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瑞士Tages Anzeiger日報報導,依據瑞士醫療保險公司-Santésuisse及瑞士藥品公會-Interpharma所做每年藥品價格調查顯示,在2022年瑞士的藥價比歐洲國家昂貴,其中250種原廠藥(專利期未過期)的藥價高出約8.8%,在2021年則高出約6.9%,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為受瑞士法郎的匯率影響。專利期過期的原廠藥價格高出約為15.4%,另在學名藥方面差異最大,瑞士的學名藥價格比歐洲其他國家高出48.4%,比2021年增加約5%。瑞士的生物相似性學名藥價格則高出33.5%。

Santésuisse公司表示,由於瑞士藥價過高,導致瑞士民眾支付的醫療保險費較高。瑞士民眾支付原廠藥價格比其他國家多支付約3億瑞士法郎,學名藥及生物相似性學名藥比其他國家多支付約3.5億瑞士法郎。此項藥品價格調查是與比利時、丹麥、德國、芬蘭、法國、英國、荷蘭、奧地利及瑞典等國家相比較。

 

資料來源: 瑞士Tages Anzeiger日報

日期: 2022531

A:

出處:Dutch News, 2022/05/3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俄國自5月31日起停止向荷蘭供應天然氣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由於付費糾紛,俄羅斯天然氣公司 Gazprom 將從5月31日起停止向代表荷蘭交易的 GasTerra公司供應天然氣。

俄羅斯總統普丁堅持要求外國以盧布支付天然氣供應費, GasTerra 表示,以盧布支付既違反歐盟對俄國的制裁,該公司且須在俄羅斯開設銀行賬戶,此舉將導致該公司過大的財務和營運風險。

在GasTerra 決定不遵守 Gazprom單方面的付款要求後,Gazprom做出回應表示將從 2022 年 5 月 31 日起停止供應GasTerra天然氣。GasTerra 與 Gazprom簽訂的天然氣供應合同原應於 10 月 1 日到期。GasTerra 表示,該公司曾多次敦促 Gazprom 尊重合約的付款方式與供應義務,但卻無濟於事。

荷蘭能源部長 Rob Jetten 表示,理解 GasTerra 的立場,該公司的決定不會對荷蘭家庭或公司的天然氣供應產生影響,因為該公司已自其他來源購買額外的天然氣,且政府正持續密切關注後續情況。

荷蘭政府於本年4 月底決定將以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從其他國家進口等方式,在本年年底前結束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

即使面臨俄羅斯提前停止供應天然氣的狀況,荷蘭政府稍早仍表示,沒有計劃開始開採目前處於關閉狀態的Groningen地區天然氣,該地區因開採天然氣造成地震頻仍與民房損害,許多當地人士反對繼續開採。

A:

依據瑞士startupticker新創企業新聞網公布之年度創業投資(VC)報告,瑞士2021年創業投資總金額為30.59億瑞士法郎,較2020年成長44%(增加9.353億瑞士法郎)。10年以來瑞士初創企業投資金額持續成長,並自2018年以來已成長近3倍。

 

以產業分類,2021年比上一年投資增加9.353億瑞士法郎。來自資、通訊初創企業(包含Fintech)的增資占了7.99億瑞士法郎。另潔淨技術(cleantech)以及衛生資訊技術(healthcare IT)業新增創投募資輪期及投資金額皆創新高。

 

以創投募資階段分類,瑞士2021年共有131個種子輪(seed investment)較2020年成長三分之二,為創投輪次成長主因。而早期及後期階段投資輪次數目基本保持不變。後期階段投資總金額約為23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成長72%。

 

 

資料來源: 瑞士startupticker新創企業新聞網2022年年度創業投資(VC)報告

A:

依據瑞士海關總署2022年5月31日新聞稿,瑞士2022年4月份出口金額為216.21億瑞士法郎,較3月份成長2.5%。進口金額為177.77億瑞士法郎,較3月份減少7.7%。4月份貿易順差為38.43億瑞士法郎。

 

