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班牙國家報2022年6月17日報導,依據歐盟石油公報(Boletín Petrolero de la Unión Europea)資料,本週西班牙燃油價格再創新高,平均每公升汽油價格已上漲至2.117歐元,較一週前增加3.3%;而每公升柴油價格亦漲至2.004歐元。倘扣除西班牙政府於2022年4月1日起施行每公升燃油補助之0.2歐元,消費者最終支付每公升汽油及柴油價格分別為1.917歐元及1.804歐元;該補助措施期限原僅至2022年6月30日,惟考量目前燃油價格持續飆漲,西國政府正研議延長補助期間,目前尚未具體決議是否延續現有補助模式,或將增加其他額外之補助。
西班牙副總理兼生態轉型部(Ministerio de la Transición Ecológica)部長Teresa Ribera表示,目前對燃油補助措施較可行之建議為維持現有之措施,惟政府仍正研議如何為特定職業群體、弱勢團體及中產階級等提供更有助益之措施。
西國財政部預估,對每公升燃油補助0.2歐元3個月,政府需額外支出14億2,300萬歐元。惟事實上,由於政府之燃油補助措施並無法抑制油價上漲,消費者支出仍持續增加,爰該補助措施一直以來均備受質疑,蓋目前汽油每公升價格已較2022年3月底,未採行補助時,高出0.3歐元,超過政府補助之0.2歐元。倘按目前汽油價格計算,每加滿55公升油箱之汽油價格為116.4歐元,扣除補助額11歐元,消費者最終仍需支付較3月底時多出5歐元。
西班牙加油站業者聯合會(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Empresarios de Estaciones de Servicio, CEEES)表示,燃油價格仍持續上漲,且在俄烏戰爭之不確定因素下,無法預測何時將停止上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17 PAP, IAR,
據烏克蘭廣播電台Radio Svaboda報導,僅在5月,俄羅斯軍隊已將180,000多公噸糧食運出烏克蘭,價值約7,000萬歐元。
該廣播電台稱,衛星照片顯示卡車車隊將糧食從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和赫爾鬆(Kherson)地區運送到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Crimea),以及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的儲存設施。
Svaboda廣播電台還表示,在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港至少看到12艘運輸穀物的船隻。該廣播電台還援引烏克蘭官員的話稱,俄羅斯試圖在埃及及黎巴嫩出售糧食,但他們的提議被拒絕了。
據專家稱,烏克蘭是全球領先的糧食出口國。由於戰爭和由此產生的俄羅斯對黑海港口的封鎖,烏克蘭一直無法將其收成帶給世界。本月稍早時候,聯合國警告稱,如果烏克蘭的戰爭繼續下去,全球遭受嚴重飢餓的人數可能會增加4,700萬人。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17 PAP, IAR,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6月15日週三報導,波蘭今年前4個月的外貿逆差約為99億歐元。該統計局稱,波蘭1-4月的出口總額為1,062億歐元,而進口總額為1,161億歐元。以當前物價計算為4,870億波幣(年比率成長17.3%),而進口額為5,323億波幣(年比率成長33.7%)。
該統計局補充稱,波蘭在此期間最大的出口市場是德國(1,354億波幣)、捷克(311億波幣)和法國(284億波幣),而德國(1,080億波幣)、中國(780億波幣)和俄羅斯(389億波幣)是波蘭最大的進口市場。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波蘭去年的對外貿易逆差為6億歐元。波蘭2021年全年出口總額為2,858億歐元,進口總額為2,864億歐元。
另據波蘭The First News報導,據波蘭政府智庫專家Konrad Bochniarz稱,對波蘭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一直是波蘭4月份出口的主要增長動力。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波蘭4月份的出口創紀錄達到1,234億波幣(262.5億歐元)。
