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Semana財經雜誌電子版(2020.07.13) 依據哥倫比亞對外推廣機構(ProColombia)資料,哥國今(2020)年1至6月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總金額達56億4,800萬美元,較去(2019)年同期的47億9,400萬美元,年增18%,預計可創造3萬5,500個新就業機會。逾56億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金額中有76%係新投資案,24%則為收益再投資案。 哥國對外推廣機構執行長Flavia SANTORO表示,外人直接投資係推升哥國經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引擎,相關投資金額的增加,代表外商對哥國投資環境與機會的肯定。 今年上半年哥國外人直接投資主要項目包括食品加工、商業流程委外(BPO)、能源、工業4.0、包裝、觀光等產業。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PORTAFOLIO日報電子版(2020.07.13) 依據Guarumo數據調查公司及EcoAnalítica經濟顧問公司公布最新之問卷調查資料,高失業率為哥倫比亞民眾目前最憂心的問題(占34.6%),其次為政府貪腐(占27.6%),而新冠(武漢)肺炎疫情僅居第3位(13.6%)。 此外,該份民調亦顯示民眾對哥國政治人物之滿意度普遍下滑,總統Iván DUQUE滿意度由今(2020)年4月份的62.1%下滑至58.9%;副總統Marta Lucia RAMÍREZ滿意度更由41.3%大幅下滑至27.0%;哥京波哥大市長Claudia LÓPEZ則由78.1%下滑至67.9%。哥國第2大城 Medellín市長Daniel QUINTERO則由於在新冠肺炎防疫的領導表現及成果上明顯優其他主要城市,促成其滿意度由4月份的65.3%大幅攀至80.9%。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Nuevo Día電子報(2020.07.10) 哥國農業部長Rodolfo Zea Navarro表示,哥國正持續努力拓展酪梨出口市場,今(2020)年原定酪梨出口金額目標為1億美元,惟在成功拓展中國大陸等新市場及既有市場需求量擴增下,可望超越原目標。依據哥國最新之統計,哥國今年1至5月計出口酪梨3萬344公噸,金額達6,100萬美元,年增率分別達26.4%及29.3%,優於去(2019)年同期的2萬4,012公噸及4,700萬美元。 哥倫比亞今年5月28日出口第一批共23公噸的酪梨到中國大陸,歷時5週的時間,在7月初運抵上海,目前哥國農業部正持續進行酪梨拓銷韓國市場之相關準備工作。

A:在疫情爆發時,許多成衣工廠將生產線轉為製作口罩,其中包括美國服飾品牌Los Angeles Apparel。該品牌創始人Dov Charney曾表示,目標是透過400名員工,創造每周10萬個口罩的生產量。   然而,現已發現該品牌位於洛杉磯的工廠有超過300例確診,更有4例死亡。洛杉磯郡公共衛生部表示,6月27日衛生官員發現該成衣廠嚴重違反防疫規範,且製造商未即時通報感染案例,政府隨即勒令關閉工廠。   Charney表示,該品牌與政府單位在溝通上有許多牴觸,調查人員稱Los Angeles Apparel涉嫌過失更是過分。他們一直有替工人進行測試,但工廠所在的南洛杉磯地區感染率較高,自然也會影響到員工。   此次群聚感染是洛杉磯郡目前最嚴重的一次,衛生官員表示,Los Angeles Apparel的4例死亡案例中,有3例發生在6月初,1例則是7月初。政府在6月19日便接到醫療業者通知,提醒該工廠可能會爆發感染。公共衛生部便要求提供員工名單以做追蹤,但該公司經過多次要求,仍無法提供。   在6月26日的訪查中,調查人員發現該工廠違反多項規範,包括沒有遵守安全距離、使用硬紙板做為工作區隔板等,再加上無法提供完整員工名單,政府勒令關閉營運,等候進一步通知。   新聞來源

