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Sky News, Independent 日期:109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406/P200號(商情文號:第406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統計顯示,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本年3月到6月共計受僱員工支薪數減少64萬9,000名員工(總就業數之2.2%),但根據REC徵才網站,7月6-12日尚有10萬6000名求職廣告,以及6月份的就業比率比5月份有所成長。 該報告另顯示,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間較去年同期,英國每週的工作時數減少1.753億小時(或16.7%)。報告並表示,在5月份,有多達100萬人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無法上班,並且沒有得到任何報酬。包括獎金在內的全體員工的平均總薪資較上年下降0.3%。 4月至6月的職位空缺下降至33.3萬,比去年同期減少近三分之二。 英國政府提出之新型冠狀病毒工作僱用保留計畫 (Coronavirus Job Retention Scheme - CJRS)協助支付940萬被強制放無薪假之員工薪資。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警告,隨著失業率開始加速上升,英國可能面臨失業率從目前的3.9%上升至約13%(超過300萬)。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Eastern Eye 日期:109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94/P200號(商情文號:第394號) 商情本文: 據英國國際貿易部公布資料顯示,2019/2020財政年度(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外資投資案件數達到1,852件,較上年度成長4%,其中新增投資案成長11%、擴大投資案減少9%及併購案增加1%。 美國仍然是英國外國直接投資的第一大來源國,投資462個項目及提供2萬131個工作機會,其次是印度、德國、法國、中國(含香港)、義大利、澳洲及紐西蘭、日本、加拿大及荷蘭。投資分布地區方面,除對蘇格蘭地區投資件數略下降外,對其他地區投資件數均成長。 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新就業機會數量增加29%,顯示外資為英國經濟提供廣泛的支持,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表示,英國將發展先進製造業、生命科學及可再生能源等關鍵領域,以為全球投資者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同時英國正在與美國、日本、澳洲及紐西蘭等主要投資來源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此將有助強化與該等國家之經貿關係。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Eastern Eye 日期:109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94/P200號(商情文號:第394號) 商情本文: 據英國國際貿易部公布資料顯示,2019/2020財政年度(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外資投資案件數達到1,852件,較上年度成長4%,其中新增投資案成長11%、擴大投資案減少9%及併購案增加1%。 美國仍然是英國外國直接投資的第一大來源國,投資462個項目及提供2萬131個工作機會,其次是印度、德國、法國、中國(含香港)、義大利、澳洲及紐西蘭、日本、加拿大及荷蘭。投資分布地區方面,除對蘇格蘭地區投資件數略下降外,對其他地區投資件數均成長。 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新就業機會數量增加29%,顯示外資為英國經濟提供廣泛的支持,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表示,英國將發展先進製造業、生命科學及可再生能源等關鍵領域,以為全球投資者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同時英國正在與美國、日本、澳洲及紐西蘭等主要投資來源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此將有助強化與該等國家之經貿關係。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Eastern Eye 日期:109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94/P200號(商情文號:第394號) 商情本文: 據英國國際貿易部公布資料顯示,2019/2020財政年度(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外資投資案件數達到1,852件,較上年度成長4%,其中新增投資案成長11%、擴大投資案減少9%及併購案增加1%。 美國仍然是英國外國直接投資的第一大來源國,投資462個項目及提供2萬131個工作機會,其次是印度、德國、法國、中國(含香港)、義大利、澳洲及紐西蘭、日本、加拿大及荷蘭。投資分布地區方面,除對蘇格蘭地區投資件數略下降外,對其他地區投資件數均成長。 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新就業機會數量增加29%,顯示外資為英國經濟提供廣泛的支持,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表示,英國將發展先進製造業、生命科學及可再生能源等關鍵領域,以為全球投資者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同時英國正在與美國、日本、澳洲及紐西蘭等主要投資來源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此將有助強化與該等國家之經貿關係。
