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府報告顯示,近期依然有大批民眾辭職,人數創下紀錄之餘,留下了空缺也達到歷史新高,反映勞動市場仍然吃緊,企業難以招聘員工維持生產。

綜合美聯社及《華爾街日報》報道,勞工部在3日公布數據,表示截至3月份,全國的職位空缺達到1150萬個,離職人數則上升到450萬,兩組數字均創下新高。以比例計算的話,平均每個辭職民眾面對2.5個職位空缺,換言之這批人就算全部跳槽,也無法填補人手不足。

分析表示,數據顯示全國勞動人口極為不足,而且在數百萬人辭職轉覓高薪後,全國也正面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僱主既要加薪挽留員工,也要高價招募新人,對物價上升並無幫助。

勞工部同時預料,全美在4月份增加了40萬個新職位,數據屬實的話,將是連續12個月的數字超越40萬大關,而在過去1年,平均每月的新增職位在54萬個以上。

若按行業細分的話,旅店、餐飲等服務行業,以及藝術、娛樂行業在3月份最為缺人,醫療保健行業的職位空缺也接近歷史新高。

專家表示,自從聯邦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接連發款紓困,使得民間累積了不少現金,而經濟在2020年短暫下挫後,反彈的程度出人意表,企業被迫臨時應對,導致發貨延誤之餘商品價格也上漲。論者形容,打工族現在依然相信,自己在勞動市場仍有議價能力,除非出現某些不可測因素,否則現狀難以改變。

但分析預料,聯邦儲備局為了對抗通脹開始加息,反映低息帶來的刺激影響將會消失,國際方面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形勢未明,都為經濟前景蒙上不確定的陰影。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5-04/%e8%be%ad%e8%81%b7%e8%88%87%e7%a9%ba%e7%bc%ba%e5%89%b5%e6%96%b0%e9%ab%98-%e6%97%85%e5%ba%97%e9%a4%90%e9%a3%b2%e6%9c%80%e7%82%ba%e7%bc%ba%e4%ba%ba-2/4059989

A:

彭博社科技記者古爾曼(Mark Gurman)報道,蘋果正在著手開發一款採用M3蘋果晶片的iMac桌上電腦,並正在開發最少9款採用下一代蘋果晶片的新Mac電腦。

在他最新一期《Power On》每周通訊中,古爾曼稱採用M3晶片的iMac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但包括是否其24吋型號的後續還是更大型號等具體資料,尚未對外公佈。古爾曼補充,蘋果也在著手一款iMac Pro,但不會短期內推出。

彭博社上周報道,蘋果正在努力開發一批新Mac電腦,旨在今年餘下時間至明年初推出。據報新Mac系統包括改版採用M2晶片的入門版13MacBook Pro、一款重新設計的MacBook Air和更新版並分別採用M2 ProM2 Max晶片的14吋和16MacBook Pro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4-26/%e8%98%8b%e6%9e%9c%e6%ad%a3%e9%96%8b%e7%99%bc%e6%96%b0%e9%9b%bb%e8%85%a6/4047078  

 

 

 

A:

依據商工暨觀光部統計資料,2021年哥國花卉出口額為17.27億美元,較疫情前(2019年)成長17.1%,表現優異。

 

哥國花卉業主要業者Daniel Piedrahíta表示,雖化學肥料價格上漲和疫情衝擊,惟並無大幅影響花卉出口銷售,雖花卉單價上漲,惟其整體銷售額仍持續增加。另方面,花卉價格上漲非來自化肥成本上升,而是以改良包裝,提升花卉附加價值及增加消費者採購意願所致,哥倫比亞目前僅次於荷蘭居全球第2大花卉出口國。

A:

日期:11154

來源:澳洲儲備銀行 RBA

https://www.rba.gov.au/media-releases/2022/mr-22-12.html

 


根據RBA於本(111)年54日公布,決議將現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0.25%)35個基點(0.35%);外匯結算餘額的利率從0提高到25個基點(0.25%)

理事會認為澳洲經濟具韌性,惟通貨膨脹漲幅度比預期更高,故決議撤回疫情期間貨幣支援措施;數據顯示目前工資刻正增長中,在低利率水準下升息將使貨幣條件正常化,是適當的決定。

