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約旦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 (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表示,新冠疫情正引發一場全球經濟危機,尤以依賴旅遊業等服務業支撐經濟之國家正遭受著最嚴重之損失,惟危機規模雖然巨大,金融市場卻不受疫情影響。 G經濟學家續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使各經濟體無一例外地陷入經濟衰退,此次危機對依賴旅遊業為主之經濟體衝擊最大。中國雖率先走出疫情危機,惟中國服務業復甦仍然落後於製造業,因為疫情肆虐之下,飯店及旅遊等服務業之需求甚難重新回歸正軌。目前,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此可能係各國政府與央行實施擴大寬鬆之貨幣及財政政策結果。IMF認為,各國經濟復甦之路仍充滿不確定性。 另近期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之「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預測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自2019年之1.54兆美元下降40%。新冠疫情造成投資流量急劇下降,對發展中國家之衝擊最為嚴重,預估2022年前全球經濟不會復甦。UNCTAD預測,2020年全球流向西亞之外國直接投資將下降7%,降至280億美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中國對外國直接投資之限制等因素,均係造成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之主要原因。
A: 依據此間媒體報導,約旦能源暨礦產資源部近期公佈2019-2021能源戰略計畫第三版本,該計畫包括6大目標:降低能源成本、能源多樣化、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國內提供能源比重、將約旦能源部門發展為區域能源交換中心、提高礦物開採附加價值。 報導指出,計畫中指出,約旦國內能源比例目標係自2019年19%、2020年37%提高至41%;2020與2021年供應能源之類型,自4種增至5種;石油能源比重,自2019年52%、2020年58%降至2021年之57%;再生能源比重,將自2019年8%、2020年11%增至2021年之12%;頁油岩能源比重,自目前之0%增至8%;天然氣能源比重,自目前之80%、2020年61%降至2021年57%。 該計畫中,各類型能源之發電比例分配,再生能源發電將從目前之13%增至20%,2021年為24%;頁岩油發電2020年為15%;石油及天然氣發電為2%。另採礦業占GDP之比重將維持目前水準,至2021年為8%。
A: 據此間媒體報導,國際行政發展研究所(IMD)近期公佈之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指出,約旦全球競爭力排名第58,在阿拉伯國家中排名第4。 報告中指出,在全球新冠疫情中約旦經濟穩定約旦,在評估中,約旦各項評比得分平均下降1分,約旦部分指標,尤其在全球貿易、價格、稅收政策及商業法規、技術基礎設施及教育等長期指標得分上升,此符合約旦促進商業建設發展2025年願景之方向。 報告中續指出,全球排名前段之國家(地區)為新加坡、丹麥、瑞士、荷蘭、香港、瑞典、挪威、加拿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排名全球第9,係中東地區第1;卡達全球第14,沙烏地阿拉伯全球第26。總體而言,小型經濟體競爭力之表現優於大型經濟體,因小型經濟體在面對疫情時,更能結合各項資源,找到解決方案,共同對抗惡劣情勢與挑戰。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7日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預期2020年斯國GDP將衰退10.3%,惟根據斯洛伐克財政部最新分析,目前斯國部分經濟已回到流行疫情前水準,有些則恢復緩慢,餐廳日銷售額達流行疫情前水準的88%,設有露天餐區的餐廳銷售額較2月時為高,儘管目前週日購物中心仍關閉,但購物中心的餐廳銷售額已達2月水準的50%到80%。 整體而言,業務越倚賴國外,恢復正常的速度就越慢,此亦為零售、餐廳及國內運輸業績較佳的原因,反之,住宿及國際運輸較吃虧,數據顯示,旅館銷售額僅達流行疫情前的40%,根據調查,夏天的旅館預訂量僅達容量的10%到15%,其中三分之一的旅館由於需求不足尚未開放。 另在工作機會方面,2020年6月中旬醫療助理職缺年增40.9%、銷售助理職缺增加24%。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8日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資料,斯洛伐克2020年5月新車銷售年減58%,2020年前5個月減少38%(歐盟衰退分別為52%及42%)。 