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俄媒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赴德國出席G7會議時表示,日本政府計劃擴大對俄制裁,針對90家與國防設備出口相關的俄國公司進行制裁,同時凍結70名俄國自然人與法人的資產。

(https://tass.ru/mezhdunarodnaya-panorama/15039081)

(Y)

A:

據俄媒轉述德國世界報(Welt)指出,俄國總統普丁希望與玻利維亞簽署鋰礦開發合作契約,藉此為西方國家設下另一個「原料陷阱」,玻利維亞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鋰礦資源,該國為開採鋰礦,需要商業合作夥伴,俄國態度積極。

(https://lenta.ru/news/2022/06/27/lovyshka/)

(Y)

A:

摩爾多瓦本月23日取得歐盟候選國資格,執政的行動暨團結黨(PAS)認為,摩國應該加入西方國家的對俄制裁,摩國外交部則表示,摩國經濟體質不佳,無法加入對俄制裁;摩國前總統Igor Dodon指出,歐洲國家希望摩國在地緣政治上扮演牽制俄國的角色,因此提供摩國候選國資格,摩國不可能在10或20年內加入歐盟,摩國不應涉入西方國家與俄國之間的對抗,摩國如果加入對俄制裁,將身受其害。(https://www.kommersant.ru/doc/5434363)

(Y)

A:

俄羅斯邦邦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維傑夫表示,如果摩爾多瓦加入西方國家的對俄制裁,俄方將立刻切斷對摩國的天然氣供應;梅德維傑夫認為,摩國尚未成為歐盟一員,就急著對未來的主人效忠,轉而對抗俄國,摩國有權選擇,如果決定加入對俄制裁,俄國將切斷對摩國的天然氣供應。梅德維傑夫同時警告,摩國境內的聶斯特河沿岸地區共有22萬居民擁有俄國籍,如果該地區出現動亂,俄國政府將會保衛當地俄國國民的安全。

(https://www.eurointegration.com.ua/rus/news/2022/06/25/7142018/)

(Y)

A:

亞塞拜然、土耳其與哈薩克三國外交部長日前於巴庫舉行會談,亞塞拜然外交部長Jeikhun Bairamov表示,三國有意在睦鄰友好戰略基礎上,合作開發以裡海(Caspian sea)為中心的國際轉運路線「中部走廊」;下次三國外長會議將於哈薩克舉行。

(https://ru.oxu.az/politics/617351)

(Y)

A:

法國連鎖運動用品零售商迪卡儂(Decathlon)稱,在俄羅斯因為供貨受限,在當地的實體及線上商店於6月27日停止營業。

(Y)

A:

據俄媒報導,由於俄羅斯對烏軍事行動,168在俄日商中只有 4 家(2.4%)決定永久退出俄羅斯市場。

日本企業決定離開俄羅斯市場之比例在 G7 國家為最低,英國企業決定離開俄羅斯市長比例為48%。在義大利、日本企業並不急於離開俄羅斯市場,比例 5%。

報導指出,日本公司正採取謹慎態度,盼繼續在俄羅斯拓展業務。現階段豐田、日產已經暫時離開俄羅斯,世界最大的輪胎製造商之一普利司通也暫停業務。迅銷((Fast Retailing Co., Ltd)宣布關閉UNIQLO服飾店。

為回應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日本政府凍結VEB.RF、Promsvyazbank和Rossiya Bank等俄國銀行資產,亦收限縮對俄出口半導體和“其他類似產品”許可證發放。6 月 7 日,日本政府對 Rosselkhozbank 和 MKB實施制裁,並宣布擬對有助於加強俄羅斯工業基礎之商品出口實施禁令。同日,俄方暫停執行與日本在海洋生物資源捕撈領域合作的協議。

https://www.kommersant.ru/doc/5434104?tg

(Y)

A:

資料來源: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60071號

 

歐洲議會前於2022年6月8日通過:2035年起禁止於27個歐盟成員國銷售內燃機引擎新車,並支持歐盟執委會2035年將汽車碳排減少100%之提議,同時拒絕允許部分內燃機汽車之銷售之特殊條款。相關立法程序目前尚在進行,預定後續於本年由歐盟與各國進行討論後定案。

惟政治立場向較為親商之德國財政部長Christian Lindner(自民黨FDP)日前突公開發言反對,主張德國不應支持歐盟前述計畫,渠認為歐盟此舉將阻礙技術開放與創新,並扼殺合成燃料(Synthetic fuels)作為燃油替代品的可能性;合成燃料係使內燃機汽車符合氣候中和要求之選項之一,倘相關技術成熟,將可大幅延續內燃機汽車使用年限。L部長表示,渠不會同意德國內閣支持歐盟之計畫。由於德國在歐盟向具領導與示範作用,L部長之發言似已對歐盟車輛減排計畫投下變數。

