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iger)報導,Hilti營建工具製造商本年18月份銷售額約41.1億瑞士法郎,比去年同期成長6.1%。該公司於美洲銷售業績成長15.8%、歐洲成長7.5%、亞太地區成長6.7%、東歐/中歐/非洲地區皆成長3%

 

僅管銷售額增加,但營運利潤則下跌至3.92億瑞士法郎比去年同期減少36%淨利潤亦下跌到2.86億瑞士法郎比去年同期減少39%。主要原因為產品供應鏈的成本大幅增加烏克蘭戰爭負面的匯率影響以及對軟體業務投資計畫等導致公司利潤大幅下跌。

 

該公司執行長 Mr. Christoph Loos表示,由於歐洲推出新的 Nuron電池平台,公司營運狀況應將明顯改善,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將成長超過10%,營運利潤下跌幅度將少於15%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iger)

日期: 2022年9月23日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9月22日報導,美國電商亞馬遜集團Amazon加速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發展計畫,將再執行71項再生能源裝置計畫,為亞馬遜增加2.7百萬瓩(GW)供電量,其中將在義大利Parma、Pisa、Perugia、Palermo及Cagliari等五個城市,興建各別擁有135瓩(Kw)、182瓩、128瓩、99瓩及110瓩,總裝置容量約654瓩之5座太陽能裝置;興建完成後,亞馬遜集團Amazon將在義大利擁有17座總裝置容量9千瓩(MW),另有3座異地裝設(offsite),總裝置容量106千瓩之太陽能裝置。屆時,美商亞馬遜集團在歐洲將擁有超過100座再生能源裝置,生產50,000 百萬度(GWh)之再生能源,每年供電量可滿足歐洲1,340萬戶家庭需求。

據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執行長Adam Selipsky表示,現正進行風力及太陽能裝置計畫以提供辦公室、集散中心、數據中心及店面之用電來源,且預期將在2025年前達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現時美商亞馬遜集團Amazon為全球最大之綠能企業買家,在21個國家擁有379 項再生能源裝置,包括154座風電與太陽能場,以及225個太陽能屋頂裝置,共計生產18.5百萬瓩綠能,截至2021 年底,該商85% 業務活動能源供應來自再生能源。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9月23日報導,70%義大利人批評售價不變卻份量減少之「縮水式通貨膨脹」(Shrinkflation)策略,惟因物價不斷上漲,卻是愈見普遍之現象; 43%表示此為欺騙消費者,32%表示未以透明公開方式明確告知消費者是錯誤行為。

依據義大利合作社聯合社(Legacoop)研究中心與法國Ipsos市調公司取得人口抽樣年齡在18 歲(含)以上共800 例之調查報告顯示,通貨膨脹促使60%義大利人減少用電量,57%減少購物消費、56% 減少使用天然氣,以及54%減少文化及休閒活動費用,且預測此等情況將在短期內惡化,將有87% 義大利人被迫減少或避免使用電力及天然氣、84%減少外出用餐、83% 減少旅行支出,以及82% 減少購物及娛樂消費。

據該報告指出,通貨膨脹又以對經濟弱勢族群影響最大,72%藍領族群表示將減少電力使用(一般平均為63%)、73%對購物造成影響(一般平均為57%)、69%減少天然氣使用(一般平均為56%),以及70%減少文化及休閒活動(一般平均為54%)。預計民眾縮減支出之趨勢將持續,近期計劃增加減少支出比例之主要項目為電力及天然氣費(87%)、外食(84%)、旅遊(83%)、購物娛樂(82%)、減少購買電子產品(78%)、減少美容產品、鞋子及文化活動相關支出(三者均為76%),以及減少使用汽油及柴油(75%)。

