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4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3.07.2022

 

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7月13日公佈2022年5月的工業生產數據,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五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工業生產與四月相較,在歐元區和歐盟分別增長0.8%和0.6%。波蘭雖然5月份工業生產放緩,但按年增長率計算,波蘭5月工業生產成長12.5%,在歐洲排名第三,僅次於保加利亞(年增率20.2%), 丹麥(17.2%)。

 

波蘭5月工業生產年增率12.5%,是自去年10月以來表現最差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德國經濟放緩。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今年跌幅最大的是德國(年減1.4%)。

 

重要的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波蘭良好的表現不僅歸功於採礦和能源,波蘭加工產業同比增長12.3%,保持前幾個月的高速增長。商業景氣指標顯示波蘭經濟正急劇放緩,但在5月份時仍未出現跡象。

 

此外,與歐洲相比,波蘭工業不僅在煤炭開採成長方面脫穎而出,而且在化學品、燃料和金屬產品的生產方面也表現突出。

A:

參考資料:英國國會報告

日期:111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03/P200號(商情文號:第503號)

 

商情本文:

 英國汽車租賃協會(BVRLA)呈交英國國會報告顯示,英國汽車租賃協會(BVRLA)商業調查,半導體產品於Covid-19疫情期間的短缺已對汽車行業產生長期影響。BVRLA成員主要從事汽車租賃和車隊管理,其成員擁有並經營400萬輛汽車、貨車和卡車,每年並花費超過300億英鎊升級他們的車隊。並購買英國約50%的新車(其中83%是在英國本地製造的),其為英國提供超過46萬5000個職缺及共計76億英鎊的稅收,為英國經濟貢獻490億英鎊。

英國汽車租賃協會表示,由於全球晶片供不應求,半導體供應商以犧牲傳統汽車客戶為代價,將晶片優先供應給消費電子產業,如電腦、電視、電話等。為數不多的晶片之後流入汽車零售產業,因為供應商將晶片販售給汽車零售商相對於車隊,能帶來更高的利潤。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零售銷量成長11.4%,但同期車隊註冊量卻下降 26%。晶片供應緊縮導致英國汽車租賃協會成員收到的訂單雖多,而收到的汽車交貨量卻有限。隨著交貨時間的延長,車輛被車隊持有的時間也將延長,維修保養成本被推高,並且協會在車型選擇上也必須妥協,導致客戶期望無法被滿足。根據英國汽車租賃協會最近的業務影響調查,94%的受訪者將供應問題列為其業務的主要關注點(車輛供應問題占74%,供應鏈問題占20%)。然而,汽車行業的供應問題不僅單一因素造成的,例如,極端天氣事件導致來自美國的塑料零件短缺或俄烏戰爭導致該地區製造的關鍵部件短缺,都是影響供應問題的外部因素。

 另由於半導體製造商無法履行會員的訂單,車隊的車輛供應持續中斷,限制業務的成長。調查並顯示,71%的受訪者表示車輛交貨量的缺乏將對未來的業務績效產生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到2030年,英國將停止輸入汽油和柴油汽車,將使未來電動車對晶片需求將大幅增加。半導體產業必須擴大生產以滿足這一可預見的需求。建議,英國可以通過投資研發來支持英國的半導體產業,政府可以效仿歐盟的晶片法(Chips Act)和半導體基金(Semiconductor Fund)作為如何加強晶片的中期製造以及如何通過資金和創新支持該行業擴大規模的例子。英國應在技術轉移方面尋求與歐盟合作,例如,英國和歐盟可以合作招攬投資以擴大歐洲半導體製造的規模。英國和歐盟汽車製造供應鏈已經高度整合,在半導體領域的共同努力可以減少對全球競爭對手的依賴,特別是對亞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4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np.pl, 13.07.2022

 

由波蘭經濟研究所(PIE)和波蘭國家經濟發展銀行(BGK)計算的波蘭月度商業景氣指數在7月份下降2.6點至102.4點。這是該指數再次保持在100點的中性水準之上的一個月,顯示經濟中普遍存在積極情緒,但本月的指數與2022年1月相比下降7.6點。專家指出,本月該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資本支出和新訂單兩個次指標,其值均低於100點之中性水準,分別為90點和97.2點。