波蘭經濟研究所(PIE) 經濟學家Konrad Bochniarz告訴波蘭新聞局(PAP),波蘭的大部分出口產品都運往德國和捷克。他表示,波蘭出口的成長主要是來自已開發國家訂單增長的影響;在這一類別中,出口增長19%。機械設備和運輸設備是波蘭出口成長的引擎,他並補充稱,這一類別佔總出口量的36%。
然而,Bochniarz專家表示,4月份的出口結果也受到通貨膨脹的推動,4月份波蘭的通貨膨脹率飆升至12.4%,他表示未來幾個月的出口數據可能會減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該研究所預計波蘭工業將放緩,出口業績將減弱。他表示,工業公司的最新銷售數據相當悲觀。這是歐盟國家需求下降的影響。2021年4月份波蘭出口價值達到1,136億波幣(247億歐元)。
A:
根據電動車新聞網站Electrek,在全球車廠疲於因應電池等零件成本飆升之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美國官網已悄悄調漲多款電動車售價,最多調漲6,000美元。這是特斯拉今年來至少第三次漲價。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市場的Model 3轎車長續航版價格調升2,500美元,每輛售價57,990美元;Model Y長續航版上漲3,000美元至每輛65,990美元,Model Y高性能版漲2,000美元至69,990美元。Model S長續航版雙馬達四輪驅動車款大漲5,000美元至104,990美元;Model X長續航版雙馬達四輪驅動車款的漲最多,一口氣漲價6,000美元至120,990美元。
執行長馬斯克本周稍早表示,特斯拉過去三個月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原因是其最重要生產基地上海廠的產能遭長達數月的防疫封控干擾,而供應鏈瓶頸也持續對其生產帶來挑戰。
馬斯克在上周末寄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說:「這是非常艱難的一季,主要是因為中國面臨供應鏈和生產方面的挑戰。因此我們需要非常努力恢復。」
特斯拉上季交車量超過31萬輛,優於分析師的預期,且再創新高紀錄,歸功於電動車買氣加速上升,抵銷了供應鏈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分析師預估特斯拉本季交車量將達29.6萬輛。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51/6393924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17 PAP, IAR, europa.eu/eurostat
歐盟統計局於6月15日週三報導,波蘭2022年4月份工業生產年比率成長15.8%,在歐盟27個會員國家中排名第四。歐元區2022年4月份工業生產比3月份成長 0.4%,比2021年4月份下降2.0%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立陶宛4月份的工業生產年比率成長最快,達到20.6%,其次是丹麥,增幅為17%,保加利亞位居第三,增幅為16.9%。該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可獲得數據的會員國中,愛爾蘭報告4月份工業生產年比率下降幅度最大,為30.9%,而斯洛伐克則下降9.6%。該機構表示,歐盟整體工業生產在4月份年比率下降0.5%,而單一貨幣歐元區則下降2%。
另使用不同計算方法的波蘭中央統計局(GUS)上個月報告稱,波蘭4月份的工業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3%。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1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6月17日週五表示,2021年波蘭國民經濟的就業人數年比率成長1.6%,達到1,500萬人。
據該報導,資訊及通信部門的增幅最大,成長7.2%,而採礦部門(2.6%)以及金融和保險業(1.8%)的降幅最大。