A:在新冠肺炎疫情及和石油價格下跌雙重影響下,巴西與美國貿易量在2020年上半年急劇下降,根據巴西美國商會(Amcham Brasil)資料,2020年上半年巴西與美國貿易額為232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8.5%。 下降主要原因是出口大幅減少,2019年巴西對美國出口創下歷史紀錄,2020年1-6月巴西對美國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根據Amcham執行副總裁Arabe Neto表示,此數據是10年來最低紀錄,巴西對美出口主要為工業製品,佔80%以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國市場萎縮,巴西對美出口工業產品大幅減少,加上油價下跌,巴西原油出口美國也萎縮。美國為巴西第2大貿易夥,約佔巴西貿易總額13.4%,而巴西第1大貿易夥伴為中國,佔比為29.4%。 Amcham為提升巴美2國經貿關係曾建言,應儘速簽署1項非關稅協定及更新或延長巴西適用普遍化優惠關稅措施(GSP)(註:巴西將於2020年12月自GSP畢業)。

A:一、澳洲能源監理機構於本(2020)年7月1日發布旨揭報告,該機構主席Clare Savage表示,已加大對電力零售業者施壓,要求其將自電力批發商獲得之低廉批發電價,減讓予消費者受惠,上(2019)年7月至本年1月,新南威爾州之電價已下跌11-13%,南澳州之電價亦減少12%,未來仍有更大降價空間。另自2012-13年以來,對電力產業之投資,超過93%為風能及太陽能,使確保電力供電系統穩定性及可靠性之成本相對增加。 二、旨揭報告涵蓋全國電力市場(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澳洲東岸天然氣供應(Eastern Australia gas)、能源監管網絡(Regulated energy networks)及電力零售市場(Retail energy markets)等面向,要點分述如下: (一)全國電力市場: 1、隨著燃煤發電機組老化退出市場,自2012-13年以來超過93%之投資投注於風能及太陽能電廠。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創紀錄,風能廠占8%,太陽能廠占2.5%,另屋頂太陽能光電系統供電則占5.2%。 2、2019年之投資案,因整合風能及太陽能與輸電網順利銜接之技術問題而稍有放緩。值此電力市場轉換期,介入電力管理系統安全性及可靠性之風險上升,增加用戶之用電成本。 3、因無風或無光時再生能源發電將受限制,故必須投資諸如快速啟動發電、電力需求回應、電池存儲及水力發電站等可靠容量(firming capacity)。 4、2019年全國電力市場最高電價為維多利亞州之126澳元每兆瓦時(MWh)及南澳州之125澳元/MWh,批發電價於本年初攀高,係因高燃油成本及季節性用電需求增加,另維多利亞州發電機故障亦影響市場供電。 (二)澳洲東岸天然氣供應: 1、2019年澳洲東岸天然氣產出創歷史新高,主因係對來年冬季亞洲液化天然氣(LNG)高需求之過度樂觀預期而提高產量。 2、天然氣生產業者與澳洲政府協商同意優先供應國內市場需求,以緩解國內天然氣供應短缺之疑慮。另北領地新增加之天然氣供應,亦有利降低天然氣供應短缺風險。 3、2019年進行之政策改革,讓天然氣更易取得輸送所需管道至市場。 4、隨著新增加之國際供應及市場需求減少,致液化天然氣價格走弱,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油商間之激烈價格競爭,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需求,拖累國際油價,使2020年3月之價格,降至2003年以來新低水平。澳洲出口商表示,疫情造成未來不確定因素及油價崩盤,使敲定天然氣新供應合約受到限制。 5、澳洲國內天然氣價格因國內供應增加、輸送管道改善及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而下降,2019年第4季現貨平均價較上年之每千兆焦耳(GJ)10澳元,降價至7-8澳元,2020第1季南部市場之價格進一步降至5澳元,北部市場甚而降至4澳元。 6、另澳洲正考慮興建4處橫跨南澳州、維多利亞州及新南威爾斯州之天然氣進口接收站。 (三)能源監管網絡: 1、近期收益預測低於前期,其中電力網絡收益下滑13%,天然氣網絡收益亦下滑14%,報酬率下降是收益下滑之主要因素。 2、2019年輸配電收入係自2011年以來最低,比2015年收入高峰下降23%。 3、2019年能源網絡投資係連續3年增加,達41%,包括輸配電網絡投資增加9%,惟仍低於2012年投資高峰。輸配電網絡新增投資主要係翻新舊網絡,而非擴建新網絡。 (四)電力零售市場: 1、澳洲政府自2019年7月1日起,對零售商提供之電價設定上限,澳洲能源監理機構設定昆士蘭州東南部、新南威爾士州及南澳州之電費報價,維多利亞州亦推出類似安排,在反映競爭激烈之市場及高效零售商之成本水平上,設定要約電價(standing offer prices)。 2、截自2020年1月之7個月內,住戶要約電價,在維多利亞州下降14-19%,新南威爾士州下降11-13%,南澳州下降12%,昆士蘭州東南部則下降10%,惟要約電價仍高於市場電價。 3、澳洲電力零售市場仍由能源3巨頭,即AGL、Origin及EnergyAustralia繼續主導,合計約占63%之小電力用戶及澳洲東岸及南岸75%之小型天然氣用戶,惟其他小型電力零售商之市占率漸增。 三、旨揭報告詳細內容可自澳洲能源監理機構網站(https://www.aer.gov.au/publications/state-of-the-energy-market-reports)擷取。