A:

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04/P200號(商情文號:第504號)

 

商情本文: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英國GDP在今年4月緊縮後於 5月恢復成長,令經濟學家感到意外。醫療保健產業是5月份經濟回彈的最大推動力,儘管Covid-19 檢測和追踪以及疫苗接種計劃已逐漸結束,但接受醫生診斷及治療的患者仍然為數眾多。據統計,5月份醫療保健和社工活動成長2.1%,旅遊業的表現也不錯,業務成長11%。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也表現良好,業務有成長的趨勢,而製造業業務則自2020年11月以來成長1.4%。Pantheon Macroeconomics經濟分析公司經濟學家 Gabriella Dickens 表示,經濟的反彈可能是由於供應鏈中斷的恢復,使製造商能夠開始履行積存的訂單。

Capital Economics經濟分析公司首席英國經濟學家Paul Dales表示,今年3月份國內生產總值上升0.1% 4月份則溫和下降0.2%,數據顯示,英國經濟正在在高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保持穩定。並表示,英國央行在過去五次會議上已將利率提高0.25 %,英國經濟恢復成長的消息可能促使英國央行在8月的政策會議上加息0.5%

然而,5月份的數據也指出,對消費者的服務業,包括酒吧、餐館和娛樂場所的產值下降0.1%。稅務諮詢公司RSM UK的經濟學家Thomas Pugh表示,此類產業的表現疲軟,顯示生活成本危機開始對消費者支出造成影響。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價格通貨膨脹升至9.1%的40年高位,英國央行還預計秋季通貨膨脹將攀升至11%以上。此外,英國對歐盟的燃料出口增加,反映出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減弱,這有助於促進英國與歐盟的貿易。

A:

參考資料:Ireland Department of Enterprise, Trade and Employment

日期:111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05/P200號(商情文號:第505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企業局(Enterprise Ireland)是負責幫助愛爾蘭公司在國際市場發展壯大的國家機構,據統計,該機構支持的公司去年出口成長12%,達到創紀錄的272.9億歐元。儘管英國和愛爾蘭之間貿易關係的變化帶來不確定性,但愛爾蘭去年對英國的出口總額為84.3億歐元,成長15%,占愛爾蘭出口貿易總額的31%。另一方面,去年愛爾蘭對歐元區的出口成長10%,總計60.4億歐元,佔出口總額的22%。對北美地區的出口貿易也成長14%,使出口總額達到48.7億歐元,佔出口總額的18%。

出口商品方面以食品出口為大宗,成長6%,出口金額達129.1億歐元,佔總體出口商品的47%。建築材料及建築服務業成長24%,出口額共計28.9億歐元。消費零售商品出口成長13%,達到10.9億歐元。除此之外,愛爾蘭企業局所扶持的數位技術公司,出口額成長20%以上,達15.3億歐元。工程部門的出口在2021年則成長14%,達18.2億歐元。

 儘管愛爾蘭經濟於今年年初面臨通貨膨脹的挑戰,愛爾蘭企業在2022年上半年仍實現正成長,包括簽定561份國外合約(其中85%為英國以外國家)、設立199處海外機構、93家公司拓展新市場等等。然而,高通貨膨脹的影響依然不容小覷,能源成本和持續的供應鏈問題,也都將是愛爾蘭企業在2022年下半年所需要面臨的挑戰。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7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06/P200號(商情文號:第506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年度預算的八分之一來自於10家美國大型公司用於資助公共交通、修建道路和社會住房、教師和護士薪資工資以及資助每周福利和養老金支付的預算。這些公司包括 Facebook、google、apple、Microwave、Pfizer、MSD、Johnson & Johnson和Intel。這是全球化的一種非常特殊常不穩定的表現。到今年年底,公司稅將成為國家第二大收入來源,首次超過增值稅。根據今年迄今產生的80億歐元,預計2022年公司稅收入為190-200億歐元,高於去年創紀錄的153億歐元。十年前,增值稅收入使公司稅相形見絀。跨國公司的資產以及跨國盈利能力的提高,給政府帶來名副其實的意外之財。