2021年波蘭工業加工繼續僱用最多的員工,佔總勞動力的18.9%。該統計局補充稱,2021年波蘭在國民經濟中的平均企業總工資年比率成長8.4%,至5,662.53波幣(1,231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17 PAP, The First News,
一位歐盟消息人士告訴波蘭新聞局(PAP),歐盟成員國已經批准波蘭的國家復甦計畫(KPO)。該決定是於6月17日週五在盧森堡舉行的歐盟財長會議上做出的。在投票期間,比利時、瑞典、丹麥和荷蘭呼籲歐盟執委會(EC)在支付任何款項之前,仔細評估波蘭對司法制度改革相關承諾的履行情況。
據波蘭新聞局(PAP)消息人士稱,荷蘭投了棄權票。6月1日,歐盟執委會批准波蘭國家復甦計畫(KPO),稱波蘭的計畫包含與司法獨立重要方面相關的改革。華沙將可獲得239億歐元的贈款和115億歐元的歐盟恢復和韌性基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RFF) 貸款。該基金旨在幫助在Covid-19大流行引發的危機後恢復歐盟經濟。
目前,尚不清楚波蘭何時會收到這筆資金。這很可能在暑假之後發生,因為波蘭國家復甦計畫(KPO)設想波蘭必須在6月底之前實施司法改革,這將為波蘭在7月申請資金開闢道路。
A:
特斯拉CEO馬斯克16日與推特員工進行了交流對話,在員工會議上馬斯克表示,任何裁員都將根據績效標準考慮,只有「優秀的貢獻者」才應該被允許遠程或在家辦公,推特當務之急是提高收入並改進產品,馬斯克沒有說明他是否致力於收購推特的問題。
馬斯克概述了讓推特擁有10億用戶的願景,並提出了訂閱模式和收費用戶驗證帳戶等選項。馬斯克還表示,廣告對於推特的商業模式仍然很重要,但廣告和訂閱選項都讓他更加擔心機械人。推特員工最關心的是馬斯克對遠程工作的看法。馬斯克說,只有「優秀的貢獻者」才應該被允許遠程或在家工作,太多人沉迷於遠程工作的想法。他說,作為一家私營公司,推特的薪酬結構與SpaceX類似,股票和期權獎勵以及流動性窗口每六個月一次。
馬斯克表示,任何裁員都將根據績效標準考慮。他說,當務之急是獲得高於成本的收入並改進產品。馬斯克表示,如果交易成功,他並不會在乎自己是否能擔任CEO的職務。
馬斯克說他支持「溫和的政治」,而且他「非常接近中心」。這位世界首富還表示,他將允許在平台上發表各種不同的觀點,包括法律範圍內的極端觀點。
自特斯拉馬斯克警告他對經濟形勢感到擔憂,需要裁員,並將暫停在全球範圍內招聘以來,該公司已將其招聘職位數量削減了14%。
在市場萎縮、通脹飆升、經濟衰退擔憂蔓延之際,特斯拉此舉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
根據Thinknum Alternative Data的數據,特斯拉網站上的空缺職位數量已從本月初的5855個降至5011個。較5月21日的近期高點下降了32%。
此外,約有20名自稱特斯拉員工的人在網上發帖稱,他們在過去一周被解僱或被終止了職位。與特斯拉的員工規模相比,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一些人表示,這是10%的裁員計劃的一部分,表明該公司確實在裁員。
其他特斯拉員工則表示,他們對裁員將如何實施感到不確定,並表示馬斯克本月早些時候下令他們回到辦公室,停止遠程工作,這讓他們的職位岌岌可危。
A:
加州高速鐵路計畫已受到經費短缺與成本飆漲等因素困擾多年,6月份公布新報告又遭受另一個未預期的打擊。報告將舊金山至聖荷西路段的成本估算增加三倍以上、達到驚人的53億元。
新成本估算是報告的一部分,其他報告內容還包括為 48 英里長的路段、完成了長達數年的環境清理過程,路段將以每小時110 哩的速度,在電氣化的加州火車軌道上運送子彈列車,沿著半島最終到達南加州。
上周公布的環境報告,還包括經過半島之聖荷西到舊金山高鐵路線新成本估算,金額是高鐵管理局(High-Speed Rail Authority )2022年計畫金額的三倍。預算修訂原因包括通貨膨脹、房地產成本以及供應鏈問題,影響全國大型建設項目。但報告也強調,高鐵管理局對陷入困境的鐵路項目成本預算搖擺不定,導致計畫成為加州最昂貴且最具爭議的項目之一。
高鐵管理局執行長凱利(Brain Kelly)表示,當局估算成本膠著,是因為沒有資金,無法在準確時間表制定預算。因為沒有資源提供資金來實現目標,只會讓計畫處於一個永遠猜測的位置。
不過即使成本數字高出許多,與項目其他部分相比,聖荷西到舊金山路段相對便宜且破壞性小,因為其仰賴現存的加州火車軌道與車站,與連接中谷地區到矽谷的路段不同,不涉及大規模的隧道挖掘作業。