經銷商的汽車庫存比平常高出30%,汽車製造商擔心政府只準備補貼小型電動車銷售。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8日 斯洛伐克Kia Motors Zilina車廠預期2020年產量將下降20%,該廠並未計劃裁員。 Kia Motors Zilina車廠計劃於2024年開始生產C級電動車,並已進行組裝Ceed車型混合動力版本。2020年1月至5月Kia在歐洲的銷售額下降32%,在歐盟下降42%。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預測,2020年第2季GDP將較上季衰退9.3%,5月份經濟信心指數稍有改善係因防疫限制措施解除,信心將如何轉化為實際經濟數字仍有待觀察。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斯洛伐克2020年5月失業率達7.2%,較上月提高0.63個百分點,2019年同期失業率為4.88%。 2020年5月立即能夠開始工作的求職人數達19萬8,256人(月增9.68%、年增47.82%)。 2020年5月底斯國職位空缺達6萬7,950個,較上月減少5,652個;Bratislava省提供工作機會最多(2萬419個)、Kosice省工作機會最少(3,875個)。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斯洛伐克2020年5月雇員數由2019年底的201萬9,000人減為195萬8,000人;自雇業者人數由22萬1,000人減為21萬3,700人;其他類型工作契約數量由41萬1,000個減為35萬2,400個。
A: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HN)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預期2020年斯國通貨膨脹率將達1.9%。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資料,2020年5月斯國食品價格提高5.3%,為自年初以來最高增幅。 食品價格上漲為目前全球趨勢,新冠病毒傳播造成家庭需求增加。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6月19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成允模及ODCE秘書長葛利亞(José Ángel Gurría)於本(109)年6月18日共同召開因應後新冠疫情時代之聯席論壇(MOTIE-OECD Joint Conference – Post COVID-19 :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召開本次會議之主要目的為商研後新冠疫情時代產業及貿易秩序之重組及因應方案。 二、成允模部長表示,因應後新冠疫情時代之新秩序之3大關鍵為相互連結(Inter-connectivity)、創新(Innovation)及全面性(Inclusiveness),並強調為促進可永續並具復甦能力之國際供給網,須喚起全球共同合作、數位化創新及低碳能源創新之共識,亦表示不可忽視以僱用安全網為基礎之全面價值。為實際執行上述內容,成允模部長指出未來重點工作方向如下: (一)在G20及東協10加3(ASEAN+3)等場域推動多元及雙邊之合作 (二)確保國際供給網之安全,研擬零組件及設備之因應方案 (三)確訂韓國版新政及綠色新政之工作重點 三、葛利亞秘書長表示,全世界受新冠疫情之影響,現處於本世紀經濟衰退最嚴重之時期,影響國際供給網及正常企業活動,但因韓國卓越之防疫成就,成為OECD國家中成長率最佳之國家,爰韓國推行之數位新政及綠色新政,獲得國際之肯定,預計韓國將可快速恢復經濟成長。葛利亞秘書長亦表示,希望透過本次論壇可促進後新冠疫情時代之國際合作,並借重韓國之經濟發展及防疫經驗。 四、本次論壇依「重整國際供給網」、「數位與非接觸性經濟」及「改造企業環境」等議程 (session)討論,並由OECD及海內外講者專題演說並評論。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私募股權投資者看到許多投資機會,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業旅行往來,使得投資評估較上年同期較為困難,投資者認為新冠肺炎(COVID-19)使他們能夠從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之獨角獸中發現駱駝,因這些公司在艱難的商業環境中,表現出具有韌性,能夠減少虧損並獲取利潤。儘管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使仰光部分地區被封鎖以導致業務活動暫停,增加評估新投資機會困難度,並延長了交易協商時間,但仍然有穩定的外來投資注入緬甸資本市場。 本年3月下旬緬甸新興市場企業家(Emerging Markets Entrepreneurs)與日本投資者共同完成了一筆交易,對嬰兒用品初創公司Kyarlay投資75萬美元。