由於中央銀行表示去年高達80億歐元的收入可能無法長期持續,因此國家財政核心的風險相當大。明智的做法是將額外的收入或至少其中大部分,放在未雨綢繆的基金中:相反,政府用其來支撐永久性支出,這是對稅收意外收入的倒退。在2008年之前,房地產行業的稅收被用於為長期提供資金來源。加上太多事件發生不斷阻礙未雨綢繆的基金計劃,前任政府已簽署基金計劃但後來因故延遲該計劃。首先是英國脫歐帶來太大的風險,然後是Covid-19,現在面臨著生活成本危機。從政治上似乎從來都不是儲蓄的好時機,但今年公司稅收入創紀錄的190至200億歐元稅收肯定提供一個鍍金的機會。

A:

參考資料:Department of Enterprise, Trade and Employment

日期:111713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07/P200號(商情文號:507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IDA Ireland報告指出,儘管全球環境持續充滿挑戰,但2022年上半年的投資持續成長,使外資直接投資(FDI) 創造就業計劃恢復高於2019年Covid-19前的水平以上。新增155 件投資,相關的就業潛力超過 1萬8000個工作機會。其中73 件是新項目的投資。

 今年上半年批准和宣布幾項投資及大量工作機會和重大資本投資。愛爾蘭副總理Leo Varadkar 在IDA愛爾蘭 2021年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去年愛爾蘭的FDI創歷史新高,而今年前6個月再次創紀錄,投資比去年增加了9%。跨國公司創造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幫助其在Covid-19時擺脫衰退,現在又為其緩解生活成本危機並避免經濟衰退。愛爾蘭政府努力在全國各地為FDI創造一個友好的環境,今天的結果中,就業和投資的強勁區域分佈證明了政府的政策正確,155 件投資中有73 件在都柏林以外的地區。其目標在全國都有長期可持續性和更高薪的工作。然而,這些數字中也有警告。隨著通貨膨脹、烏俄戰爭、對FDI和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數位技術快速轉型的變革提供動力,千萬不能自滿,應將繼續努力在未來幾年保持著有吸引力的投資地點。其目前正在審查整體企業政策,該政策迄今為止取得了成功,並將繼續不斷進行自我評估,以確保競爭力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愛爾蘭IDA的執行長 Martin Shanahan 表示,在全球Covid-19大流行、英國脫歐、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通貨膨脹壓力、供應鏈挑戰、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以及自今年年初以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它顯示了FDI行業的持久力和實力,今年迄今批准了155項投資,而2021年同期為142件,相關的就業潛力顯著上升,超過1萬8000人,而2021年上半年為1萬2500多人。這兩項投資和就業潛力超過了2019年Covid-19前的水平。這證明專注的核心重點領域的戰略是正確的。愛爾蘭現有的FDI基礎是一項核心國家資產。正如IDA今天發布的2021年年度報告所述,FDI的好處顯示了外國直接投資對經濟的許多貢獻,包括直接和間接就業、72%的出口銷售額、70%的公司稅和直接工資支出、材料和服務總計279億歐元。儘管面臨嚴峻的全球挑戰和不確定性,但FDI仍處於有利地位,可以繼續為愛爾蘭的繁榮和未來成功做出重要貢獻。儘管全球前景有所改善,但Covid-19的復甦、全球市場的高風險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威脅。動蕩的市場、烏俄戰爭、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全球供應鏈的持續中斷、英國-歐盟的緊張局勢和地緣政治的發展,正在增加全球FDI的不確定性。

投資者對愛爾蘭的需求依然強勁。愛爾蘭作為一個做生意的地方,其價值主張仍然是引人注目的。當尋求為未來幾年FDI的持續增長和轉型奠定基礎時,其成功將取決於在近期和中期提高經濟承載能力方面的進展。需要關注的關鍵領域仍然是規劃建設、能源、水和更廣泛的基礎設施,而持續提供人才的政策也很關鍵。在目前通貨膨脹的環境中,管理成本並執行計劃中的資本項目將是一挑戰,因此愛爾蘭的持續競爭力在此變得非常重要。

A:

根據烏拉圭貿易及投資推廣機構(Uruguay XXI)公布之資料指出,2022年1至6月烏拉圭對外貿易總額為119億2,100萬美元,其中,出口額為68億9,700萬美元,成長39%;進口額為50億2,400萬美元,成長25.7%;烏國仍享有貿易順差18億7,300萬美元。