德媒報導指出,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綠黨Die Grünen與自民黨FDP於去年底3黨組閣之協議,已明文支持歐盟減排計畫(Fit for 55),當中包含減少汽車碳排,惟組閣協議中對於是否支持使用合成燃料一節,並未說死。依據德國3執政黨間先前共識,內燃機技術應逐步淘汰,但如救護車或工地車輛等,不在減排計畫內之車輛,仍可視情由合成燃料提供動力。由於德國環境部長Steffi Lemke(綠黨)前於本年5月已表態德國將支持歐盟2035年禁止內燃機汽車銷售禁令,德國財長之發言,已開始令外界揣測,德國聯合政府在氣候中和與淨零碳排政策上,將面臨整合不同路線之嚴峻考驗。

環團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則批評,財政部長基於意識形態之發言,除將在德國執政聯盟中引發糾紛,自民黨亦不應使用這種方式挽救內燃機汽車之使用年限,且目前已有眾多汽車相關生產製造商,著手規劃沒有內燃機汽車的未來。建議同屬自民黨的交通部Volker Wissing部長,應說明該部將推動哪些計畫與措施,以解決交通運輸部門長期以來對氣候不夠友善之問題。綠色和平組織建議政府可考量在稅制上進行改革,使購買電動車之民眾享有較輕之稅負,以利整體交通朝電動車時代過渡與換軌。

A:

資料來源: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60073號

 

七大工業國組織(G7)領導人於2022年6月26日起3天,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Bayern)埃茂宮(Schloss Elmau)召開高峰會。會議首日,各國領導人宣布推動「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計畫」(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將於發展中國家投資6,000億歐元,協助建設永續基礎設施,當中包含天然氣相關能源設施。美國拜登總統指出,美國將動用2,000億歐元投入相關計畫,渠認為這些戰略投資對全球永續發展與穩定至關重要。

德國蕭茲總理表示,如同G7峰會議程廣受俄烏戰事影響,全球基礎建設發展也受地緣政治情勢衝擊。G7領導人已定調,將運用氣候中和、低碳排能源(包含天然氣)相關投資,回應俄羅斯利用石化燃料作為武器之不當手段。蕭茲總理續指出,G7盼與更多國家建立「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s, JetP),支持發展中國家與新興國家加速經濟向氣候中和轉型,協助全球向淨零碳排過渡。本屆G7峰會目標之一,即在於與印尼、印度、塞內加爾及越南,建立更廣泛能源轉型夥伴關係(G7業於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首度宣布與南非建立相關合作)。在執行層面,蕭茲總理表示各國正協調發展相關金融機構及產業,以建立夥伴關係與國家合作平臺。渠續補充,JetP係建立在各國與地區倡議的基礎上,例如歐盟的全球門戶計畫(Global Gateway)。相關政經分析評論,由於西方國家前曾對中國「一帶一路」提出批評,認為該計畫反將使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泥沼,對中國的好處大於被投資國,G7推動之計畫爰亦可視為係對中國「一帶一路」計畫之表態與回應。

G7峰會籌備期間,各國對是否繼續增加對天然氣基礎設施之投資,仍存歧異。德國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執行長Martin Kaiser即難掩對G7全球發展計畫之失望,渠認為本屆G7峰會兩大核心應係:切斷對於俄羅斯石化能源之依賴,以及對氣候危機做出堅定明確之回應。反之,蕭茲總理並未提出1至2年內天然氣供應瓶頸之解決方案,反而引導G7做出長期投資決策、支持舊有能源發展模式,令人失望。M執行長建議G7各國,務須以面對俄烏戰爭相同態度,看待氣候危機,切勿拖延,各國並應痛定思痛,速將經濟與能源結構,朝節能、投資再生能源與切斷對石化燃料依賴之方向轉型,始為正途。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60074號

 

根據德國市調機構GfK最新發布之消費者意願調查,受到通貨膨脹以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造成的危機意識影響,德國民眾的消費意願繼續探底,2022年7月份的消費意願預測值來到-27.4點,比6月份(-26.2點),進一步降低1.2點,這是GfK機構針對德國消費市場調查20餘年的最低紀錄!