以食物種類而言,消費者首先選擇減少購買之產品為醃製肉品(67%),其次依序為海鮮類(64%)、乳酪(62%)及冷凍食品(58%)。

以購買策略而言,58%受訪者表示減少購買不必要產品(65歲以上比例更高為68%)、55%主要購買促銷品(藍領族群升為63%,女性族群升為60%)、53%減少浪費食物、42% 開始囤積促銷品、38% 尋找售價更低之產品(藍領族群升為50%)。另外,能源價格上漲亦造成烹飪習慣改變,47% 表示減少烤箱使用(藍領族群升為50%),31%增加購買可快速食用之食品(藍領族群升為36% ),29% 增加購買不需開火之食品,以及24%大量烹煮食物後分開包裝並冷凍再分次食用。

另據報告顯示,以食品購買來源來看,前往折價店家之購買率平均增加27%(南部為47%,藍領族群為 48%)、前往零售店減少26%(藍領族群46%)、小型超市減少21%(藍領族群37%)、一般超市減少12%,以及大型超市減少11% (藍領族群38%)。


 

 

A:

Businesstech 2022.09.19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金融公司TreasuryOne於9月19日表示,南非持續缺電,存在前所未有之限電風險,恐造成未來一周對蘭特貶值壓力。 Nedbank經濟學家表示,限電加劇將蘭特兌美元匯率推至2020年8月來之最低水準。

二、此外, Investec金融公司表示,金融市場已開始考慮美國加息超過3碼的情形,導致蘭特兌美元匯率恐因美元大幅升值致使南非匯率重挫至1美元兌換18蘭特。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受到瑞典克朗貶值影響進口商品價格,瑞典主要汽油銷售企業調漲汽油價格。95無鉛汽調漲0.25瑞典克朗至每公升18.98瑞典克朗(約52.38新台幣),柴油價格調漲至每公升23.96瑞典克朗(約66.13新台幣),車用天然氣亦調漲至每公升26.89瑞典克朗。

即將上任的瑞典新政府可能獲得歐盟執委會的協助,以履行其維持低燃料價格的選舉承諾。

 

A:

The Star報2022.09.22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SA)日前公布南非2022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7.6%,較7月之7.8%略低,惟仍然高於南非儲備銀行(SARB)設定之3%-6%區間上限。
  • 該局表示除7月至8月除汽油價格下跌3.8%外,食品飲料價格接續2021年10月以來趨勢持續呈現上漲,麵包穀類價格較前月上漲3.1%,脂肪食用油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37.6%,熱飲價格上漲11.8%,家戶清潔用品價格上漲23.4%。
  • 分析家表示油價下跌減緩消費者物價上漲幅度,惟整體仍呈現通膨趨勢,預期南非儲備銀行仍將再調升平準利率3碼,抑制物價上漲。

A:

資料來源 : 挪威政府官網 (Regjeringen)

 

挪威總理Jonas Gahr Støre於參與紐約氣候週(Climate Week NYC)時表示,挪威與紐約對於再生能源與綠色經濟成長,均有相當的企圖心,而推展全球綠色轉型的挪威產業可提供相關的科技與解決方案,協助紐約與美國達到氣候目標。

由於俄烏戰爭促使俄羅斯中斷天然氣運輸,導致能源危機,面對此一嚴峻局勢,更突顯再生能源轉型的迫切需求。Støre總理表示,目前所面臨的艱巨挑戰,似乎暫時幾乎無解,因此在未來幾十年,須加速減碳,同時發展新的全球能源體系至為重要,以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挪威企業擁有世界領先的離岸設備、氫氣以及石油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術與豐富經驗,因此在開發離岸風電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在美國再生能源投入鉅資,並於紐約海岸附近負責一項風力發電專案,將與與當地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將透過離岸風電,供電給紐約近200萬戶家庭,預計於2026年開始供電。

紐約州已制定至2030年再生能源供應將佔總能源70%,其中以離岸風電為大宗。Equinor在美國東海岸已取得3個離岸風電專案,使其成為目前紐約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

A:

SADC News 2022.09.15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副秘書長Dr. Thembinkosi Mhlongo日前與位於辛巴威之聯合國農糧署(FAO)南部非洲協調機構代表D. Patrice Talla Takoukam線上會議表示,SADC將持續透過SADC國際合作夥伴主題工作小組,與FAO共同就農業、糧食及天然資源等議題進行討論,並依據SADCFAO合作備忘錄,促進SADC會員國農業產能,提升農業產品競爭力及區域內農業貿易,建立農業資訊交換系統、促進食品安全、發展畜牧業,維護動植物檢疫安全。

A:

資料來源 : 瑞典智慧財產局(Patent and Registration Office, PRV)   

 

鑒於氣候變遷與能源挑戰等問題,身為環保科技的綠能科技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瑞典智慧財產局(PRV)正積極配合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透過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的綠色平台(WIPO Green),連結瑞典PRV的網路圖書館內,提供所有有關綠色科技的相關文獻之網路連結。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綠色平台(WIPO Green)係WIPO所建置綠能技術交流管道,藉由平台的技術與授權機會,協助提升綠能技術應用機會,讓世界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均有運用綠能技術能力,促成綠能科技快速發展,實踐氣候中和永續發展願景。

PRV所有文獻採取與WIPO一樣的分類法,共分為7大類包括1.能源(風電、太陽能、能源儲存、生質能);2.水資源(水處理、水保存和偵測管理、去鹽化 desalinization、海岸保護);3.農畜(動植物多樣化、灌溉、栽植改良、溫室與室內種植);4.汙染與廢棄物(汙水處理、回收與再利用、廚餘、生物修復Bio-remediation);5.交通運輸 (海事與水路、ICT交通運輸解決方案、電動化、航空);6.產品、原物料與製程(永續時尚、包裝、礦物金屬、生物基商品);7.建築物與建設(熱絕緣Thermal insulation、照明、冷熱空調管理、建築材料)等。盼能讓綠能技術資源更集中,技術科技更暢通,促進綠能產業研發與創新。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90059號
 

2021年全球再生能源產業就業人數再創新高。根據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rena)及國際勞工組織(ILO)共同研究結果,截至2021年底,全球約1.270萬人從事與再生能源相關工作,比上年增加70萬人;到2030年,估計將繼續增至約3,820萬人,成長近3倍。該研究每年定期針對全球就業市場與再生能源領域趨勢進行評析報告。

Irena執行長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就業人數增加主要是由於市場對風電、太陽光電、太陽熱能、生質能源及水力發電之需求不斷成長。許多國家與企業現正投入巨額資金發展再生能源,顯見此一態勢未因世界上危機的大小或嚴重性而有所改變。

尤其是政府、商業領袖在擔憂氣候變遷及脆弱供應鏈的驅使下,重新考慮關鍵產業國有化,從而對能源產業有更多的自主權。此外,在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中,再生能源市場也獲益匪淺,但程度則各地不一。

另據研究,再生能源相關就業工作在全球各洲間分布不均。近三分之二綠電工作位於亞洲,僅中國便占全球總量的42%;歐盟、巴西各占10%;美國、印度各占7%。近年來德國再生能源領域工作機會未升反降,目前從業人員約34萬4,300人,遠低於10年前太陽能熱潮首次帶來的最高就業人數41萬6,000人。

迄今為止,再生能源產業中以太陽能領域就業人數最多,至2021年底約430萬人,水力發電就業人數近來也強勁攀升。

再生能源項目在全球各地之分布也並不均衡。東南亞地區 – 特別是中國 – 是大多數太陽光電生產中心的所在地,巴西是生質燃料的重鎮,而歐洲則是世界風力渦輪機市場的領先者,比例約占40%。

此外,各國競相發展再生能源的情勢,也因產業國有化風潮而加劇。如美國與中國目前正為離岸風電建造國內工業基地,而歐盟也希望重新建立自己的太陽能產業。

由於不同國家間的法律標準各異,造成綠電產業就業人力素質落差極大。尤其是在綠電廠特定原物料推廣方面,就業保障與環境保護嚴重不足。

2021年,全球安裝約257 GW容量之綠電新廠,以太陽能(133 GW)及風能(93 GW)居多。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安裝3,068 GW容量綠電廠。