烏拉圭出口產品排名第1至第3分別為牛肉、大豆及紙漿,帶動了2022年上半年整體對外銷售,占總出口額的一半,牛肉出口14億8,100萬美元,占總出口21.5% (大幅成長49%)、大豆出口11億9,500萬美元,占總出口17.3% (成長117%)及紙漿出口7億7,600萬美元,占總出口11.3% (成長20%);第4至5名分別為乳製品及濃縮飲料。烏拉圭主要前5大出口國家/區域為中國大陸(30%)、巴西(12%)、阿根廷(9%)、歐盟(9%)及美國(6%)。

報告指出,農產品為烏國主要推動出口的類別,除國際價格上漲外,農作物產量也提高,有助拉升整體出口額。並預期2022年占比最高的出口產品將為大豆(約16 億美元)、稻米(約5億美元)及麥芽(約3億美元)。

至於2022年1至6月烏拉圭進口產品,排名第1為客車,進口額為2億1,700萬美元,占總進口4%(成長15%);第2及第3名分別為電話機及化肥,進口額均為1億7,500萬美元,各占總進口3% (分別成長38%及85%);第4及第5名分別為貨車及汽車零配件。主要前5大進口國家為巴西(23%)、中國大陸(21%)、阿根廷(13%)、美國(6%)及德國(3%)。

A:

依據智利外交部國際經濟關係次部(SUBREI)網站新聞,智利本年對外貿易表現穩定成長,1月至6月之外貿總額為1,041.57億美元,成長21%,其中出口總額516.81億美元,成長12.5%,進口總額524.76億美元,成長30.6%。

出口產品部份,1月至6月銅礦出口總額為244.43億美元,較2021年小幅減少4.2%,非銅產品出口為272.39億美元,成長33.4%,出口動能強勁,尤以鋰礦、鮭魚、櫻桃、木漿、鉬礦、葡萄、木材、雞肉、硝酸鉀、碘及酪梨等產品表現最為亮眼。出口地區部份,97%之出口產品銷往與智利簽有貿易協定之經濟體;依地域區分,總計303億美元係銷往亞洲,佔其總出口之57%,其次依序為為北美(17%)、歐洲(13%)及拉丁美洲(12%)、非洲及中東合計佔1.3%。

進口部份,智利對資本財(15%)、中間財(38%)及消費品(28%)之進口成長均超過2位數,又以柴油、化工產品、服飾、金屬製品、汽油、煤、汽車、紙板、石油及化肥等產品成長最多。在進口來源部份,95.2%之進口係來自與智利簽有貿易協定之經濟體,其中第一大進口來源仍為中國,佔27.5%,其次為美國(19.2%)、南錐共同體(16.7%)、歐盟(11.6%)及太平洋聯盟(5.9%)。

針對本年迄今智利對外貿易表現,SUBREI次長José Miguel Ahumada表示,樂見非銅產品出口比例提高,有助智利出口成長,惟仍需注意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國際情勢,以妥善因應供應鏈不穩、庫存中斷、糧食及能源價格上漲之影響。渠並強調,SUBREI目前積極以生產加值為目標,重新定位智利對外經貿政策,盼藉由出口多樣化及加強綠氫、鋰礦及再生能源等戰略領域之投資,為智利對外經貿創造附加價值,增加經濟持續成長之動力。

A:

依據智利財經日報(Diario Fianciero)報導,由於銅價下跌至2020年11月以來新低及全球投資人以美元避險等因素,智利披索持續貶值,本(14)日達1美元兌換1,062智利披索之歷史高點,本(7)月迄今貶值達12.29%,為全球貶值幅度最大之貨幣,2022全年貶值幅度為全球第8。

 

為抑制通貨膨脹,智利中央銀行於昨(13)日再次將貨幣政策利率由9%上調為9.75%,此為本年來第6度調升。智利本地金融業者認為,披索續貶為通貨膨漲帶來預期心理,智利央行本年需將利率調升至11%,而利率升高又為披索帶來貶值壓力,智利經濟正面臨嚴峻考驗。