A:依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統計,巴西400萬家公司,6月中旬有130萬家公司暫時或永久關閉,其中71萬6,000家將不再營業。 結束營業公司分佈廣泛,其中商業佔40.9%、服務業佔39.4%、建築業佔37.0%、工業佔35.1%。
A:依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IBGE)資料,2020年6月底,就業人口為8,250萬人,失業人口1,240萬人,失業率13.1%,為8年來最高。5月初失業人口980萬人,失業人口增加26%。 5月初非正式工作者為2,990萬人,6月底為2,850萬人,失業率上升也影響沒有正式契約工作者 。 6月底巴西有2,690萬人希望工作,但未尋找工作。
A:巴拉圭政府擬推動經濟振興方案 2020.07.17巴拉圭《國家通訊社》(Agencia IP) 巴國財政部稅務次長Oscar Orué表示,為因應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推動經濟振興方案,巴國政府擬向國際組織貸款3.5億美元,用以發放紓困金、提供企業優惠貸款及增加社會住宅建設等,以維持商業活動運作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惟本案仍俟巴國國會審議通過。
A:海地7/17確診個案增至6,902例,增加46例,死亡維持145例。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增至136例,增加3例,死亡維持8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本日確診個案增至76例,增加2例,死亡維持3例。
A:巴拿馬7/17確診個案增至51,408例,增加1,035例,死亡1,038例,增加38例,現有住院1,117例及重症167例,均處於高峰。 鑒於疫情嚴峻,巴衛生部宣布本週末仍採全面隔離,將影響巴京等地220萬民眾,並研議對疫情較嚴重地區維持週末全面隔離。 巴衛生部稱業與新加坡交流防疫經驗,其中以星國重懲違反衛生政策民眾最為重要,巴衛生部強調違反居家隔離之確診個案,可處以5萬至10萬美元罰金。 聯合國拉美經濟理事會(CEPAL)報告預期巴國本年經濟衰退6.5%,貧困及極度貧困人口比率分別升至17.5%及8.5%,另巴國已投入之社會補助相當GDP之3.7%,並已於3月發行25億美元公債以挹注支出。
A:哥斯大黎加7/17確診個案增至9,969例,增加423例,死亡47例,增加5例,現有住院211例及重症38例續創歷史新高。 哥衛生部執行全國依車牌尾數維持假日限制50%、平日限制80%、夜間禁行之車輛管制,另橘色警戒區域略為減少,僅限超市、銀行、藥局、五金等必要性營業活動,黃色警戒區域則維持開放餐廳、商店、健身房及教堂。 哥政府表示,受疫情影響,哥國失業率已達20.1%,較去年同期增加19萬失業人口,爰在減少公務員15%工時(即減薪)規劃下,呼籲國會儘速通過特別預算,以挹注20萬份失業補助所需資金。 為振興觀光業,哥政府宣布將2020年至2024年將若干國定假日調整至鄰近的星期一,以與星期日連續放假,觀光業者對此政策表示歡迎。 聯合國拉美經濟理事會(CEPAL)報告預期哥國本年經濟衰退5.5%,貧困及極度貧困人口比率分別升至20.5%及5.1%,衰退幅度相對鄰國較低,另哥國已投入之社會補助僅相當GDP之0.8%,亦較拉美各國為低,顯示哥國財政吃緊。
A:尼加拉瓜政府7/17未更新統計,確診個案維持2,682例,死亡99例,尼國民間醫療聯盟(UMN)亦維持迄7/8之估計,確診個案為7,893例,死亡2,225例。 政府準備以電視音樂會等方式紀念719桑定革命紀念日(相當國慶),以避免群聚感染。 因應機場重新開放,尼衛生部宣布擬旅行之國民得備妥行程向國家診斷中心(CNDR)申請自費檢驗,費用150美元,惟仍不開放民間醫院提供檢驗。衛生部另緊急採購檢驗試劑10萬份,以提升檢驗能量。 聯合國拉美經濟理事會(CEPAL)發布最新經濟報告,受疫情影響,本年拉美區域經濟恐衰退9.1%,其中尼國衰退8.3%,貧困及極度貧困人口比率分別升至52.7%及22.8%。
A:全球12家大型石油/天然氣公司發起石油暨天然氣氣候倡議(Oil and Gas Climate Initiative, OGCI),OGCI成員同意在2025年前,將上游石油及天然氣生產排放的平均碳強度(average carbon intensity),自2017年的每桶石油23公斤二氧化碳(23 公斤CO2e/boe),減少至每桶20-21公斤。 惟絕對排放量(absolute emission)可能因產能增加而提高。 OGCI成員包括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英國石油公司(BP)、美國雪佛龍公司(Chevron)、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義大利埃尼(Eni)、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力豹仕集團(Repsol)、荷蘭皇家殼牌(Royal Shell)以及法國道達爾集團(Total)等,前述12家公司佔全球石油及天然氣產量超過30%。 OGCI主席(前BP執行長)Bob Dudley表示,成員同意統一計算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的方式,且未來不排除擴大適用於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及煉油產業。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若干OGCI公司目前已達到該共同目標,譬如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商Saudi Aramco,2019年上游碳強度為每桶石油10.1公斤二氧化碳;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數據指出,目前全球產業平均為每桶石油18公斤二氧化碳,盼在2025年將公司二氧化碳強度減至每桶石油8公斤二氧化碳。 OGCI表示,未來將每年彙整集體碳強度數據,並交由第3方公正人(an independent third party)-跨國性專業服務公司EY檢視。