依照4月份出口金額排名依序為:化學製藥業111.44億瑞士法郎(+5.4%)、機械電子業27.11億瑞士法郎(+4.0%)、鐘錶業19.95億瑞士法郎(-3.6%)、精密機械業14.34億瑞士法郎(-7.4%),以及金屬業13.57億瑞士法郎(+0.6%)。依照同期進口金額排名依序為:化學製藥業45.12億瑞士法郎(-17.8%)、機械電子業28.91億瑞士法郎(+0.9%)、金屬業15.84億瑞士法郎(+0.3%)、能源業14.68億瑞士法郎(-24.2%)、以及交通業13.15億瑞士法郎(-1.3%)。

 

4月份主要出口市場依照金額排列依序為:美國40.46億瑞士法郎、德國38.45億瑞士法郎、義大利15.34億瑞士法郎、法國13.6億瑞士法郎、以及西班牙11.97億瑞士法郎。同期主要進口來源依序為:德國47.86億瑞士法郎、義大利17.33億瑞士法郎、法國15.56億瑞士法郎、中國15.22億瑞士法郎,以及美國12.25億瑞士法郎。

 

 

資料來源: 瑞士海關總署新聞稿

日期:2022年5月31日

A:

依據瑞士聯邦經濟國務秘書處(SECO)2022年5月31日新聞稿,瑞士2022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較上一季(2021年第4季)成長0.5%。若依照生產投入分類,加工製造業成長1.7%、建築業減少0.4%、貿易業減少0.1%、飯店旅館業減少2.2%、金融保險業成長0.9%、服務業無變化、政府部門公共行政業務成長0.1%、醫療業成長0.7%、藝術及休閒娛樂業成長9.8%、其他成長0.4%。

 

另2022年第1季瑞士國內生產毛額依支出分類與上一季相比,私人消費成長0.4%,政府公共支出成長1.4%,機器設備投資減少3.1%,營建投資減少0.7%,貨品出口成長1.4%,貨品進口成長6.1%,服務出口減少5.2%,服務進口減少1.2%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國務秘書處新聞稿

日期: 2022年5月31日

A:

依據法媒國貿觀測(Le MOCI)本(5)月31日引述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發布之2021年歐洲外資吸引力調查(EY Europe Attractiveness Survey),歐洲計5,877件外人投資案件,尚未及2017年水準。2021年法國依然維持其歐洲第1大外資流入國地位,共1,222件新設及擴廠之外人投資案件,較2020年成長24%,尤其受惠於供應鏈重組之大環境,工業及物流領域之外人投資更較2019年成長18%及37%。

 

觀察法國整體外人投資趨勢,數位服務業及大型第三方數位平台業者的投資,因受到遠距工作及後台流程數位化的影響而減少;決策及研發中心的比重則有反彈,但與歐洲北部如英國、德國、比利時、愛爾蘭及荷蘭等國在吸引外人投資的競爭仍相當激烈。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產業如汽車、航空、化工、塑膠及營建等,外人投資規模已恢復2019年疫情前水準。

 

在創造就業方面,2021年法國的外人投資共創造44,751個就業機會,平均一案創造約38個工作機會,低於英國(79)及德國(45),但在擴大現有投資的比重方面,法國為69%,高於英國(23%)及德國(19%),凸顯外國投資人之忠誠度。

依照產業類別分析2021年法國的外人投資案件,由資訊及軟體產業為最大宗(144件,較2020年衰退1%),其次為運輸工具製造(110件,成長75%)、運輸及物流(80件,成長67%)、家具(74件,成長61%)、電子(71件,衰退4%)、營建(71件,成長9%)、食品(69件,成長30%)、工業設備(68件,成長39%)與化學及塑膠(66件,成長20%)等。

 

至於外人投資選擇區域,前3名為大巴黎地區(Ile-de-France)、奧弗涅-隆河-阿爾卑斯大區(Auvergne-Rhone-Alpes)及大東部大區(Grand-Est),但在其他區域的成長亦相當突出。2021年有2分之1的工業投資案件設在人口少於5萬人之地區,且約有74%的新設或擴廠投資案位於人口少於5萬人之區域。在全法國12個大都會區當中,以波爾多對於外國投資人最具吸引力,其次為史特拉斯堡、馬賽及蒙彼利埃。