針對智利披索近來之貶值幅度,智利財政部長Mario Marcel接受國際媒體路透社採訪表示,智利係自由市場,採浮動匯率制,相較其他拉美國家,智利經濟並未美元化,近期披索匯率雖波動劇烈,但不會危及智利之金融穩定性。

A:

依據智利財經日報報導,智利幣續貶使企業補充庫存之成本大幅提高,且該成本無法完全移轉至產品之最終售價,對企業營收造成衝擊,特別是中小企業。依據智利市場研究機構Altafid分析,披索持續貶值對零售、運輸、觀光及汽車產業造成較嚴重影響:


(一)零售業:智利零售部門以進口商為主,易受匯率影響,進口產品種類及數量較多之中型業者難以隨時調整定價,將受到最大衝擊。另外,由於進貨付款與實際銷售之時間差,智利幣續貶迫使業者調整售價,惟價格提升可能影響銷售,廠商面臨自行吸收成本或調整售價之策略困境。
(二)運輸及觀光業:智利同時面臨能源價格飆升及智利披索大幅貶值等雙重不利因素,運輸相關服務及產品之成本連帶成長,使觀光旅宿及交通費用高昂,影響觀光業復甦。
(三)汽車:智利汽車仰賴進口,成本係以美元計價,但以智利披索進行銷售,匯差使業者收入相對減少,現金流動性降低且定價調整之複雜程度提高,部分業者雖已採避險措施或提前進口,惟相關操作之風險仍高。

A:

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13日推文表示,贊同「沒有能源獨立,就毫無安全可言」的說法,並宣稱鋰電池是「新的石油」。

石油仍至關重要。美國境內每天用量約2,000萬桶石油,包括約800萬桶進口油,其中約三分之二最後進入汽油箱。俄烏戰爭刺激油價飆漲,美國汽油價格一年來約暴漲63%。

高油價助長對電動車的興趣。美國汽車協會訪調顯示,約25%受訪者表示,下一部車打算買電動車,汽油價格是最大考量。

但馬斯克指出,光靠電動車無法解決能源獨立問題,只是把石油問題換成電池問題罷了。鋰電池主要產地在亞洲。福特執行長法利說,中國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CATL)包辦全球約30%電動車電池生產。

要達成鋰電池自給自足,在美國境內生產是必要條件。確保電池原料來源無虞,是另一要素。鋰礦主要在南美洲和澳洲開採,鋰加工則大致在中國進行。

若馬斯克所言正確,那麼汽車製造商除了擴充電池產能外,再加上投資更上游的電池價值鏈,似乎是建立電動車競爭優勢最聰明的策略。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461934?from=wj_catelistnews

 

A:

聯邦政府周三(13日)公布報告顯示,灣區6月份通脹飆升,升幅是將近40年來最高,正在威脅民眾荷包和薪水,專家明言難以定斷通脹已達高位。

據灣區新聞集團報系報道,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周三公布最新數據,灣區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6.8%,是1984年以來最大按年升幅。根據過去政府報告,198410月,灣區通脹率曾錄得按年7.1%漲幅。

明燈經濟研究所(Beacon Economics)聯合創辦人兼經濟學家索恩伯格(Christopher Thornberg)警告,通脹有可能進一步惡化才會回落,「有可能看到從我們現在的水平累計上升30%」。

富國銀行資深經濟師維特勒(Mark Vitner)亦同意通脹飆升遠遠未到結束,「說這是高峰是言之尚早,能源價格已經下來,我們看到一些改善,但價格還有很多上升空間」。

索恩伯格相信,目前通脹飆升背後一大原因,是聯邦政府和聯儲局為了解決疫情造成的經濟問題,而向經濟投放太多資金,「經濟圈仍有太多貨幣流通,聯儲局透過印錢太多可能製造通脹大幅上升」。

