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今年8月3日發表數據顯示,由於新訂單、新出口和工業產出指數上升,以及庫存指數擴張速度加快,新加坡今年7月製造業PMI反轉過去5個月連續萎縮趨勢,從今年6月的48上升至50.2(註:指數高於50顯示製造業處於擴張,低於50則代表萎縮)。至於招聘和供應商送貨指數萎縮則加劇,成品、進口和投入品價格指數萎縮則放緩,積壓訂單在連續萎縮5個月後首次擴張。 新加坡今年7月電子製造業也連續6個月萎縮,但幅度減緩,比今年6月增加1.6至49.2。其中新訂單、新出口和工業產出指數的萎縮速度減緩,但招聘和供應商送貨指數萎縮幅度則擴大。庫存指數連續3個月擴張,成品指數卻連續5個月萎縮。投入品價格和積壓訂單指數恢復擴張,進口指數的萎縮速度放緩。 分析師認為,新加坡經濟復甦之路仍佈滿荊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如何發展是個未知數,全球需求減少將阻礙製造業成長態勢,且近期新加坡主要貿易夥伴也出現病例激增的跡象,為市場情緒帶來負面影響,預料新加坡今年下半年經濟依舊疲弱。

A: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柯良叡大使指出,他有信心捷克Škoda Auto汽車和其他捷克公司可以增加對台灣市場的出口。捷克參議院議長Miloš Vystrčil的訪台計畫表明,具有共同價值觀和合作意願的兩個國家可以成為長期合作的夥伴。。

A:捷克國內生產毛額經歷了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個季度,第二季較前一季下降8.4%,較去年同季下降10.7%。 ČSOB銀行的分析師Petr Dufek說這絕對不是悲劇,而且考慮到國內汽車製造業生產力下降了一半,並且由於防疫措施所以部分服務完全暫停,故消費者在緩和經濟下降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Česká spořitelna的首席經濟學家David Navrátil說人們接受了這場危機僅是暫時的,今年接下其他月份均可展望經濟復甦,他說例如今年7月份他的銀行客戶在國內住宿消費同比成長達50%。

A:國家報(El País)報導,依據西班牙精緻旅遊協會聯盟(La Alianza para Excelencia Turística,Exceltur)估計,因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本年西班牙觀光業將損失830億歐元,超過該產業產值1,530億歐元之一半,其中上半年觀光業已損失430億歐元,下半年將續損失400億歐元。Exceltur副理事長José Luis Zoreda表示,今年夏季是觀光業50年以來最為黯淡之觀光假期,西班牙旅館及觀光旅宿業者聯合會(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Hoteles y Alojamientos Turísticos,Cehat)理事長Jorge Marichal亦持相同之意見。 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將於近日發布本年上半年國際觀光客人數及在西國消費之相關統計,惟依目前已知之數據,本年1至6月觀光客在旅館、公寓式旅館、露營地及鄉村等總計過夜住宿6,000萬天,較2019年同期之1億9,680萬天減少70%。航空業亦面臨相同之窘境;依據西班牙機場航空管理局(Aena)之統計,本年上半年機場載客量為4,350萬人次,較上一年同期減少66%,亦較2009年同期西班牙陷入經濟危機時減少50%。Aena指出,本年3月15日至6月2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國家進入警戒狀態期間,僅有5%之航班維持營運,儘管7月已大幅恢復至40%,許多班次載客量仍偏低;原本預期8月可增加至50%,惟英國政府要求自西班牙入境者須居家檢疫14天,德國與法國建議其國人避免前往西班牙等,均將使西班牙觀光業之復甦速度更為緩慢。 2019年訪西班牙之國際觀光客總計8,370萬人,平均停留天數為7.2天,平均每人花費1,102歐元。觀光業為西國經濟成長之重要策略性產業,亦發展出重要之產業價值鏈,許多不同產業及大小企業均為觀光業之供應廠商,觀光業面臨新冠肺炎(COVID-19)危機,使數以千計之公司正面臨破產危機。西班牙應用經濟學教授Juan Ignacio Pulido指出,要維持公司之存續,需要資金之資助。Exceltur表示,西國觀光業(包括航空業)於2020年最後一季將有75萬人面臨失業之危機,爰建議政府應於西國政府自歐盟復甦基金獲得之1,400億歐元中,提撥300億歐元資助觀光業;另亦應將實施至本年9月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延長,以避免失業人潮之擴大。  

