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 2022年9月25日報導,據義大利能源管理局(ARERA)表示,鑒於電力及天然氣再次上漲,該局將於2022年9月底重新計算並將適當調整能源費用。

由於義大利剛結束選舉,新政府尚未籌組,義大利消費者協會(Assoutenti)及義大利消費者權益組織(Codacons)等團體對天然氣費率將由1季(3個月)改為每月調整之新計算方式,以及調整市場價格基準表達反對意見。

據義大利消費者協會(Assoutenti)表示,預估每一義大利家庭電力及天然氣費用較2020年增加1,231歐元,2021至2022年整體能源費用上漲92.7%,2022年因能源費率增加,義大利政府雖已採取相關措施,每戶核心家庭能源總支出仍增加2,558歐元(其中天然氣費用增加1,516歐元,電費增加1,042歐元)。

據義大利消費者協會(Assoutenti)理事長Furio Truzzi表示,分析師預測能源價格上漲情形將持續至新一年度,考量目前電力及天然氣價格之迅速上漲,在尚未訂定全國性或歐盟凍結增加能源費率及相關有效措施下,預估2023年每個家庭能源費用可能增為5,266歐元,其中天然氣費用將增加3,052歐元,電費將增加2,214歐元,能源費用將較2020年增加300%。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2022年9月26日報導,在9月25日選舉日當夜,據義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如想創造歷史,就必須明白責任,從初步開票,幾乎已收到義大利人明確指示,並將交由義大利兄弟黨(Fratelli d'Italia,Fdi)籌組新政府執政,且感謝盟友及強調將是為所有義大利人執政。

據義大利民主黨(PD)之Debora Serracchiani表示,根據目前開票情形,由梅洛尼帶領之右翼派政黨贏得選舉,對義大利是一個悲傷的夜晚。

據五星運動黨黨魁孔德(Giuseppa Conte)及副黨魁Riccardo Ricciardi均表示,其他政黨不斷打擊五星運動黨,無人預料五星運動黨在此選舉中將成為第三大政治力量,五星運動黨被賦予重大責任。另參議院黨團負責人Maria Domenica Castellone表示,2022年7月時五星運動黨民調只有6%至7%支持率,但在競選活動中,五星運動黨成長強大。

中間偏左義大利活力黨(Italia Viva)眾議院黨團負責人Maria Elena Boschi表示,由雷塔(Enrico Letta)帶領之義大利民主黨(PD)曾表示不想與第三勢力達成協議,第三勢力正在失去選票,但此為錯誤想法,第三勢力證明可以獲得選票;另據黨團領袖 Ettore Rosato表示,這次選舉不存在中間偏右政黨,只有贏得選舉之右派政黨;另一黨員Gennaro Migliore表示,應在65%左右之投票率非常低,代表著義大利大部分人將難以認同可代表自己。

其他歐洲國家右翼領導人如匈牙利總理Viktor Orban、法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Marine Le Pen 及Eric Zemmour等保守派皆慶祝梅洛尼勝選;據匈牙利總理Viktor Orban表示,在此困難時期,面臨挑戰的歐盟更需要擁有共同願景之盟友,對即將勝選之梅格尼(Giorgia Meloni)、貝魯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及蕯爾維尼(Matteo Salvini)表達祝賀之意;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黨魁勒龐(Marine Le Pen)表示,義大利給歐盟上了一課,任何威脅都不能阻止代表民主的投票,歐洲人須掌握自己的命運;西班牙極右派政黨民聲黨(Vox)黨魁Santiago Abascal對義大利選舉結果感到高興,表示梅洛尼為一個由各主權國家組成的驕傲與自由的歐洲指明道路,將為所有人的國家安全及共同繁榮合作。

 據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發言人Antonio Tajani表示,對義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沒有任何偏見,惟最終將由誰出任總理,仍須待貝盧斯科尼、薩爾維尼及梅洛尼三大黨魁共同討論,並交由義大利總統根據憲法做出最後決定。

 

據義大利兄弟黨眾議院黨團負責人Francesco Lollobrigida表示,義大利人給予執政機會,梅洛尼前做為反對黨持續提出對義大利具有建設性之想法,並表現出勇敢、忠貞及認真的態度,將會持續做為執政準則。

據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黨魁貝魯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表示對選舉結果滿意,目標堅定,結果即為實現目標。