加州選民於2008年通過這個項目計畫時,當局承諾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僅需2小40分鐘的高鐵車程,加上連接沙加緬度與聖地牙哥,總成本為450億元。自此之後,成本預估已增加超過兩倍。4月份通過的2022年商業計畫中,並未增加從聖荷西到舊金山路段的成本,就已額外增加130億元、整個項目成本高達1130億元。凱利受訪時透露,總成本還可能增至1200億元。
灣區部分將包括三個擴展的加州火車站,包括聖荷西Diridon車站、密爾布瑞車站與舊金山第四街與國王街車站。高鐵局官員期望路段能延伸至Salesforce Transit Center。計畫將拉直軌道、提高道路交叉口的安全性,並整修至少八個加州火車站,為子彈列車鋪路。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19/6395416?from=wj_catelistnews
A:
拜登總統16日簽署「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OSRA),以改善對海運的監管,盼有助抑制運費、緩和通膨。
CNBC報導,此法聚焦於海運公司和貨櫃場業者向進出口商收取高昂的費用,例如留滯費(detention)和貨櫃延滯費(demurrage),希望藉由限制這些加收的特別費,抑制海運成本。進出口商可能把這些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助長通膨。
聯邦海事委員會(FMC)今後將握有更多工具,得以根據FMC專員戴伊(Rebecca Dye)調查疫情期間海運供應鏈瓶頸所做的建議,採取行動。新法也對美國進口或出口商提供額外的法律保護,以防止他們遭到報復。
FMC主席馬菲(Dan Maffei)說:「我看好此法將重建供應鏈信譽。就留滯和延滯(D&D)費用而言,此法賦予我們所需的授權。我們不希望做得太過火。並非所有的D&D費用都不合理。」
馬菲表示,貨櫃場堆滿貨櫃,被當作貨櫃存放處,因為倉儲空間不夠,而業者必須能收取這些費用,重點在於收費要合理。他表示,FMC將擬定一套最佳實務規則以便執行,且會密切監督業者,必要時會做調整。
新法另一個要點,是海運業者必須逐季向FMC報告詳細的進出口噸位、出口空櫃等資料。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48/6396701
A:
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依據國家統計局(Dane)統計,2022年4月經濟成長受惠於聖週假期商業動能帶動及上年4月底全國罷工基期較低影響,年增率達12%,另經濟成長月增率達1.8%表現優異。哥國經濟於2021年9月年增率曾達13.8%,本年4月係過去7個月以來最好之成長月份,也是自Covid -19疫情開始以來第2高年成長之月份。而本年迄今為止累計成長率達9.2%。
以產業類別為區別,本年4月農業產量及煤開採減少使該活動月度指數減少0.2%,惟另方面由於製造業與建築業則表現較佳,對經濟成長年增率貢獻達1.8%,此外由於疫情趨緩,聖週長假增加消費意願,其服務業如商業、交通和住宿成長明顯,較上年同期成長率高達14.4%。而哥國經濟成長復甦的改善尚未反應於縮小失業率差距上,意即經濟成長動能雖高,惟實際就業人數及其增加率仍回復於Covid -19疫情前之情況。
A:
據報導,國際石化產品大廠 – 沙烏地基礎工業公司(SABIC)頃表示本(2022)年上半年股利分紅將發放67億5,000萬里雅(約18億美元),符合受領資格之股份總計為30億股,每股可分紅2.25里雅。
SABIC銷售及獲利持續成長,去(2021)年獲利自前(2020)年的7,000萬里雅巨幅成長32,800%至230億里雅(約61億3,000萬美元),主因為前年COVID-19疫情衝擊銷售,使比較基期較低,加上去年國際需求及油價回升,使產品平均售價增加,且SABIC擴大投資之其他事業亦獲利甚佳;至於本年第1季銷售更成長40%,獲利則成長33%至64億7,000萬里雅。
A:
據媒體報導,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旨在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其中,物流產業因涵蓋陸、海、空運輸且為其他產業發展之基礎,為沙烏地重點推展產業之一,加上沙烏地為GCC及中東地區最大經濟體,盼藉物流產業將國家及區域與全球緊密聯結,成為國際運輸及貿易樞紐。
