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2)年6月21日起E5 RON92汽油調漲至31,300盾/公升(約為1.36美元/公升)、RON95 油價調漲至32,870越盾/公升(約為1.43美元/公升)、柴油調降至30,010越盾/公升(約為1.30美元/公升)、煤油調降至28,780越盾/公升(約為1.25美元/公升)、重油維持20,730越盾/公升(約為0.90美元/公升)。
A: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累計本(2022)年前5個月越南外資企業進出口總額達2,11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2% (相當於279.4億美元。
其中,出口金額約1,1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 (相當於145.9億美元),佔越南全國出口總額之73.1%。
在越南強項出口產品中,越南外資企業均佔優勢,如:電話、電腦、機械設備、鞋類等產業。
進口方面,本年前5個月越南外資企業進口金額達99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5%(相當於133.5億美元),佔越南進口總額之65%。
累計本年前5個月越南外資企業貿易順差約125.7億美元。
A:
根據法媒Radio France本(6)月23日報導,近期因出現Omicron病毒BA.4及BA.5等變異株,引發歐洲國家疫情再起,尤以來自非洲南部之BA.5感染度最高,威力較形成上一波疫情之BA.2高出10%,免疫逃脫性也更強,因此易引發重複染疫。法國本週每日平均新增5.4萬人確診,與上週相比大幅增加近50%,疫苗策略方針委員會主席Alain Fisher認為已進入第7波疫情。
F主席表示,疫情再起主要有3大因素,其一係民眾之防疫心態已鬆懈,且在醫院以外之公共場所已不再強制配戴口罩。其二,疫苗接種或感染賦予之免疫力會隨時間推移而下降。其三,BA.5變異株引發越來越多確診案例。渠建議應恢復公共交通內佩戴口罩,保護自身及他人。此外,全國民眾均應完成疫苗接種。
法國自本(2022)年3月起開放80歲以上民眾施打第4劑疫苗,4月擴大至60歲以上民眾及體弱者,因渠等之對新冠病毒之免疫力下降最快,惟迄今覆蓋率偏低,僅有48%之療養院及長期照護機構病患、31%之80歲以上民眾及19%之60~79歲民眾接種第4劑疫苗。法國民眾對於疫情已感到厭倦,並質疑即將於秋季上市、用於抵禦Omicron變種病毒新版本疫苗之安全性。F主席保證,追加接種疫苗不具危險,民眾可不必擔心。
A:
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6月20日
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本(6)月20日報導,ESA將為史國蔗糖在非洲及海外開拓更多市場,ESA 執行長Phil Mnisi 表示,2021-2026 年企業策略與營銷計畫之4個戰略目標之一為專注新市場、產品及供應鏈之多樣化,其中投資數百萬之倉儲設施,對於實現多元化市場之目標至關重要。
M執行長指出,史國一半蔗糖輸往南部非洲關稅同盟 (SACU),另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SADC)、歐盟 (EU) 及美國市場次之,然在其他非洲地區,尤其是東非市場,尚有許多增長機會,鑒於該市場要求糖以 50 公斤袋裝運輸,若史糖業裝袋能力有限,ESA為該市場提供服務之能力將受到限制,僅能在利潤較低之市場進行貿易,為因應其他區域市場商機,爰進行相關策略投資。ESA總裁Stuart Geldenhuys即於本月17日在價值1億史鍰之新裝袋廠及倉儲設施開幕典禮中表示,該類設施計畫係於2017年向ESA委員會提出,旨在將工作流程系統化及同步化,隨著全球趨勢及市場之動盪,ESA已重新考慮策略,以確保糖產量及糖業持續增長。
G總裁指出,糖業永續性之實現可藉由將大宗原料銷售擴大至全球市場,以及生產符合區域市場包裝規格之即食糖產品等方式達成,史糖業原有設施設備,不足以因應未來增加之產量、裝袋及儲存需求,目前新設施具有額外 50 公斤及 1 公噸之裝袋選擇及儲存空間,以及新增 20,300 噸糖儲存空間,且該設施每小時可完成 50 公噸糖之裝袋作業。另ESA除準備未來增加裝袋能力及裝袋 25 公斤糖之可能性外,糖業新產品低升糖指數(GI)紅糖亦將在新工廠裝袋。