僅在發展中國家,估計約260萬家小型及微型企業可從離網設施獲得電力。其相關部門聘僱人員在印度逾80,000人,肯亞、奈及利亞各50,000人,烏干達近30,000人,衣索比亞近14,000人。

藉由離網設施獲取電力以分散能源供應之作法,不僅提高生活品質,也創造其他經濟部門就業機會。例如在衣索比亞,拜離網供電之賜,約創造19萬人就業機會。

A:

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9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19/P200號(商情文號:第619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為加強英國的能源安全,即日起重啟英格蘭頁岩氣的收產,並確認支持新一輪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許可,預計將由北海過渡管理局(NSTA)於十月初啟動。

有鑑於俄羅斯非法入侵烏克蘭和將能源武器化,英國政府正在採取具體措施增加本土能源,減少英國能源自外國進口的依賴,並探索所有可能的選擇,以提高國內能源安全。為此,應採取一切手段增加英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包括核發新的石油和天然氣許可證和重啟頁岩氣開採。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長Jacob Rees-Mogg表示,政府將確保到2040年英國擠身能源淨出口國之列。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將需要探索透過太陽能、風能、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提供給我們的所有途徑。

新一輪許的核發預計將核准100多個新許可,這是英國政府加快國內能源供應計劃的一部分。在氣候兼容性檢查點(Climate Compatibility Checkpoint)結果後的新一輪許可下,北海過渡管理局預計將提供部分英國大陸架構的新區塊,供申請人競標許可。這些許可證將使開發商能夠在其許可證範圍內探勘商業上可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對於在其許可區域內進行的任何活動,例如鑽探或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商仍需尋求監管部門的批准。

政府本日正式宣布重啟境內頁岩氣的開採,並將考慮未來擴大使用水力裂解技術,以增加開採量。開發人員在開始運營之前需要獲得必要的許可和同意。該政策與今年年初的英國地質調查局對頁岩氣開採的科學評論發布同時進行。審查承認,目前英國對地質和陸上頁岩資源的了解有限,迄今為止,英國只有三口測試井進行水力壓裂。很明顯,為了收集更好的數據並改進證據基礎,英國需要鑽探更多的站點,以了解該技術的可行性。

A:

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9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0/P200號(商情文號:第620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長宣布將收緊對兼職勞工的統一福利救濟金(Universal Credit)規定,要求申請人增加工作時間或採取措施增加收入。新規則將要求申請人每週工作至少15個小時,以採取新舉措來增加收入,否則將面臨福利減少。目前規定的門檻為9小時,今年夏天增加到12小時,預計於下週生效。

每週工作至少15個小時的新規定預計將從2023年1月開始實施,該措施預計僅會影響一小部分領取統一福利救濟金者,即大約550萬人申請人中的僅約12萬人。英國財政部正採取新的措施來填補職位空缺,以解決許多產業面臨長期勞工短缺的問題。

此外,財政部將宣布新的支持措施,以讓50歲以上的勞工回到工作崗位,自Covid-19疫情以來以來,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以壓力或心理健康原因為由離開職場,50多歲人口的經濟不活躍是導致就業市場短缺的重要原因,也是推高通脹的關鍵問題之一。財政部Kwarteng部長表示,就業市場非常有彈性,但並不完美,雖然失業率處於近5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仍然存在的大量職位空缺和勞動力市場的不活躍正在限制經濟成長。渠並表示,這些漸進式的改革重點是讓人們重返工作崗位,並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們幫助發展經濟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亦即增加家庭的收入,幫助企業獲得所需員工,同時支持經濟成長。