 

安永調查指出,2021年英國在外人投資件數(993件)微幅成長2%,主要因英國脫歐造成商業限制與人力短缺之擔憂逐漸顯現,但該國在科技、營運總部及金融產業等方面仍具優勢。2021年德國外人投資件數(841件)衰退10%,儘管外資企業肯定其穩健之出口型經濟,但進入該國汽車、化學及醫藥等領域供應鏈極具難度。南歐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土耳其等國受惠於生產回流、供應鏈在地化及成本降低等因素,在吸引外資方面的表現出色。傳統上頗具外資吸引力的荷蘭、愛爾蘭等,則因工業及研發之外人投資規模不大,以及東歐國家如波蘭等因政治社會等不穩定因素,對外人投資亦有不利影響。

 

A:

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在土耳其國內糖價飆漲之際,本(5)月26日土國政府公報公布總統令,宣布開放40萬公噸糖免關稅進口。自即日起貿易部將據以製發進口許口證,進口額度將依公司各產品中使用糖的情況分配,許可證有效期至2022年10月15日。

土國農林部官員表示,目前國際糖價每公噸約為560美元,但土耳其因需求強勁,加上投機行為,國內糖價已飆升至每噸1,200美元。因此本次亦開放產品中使用糖的公司申請配額,盼可穩定市場並防止投機。

官員指出,因為擔心價格會進一步上漲,土國生產者及消費者都在囤積食糖,土國每月消費約20萬噸糖,年消費量約245萬噸,正常情況下,1月至5月土國市場約售出145萬噸糖,但今年銷量已超過200萬噸。而實際上土國食糖生產商目前約有40萬噸糖可銷售,但大家都想向土耳其國營糖廠TürkŞeker採購,因為其價格比市價便宜兩倍。

土耳其Kayseri甜菜糖合作社負責人Hüseyin Akay表示,糖的價格每噸應落在14,000里拉至15,000里拉之間,但目前為20,000里拉;預估未來糖的進口成本大概為每噸750美元。

A:

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媒體指出,雖然瑞典在永續發展獲得巨大商機,但幾乎完全僅關注氣候中和與減碳之議題。但自2022年始,永續發展將邁向另一個新階段,即生物多樣性和產業對環境和自然的影響亦將成為主要考量。根據新研究指出,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不僅有助封存二氧化碳與對地球未來的保護,亦使社會對氣候變化更具韌性。針對此議題,聯合國已成立自然氣候小組(climate panel for nature),但因疫情而一再推遲相關會議時程。

儘管國際社會已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但少有瑞典企業體認到其在日漸枯竭的全球和地區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根據產業日報 (Dagensindustri)去(2021)年的瑞典永續企業年度排名顯示,上市公司中最大的133家約92%公司具有氣候中和策略,然僅不到三分之一公司有制定關於生物多樣性的企業策略,低於。瑞典公司對生物多樣性的投資偏低,而種植花木增加花粉媒介、減少草坪修剪和蝙蝠巢等之綠化工作,幾乎無助於修補因工業和住房新投資計畫所造成的生態損失。

隨著相關科研發展研究日漸增加,包括基於科學而制訂的自然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for Nature, SBTN)等新標準,將可提供企業在設定生物多樣性相關目標的參考依據。

A:

 

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5月3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75/P200號(商情文號:第375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計畫調整有關化妝品及玩具產品安全標準規定事 。英國產品安全標準辦公室發布說明,據2019年修訂的產品安全及計量等條例(Product Safety and Metrology etc. (Amendment etc.) (EU Exit) Regulations 2019),該局規劃調整歐盟第1223/2009號法規關於化妝品之技術附錄(technical annex)規定,以及2011年玩具安全規定附表2中之標準規定;變更內容主要包括降低准許標準或禁止特定化學品。
 
