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秘魯媒體報導,秘魯政府為分散企業投資及製造業過於集中首都利馬之情形,該國生產部已將設立16個工業區計畫送交秘經濟暨財政部所屬投資推廣局(ProInversión)研商。本項計畫旨在促進全國各地區之投資成長、產業製造能力及增加就業機會,16個工業區將設立於Ancash、Ayacucho、Cusco、Ica、Junín、La Libertad、Lambayeque、Moquegua、Tacna、Tumbes、Ucayali、Huancavelica、Arequipa y Piura等14省。後續將由ProInversión對外推廣該工業區投資方案並進行招商,目標為吸引6億7,300萬美元之外來投資。 秘生產部部長José Salardi表示,本項工業區開發計畫係國家工業區發展策略之一部份,盼可透過吸引外來投資,促進產業技術移轉、增加就業機會及改善基礎設施。

A:據秘魯媒體報導,利馬捷運1號線為目前秘魯惟一捷運建設,爰全國引頸期盼捷運2號線儘速完工並投入大眾運輸系統,以舒緩利馬都會區嚴重塞車問題。未料捷運2號線因本(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停工數月,雖已於本年7月復工,惟據秘魯大眾交通基礎建設投資審查機構(OSITRAN)資料顯示,2號線全長27公里途經27個站點,採完全地下化設計,起站自西部之卡亞俄港(Puerto de Callao)向東橫貫利馬都會區,與1號捷運線由北而南穿越利馬之運線相輔相成,迄至本年6月捷運2號線工程僅完成31.46%,倘依據目前每年完成6%之工程進度計算,至少仍須10年始能完工。 OSITRAN主席Verónica Zambrano說明,捷運2號線於2014年正式開工,因無法於原訂5年內完工,爰於承造契約加訂第2號附件方式將完工日期延至2024年;迄今捷運施工進度嚴重落後,須與承造公司協商並可能增訂第3號附件再度延長工期,惟伊無法接受捷運2號線工期需延長至10年,將與各方研議更有效率方式完成該項重大交通工程。

A:據秘魯媒體報導,利馬捷運1號線為目前秘魯惟一捷運建設,爰全國引頸期盼捷運2號線儘速完工並投入大眾運輸系統,以舒緩利馬都會區嚴重塞車問題。未料捷運2號線因本(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停工數月,雖已於本年7月復工,惟據秘魯大眾交通基礎建設投資審查機構(OSITRAN)資料顯示,2號線全長27公里途經27個站點,採完全地下化設計,起站自西部之卡亞俄港(Puerto de Callao)向東橫貫利馬都會區,與1號捷運線由北而南穿越利馬之運線相輔相成,迄至本年6月捷運2號線工程僅完成31.46%,倘依據目前每年完成6%之工程進度計算,至少仍須10年始能完工。 OSITRAN主席Verónica Zambrano說明,捷運2號線於2014年正式開工,因無法於原訂5年內完工,爰於承造契約加訂第2號附件方式將完工日期延至2024年;迄今捷運施工進度嚴重落後,須與承造公司協商並可能增訂第3號附件再度延長工期,惟伊無法接受捷運2號線工期需延長至10年,將與各方研議更有效率方式完成該項重大交通工程。

A:失業率高達12.8%,經濟不確定性持續漫長,沙加緬度正在艱難抗擊新冠疫情,情況與其他大多數都會區一樣糟糕。 但是《沙加緬度蜂報》報道,該地區的商業領袖認為,新冠病毒也帶來了經濟上的一線希望,這是吸引數以千計灣區高科技員工的機會。 想法是這樣的:灣區的一些領先科技公司告訴員工,他們可以永久留在家裡工作。例如,推特和Square已表示,即使辦公室重新開放,任何想遠程工作的人都可以繼續這樣做。 沙加緬度的企業高管說,這樣的決定改變了兩個地區之間的關係,使得灣區作為技術樞紐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換句話說,如果科技員工不再被束縛在三藩市的辦公室,為何不搬到沙加緬度來呢? 「這稍微拉平了競爭環境」,納托馬斯(Natomas)電信軟件公司DialSource的營銷副總裁哈里斯(Tim Harris)說,「我們現在都是遠程了」。 沙加緬度數十年來一直依賴灣區作為經濟燃料。相對較低的住房成本和其他因素使該市長期以來一直是灣區「難民」的著陸點。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由英特爾和惠普領導的一些大技術公司受到了較低的運營成本和地震風險的誘惑,將主要業務帶入了該地區。從灣區的遷移從未真正停止過。 現在,仍在努力減少沙加緬度對政府工作的依賴的地區商業領袖們認為,疫情將加速從灣區搬來的員工潮。 該地區主要商業招聘機構大沙加緬度經濟委員會執行長布魯姆(Barry Broome)說:「這些人正搬到這裡,很多人。」