A:國家報(El País)報導,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本年7月31日公布資料顯示,西國面臨自內戰以來最嚴重之經濟衰退﹕4至6月經濟成長與第1季相較為-18.5%,與2019年同期相較為-22.1%。依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資料,歐盟其他國家同期經濟成長分別為德國-10.1%、義大利-12.4%、法國-13.8%、葡萄牙-14.1%、歐盟經濟成長平均-11.9%。 除西國INE之統計外,西國各金融及經濟機構之分析,均顯示西國第2季經濟成長低於歐盟平均值。西國預算監督獨立機構(Airef)估計經濟成長為-20%,西國中央銀行預估經濟成長為-16%至-21%,西國Funcas儲蓄基金會估計為-18%;西國外換銀行研究中心(BBVA Research)對西國2020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之預估則為-22%。 西國經濟衰退並非僅顯示結構性問題。觀光業雖占西國PIB之12%,但其衰退幅度遠大於產業規模類似之義大利或葡萄牙等國。西國衰退主因為嚴格之封城(Confinamiento)措施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冗長,且西國封城時機較德國等國緩慢,倘提前進行,或可挽救部分經濟活動。INE數據反應第2季商業、旅宿業、交通業成長為-40%;藝文及娛樂產業-33.9%;但部解封分後,前述產業衰退情形略見和緩,惟第2季之家庭消費成長仍為-21.2%。 西國投資亦面臨歷史新低,大幅下跌至-22.3%,住宅及機械設備投資-25%。建築業-29.9%、工業-23.8%、服務業-22%,僅農業成長7.4%。INE資料顯示,第2季在西國國際貿易方面,進口成長-28.8%,出口-33.5%。此外,疫情亦影響勞動市場之工作時數,平均工時減少21.4%,相較第1季則減少16.4%,全年有效工時則減少20.6%至24.8%。 西班牙企業家聯盟(CEOE)呼籲政府加強協助企業擺脫經濟困境,同時因雇主受最低工資增加之影響,未來幾個月復甦情況將可能延緩。因此,亦呼籲政府以具體投資行動協助業者因應危機。 西國第三副總理兼經濟部部長Nadia Calviño於疫情之始認為,西國經濟將呈V形反轉,惟目前因第2波疫情及歐盟若干國家旅遊禁令之影響,經濟復甦情形仍有待觀察。

A:新聞來源:韓國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8月4日)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於本(109)年7月30日表示,該公司本年第2季半導體之銷售金額為18兆2,300億美元(約新台幣4,489億元),較前一季增加3兆9,900億韓元(約新台幣982億元),成長36%。營業利潤為5兆4,3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37億元),於全球主要半導體企業中排第2名,三星電子公司認為,第2季手機等移動機器用半導體之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少,但因居家辦公及線上教學之需求增加,穩定數據中心及PC之需求,半導體之銷售得以維持成長。   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本年第2季半導體之銷售情況分別為,Intel之銷售金額為23兆5,500億韓元(約新台幣5,799億元),營業利潤6兆8,000億韓元(約新台幣1,673億元),均排全球第1名,台灣台積電(TSMC)之銷售金額為12兆3,900億韓元(約新台幣3,049億韓元),營業利潤為5兆2,2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84億韓元),雖然落後三星電子,為第3名,但金額卻相差不大。另以本年上半年比較,三星電子之半導體銷售金額總計35兆8,700億韓元,仍為第2名,但營業利潤為9兆4,600億韓元,低於TSMC之10兆300億韓元,韓國媒體認為三星電子公司快被台灣晶圓代工專門企業TSMC超越。   韓國三星電子之記憶半導體價格自去(108)年開始下跌,TSMC之營業利潤自去年第3季起開始直追三星電子,至本年第1季,連續3季超前三星電子,三星電子半導體之營業利潤雖然於本年第2季再回歸全球第2位,但下半年之半導體項目之獲利情況仍不明朗,因此三星電子決定自本年下半年起,彈性因應記憶半導體之需求及如期啟動5奈米以下之細微製程,積極加強系統半導體領域之競爭力。   三星電子相關人員另指出,本年下半年全球市場仍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及美陸貿易衝突等不明確因素,目前難以預計DRAM價格回漲之時間,但因Intel原訂於日前上市之7奈米製程CPU產品暫時延後6個月以上,預計將對三星電子及國內半導體廠商造成影響,惟TSMC則可能受惠最大,此係無生產工廠之蘋果公司可能委託TSMC等備有細微製程之晶圓代工廠商生產半導體,Intel若自有之奈米技術仍無法完全負擔生產,亦可能委託TSMC生產7奈米以下之半導體。   另據媒體報導,三星電子目前擬全力擴大以晶圓為主之系統半導體市場,已自本年第2季開始生產5奈米製程之半導體,並計劃於下半年視客戶所需,再大量生產。此外,為因應未來對極紫外光(EUV)基礎設備需求之增加,三星電子亦決定投資興建生產線,推動未來所需之業務計畫。  