查史國糖業係史國私人經營雇用最多員工產業之一,每年貢獻史國內生產毛額(GDP)達10%,值此農業資材成本不斷漲價以及社會動盪造成外來投資卻步之時,為利糖業永續經營,史糖業除新增上揭袋裝廠、倉儲空間,擴展高價市場外,並已規劃擴大生產面積,以降低糖單位生產成本,本館將持續觀察此攸關史國16%勞動力工作機會之最大農產業相關發展。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Spiegel)
文號:德經字第1114060059號
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長Dr. Robert Habeck於本(6/23)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由於上周起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劇減達六成、國際天然氣價格持續飆升,為充分利用目前氣溫尚暖的夏季儲備容量,以備在冬季來臨前儘量提高庫存,即日起國家能源警戒等級升至第2級。
為因應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可能造成之能源短缺,德國係自3月30日起宣布進入能源警戒之第1級「預警」(early warning) 階段,並呼籲企業及民眾節約能源消耗。經過近期透過各種採購來源填補天然氣缺口,目前德國天然氣庫存約達 58%,目前設定目標為:在10月以前將庫存增加至80%、11月前增至90%,以為冬季需求做準備。
Habeck部長說明,德國能源警戒提升至第2級,也就是進入「警報」(alarm) 階段後,將由所屬「聯邦網路局」Bundesnetzagentur控管全國的天然氣分配網路運用,聯邦經濟部並取得法律授權,得准許能源公司將成本轉嫁予家庭及企業用戶,也可以採取隨時啟動更多燃煤發電廠,盡可能減少天然氣消耗量等一系列措施。不過,能源公司欲「調漲價格」須符合2項先決條件:1. 國家能源警戒進入警戒級(已符合);2. 整體能源進口量明顯不敷需求(目前尚未發生)。
根據媒體報導,歐洲天然氣價格於6月份已上漲約33%,並在周二達到每兆瓦時125歐元之價位,較一年前高出3倍有餘。雖然天然氣終端價格目前政府仍在評估可否轉嫁予消費者,但對於飽受通膨之苦的德國民眾與企業,升高警戒等級無疑等同確認通膨升級,民眾應有面對能源價格大漲的心理準備。德國化工、鋼鐵業者先前已一再示警,能源成本飆升可能迫使企業減產,甚至關閉歇業。
A:
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2022年6月23日新聞稿指出,瑞士聯邦政府計畫逐步推動瑞士各邦企業稅符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將自2023年起計畫實施的全球最低稅負制,並將分階段推動該新制。
瑞士聯邦委員會計畫啟動新型聯邦補充稅(supplementary tax),該稅適用於全球營業額超過7.5億歐元之企業,且位於瑞士各邦企業稅率低於15%的大型企業。瑞士聯邦政府將收取補充稅款的25%,用於發展瑞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改善投資環境的優勢。另75%的補充稅所得將由瑞士各邦自行運用,屆時瑞士企業稅率低於15%的邦可透過該款項發展其投資環境。該措施不僅配合了OECD之國際標準,並同時考慮了瑞士各邦的稅制差異。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委員會新聞稿
日期: 2022年6月23日
A:
出處:Dutch News, 2022/06/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大幅削減氮排計畫招致各方抨擊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政府宣佈大幅削減氮排計畫,招致各方抨擊,並引發 40,000 名農民於6月22日大規模的抗議行動。荷蘭政府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氮排量減少 50%,一些靠近自然保護區的農場將必須關閉,才能實現此目標量。
兩週前,荷蘭自然與氮部長Christianne van der Wal提出削減氮排計畫,給予 12 個省份一年的時間來制定 2030 年實現目標量的具體措施,各地區的減氮目標量從 12% 到 70% 不等。van der Wal表示本計畫是「指導方針」而不是「指令」,但在七年內將整體氮排降低 50% 的目標是不可協商的。
本計畫宣布後,除農民群情激憤外,各方批評聲浪亦不斷,就連執政聯盟各黨派也有異議。 執政聯盟最大黨VVD 黨呼籲改變計畫,其他兩個小黨 CDA黨 和 ChristenUnie 黨亦呼籲重新考慮。
荷蘭國會於本(23)日開始就本計畫進行辯論,預計將持續到晚上。
