約旦機場仍開放予自國外返國之約旦人及需返國之外國人,惟自低風險國家返約之約旦人在接受核酸PCR檢測後,仍必須進行居家隔離一周。此外,如屆時機場開放後,自低風險國家抵達約旦者均須接受14天指定機構隔離檢疫及另外兩周之居家隔離。 A部長另指出,目前約旦衛生部列為低風險之國家包括德國、奧地利、加拿大、中國、丹麥、喬治亞、格陵蘭、冰島、愛爾蘭、義大利、馬來西亞、紐西蘭、瑞士與泰國等14國。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8月3日報導,義國政府將擴大對新購車輛之環保補助,自本年8月起至12月底,民眾可逕至義國經濟發展部之環保紅利方案(Ecobonus)網站預約申請。 經查前述環保紅利方案網站,義國政府將依據車輛之碳排放量,給予不同額度之補助,相關規定如下: (一)M1型車輛(8人座以下小客車):購買新車並將舊車報廢可申請最高8,000歐元補助,若不報廢舊車則至多可申請5,000歐元,且車商可另向環保紅利方案申請2,000歐元額外補助,因此消費者最高可獲得1萬歐元補助。 (二)L型車輛(二輪或三輪車輛):購買新車並將舊車報廢可申請購入價格之40%,最高4,000歐元之補助,若不報廢則可申請購入價格30%,最高3,000歐元之補助。 環保紅利方案係義大利經發部為鼓勵消費者購買較少碳排放之車輛,而於上年度推出之補助方案,本年度預算計1億歐元,而明年度預算將達到2億歐元。
A:緬甸時報報導,位於撣邦南渡(Namtu)的包德溫(Bawdwin)合資礦山的現有基礎設施將被替換,以支持鉛的開採及精煉。包德溫曾是全球最大的鉛產地,預計將於2023年恢復採礦。在這裡已經進行了社會及環境影響評估,並作出了安排,以防居住在礦區周圍地區的居民提出投訴,本月計劃與公眾會面。合資企業包括Win Myint Mo Industries Co Ltd、Asia World Group的前子公司、本地礦業公司EAP Global Mining Co Ltd及澳大利亞的Myanmar Metals有限公司等。該合資企業擁有佔地38平方公里的南渡-包德溫礦區的特許經營權。它已經與自然資源暨環保部的第一採礦企業簽訂了生產合約,在包德溫礦開採鉛、銀及鋅。 Myanmar Metals公司2017年5月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包德溫礦85%股權,2017年12月進行了範圍研究,該礦的作業包括露天開採及地下開採。根據本(2020)年5月Myanmar Metals向其股東提交一份報告,該公司目前仍在等待緬甸投資委員會批准其在包德溫開展採礦計畫。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緬甸投資委員會的審批被延遲。它預計將在2020年底前更新。本年6月另一家澳大利亞公司PanAust獲得了在緬甸開採金礦及銅礦的新許可證。自然資源暨環保部5月27日向PanAust頒發了實皆省Wuntho3勘探區塊的許可證。Wuntho 3區塊代表著高度有前途的Wuntho塊地區的750平方公里區域。緬甸PanAust與合資夥伴Myanmar Energy Resources Group國際公司共同持有Wuntho Resources公司90%的股權。Wuntho Resources擁有7個探勘許可證,覆蓋了該地區月1,500平方公里的面積,此外該公司2016年亦曾獲得了3個探勘許可證。 緬甸天然資源暨環保部本年5月表示,該部將批審150多件新的中型及大型探勘以及開採許可證額申請案。頒發許可證的要求前提係探勘公司必須制定適當的環境管理計畫。惟自2016年7月以來,新採礦許可證核發已經暫停,直至緬甸頒布了2018年緬甸採礦條例後,該部重新開始接受申請。根據新規定,外國公司限於在大型區塊投資,而本地公司可在各種區塊開發。大型區塊土地面積為佔地50萬英畝以上,投資者可申請金、銅、鉛、錫及鎢等礦產之探勘及開採生產許可證。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計劃、財政暨工業部公佈根據7月29日公告,為彌補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業務放緩,自本年8月1日起,對在緬甸組裝的非商業用途自用車及半拆卸車輛(SKD)的進口實行減稅。