另在4月宣布了計劃至2021年底對該K公司加碼至2,000萬美元投資規畫。新加坡財富基金GIC和挪威Norfund於4月宣布計劃以9,400萬美元收購Yoma Bank部分股權;另本年5月阿里巴巴的所屬公司螞蟻金服決定向緬甸Wave Money行動支付公司投入7,350萬美元股權投資。此外緬甸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協會在本年4月份進行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30名會員希望在未來6個月內將資金積極投入緬甸公司,多達90%會員表示目前正在尋求運用現有資金與緬資公司建立交易管道。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投資資金加強其對具市場發展潛力公司之關注度,並在尋求在緬甸的投資時更加嚴格遵守投資紀律,私人股權基金Anthem Asia主席Josephine Price表示,投資者正尋找擁有良好治理的公司,及投資者將重點放在強化成本控制,並且能夠在未來12-18個月內維持財務生存的公司。緬甸私募股權公司處於擴張階段,其投資偏向於更成熟的公司,而風險投資公司(創投)通常專注於投資新創業公司。對於投資者而言,盼擁有更好的商業環境,減少不必要行政程序障礙,以及外國資金在市場上持有股份可有更大空間等等。緬甸本地公司必須開放與外國投資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想法,以吸引生存所需資金。另方面本地公司需要對外國投資者顯現具吸引力,以吸引投資。在緬甸許多中小型企業需要融資資金,只有接受私募股權的投資者的中小企業,才能運用其投資資金以發展企業。
A:亞洲開發銀行(ADB)於本(2020)年6月10日批准菲律賓5億美元新貸款,援助其扶貧計畫(4Ps) ,要點如下: 1、 該計畫係每2個月發放現金給國內430萬戶貧困家庭, 惟受益者須符合特定條件,包括孩童須就學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婦女須接受產前檢查與產後護理,以及父母須參加家庭發展課程等。 2、 杜特地總統於去(2019)年4月正式將4Ps簽署為法律,使其成為永久性計畫並獲得大量資助。ADB副總裁Ahmed Saeed表示,本次貸款將可對弱勢家庭提供收入補助、幫助孩童接受教育、維持健康,以及擺脫貧困。該計畫自2008年實施以來,已達成150萬人脫貧之成果。ADB將持續透過資助貸款及提供技術援助等方式,協助菲國擴大該計畫效果。 3、 ADB對該計畫之援助金額累計已超過15億美元,其中包括本年4月份批准之2億美元貸款,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發放緊急現金補助予貧困家庭。該行本年對菲貸款累計金額已達26億美元,超過去年25 億美元之最高紀錄。
A:越南第14屆國會第9次會期於本(6)月19日以91.10%贊同票數通過有關2020年若干企業應納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款減降30%之決議。該決議重點如次: 適用對象:營利事業所得稅納稅義務者為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法規定從事有課稅收入之貨品、勞務生產經營等組織(以下簡稱為企業),包括:依越南法規成立之企業、依合作社法成立之組織、依越南法規成立之事業單位以及有課稅收入之其他從事貨品、勞務生產經營之組織。 有關營利事業所得稅款減降部分:倘企業之2020年營業收入總額不超過2千億越盾者,其2020年應納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款額得以減降30%。企業依據上述規定自行計算按季申報暫繳與本年度結算稅款時得以扣減之稅額。 本決議自簽字之日起45天後生效實施,並適用於本年度計稅期。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5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185億美元,較上(4)月份成長5.2%,但較去年同期減少15.5%;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增加0.5%,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減少22.3%。 本年前5個月出口金額約99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為333億美元,成長10.4%,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為660.6億美元,減少6.9%。