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目前大約有3.6萬名大沙加緬度地區的居民通勤到灣區工作。布魯姆希望沙加緬度接受在家遠程辦公的新一代灣區來的移居者 。布魯姆說,沙加緬度要做的不只是簡單地舖張歡迎墊子,吸引那些「可以很容易地搬到奧斯丁的工人」。他想創造一個讓逃離灣區的人來紮根的環境。也許有一天他們會辭去目前的工作,在沙加緬度的新基地創辦自己的科技公司。 他承認,沙加緬度地區正在苦苦經營:經濟不景氣,破壞了該地區推銷自己的「健康視線」。 儘管一些大型開發項目似乎正在按計劃進行,但機構基礎設施受到的打擊很大。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有利於沙加緬度,因為鼓勵遠程工作的科技公司還告訴員工不要離家太遠。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失業率高達12.8%,經濟不確定性持續漫長,沙加緬度正在艱難抗擊新冠疫情,情況與其他大多數都會區一樣糟糕。 但是《沙加緬度蜂報》報道,該地區的商業領袖認為,新冠病毒也帶來了經濟上的一線希望,這是吸引數以千計灣區高科技員工的機會。 想法是這樣的:灣區的一些領先科技公司告訴員工,他們可以永久留在家裡工作。例如,推特和Square已表示,即使辦公室重新開放,任何想遠程工作的人都可以繼續這樣做。 沙加緬度的企業高管說,這樣的決定改變了兩個地區之間的關係,使得灣區作為技術樞紐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換句話說,如果科技員工不再被束縛在三藩市的辦公室,為何不搬到沙加緬度來呢? 「這稍微拉平了競爭環境」,納托馬斯(Natomas)電信軟件公司DialSource的營銷副總裁哈里斯(Tim Harris)說,「我們現在都是遠程了」。 沙加緬度數十年來一直依賴灣區作為經濟燃料。相對較低的住房成本和其他因素使該市長期以來一直是灣區「難民」的著陸點。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由英特爾和惠普領導的一些大技術公司受到了較低的運營成本和地震風險的誘惑,將主要業務帶入了該地區。從灣區的遷移從未真正停止過。 現在,仍在努力減少沙加緬度對政府工作的依賴的地區商業領袖們認為,疫情將加速從灣區搬來的員工潮。 該地區主要商業招聘機構大沙加緬度經濟委員會執行長布魯姆(Barry Broome)說:「這些人正搬到這裡,很多人。」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目前大約有3.6萬名大沙加緬度地區的居民通勤到灣區工作。布魯姆希望沙加緬度接受在家遠程辦公的新一代灣區來的移居者 。布魯姆說,沙加緬度要做的不只是簡單地舖張歡迎墊子,吸引那些「可以很容易地搬到奧斯丁的工人」。他想創造一個讓逃離灣區的人來紮根的環境。也許有一天他們會辭去目前的工作,在沙加緬度的新基地創辦自己的科技公司。 他承認,沙加緬度地區正在苦苦經營:經濟不景氣,破壞了該地區推銷自己的「健康視線」。 儘管一些大型開發項目似乎正在按計劃進行,但機構基礎設施受到的打擊很大。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有利於沙加緬度,因為鼓勵遠程工作的科技公司還告訴員工不要離家太遠。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微軟(Microsoft)2日表示,會持續洽談收購TikTok,該公司先前諮詢過美國總統川普,為軟體巨擘與廣受歡迎短影音社群平台之間可能達成的重量級交易清路。 微軟做此宣布之前,川普近幾周再三表達TikTok有國安疑慮,31日更威脅,要宣布美國完全禁用抖音應用程式(app)。 但在微軟執行長納德利(Satya Nadella)周末與川普談話、緩和他對TikTok app的疑慮後,那些計畫顯然有了改變。 微軟的聲明說:「微軟完全理解解決總統疑慮的重要性。微軟致力收購TikTok,願接受全面的安全審查,並將提供合適的經濟利益給美國,包括美國財政部。」 微軟說,會在未來幾周持續洽購TikTok,預計9月15日之前完成討論。此項交易將涉及收購TikTok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的辦公室;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將繼續擁有該社群媒體app的北京辦公室。微軟可能引入外部投資人,在交易中持有少數股權。 在外界等候川普決定之際,共和黨議員、企業和川普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遭曝光。 