汽車經銷商表示,此舉可能會降低發動機排汽量在1,500CC以上的汽車的價格。政府將發動機排量在2,000cc以下的進口自用車的稅率從30%降至20%,將發動機排量在2,001cc及以上的進口自用車的稅率從40%降至30%。與此同時,根據SKD系統在當地組裝的汽車可免征10%的稅。此外2,001cc及以上的SKD車輛的關稅由20%降至5%,惟減稅仍不包括特殊貨物稅、營業稅等費用。 根據東協汽車協會發佈統計顯示,2020年1月至5月期間,緬甸的新車產量前5個月下降了22.3%。1月至5月汽車產量自上年同期的6,128輛驟降至4,764輛。惟與2019年相比,該期間新車的銷售量小幅增長了4%。根據東協汽車總會發佈的統計,今年1月至5月,東協汽車銷售總量為7,552輛,而去年同期為7,215輛。消費者流行分期以貸款方式購買新車。在新冠肺炎爆發前,新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一些買家對購買SKD系統下組裝的汽車表現出興趣,緬甸目前約有18家公司獲准在當地工廠使用SKD系統組裝汽車。
A:緬甸伊洛瓦底報報導,緬甸國會會議於本年7月29日批准了亞銀(ADB)提供的4.838億美元(6600億緬幣)貸款,用於建設一條高速公路,是國際東西經濟走廊(EWEC)的一部分。該項目希望透過寮國、柬埔寨及泰國,將越南的峴港及仰光的迪拉瓦連接起來。批准的62公里的勃固-基亞伊克托(Kyaik Hto)高速公路項目將連接勃固省及孟邦,將由建設部負責。在緬甸EWEC將連接規劃中的高速公路、通往迪拉瓦經濟特區的勃固-丹林公路、仰光外壞路、漢達瓦底國際機場及仰光-曼德勒公路。 緬甸建設部副部長Dr.Kyaw Lin在議會上表示,高速公路將成為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的一部分。它將不僅有助於緬甸的經濟發展,而且有助於越南、寮國、柬埔寨及緬甸之間的互聯互通及貿易,這些都是大湄公河次區域的一部分。當從勃固到孟邦基亞伊克托經過Thanatpin及Waw鎮時,這新的四車道公路將節省時間。該項目將於明年開始,2027年完成。這條公路僵尸一個入口控制的高速公路,有4個立交橋、隔音墻及高墻、315座小型橋樑及地下道等。它還將包括一座橫跨錫唐河(Sittaung)2公里長的大橋。這座大橋將由JICA提供278億日元(約2.64億美元)的貸款來建造,此一貸款已獲國會審批。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政府在本年7月29日緬日投資論壇上表示,新的經濟特區將在孟邦實施,連接緬甸與湄公河次區域東西經濟走廊。投資暨對外關係部長 Thaung Tun表示,這新的經濟特區旨在連接越南峴港,如果獲得批准,將成為緬甸最大的經濟特區。這預計開發費用為1.17億美元,至少需要5年時間才能完成。計劃、財政暨工業部副部長 Set Aung表示,該項目的標準包括與參與經濟走廊的國家容易實現互聯互通,能夠建設深海港口,以及通過當地運輸網絡與迪拉瓦經濟特區實現互聯互通。為了選擇一個戰略地點,將進行可行性研究,並在一個國際諮詢小組的幫助下擬訂一項總計劃。根據招標制度,將選擇開發商。連接孟邦經濟特區與迪拉瓦的目的是使這兩個地區成為具有全球透明性及品質標準的單一工業區。
A:依據國家報(El País)報導,7月3日西班牙向歐盟「緩解緊急事件失業風險(Support to Mitigate Unemployment Risks in an Emergency,SURE)」貸款計畫申請200億歐元之援助貸款,以因應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自營業者(Autónomos)失業之紓困需求,係歐盟第一個申請SURE貸款之國家。SURE係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為協助各會員國緩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就業市場、導致失業問題之短期貸款計畫。歐盟該計畫之貸款總額為1,000億歐元,並由成員國提出250億歐元之擔保(西班牙政府於5月26日通過提供SURE計畫之30億歐元擔保額)。 