5月份計有17項出口金額10億美元以上之產品包括:各種電話機與零件出口金額為180億美元,減少8.8%;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153億美元,成長22.1%;紡織成衣品104億美元,減少14.5%;機械設備及其零件85億美元,成長25%;鞋類68億美元,減少4.8%;木材及木製品40億美元,維持穩定成長;運輸工具及其零件31億美元,減少12.2%;水產品28億美元,減少10.3%;鋼鐵品16億美元,減少13.5%;纖維、織紗13億美元,減少21.4%;塑膠品13億美元,減少3.6%;手提包、皮包、行李箱、帽子、雨傘13億美元,減少15.5%;鋼鐵製品13億美元,減少5%。此外,若干農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下跌,包括:蔬果16億美元,減少10.3%;橡膠4.7億美元,減少29.6%;胡椒3.09億美元,減少17.9%。惟亦有部分農產品之出口金額增加,包括:稻米出口14億美元,成長17.2%;咖啡出口14億美元,成長2.9%;腰果12億美元,成長2.2%。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前5個月美國仍為越南最大出口之市場,出口金額為2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2%;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為163億美元,增加20.1%;歐盟129億美元,減少12%;東協94億美元,減少13.4%;日本81億美元,成長2.2%;韓國77億美元,減少0.5%。
A:據越南統計總局之資料顯示,本(2020)年5月份越南進口金額約194億美元,較上(4)月份增加4.7%,但較去年同期減少15.9%。累計本年前5個月越南進口金額約97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8%;其中越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419.4億美元,減少3.2%,外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555.4億美元,減少4.3%。本年前5個月計有19項進口產品之金額逾1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之78.7%,包括: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之進口金額為218億美元,增加8.7%;機械設備及其零件144億美元,減少3%;各種電話機及其零件49億美元,增加0.2%;布料47億美元,減少14.5%;鋼鐵34億美元,減少15.9%;塑料33億美元,減少10.7%;塑膠製品28億美元,增加7.6%;一般金屬24億美元,減少8.8%;化學製品23億美元,增加8%;汽車22億美元,減少29.7%;紡織成衣、鞋類等原配料22億美元,減少12.3%;化學原料20億美元,減少5.8%;原油20億美元,增加8.3%;煤炭18億美元,增加14.5%;鋼鐵製品16億美元,增加1.7%;飼料及其生產原料14億美元,減少12.5%;藥品13億美元,增加4.2%;油品13億美元,減少48.1%;棉花11億美元,減少9%。 有關進口來源部份,中國大陸仍為越南最大之進口來源,進口金額為2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其次為韓國173億美元,減少9.5%;自東協進口118億美元,減少14.1%;自日本進口81億美元,增加9.9%;自美國進口61億美元,增加6.4%;自歐盟進口58億美元,增加5.8%。 本年前5個月貿易順差約19億美元,其中越資企業逆差86億美元,而外資企業(含原油)則順差105億美元。
A: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全國危機準備及因應中心(CPRC)統計數據顯示,本(2020)年1月1日至6月6日止,馬國疑似登革熱病例達4萬8,584件,較上(2019)年同期減少10.89%;累計死亡人數為84人,較上年增加1人;其中以雪蘭莪州(2萬7,712件)、布城與吉隆坡(5,000件)及柔佛州(4,371件)的通報病例最多。依前述數據顯示,馬國平均每天有302件疑似登革熱病例,我國商旅宜提高警覺。 2019年馬國疑似登革熱病例為13萬101件,死亡人數為174人,較2018年增加56人。 該中心籲請馬國民眾若出現登革熱症狀,比如發燒、皮膚出現紅疹、眼球後方疼痛、關節及肌肉疼痛、牙齦或皮膚或鼻子出血、嘔吐、腹瀉、肚子痛及頭痛,應及早就醫。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檳城州研究院(Penang Institute) 院長沈志強(Steven Sim Chee Keong)頃表示,該州受惠於經濟多元化以及過去10年來服務業及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檳城州將能夠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迅速復甦。沈院長亦是檳城州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通訊主任及大山腳(Bukit Mertajam)地區國會議員。 