據義大利聯盟黨黨魁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表示,雖然是個開票長夜,但中右翼派目前在參眾兩議院得票有明顯優勢,現在只想表達感謝。

對於聯盟黨得票率不佳,曾以聯盟黨黨籍擔任義大利法務部部長之Roberto Castelli 批評薩爾維尼領導能力表示需要檢討。

義大利兄弟黨黨籍之眾議院副議長Fabio Rampelli表示,獲得這些得票數便可以正式執政。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923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4/P200號(商情文號:624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旅宿業工會(IHF)發布數據顯示,愛爾蘭旅宿業旺季已經結束,該行業面臨需求迅速下降,旅宿業代表預計11月的入住率將達到23%,12月份的入住率會降到18%。IHF表示,再加上能源危機導致的成本迅速增加,將使許多旅宿業承受壓力比Covid-19時期更大。與此同時,據估計,近15%的旅宿業客房無法向公眾出售房間,因愛爾蘭政府為容納來自烏克蘭和其他國家的難民而進行整批房間預訂。IHF 還概述有旅宿業稱面臨的成本增加。IHF表示,自2019年以來,旅宿業電價上漲400%以上,而同期天然氣價格上漲300%。IHF總裁兼Dalata集團的Maldron飯館總經理Denyse Campbell表示,價格上漲令人恐懼,而且還會變得更糟。其要求政府在下週二的預算會議中為旅遊業提供生存途徑。迫切需要採取措施減輕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透過連續性補助金為企業提供財務支持,並增加補助金使旅宿業可持續經營。

財政部長Paschal Donohoe表示,9%VAT稅收是否延期的決定時將考慮旅宿業牟取暴利的指控。旅宿業因向公眾收取少數可用房間的高價費用而面臨大量批評,而 IHF認為大多數顧客支付的房價已比平均房價要低得多。

 

A:

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BBC

日期:111年9月2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5/P200號(商情文號:第625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長Kwasi Kwarteng上週五(9/23)宣布減稅計劃措施後,英鎊本週一跌至創紀錄低點,英鎊早盤一度下跌4.7%至1.035美元,隨後穩定在1.07 至1.08美元區間。專家警告,英國可能發生貨幣危機。英鎊跌至自1971年浮動貨幣體系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此跌幅加劇對上周五財政政策的回應,財政部長甫宣布新一輪大規模借貸,以資助450億英鎊的減稅補助計劃,與遏制不斷上漲的能源費用。然而,英鎊的下跌不僅是兌美元,英鎊兌歐元週一也下跌3.7%至1.0787歐元,達到202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部分經濟學家預期英國央行近期將召開緊急會議,以阻英鎊下跌趨勢及對抗通貨膨脹,對此,英國央行拒絕就本周是否計劃召開緊急利率會議發表評論。

日本政府於上周亦出手進行貨幣干預,然而,英國缺乏資源,也可能缺乏直接干預匯市以支撐英鎊的意願。英國央行的利率制定貨幣政策委員會過去在市場動蕩時期會舉行緊急會議,透過加息或降息使貨幣市場恢復平靜。然而,自其1997年成為獨立單位以來,英國央行從未在預定會議之間進行加息。

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債券在上周五的慘烈拋售後,於週一繼續下降,這是自 1990 年代初以來債券市場最糟糕的一天。隨著價格下跌而上漲的1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從周五財政公告前的約3.5%攀升0.23%至4.06%。

英國政府預計將花費1500億英鎊來補貼消費者和企業的能源成本。這筆借款的很大一部分將由藉由債券提供資金。與1980年代的大規模減稅不同,Kwarteng 部長正借貸數百億英鎊來資助相關計劃,在英國央行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貨膨脹之際增加需求。

新加坡央行首席經濟學家Mansoor Mohi-uddin表示,投資者對英鎊的信心因預期英國公共債務將持續上升以及該國仍處於巨大的經常賬赤字而減弱。 若繼續在市場上看到這些巨大的波動,英國央行將不得不提高利率,可能高達1 %,英國央行週四加息0.5 %。高盛外匯分析師表示,英鎊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短期內對通貨膨脹的貨幣反應,以及目標明確的財政措施,但到目前為止,這兩個方面都不盡如人意。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926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7/P200號(商情文號:627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Daft 房地產公司報告顯示,隨著房屋供應數量的改善,第三季房價保持穩定,特別是在Dublin和Leinster地區,該網站上列出的房屋平均價格為31萬1514歐元。與2022年第二季的平均水平相比,僅增長了0.1%。房價通貨膨脹率仍保持在7.7% 的高位,但已較三個月前的9.2%有所放緩。截至9月1日,可供購買的房屋數量接近1萬5500套,比去年同期增加22%,是近兩年來全國最高的總數。