禁用抖音將是川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連串懲罰行動之中的最新一項,川普怪罪中國讓新冠病毒散播到美國,重創美國經濟,破壞他當選連任的機會。隨大選逼近,川普在安全、科技和商貿關係上對中國愈來愈不客氣,想說服選民,他對付北京會比競選對手、前副總總統白登更強硬。 但禁用TikTok,讓它在蘋果和谷歌的App商店下架,可能帶來其他困難,包括惹惱數百或數千萬美國年輕人,他們利用此一服務分享熱門短片和舞蹈片段。此事也很可能引發法律訴訟、激怒共和黨議員,並讓企業界感到喪氣。 數位議員和企業領袖捍衛微軟提議收購之舉,想要動搖川普的決定。 共和黨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歐說:「我是去年最早一批警告TikTok有風險的人士之一。如果該公司和資料可以由一家受信任的美國公司買下和保存,那將會是正面、可接受的結果。」 共和黨籍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葛拉翰也凸顯他擔心TikTok這款App的安全,他認為正確答案是由一家像是微軟之類的美國公司收購TikTok,達成雙贏。 川普的部分政治顧問,如財長米努勤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也敦促川普允許TikTok出售。 但其他政府官員,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內的川普政府鷹派人士,反對TikTok出售。他們把此次視為能進一步廣泛削減中國app影響力的機會,批評微軟嘗試收購之舉,指微軟是「人民解放軍和中國政府使用的軟體」以及微軟協助中國建立防火長城。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微軟(Microsoft)2日表示,會持續洽談收購TikTok,該公司先前諮詢過美國總統川普,為軟體巨擘與廣受歡迎短影音社群平台之間可能達成的重量級交易清路。 微軟做此宣布之前,川普近幾周再三表達TikTok有國安疑慮,31日更威脅,要宣布美國完全禁用抖音應用程式(app)。 但在微軟執行長納德利(Satya Nadella)周末與川普談話、緩和他對TikTok app的疑慮後,那些計畫顯然有了改變。 微軟的聲明說:「微軟完全理解解決總統疑慮的重要性。微軟致力收購TikTok,願接受全面的安全審查,並將提供合適的經濟利益給美國,包括美國財政部。」 微軟說,會在未來幾周持續洽購TikTok,預計9月15日之前完成討論。此項交易將涉及收購TikTok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的辦公室;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將繼續擁有該社群媒體app的北京辦公室。微軟可能引入外部投資人,在交易中持有少數股權。 在外界等候川普決定之際,共和黨議員、企業和川普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遭曝光。 禁用抖音將是川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連串懲罰行動之中的最新一項,川普怪罪中國讓新冠病毒散播到美國,重創美國經濟,破壞他當選連任的機會。隨大選逼近,川普在安全、科技和商貿關係上對中國愈來愈不客氣,想說服選民,他對付北京會比競選對手、前副總總統白登更強硬。 但禁用TikTok,讓它在蘋果和谷歌的App商店下架,可能帶來其他困難,包括惹惱數百或數千萬美國年輕人,他們利用此一服務分享熱門短片和舞蹈片段。此事也很可能引發法律訴訟、激怒共和黨議員,並讓企業界感到喪氣。 數位議員和企業領袖捍衛微軟提議收購之舉,想要動搖川普的決定。 共和黨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歐說:「我是去年最早一批警告TikTok有風險的人士之一。如果該公司和資料可以由一家受信任的美國公司買下和保存,那將會是正面、可接受的結果。」 共和黨籍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葛拉翰也凸顯他擔心TikTok這款App的安全,他認為正確答案是由一家像是微軟之類的美國公司收購TikTok,達成雙贏。 川普的部分政治顧問,如財長米努勤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也敦促川普允許TikTok出售。 但其他政府官員,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內的川普政府鷹派人士,反對TikTok出售。