澳洲儲備銀行表示,近幾個月來澳洲之失業率降至4%,勞動參與率升至歷史新高,為經濟韌性於勞動市場之具體呈現;預測2023年初失業率將降至3.5%左右,嗣後亦將保持於此水準,將創近50年來最低的失業率水準。

此外,全球經濟持續存在不確定性,惟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前景依然樂觀。中國持續(清零)封城、烏克蘭戰爭、供應鏈中斷等,導致通貨膨脹、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惟投資、政府支出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有利因素,使澳洲於20222023GDP預期仍可增長4.25%2%

澳洲之總體通膨(headline inflation)5.1%,基本通膨(underlying inflation)3.7%,主係反映全球(外部)因素。短期內通膨仍將進一步上升,惟隨著供應中斷問題得到解決,2022年預期總體通膨為6%,基本通膨4.75%;倘RBA未來進一步升息,2024年中整體及基本通膨預計將放緩至3%左右,長期下通膨預期將可回到2%~3%之目標區間。

RBA將致力採取必要措施,以確保澳大利亞通膨回復目標水準。理事會將密切關注相關動態及風險,以決定未來加息之時間點及程度。

 

 

A:

 

 

日期:111年5月3日

來源: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cannonbrookes-bombshell-derails-agl-energy-demerger/news-story/37ec5ddf37945956bea6e112b34e95e7

 

澳洲科技億萬富翁Mike Cannon-Brookes在與Atlassian投資公司購得AGL 11.28% 的股權後,於52日以AGL董事會以股東身份出席並表示,反對把燃煤電廠跟零售批發業務分開為兩家企業,並期能引導該公司在未來10年內達到脫碳達淨零碳排目標。

Mike Cannon-Brookes表示,現任董事長Peter Botton團隊已讓70%的股東投資失利,部份股東並不同意AGL 拆分案。渠強調再生能源轉型的重要性,並認為應保持公司結構完整,加快成為綠色清潔能源運營商的進程,拆分後恐將把推高電價。燃煤電廠之企業重整提議預計將於615日投票表決,須獲得75%以上的股東支持。

 

AGL 能源公司在會後幾小時即向股東發出信函,呼籲支持燃煤電廠拆分,闡明AGL拆分是對投資者的最佳選擇,未來將以零售批發和燃煤發電業務分別於澳證交所上市。

惟AGL執行長Graeme Hunt擔憂本拆分案欠缺長期規劃,另亦認為Cannon-Brooks倡議欠缺細節規劃,渠關切該公司重點是確保公司保持完整(stays integrated),使其能夠更好地過渡到清潔能源。透過企業結構重組後,可重新構想、如何振興AGL。渠並表示,AGL 燃煤電廠將會比原先設定的 2045 年前更早關閉,與其他能源市場運營商等能源行業的主流利益觀點一致。

 

AGL能源公司擁有 450 萬客戶,預計分為以電力批發零售公司及重新命名的 Accel燃煤發電廠二大公司。

 

莫里森政府則批評Cannon-Brookes對於提早在 2030 年前關閉燃煤電廠,認為提早關閉燃煤電廠將帶給電網極大負擔。能源部長 Angus Taylor 亦警告,若AGL煤電廠及 Bayswater 和 Loy Yang 電廠提早關閉的話,電價將飆升。

 

AGL目前股價已下跌 0.7% 至 8.62 澳元,但仍遠高於 Cannon-Brookes先前所提議的每股8.25 澳元之收購案。Cannon-Brookes 透過摩根大通(JP Morgan)以衍生品每股 8.46 澳元至 8.62 澳元的價格收購AGL股份。

A:

一、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本(111)年5月1日在全國職工總會(NTUC)的勞動節集會上發表演說,闡述星國經濟前景和應對策略,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內容聚焦於生活費的上漲。
二、    李總理說,新加坡政府正竭盡所能紓解生活費上漲給人們帶來的壓力,應對策略包括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供各種援助配套和補貼、金融管理局最近讓星幣升值、以及確保糧食和能源供應不受俄烏戰爭的影響等。李總理認為這些(措施)都會有幫助,但也呼籲國人做好準備,面對接下來一年更多經濟上的挑戰。
三、    李總理強調,新加坡必須面對現實,星國是一個與全球經濟緊密結合的小國,在全球市場中議價的能力非常小,只能被動地接受定價。渠舉例,星國的能源仰賴進口,依據貿工部估計,去(2021)年初原油價格上漲一倍,星國蒙受的損失一年即高達80億星元,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在短期內,政府的扶助措施有助於承擔這些壓力,緩解各個家庭面對的困難。但從長遠來看,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四、    渠指出,唯有通過提高生產力、保持經濟增長,以及每一個人實現自我提升,才能提高收入,以應付更高的能源和糧食價格。新加坡對全球趨勢發展的影響力有限,也無法像大國一樣,轉而依賴國內市場,因此只能採取保持開放,讓經濟更堅韌、更強大的策略,並抓緊增長、開發新能力的機會,成為一個更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五、    此外,李總理也強調,經濟上取得成功並不足夠,還要社會和政治團結,否則新加坡人將在外患壓力下出現分裂。渠肯定星國勞、資、政三方協作的發展模式,指出這對星國經濟和凝聚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體現了星國獨特的勞資關係。勞資政夥伴密切合作,是過去星國面對不穩定時期和危機時,克服困難的方法,也是未來繼續保持團結一致、創造成功所需的因素。
六、    財政部長同時也是新加坡第四代團隊領導人的黃循財亦在會中強調社會契約的必要性,渠表示4G領導團隊將啟動一項更新社會契約的全國運動,就經濟、醫療、住屋、教育等廣泛課題聆聽各界心聲,集思廣益,最終制定名為「新加坡前進」(Forward Singapore)的倡議,作為新加坡下一個10年及未來的發展路徑圖。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勃固省投資委員會(BRIC)的統計,從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4月,勃固省吸引1.176億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FDI)以及緬甸公民在國內投資95.3億緬幣,為居民創造逾6,000個就業機會。在5月2日舉行的勃固投資委員會(BRIC)會議上,勃固省長Myo Swe表示,勃固省擁有豐富的天然肥料原料,主要依賴農業及畜牧業,故敦促BRIC邀請化肥工廠投資。其次,能源基礎設施對製造業及城市發展至關重要,而勃固省依賴水庫、水壩及河流資源,故BRIC應呼籲投資者投入水力發電及太陽能產業。隨後,M省長協調善用工業區空地。 他指示有關官員確保工業區租賃程序的便利。

 

勃固省投資暨公司管理局主管解釋有關碾米、加工及出口、原材料進口及製成品製造,以及2022投資便捷工具等事項。委員會成員們還討論投資相關事項,最後由勃固省長指導委員會遵行現行法律及規章制度。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的統計顯示,在2022年1月至4月,透過線上註冊系統(MyCO)註冊的公司數計4,112家。

 

MyCO網站上的公司註冊及重新註冊系統,依據《2017年緬甸公司法》於2018年8月1日啟用。DICA統計顯示, 2021年註冊公司數量為8,011家、2020年為15,080家、2019年為17,380家、2018年為8,506家。

A:

一、    新加坡自本年4月起實行簡化的「疫苗接種者旅遊架構」,所有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旅客,不論來自哪個國家或地區都可入境新加坡,旅客並自4月26日起,不必再進行行前新冠檢測及入境隔離。
二、    在對所有完成疫苗接種者重開邊境一個月以來,樟宜機場4月底的航空乘客量已增加至疫前水平的近40%,相比3月的約18%增加超過一倍。當局預估接下來幾個月旅客數量還會繼續成長,一般預期在今年內至少恢復到疫前水平的50%。截至5月1日,共有82家航空公司在樟宜機場運營每週超過3300個定期航班,連接新加坡與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125個城市。
三、    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於5月4日在樟宜機場集團的「樟宜航空大獎」頒獎禮上致辭時指出,新加坡不僅要恢復以往的航空銜接,也要進一步擴大航空網絡、增加航班密度,以及與航空公司建立新的夥伴關係。過去一年裡,樟宜機場迎來七家新的客運航空公司,其中包括我國星宇航空。
四、    不過易華仁也表示,機場要迅速擴大營運絕非易事,新加坡政府將致力於推動樟宜航空樞紐的強勁復甦,因為作為全球貿易和商業中心,航空樞紐對新加坡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生存意義,它支持著星國與世界各地的重要經濟聯繫和人與人之間的流動,也催化經濟成長機會。
五、    樟宜機場集團總裁李紹賢亦在頒獎典禮上介紹該機場短期和長期發展計劃。渠表示2020年5月因擴建和翻新工程關閉的第二航廈(T2)將逐步在今年開放,T2完成擴建工程後將轉變為一座受大自然啟發的現代搭客大廈,每年可接待2800萬人次,成為樟宜機場年度客容量最大的搭客大廈。至於同樣在2020年5月暫停運作的機場第四航廈(T4),若有需要,也可在短時間內重啟。
六、    今年是樟宜機場集團自疫情暴發以來,首次恢復頒發「樟宜航空大獎」,總共頒發34個獎項,肯定航空業者對樟宜空中交通作出的貢獻。其中有25家航空公司,因在疫情期間繼續在樟宜機場營運而獲頒「堅韌獎」,包括我國的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均獲獎。去年剛與樟宜機場開通航線的七家公司則獲得「新航空公司獎」,包括我國的星宇航空、海灣航空、韓國Air Premia、日本ZIPAIR、泰國越捷航空、香港快運航空、越南的越竹航空等。
七、    空運貨運方面在疫情期間也保持堅韌。易華仁指出,平均貨機起降量自疫情以來已成長兩倍,貨機飛往的城市相比疫情前增長了60%,每週的貨運航班更增加超過一倍。去年總貨運客機航班起降量最多的五大客運航空公司與集團則為中國國際航空、我國的中華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大韓航空和新加坡航空。
 

A: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網站,2022年5月0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依據越南工商部公告,自2022年5月04日15時起,調高國內燃油料市場零售價格,其中E5 RON 92汽油每公升零售價調漲334越盾(約0.01美元),最高為27,468越盾(約1.20美元)、RON 95汽油每公升調漲442越盾(約0.02美元),最高為28,434越盾(約1.24美元)、柴油每公升調漲171越盾(約0.01美元),最高25,530越盾(約1.11美元)、煤油維持原價每公升23,820越盾(約1.04美元),重油每公斤調降240越盾(約0.01美元),價格為21,560越盾(約0.94美元)。

A:

Business Day 2022.05.04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Absa銀行頃公布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4 月製造業活動指數從 3 月之60 點降至 50.7 點,為 2021 年 7 月國內暴動以來的最低水準。以行業別區分,4月份商業活動指數暴跌至39.6點,較3月相較,降幅達20多點,顯示第二季製造業產出大幅收縮。

二、  FNB 銀行稱,採購經理人指數急劇下降表明受訪者擔心通膨率高、經濟成長放緩及失業率居高不下。此種情況使政府制定政策時處於兩難,因為旨在降低通膨之政策恐加劇失業率。Absa 銀行表示,儘管當前的價格衝擊發生在供給面,但通膨預期上升、近期匯率走弱與產出缺口收緊將使政府提前加息。Absa 預計今年利率將再收緊 4碼,明年將進一步上升 2碼。

三、  Absa 銀行另表示,一連串供應衝擊將全球通膨升級至 1990 年代中期以來之最高水準,增加全球央行大幅升息政策之可能性。此外,該行預計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膨將在 6 月達到 6.2% 高點,嗣後逐漸放緩。

A:

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指出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德國正設法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目前德國聯邦政府計畫興建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FSRU)以提高德國天然氣的供應安全,相較固定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浮動式接收站具有可移動及可快速部署等優勢。

 

德國聯邦政府表示初步已決定將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設置於Wilhelmshaven 及Brunsbüttel而未來將視情況增加設置地點,依據德國聯邦經濟部發言人表示Rostock可能是另一個地點惟經濟部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聯邦經濟部接續表示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包括港口是否具備必要之基礎設施如相關運輸管道將天然氣運送至現有之天然氣網絡。

 

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一般是以租用液化天然氣載運船之模式營運因此業界想知道租用哪些船、租用成本等細節,該報導指出相關合約尚未公布。近期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許多國家亦刻正尋找俄羅斯天然氣之替代來源導致液化天然氣相關商品需求大增並推升相關成本其中租用液化天然氣載運船之價格目前處在高位,該報導引用一位產業內部人士表示目前使用FSRU每日費率最高可達200,000 美元。