A:
出處:NL Times, 2022/06/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本年6月份消費者信心創新低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公佈的數據統計,本年6月份荷蘭消費者信心創新低,指數從 5 月份的-47 跌至-50。消費者對經濟情勢看法的悲觀度與與前幾個月一樣,惟購買意願創新低。
根據CBS費者信心統計數據,自1986年4月份以來,消費者信心平均為 -9, 2000 年 1 月曾創新高紀錄,指數達+36,2022年6月則跌入谷底。
CBS 指出,本年6月份消費者對經濟情勢看法悲觀度與上月相同,惟購買意願從上月的-33 降至-37。消費者對個人的財務狀況更加悲觀,比5月份更不願進行大額採購。
更多民眾亦感受到高通膨, 77% 的荷蘭民眾表示注意到過去一年物價大幅上漲,比率創 2017 年開始調查以來新高,31% 的民眾認為物價還會持續上揚。
A:
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日期: 20220623
中國電信巨擘華為針對前(2020)年瑞典郵政電信局(The Swedish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Authority, PTS)決議禁用中國華為和中興電信相關5G設備一案,向位於斯德哥爾摩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上訴,頃遭該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駁回。判決理由肯認下級法院見解,認為華為設備對於瑞典國家安全存在威脅風險,且強調瑞典郵政電信局的決定並無違反任何瑞典或國際法規。
對此一判決,華為除表達失望,同時也表示將續研究在瑞典與歐盟法令體制之下,尋求維護該企業權益的機會。
A:
News 24 2022.06.16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世界銀行批准向南非提供4.544億歐元(約76億蘭特)低息貸款,以協助南非購買新冠疫苗。南非財政部與世界銀行聲明稱,該筆貸款協助因應疫情,支持公衛系統與關鍵研究。
二、此計畫旨在促進南非疫苗接種促進該國走上更具韌性與包容之成長路徑。此前,世界銀行於2022年1月批准向南非提供7.5億美元(約114億蘭特),以支持該國在疫情之後實施其經濟復甦和重建計劃。
A:
Business Insider 2022.06.2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衛生部長Joe Phaahla於6月22日在政府公報上發佈通知,廢除戴口罩、相關邊境檢查和集會限制等法規, 從6月22日起,南非人在公共場合不再需要在室內戴口罩,對集會人數的限制及邊境檢查疫苗接種證明也一併取消。
二、南非人從22日起在室外不必戴口罩,在室內戴口罩仍為強制性規定。目前流行病學分析表明確診案例降低,南非已走出最近第五波高峰期。
A:
Business Tech 2022.06.20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電商公司亞馬遜規劃於2023年2月在南非推出其自身線上市業務與Prime會員計劃,其他業務擴張國家包括比利時、智利、哥倫比亞與奈及利亞。
二、亞馬遜已在南非購得配貨倉庫,目前正與快遞公司與當地快速消費品零售商洽商合作。亞馬遜在南非電商領域面臨競爭,其最大競爭對手為Naspers旗下之Takealot,Takealot還在當地擁有送貨服務部門Mr D和線上時尚商店Superablist。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 2022年6月22日報導,歐盟同意援助西班牙經濟復甦基金總共約1,400億歐元,其中700億歐元為無償贈款,餘700億歐元為貸款。西班牙政府規劃至2023年將核准700億歐元贈款相關計畫,主要用於環保、數位化及勞工改革等,並於2026年完成全部贈款計畫。
西班牙政府規劃於2021年自其經濟復甦與韌性計畫(Plan de recuperación, transformación y resiliencia, PERTE)中,提撥240億歐元,用於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相關計畫及改善經濟,並續於2022年核准260億歐元之計畫。依據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資料,西班牙於2021年執行PERTE計畫之金額為24億歐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2%。歐盟其他獲較高基金補助之成員國如義大利,其歐盟基金執行率為GDP之0.1%,希臘為0.2%,而葡萄牙則尚未啟用。鑒此,西班牙政府基金執行情況應屬正常,惟與政府規劃使用之240億歐元,占GDP 2%之目標,則仍有極大差異。