近年來,服務業占檳城州GDP的比重近49%,製造業為45%,其餘為營造業及農業。上(2019)年,美中貿易戰間接讓檳城州電子產業受惠,上(2019)年製造業投資件數為166件,投資金額為168.55億馬幣(約合41.21億美元),創歷年來新高紀錄,較前(2018)年成長191.56%。 與前幾年相比,檳城州經濟更具韌性,主因該州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維持平衡發展。在製造業方面,傳統的電子和電機產品已從消費品生產轉型為策略及工業驅動產品,例如電信、國防、數位化晶片或醫療產品。檳城州亦採用工業4.0技術,使其全球需求不斷攀升。旅遊業雖承受一定程度之衝擊,但檳城州的就業市場將能夠吸收先前因旅遊業停擺而失去工作的員工。倘上年的國內外直接投資計畫逐步落實,檳城州可望增加1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下,檳城州近日傳出香港「聯業集團」(TAL Group)及香港棉紡織品公司「溢達集團」(Esquel)先後關閉在該州的廠房;其中聯業集團頃宣布關閉在檳城州生產襯衫的Pen Apparel製衣廠以及生產褲裝為主的霹靂州(Perak State)怡保市的Imperial Garments製衣廠;溢達集團則於6月12日關閉位於檳城州及吉蘭丹州(Kelantan State)擁有50年歷史的棉紡織品廠房,預計受影響員工多達2,000人。檳城州的失業員工已獲該州職業援助和人才中心(Career Assistance and Talent Centre)安排工作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能源暨天然資源部(Ministry of Energy & Natural Resources)部長三蘇安努亞(Dr.Shamsul Anuar)頃指出,馬國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已同意在「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下提供西馬半島的家庭用戶額外電費補助,以減輕在「全國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期間面對電費暴漲及家庭支出的負擔。估計約766萬名家庭用戶將獲得豁免繳付4月至6月的電費,或享有每月77馬幣(約合18美元)的電費折扣;其中400萬名家庭用戶或52.22%每月電費在77馬幣以下(或用電量300千瓦小時(kWh)以下)的用戶,將可轄免繳付4月至6月的電費;每月用電量逾300 kWh的用戶,則可享有每月77馬幣折扣。 馬國政府在前述額外電費補貼總額高達9億4,200萬馬幣(約合2.2億美元),加上在Prihatin措施下提供給人民的電費補貼,意味著從4月1日至9月30日給予用戶的電費折扣額將增加至22億馬幣(約合5.14億美元)。馬國政府的電費補貼資金將透過電力工業基金(KWIE)、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公司(Tenaga Bhad)承擔。 由於國家能源公司自行動管制令執行期間,暫停讀取電錶作業,改以預估方式計算用戶的用電量,令許多馬國民眾投訴電費暴漲及不滿埋怨聲此起彼落。在前述管制令期間,馬國各行各業皆受冠病疫情衝擊,生計受影響,生活壓力驟增,而電費的暴漲,無異於雪上加霜。有投訴用戶在網上發起連署運動要求電費一律半價,獲得巨大迴響,對國家能源公司與馬國政府造成壓力,迫使馬國政府最終順應民意提供電費折扣以平息眾怒。 基於目前馬國的電力供給市場受壟斷,缺乏競爭氛圍,這或是導致馬國民眾無法享有更便宜電費的原因之一。馬國倘開放供電市場,打造健康競爭的平臺,將可發揮正面效應,讓民眾享有廉價優質供電之餘,也可帶動供電領域的發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柔佛州投資機構(Johor Corporation)頃發布消息稱,靠近哥打丁宜(Kota Tinggi)附近的邊佳蘭工業園區(Pengerang Industrial Park,簡稱PIP)計畫,將專注吸引石油與天然氣下游產業,包括芳烴綜合業務、石化廠以及與石油與天然氣產業相關的支援服務投資計畫;其所生產的產品包括液體和顆粒狀的原材料,用於製造各種工業用塑膠製品,例如工業塑膠袋。除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外,預計其他製成品將包括汽車部件、油漆、發動機冷卻液以及合成纖維等。估計該工業區能為柔佛州創造174億馬幣(約合40.66億美元)國內外投資額。 前述PIP計畫面積316公頃,將分四個階段發展計畫,總開發金額為12.7億馬幣。估計於2023年全面竣工,並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迄今PIP計畫進度已達77%。 憑藉策略優勢,該投資機構堅信,透過柔佛州與聯邦政府間的良好合作,PIP計畫與邊佳蘭石油提煉及石化綜合發展計畫(RAPID)可以作為投資目標及石油與天然氣工業中心將得到強大支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