A:依據奧媒標準報本(109)年8月2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更多人轉為使用自行車,銷售呈倍數成長,尤其電動自行車在新銷售車輛中佔大部分。依據歐洲零售巨擘迪卡儂(Decathlon)資料,新冠疫情使歐洲自行車銷量較2019年同期成長至2至3倍,自行車生產速度遠趕不上銷售。奧媒指出,在中國自行車銷售成長幅度甚至為5倍。自行車供應鏈複雜,約有一半之零組件自亞洲進口,許多製造商甚至近期要求員工取消暑期休假。 奧國最大自行車廠「KTM」本年迄今售出約26萬輛自行車,其中80%銷售奧地利及德國,本年尚未交貨之訂單尚有25萬輛。KTM執行長Stefan Limbrunner指出,奧國3月中旬採行防疫限制措施後之前幾週,電動自行車銷售額超過2019年全年銷量,並使KTM於上奧地利邦Mattighofen據點之員工數,較新冠疫情爆發前增加15%。雖自3月中實行3週縮短工時,KTM於備妥口罩、消毒劑、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及醫師人員,並重整工作場所後,製造不但恢復,且產能快速提升,日裝配產能自800輛增加至1,000輛,近期將再提升至1,200輛。 L執行長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熱愛戶外運動之奧地利消費者已為自行車市場注入活水,雖然電動汽車之發展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卻無法解決交通堵塞及停車位有限等問題。此次危機進一步加速自行車之盛行,因使用自行車可減低病毒傳染風險,且有益健康。 奧地利兒童自行車廠「woom」創辦人Marcus Ihlenfeld認為,自行車盛行之趨勢將一直持續,其與Christian Bezdeka在7年前創立Woom品牌,自2017年轉虧為盈,目前在下奧地利邦Klosterneuburg共雇用100名員工, 2019年將14.2萬輛兒童自行車銷往全球,一般車款單價約200至800歐元不等,高階車款價格甚至接近3,000歐元。 I創辦人看好自行車市場潛能,該企業每年以逾50%之速度成長,並計畫於秋季擴大產能。除已在柬埔寨、波蘭等國設廠外,Woom亦將在羅馬尼亞生產,研發則於奧地利進行。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Woom供應速度趕不上兒童自行車市場強勁需求,消費者約需等待3個月之交貨時間。

A:依據克羅埃西媒體Tota日前報導,克國區域發展暨歐盟基金部(Minist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U Funds)針對發展地區寬頻基礎建設,於近日訂定6項建設計畫,金額達5億庫納(Kuna)(約6,700萬歐元),其中2.7億庫納為歐盟補助款,其餘資金來自地方政府及克國A1電信公司之投資。未來數月將續規劃另外13項計畫。 部長Natasa Tramisak表示,克國正著手發展資通訊技術,以實現政府公共行政及經濟數位化,進一步改善農村地區通訊、促使經濟發展及數位轉型,而寬頻基礎建設為不可或缺之必要條件。  