A:7 月 15 日推介 - 石藥集團 (1093, 上日收市 $16.02) 1)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受前晚那指急瀉影響,恆指週二低開 109 點後反覆向下,隨著 A 股回軟,最多曾跌 519 㸃,收報 25477 㸃,跌 294 㸃或 1.1%,成交額按日增加 4% 至 1789 億元,7 月以來日均成交額 1976 億元。港股通南向淨買入 66 億元,7 月以來累計淨買入 535 億元。 藍籌股 12 升 37 跌 1 持平。澳門政府對內地居民入境取消隔離要求,消息提振濠賭股,銀河娛樂 (27) 及金沙中國 (1928) 漲 5.0%-6.1%,是表現最佳藍籌股,澳博 (880) 更急漲 11.4%。吉利汽車 (175) 是最弱藍籌,跌 6.0%。大型科技股沽壓較大,阿里巴巴 (9988)、美團 (3690)、小米 (1810) 及騰訊 (700) 分別下跌 5.5%、4.3%、3.6% 及 3.0%。 板塊方面,汽車、軟件、手機、內險和中資券商股跑輸大市。比亞迪 (1211) 及華晨中國 (1114) 瀉逾 7%。金山軟件 (3888) 和微盟 (2013) 跌逾 6%。舜宇光學 (2382)、瑞聲科技 (2018) 及比亞迪電子 (285) 跌 3%-5%。中國人壽 (2628)、中國太平 (966)、中信証券 (6030) 及海通證券 (6837) 跌 3%-4%。 恆指夜期收報 25656 點,升 117 點,高水 178 點。ADR 港股比例指數報 25529 點,較香港收市高 52 點。 上証指數低開低走,午後跌幅收窄,收報 3414.62 點,跌 0.8%。深証成指跌 1.1%。滬深兩市成交額 1.69 萬億人民幣,連續 7 天超過 1.5 萬億,放量下跌是負面訊號。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出 174 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單日淨流出新高,值得關注資金流方向是否逆轉。 2) 上日美股市況總結 企業盈利勝預期,週二美股三大指數均上升,道指收報 26642 㸃,升 556 點或 2.1%,標指升 1.3%,納指升 0.9%。美匯指數升回落至 96.27。 3) 股市前景 昨日恆指盤中低見 25254 點,從 7 月 7 日盤中高位 26783 㸃已回調 1529 點或 5.7%,調整幅度基本足夠,具反彈空間。恆指 7 月行情仍然看漲,技術支持位在 25200 㸃,建議重點關注科技、醫藥和消費股。四大科技股中,阿里巴巴 (9988) 仍是趁回調買入的首選。 中國 6 月貿易數據優於市場預期,反映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週四將公佈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增長率,估計數據正面利好中港股市。中芯國際 A 股週四在科創板上市,必定是市場焦點,其股價表現不但影響半導體板塊,也可能提振已計劃發行 A 股的公司包括吉利汽車 (175) 和石藥集團 (1093)。 4) 宏觀經濟訊息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以美元計價,6 月出口按年增長 0.5%,優於市場預期下跌 2%;進口按年增長 2.7%,亦勝市場預期下跌 9%。6 月貿易順差 464.2 億美元。(信報) 5) 個股訊息 石藥集團 (1093) 公佈,其附屬公司石藥集團歐意藥業開發的「塞來昔布膠囊 (100mg、200mg)」已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藥品註冊批件,為國內該品種第三個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塞來昔布為非類固醇抗炎藥物,適用於:1) 緩解骨關節炎的症狀和體徵;2) 緩解成人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和體徵;3) 緩解成人急性疼痛;及 4) 緩解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和體徵。(港交所) 中國人壽 (2628) 公佈,今年上半年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 4280 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 13.2%。(信報) 中國平安保險 (2318) 公佈,首 6 個月旗下 4 家子公司保費收入合共 4452.45 億元人民幣,按年跌 0.2%。其中,中國平安人壽保費收入按年減少 6.1%;中國平安財產保費收入按年升 10.5%。(信報) 深圳控股 (604) 公佈,今年上半年總合同銷售額約 75.8 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 17.8%。單計 6 月,合同銷售額約 29.9 億元人民幣,按年跌 6.7%。(信報) 上海實業 (363) 發盈警,預料截至 6 月底止中期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下跌約 60% 至 70%,主要由於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令集團高速公路業務、房地產業務,以及消費品業務盈利減少。(信報) 瞭解更多港股資訊動態, 請見香港钜亨證券:https://www.anuesec.com/zh-HK/