這些改革將於本週五在 財政部Kwarteng部長的小型預算案中公佈,同時還將公佈一系列其他措施,包括大幅減稅和能源計劃的進一步細節,以支持家庭和企業支付能源帳單。在新改革的推動下,申請國家生活津貼的福利申請人現在必須定期與他們的工作顧問會面,並採取積極措施增加收入,否則將面臨福利減少。工作顧問將要求福利申請人承諾,例如申請工作、參加面試或增加工作時間。英國就業和退休金福利部部長Chloe Smith表示,該項改革目的是解決勞動力市場短缺問題,並幫助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這些變革將在英國境內施行,某些群體將繼續豁免,包括因長期疾病或殘疾而無法工作的人。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922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1/P200號(商情文號:621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政府的一項能源安全審查排除將永久性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作為保護未來能源衝擊的選項,但未能消除愛爾蘭政府各黨派在該問題上的緊張關係。由能源部長Eamon Ryan委託進行的獨立審查,在排除使用液化天然氣結論上受到綠黨(Green party)和環保組織的歡迎,但其他兩黨Fianna FáilFine Gael的議員表示,如不繼續進行Fortress Energy公司提議在Tarbert建造液化天然氣終端,那將是一個錯誤。

總部位於倫敦的CEPA經濟諮詢公司的審查,列出10個選項供政府評估考量,以應對極端天氣事件、政治不穩定或挪威天然氣供應中斷造成的未來衝擊。液化天然氣的使用在政府內部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其受到綠黨和大多數反對黨的反對,理由是將會繼續依賴石化燃料。

 此審查指出,在排除永久性和商業液化天然氣設施時,液化天然氣的排放量高於天然氣,並且不能保證該設施會持有足夠的庫存。浮動式液化天然氣設施是最推薦的主要選擇,但僅在供應中斷時用作為備用。而浮動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是一個由國家運營的臨時陸上儲存設施,該設施將僅使用來自Corrib、英國和挪威的天然氣,此為一個可行的選擇。

 

A:

參考資料: BBC

日期:111年9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2/P200號(商情文號:第622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長Kwasi Kwarteng於英國國會發表政府促進經濟成長經濟措施。其中包括改革擴大經濟的供給面與稅制改革,計劃透過稅收優惠和提供更高的工資、更多機會、以及資助公共服務,以創造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中期目標是達到每年2.5%GDP成長率。

其中有關房產繳交印花稅門檻提高,將使20萬餘人無需繳納印花稅,並在本日起生效。房產繳交印花稅的門檻從12萬5000英鎊提高到25萬英鎊。首次購房者繳交印花稅的門檻從30萬英鎊提高到45萬英鎊。價值42萬5,000英鎊至62萬5000英鎊的房產,則享僅課徵5%印花稅的優惠。

有關個人所得稅,自2023年4月起,所得稅的基本稅率將降低1%至19%,最高45%稅率取消(15萬英鎊以上),將從明年4月起,最高40%稅率。另國民保險金(National Insurance)自今年4月起上漲1.25%的政策,將自今年11月6日起取消。有關公司所得稅部分,原先明年由19%提高至25%計劃取消,仍維持19%。另銀行高階獎金上限被取消,該上限將獎勵限制為薪資水平的兩倍,以及將研擬為海外遊客推出免稅購物。新政府將提出簡化相關措施法規,並優先考量加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清單,將停滯的惡性循環轉變為成長的良性循環,並將公佈相關措施的成本計算。另從 10 月開始的6個月內,政府的能源支持計劃預計將支付 600億英鎊。

 

A:

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9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23/P200號(商情文號:第623號)

 

商情本文:

由於家庭生活成本的壓力,英國消費者信心跌至歷史新低。GfK研究機構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是一項備受關注用於衡量人們如何看待個人財務和更廣泛經濟前景的指標,該指數在今年9月份下降5%至負49,這是自197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GfK客戶策略總監Joe Staton表示,由於食品價格、國內燃料費和抵押貸款快速上漲,導致英國生活成本危機日益嚴重,家庭承受著壓力,消費者信心在9月跌至歷史新低。根據經略濟學家預測,下降幅度低於負42的預期,並認為在政府推出家庭能源賬單保證計畫之1500億英鎊補助方案後情況會有一些改善。該數據是在英國央行將利率提高50個基點至2.25%的第二天發布的,此次利率提高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將使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將變得更加昂貴。