他們把此次視為能進一步廣泛削減中國app影響力的機會,批評微軟嘗試收購之舉,指微軟是「人民解放軍和中國政府使用的軟體」以及微軟協助中國建立防火長城。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根據經濟學人本(2020)年7月23日報導,武漢肺炎於3月間首次在秘魯出現時,Martín Vizcarra總統迅速採取鎖國措施,加以秘魯因擁有較健全的財政,V總統的經濟團隊更推出一系列雄心萬丈的紓困計劃(耗資GDP 12%),該國當機立斷的反應在拉丁美洲堪稱典範。但四個月過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秘魯現為世界第七大感染國(超過40萬確診案例,至少1.8萬人死亡),經濟4月份大幅衰退40%。 經濟學人指出,本世紀開發中國家雖展現強勁的經濟成長,但其背後掩藏的弱點正一步步被武漢肺炎掀開,以秘魯為例,該國擁有3,300萬人口,但其衛生系統以拉丁美洲的標準亦屬薄弱,國人平均花費在醫療保險的費用僅為區域的2/3,在3月間疫情爆發之初,該國僅備有276張重症病床,且該國衛生體系在公私部門及中央暨地方的分工亦相當混亂。在經濟上則面對約7成的非正規勞工,且大多居住在無衛生條件的貧民窟,每日搭乘擁擠不堪的公共汽車往返。 由於秘魯政府理解該國擁有上述棘手的問題,因此V總統一開始即不計任何代價採取極嚴格的鎖國措施,但如此無規劃的鎖國致使經濟瞬間停擺,且事後檢討確實多有判斷錯誤,例如礦業係秘魯之經濟命脈(佔秘魯出口7成),且礦場均與大眾隔離,不易造成群聚感染的風險,而政府關閉礦採無疑將經濟推入僵局。鎖國雖有助減緩疾病傳播的速度,政府亦可同時爭取時間擴大衛生設備,但病毒並未被擊退,而且隨著秘魯於7月1日逐步解禁,病例也隨之上升。數個城市出現嚴重災情,例如秘魯第二大城Arequipa因醫院已額滿為患,眾多病患死在醫院外臨時搭建的帳篷內。 秘魯經濟暨財政部長María Antonieta Alva指出,政府持續盡最大努力挽救經濟,已祭出之紓困措施包括: 提供企業低利貸款:動用中央銀行資金作為緊急貸款供企業提供週轉,所挪用的資金高達GDP之8%,而在此過程中亦推動平均企業貸款利率下滑。相關紓困措施除大公司獲益外,迄今已有15.6萬個小型和微型企業獲得總額約5.15億美元的貸款。 提供低收入戶生活補貼:政府亦提供近650萬戶低收入戶家庭約220美元之生活補貼,然而該如何交付給各家庭是相當困難的,因秘魯人僅有4成人有銀行帳戶,且該筆資金須自國家銀行領取,而國家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在全國不到1,000台。 根據秘魯經濟暨財政Alva部長的計畫,由於注入低利貸款,經濟復甦情形應該可比其他國家更快,再者礦業已復工,全國用電情形亦恢復正常。為加強經濟動能,伊亦為公共工程額外增添1%的GDP的預算。倘一切照計畫進行,秘魯經濟可望於年底衰退幅度在10%以內,並可望於2021年大幅度復甦。 經濟學人認為,秘魯當前面對之慘狀與3月採取極其嚴格之措施相比,現在的衛生管理顯得過份寬鬆。而V總統似乎更擅長做表面功夫(grand gesture),而在後續追蹤、協調或授權的工作卻不盡理想,且政府一再展現訊息混亂不一致的情形。為求表現,V總統於7月15日進行內閣改組,包括撤換外交部長、外貿暨觀光部長、衛生部長,並任命經驗豐富的政治家Pedro Cateriano擔任總理。秘魯政治家指出,新的內閣團隊雖擁有更好的政治領導才能,但現階段的根本問題是國家體制相當脆弱,再者政府缺乏與公民接觸,並不理解人民需求。 經濟學人認為,秘魯可否復甦經濟,很大程度取決於商業信心,而面對明年4月大選,各項努力可能會因國會偏向採取民粹措施,而導致商業信心遭到忽視。去年9月V總統才解散2016年選出的國會,當時國會係由Keiko Fujimori主導(伊為前秘魯日裔獨裁總統之女),F陣營的阻礙相當大,而且有很多裙帶關係。除了F氏領導之最大反對黨是個大問題,其餘反對黨亦不高明,不論左派或右派政黨均係「反資本主義」的推動者。國會已暫停高速公路於緊急狀態期間收取過路費;允許勞工自其私人退休基金提前領取25%的養老金;威脅行政部門退還勞工對國家「即用即付」制度的稅收,而不在乎一旦執行恐將使政府破產;儘管銀行已提供許多債務人寬限期,但國會仍希望實施價格控制並凍結貸款。 經濟學人總結,這場危機已暴露秘魯經濟政策以及國家治理的缺陷,雖然現任政府面臨很多政治干預,但這些聲音應該被明智的管理而不是被迫害。秘魯政治專家擔憂,秘魯政壇近20年來,民粹主義首次取得上風,而很可能奪下明年大選,若要防止此種現象,關鍵在於V總統是否可展現更有效的領導能力。