A:新聞來源 : 韓國企劃財政部(日期 : 2020年7月14日)   一、企劃財政部安日煥第2次官於本(109)年 7月10日,視察韓國製藥企業Genexine,瞭解新冠肺炎疫苗之研發情形及企業面臨之困難。 二、Genexine於本年4月開始進行生產學術聯合研究,目前已進入1/2a期臨床試驗,並盼於2021年下半年成功開發韓國產疫苗。 三、韓國政府為對抗新冠疫情,頃由相關機構及民間專家組成之政府支援小組,並於第3次追加預算案增列1,115億韓元(約27億2千萬新台幣)預算,支援開發治療藥劑及疫苗。 四、安日煥第2次官表示,為維護國民健康與安全,並減少新冠疫情造成之經濟損失,須儘早開發治療藥劑及疫苗。渠亦表示,儘速進行開發中物質之臨床試驗,並儘早執行本次追加預算案之預算,期以早日開發治療藥劑及疫苗。 五、安日煥第2次官表示,韓國政府將透過新冠疫情防疫經驗及知識,支援建構其他新型傳染病之預防體系,並建立包含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及支援產業化等之完整支援體系。      

A: 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9)年7月13報導,「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預測全球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的成長率因武漢肺炎影響將轉少。截至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容量每年成長約8%,預估2020年至2021年成長率將減至6%。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發電容量比去(2018)增加1億8,800萬kW,預估2020年發電容量僅比去年增加約1億7,000萬kW,若出現第二波疫情,發電容量成長率恐持續下降。 日本再生能源發展與全球趨勢一致,發電設備增加率亦將呈現減少。日本發電設備自2017年後即維持每年成長約10%,惟預估2020年至2021年成長率將減至6%。  

A:2020.07.02 國家報(La Nación) 臺灣為巴拉圭第三大牛肉出口國 根據巴拉圭動物衛生暨品質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份巴拉圭牛肉出口達120,908公噸、4.92億美元;該出口數量與金額分別較2019年同期成長11.3%與12.1%。智利為巴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出口量達39,788公噸;俄羅斯為第二大出口國,出口量達29,625公噸;臺灣則位居第三大出口市場,出口量為11,746公噸。

A:2020.07.09 ABC彩色報(ABC Color) 2020年上半年巴拉圭貿易額衰退 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受武漢肺炎(Covid-19)防疫隔離措施影響,邊境城市封鎖,商業活動暫停,截至2020年6月巴國出口金額51.4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19.5%;進口金額46.37億美元,亦減少17.7%。 主要出口衰退項目為黃豆油(-15%)、黃豆粉(-27%)、皮革(-36%)及電纜線(-50.5%);主要進口衰退項目為手機(-23%)、筆電(-30%)、電視(-54%)及石油(-48%)。

A:2020.07.12 ABC彩色報(ABC Color) 巴拉圭政府增加預算因應疫情 為因應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巴拉圭政府通過國家緊急法,2020年上半年政府預算由135.25億美元調高至151.39億美元,增加11.9%。依據巴國緊急法,政府舉債上限為16億美元,得用以設立緊急基金支應公共衛生、醫療及振興防疫隔離措施對經濟之衝擊。