英國非食品和非藥用消費品化學安全科學諮詢小組(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on the Chemical Safety of non-food and non-medicinal consumer products,SAG-CS)近期完成用於化妝品中的脫氧熊果苷(Deoxyarbutin)與水楊酸(Salicylic Acid),以及用於製造玩具的甲醛(Formaldehyde)、苯胺(Aniline)與鋁等物質之風險評估,該局在其建議下決定調整相關標準如次:
(一)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脫氧熊果苷;
(二)允許在身體乳、眼影、睫毛膏、眼線筆、口紅和滾珠體香劑等使用0.5%的水楊酸;
(三)針對年齡36個月以下的兒童玩具或可置口中的玩具設有使用苯胺及甲醛的限制;
(四)降低鋁允許遷移限制(reduce the permitted migration limits for aluminium)。
另歐盟近期將碳酸庚丁酯(Methyl heptine carbonate)、阿特拉諾(atranol)及氯蟲醇(chloratranol)三種化學物質列入禁止在玩具中使用的過敏原清單。目前阿特拉諾與氯蟲醇已在英國被禁用,化妝品中使用碳酸庚丁酯的含量也限制在0.01%內;由於部份有疑慮的芳香過敏原(fragrance allergens)仍用於手指畫(fingerpaints)與造型黏土(modelling clay)等玩具,該局也計畫修訂英國玩具法相關規範,以禁止在玩具中使用上述化學物質。
依該局規劃實施時程:
(一)玩具產品:1.含碳酸庚丁酯(Methyl heptine carbonate)、阿特拉諾(atranol)及氯蟲醇(chloratranol)等三種化學芳香過敏原者,自2022年10月15日起禁止進入英國市場;2.含有經SAG-CS組織評估之用於製造玩具的甲醛(Formaldehyde)、苯胺(Aniline)與鋁等物質者,自2022年12月15日起禁止進入英國市場。
(二)化妝品:1.含有致突變或生殖毒性 (Carcinogenic, Mutagenic or Reprotoxic ,CMR)的化學物質者,自2022年10月15日起,禁止進入英國市場,已進入英國市場者,可銷售至2022年12月15日;2.含有經SAG-CS組織評估之化學物質-脫氧熊果苷(Deoxyarbutin)與水楊酸(Salicylic Acid)者,自2022年12月15日起,禁止進入英國市場,已進入英國市場者,可銷售至2023年3月15日。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5月3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76/P200號(商情文號:第376號)

商情本文:
依EY會計顧問公司歐洲吸引力調查報告研究指出,都柏林是對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歐洲第四大城,而該國佔歐洲國家所有外國直接投資(FDI) 比重3%。該報告並顯示,有17% 的受訪者將都柏林選為未來三年對外國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歐洲城市,並在2021 年吸引 152 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該報告指出,相較於2020 年,2021 年歐洲的外國投資數量復甦 5%,而在這一年,Covid-19 導致投資水平下降13%且歐洲的投資水平仍比 2017 年的創紀錄高點低 12%,回復速度慢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當時投資量僅在一年後就恢復到危機前的水準。
 
法國在 2021 年以 1,222 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遙遙領先,成長 24%。 對英國的外國投資僅增加 2% 至 993 個,而德國的項目數量下降 10% 至 841 個。歸因於美國對歐洲的投資項目總體下降以及軟體和 IT 服務投資減少,去年愛爾蘭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數量下降 8%,但該調查報告發現,投資人對愛爾蘭的反應仍然積極, 絕大多數人認為愛爾蘭的吸引力將在未來三年內提高或保持不變。愛爾蘭的聲譽也反映在投資意向上,43% 的受訪者計劃明年在愛爾蘭開展業務。 2021 年,美國占愛爾蘭 FDI 項目的 59%,以及英國仍然是愛爾蘭 FDI 的重要來源,佔 19%。
 
該報口並指出,儘管由於俄烏戰爭,企業對投資更加謹慎,但仍然看好歐洲的長期投資前景。 愛爾蘭EY會計顧問公司合夥人兼外國直接投資負責人 Feargal de Freine 表示,儘管全球投資受到干擾,但愛爾蘭的表現依然強勁。渠並補充,未來是數位的時代。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企業在技術上進行大量投資,以促進遠距工作、自動化和電子商務。 服務產業的數位化解釋了為什麼消費者、公民和政府部門採用科技的水準是企業在歐洲投資的最重要因素。