A:根據經濟學人本(2020)年7月23日報導,武漢肺炎於3月間首次在秘魯出現時,Martín Vizcarra總統迅速採取鎖國措施,加以秘魯因擁有較健全的財政,V總統的經濟團隊更推出一系列雄心萬丈的紓困計劃(耗資GDP 12%),該國當機立斷的反應在拉丁美洲堪稱典範。但四個月過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秘魯現為世界第七大感染國(超過40萬確診案例,至少1.8萬人死亡),經濟4月份大幅衰退40%。 經濟學人指出,本世紀開發中國家雖展現強勁的經濟成長,但其背後掩藏的弱點正一步步被武漢肺炎掀開,以秘魯為例,該國擁有3,300萬人口,但其衛生系統以拉丁美洲的標準亦屬薄弱,國人平均花費在醫療保險的費用僅為區域的2/3,在3月間疫情爆發之初,該國僅備有276張重症病床,且該國衛生體系在公私部門及中央暨地方的分工亦相當混亂。在經濟上則面對約7成的非正規勞工,且大多居住在無衛生條件的貧民窟,每日搭乘擁擠不堪的公共汽車往返。 由於秘魯政府理解該國擁有上述棘手的問題,因此V總統一開始即不計任何代價採取極嚴格的鎖國措施,但如此無規劃的鎖國致使經濟瞬間停擺,且事後檢討確實多有判斷錯誤,例如礦業係秘魯之經濟命脈(佔秘魯出口7成),且礦場均與大眾隔離,不易造成群聚感染的風險,而政府關閉礦採無疑將經濟推入僵局。鎖國雖有助減緩疾病傳播的速度,政府亦可同時爭取時間擴大衛生設備,但病毒並未被擊退,而且隨著秘魯於7月1日逐步解禁,病例也隨之上升。數個城市出現嚴重災情,例如秘魯第二大城Arequipa因醫院已額滿為患,眾多病患死在醫院外臨時搭建的帳篷內。 秘魯經濟暨財政部長María Antonieta Alva指出,政府持續盡最大努力挽救經濟,已祭出之紓困措施包括: 提供企業低利貸款:動用中央銀行資金作為緊急貸款供企業提供週轉,所挪用的資金高達GDP之8%,而在此過程中亦推動平均企業貸款利率下滑。相關紓困措施除大公司獲益外,迄今已有15.6萬個小型和微型企業獲得總額約5.15億美元的貸款。 提供低收入戶生活補貼:政府亦提供近650萬戶低收入戶家庭約220美元之生活補貼,然而該如何交付給各家庭是相當困難的,因秘魯人僅有4成人有銀行帳戶,且該筆資金須自國家銀行領取,而國家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在全國不到1,000台。 根據秘魯經濟暨財政Alva部長的計畫,由於注入低利貸款,經濟復甦情形應該可比其他國家更快,再者礦業已復工,全國用電情形亦恢復正常。為加強經濟動能,伊亦為公共工程額外增添1%的GDP的預算。倘一切照計畫進行,秘魯經濟可望於年底衰退幅度在10%以內,並可望於2021年大幅度復甦。 經濟學人認為,秘魯當前面對之慘狀與3月採取極其嚴格之措施相比,現在的衛生管理顯得過份寬鬆。而V總統似乎更擅長做表面功夫(grand gesture),而在後續追蹤、協調或授權的工作卻不盡理想,且政府一再展現訊息混亂不一致的情形。為求表現,V總統於7月15日進行內閣改組,包括撤換外交部長、外貿暨觀光部長、衛生部長,並任命經驗豐富的政治家Pedro Cateriano擔任總理。秘魯政治家指出,新的內閣團隊雖擁有更好的政治領導才能,但現階段的根本問題是國家體制相當脆弱,再者政府缺乏與公民接觸,並不理解人民需求。 經濟學人認為,秘魯可否復甦經濟,很大程度取決於商業信心,而面對明年4月大選,各項努力可能會因國會偏向採取民粹措施,而導致商業信心遭到忽視。去年9月V總統才解散2016年選出的國會,當時國會係由Keiko Fujimori主導(伊為前秘魯日裔獨裁總統之女),F陣營的阻礙相當大,而且有很多裙帶關係。除了F氏領導之最大反對黨是個大問題,其餘反對黨亦不高明,不論左派或右派政黨均係「反資本主義」的推動者。國會已暫停高速公路於緊急狀態期間收取過路費;允許勞工自其私人退休基金提前領取25%的養老金;威脅行政部門退還勞工對國家「即用即付」制度的稅收,而不在乎一旦執行恐將使政府破產;儘管銀行已提供許多債務人寬限期,但國會仍希望實施價格控制並凍結貸款。 經濟學人總結,這場危機已暴露秘魯經濟政策以及國家治理的缺陷,雖然現任政府面臨很多政治干預,但這些聲音應該被明智的管理而不是被迫害。秘魯政治專家擔憂,秘魯政壇近20年來,民粹主義首次取得上風,而很可能奪下明年大選,若要防止此種現象,關鍵在於V總統是否可展現更有效的領導能力。

A:2020年7月巴西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8.2,為2006年2月開始製作指數以來最高記錄,較6月高出6點,連續2個月高於50。