全國方面,6月份通脹率升至9.1%,是1981年以來最大按年漲幅。

令人咋舌的物價漲幅,進一步提高聯儲局大幅加息抑制通脹上升的壓力。但聯儲局現行政策肯定大幅提高一系列金融產品的借貸成本,包括房貸、信用卡、車貸和房屋淨值貸款。

聯儲局希望透過持續的大幅加息,加上穩定將資金撤出經濟,將有助過度熾熱的經濟活動降溫,但局方近日才開始它的危險措舉,將經濟離開現時通脹趨勢。

但肯定的是,物價上漲意味人們購買能力和薪資被蠶食。

但如果人們和企業削減開支過多,經濟活動恐嚴重受損,全國勢陷入衰退,繼而觸發新一輪裁員潮和企業倒閉潮。索恩伯格警告,美國可能未來23年內出現經濟衰退,「我非常擔心會衰退,往往要有一次衰退才能打破通脹循環」。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7-14/%e7%81%a3%e5%8d%806%e6%9c%88%e7%89%a9%e5%83%b9%e6%8c%87%e6%95%b8-%e6%8c%89%e5%b9%b4%e4%b8%8a%e5%8d%87%e9%81%946-8/4172199

 

A:

英特爾已經通知客戶,將於今年稍晚時提高大部分微處理器與周邊晶片產品的價格,主因生產及原料的成本上升,但漲幅仍在斟酌中。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三名業界高管透露,英特爾將於今秋提高旗艦晶片售價,包括伺服器與個人電腦(PC)用中央處理器,以及Wi-Fi等其他產品用晶片。知情人士指出,英特爾尚未敲定產品的漲幅,漲幅區間從最低的個位數,到超過10%及20%。

由於消費支出展望看淡,使晶片漲幅很難訂定。今年初以來,手機、個人電腦、電視機及電玩主機的需求已經下降,未售庫存正在累積,三星電子已經通知一些供應商停止供料。

英特爾的主要PC客戶,包括宏碁、華碩等廠商,已經公開警告出貨減少。英特爾之前也警告,晶片需求正在下滑。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9/6461690?from=wj_catelistnews

 

A:

美國能源部能源資訊署(EIA)表示,位於休斯頓市以南約 70 英里的自由港液化天然氣廠(Freeport LNG)6 8 日發生爆炸導致暫停營運,今年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預估將因此調降 8%

EIA 表示,爆炸發生後,美國LNG出口量將從上個月預估的平均每天 119 億立方英尺降至 109 億立方英尺。 EIA 表示,2023 年該出口設施恢復營運後,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可上升到平均每天 127 億立方英尺。
此一爆炸案造成生產中斷,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來自Freeport LNG的天然氣是歐洲的主要燃料來源。據顧問公司 Rystad Energy 估計,Freeport LNGQuintana Island出口量約佔歐洲進口的 10%
Freeport LNG表示,其目標是在今年底前全面恢復生產,但在重新啟動前,必須採取一系列安全步驟以符合管理當局之要求。

A:

研究指出未來 10 年銅供應短缺可能會阻礙全球擺脫石油和其他石化燃料的努力。

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報告發現,為了大規模生產清潔能源技術,如太陽能板、電動車等,以及擴充電網,對銅的需求將迅速增加,即使在最佳情況下,仍可能使得全球銅業的產能相形見絀。標準普爾全球表示,到 2035 年,缺口可能高達 20%,將導致價格大幅飆升,各國將競相搶奪銅供應。

顧問公司 Rystad Energy 的研究顯示,由於清潔能源轉型尚處於起步階段,全球各地領導人都意識到建立供應鏈對於擺脫石化燃料的能力至關重要。目前電動車商已爭先恐後鎖定鋰的供應,年初以來鋰價上漲 60%
目前多數注意力都集中在生產電池所需的鋰和其他金屬,但銅是電源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對於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它還可應用於風力發電機和電動馬達等許多領域。
根據標準普爾估算,未來 10 年全球銅需求將翻一倍,達每年 5千萬噸。國際能源署估算,通常需時 16 年才能設立一個新銅礦。
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智利新當選政府將緊縮採礦法規並提高稅賦和特許費以資助社會改革。這些措施勢將打擊銅業,增加不確定性。

A:

德州遭受嚴重熱浪來襲。高溫使得德州電力網緊繃,7月以來,德州電力網營運商 ERCOT 要求德州民眾節約能源。但熱浪也嚴重影響風力發電的能量。

彭博社報導指出,由於風速不夠,德州的風力渦輪機僅能以 8% 的容量運行。這在電力需求正強勁時,可說是禍不單行。風力發電完全取決於天氣而不是渦輪機性能;當天氣不利發電時,發電量就會下降。