A:據駐越南世界銀行(World Bank)代表處頃公布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對越南經濟影響之報告指出,雖本(2020)年上半年越南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負面影響,惟當前與中期經濟仍呈正面展望。倘全球情形逐步改善,本年下半年各項經濟將恢復,越南本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約2.8%,明(2021)年預估可達6.8%。越南現階段挑戰為找出新成長驅動力來鞏固、加強經濟恢復期程。 另該報告亦提出越南政府應盡速落實之具互補性措施,俾利快速恢復高成長之軌道,包括:(一)審慎考量並逐步放寬入境管制以及衡量安全問題;(二)加速落實現行公共投資計劃,以利增加國內需求;(三)透過金融協助與智慧型刺激措施等方式有目標性協助民營企業,特別是遭受疫情嚴重影響之行業,包括觀光業、外銷加工製造業等。此外,越南可利用目前因新冠疫情在加速之若干全球趨勢等促進國內移轉,例如在新全球貿易系統中,越南可與疫情低風險之國家建立聯盟,並同時加強吸引有供應鏈多樣化的需求之廠商前來投資。疫情亦帶給越南邁向無接觸經濟之時機,包括數位支付、線上教育、遠距離醫療診治服務、數位資料庫分享,從而滿足越南中等收入者對品質較佳之服務需求。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克朗在近期不僅匯兌美元升值16%,兌歐元也呈現升值趨勢,但升幅不若匯兌美元。 業者人士認為,瑞典央行的0%利率政策和美國大選年的不穩定環境,都可能是瑞典克朗升值的因素。 強勢瑞典克朗對於瑞典公司企業的影響仍未明朗,因為不同公司在美國市場有不同的經營活動,股市方面並未見到受瑞典克朗升值的明顯影響。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Modcam 是一家位於瑞典南部馬爾摩市( Malmӧ)的瑞典科技公司,專門從事視頻分析,近日該公司被美國 IT 巨擘Cisco Systems的子公司Cisco Meriaki收購,收購金額並未公開。   Modcam成立於2013年,該公司開發的第一項產品Polar Rose已經賣給蘋果;另一項產品Mapillary也為Facebook收購。現在Modcam 開發的分散式圖片開發感測器,Cisco Meriaki希望能運用於網路攝影機中,並透過該技術同時使用多個攝影機創建複合圖像,使其能夠拍攝到視距外的影像。

A:資料來源: 產業日報 (Dagensindustri)   當歐洲各國逐漸開放邊境,經濟活動也緩步復甦,瑞典銀行(Swedbank)的報告顯示,瑞典7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47.6,上升到51.0。回到50以上的指數表示產業已經呈現成長趨勢,這是自2月以來第一次該指數攀上50。部分產業的訂單指數從6月的47.6成長至7月的51.6,製造業指數也從6月的51.0成長至7月的55.5。 瑞典銀行分析師Jürgen Kennemar表示,這是自去(2019)年5月以來最高的指數,製造業的回溫主要受到疫情禁令的解封之鼓舞;但這樣的產業復甦可否持續須視秋季疫情反撲而定。 多數歐盟國家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都超過50,如丹麥的57.4,德國的51.0和英國的53.3;但挪威的PMI指數不升反降至43.3。

A: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瑞典政府已交付瑞典能源局(Swedish Energy Agency)、瑞典環境保護局(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和瑞典地質調查局(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Sweden, SGU)3政府部門進行共同研究計畫,其目標在協助發展具永續性、競爭力和資源效率的電池生產產業,製造過程必須低碳排,無任何有毒物質汙染環境,以及促進必要的電氣化。 瑞典能源暨數位化部長Anders Ygeman 表示,瑞典面臨的是新一代電氣化,電池可發揮重要作用,瑞典和相關瑞典企業可為歐洲永續電池生產做出很大貢獻。財務市場部長Per Bolund認為透過永續方法生產的電池,透過使用、再利用及回收,將減少對人和環境的負面影響。永續電池將是交通運輸減少碳排的關鍵,也可成為持續增加的風電和太陽光電之電力系統儲存設備。 本共同研究計畫應於2021年2月28日前完成初期報告,並於2022年10月14日完成總體研究。