Trinity College Dublin經濟學家Ronan Lyons指出,2022年房屋市場庫存量的改善,有助於降低銷售市場的通貨膨脹壓力。在Dublin,可供購買的房屋數量增加30%,而在Leinster地區,可供購買的房屋數量也增加了40%。雖然Dublin以外的房屋數量有所改善,但在某些地區,數量仍遠低於10年平均水平。

房屋需求雖然減少,然而由於生活費用的通貨膨脹和利率的上升,可能有助於穩定價格,而解決高房價的真正解決方案仍是在未來幾年有顯著增加供應數量。與三個月前相比,Dublin的價格穩定,但其他城市的價格略有上漲。Cork city價格上漲0.2%,Limerick價格上漲0.3%,而Galway價格上漲0.5%,Waterford價格上漲0.6%。在城市之外,Leinster的價格上漲了1.1%,而Munster和Connacht-Ulster分別下跌了0.7%和0.5%。儘管許多地區出現季度下滑,但每個城市的通貨膨脹率仍處於正值區間,從Meath的5.4%到Donegal的16.8%不等。

A:

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9月2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6/P200號(商情文號:第626號)

 

商情本文:

在過去五年中,對英格蘭北部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成長近75%,而在英國其他地區,包括倫敦,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都在下降。根據Northern Powerhouse Partnership (NPP)遊說團體的數據,英格蘭北部的FDI在過去五年,從19%增加到33%,超過倫敦,為英格蘭北部創造的就業機會成長18%。擔任Northern Powerhouse Partnership經濟學家的Jim O’Neill,其在2015年至2016年擔任財政部副部長期間推動北方振興計畫,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O’Neill前副部長表示,這一成長代表該政策推動的成功。

根據FDI Markets的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和國際貿易部的數據綜合分析顯示,英格蘭北部的FDI過去五年成長72%,從252.57億美元增至436.83億美元。大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FDI則下降14%,從562.6億美元降至485.24億美元。所有其他地區的FDI也有所下降,其中蘇格蘭的降幅最大,為23%。O’Neill前副部長強調來自亞洲的FDI對英格蘭北部的投資成長7%,而在英國其他地區則暴跌56%。北方振興計畫是利用北部城市的潛力,將英格蘭北部打造為與倫敦並駕齊驅的經濟中心。該項目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後失去保守黨政府的青睞。但NPP報告認為,新首相 Liz Truss實現2.5%經濟增長的經濟願景將需要提高整體生產力,將使新政府將開始發展北方經濟,包括透過外國直接投資。然而,在過去五年期間,北部地區部分產業的外國直接投資急劇下降,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等,此曾是區域優勢。這些產業的FDI下降,為電子元件的FDI大幅增加所抵消,其中電子元件FDI價值成長九倍,其次是生物技術。

新任國際貿易部長Kemi Badenoch表示,過去五年,FDI在北部地區創造5萬多個工作機會,政府將透過的減稅政策促使企業將更多利潤用於投資,提高英國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A:

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9)26日報導,根據勃艮地葡萄酒業者聯合公會(le Bureau interprofessionnel des vins de Bourgogne, BIVB)日前發布之最新分析報告,勃艮地酒國際銷量在連3年創紀錄後,今(2022)年上半年出口放緩,儘管銷售金額成長 12.4%,銷量卻減少10.6%,但仍高於疫情前之水準。

 

BIVB 會長François Labet表示此況實屬情理之中,由於2021年葡萄歉收,庫存量降低,目前寄望2022年份熟成,加上歐元兌美元弱勢,預期明(2023)年銷售可望順利復甦。

 

其出口前五大市場,連續12年來均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及比利時等國囊括一半以上的銷售額,其中美、英、加、日合計採購數量占總出口59%,金額為出口總額的 52%

 

但其他出口市場銷量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有急起直追之勢,例如第六大出口市場瑞典,今年上半年出口金額明顯增加24.7%,同期北歐其他市場如挪威與芬蘭之銷售亦個別成長17.6 % 28.5%。而增幅最大市場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銷量較上年同期成長 80.3%,出口金額更暴增 246.6%,則屬意料之外,由於當地穆斯林文化傳統上禁止飲酒,但自2020 年以來七個大公國中除了沙迦以外的6個大公國均放寬相關酒類採購消費規定,為勃艮地酒開啟新市場。