考慮到能源賬單保證計畫,英國央行預計英國通貨膨脹率將從目前的9.9%(接近40年高位)在10月達到11%的峰值,進一步侵蝕家庭的實際收入。此外,政府將從11月起取消國民保險金上漲1.25%的政策。Staton表示,新政府的小型預算案以及如何推動經濟成長的進程,將是Liz Truss新政府受歡迎程度的重大考驗。

GfK指數是基於本月前兩週收集的數據,顯示涉及個人財務和更廣泛的經濟形勢的五個問題,其中有四個的得分處於歷史低位。對未來12個月預期的前瞻性指標跌幅最大,個人財務下降9%,經濟下降8%。經濟學家預測,創紀錄的低消費者信心將導致支出下降。

 英國食品零售商表示,顧客選擇更便宜的商品並減少購買非必需品,如糖果。折扣連鎖店的市場比重增加,而家具、電器和家居用品等家居用品的銷售量則下降。Covid-19疫情結束後的重返辦公室支持服裝銷售,但在旅宿業,銷售額依然低於Covid-19疫情前的水平。來自國際旅客的渡假預訂減少,國內旅遊也受到汽油價格上漲影響。然而,對金融服務和法律諮詢的需求仍然保持強勁,例如稅務規劃、股權釋放、債務合併和提前還款等。非營利組織也表示,尋求債務諮詢的人數大幅增加。

A:

一、史國商工暨貿易部於本(9)月21日投書史瓦主流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指出,由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以及東非共同體(EAC)等3個國際經貿組織共同組成之非洲三方共同體(Tripartite Arrangement)致力消除成員國間之非關稅貿易障礙(Non-Tariff Barriers, NTBs),並設有申訴機制允許貿易商申訴在各成員國間遭受之NTBs。依COMESA研究資料顯示,2004年至2020年三方共同體NTBs申訴機制共收到760件申訴,其中僅15件NTBs申訴案係針對史國,史國係三方共同體成員中實施最少NTBs之國家。

 

二、史國商工部進一步引述COMESA研究資料提出下列主張:
(一)史政府致力將NTBs數量降至最少,以促進貨品自由流通。
(二)史國業者恐尚未充分利用三方共同體帶來貿易機會,導致史國與三方共同體成員間貿易有限。若史國與三方共同體貿易量增加,史國遭控訴實施NTBs情形恐亦增加。
(三)史國出口商對三方共同體NTBs申訴機制瞭解有限,因而鮮少提出申訴。

 

三、史國商工部最後強調,史政府將持續推動貿易便捷化並消除NTBs,其中一項具體作法即參與並推動SADC電子產證。
 

A:

綜合奧媒近日引述兩大信用保險公司Acredia及Allianz Trade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近兩年歐洲汽車產業因晶片短缺所造成之損失估計約1,000億歐元。

謹查,汽車產業係奧國第6大經濟支柱,業界廠商約900家,年產值逾250億歐元,從業人員20萬人,晶片短缺造成之訂單減少、停產、縮短工時,甚至裁員等皆對奧國經濟產生不小衝擊。

新冠疫情爆發之初,汽車製造商採取之因應措施係減少半導體之庫存及訂單,惟至2020年下半年新車需求再度回升時,晶片製造商已將原用來生產汽車晶片之產能轉為生產3C產品晶片,造成車用晶片供應短缺。

近兩年來,全球汽車產量減少1,800萬輛,其中尤以歐洲減產最多,幅度大於美國及中國。歐洲汽車產業自2021年底開始復甦,惟本年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後,因零配件供應鏈受阻,再度發生減產、停產,以及交車期延長情形。Acredia董事Gudrun Meierschitz表示,歐洲汽車製造業生產汽車每輛平均所需晶片價值約600歐元,這些晶片主要用在車上網路、輔助駕駛,以及電動驅動等領域。由於歐洲汽車產業具強大製造能力及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渠認為歐洲應先擴大車用晶片生產,而非發展消費電子產品晶片生產線。