A:巴西口罩生產已能自給自足 由於新疫肺炎疫情擴大,口罩需求大增,巴西廠商擴大投資,增加生產線,目前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已能自給自足,每年約可生產10億個外科口罩和1億個N95口罩,但中國製口罩仍大量進口,巴西已出現產能過剩現象。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新聞(2019年7月30日)   韓國貿易協會於本(109)年7月30日引用韓國關稅廳之統計指出,韓國本年上半年與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署國家之貿易順差金額為199億美元,而與未簽署FTA國家之貿易則為92億美元逆差。另本年上半年之進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10.1%,其中與FTA簽署國家之貿易減少6.8%,但與未簽署FTA國家之貿易則減少17.4%。   據指出,韓國本年上半年之進出口情形,除對歐盟(EU)之出口減少11.8%,對中國之貿易順差金額為100億美元、美國為42億美元、越南為111億美元及東協為153億美元,與主要FTA簽署國家之貿易均為順差,顯示雖然目前進出口貿易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但仍可藉由FTA維持進出口規模及貿易順差。   另據統計,韓國本年上半年進出口利用FTA之比重,出口占74.0%、進口占77.6%。若依簽署FTA之國家比較,出口利用FTA之比重以加拿大最高,為95.0%、EU為86.7%、EFTA為85.8%及美國為84.2%。另進口利用FTA之比重則以智利最高,為99.5%、紐西蘭為94.4%、越南為86.7%及澳洲為84.4%。出口利用FTA之比重與去年同期比較,印度增加3.5%、EFTA增加1.2%及紐西蘭增加0.7%。同期間進口利用FTA之比重增加情形,EFTA增加11.6%、美國增加7.9%、越南增加及5.0%等。此外,韓國利用與最大進出口對象國家中國之韓陸FTA情況,出口占63.6%、進口占84.2%,分別增加6.2%及5.5%。   若比較各產業利用FTA之情況,化學工業產品出口利用FTA之比重增加2.2%,另因貿易比重高之汽車進口金額則自43億美元,增加至52億美元,增加20.9%,帶動整體機械領域進口利用FTA之比重增加10.4%。此外,農林水產品及化學工業產品之進口利用FTA之比重亦相當高,分別為92.0%及86.8%。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4日報導稱,由於全球新冠疫情持續擴散的影響,飛機零組件及汽車零組件市場銷售低迷不振,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業績不斷惡化,依照該公司頃公布本(2020)年4至6月合併營收計算,最終虧損達579億日圓,創同期虧損之最高紀錄。 因新冠疫情的嚴峻衝擊,三菱重工大部分事業部門均出現虧損赤字,其中民用飛機因美國波音減產而業績衰退5成;車載空調等汽車領域業是業亦下滑3成左右;另,發電設備業務也因企業延遲進行維修檢查的影響,營收業績也呈現減少的情況。 惟據該公司預估,多數部門業務自本年7~9月開始已陸續回穩復甦,並藉由推動「維持工程進度及削減固定費用」等因應措施,2020年度(截至2021年3月止)財務報表的最終損益將持平,保持原有的預測值不變。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8)月1日報導稱,日產汽車公司頃宣布預定自本(2020)年8月1日起至10月23日止,在橫濱港未來區域開放民眾能體驗電動汽車(EV)及自動駕駛等最新進技術的設施「NISSAN PAVILION」。 在上述該公司設施內,除能體驗試乘明(2021)年發售的新型EV「Ariya」車款外,尚有應用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車服務及機器人端菜的餐廳。無人服務的餐廳機器人,應用日產在高速公路上放開方向盤行駛的獨有技術,消費者進餐廳點菜後,機器人可用傳感器避開障礙物,將所點菜餚送至餐桌。 此外,該開放區域還利用大型螢幕及振動的地板,讓參觀者能虛擬體驗乘坐日產的賽車,享受馳騁於世界各地都市的影院。對此,日產汽車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內田誠表示,「在此處能體驗的各種汽車先進技術,係日產汽車不斷挑戰精神的一部分,誓言必讓日產恢復欣欣向榮的景象」。