 

報導指出目前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僅能替代部分原先俄羅斯所供應之天然氣但儘管如此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由於可在短時間配置因此在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上將發揮作用,目前德國已計劃於Wilhelmshaven 及Brunsbüttel興建固定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然而從取得興建許可到興建完工尚需數年時間無法在短時間投入營運。

 

德國下薩克森邦能源部長Olaf Lies樂觀表示預估短期內Wilhelmshaven將可達成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營運之目標。該報導引述能源專家意見表示僅僅部署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不夠的尚需確保天然氣接收站與天然氣管路的連接。對此下薩克森邦能源部長Olaf Lies表示該邦正加速與天然氣管路業者接洽期盼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必要之天然氣管路準備就緒。

A:

捷克媒體Prumyslova ekologie本(2022)年4月25日報導,捷克為減少使用俄國天然氣,正面臨能源自主及能源價格高漲等問題,已嚴重衝擊社會弱勢團體,爰捷克環境部部長Anna Hubáčková及勞工社會事務部部長Marian Jurečka於4月25日會面,提出低收入戶暖氣鍋爐更換補貼及新綠色儲能Light計劃(NZÚ Light),盼解決能源危機及協助弱勢團體。

捷克政府除透過鍋爐更換計畫及既有新綠色儲能計畫(NZÚ)進行節能補貼,環境部另提出NZÚ Light計畫,斥資10億克朗補助無法適用於NZÚ計畫之相關建築節能措施,如在建築方面採用不同隔熱材質、更換門窗等,該經費足以完成15,000筆翻修工程。新的NZÚ Light計畫另將運用排放配額(emission allowances)之收入,協助低收入戶支應採取節能措施之費用。
 

A:

柬埔寨2021年外人直接投資年減47%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5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 去(2021)年登記之外人直接投資(FDI)總額為43.57億美元,年減47%。惟新冠肺炎疫情未能阻擾中國在柬埔寨之投資,柬國去年FDI以中國居榜首,投資額為23.26億美元,占比53%,年激增67%。隨著柬埔寨全面恢復社會經濟活動,尤其柬中自由貿易協定已生效實施,更加強中國投資者對柬埔寨之信心。同年來自新加坡和美國的投資分別從7,300萬美元與3,300萬美元增長到1.21億美元與1.63億美元。

 

柬埔寨商工總會(CCC)副會長林恆表示,基於柬中自貿協定已於本年初生效,且柬韓自貿協定即將生效,預計柬埔寨將因此獲得來自中國與韓國的大量投資。在柬埔寨全面恢復社會經濟活動之際,柬中自由貿易協定之生效,保障中國投資者,進而帶動中國投資進入柬埔寨,預期柬韓自貿協定也將帶來類似效果,激勵韓商前來投資。

A: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總裁諾珊霞(Nor Shamsiah)頃表示,由於中國大陸為馬國最大貿易夥伴,近期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尤其對主要城市實施封鎖措施以抑制新冠疫情,係造成馬幣貶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2022)年迄今,馬幣兌美元和新加坡幣分別貶值4.4%及 2.4%,主要是受外部因素推動。由於強勁的經濟成長和勞動力市場推動,預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更積極進行升息以控制美國 3 月份的8.5%高通膨率,美元兌大多數主要和區域貨幣皆將上漲。除馬幣外,日圓兌美元下跌 10.4%、英鎊下跌 7.3%、韓圓下跌6%以及泰銖下跌2.7%。

 

諾珊霞總裁續稱,美元被公認為一種更安全的貨幣,而投資人對俄烏衝突的憂慮以及全球經濟疲軟趨勢,亦導致對美元計價資產的需求增加。馬國對外貿易出口多元化體現在強勁的出口表現,加上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以及對馬國外匯存底上漲帶來積極影響,將有助抵消其他外部因素帶來的下跌壓力。由於馬國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無論馬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如美中經濟狀況,皆對馬幣造成衝擊與影響。隨著馬幣貶值,進口商品將變得更昂貴,因此預料會造成物品價格上漲。