西班牙政府表示,歐盟執委會至2021年7月始核准西班牙申請之2021年援助基金,西班牙政府自同年9月起開始施行相關計畫。前述基金獲歐盟核准後,對促進西班牙投資之助益極大,西班牙在機器設備及智慧財產權等投資金額均創紀錄,許多業者將投資設備及參與標案。與歐盟其他國家相較,西班牙為歐盟各會員國經濟復甦計畫施行速度最快者,亦為首先向歐盟申請第2批援助基金之國家。
西班牙智庫EsadeEcPol研究中心歐盟基金觀察員Manuel Hidalgo認為,西班牙各界雖提出許多投資計畫,惟具體落實者則仍屬少數。西班牙Llorente y Cuenca顧問公司認為,計畫成功之關鍵為計畫執行速度,應與經濟復甦需求相符。西班牙預算監督獨立機構(Autoridad Independiente de Responsabilidad Fiscal,Airef)及西班牙外換銀行(BBVA)認為,2022年西班牙歐盟基金執行金額為150億歐元,低於政府規劃之260億歐元。惟西班牙政府可於2022年下半年積極運用該項基金,屆時將可對受通貨膨脹影響之觀光業旅遊旺季,帶來正面效益。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 2022年6月21日報導,西班牙勞工部(Ministerio de Trabajo)部長Yolanda Díaz於2022年6月20日宣布,計劃補助受通貨膨脹影響家庭300歐元,受惠家庭為400萬戶,該項補助預計將支出12億歐元。Díaz部長表示,目前正在研議提出增加大型能源公司之企業稅10%,預計將可徵得稅收15億歐元至20億歐元。
西班牙政府日前通過之因應俄烏戰爭調降電價與天然氣費用及燃油補助措施將於2022年6月30日到期。西班牙政府為保護民眾權益及促進能源轉型,規劃將延長該項措施3個月。Díaz部長認為,由於燃油價格上漲,政府應調降公共運輸票價50%,以促進永續交通發展及生態轉型,另並建議以一般非職業駕駛民眾薪資收入高低為基礎,設立機制以調整各額度之汽油及柴油價格補助。
西班牙經濟部(Ministerio de Asuntos Económicos)部長Nadia Calviño指出,由於全球產業供應鏈瓶頸及俄烏戰爭使國際原物料及商品物價高漲。同時通貨膨脹情形持續之期間較原預期長,使西班牙經濟成長受到影響。儘管西班牙中央銀行已提出將調高利率,以避免債券之風險溢酬(Prima de riesgo)大幅攀升,惟西班牙政府仍應採取因應措施,以應變當前高通貨膨脹之經濟情勢。
A:
英國路透社(Ruters)2022年6月13日報導,配合歐盟復甦計畫,葡萄牙政府未來4年將投資75億7,000萬歐元(80億美元)於51家民間企業之綠色及創新計畫,包括氫氣與鋰電池工廠、農工業、電動自行車、健康投資與節能住宅建設等。
葡萄牙總理Antonio Costa表示,其中30億歐元將自歐盟復甦與韌性計畫基金中分配給葡萄牙之166億歐元撥款(其中約26億為貸款,其餘140億為無償贈款),預計前述投資項目可提升葡萄牙經濟競爭力至2026年。此外,亦能創造1萬7,000多個新就業機會,影響層面跨及930家公司,其中6成為中小企業及部分科學與技術研究機構。
A:
英國路透社(Ruters)2022年6月20日報導,葡萄牙總理Antonio Costa表示,受到通貨膨脹持續上漲壓力及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利率升息問題影響,葡萄牙將維持保守之財政政策。
Costa總理指出,2015年至2021年間歐洲央行之寬鬆貨幣政策為葡萄牙高額公債每年省下20億歐元(21億美元)之利息支出,惟隨著歐洲之升息措施,未來該筆支出將會增加。此外,葡萄牙社會福利金每年係隨著通貨膨脹調整,在嚴重通貨膨脹下,預計2023年葡萄牙社會福利金支出將會出現大幅增長;爰有必要維持保守之財政政策。
葡萄牙政府預計2022年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將從2021年之2.8%降至1.9%,而公債占GDP之比則可自2021年之127.4%降至120.7%。近日葡萄牙中央銀行(Bank of Portugal)已將葡萄牙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上修至6.4%,高於葡萄牙政府預測之4.9%。
A:
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6)月23日報導,法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日前與法國商務投資署(Business France)聯合籌組墨西哥市場貿訪團,帶領10家產業翹楚前往其經濟首府墨西哥城及工業之都Monterrey,考察當地市場商機。5天行程中除會晤經貿產官代表、參訪賽諾菲墨國工廠與Ternium鋼鐵廠,亦安排客製化媒合洽談會,期加強雙邊經貿合作關係。
報導分析,墨西哥作為串聯北美與南美市場之樞紐平台,深具地緣戰略優勢,是法商開拓美國與拉丁美洲市場之重要門戶。此外,該國為拉丁美洲僅次於巴西之第2大及全球第15大經濟體,也是拉美最大貿易國,迄今簽有十餘項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美墨加三方協定。
法國商務投資署派駐中美洲處長Marc-Antoine Lopez表示,法墨經貿關係淵遠流長,當地約有600家法企子公司,法國技術深受產業界信賴,值得深耕。法國公共投資銀行出口業務執行董事Pedro Novo指出,法國產品在墨西哥獲得高度肯定,因此應把握商機協助法商投入墨國市場。
本次參加貿訪團之10家法商企業為Alfyma 、ARF test 、Dameris、Engineering data、Erma concept、Hef groupe 、Ice water management、Id3 technologies、Inventec 及Maitrise technologique。所涉產業包括採礦及廢棄物處理、電子測試、環保轉型、自動化加工、供水系統、人工智慧、工業用清潔與塗層材料,以及道路緊急電話系統維護等。
A:
綜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NSA)等媒體2022年6月23日報導,因地中海氣溫越來越高,為因應數個水域、基礎設施及地區等已發生乾旱警報,義大利政府相關部會正研擬建立協調機制,包括民防署(Civil Protection)、農業部(MiPAAF)、生態轉型部(MiTE)、基礎建設暨永續移動部(MIMS)、經濟財政部(MEF)等。
2022年6月22日晚間農業部(MiPAAF)召開緊急會議,就義國農業政策進行報告,並盤點乾旱緊急情形;與會官員包括農業部部長 Stefano Patuanelli、農業部次長 Gian Marco Centinaio、民防署署長Fabrizio Curcio及農業部與生態轉型部之相關部門主管。
由於義大利部分地區已發生乾旱警訊,各地區正擬訂標準及進行乾旱調查,民防署亦正擬訂相關法令草案,並將提交義大利內閣部長會議。
倘乾旱對農業造成損失超過適合銷售總產量之30%,義大利將可能宣布「異常大氣逆境狀態」(State of exceptional atmospheric adversity)。
A:
綜合美媒6月22日報導,由於美國進口商削減訂單,中國至美國海運價格自本年初起開始下滑,據波羅的海指數最新數據,上週從中國到美西每只貨櫃價格為9,585美元,相較本年初下降34%,亦較去年同期減少 50%,然仍較2020年6月多出4倍,專家預期至少2023年前海運運費仍將高於新冠疫情前水準。
目前美國各港口正處於返校季銷售及年底假期備貨的海運旺季,惟Target及Walmart等部分大型零售商宣布削減供應商訂單,表示先前訂購過多,現正處理庫存過剩問題。海運業者指出,全球經濟前景不明確,美國夏季運費倘未調漲,恐為消費需求減少的明顯訊號。另美媒指出,自本年5月以來,美國10大港口進口貨櫃量平均已下降 25%,南加州海事交易所數據顯示,上週在洛杉磯港及長堤港等待卸貨船隻已從本年1月109艘減少至22艘。
A:
綜合美媒報導,美國政府正投入1兆美元聯邦基建資金,然全美各地基建計畫卻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企業為吸引求職者並留住現有員工,除調漲薪資外,另提供簽約獎金、住宿補助或401K退休金等多種福利,據美國總承包商協會指出,由於勞動力成本增加,以及燃料、原物料等價格上漲等通膨因素,已導致交通基建預算較政府預估高出20%以上。
美媒指出,本年3月營造業勞工平均時薪年增長6.2%,係1982年以來最高增幅,另穆迪分析公司預計全美基建計畫在2025年第4季將受勞動力不足影響最大,屆時需增加約87.2萬個勞工。目前拜登政府正積極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包括協助營造業、寬頻網路及電動車充電設施等業者制定勞動力培訓計畫,另由公會透過學徒制及建教合作等方式培育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