Saudi Bulk Transport(沙烏地倉儲暨運輸公司)最新調查報告,在政府大力推展下,目前沙烏地物流產業規模已達180億美元,為GCC地區最具投資吸引力之新興市場,市場分析公司 Ken Research則估計沙烏地物流業在2020年至2025年間約以6.7%複合式年增率成長。
另沙烏地財政部數據顯示,沙烏地去(2021)年投入基礎建設及運輸專案之發展資金估計共約150億美元,其中,海事作業處理貨物及船運表現在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報告對30個國家評比中排名第4,主因為沙烏地持續研發及採用最新科技。此外,沙烏地持開放物流等民間產業,吸引國際企業與當地業者簽署服務合作協議,更有助沙烏地各個陸海空港站與國際聯結。
A:
據媒體報導,沙烏地港務局(Saudi Ports Authority, Mawani)頃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之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簽署合作協議,DP World預計將投資逾5億里雅(約1億3,300萬美元),將於沙烏地西部吉達港(Jeddah Islamic Port)興建占地逾20萬5,000平方公尺之新物流園區, 該園區完工後將擁有逾10萬平方公尺之倉儲空間,可處理共25萬個20英尺標準貨櫃(TEU)。
Mawani於去(2021)年與丹麥海運公司快桅(Maersk)簽署合作協議,將於吉達港興建中東地區最大之物流園區 - Integrated Logistics Park,計劃於25年內投資共1億3,600萬美元發展基礎建設、倉儲、配送、冷藏、電商等項目, Maersk更將投資發展再生能源用以向該園區供電,有助落實減碳,另該園區預估將可沙烏地創造逾2,500個就業機會。
上述兩項物流園區興建案將有助吉達港於2030年前成為全球前10大港口之一、帶動沙烏地物流業成長,使沙烏地成為國際海運及物流中心,此係沙烏地2030願景(Vision 2030)政策目標之一。
A:
-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海關總署(Jordan Customs Department, JCD)總署長Jalal Qudah於本(111)年6月12日宣布推動進出口及過境事先核准專案。
- Q總署長表示,該專案係該總署為實施王家願景(Royal Vision)而啟動的主要計劃之一,旨在加強公共與私人機構之間的真正夥伴關係。該專案在第一階段是與投資部、農業部及、環境部、約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及約旦標準局共同合作推動,透過在一個綜合數位平臺上,啟用50項自動化電子服務。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約旦區域中心主任Khaled Abdel Shafi指出,該平台將提高政府對企業主及人民公共服務的效率與透明度。瑞典國際開發合作署(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 SIDA)代表指出,該專案將透過減少進出境貨物的操作時間,減少所需文件及統一作業,以簡化程序,節省時間、精力與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力,促進約旦國際貿易之發展。
- 約旦海關總署指出,該專案係與有關公共部門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之支持與瑞典開發合作署資助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不斷合作與協調所獲致之結果。
A:
- 據約旦時報報導,世界銀行正在審查政府為推動經濟現代化願景(Economic Modernisation Vision),所提出透過導入「道路消費者收費系統」協助確保約旦主要道路升級並獲得永續融資之專案計畫。改善主要道路的條件並透過收費公路支付運營成本之計畫,旨在對約旦現有運輸基礎設施及服務之升級,並在約旦各地制定策略性公共交通計劃,利用技術提高道路管理效率。
- 報導指出,世界銀行正在審查約旦政府提出之透過道路使用者收取費用實現永續道路融資之專案計畫,該研究仍處於設計階段,初始價值約達2.25億美元。約旦前交通部長Lina Shbeeb表示,該部在1995年即考慮道路收費的概念,但缺乏替代道路,特別是環形道路,阻礙該專案的實施。