A:俄羅斯Gamaleya流行病學暨微生物研究院(Gamaleya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and Microbiology)與俄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se)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第1階段測試(針對38個人)於7月17日當週結束,目前進行第2階段共100個人的測試,俄羅斯主權基金-直接投資基金(Direct Investment Fund, RDIF)執行長Kirill Dmitriev表示,第3階段測試預計8月進行,受測人數將增加至上千人,沙烏地係第3階段測試目標國之一。 Dmitriev執行長表示,疫苗初期測試結果顯示安全,預計8月底前將可在俄羅斯使用,屆時俄國將成為全球第1個核可疫苗的國家。俄羅斯規畫2020年底前在國內生產3,000萬劑疫苗,另外在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生產1.7億劑疫苗。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分析,RDIF與沙烏地在若干投資案有合作經驗,兩國可望在疫苗研發方面持續良好互動。
A: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現任秘書長Roberto Azevedo預計在2020年8月下台,沙烏地阿拉伯提名前經濟暨規劃部(Ministry of Economy and Planning)部長Mohammed Maziad Al-Tuwaijri角逐。 2020年7月17日Al-Tuwaijri受訪表示,WTO陷於停滯且有改革必要(in a state of stagnation and reform is necessary)。渠認為WTO秘書長須擔任會員國間橋樑並增進彼此瞭解。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新任秘書長須重啟貿易對話(revive stalled trade talks)、規劃2021年WTO部長會議(2021 ministerial conference)以及解決美中貿易磨擦(US-China dispute)等重大議題。 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部長Khalid Al-Falih表示,Al-Tuwaijri在公、私部門經驗豐富,擔任秘書長有助解決WTO目前面臨的困境,可在重新檢視WTO政策與定位扮演重要角色。
A:沙烏地阿拉伯宣佈,將在2022年3月舉辦大型國際國防工業展(massive international defense show)。 目前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防工業展,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阿布達比舉辦International defense Exhibition and Conference (IDEX),下次舉辦日期為2021年2月。 海灣國家包括沙烏地及阿聯,皆投資大筆預算發展國防產業,以減少進口並創造更多國內就業機會。沙烏地目前係全球第3大國防預算支出國(third biggest spender on defense),盼在2030年將一半國防支出在地化。 沙烏地國防產業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Military Industries, GAMI)局長Ahmad Al-Ohali表示,舉辦世界國防展有助沙烏地在地化國防產業。
A:沙烏地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部長Badr bin Abdullah bin Farhan王子宣布,80項藝文相關工作名稱,將順利被納入沙烏地職業分類(Saudi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名單內,包括編劇(theater producer)、電影導演(film director)、燈光設計師(lighting designer)、資料與手抄稿復原專家(document and manuscript restoration specialist)、策展人員(exhibition designer)、服裝設計(textile designer)以及藝廊管理者(curator)等。 文化部成立於2019年3月,其定義的藝文工作領域,包括遺產、語言、書籍與出版、圖書館、時尚藝術、劇場與表演藝術(theater and performing arts)、烹飪藝術、電影、博物館、視覺藝術、節慶與文化活動、建築與設計以及文化或媒體發展教育相關的職業。 此為沙烏地藝文工作者首次可取得官方職業頭銜(official professional status),盼藉此提升藝文活動產能並為專業人士提供更多機會。