去年暴風雪侵襲德州導致數萬人斷電數天,石化燃料電廠和再生能源電廠準備不足都是斷電原因。但燃氣電廠可以裝置防凍設施以防止再次發生,但沒有風時風力發電機卻不會轉動。

A:

沃爾瑪公司Walmart Inc.同意向 Canoo訂購 4,500 輛電動貨車,讓這家已陷入財務困境的新創公司帶來生機,提振該公司股價上漲超過 57% 3.73 美元,市值約 12 億美元,但仍遠低於 2020 年底的約 48 億美元

週二宣布的這份交易對於面臨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的Canoo 可說是及時雨,Canoo第一季結束時現金僅餘1億美元, 5 月時更曾警告其持續經營的能力已出現問題。Canoo將總公司搬到沃爾瑪的總部阿肯色州Bentonville之前,曾短暫設在德州北部。

Canoo 預計於第四季開始生產電動車輛,沃爾瑪將是第一家接收之公司。聲明中指出這批電動貨車將於明年上路,以支援沃爾瑪不斷成長的電商業務。沃爾瑪尚可選擇購買多達 1萬輛電動貨車。
近來沃爾瑪在電動和自駕車領域採取一系列措施。今年 1 月沃爾瑪宣布預訂通用汽車公司研發的5,000 BrightDrop電動貨車, 2019 年以來亦一直與矽谷新創公司 Gatik 合作進行自動送貨的試驗計畫。

A:

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資料顯示,哥國國人平均醫療及健康花費每年約1,336美元,其中個人付出約 286 美元,而公司和國家負擔為1,050美元,在OECD國家中屬於較低花費。目前哥國將大約7.6%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用於公共衛生醫療支出,預估至2035年將提高至9.5%。

 

相對來說,南美洲智利每年之人均相關花費為2,596美元。其中,個人付出約923美元,而公司和國家負擔為1,673美元。

A:

哥倫比亞投資組合報(Portafolio)報導,在俄烏戰爭持續及美元為抑制美國通膨可能持續升息背景下,近期美元匯率受哥國外匯市場投機氣氛充斥影響下,哥幣兌換美元之官方市場代表性匯率(TRM)712日衝上4,627.46披索歷史新高價位,較前1個交易日貶值114.18披索,外匯專家建議使用外匯遠期交易或選擇權來避險。

 

哥國712日銀行交易現貨市場之走勢自開盤4,590兌換1美元,最高曾達4,663新天價,收盤為4,625兌換1美元。另據統計2022年截至目前哥國貨幣平均貶值幅度達16.23%,於拉美地區僅次於阿根廷24.25%及智利19.38%居第3位。倘以20227月為計算基礎,其貶值幅度之年增率更高達20.8%,市場人士悲觀預測進口商品未來將以5,000披索為兌換美元之重要心理關卡,將促成更多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操作,規避匯率巨幅變動風險。

 

匯率分析專家Diego Rodríguez表示,面對匯率市場濃厚投機氛圍,鑒於哥國外匯交易市場缺乏廣泛深度及流動性,建議中央銀行進場干預提供美元,以阻止美元投機性強勁升值之過度市場反應走勢,穩定對披索匯率信心。

 

哥國Credicorp Capital資產管理公司投資處長Arnoldo Casas表示,建議中央銀行可使用外匯選擇權工具以降低匯率劇烈變動,另方面,倘哥國外匯交易公司認為央銀無進場出售美元之決心,將助長市場投機風氣,因本年迄今哥國財政部美元外匯交易量僅達3,700萬元。此外亦可使用升息及對哥國國內銀行實施更嚴格之金融查核,限制持有美元部位,以穩定匯率走勢。

 

影響各國貨幣匯率升貶因素錯綜複雜,而持有者對貨幣未來之信心亦為重要參考指標之一。由於近期哥幣披索快速且巨幅貶值及高通膨衝擊民生經濟,亦導致美元化之貨幣政策被關注討論,惟因整體市場看法分歧,故短期內仍恐難順利推動。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