- 報導續指出,該計畫建議向小型車輛收費,每公里約0.011約幣,卡車每公里收費0.022約幣,與其他國家相比,這些收費標準均屬適當水準。實施新專案每年可以創造3,000個工作機會,並且在周邊地區的維護工程開始時,創造之工作機會將大幅增加。
- 世界銀行於2019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約旦政府正在努力開發14條主要道路,其中12條是高速公路與兩條環形道路,總長度為1,379公里,佔約旦總道路網路的18%,將被納入財務永續性專案。預估14條主幹道的運營成本為7.98億約幣,而30年的總運營成本約為19.8億約幣。世界銀行表示,約旦政府將在30年內透過給予私營部門在投資改善道路網路時獲得優惠待遇,約旦政府亦將獲得2.74億約幣之財政收入。
A:
日期:111年6月15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AFR)
Fortescue Metals Group礦業集團為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已加緊擺脫柴油動力卡車,與瑞士卡車製造商 Liebherr 簽署協議,將採購120輛電池和氫能運輸卡車,總交易金額高達5億美元,未來將取代其目前 Pilbara 採礦車隊約 45%的柴油動力卡車。Liebherr協議於 2025 年開始交付,該卡車將整合其Willaims Advanced Engineering工程子公司所開發的技術;Fortescue 集團表示,氫能卡車將仍需要兩年的時間佈署,以取代柴油動力車。
Liebherr公司表示,依據Fortescue集團的要求,未來將提供電池電動卡車(battery electric truck)和燃料電池電動卡車(fuel cell electric truck)配置的採礦運輸卡車。
Fortescue 集團將成為澳洲唯一汰換柴油動力卡車的主要礦業集團,而柴油卡車被認為是礦業集團脫碳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另Fortescue集團已規劃加強安裝新氫能卡車動力所需的基礎設施及時間表,包括充電基礎設施及移動卡車的維護設備等。另Fortescue 將致力解決電氣化車隊如何在其礦山運行,其中包含電池充電時間及相關車隊安排(因充電需一定時間運作,將比柴油卡車的加油時間長),及修訂的維護計劃和相關作業流程等,這皆均將產生影響其採礦作業。
Fortescue 宣布於2025年後,擬將運輸卡車出售給其他礦業公司的計劃。
Fortescue 執行長 Elizabeth Gaines 表示,氫能電力採礦車隊計劃是Fortescue 實現2030 年淨零碳排放承諾的重要一步;期待與 Liebherr 和 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 合作開發部署全球第一批大型零碳排採礦運輸卡車,轉型成為綠能源資源企業。
除了透過其 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 子公司將重點轉向綠氫生產計劃之外,Fortescue 並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為Pilbara鐵礦砂礦區脫碳轉型做準備。
Fortescue 集團已承諾到 2030 年實現Pilbara礦區淨零碳排的目標,係澳大利亞採礦業中最積極的減碳承諾。該公司計劃協助其他競爭對手,如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 Tinto)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Fortescue集團已在其Chichester採礦中心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今(111)年 2 月並將在 Uaroo 和 Emu Creek 牧區建設 5.4百萬瓩(GW) 之再生能源工廠的環境批准計劃,期可望為 Pilbara 未來提供氫能發電。該計劃含超過 340 台能夠產生 2百萬瓩(GW)電力的風力渦輪機、一個 330百萬瓩(GW)太陽能發電場及一個 9,000百萬瓦時(MWh) 電池系統。
A:
印尼國家天然氣公司(PT Perusahaan Gas Negara, PGN,該公司為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之子控股公司)為支持政府達到2060年淨零碳排放承諾之目標,啟動3大計劃從化石燃料過渡到清潔能源。