A: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5月3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77/P200號(商情文號:第377號)

商情本文:
英國將在West Midlands建立電動汽車研究中心,開發下一代電池以擺脫化石燃料。位於伯明翰東部Coleshill之電池研究中心由 Britishvolt 公司耗資 2 億英鎊打造。新的電池研究中心將為包括Aston Martin在內的車廠研究和製造高性能的動力組件並計畫每年提供約 1.2 GW/hour的電池。
 
數日前,Jaguar Land Rover公司之母公司Tata Motors警告,倘若英國政府無意對建廠提供幫助,該集團將把電池生產從英國轉移出去。據業內人士估計,英國每年需要約 90 GW/hour的產量來為國內汽車製造商提供足夠的電池組,以讓汽車製造業實現全面生產電動車並維持目前的規模。缺乏這項能力,將使英國不得不從國外進口大型電池,並使英國的汽車生產缺乏競爭力。另一方面,汽車電池的技術極具發展潛力 ,若不能保持領先,英國製造的汽車將落後於競爭對手。
 
英國在興建大型汽車電池工廠已落後於許多歐洲國家。 Nissan在Sunderland擁有一座 1.7 GW/hour的工廠,可滿足其全電動 Leaf 車型生產線的需要。 該公司正計劃建造另一個更大的工廠,以適應其更多車型的電氣化。然而,Jaguar Land Rover、Aston Martin、Mini、Vauxhall等汽車製造商以及Lotus、Bentley和Rolls-Royce等較小品牌都需要本地製造的電池。
 
另一座大型工廠預計將建於Coventry機場區域,預計從 2025 年開始推出高達 60 GW/hour的電池,但尚未宣布具體方案。該地區也是先進推進中心和英國電池工業化中心的所在地。另外,Britishvolt 公司正在Northumberland郡的Blyth建造一座大型超級工廠,該工廠將生產高達 30 GW/hour的電池。

A:

資料來源:德國綜合新聞報導

文號:1114050074號

 

德國首度以人權為由,拒對德企在中國投資提供擔保:繼20多家國際媒體於2022年5月24日同步揭露「新疆警察文件」,報導中國在新疆地區侵害維吾爾族人權等情事後,德國經長Dr. Robert Habeck於5月29日接受德國「世界報」(Welt)訪問時指出,中國雖為德國重要貿易夥伴,惟兩國體制與價值不同,德國正努力減少對中國之依賴、強化自身競爭力及確保國家安全。H部長進一步指出,聯邦經濟部將以人權因素疑慮為由,拒絕為德企在中國的投資計畫提供擔保。

據德媒報導,H部長提及之德國企業正是在中國設有40個生產據點、雇用9萬名員工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簡稱VW)。該公司本次向德國申請針對4個投資項目延長擔保,雖投資標的非位於新疆地區,但由於「無法排除與新疆廠之關聯」,因此遭拒。

A:

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

文號:1114050076號

 

對外資而言,德國作為投資據點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根據安永諮詢顧問公司(Ernst & Young,簡稱EY)最新研究,2021年德國外商投資減少10%,專案項目共計841件。另一方面,其他歐洲國家的吸引力則呈上升。

 

2022年法國外商投資項目數量明顯增加,共計1,222件,歐洲居冠。至於英國,儘管不再屬於歐盟,但外商投資件數也略有增加,計有993件投資專案,增幅2%;顯示英國在脫歐後,對外資仍具一定吸引力。

此外,EY研究報告也證實外人投資趨勢於2021年出現翻轉。2020年度時德國外資衰退至少4%,法國(-18%)與英國(-12%)的外商投資雖也較2019年大幅下降,但兩國的專案數量皆高於德國。

EY經理人Henrik Ahlers對此表示,鄰國法國近年來實施重要改革,並成功吸引外資青睞。但渠也稱,德國無疑仍是一個非常強有競爭力的外商投資據點。隨著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在布蘭登堡邦Grünheide的超級工廠,以及英特爾(Intel)宣布的Magdeburg設立晶圓廠,德國已獲兩項指標性投資。