A:來源: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0/6/18   據澳洲統計局(ABS)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2019)年12月底為止,澳洲年人口增長率為1.4%,增加34萬9,800人,總人口數為2,552萬人。其中新生兒年增數為30萬5,800人,占比39.8%,海外淨移民人口數則為21萬700人,占比60.2%,但比2018年減少16.5%,增加最多者為維多利亞州,增幅1.9%,次為昆士蘭州之1.6%。本(2020)年3月至5月,受新冠肺炎邊境限制,扣除觀光遊客人數,出境人數比入境人數增加32,000人。勞動人口低成長已重創房市、零售消費市場及技能職工等市場需求。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亦表示,預估本財政年度海外淨移民人數將下降30%以上,預計至2020-21年將下滑85%,與2018-19年24萬移民人口相較,跌幅甚距。人口統計學家Peter McDonald教授表示擔憂,渠認為澳洲人口增長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呈負0.9%成長率,而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同樣出現大幅下降,勞動人口低成長將使澳洲國內經濟衰退,加上目前技術移民法規限制,新移民人口數大幅減少,人口結構老化將降低勞動力比例,進而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壓力。 BIS Oxford Economics主任Robert Mellor表示,預估本財政年度 (2019-2020)移民人口將減少約6萬人,而到2020-2021財年將減少約15萬,因移民人口劇減亦將使房屋需求減少約8萬棟,不僅對租賃市場產生極大影響,居高不下的空屋率將導致房地產及建築業風險,進而影響國民生產總值(GDP)下滑。

A:馬來西亞營造商公會(MBAM)總會長符績理(Foo Chek Lee)頃指出,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導致市場出現許多不確定因素,其中營造業上(2019)年第四季的成長率為1%,本(2020)年第一季則下降至-7.9%。在行動管制令實施期間,營造業每月虧損約116億馬幣(27.4億美元),其中包括因失業造成的33億馬幣損失、建築材料供應短缺造成46.2億馬幣損失、租賃設備及供應造成13.2億馬幣損失以及還有逾190個下游產業受到影響。   儘管馬國營造業於5月4日獲准重新復工,但大部分營造業直至6月初才恢復運作。截至目前為止,約有90%的建築工地投入運作,只有80%是全力運作,估計只有70%的生產效率;主要歸咎於財務問題(26%)、對標準作業程序感到困惑(21%)、新冠病毒檢測問題(18%)、供應鏈問題(12%)以及勞工短缺(6%)。   符總會長認為,馬國政府頃宣佈將根據各別情況來考慮延長民間企業或個人貸款,相關延長措施應包括因新冠病毒而導致財務陷困的營造商,並將銀行貸款的延期措施再自動延長6個月,直到2021年3月,建築業才可望穩定下來。渠也讚揚政府撥款7,000萬馬幣來培訓及提高營造業失業的員工技能,尤其是管理和監督層及以上的人員。然基於許多本地勞工不願加入營造業,致該產業普遍缺乏基層勞工,而非管理和監督人員。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馬來西亞大部分經濟領域於本(2020)年6月有條件地恢復運作後,促使7月份馬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仍維持復甦趨勢至50點,雖稍遜於(6)月的51點,惟製造業產出在該期間繼續成長,自4月新冠疫情最糟糕時期(平均值49點)以來新訂單的趨勢亦獲得極大改善。   儘管如此,新冠病毒的持續影響意味著企業仍慘澹經營,因此對招聘,尤其是面對資金投入及生產成本上漲仍抱持高度謹慎態度。此外,本年第三季初的產品售價也有上漲態勢。   根據IHS Markit公司調查報告顯示,馬國商業狀況回升的主要關鍵為製造業產出創紀錄成長所致。在6月PMI 強勢回彈帶動下,7月製造業產出連續第二個月呈成長態勢。馬國政府自6月10日起實施「復甦式行動管制令」( 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RMCO),即第六階段(6月10日至8月31日)之行動管制,該期間全面准許跨州,製造業產量增加,新訂單亦較4、5月獲得改善。許多企業預計未來的​​市場需求將增強,整體信心提升。   IHS Markit公司表示7月投入成本銳增,並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亦係自2018年10月以來最快增長速率。為因應不斷上漲的投入成本,企業只能提高售價。最近需求與生產面改善亦鼓勵製造商擴大採購活動。展望未來,前述調查資料顯示馬國商業信心水準逐漸復甦。在未來數個月內,需求進一步上升將鼓勵更多企業招聘及提升信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Azmin Ali)頃表示,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參與國預期於本(2020)年11月簽署該協定。