A:

加國國貿部長伍鳳儀本(9)月23日出席G20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與印度工商部長Piyush Goyal進行雙邊會談,伍部長期許持續強化兩國聯繫關係,並強調自本年3月雙方宣布展開早期進展貿易協定(Canada-India early progress trade agreement)談判後,已5度與G部長會晤洽商談判進展,本次會談並再次確認雙方預定於本月底進行第4回合談判之目標與動能。包容性成長與人權均為加國對外貿易政策及交往之核心價值。

A:

  • 韓國總統尹錫悅於本(111)年9月22日至23日赴加拿大展開國是訪問,期間與加國小杜魯道總理會晤,就韓國與加拿大刻正研擬之印太戰略交換意見,並聚焦兩國如何加強關鍵礦物與天然氣資源合作,確保在全球供應鏈競賽中掌握先機。
  • 韓國與加拿大為擴大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將建立新的年度經濟安全高階對話,深化供應鏈韌性戰略夥伴關係,以打造具共同利益之關鍵礦物供應鏈,強化兩國在電池與電動車價值鏈之全球競爭力,並同時提高勞工和環境標準。因此,韓國與加拿大同意在未來數月內研擬合作備忘錄,促進潔淨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價值鏈,並加強雙邊科學、技術與創新聯合委員會(ST&I)之合作。
  • 尹錫悅總統指出,韓國與加拿大將探索如何充分建立供應鏈韌性,以及促進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合作,而關鍵礦物對先進技術之重要性日益上升,因此深化關鍵礦物供應鏈合作將可鞏固韓加貿易關係。另,加國卑詩省液化天然氣(LNG)管線將於114年完工,韓國對該管線有助加國LNG出口亞洲表達高度興趣,盼藉進口加國LNG以提高韓國能源供應穩定。

A:

根據媒體報導,阿國聯邦稅務管理局(AFIP)於本(2022)年9月23日公告第5260/2022決議,針對小額國際包裹修改PSP/Courier Postal Services國際快遞網購商品金額上限標準,以強化進口制度監管作業。AFIP表示,修改該決議係因發現違規事由及可能衍生刑事責任之行為,因此決定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國庫收入。鑒於當前阿國經濟形勢嚴峻以及為避免相關制度遭扭曲濫用,有必要重新調整目前貨品運輸之FOB金額上限。

依據該決議,同一位收件者,以個人或法人名義所下的訂單,每班航運僅允許最多3筆同類且不具商業用途之貨品,貨品總重量不得超過50公斤,且FOB金額不得超過1,000美元(原定上限金額為3,000美元)。

至於商用國際包裹,適用簡易申報之進出口快遞,每位寄件者之出口快遞貨物FOB金額不得超過3,000美元;同一位收件者,每航班進口快遞貨物不得超過FOB金額1,000美元,貨品總重不得超過50公斤。可購買之商品包括食品、服飾、玩具、科技產品及裝飾品等。

 

A:

一、    為因應氣候變遷對航空業的影響,新加坡民航局委任國際專家諮詢小組就機場運作、航空公司及空中交通管理等3方面提出建議,以推動永續航空業發展。該小組於本(2022)年9月23日提出15項建議報告,該建議將納入星國「2023年永續航空樞紐藍圖」。
二、    上述建議報告包括下列3部分:
(一)    機場運作: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改善能源效率及資源再循環,包括探討在樟宜機場飛行區的水源、跑道及滑行道周圍安裝太陽能板、減少空調碳足跡以改善建築能源效率、安裝廢料轉化能源(waste-to-energy)系統以加強資源循環、機場運作與流程數位化、空側區車輛(airside vehicles)改為使用電力、氫能或生物燃料等潔淨能源趨動;
(二)    航空公司:建議業者推動並採用永續航空燃料及發展航空技術。鑒於全球永續航空燃料仍處於初期階段,須確保更易取得及更負擔得起。新加坡民航局支援航空公司提高永續燃料使用率,可建立長期且具保障的生態系統,包括加強供應鏈、尋找原料來源及投資新的燃料生產管道。另除了推出承購機制,亦可成立永續燃料買家俱樂部,集結政府及民間擔任永續航空旅遊的先驅,推動永續航空燃料的需求,並探討成立技術中心,推動業界率先採用新型飛機技術;
(三)    空中交通管理:優化機場間航線以節省燃料成本,短期內(2022年至2026年)採用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以更完善平衡供需,以及改善整體航行與起降過程效率等,減少燃料消耗及碳排放。中期階段(2027年至2032),新加坡可落實更先進的空中管理方案,包括允許自由規劃航線空域等。
三、    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表示,目前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行動,為確保星國作為航空樞紐地位,須發展永續航空業,雖然營業成本將提高,但可強化航空業的競爭力。星國政府在落實上述藍圖時,將盡力確保能與其他航空樞紐公平競爭,包括提升技能或投資新型能力及創新。
 