GfK消費市場專家Rolf Bürkl表示,GfK係自1991年起針對德國消費者市場進行此項意願調查,而從來沒有測量到目前這麼低的數值,目前消費市場低迷的程度可見一斑。

Bürkl認為,烏克蘭戰局膠著,德國製造業面臨的供應鏈瓶頸,以及不斷竄升的能源與食品價格,使得德國消費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悲觀。特別近期德國通膨已升至8%上下,民眾日常生活成本的明顯增長,嚴重影響消費者情緒並導致其消費意願暴跌。

Bürkl分析,烏克蘭戰爭何時結束目前無法預估,而除此之外,降低高通膨率對於消費環境趨勢逆轉至關重要。近期歐洲中央銀行以及各國銀行均亟需推出適當的貨幣政策。然而,這些措施由於影響層面較廣,必須慎重考慮,以免過度限制性的貨幣政策再把已經陷入困境的經濟情勢推向衰退。

由GfK近期的數據觀察,德國消費者意願值在2022年5月曾短暫復甦,但6月份再次下滑,消費意願指標下跌2.4點,跌至-11.7點。與去年同期相比,負值甚至達70點。主要原因不外是消費者看到德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重大風險,而且供應鏈問題和烏克蘭戰爭對於德國製造業的影響仍繼續發酵。此外,由於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作為經濟增長重要支柱的私人消費面臨崩盤危機。

除了消費意願,民眾對於收入的預期也在6月繼續下降。根據GfK統計,2022年6月份民眾對於收入預期的調查值僅-33.5點,比上個月再降9.8點,創下20年來的最低紀錄。上一次出現類似低點的時間是2002年12月,當時測得-35.5分。與2021年相比,本期德國民眾對於收入預期值出現高達68個點的負值。

目前近8%的通貨膨脹率不僅令消費者沮喪,也造成薪資所得的負成長,導致家庭的購買力消失。因此,過去疫情兩年來節省的資金可能不會完全用於購買與消費。GfK估計,未來幾個月,德國消費市場仍將受此負面因素影響。

A:

  1.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1)年6月22日由經濟合作組織和約旦政府聯合撰寫公佈之「約旦外人直接投資回顧:強化永續投資」(FDI Qualities Review of Jordan: Strengthening Sustained Investment)報告,該報告以約旦投資部衡量外人直接投資對經濟永續發展之貢獻,研擬並強化推動相關政策,以吸引更多外人投資。
  2. 報告指出,約旦政府正在推行經濟改革議程,透過加強各部會之間的協調以及參與公私對話,實施永續投資策略,以吸引更多私營部門之投資,並更廣泛地分享其利益。報告建議,除數位化與氣候變遷外,還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全球外人直接投資趨勢調整改革政策,以支援更具包容性、更綠色與知識型經濟。約旦吸引永續發展的外人直接投資尤其重要,因為外人直接投資是外部融資的重要來源。外人直接投資佔GDP的比率目前超過80%,約旦利用外人直接投資提供之資金,履行「巴黎協定」中的承諾,並優化經濟復甦的力道和品質。
  3. 該報告強調約旦投資部負責管理所有與投資有關的機構,除在投資領域外,並進行其他法律和監管改革,以促進競爭,簡化稅收,解決勞動力市場效率低下與技能不足問題,促進性別平等並推動產業低碳轉型。與製造業或建築業相比,約旦的再生能源部門、商業、金融、衛生醫療服務、運輸及物流以及ICT部門近年來獲得的外人直接投資相對較多。這些部門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可以提高約旦整個經濟的生產率,支援低碳轉型,並創造更高收入的工作機會,以滿足約旦青年與婦女的願望。報告指出,各種法律和監管障礙對外人直接投資及約旦永續發展具負面影響,例如設立公司之冗長程序及妨害婦女參與勞動市場的法律障礙等。對外人直接投資提供更佳服務可以促使約旦生產率成長,同時促進其他永續發展領域的進展。目前在約旦吸引外人直接投資最多的行業,包括房地產、建築業以及與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能源,並不是創新、減碳或創造技術性就業貢獻最大的部門。
  4. 投資部次長Zaher Al Qatarneh指出,該報告是對約旦現狀的重新評估,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之後,有助於提高外人直接投資的品質,以實現永續經濟發展目標並符合國際趨勢。報告包括兩個主要重點:第一,提供關於外人直接投資影響的指標;第二,提供最佳政策工具,實現永續經濟發展創造機會。該部正在採取一系列符合政府優先事項的措施,規劃2023-2027年政府策略草案。在草案中,政府的投資優先事項被轉化為戰略目標、專案與計劃,有助於實現更美好未來的願景。該部目前正在與中央銀行與統計局合作,建立一個現代、準確及全面的資料庫架構,協助政策制定者與決策者確認外人直接投資在約旦各個經濟部門的優先地位,並根據經濟活動進行妥善分配。
  5. 約旦策略論壇(Jordanian Strategy Forum)執行長Nisreen Barakat指出,永續發展是經濟現代化願景的重要關鍵基礎,該願景要求約旦積極追求永續發展目標,並遵守未來全球綠色方針,並鼓勵對永續專案的投資,支援對保護環境項目的投資,以及為青年提供良好優質及永續的就業機會。將約旦構築成為一個低碳,高資源效率,社會包容的國家,以及綠色創業與創新的區域中心。