 

馬國政府為減輕民眾通膨壓力,已落實多項政策,包括自2021年起實施的燃油價格最高上限措施,以期在匯率及原油價格波動情況下維持價格穩定。此外,包括對新鮮雞肉和食用油等基本必需品的價格管制等短期措施,亦有助降低成本壓力。

 

諾珊霞總裁澄清,馬幣貶值預計不會對馬國的外債造成負面影響。由於馬幣幣值係由市場決定,意味著馬國的貨幣匯率是基於外匯市場的供需關係,可根據馬國與國外的經濟和金融發展進行調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魏家祥頃表示,歐盟國家預計於2030年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車,新加坡亦計劃於2025年前全面淘汰燃油商用車輛,顯示全球各國皆抱持節能減碳排放目標佈局電動車(EV)生態系,馬國應加速打造電動車(EV)生態系,並加強與中國大陸企業合作。汽油補貼是馬國政府龐大支出,倘俄烏戰爭持續惡化,油價提升造成的費用只會越來越高,因此馬國須向中國大陸學習進一步降低電動車的售價,讓電動車更加普及。

 

作為馬中合資發展企業,馬國第一國產汽車「寶騰」(Proton)公司已成了兩國友好關係的見證者,數年內轉虧為盈彰顯了該公司的實力。

 

魏部長續稱,馬國須創新思維發展電動車,落實電動車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及獲得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如何將購物商場停車場打造包括汽車美容、充電維修、更換電池等類似的EV產業生態系。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負責豁免稅務獎勵,環境部負責研發及電池技術等相關部門均須參與,同時須思考若干年後的電池處理,這都是EV帶來的重大挑戰。

 

魏部長續稱,中國大陸交通基礎建設與交通網路體系構建已是許多國家眼中的楷模,馬國應把握合作契機,加強海、陸、空的貨運物流生態系,讓整個物流價值鏈受益。

 

中國大陸的阿里菜鳥eWTP─世界電子商務平臺於去(2021)與馬國關稅總局合作,盼將吉隆坡國際機場打造成東協航空貨運及物流樞紐;其中半導體晶片及智慧晶片等小型精密物件幾乎皆選擇空運。阿里菜鳥與馬國機場集團間的合作迎來極大成功,作業速度從過去的接近一天縮短至90分鐘。雙方另開發中國大陸以外的電子世界貿易平臺,這將間接提升吉隆坡機場貨運量,預期於未來10年貢獻42億馬幣(約9.63億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並創造3萬5,000個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馬來西亞英文媒體「星報」(The Star)報導,馬國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已確認將出席5月12日至13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10屆東協—美國特別峰會,並將會晤美國總統拜登。由於新冠疫情肆虐,過去兩屆的東協—美國特別峰會,均以視訊會議形式舉行。

 

根據報導,拜登總統自去(2021)年10月參與視頻峰會後,就期盼與東協領導人舉行實體會談。本次的特別峰會原定於3月舉行,然因部分東協領導人無法出席而延遲。

 

本次峰會目的是展現美國對東協的承諾,促進美國在解決該區域挑戰方面的關鍵作用,以及紀念東協與美國建立關係45週年。本次峰會將以拜登總統2021年宣布的1億200萬美元新措施為基礎,擴大華盛頓與東協在新冠疫情復甦與健康安全、氣候危機、經濟增長、促進性別平等以及加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接觸。該峰會亦提供東協領導人就俄烏衝突與拜登總統交流的平台。據瞭解,目前的行程安排將不包括拜登總統與東協領導人的雙邊會談。

 

即將卸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已宣布渠將缺席前述峰會,因菲律賓將於5月9日舉行總統選舉;而緬甸的軍政府已被美國政府與東協共同協議排除在外。

 

馬國代表團將涵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以及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執行長阿罕阿都拉曼(Arham Abdul Rahman),顯示馬國首相將推展貿易活動。

 