A:

一、    依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及貿工部(MTI)於本(2022)年9月23日發布的聯合新聞稿表示,由於服務及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推高星國2022年8月整體通膨率為7.5%,高於7月的7%;倘不包括個人陸路交通及住宿費用的核心通膨則為5.1%,高於7月的4.8%,創2008年11月來新高。
二、    新聞稿指出,雖全球供應鏈問題稍微緩解,某些大宗商品價格趨穩,但主要大宗商品供應仍持續受限,以及多數主要經濟體的勞動市場緊縮,短期內全球通膨可能保持高點。另各國陸續放寬新冠防疫措施後,部分區域經濟體的國內需求復甦可能促使通膨上升,因此星國進口貨品價格持續面對上行壓力。新加坡勞動力市場依然吃緊,薪資成長強勁。在消費支出平穩的情形下,商家可能將各種上漲成本轉嫁消費者。新加坡官方預估未來數月星國核心通膨率將維持高點,2022年全年核心通膨率及整體通膨率將介於3%至4%及5%至6%。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聞稿並未如前次般提及核心通膨率在本年底將趨緩。
三、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指出,俄烏戰爭升級及印度實施大米出口禁令可能導致進口價格面臨進一步上漲風險,星國國內薪資亦面臨上漲壓力,因此預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2022年10月發布貨幣政策聲明時,將調高星幣「名目有效匯率(S$NEER)」坡度,提供星幣升值空間。馬來亞銀行經濟分析師則認為會調高星幣匯率中心軸,但不會調高坡度,因為星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將更大。新加坡興業銀行經濟分析師則預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會同時調高政策坡度及中心軸,雙管齊下加速星幣升值。
 

A:

一、    依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於本(2022)年9月2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由於生物醫藥業需求增加,支撐星國製造業產值連續11個月擴張,在2022年8月成長0.5%,優於市場預估的萎縮0.7%,但低於7月的0.8%;倘不包括生物醫藥業,新加坡2022年8月製造業萎縮1.2%。
二、    經濟分析師指出,製造業中佔比(40%)最大的電子業已連續兩個月萎縮,在2022年8月萎縮7.8%,其中,半導體業產值跌幅從7月的4.1%擴大至6.6%,顯示製造業在未來數月可能陷入萎縮,新加坡整體經濟將面臨技術性衰退的風險。
三、    馬來亞銀行經濟分析師指出,新加坡半導體業已連續3個月萎縮,電子業產值下跌將抵消其他領域如交通工程業及一般製造業的持續成長,增加星國整體經濟在第3季陷入技術性衰退的機率。該銀行預估新加坡2022年第3季經濟將比第2季萎縮0.6%,加上第2季已萎縮0.2%,意味陷入技術性衰退,因此將全年經濟成長預估為2.8%,低於官方預估的3%至4%。
四、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表示,星國電子業產值顯然已失去成長動力,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下,越來越多跨國科技公司開始削減成本及裁員,未來半導體製造商可能面對更高的需求減少。儘管新加坡交通工程業及一般製造業在2022年8月分別成長32.8%和18.8%,但此兩個產業僅佔整體製造業15.1%,難以阻擋整體製造業在未來數月陷入萎縮,預估星國製造業本年全年增幅將從前8個月的成長4.4%減低至約2.5%。
五、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柳天成亦表示,星國電子業經連續兩年擴張後,採購經理指數(PMI)於2022年8月跌至49.6的萎縮範圍,此與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及製造業產值數據一致,顯示電子業進入下跌週期。該銀行預估2022年新加坡製造業產值將成長4.5%,2023年則萎縮3.7%。
 

A:

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指出受到能源價格上漲及可能面臨之經濟衰退,德國企業正承擔越來越大的壓力,部分企業正以減產因應當前之情勢以節省天然氣和電力使用。該報導舉能源密集產業為例鋼鐵業平均減產約5%,化學業則減產約8%。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研究員Oliver Falck指出若高能源價格之情況持續至長期將可能嚴重衝擊德國產業競爭力。

 

此外由於能源成本攀升德國部分能源密集型企業變得無利可圖近期部分企業如衛生紙製造商Hakle及鑄造廠Heidenreich & Harbeck已申請破產。報導引述學者Henrik Paulitz分析指出高能源價格及日益不穩定的能源供應若延續至長期除了將增高企業營運壓力亦將可能降低企業未來之投資意願。

 

面對此情勢採礦機械製造商FLSmidth執行長Mikko Keto表示鑑於能源成本升高該公司正設法分散原物料來源以避免供應來源過度集中於特定市場,此外近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亦導致該企業須加快分散市場之腳步。在此同時管理顧問公司顧問Alexander Schaeff提出建議指出受到高能源成本及高通貨膨脹等負面因素影響建議製造業者似可增加提供與工業相關之諮詢服務業務擴大營收同時亦可降低能源價格攀升對營運之衝擊。

A:

一、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於本(2022)年9月26日出席「第20屆富比士全球總裁大會(Forbes Global CEO Conference)」時表示,目前地緣政治逐漸影響全球貿易及投資,令人極為擔憂,但如果就此斷定進入一個「去全球化時代」,仍為時過早。非常清楚的是,全球體系刻正發生根本變化,全球正進入一個以地緣政治主導的新時代,當地緣政治日益主導經濟決策,全球將走向一個更為危險及分裂的世界。
二、    黃循財副總理指出,過去企業重視「準時送達(just-in-time)」的效率,購買最便宜產品,目前則願意多付款「以備不時之需(just in case)」。全球正處於一個動盪時代,不僅是俄烏戰爭及能源與食品供應受干擾,更廣泛的是美國及中國關係帶來的影響。中美關係日益惡化,許多議題兩國存在分歧,最近更因台海問題局勢急劇升溫。但令人鼓舞的是,雙方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尤其兩國領袖近期進行視訊會議,亦同意儘快當面會談,盼達成新的「權宜妥協(modus vivendi)」。
三、    儘管面對諸多挑戰及不確定性,黃循財副總理強調,新加坡可繼續成為一個穩定、充滿商機及創新的堡壘,並可繼續在全球秩序中成為值得信賴的樞紐。因此,新加坡將繼續提高機場及貨櫃海港容量,以因應需求成長。
 

A: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月25日報導,奧地利兩大智庫之一「高等經濟研究所」(IHS)所長Klaus Neusser日前表示,雖然歐洲央行及奧國政府皆已陸續採取抑制通貨膨脹措施,惟恐難於短期內立竿見影,通膨或將繼續升高。有關N所長對於歐洲能源價格及通膨趨勢之看法摘要如后:

1.    歐洲央行抑制通膨措施尚需約6個月甚至1年方能見效。
2.    能源市場應不會進一步出現暴漲情形。
3.    通膨將滲透各個領域,物價尚未見頂。
4.    約半數通膨推力源自於俄烏戰爭。
5.    歐元對美元及瑞士法郎匯率疲軟亦為通膨驅動因素。
6.    倘若俄國完全停止對奧國供應天然氣,則奧國當年GDP恐減少3%。
7.    依據HIS開發之模型估算,奧國想要平安度過冬季,天然氣總消耗量須較往年減少27%,其中以家庭消耗量減少15%較容易達成,產業領域恐較難達標。
 

A:

據奧媒報導,有機食品在奧地利日益受到歡迎,在歐盟上週慶祝有機日(9月23日)之際,Bio Austria 和 AMA Marketing提出數據表示今年上半年,有機產品佔食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11.3%上升到12%,高於去年。其中牛乳和天然優格在奧地利食品零售中有機產品佔比最高,且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地轉向奶油、起士、香腸和火腿等有機產品。


報導並引述 Bio Austria 主席 (本身亦係有機農民)Gertraud Grabmann 稱,上半年一般食品價格平均上漲7.8%,而有機食品價格僅上漲3.5%。此意味貨架上有機食品和傳統食品之間的價格差異繼續縮小,使得許多消費者更容易接觸到有機食品。