A:

  1.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電信監管委員會(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Commission, TRC)主委Bassam Sarhan在第五代移動網络(5G)能力建設計劃研討會表示,約旦政府經過多年對5G其影響的詳細研究,即將推出5G服務。
  2. S主委指出,電信監管委員會(TRC)正在繼續努力完成啟動服務的相關必要程序,隨時準備提供卓越專業知識,為約旦ICT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該研討會係該會並與國際行動營運商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obile Operators, GSMA),在阿拉伯監管委員會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合作籌辦,國王對此一計畫表達全力支持,並將盼它作為發展所有其他部門的發揮支柱的關鍵作用。
  3. S主委續指出,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除研討引入5G服務的預期影響外,並說明最新全球5G服務的發展,包括促進企業為人民提供創新與多樣化的服務等。GSMA中東暨北非主任Jawad Abbasi表示,在因COVID-19疫情而停工兩年後,該協會將繼續在約旦及阿拉伯世界恢復提供能力建構計劃。GSMA願意進一步加強與約旦電信監管委員會合作,並在未來舉辦更多的研討會,促進5G產業之發展。

A:

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

                                                       

雖然經濟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2021年比利時啤酒內需消費量達645萬百公升(hectolitre),較2020年(575萬百公升)成長12.2%。該消費趨勢持續成長,預計今(2022)年數據將高於2021年。

 

比利時啤酒釀造公會主席Krishan Maudgal表示,在疫情爆發前,大部分啤酒釀造商財務健全。自從疫情爆發,約三分之二的啤酒釀造商陷入財務困境,許多釀造商不得不動用儲備金來週轉以持續營運。

 

雖然後疫時期復甦狀況良好,但通貨膨脹、能源和人事成本上揚以及包裝原物料短缺等問題依舊令人擔憂,比利時啤酒釀造公會執行長Jean-Louis Van de Perre雖然抱持謹慎態度,但依舊對比利時啤酒釀造業非常有信心。在經歷過布魯塞爾恐攻事件、英國脫歐、全球公衛健康危機、通貨膨脹等挑戰,執行長認為產品優良的釀酒商可度過困境。

 

2021年比利時新增29家啤酒釀造商,總數達408家。比利時啤酒釀造業總計僱用6,645人,並間接提供5萬個工作機會。

A:

Business Day 2022.06.28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卡達航空公司與南非航空公司 Airlink 建立正式合作關係,擴大其在南非和非洲之業務。該合作關係為代碼共享協議(code-share agreement),意即旅客可以通過一次預訂購買兩家航空公司的聯程航班,並在整個旅程中進行票務、登機和行李托運等服務。

二、本代碼共享航班將於 7 月 6 日起正式啟動,乘客能直接預訂從南部非洲到美國、歐洲城市及亞洲各地。卡達航空亦藉此擴大在南部非洲市場,加強前往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和莫三比克的航線。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國家經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NIER)報告,瑞典在今(2022)年與明(2023)年的經濟成長將呈現緩慢下滑,失業率平穩下降,企業持續獲利,2023年通貨膨脹將低於今年。

該報告雖然預估未來近期發展仍屬樂觀,但指出瑞典仍將面對輕微的經濟衰退,GNP成長將低於預期。而有關瑞典今年GDP成長,瑞典財政部長已從原本3.1%調降至1.9%。

國家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研究員Eric Spector認為,即使未來國際經濟局勢仍處於相當不穩定的狀態,瑞典央行透過貨幣政策努力壓抑通貨膨脹,同時調漲利率至1.5%,雖然房價會因此預期下跌10%,但整體政府的措施,使瑞典經濟仍具相當韌性。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本(6)月28日報導,法商核能專業技術公司Orano頃宣布與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 JAEA) 簽署價值 2.5 億歐元之合約,負責將111 噸日本核廢料運至諾曼地半島濱臨英吉利海峽的 la Hague 進行回收處理。

 