美國馬國商業委員會及馬國美國協會亦將出席相關活動,依斯邁沙比里將首次以首相的身份訪問美國,並為馬國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提供一個巨大機會。美國對棕油、罐頭食品、咖啡、餅乾和咖哩醬等產品的需求亦有所增加。馬國棕油局(MPOB)預定於5月18日在美國舉辦宣傳活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柬埔寨2022年經濟成長預估修正為5.4%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5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經濟發展與展望會議」於上(4)月29日召開,由總理附屬部長兼財經部國務秘書Vongsey Vissoth主持,與會代表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發展夥伴。該會議公布2022年柬埔寨經濟成長預測值,由年初預估5.6%下調至5.2%至5.4%。下修主因是俄烏戰爭衝突與中國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

 

根據柬國財經部最新評估,2022年柬埔寨經濟預計將持續成長,受到國內經濟活動成長驅動,包括生產、服務、消費、利率、疫苗接種高覆蓋率等,皆促進柬國全國重新開放會經濟活動。然而,由於俄烏戰爭導致通膨升溫,柬埔寨經濟成長在2022年的復甦預計修正為5.2% 至5.4%,低於2022年初所預測的5.6%。此外,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及中國邊境持續採嚴格防疫措施,導致今年外人直接投資與資本流入柬埔寨不確定性升高。

 

針對上述情況,財經部強調有關吸引外人投資在中短期政策之重要性,尤其有助於創造就業、提高價格使收益最大化之行業、農產品、穩定市場價格、降低物流成本與培養技能等,能符合「經濟復甦戰略架構及計畫」所強調之減少、再利用及回收(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3Rs)等方法,以促進柬埔寨經濟在2021-2023年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下保持成長。

 

亞洲開發銀行(ADB)今年4月曾預測,由於柬國貨品出口強勁與外人直接投資流入,柬國經濟成長將在2022年達到5.3%。世界銀行則預測,柬埔寨經濟在2022年將成長4.5%,高於去年之3%,並預期中期經濟將恢復潛力,成長率可達6%。

A:

柬埔寨最受中國影響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2年4月2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臺灣研究機構Doublethink Lab於2022年4月底發布一項衡量中國對世界各國與地區不斷擴大影響力之研究,稱為「中國指數」。受中國影響的前3名是柬埔寨、新加坡及泰國,均為東南亞國家。尤其柬埔寨居首位,在經濟、技術和社會等領域容易受到中國影響。

 

在這項首次發布的指數中,菲律賓與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國家)分別排在第6、第8位。該指數列入調查範圍的36個國家和地區分布於幾個大洲,波斯尼亞和赫茲、哥倫比亞、巴拉圭被列為受中國影響最小的國家。另排名第15的是美國,與崛起的中國進行多方面激烈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自從1991年中國與東協建立對話關係以來,雙方經貿合作水準不斷提升,30年來貿易規模擴大85倍,中國與東協間90%以上的貨物可互享零關稅優惠待遇,中國也連續12年維持東協第1大貿易夥伴。

 

該指數被視為首次利用對比數據來評估中國的影響力,相關數據涉及99項指標,分別來自9個領域:媒體、外交政策、學術界、內部政治、經濟、技術、社會、軍事及執法。

 

受中國影響最大的前幾個國家依次為:柬埔寨、新加坡、泰國、秘魯、吉爾吉斯、菲律賓、塔吉克斯、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

A:

柬埔寨電信網絡持續升級

資料來源:越南加報(Vietnam Plus),2022年5月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MB Cambodia與Viettel (Cambodia) Pte., Ltd (Metfone) 2家越南投資的公司於2022年5月4日簽署信貸合約,以升級柬埔寨的電信網絡。根據該合約,越南軍事商業股份銀行的分行MB Cambodia 將向Viettel軍事工業及電信集團子公司 Metfone提供最高限額為1億美元的信用貸款,以升級電信服務網絡與擴大在柬埔寨的業務。

 

過去10年,Metfone 與MB Cambodia被評為柬埔寨領先的越南企業。越南駐柬埔寨大使Nguyen Huy Tang 稱此次合約簽署是一項重要合作,因為雙方都在柬埔寨的電信、電子支付、電子錢包及金融銀行領域扮演重要角色。阮大使認為,這種夥伴關係將有助於提升越南企業在柬埔寨的地位,從而為兩國經濟合作作出貢獻。

 

近年來柬越雙邊貿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長,2020年達到50億美元,2021年更達到93億美元,年增86%。

Inline content