傳統食品的價格上漲是由於能源價格高,因此人造肥料價格上漲。這也增加了傳統農業的成本。


奧國約有 26% 的農地和 22%的農場係屬於有機。農業部長 Totschnig 在歐盟有機日時表示奧國擁有 26% 的有機農地,已經略超過歐盟有機行動計劃在2030年擬達成25% 的目標。奧地利現盼能在2030年能達成 30%農業面積係有機的目標。


此外,歐盟執委會於23日在慶祝第二屆歐盟有機日活動時也公佈了首屆歐盟有機的八項獎項(由24位入圍最終決賽選手中選出),包括最佳的男、女性有機農民、有機產區、有機城市、生態區、中小企業、零售商及餐廳,八位獲獎者分別來自西班牙、克羅埃西亞、法國、奧地利、義大利、德國、比利時及瑞典,本組轄區克羅埃西亞農民及奧地利Seeham市分別獲得最佳男性有機農民及最佳有機城市的獎項。詳情請參閱歐盟發布之新聞資料,

網址: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2_5670
 

A:

臺商立凱電、澳商Avenira、北領地州政府簽署MOU,預計明年展開磷酸鐵鋰(LFP)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合作計畫


來源:澳洲北領地州政府、金融評論報(AFR)

 

根據澳洲北領地州政府聲明與澳洲媒體報導,在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州政府支持下,臺商立凱電(英文名:Aleees;為少數磷酸鐵鋰(LFP)電池正極材料非中資之供應商),將與擁有北領地Wonarah地區磷酸鹽開採許可的澳洲上市礦商Avenira合作,計畫於明(2023)年在北領地首府達爾文(Darwin)展開正極材料生產計劃。

 

北領地政府將與立凱電、Avenira及其他供應鏈夥伴積極合作,在達爾文尋找合適生產廠址。首座工廠之年產量估為1萬噸,在MOU合作機制支持,未來10年將可量產至每年20萬噸。估計本案初期可創造100個就業機會,未來完全投入生產後可創造1,000工作機會,年營收可達逾40億美元。

 

澳洲北領地首席部長Natasha Fyles表示,此次簽約對澳洲北領地來說將是經濟發展的重大指標。立凱電澳洲董事長Brandon Chang認為,本案將對加強鋰電池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澳商Avenira負責人Brett Clark 則指出,MOU將提供該公司學習製造 LFP 電池正極材料之技術,並可藉此提高磷肥產量。

 

LFP可作為電動車及儲能用電池之原料,且決定電池之容量、安全性及耐久性,為電池製造最重要且價值最高之關鍵材料。澳洲雖擁有電池上游材料所需金屬礦產,惟迄今僅止於礦產開採出口,仍未涉入原礦「精煉加工」、「活性材料」等關鍵材料生產製造階段。

A: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國油)頃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已在東馬砂拉越州離岸約220公里的中康暗沙(Central Luconia)SK320區塊發現新天然氣田。

 

SK320區塊的Cengkih-1t勘探井於8月鑽探深度達1,680公尺,發現逾110公尺的氣柱(gas column),顯示SK320區塊含更多的天然氣資源。

 

根據合約,前述天然氣田55%權益屬Mubadala發展油氣公司,25%隸屬國油公司的國油勘探公司(PETRONAS Carigali),其餘20%則歸砂拉越殼牌公司(Sarawak Shell)。

 

新天然氣田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中康暗沙有強大的油氣蘊藏潛能。這塊新天然氣田亦可使用較低的成本進行開採,包括運用附近天然氣田現有的設施。

 

前述新發現將可擴大國油公司與合作夥伴的資源基礎,以迎合砂拉越州日益增加的天然氣需求。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頃於9月26日至29日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展開四天工作訪問。

 

馬國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馬國首相將在阿布達比總統府拜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穆罕默德(Sheikh Mohamed),而這也是穆罕默德於本年5月14日出任總統後,兩國領導人首次會晤。

 

兩國領導人將探討潛在合作領域,包括數位經濟、糧食安全、教育數位化、再生能源以進一步加強馬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長期合作。馬國亦參與5年遺產計畫,同時兩國領袖就穆斯林的區域及國際課題交換意見。

 

在訪問期間,依斯邁沙比里將參觀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這也是ADNOC與馬國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在石油與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的潛在合作。

 

2021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馬國在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同時也是西亞第二大出口市場與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21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222.9億馬幣(約53.07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7.9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