A: 據此間媒體報導,本(109)年1-5月約旦出口總額為19億約第(2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之22億約第(31.07億美元),下降10%。進口總額為45億約第(63.55億美元),下降20.8%。約旦貿易逆差為26億約第(36.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之35億約第(49.43億美元),下降27.6%。 約旦統計局近期公佈之約旦109年5月消費者價指數為100.39,較去年同期下降0.22%。109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0.51,較去年同期下降0.61%。其中,運輸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0.99個百分點,燃料與照明下降0.70個百分點,租金下降0.33個百分點,肉類與家禽下降0.21個百分點,服裝下降0.03個百分點。 根據約旦最新預測,迄109年年底,約旦失業人口將達62.9萬人。依統計資料顯示,新冠疫情前約旦失業人數為35萬人;疫情中約有3.3萬約旦籍海外勞工失業,約有14.6萬人將可能失去工作。疫情後約有10萬新求職者進入勞動力市場。隨著約旦海外勞工陸續返約,加上其他因素,109年約旦失業率將大幅上升。世界銀行預測,109年約旦經濟成長將衰退5.8%,甚至有些專家悲觀地預測約旦經濟成長率可能會衰退10%,因此,約旦本地勞動力市場無法消化62.9萬名失業者。 根據約旦政府公告資訊,截至本年4月底,約旦政府債務總額(剔除社保投資債務)為248.66億約第(351.21億美元),相當於109年4月份預計GDP的80.5%;政府債務總額(剔除前)為313.9億約第(443.36億美元),相當於109年4月份預計GDP的101.7%。108年底政府債務總額(剔除後)為239.58億約第(338.38億美元),占GDP的77%;政府債務總額(剔除前)為300.7億約第(424.71億美元),占GDP的96.7%。

A: 據本地媒體近期報導指出,預計2020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將達1,593億美元,2023年將超過2,000億美元,全球玩家數將超過30億人,複合年成長率(2015-2023)為 5.6%。中東網路遊戲市場仍處於萌芽階段,但手機遊戲成長速度領先全球,年成長率約為29%。2019年中東與非洲之玩家數量超過北美玩家數量,2022年更將超過歐洲。 報導指出,約旦政府大力扶持手機遊戲產業,重視教育領域之創意產業,積極培育動畫公司與遊戲軟體提供業者,致力於成為此行業區域中心。為促進創新、創業與經濟成長,並設立Abdullah國王發展基金(KAFD),投入大量資源專門支持遊戲產業。2011年成立約旦遊戲實驗室(Jordan Gaming Lab),培育當地遊戲開發商及銷售商。約旦首家手機遊戲開發與銷售商Maysalward成立於2003年,在英國、約旦、中東及北非地區設有7個遊戲實驗室。目前全國共有數十家工作室,開發人員逾10,000名。2019年Abdullah國王發展基金投入約75萬美元,用於發展約旦遊戲產業。 報導另指出,約旦與全球網路遊戲業大會合作舉辦2019手遊展覽大會(Pocket Gamer Connects),共計650多家遊戲開發商參展,此係中東地區首次舉辦類似之展覽。