A:2020.07.03 國家報(La Nación) 2020年上半年巴拉圭加工出口減少26% 根據巴拉圭加工出口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已核定14件加工出口案,投資金額達1,170萬美元,創造811個就業機會。 2020年上半年,在巴國境內進行加工、組裝及出口之產品,出口額累計265,394,912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6%。主要出口項目為服飾與紡織產品,占40.6%;其次為汽車零配件,占22.8%;以及塑膠製品,占17%。

A:2020.07.14 ABC彩色報(ABC Color) 2020年上半年巴拉圭黃豆出口3,890,350公噸 依據巴拉穀物暨油籽出口商會統計,2020年1至3月份巴拉圭黃豆出口量較2019年同期衰退9%,截至2020年6月巴拉圭黃豆出口3,890,350公噸,僅較2019年同期減少2.8%,顯示黃豆出口已逐漸復甦。特別是對巴西出口量達404,000公噸,較2019年同期大幅成長400%。

A:2020.07.07 拉丁美洲報(Avi News) 2020年上半年巴拉圭禽肉出口量成長 根據巴拉圭動物衛生暨品質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份巴拉圭禽肉出口量達1,472公噸,較2019年同期出口量1,178公噸,成長24.92%;然而,出口金額1,695,202美元卻較2019年同期(1,896,284美元)減少10.60%。 截至2020年6月份巴拉圭禽肉雜碎出口量為1,434公噸,較2019年同期1,206公噸,減少18.86%;出口金額為528,929美元,較2019年同期497,277美元,增加6.37%。 截至2020年6月,巴拉圭禽肉及其雜碎、內臟合計出口量達2,990公噸,出口金額為2,292,930美元,分別較2019年同期成長22.93%及衰退6%。主要出口市場為俄羅斯(占總出口金額之52%)、阿爾巴尼亞(Albani,占10%)、安哥拉(Angola,占7%)。

A:2020.07.14 國家報(La Nación) 2020年上半年巴拉圭進口汽車下滑32.6% 依據巴拉圭汽車商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份巴國累計進口車輛為10,374倍,較2019年同期減少32.6%;轎車、休旅車及貨車進口量占比分別為45.7%、45.7%及7.3%。汽車協會表示,進口車輛減少主要原因是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汽車銷售量下滑32%至50%,且2019年進口車庫存量亦有銷售壓力。

A:2020.05.28 今日電子報(Hoy) 去(2019)年巴拉圭僑匯達5.55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額(GDP)之1.4%,僑匯主要來自西班牙、美國、阿根廷及巴西。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預估今(2020)年僑匯收入將大幅減少至1.67億美元,許多巴國家庭仰賴僑匯生活,將受到衝擊。

A:海地7/14確診個案增至6,727例,增加106例,死亡維持141例。海衛生部稱最近檢測陽性比率自50%降為30%,疫情似有好轉,惟仍需保持警戒。另自7/15開始,來自高風險疫區國家之入境旅客需提交72小時PCR檢驗陰性證明,惟尚未發布高風險國家清單。   千里達及托巴哥維持確診個案133例、死亡8例。   海地卡及巴布達維持確診個案74例、死亡3例。      

A:巴拿馬7/14確診個案增至48,096例,增加923例,死亡960例,增加28例,住院1,015人創歷史新高,重症157人亦處高峰,私人醫院之重症區已告耗盡,病房區使用率亦高達60%。   美洲開發銀行與巴經濟財政部簽署融資協議,貸款4億美元以平衡巴國因疫情短收之財政。   本年5月哥政府限制外國貨車,致巴政府規定哥籍車輛僅能運貨入境、空車出境,因迄今未撤銷,影響哥籍司機權益,哥政府爰宣布自本日起採行對等措施限制巴籍車輛。

A:哥斯大黎加7/14確診個案增至8,482例,增加446例,死亡36例,增加2例,住院人數171人再創歷史新高。   哥政府向國會提交特別預算及撙節方案,擬節省3,280億哥幣政府支出,後者將對月收達150萬哥幣(約2,573美元)之35萬公務員減薪15%一年,預期可再節省1,297億哥幣。財政部長籲請共體時艱,並盼國會儘速通過特別預算。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