A:

依據奧媒新聞報9月22日引述比利時智庫Bruegel資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加劇天然氣及電力價格上升,過去12個月(2021年9月迄今)歐盟國家、挪威及英國已花費逾5,000億歐元補助家戶及企業電費及天然氣費用,以緩解能源價格上漲之衝擊,包括歐盟國家支出之3,140億歐元。倘納入對面臨流動性不足之維也納能源公司(Wien Energie)、德國Uniper等公用事業之緊急貸款及其他紓困措施,光歐盟國家支出之資金就高達4,500億歐元,該等公用事業受高漲之能源批發市場價格衝擊,且目前價格上漲趨勢仍強勁。

其中,本組轄區奧地利對家戶及企業補助93億歐元占GDP 2.3%,另額外對公用事業紓困20億歐元占GDP約0.5%;克羅埃西亞對家戶及企業補助24億歐元占GDP 4.1%,另對公用事業紓困8億歐元占GDP約1.4%;斯洛維尼亞則對家戶及企業補助4億歐元占GDP 0.8%。

目前歐盟國家仍在研議因應能源價格高漲之政策措施,惟Bruegel經濟學家認為通膨及利率上升,加上經濟前景疲軟,擔憂該等短期干預紓困措施恐為國家預算帶來結構性風險,也影響財政的永續性。為減緩資金壓力,歐盟能源部長正考量課徵超額利潤稅並分配給用戶以減輕負擔,雖然歐盟估算奧地利或可增加20億歐元稅收,惟奧國勞動經濟部長Martin Kocher對相關稅款之收入及運用仍抱存疑態度。

A:

法新社(AFP)及法媒20Minutes(9)23日報導,今年法國嚴重乾旱,不僅造成民眾夏季日常諸多不便、影響農作收成,也使無數建築物招致損壞,根據法國保險業者聯合公會(France Assureurs, FA)日前公布最新統計,建物損壞理賠金額將介於 16 億至 24 億歐元之間,恐創歷史紀錄。

 

1982 年天災受害理賠立法(Loi n° 82-600 du 13 juillet 1982 relative à l'indemnisation des victimes de catastrophes naturelles)以來,目前最高紀錄為 2003 年的 21.2 億歐元,其次為 2018年約15 億;且此統計僅限於被認定為天災受害地區內因乾旱造成損失,尚未計入另由農作收成保險承保之農作損失部分。

 

此外,乾旱後若緊接多雨潮濕氣候,往往加劇黏性土質脹縮現象( retrait gonflement des sols argileux,RGA),嚴重者可能造成地層滑動,破壞建物地基,影響遍及法國本土境內大半地區;據悉,法國約有54%獨棟民宅位於RGA風險中度或偏高地區, 16%(330 萬戶)位於高風險地區。

 

FA公會主席Florence Lustman警告,全球氣候暖化,乾旱將是最具破壞力的危險天災;根據該會去(2021)發表的研究報告,1989 年至 2019 年期間,法國乾旱造成140 億歐元的損失,預計 2020 年至 2050 年期間將造成約 430 億歐元的損失。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9)22日報導,法國高級氫動力車Hopium 同日宣布,選定諾曼第大區 Douains 設立其首座汽車組裝廠,廠區占地35公頃,包括研發中心與組裝生產線,預期2025 年起正式量產,產能以每年2萬輛為目標,未來將雇用近 1,500 名員工。

 

Hopium 係由駕駛氫能賽車7年之知名冠軍賽車手 Olivier Lombard 創建,於去(2021)6月推出首款房車原型,標榜續航力1,000公里,基本款定價約為12萬歐元起。

 

當地民代自豪指出,諾曼第能雀屏中選全因其產業生態系統完整,工業密集結合塞納河谷之汽車專業,離首都巴黎不遠,未來Air Liquide集團在當地大規模生產綠氫能之前景,鄰近VernonArianeGroup之氫能專業,以及周遭有關運輸、能源與生產等人才培訓之技術學府等。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