(一) 印尼東部電廠再氣化(regasification,從煤炭轉變為天然氣來發電)計劃:依據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2022年第2號法令,發電廠再氣化將在33個地點進行,總發電量為1,198兆瓦(megawatt),每日使用天然氣837.4億英熱單位(British thermal unit, BTU)。PGN銷售及營運總監Faris Azis本年6月10日表示,再氣化計劃有助於實現零碳排放,倘該計畫能全面實施,每年將減少65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倘結合煉油廠或相關煉油計劃,每年可減少約5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 PGN將在煉油廠進行天然氣轉化計劃,包括第二煉油廠Dumai、第三煉油廠Plaju、第四煉油廠Cilacap、第五煉油廠Balikpapan及第六煉油廠Balongan。F總監表示,煉油廠的氣化每年可減少高達43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三) 在家庭部門使用天然氣:據PGN稱,至今印尼有75萬個家庭有天然氣網絡,遍布17個省及67個城市。F總監表示,目標在2024年實現400萬個家庭有天然氣網絡,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可幫助政府減少液化石油氣(LPG)的進口,降低能源補貼成本。F說明,天然氣是清潔的化石能源,適合用於能源轉型過程。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通過嫁接獲得的優質酪梨將於2022年10月下旬採收,酪梨行業除內需外,正在準備擴張出口市場。為了打入更多的國外市場,緬甸酪梨將在泰國國際展會(Thaifex)及亞洲第二大B2B交易門戶網站(ecplaza.net)等國際展會上展出。日本國際食品展會(JFEX)也邀請緬甸酪梨生產商展示產品。在國際機構的幫助下,逾30家酪梨農村獲得全球良好農業規範證書,以打入歐洲市場,並保持優質酪梨。「歐盟對東協區域整合的支持方案-ARISE Plus」增強連通性並支持貿易便利化。
緬甸主要目標是泰國、新加坡及荷蘭。受惠於貨幣政策的改變,緬甸對泰國的出口變得平穩。更多嫁接酪梨計畫將出口。此外,中國市場的酪梨潛力很大。緬甸酪梨機構要求有關部會與中國海關總署(GACC)聯繫,以合法出口。緬甸在撣邦南部及曼德勒省的彬烏倫鎮種植酪梨。2018年,從美國加州進口6個酪梨品種的枝條,緬甸酪梨生產者及出口商協會在國際組織的協助下領導了酪梨嫁接,主要種植的是Hass酪梨品種,因為全球需求量很大。
此前,緬甸酪梨出口到泰國、印度、中國、新加坡及香港。2021年,由於COVID-19的影響,酪梨市場主要通過線上交易平台銷售國內市場。然而,緬甸在2021年通過大其力邊境向泰國出口500公斤酪梨。根據貿易司的統計,在2020-21財年,緬甸出口逾2,300噸酪梨,價值55.6萬美元。酪梨是多年生植物,收穫時間取決於海拔高度,主要採收時間在9月與2月間。去年,Pinkerton酪梨品種的價格為每公斤4,500-5,000緬幣,Hass品種的價格高達每公斤7,000-8,000緬幣。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食米聯合會(MRF)的統計,今年1月至5月,緬甸出口逾100萬噸的食米及碎米。今年5月,緬甸出口逾9.4萬噸食米到16個國家,及逾5.8萬噸碎米到9個國家。緬甸在2021年的食米及碎米出口值達6.87億美元,並在2022年再加強出口。非洲國家主要從緬甸購買食米及碎米,緬甸也出口到中國、菲律賓、比利時、波蘭、荷蘭、意大利等國家。
今年4月,合計35家食米公司向30個國家出口25萬噸以上的食米及碎米(14.4萬噸食米及10.69萬噸碎米)。根據MRF的統計顯示,緬甸分別出口食米到喀麥隆逾34,000噸、中國出口23,187噸、安哥拉出口15,000萬噸、菲律賓出口11,650噸、波蘭出口11,125噸以及其他17個國家出口逾48,972噸。此外,緬甸出口碎米到比利時32,904噸、中國出口30,754噸、西班牙出口25,000噸、荷蘭出口13,900噸、波蘭出口30,000噸以及其他3個國家出口1,35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