A:燃煤、原油、天然氣、煉油、肥料、鋼鐵、水泥及電力等產業在印度整體工業生產指數(IIP)占比40.27%,係印度8大核心產業,但其產出在本(2020)年6月衰退15%,係連續第4個月衰退,對此,印度政府文官培訓局報告分析如次: 6月產出衰退,印度經濟逐漸復甦:上述產業在本年4月至6月呈現24.6%負成長,與去年同期3.4%的正成長相去甚遠,其中6月產出衰退15%,與5月衰退22%相比,顯示印度經濟逐漸復甦。惟經濟學家預估此負成長趨勢仍將維持至少2個月以上。 印度各產業表現:肥料業產出較去年6月成長4.2%,係本年6月唯一正成長之產業,雖然低於本年5月的7.5%成長率,但可反映出農業成長,加上雨季如常,預估本年夏作冬收的農穫豐盛。至於燃煤(-15.5%)、原油(-6.0%)、天然氣(-12%)、煉油(-19%)、鋼鐵(-33.8%)、水泥(-6.9%)及電力(-11%)等其他7項核心產業與去年同期相比,以鋼鐵業衰退最為嚴重。 印度工業生產指數(IIP)的計算與意涵:IIP係由印度統計暨計畫執行部轄下之國家統計處(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NSO)匯集及公布,基準年為2011-12財政年度,用以顯示採礦、製造、電力等蓋括性產業(broad sector)及基本財、資本財、中間財等使用性產業(use-based sector)之實際情形,也可用作當季GDP計算或GDP預估,係印度財政部、央行RBI等政府單位之政策參考工具。 印度經濟發展前景分析:印度政府自本年6月分階段解除全國性封鎖及停工之防疫措施,但解封對於經濟復甦的程度尚不及封鎖對於經濟的衝擊程度,印度政府應將控制COVID-19疫情列為首要目標,避免疫情再次衝擊經濟,以確保經濟可持續復甦。

A:根據印度政府公布之數據,印度在本年4月至6月當季的財政赤字為6.62兆盧比(約新台幣2.65兆元),在本(2020-21)財政年度7.96兆盧比的總預算占比已高達83%,有經濟學家預估,印度年度財政赤字在GDP的占比將高達8%,遠高於預算案所訂3.5%的目標,對此,印度政府文官培訓局報告分析如次: 印度政府收入下滑:印度政府當季在稅收及非稅收收入總計1.53兆盧比,與年度總預算相比不到7%;此外,印度中央政府依據地方各州稅收,移撥1.34兆盧比經費予地方,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458.8億盧比,COVID-19疫情及封鎖防疫措施是造成印度政府收入下滑主因。 印度政府支出上升:印度政府當季支出總計8.15兆盧比,在年度總預算相占比達27%,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827.3億盧比,增幅為40%,係過去20年來最高。其中,發放免費糧食及針對數百萬名移工提供的鄉村就業計畫是造成印度政府支出上升主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在資本支出的增加,顯示其積極投入基礎建設等公共財,盼能擴大內需及振興經濟。 印度政府借貸增加:由於收入下滑,政府為滿足支出,當季共借貸12兆盧比,遠高於先前預測的7.8兆盧比。 印度財政赤字的計算與意涵:印度政府向來將財政赤字視為國家統一基金(Consolidated Fund of India)的超額支出,但不包括政府償貸金額;赤字以在GDP占比做為計算方式,但政府收入不包括借貸金額。高額的財政赤字並不一定會拖累經濟,因為政府若大量投入道路、港口、機場等基礎建設,便有助經濟成長及創造就業。 印度經濟發展前景分析:為解決經濟停滯,印度政府不得不擴大支出,造成財政赤字較以往增加,但最重要的是,印度政府應重振消費者及企業的信心,才能確保經濟可持續復甦。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8月4日   斯洛伐克財政責任委員會估計,2020年第2季斯國GDP較上季衰退11%、較去年同期衰退14.8%,預期第3季將較去年同期衰退13.3%。   另預測2020年公共財政赤字提高至GDP的9.4%(82億歐元),政府支出增加的很大一部分與流行疫情無關,如取消銀行稅、支付再生能源補貼及在高速公路、軍隊及文化方面的更多支出。   斯國國會最近批准國家預算變更,2020年財政赤字將增加到GDP的11.6%。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8月4日   2020年上半年斯洛伐克CSOB銀行淨利減少77%,達860萬歐元。   2020年第1季CSOB銀行虧損200萬歐元。   2020年上半年CSOB銀行淨利息收入減少5%、手續費收入減少3%。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瑞士飯店業在2020年上半年共有約990萬人次住宿。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890萬人次,降幅為47.5%。國外旅客上半年約有410萬人次過夜,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10萬人次,降幅為60.1%。國內旅客上半年約有580萬人次過夜,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80萬人次,降幅為32.4%。瑞士聯邦統計局表示,出現負差的原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影響。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2020年8月4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