該協定參與國在6月23日召開的第十屆RCEP閉會期間部長級虛擬會議上達成協議。   RCEP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涵蓋近一半的世界人口,並貢獻全球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毛額。   馬國認為,印度的參與將促進本區域的貿易與繁榮。因此,倘印度決定重返談判桌,馬國將持開放態度。上(2019)年11月,印度因擔心該協定的談判可能損害其國內產業,因此決定退出該協定。   阿茲敏部長續稱,馬國貿工部、總檢查署(Attorney General’s Chambers)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刻正積極與包括州政府在內的所有利益團體進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互動會議。   CPTPP始於美國支持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於2018年12月30日起生效,澳洲、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及新加坡等六國已核准。越南亦於2019年1月14日起核准該協定。   根據阿茲敏部長的說法,馬國內閣雖已於2018年9月5日同意要核准CPTPP協定,但未設定確切核可日期期限,因馬國政府需確保與CPTPP協定的任何決定須在國家和當地產業的需求和利益與外國投資人的利益間取得平衡。   2019年馬國總貿易額達1兆835億馬幣(約合2,519.77億美元),較2015年成長3.56%;貿易順差則擴大至1,373.9億馬幣(約合319.51億美元),較2015年成長50%。   馬國受惠美中貿易戰的跨國企業轉移,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吸引175億馬幣投資計畫,並為86家企業提供來馬國投資的引導服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8)月3日報導稱,日本內閣府頃公布2020年第一季國內總生產(GDP)再修正值,經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較上年同期衰退2.2%,與修正前的GDP值幾乎持平。因受新冠疫情擴散的衝擊影響,日本GDP連續兩季呈現負成長。 2020年第一季企業設備投資額增加1.7%,惟較前季成長1.9%微幅呈現下滑,反映出因新冠疫情影響企業暫緩設備投資;個人消費則減少0.8%。另外,出口及進口亦分別衰退6.0%、4.9%,與上次公布數據相同。

A: MAS今年8月3日發表新聞稿宣布,頒發SRFB特權給渣打銀行新加坡分行,允許該行自即日起,可在新加坡設立最多50個營業點,比原先的25個增加1倍。渣打銀行新加坡分行是首個獲得此特權的外資銀行。目前渣打銀行在新加坡擁有18個營業點,包括16個門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是該銀行最大股東,持股約16%。 依據MAS 於2012年宣布的SRFB框架,新加坡特准全面銀行(Qualifying Full Bank),若是來自與新加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司法管轄區,可設立最多50個營業點,包括最多35家分行。去(2019)年11月21日生效的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EUSFTA),是首個包含SRFB條款的自由貿易協定。 MAS也宣布將加強SRFB框架,考慮給予顯著超越基本條件的SRFB額外的全面銀行執照,允許其和新加坡銀行集團擁有同等的靈活度,可設立子公司來經營新業務或其他商業模式,例如純數位銀行。 MAS是依據一系列因素判定SRFB是否顯著超越框架標準,如在新加坡的銀行業務是否全面設立子公司、銀行的全球關鍵高階管理階層是否有顯著比例進駐新加坡,以及是否對新加坡的長期金融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包括是否在新加坡聘用大量人員、透過創造就業機會和提升技能課程培養新加坡人才、銀行主要股東是否為新加坡人或新加坡集團,以及銀行對新加坡的經濟和金融市場是否展示堅定承諾,例如銀行是MAS的主要交易商,帶領或參與重要產業計畫或協會,在新加坡發展新業務和深化業務。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