不過,EY研究也提到,德國冗長的行政審查程序、相對較高的能源成本,以及技術工人的短缺,皆是外資在投資德國時恐裹足不前的關鍵考量。

A:

The Herald 2022.05.31南非經濟組摘譯

  • 東部及南部非洲共同體(COMESA)日前表示,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生效後,透過非洲聯盟(AU)之種子規範調和政策,會員國間將調和種子檢疫標準,促進種子胚質(Germplasm)交換及多樣化,進行種子檢疫標準合作以提高種子產量,將可促進非洲大陸區域內農產種子貿易。
  • 非洲聯盟執委會所屬農業鄉村發展藍色經濟及環境永續部(African Union Commission-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Blu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UC-DARBE)表示會員國業已簽署指導原則推動非洲種子規範架構調和機制,未來將透過基因改造創新科技提高種子產量,強化非洲主要作物養分內容,維護非洲食品安全。

A:

The Star 2022.5.31 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豪登省政府大眾運輸及道路基礎建設局(Gauteng Public Transport and Roads Infrastructure)宣布該省Gautrain捷運將興建新路線,計畫名稱為豪登快速鐵路目前已指派該省政府捷運管理局進行規劃。
  • 該局表示新路線將由約堡東部新站Little Falls開始,往東北方向至Zandspruit後轉往西南方向至Cosmo City,經North Riding、Olivedale、Bryanston及Ferndale後至Randburg,再連接Sandton至Marboro。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本(5)月31日報導,法商萬喜營造集團(Vinci)日前宣布贏得連接丹麥與德國Femern海底隧道中機電設施維護保養業務之標案,合約價值5.35 億歐元。

 

該興建中隧道全長18公里,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tunnel immergé),未來V集團將負責隧道機電基礎設施之設置與維護管理,主要涵蓋通風、照明及安全系統之建構,以及未來六年隧道機電系統之維護保養。

 

2016年V集團已獲選為共同建造隧道的8家公司之一,該建造計畫自去(2021)年動工,預計 2029 年完工。隧道結構位於波羅的海海平面下 40公尺深處,屆時搭乘高速鐵路火車 7 分鐘或駕車 10 分鐘即可穿越,連接丹麥 Rødbyhavn與德國 Puttgarden 兩座城市,目前來往搭乘渡輪須一小時,通車後將可大幅促進德丹兩國貿易。

A: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本(5)月31日報導,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發布最新數據,本月年通貨膨脹率初估達5.2%,繼4月之4.8%後,再創1985年來之新高紀錄。此外,INSEE亦下修本年第1季與去年經濟成長率之預估值。其中,本年第1季經濟成長受家計消費下降(-1.5%)之影響,微幅衰退0.2%。去年GDP成長率則由7%修正為6.8%。

自數月以來,通貨膨脹已成為法國輿論關切焦點。受俄烏戰爭影響,能源價格在1年內飆升28%,持續帶動物價漲勢,現已擴及所有產業別價格上揚,除食品漲價 4.2%,服務與製成品亦分別上漲3.2%與2.9%。由於石油價格上漲,物價繼4月成長0.4%後,本月加速升至0.6%。

鑒於消費萎縮已影響經濟表現,法國政府承諾將延長能源漲幅上限、實施汽油補助新措施、補助雇主發放員工津貼、刪除視聽稅、發放食品補助費,解凍公務員薪資及重新評估退休金計算方式等,以拯救國人之購買力。

A:

綜整法媒報導,法國政府自2021年起訂定電價漲幅上限4%,以減緩民眾受能源價格大漲之衝擊。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前曾表示,管制電價上漲將耗資近200億歐元,且其中尚缺少20億歐元資金;漲幅上限須調高至8%,始可填補缺口。法國消費者保護機構憂心電價將因此飆漲,導致通膨惡化。