旨揭合約自 2018 年 11 月起協議,有關處置日本敦賀市(Tsuruga)普賢(Fugen)核能電廠 731支使用過之核燃料棒(nuclear fuel assembly),將依國內外相關核安法規標準封裝,交長期合作之專業海運送至La Hague回收,經最終廢料處置後再運回日本。O公司表示,該處置過程中部分可回收再利用為法國及歐陸電網提供低碳能源,據稱法國約有10% 核電來自回收原料再利用。

 

Orano 核專業技能享譽國際,去年營業額為47.3 億歐元,除日本外,該廠亦處置德國、瑞士、比利時、義大利及荷蘭等國之核廢料。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投資能源產業多年的瑞典能源管理公司OX2提出瑞典專屬經濟海域(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的離岸風力電場執照申請,電場地點在瑞典東部哥特蘭島(Gotland)與厄蘭島(Öland)之間的海域。

OX2所申請的新風力電場Auror,將涵蓋370座風力發電機,發電機最高可達370公尺高,預計總發電能量達5,500 MW,每年可生產24TWh的電力,相當於瑞典每年需電量17%。

 

A:

參考資料:BBC

日期:111年6月2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456/P200號(商情文號:第456號)

 

商情本文:

英國民航局已告知Heathrow機場知在2026年之前每年必須削減對航空公司的旅客收費。民航局表示,減少收費係反映近期旅客數量增加,航空公司使用機場的費用由航空公司支付,但可以透過機票價格轉嫁給旅客。

目前,Heathrow機場對每位旅客的平均收費為30.19英鎊,民航局表示到2026年將降至26.31英鎊。然而,Heathrow機場卻是希望將其提高到41.95英鎊,稱若降價將破壞關鍵改善措施執行規劃,並稱這些費用將用於營運航廈、跑道、行李輸送和安全。

民航局長Richard Moriarty表示,削減收費是為消費者做正確的事,並表示,民航局經過獨立和公正的分析,得出消費者負擔得起的費用,同時允許Heathrow機場進行未來所需的投資。”然而,Heathrow機場總經理John Holland-Kaye卻表示,民航局持續低估提供良好客運服務所需的條件,包括所需的投資和營運成本,以及投資者為其融資所應得的獲利。

 

A: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本(6)月28日報導,法國央行最新年報顯示,2021年法國因有服務貿易及海外資產收入彌補貿易逆差,經常賬盈餘達90億歐元,為近15年來第2次出現盈餘,金額占GDP之0.4%。法央行研究暨國際關係處長Olivier Garnier表示,此為2020年逆差達歷史高點後,法國經濟回溫之利多佳音。 

法國2021年服務業盈餘創歷史新高,逾360億歐元,為2020年之兩倍。其中運輸服務受益於全球貨運費用飆漲,盈餘超過160億歐元,加上歐美觀光客自2021年第2季起回流,旅遊業收入亦較2020年增加近10億歐元。此外,由於利潤反彈與股息收益,法國2021年海外資產收入進帳540億歐元,較2020年之160億大幅增加。 

法國2021年商品貿易因能源支出增加80億歐元,進口價格上漲速度高於出口價格,導致逆差惡化至 670 億歐元。法國央行改以海外法商之資本收入取代薪資收入計算,略能彌補逆差情況。此外,2021年外人直接投資迅速反彈,金額近230億歐元,重要投資案包括法國車商標致雪鐵龍(Peugeot-Citroen)與克萊斯勒(Fiat-Chrysler)合併為Stellantis汽車集團,以及法國媒體集團Vivendi出售旗下環球音樂集團股份等。同年法國對外投資亦自74億歐元成長至130億歐元。

A:

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6月2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458/P200號(商情文號:第458號)

 

商情本文: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警告,由於產業轉向電動汽車,英國 2萬2,000多個製造引擎或其他傳統汽車零件的工作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該協會表示,引擎、排氣系統或油箱等專業領域佔汽車工業約15%,一旦逐步淘汰汽油或柴油車型,該等工作將受到威脅。

英國政府正試圖將電池製造商吸引到英國,以使英國汽車工業轉形成電動汽車的生產基地。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尚未量化電池工業將創造多少新職缺,但根據該協會預測,新職缺將少於消失的職缺。該協會並警告,英國汽車工廠及其供應商今年將面臨近1億英鎊的能源和天然氣價格上漲,這將推高成本並可能導致汽車價格上漲。該協會已多次要求政府授予該行業能源密集型產業地位,以允許其享受電價折扣。英國政府於今年4月以將電池生產工業被納入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計劃,但汽車製造並未包括在該計劃中。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