西國政府為支應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於本年5月已支出50億歐元,預計至本年9月因應ERTE所需之金額約230億歐元至250億歐元之間,爰西班牙國庫署(Tesoro Público)預計於本年發行公債2,970億歐元(含到期再融資公債),約為國內生產毛額(PIB)之25%,為西班牙歷來發行公債之最高額。鑒此,倘能獲得SURE之200億歐元貸款,西班牙政府將可確保提供長期低利融資,減輕發行公債與風險溢價之壓力及維護就業市場,不僅兼顧勞工權益,亦協助雇主節省社會保險支出。 歐盟SURE第一階段之申請將於本月7日(星期五)截止,西班牙最終可獲得之貸款金額將取決於其他歐盟會員國申請之情形;西班牙經濟部(Ministerio de Economía)預計將有18個成員國向歐盟提出申請,歐盟理事會將依據執委會之建議訂定貸款給各國之最終金額,並將逐次發放,預計於本年秋天首次撥款,其餘則於2021年撥放。
A: 據日本帝國資料銀行本(8)月3日公布統計數據表示,與本年新冠疫情相關的日本企業申請破產家數,自2020年2月起至8月3日止累計已達406家,從行業別來看,尤以餐廳、居酒屋、咖啡店等餐飲業最多(56家)。 另外,從全國都道府縣視之,東京都破產企業計97家,破產件數最多,其後依序為大阪府42家、北海道23家、愛知縣及兵庫兩縣各20家。申請破產明顯較多的行業,計有酒店與旅館(48家)、食品批發商(27家)等。 上述破產企業家數的統計,尚不包括負債額低於1,000萬日圓經營破產之廠商。由於近期東京都新冠確診病患人數不斷增加,為防堵第二波疫情來襲,東京都政府已要求提供酒類的餐飲店,自8月3日起縮短營業時間,此恐將導致商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8月5日報導, 引述丹麥金融媒體Børsen,丹麥一群富有的投資者(其中包括L'easy億萬富翁Niels Thorborg等人)向Funen機器人公司Blue Ocean Robotics投資1.22億丹麥克朗使公司價值達約10億丹麥克朗。 自2013年以來,Funen機器人技術人員除了開發工業用機器人之外,也開發用於衛生服務的滅菌消毒機器人,因疫情而使其銷售量一舉提高了十倍。 執行長克勞斯·里薩格(Claus Risager)談到籌資時說:“目前已經出現了許多競爭對手正在試圖複製我們的技術,因此我們必須進行大量投資才能持續發展盡全力來開發我們所擁有的這類新型機器人。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8月5日報導, 受疫情影響導致哥本哈根機場將由約2600員工中裁員650個約每四位員工將一位遭到裁員。 機場執行長Thomas Woldbye 說: “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在整個疫情期間機場內盡可能進行保有最多的活動和工作量。 然而隨著航空交通的發展,我們無法維持跟疫情前一樣的員工數量。 根據哥本哈根機場的說法,裁員650個將為公司節省每年3.25億丹麥克朗。 ``所有數據和預測都顯示,在可預見將來航空業將不會恢復疫情前的水平。 許多人估計,2022年至2024年之間,航空業將無法正常化。因此,我們現在開始與機場商店管理員討論如何調整機場的勞動力以因應我們將面對的現實。” Thomas Woldbye說。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8)月5日報導稱,日本關西機場公司歷時約4年半重新整修完成之大阪(伊丹)機場航站大樓,自本(2020)年8月5日起全面開始啟用;在完成安檢後進入的商業區域等,新增美食餐飲店及土產禮品店等。 日本關西機場公司山谷佳之社長在上述開幕紀念儀式表示,「保留關西地區特有風格,同時亦打造優質的服務機場。雖目前新冠疫情持續擴散,惟盼藉此能提供旅客嶄新的服務價值」。 上述機場係自開業以來首次進航站大樓大規模裝修,修繕工程從2016年2月開始迄今完成。航站安檢區域增設傳輸行李的托盤移動自動化裝置,將有助旅客縮短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