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於昨(30)日回應,政府保證2022~2023年電費漲幅仍維持4%。為實施此制度,政府放棄近80億歐元之電力稅收,並要求法國電力公司(EDF)增加出售低價核電予競爭對手,使EDF蒙受100億歐元虧損。倘此前未訂定上限,目前電費漲幅料將高達45%。

對於前述20億歐元之資金缺口,L-M部長指出將由政府負擔,納入下一年度之預算項目。至於是否比照英國及義大利,對能源業者徵收額外稅賦,渠則未正面回應,研判可能性偏低。

A:

第五度擔任匈牙利總理一職的歐班(Viktor Orban)總理新內閣於2022年5月24日宣誓就職。歐班總理表示,在其下個4年任期,匈牙利與歐盟將面臨通膨、能源價格高漲及俄烏戰爭衝擊之危險挑戰,因此新的內閣已調整相關部會工作內容並新設部會以因應挑戰。

新內閣由Zsolt Semjen擔任副總理,負責國家政策、民族政策、教會政策及教會外交,其餘部會首長如下:

留任:內閣辦公室主任Antal Rogan、總理府秘書長Gergely Gulyas、農業部長Istvan Nagy、內政部長Sandor Pinter、司法部長Judit Varga(唯一女性部長)、外交暨貿易部長Peter Szijjarto、財政部長Mihaly Varga、科技暨產業(原為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inistry,更名為Technology and Industry Ministry)部長Laszlo Palkovics;

新任:建設暨投資(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新設部會)部長Janos Lazar、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 (新設部會)部長Marton Nagy、國防部長Kristof Szalay-Bobrovniczky、文化暨新創(Culture and Innovation)(新設部會)部長Janos Csak、區域發展暨歐盟基金運用(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uropean Union Funding) (新設部會)部長Tibor Navracsics。

據媒體分析表示,歐班新內閣將聚焦經濟,經濟工作牽涉的部會為財政部、經濟發展部、外交暨貿易部、建設暨投資部、科技暨產業部及區域發展暨歐盟基金運用部等部會,而未來對匈國的經濟政策具有重大影響力者咸認為歐班的長期盟友財政部長Mihaly Varga及新任經濟發展部長Marton Nagy(歐班的經濟顧問及前任央行副行長)。外交暨貿易部長Peter Szijjarto在此次新內閣中續被委以重任,渠除負責對外經濟事務、外交政策外,亦將負責Paks核電站擴建、太空研究、僱用非歐盟公民及匈國對外援助與慈善工作等。

由於近年匈牙利與歐盟關係不佳,曾任匈國司法部長、副總理、外交部長及歐盟委員的新任區域發展暨歐盟基金運用部長Tibor Navracsics及與布魯塞爾關係良好的前駐英國大使新任文化暨新創部長Janos Csak,兩位將擔起匈國新政府改善與歐盟關係的「和善面孔」(friendly faces)。

A:

依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智利中央銀行統計資料,智利近10年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均維持在5% 以下,惟上(110)年CPI大幅上漲至7.2%,本年迄至4月CPI更飆升至10.5%,顯示智利通貨膨脹嚴重。

 

智利大學經濟學者Rodrigo Valdes(曾任財政部長)就此表示,智利CPI飆高係由國際及國內因素造成,國際因素如俄烏戰爭衝擊、中國為防疫而大規模封城及全球製造業斷鍊等問題;國內因素則為政府於疫情期間大量發放補貼並允許民眾預先提領退休金,造成消費需求大增進而推升物品價格,以及國內政治持續不穩定導致智利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均是造成智利物價上漲原因。

 

智利中央銀行前主席Vittorio Corbo進一步指出,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前,即因各國為因應疫情所實施之寬鬆財政及貨幣政策導致高通膨現象,嗣俄烏戰爭爆發及供應鏈問題無法解決而造成CPI持續上漲;除了上述外部因素,智利內部問題如經濟發展停滯、南部地區原住民抗爭增加、城市犯罪活動遽增以及修憲期間造成政治不穩定等,亦促使通膨惡化。智利貨幣政策利率迄今已升息至8.25%,渠認為應漸進調漲至9%以抑制通膨問題。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