A:沙烏地航空貨運公司(Saudia Cargo)表示,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3月在沙烏地爆發以來,沙航貨運公司共出動1,500架次班機運送重要物資,其中500架次係與沙烏地航空公司(Saudi Arabian Airlines Corporation)合作調度。 Saudia Cargo執行長Omar Hariri指出,3-6月間共載送約7.5萬噸重要物資至沙烏地境內,包括醫療器材及個人防護設備(PPE equipment)。公司動員所有物流資源確保醫療產品順利運抵沙國。 沙烏地航空貨運公司營運範圍橫跨4大洲(包括歐洲、非洲、亞洲及美洲)共225個國際航點及26個國內航點。
A:2020年7月18日G20主辦國沙烏地阿拉伯,舉辦財政部長暨中央銀行行長視訊會議,宣誓利用所有政策工具(all available policy tools)打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及復甦全球經濟。 受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展望仍不穩定,惟出現逐漸復甦趨勢,與會各國表示將持續推行各項政策,以確保人類生命/工作機會/收入、支持全球經濟復甦、健全金融系統以及防止衰退風險(safeguard against downside risk)。 G20財政部長會議在4月提出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 DSSI),暫緩償還2020年底前應給付債務,沙烏地財政部部長Mohamed Al-Jadaan表示,全球73個貧窮國家(poorest countries)有42個提出申請,延遲給付金額達53億美元。 與會成員並敦促私部門債權人(private creditor)加入,並考慮下半年可能再延長債務償還期限的可能性。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全球目前有近1,450萬人感染COVID-19、同時超過60萬人死亡,各國紛紛採取封鎖措施盼減緩疫情散播。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估計,2020年全球GDP將衰退4.9%。IMF代理主席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全球應合力協助貧窮國家及外債特別高的經濟體,德國則同意捐助34億美元給IMF減貧暨成長信託計畫(Poverty Reduction and Growth Trust)。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國王Abdullah二世近期於會見約旦政治、經濟及學術界人士時,強調疫情發生所造成之影響與挑戰,約旦應思考擬定發展成為抵抗新冠疫情之區域投資中心。 Abdullah國王指出,未來發展重點方向: (一)重視糧食安全問題:2020年及2021年中東地區主要挑戰之一,依然是糧食安全與糧食儲備問題,因此阿拉伯國家應保持協調,以應對疫情危機影響,特別是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之糧食儲備的影響。糧食安全與糧食儲備將成為2021年約旦的優先發展事項。 (二)發展藥品和醫療用品:疫情爆發後,約旦積極發展製藥、醫療用品、先進農業與食品加工,未來約旦將透過提供藥品與醫療用品提供援助予一些國家,對此約旦並盼能得到其他國家之支持。 (三)成為未來投資中心:約旦應成為後疫情時期地區投資中心,約旦因應難民需求、醫療問題與糧食安全等諸多挑戰,並在外資幫助下,使約旦成為應對區域挑戰之起點與解決疫情在中東影響之樞紐。 (四)政策應透明與靈活:政府從因應新冠疫情危機之經驗中吸取教訓,採取更具透明度和嚴謹性之行動以因應疫情危機。 (五)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重申約旦之一貫立場,即必須在兩國方案基礎上,結束巴以衝突,確保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之獨立主權之巴勒斯坦國。以色列任何單方面吞併西岸土地之行為都不可接受,都將破壞在中東地區實現和平與穩定之前景。 (六)發展與伊拉克關係:約旦應與伊拉克保持密切關係,努力支持伊拉克抗擊新冠疫情的努力。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政府玉本(109)年7月15日舉行會議,研究開放國際機場及允許外國遊客來約旦旅遊之可行性。目前已決定將 7個與約旦疫情情況相似或相近之國家(地區)列入綠色清單,可以開放往返約旦航班,其中包括香港、奧地利、瑞士、德國、義大利、塞普勒斯及泰國。來約人員須在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並在機場或約旦邊境口岸進行其他檢查,結果呈陰性便可免於14天隔離直接入境。預計國際商業航班將於本年8月第一或第二周恢復,隨著機場之開放,列入綠色清單之國家將陸續增加。 該報導續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與約旦衛生部合作開展血清傳染病學研究,以確定疫情在普通人群中之感染程度與無症狀感染之比例。此專案相關經費將由科威特資助,為期一個月。 約旦衛生部表示,將與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輝瑞公司(Pfizer Inc.)簽署協定,預訂2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衛生部已與包括輝瑞公司在內之主要國際製藥公司簽署數項預購協議,待其測試之新冠疫苗證明有效後,於2020年底前提供予約旦使用。 約旦時報另於本年7月14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及政府正策影響,勞務仲介行業面臨停工情勢,目前約旦在勞工部註冊之勞務仲介機構共有52家,由於無力支付財務費用及工資,至少有30家機構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